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6:37
鄌郚总编

昌乐卫生

  
  第六章   卫生
  晚清,境内缺医少药,个体中药铺寥若晨星,较有专长的中医仅6名。民国时期,县内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1935年,官办县医院1处,个体西医院1处,始有1名西医,可作简单物理诊断、注射、切割疮痍手术。儿童牛痘接种仅占全县儿童3‰,新生儿死亡率达450‰。1942年,全县中医诊所21处,医生86人;西医诊所11处,医生29人,能作外科小手术。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236‰。当时设备和技术仍然落后,对传染病和地方病无能为力,染病者幸存无几。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防病能力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末全县消灭了黑热病、性病、天花、鼠疫等传染病;70年代进行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的重点防治,使发病率得以有效控制;1980—1985年,全县各种传染病患者6728例,死亡7人,仅占1‰。同时,地方病防治中,甲状腺肿、氟病达到有效控制,布氏杆菌病、疟疾、丝虫病、肝吸虫病基本绝迹。
  至1985年,全县有县医院1处,县分院9处,乡镇卫生院(所)13处,企事业医疗室32个,村医疗室602个,医务人员2940名(含村医务人员2016名);有专业站(所)5处,工作人员73名;具有中、初级技术职称的592名。公共卫生和计划免疫、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使城乡人民卫生水平明显提高,1985年市卫生评比名列第三。县医院医疗水平显著提高,除个别疑难病,高度创伤垂危病人外,均可接纳就医。全县人体素质越来越好,1985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到6.15‰,比1953年下降7.82‰;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20‰。
  第一节   机构
  一、卫生防疫站
  1952年,县卫生院增设卫生防疫股,负责全县的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以防疫股人员为主,建立昌乐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7名。1962年,防疫站设防疫、卫生、检验等组,卫生防疫工作受到重视。1968年,卫生防疫站撤销。1971年,恢复县卫生防疫站,政府拨款10万元建新站。1980年卫生防疫站设有行政、防疫、防痨、地方病、检验、卫生6个股。1983年,防疫站迁进卫生局院内,1985年工作人员增至31名。
  二、皮肤病防治站
  1955年,成立县麻风病防治站,有专业人员4人。1958年,在乔官镇皮匠官庄始建麻风村,收容病人116名,占全县326名患者的34%。1960年,县政府在孤山西麓新建麻风村,原麻风村病员迁入。村内建有病房、门诊部,并有土地和劳动工具,病人诊病、生活不出村。后来,又为病人配备了广播、书报、电视等。1974年,县麻风病防治站改称县皮肤病防治站。建站以来,共治疗麻风病患者611人,现麻风病员仅有12人。1982年春,站内设门诊部,对外诊治皮肤病和其它疾病。1984年底,全站建筑面积746平方米,有医务人员17名。
  三、结核病防治所
  1975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防痨股,系结核病防治机构,由4人组成。1984年7月,县结核病防治所成立,防痨股撤销,人员并入,全所7名医务人员。
  四、药品检验所
  1984年9月建立,有所长1人,中医师1人,检验士1人,检验员2人,会计1人。现有正、副所长各1名,药师2名,药士7名,检验员4名,会计2名,设有中药检验室、西药检验室、无菌检验室。
  五、妇幼保健站
  1951年县卫生院增设妇幼保健股,开展妇幼保健工作。1956年成立昌乐县妇幼保健站,工作人员3名。1968年妇幼保健站工作中止,1970年复建。1984年8月,保健站开设门诊,诊疗妇女、儿童疾病、开展围产期保健,推行新接生法,对孕妇定期检查。现门诊部有医务人员12名,其中主管医师2人,医士、助产士7人。
  六、医院(卫生所、室)
  县人民医院   1951年成立县卫生院,有医务人员6人。1958年改称昌乐县人民医院,12月,进行了首例开腹手术。1961年县医院新建,设门诊组、内科、外科,新置30毫安X光机1台。1962年病床达62张,卫生技术人员80名。1968年医院下放18名科技人员到鄌郚等医院工作。1975年建起2700平方米的3层门诊大楼;1981年新建850平方米干部保健楼;1983年又建3600平方米4层病房大楼。1981—1982年先后12人晋升为主治医师。1985年底,县人民医院总面积达35000平方米,分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保健科、五官科和门诊部、药剂科、手术室、财务科,共11个科室,设病床250张,每日门诊量300~500人次。全院医务人员215名,有技术职称的189名,其中主治医师18人。有日本产265B超1部、双台双救管300毫安X光机1台、200毫安X光机1台、电动手术显微镜、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起搏器、超声心动仪、电脑图诊断仪等医疗器械。县人民医院下设鄌郚、马宋、红河等9处分院。1983~1985年县院连续3年被评为省、市、县“文明医院”。
  县医院分院
  鄌郚分院   1951年,县卫生科在鄌郚区设卫生所,有医务人员6名。1958年鄌郚卫生院成立,有卫生技术人员12名,1964年增至20人。1967年政府拨款新建门诊22间,设病床15张。1968年县医院抽调傅象锐、王华章等15名技术骨干充实鄌郚医院,并增置了X光机、万能手术台、九孔无影灯、麻醉机等医疗器械,可以施行中等外科手术。1971年改称县医院鄌郚分院。1981年增置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等医疗器械。1985年,鄌郚分院有卫生技术人员69名,33人有技术职称,其中主治医师2人,西医师6人,有病床55张,系县医院分院中最大的一处。
  马宋分院   1958年10月,在河头成立马宋公社卫生院。1959年10月迁往马宋街。1966年政府拨款3万元扩建门诊部。1971年改称县医院马宋分院。1985年医院建筑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病床45张,有医务人员49名。有万能手术台、X光机、心电图、无影灯等医疗器械。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放射科、检验科及手术室、治疗室、心电图室、消毒室、供应室等科室,后增设牙科。
  红河分院   1958年7月,成立平原公社卫生院。院址在理家庄子,有医务人员27名。1962年迁往红河。1971年改称县医院红河分院,新建门诊和病房。1973年增置了无影灯、万能手术台、电冰箱等医疗器械。成立了手术室、放射室及化验室。1976年增设心电图室、五官科。1984年,医院有医务人员48名,内科可处理中毒、休克等危重病人,能作胆囊摘除、胃大部切除等外科手术。
  朱刘分院   建国前,全镇3处中医、1处西医均为个体开业。建国后,个体开业医生自愿结成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年成立区卫生所。1958年在钱家庄建成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12名。1959年迁朱刘店。1970年,政府拨款3万元建新院,人员增至37名。设病床30张。1971年改称县医院朱刘分院。1985年,医务人员达47名;医疗器械有x光机、显微镜、电冰箱、恒温箱、离心器、手术床、无影灯等。
  北岩分院   1957年成立北岩联合诊所。房屋3间,医务人员10名。1958年成立北岩公社卫生院,1970年政府拨款3万元兴建新院,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分设门诊部、病房、手术室,设病床20张。1971年改称县医院北岩分院。至1985年,医院总面积扩展到8000平方米,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病房、手术室、化验室、X光室、药房、治疗室等科室,有医务人员41名。
  乔官分院   1953年县卫生科在乔官设立卫生所1处,有卫生人员4名。1958年,区卫生所扩建为乔官公社卫生院,分中、西医门诊和病房,房屋16间,医务人员24名。1964年、1973年政府两次拨款5.3万元建新院,购置了X光机、手术床、无影灯等,设立内科、外科、手术室、放射科、化验室。1985年,医院建筑面积为6650平方米,病床35张,医务人员47名。
  崔家庄分院   1956年,以个体中医杨万春为首组成平柳区联合诊所,1958年成立平柳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6名,下设3个卫生所。1969年增至24人。1970年投资2万元建起新院,添置了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灯等设备。1971年改称县医院平柳分院。1974年政府拨款2万元增建病房、床位达30张。1982年改称崔家庄分院。1985年,医院建筑总面积为1580平方米,有病床35张,医务人员41名,其中主治中医师1名,医师4名。
  大宅科分院   1958年成立朱汉公社卫生院,院址在大宅科,有旧房10问,医务人员18名,其中中医2人,西医8人。1971年,医院新建,房屋34间,病床15张,医务人员达34人。同年改称昌乐县医院朱汉分院。1975年新建医院门诊部。1981年12月,朱汉分院更名为大宅科分院。1985年医院建筑总面积为924平方米。分内科、外科、放射科、五官科、妇产科、治疗室、化验室等科室,置有X光机、电冰箱、恒温箱、心电图机、超声波、电麻仪等医疗器械,有医务人员36名,病床30张。
  阿陀分院   1952年阿陀区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建立阿陀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7名,设简易病床3张。1970年政府拨款3万元建新院。1973~1978年,先后拨款4万元扩建医院,开始分科。1985年分院建筑总面积2100平方米,分内科、外科、妇产科、牙科、放射科、手术室、检验室等科室,设有X光机、心电图机、无影灯、万能手术床等医疗器械,有病床35张,医务人员31名。
  乡镇卫生院(所)
  1958年全县14处人民公社均建立起卫生院。1971年朱刘、鄌郚等9处公社医院,改为县医院分院。1984年全县划为22个乡镇,以原14处公社为基础建卫生院,新划出的8乡成立起卫生所。
  昌乐镇医院   前身系城关公社医院(成立于1958年11月)。1976年政府拨款10万元建新院,后4次拨款、筹款扩建。1984年改称昌乐镇医院。总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分中、西医诊断室、药房、病房、放射科、治疗室等,置有X光机、电冰箱、心电图机、手术床等医疗设备、医务人员63名。
  尧沟镇医院   1962年,尧沟从城关公社划出,成立尧沟公社,在尧沟街建立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2名。1964年开始分科。1970年初设病床,增设放射室、牙科、化验室等。1985年全院建筑总面积840平方米,分中医科、内科、外科、妇科、牙科、药房、化验室、放射室等科室。有X光机、显微镜等仪器,病床20张,医务人员21名。
  漳河乡医院   1958年9月,高崖区卫生所和4个联合诊所共同组成高崖公社医院,医务人员8名。1971年在漳河建新院,设病床25张,有医务人员34名。1984年改称漳河乡医院,全院建筑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有X光机、无影灯、手术床等医疗器械,医务人员34名。
  南郝乡医院   1962年在南郝街建立南郝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1名。1972年国家拨款2.5万元建新院,设病床20张,开始分科。1984年改称南郝乡医院。全院有医务人员24名,其中主管医师1人,医师3人,药师1人,医士5人。
  五图镇医院   1959年成立五图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9名。1971年,政府拨款4万元建新院。1972~1974年连续扩建。1984年改称五图镇医院,总建筑面积为950平方米。同年改称五图镇医院。分内科、外科、妇科、药房、放射室、化验室、手术室等科室,有卫生技术人员34名。
  乡卫生所   1984年1~5月,新划的8个乡先后建起乡卫生所,共有医务人员46名。其中河头乡4人;北展乡、王俊乡各5人;毕都乡、北鄌郚乡、包庄乡各6人;朱汉乡、平原乡各7人。不久,全部改称乡卫生院。
  厂矿、企业、学校医疗室(所)
  1958年6月,县农修厂设卫生室。之后,青上铜矿、化肥厂等厂矿,商业局、交通局等所属企业,昌乐一中、昌乐师范等学校也先后建立起医疗机构,称卫生所、医务所、医疗室、卫生室等,共有32处,每个所室医务人员1~7人不等,共78人。
  村卫生室
  1970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开始办大队级合作医疗,到年底,共成立合作医疗卫生室602处,有赤脚医生1237人。赤脚医生均为群众推荐、大队选定的,由大队记工,工分一般高于同等劳力。
  1977年全县开始实行公社、大队两级合作医疗制。全县797处大队均成立起卫生室,赤脚医生发展到1739人,其中女医生735人,占42%。1978年始,农村卫生人员适当精减。1984年,全县有2016名乡村医生,其中669人经考核获得了“乡村医生证书”,占乡村医生总数的33%。
  市驻昌乐医疗单位
  潍坊市昌乐精神病防治院   1966年9月,昌潍地区在昌乐城创建精神病防治院,建筑总面积2063平方米。1967年10月开诊,命名为昌潍地区昌乐精神病防治院。1985年,全院总面积达7692平方米,设病床200张,医务人员178名,其中主治医师4人。
  潍坊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   该院由市民政局主办。院址在南郝乡边下村西。1981年10月开诊,称潍坊地区复退军人精神病院。1983年改称潍坊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1985年全院建筑面积6142平方米,设病床200张,医务人员97名,其中主治医师1人,主管医师2人。
  潍坊市朱刘店煤矿职工医院   1970年10月,昌潍地区朱刘店煤矿设卫生所。1978年1月,卫生所扩建为职工医院,称昌潍地区朱刘店煤矿职工医院。1983年改称潍坊市朱刘店煤矿职工医院。1985年有病床30张,医务人员22名。
  潍坊市朱刘店焦化厂卫生室   建于1970年,有医务人员6名。
  第二节   预防·保健
  一、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建国初,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以及“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指示,全县展开了以灭蚊蝇,灭老鼠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订立卫生公约,开展检查评比活动。1956年,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除“四害”(苍蝇、蚊子、麻雀、老鼠)和防治严重疾病的号召,掀起以除“四害”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蚊子、苍蝇、老鼠骤减。1960年起,开展“两管五改”(管理好粪便、饮水,改造畜圈、厕所、水井、炉灶、环境)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面貌改观,并配合了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基本消灭了黑热病、性病、天花、鼠疫等传染病。1964年全县改水井2000眼,改造厕所90%,改猪圈禽棚1.2万处,改炉灶12万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组织的卫生活动中止。1976年以后,全县爱国卫生运动又开展起来,城乡“两管五改”队伍配备齐全。1982年,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结合起来,根治脏、乱、差。全年搞卫生突击活动6次,参加清扫人员5万多人次,出动车辆1042车次,清除垃圾7650吨,县城划分卫生区,街道设置卫生箱,实行月清扫,星期六大扫除制度。1983年,县颁布《城镇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使卫生活动制度化,全县群众清沟除淤,铲除蚊蝇的孳生地,至1984年,全县规模的突击卫生活动共搞了15次。1985年3月“五讲四美”活动中,昌乐县在全市卫生评比中名列第三。
  食品卫生   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卫生组,2名专业人员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1960年施行国家《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和《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基本杜绝冷食品引起的肠道传染病。1964年施行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全县禁止颜色水、米猪肉上市,饭店始设生熟刀板。“文化大革命”初期,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停滞。1974年县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9人组成。197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后,县卫生防疫站配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34个,8家验收不合格单位缓发。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每年进行1次体检,发给健康许可证方可营业,1980年有1157人持证。1975年以来,县每年培训食品经营人员3—5期,每期30—50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每年检查3—4次,年终评奖。15年来对冷饮、调味品、餐具消毒、猪肉进行8次带菌调查和卫生质量评价。1981年施行山东省《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县调整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卫生防疫站设食品卫生科,配食品卫生监督员12名。共举办食品卫生学习班150期,培训从业人员6000余人。印发食品卫生法、宣传画、宣传册10000多份,1000多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食品卫生档案,256卷。县人大每年视察食品卫生法实施情况,县政府每年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共检查、监督、监测4125个单位(次),检验样品1351份,合格率逐年递升,由61%升到91.3%。共查出变质饮料2吨,过期罐头4吨、掺假木耳200公斤、变质糕点615公斤、化学酱油5吨。取缔化学酱油厂5处,不合格冰棍厂8处,共罚款59550元。至1989年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4395个(企业1800个、食品商贩2375个、食堂220个)。年对从业人员体检1次,发健康证5000多个。对新开业单位进行预防性监督和审查验收。全县已有9个食品生产企业健全化验室,配检验员30人,产品达到批批化验,合格出厂。自实施食品卫生法以来,全县食物中毒事件,由(1974—1980年)36起、1020人,(1981—1989年)下降到10起303人。
  二、计划免疫
  建国前,昌乐县无防疫机构。1933年县城个体医生李嘉林等始种牛痘,因痘苗价格昂贵,接种者无几。1934年共接种190人,占全县6.3万名儿童的3‰。建国后,1950年全县牛痘预防接种3万人,之后,年年接种,共进行过13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至1985年,全县传染病预防接种者已达600万人次。
  三、疾病防治
  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霍乱、天花、鼠疫、麻疹、白喉等传染病流行。据《昌乐县续志》载,民国7年、8年、10年连续3次瘟疫大流行,死者极多。解放后,按照“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1950年,开始全县范围内种牛痘。政府又组织了以灭鼠、灭蚊蝇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运动,消灭了天花、霍乱、鼠疫、黑热病和性病。60年代,重点进行了乙型脑炎、百白破三联、白喉、伤寒、结核等6种传染病的疫苗接种。1972年起,又加强了对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的防治。建国34年来,传染病防治,重点突出,有效地控制或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地方病防治
  解放前,境内地方病流行。解放后,对地方病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防治。近40多年来,通过改水除氟、灭蚊灭鼠、注射服药、食碘盐等措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疟疾病、肝吸虫病,其它地方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地方性甲状腺肿   系患病率比较高的地方病之一。据统计,全县患病率在3%以上的有13个乡镇,重患区有朱刘镇、南郝乡、北岩乡、五图缜、乔官镇、大宅科乡、漳河乡、鄌郚镇等8个乡镇,总人口为263956人,患病数达13768人,平均患病率为5.2%。自1978年起,由供销社向病区供应碘化食盐进行防治。1984年底,平均患病率下降为2.89%,基本达到了控制要求。
  地方性氟病   主要分布在昌乐镇、朱刘镇、尧沟镇、南郝乡、马宋镇的42个村(含氟量在1.1毫克/升以上),其中含氟量在1.5毫克/升以上的有8个村。1982年开始改水除氟工作,4个自然村已完成,其中3处建成自来水塔,1处为无塔压力罐自来水(工程造价10.8万元),使3200人吃上了低氟水。
  布氏杆菌病   1967~1974年,全县发病40人,对病人采取了中、西医综合医疗,22人痊愈,18人基本痊愈。自1975年起,每年都对饲养人员和家畜进行布氏杆菌病预防注射。至今没出现新病例。
  疟疾   系县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最高年份达5000人之多,最高的乡镇达2%以上。50年代始,加强了对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病人进行入册登记,采用8日疗法,送药看服,全程足量,并做好抗复发治疗和预防服药。同时,特别注意了灭蚊工作的开展。疟疾发病率自1976年开始下降,1980年以后,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1984年全县仅发生2例,已基本绝迹。
  丝虫病   主要分布在漳河乡、红河镇、鄌郚镇、北岩乡、大宅科乡、乔官镇等6处乡镇,以漳河乡感染率最高(2%以上)。1975年县组织预防丝虫病专业队,深入病区,普查普治,反复采血镜检,共镜检308117人,查出阳性病人1479人,及时根治。5个重疫区作了全民服药。1983年,省、地、县三级考核验收,全县基本达到消灭指标(阳性率1%以下),昌乐县参加了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表彰大会。
  肝吸虫病   汶河岸边的漳河乡、包庄乡和平原乡是主要发病地区。1980年累计,共粪检人数45343人,阳性病人121人,服用“血防——846”后,全部痊愈。同时加强卫生宣传,不吃不熟的鱼虾,基本杜绝了病的发生。
  流行性出血热   1983年,县内始有人染此病,共12例。1人死亡。县卫生局、地方病办公室、防疫站组织力量对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各乡镇成立流行性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各乡镇医院成立抢救治疗小组,本着“三早一就近”(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的原则,对现症患者及时治疗。为了切除病菌的传播媒介,1983~1984年,两次开展全县规模的灭鼠活动。约灭鼠57.4万只。
  狂犬病   1979~1981年,共有9人患狂犬病,全都死亡。1982年,县兽医站对全县23 103只家犬进行狂犬疫苗注射,注射过的挂牌,与未注射的区分,至1985年,无再发现狂犬病例。
  职业病防治   1975年,县防疫站分工专人管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1977年,本县参加了由市防疫站组织的“五种毒物”普查和“矽肺”查体。后购进大气采样器,对工业粉尘进行鉴测,并指导采取相应的防尘防毒措施,在加强工业保健的同时,也在放射人员中开展了查体、建基础档案的工作。统一购进X光机防护设备,防护率达90%。
  学校卫生管理   1980年开始,防疫站分工专人管理学校卫生。1981年,参加了市组织的五县一市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调查。1982年先后对七中、朱刘小学、城里小学、南关小学等学校进行卫生调查,对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提出了意见。1984年,购进照度计、视力箱、握力计等仪器,加强了学校卫生管理。
  四、妇幼保健
  昌乐解放前,无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幼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940年前,农村几乎全系旧法接生,新生儿死亡率约为40.7%。1945年,新法接生在部分城镇和农村使用,新生儿死亡率下降。1946年为26.7%,1947年为23.6%。建国后,全县建立健全了妇幼保健机构,形成了妇幼保健网(县妇幼保健站——各乡镇医院妇产科、小儿科及妇保人员——农村卫生员、接生员)。
  妇女保健   1970年,妇女病的防、查、治工作建立档案,至1975年,共对72061名妇女进行检查,染病者22157人。其中以子宫脱垂最多(有2130人,占妇女病的9.5%),其次是宫颈炎、附件炎和月经病,并查明102人有癌症,共治疗12767人,治愈6693人,治愈率达51.6%。1976~1982年,潍坊市在昌乐县搞查、防、治试点。对120743名妇女进行检查,查出染病者30922人,治疗19242人,治愈11019人,治愈率为57.9%。使26例乳腺癌、子宫颈癌早期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手术治疗。
  儿童保健   50年代以来,新法接生逐步推广。1985年,实行科学接生的达98%,新生儿死亡率降至20‰。1978年始,定期为儿童查体。至1982年,共查体37832人,有儿童病的6449人,疾病类型主要有佝偻病、营养不良症、肠虫病、结核病等,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为全县儿童驱蛔防治。
  第三节   医疗
  一、医疗队伍
  建国前医疗队伍   1935年以前,县内仅有私人医生。1935年民国县政府民政局设昌乐县医院。1936年,县教育科对全县中医进行考核鉴定,35人榜上留名。1942年,全县个体开业诊所中,有中医所21处、86人,西医所11处、29人。
  建国后医疗队伍   1950年12月,昌乐县医务工作者协会成立,全县有中医103人,西医64人。1952年,中医增至113人,西医增至83人。1956年,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大部分个体开业医生自愿加入联合诊所,全县有联合诊所97处,医生达300人。1958年全县成立12处人民公社,每公社设1处卫生院,医务人员计有:五图9人,高崖8人,北岩10人,朱刘、鄌郚各12人,平柳16人,阿陀17人,朱汉18人,乔官、马宋各24人,城关38人,共188人。60年代初,由于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人员充实进卫生队伍,县医院和各公社卫生院也将个体及联合诊所的中、西医生组织起来,卫生队伍大发展。至1965年12月,全县医疗单位增至98处,医务人员达363名,其中大专毕业生19人,中专毕业生43人。1970年,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全县共成立合作医疗卫生室602处,有卫生人员1237人。1971年全县医务人员493名(不包括各大队卫生员),其中西医师42人,中医师29人。1980年始,推行卫生人员技术职称晋升制,评出主管医师16名,主治医师24名。1985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04人(不包括农村卫生员)形成了由县医院及其分院——各乡镇医院、卫生所——农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卫生队伍。
  二、医疗技术
  1840年以来,县内出现了一批有专长的中医:黄培宗、马湘、田升麟擅长外科,善治疗疮疽痈;郄士让、王尔询精于痘疹,每逢痘疹流行昼夜诊治;刘瑞堂善于内科,尤以治疗心血虚疾最拿手;郄澄然(字秋浦)以妇科驰名,并有著作。
  1930年,山东医学专门学校毕业生高香圃在昌乐城创办德生医院,在县内最早推行西医诊疗,使用体温表、压舌板、叩诊锤、听诊器、注射器等简单医疗器械进行物理诊断和肌肉、静脉注射,并使用手术刀进行切割。1946年后,县内西医始作外科小手术。
  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西医的发展更为迅速。
  内科   1955年县卫生院设立西医内科,使用听诊器、血压计等简单仪器诊病。1958年设立内科病房和简易病床,收容病人住院,有显微镜1台,可作三大常规(尿、血、大便)化验。1959年6月,县医院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81例、治疗阑尾炎59例、胆结石症18例,效果良好。1960年前后,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内科,充实了技术力量。开始使用x光机胸透,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开始收留危重病人住院。1962~1965年,县医院共收治144例流脑病人,治愈133人,治愈率达88.5%。1983年,内科病房楼设病床50张,有医师以上卫生技术人员21名,除诊治常见、多发病外,有机磷中毒、大剂量阿托品配合换血疗法抢救病人有较大突破(阿托品最高总用量3600mg,抢救成功)。心电监护下抢救心梗垂危病人两例获得成功。
  外科   1950年前,外科仅能作切开排脓、缝合等简易手术。1958年9月,在益都中心医院的配合下,县医院作了第一例中等剖腹手术——小儿肠梗阻。1959年10月,又作了一例结肠手术,获得成功。1962年,县医院添置万能手术床、九孔无影灯等医疗器械,同时一批大专毕业生充实外科队伍,手术能力大为提高,开展了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脾切除、肺叶切除等手术。70年代以来开展了肾切除、颅脑外伤手术等。1979年,第一例开胸肺修补术,获得成功。1983年,外科设病床70张,有主治医师4人、医师17人。能开展各个领域的外科手术。
  妇产科   1960年,县医院设立妇产科。1963年,设专用病房,病床32张,收容子痫、妊娠毒血症、宫外孕、难产病妇入院治疗。开展了子宫全切、卵巢囊肿等中等以上手术。80年代以来,开展了前后壁阴道修补、腹膜外剖腹等手术,与检验科合作实行胎盘的回收利用,开辟了血源新途径。并取得了大月份流产万例以上无事故的成果。
  小儿科   1963年从内科分出小儿科,并开设病床。60年代,小儿科主要收容治疗麻疹、流脑、小儿肺炎等疾病患者。1963~1965年共收容流脑病儿211例,仅6人死亡,治愈率达97.2%。70年代,诊治小儿中毒性菌痢等危急病,成功地治愈了7名患者。80年代,收治小儿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部分高、难儿科疾病,并开展了儿科手术。
  五官科   1958年9月,由眼科医生侯福文主刀,首次开展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和气管切开手术,获得成功。1963年成立五官科,1970年专设牙科,专事拔、修、镶牙手术。从70年代末,开展了虹膜、角膜手术和人工瞳孔手术、乳突根治手术。
  骨科   1961年,县医院始收骨折病人住院,采取骨牵引方法,使用夹板、石膏、绷带等器械。70年代,主治医师赵景和开展骨外科医疗,整骨、接骨使用石膏背心、石膏床等。8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颅底骨折手术和粉碎性骨折手术处理。
  中医科   1955年,县医院成立中医科门诊。由老中医高祖中诊治,尤擅长妇科。60年代,中医院校毕业生陆续充实中医科,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法,治疗胆结石患者92例,治愈84人,治愈率为91.3%,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阑尾炎177例,159例成功,成功率为95.5%,70年代,设中医科病房。1984年,中医科有主治中医师1人,中医师4人,中医士9人。张承周写的《评肝论·治疗妇科病浅识》,获山东省中医协会科研奖,并颁发了证书和奖状。
  检验科   1952年,县卫生院购置西德产1500倍显微镜1台,设手术室,可进行三大常规(血、尿、大便)检验。60年代,可进行血型检验和血查肝功等检验。1979年,化验室改为检验室,开展了血清学检查、肥达氏反应、外菲氏反应,建立了血库,并开始作血清蛋白分类。胆固醇测定、骨髓细胞检查、血糖定量试验等。1984年,有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3人。
  放射科   1960年设立,用30毫安X光机作胸部透视。1972年,添置200毫安x光机、钼靶x光机各1台,可摄影,作钡餐透视。1981年置300毫安双X光机1台,可开展胆囊造影及各种复杂的投影。1985年,添500毫安带电视X光机1台。有主治医师1名,技士8名。
  三、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   1952年,开始试行公费医疗制度。1956年,据省卫生厅通知,县政府规定:每人每年公费医疗费15.60元,并明确了公费医疗的报销范围。1962年底,据山东省卫生厅、财政厅文件,全县公费医疗由县卫生局统一管理。1981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卫生局“关于公费医疗实行包干使用的报告”,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医院均设立公费医疗门诊,配有专门医生,设立诊病卡片,重新发放公费医疗证。1985年,县政府批转卫生局《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报告。规定离、退休老干部,每人每月增拨医疗费1.75元(每人每月共5.50元),设立专帐,专款专用。还规定对公费医疗全面管理,即“包一”(各医疗单位分片包干)、“定二”(公费医疗人员必须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指定的医生就诊)、“把三关”(处方关、付药关、报销关)。
  劳保医疗制度   1974年始,县水泥厂对受尘埃侵染者按天数发防尘费。根据卫生部、劳动总局、财政部文件精神,1981年以来,一直向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按级发放卫生保健津贴。
  合作医疗制度   1970年7月,朱刘公社、城关公社首先实行公社、大队两级管理的合作医疗,至1972年,全县14处公社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经费从各大队公益金中提取,社员看病,根据具体情况,药费有的报销,有的部分报销或不报销。1980年后,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医疗制度,多数村镇自费医疗。
  第四节   医药
  一、药品
  中药
  药材资源   全县共产药材144种。野生药材129种,其中植物类46科102种;动物类25科25种;矿物类2种。家种药材1985年达15种。(1)野生药材:1934年《昌乐县志》载,境内产中草药41种。1985年5月全县药源普查表明,野生药材主要分布在多山岭的五图、毕都、北岩、乔官、南郝、北鄌郚、漳河7乡镇,其方山、乔山、雨落山、杏山、桃花山、隋姑山、金山、封山育林好,药材繁茂,所产野生药材占全县的85%,蕴藏量占全县的80%以上。县境内野生药材有3类。即植物类有桃仁、大蓟、柏子仁、白头翁、甜地丁、茅根、元胡、苦杏仁、侧柏叶、大皂角、牙皂、远志、半夏、桑白皮、山楂、青相子、苍耳子、葶苈子、老观草、丹参、山瓜蒌、王不留行、薤白、梧桐花、银花、五加皮、地芋、马豆苓、益母草、枣仁、翻白草、扁蓄、红茜草、合欢皮、旋复花、柴胡、刘寄奴、荷叶、水红子、艾叶、地夫子、槐米、小蓟、车前子、薄荷、茵陈、地骨皮、蒲公英、败酱草、黑丑、漏芦、苦参、百部、青木香、葛根、芦根、核桃、木瓜、莲子、大枣、莱服子、甜瓜子、天仙藤、桑枝、合欢花、野菊花、月季花、凤仙花、苦练子、枸杞子、蒌仁、托盘根、徐长卿、山慈姑、白蔹、吐丝子、风眼草、白丑、小胡麻、甜瓜蒂、柿蒂、硬蒺藜、马齿苋、旱莲草、仙鹤草、地锦草、青蒿、葛花、椿白皮、苦练皮、石榴皮、霜桑叶、夏枯草、大胡麻、狼毒、花粉、丝瓜络、冬瓜皮、藕节、枯萝卜、列当、芫花条;动物类有全蝎、狗鞭、蛇蜕、土元、蝉蜕、鳖甲、蜂房、刺猬皮、鸡内金、獾油、牛黄、僵蚕、蚕砂、望月砂、桑螵蛸、驴皮、蜂蜜、蜂蜡、壁虎、夜明沙、鹿茸;矿物类有钟乳石、龙骨。列当、芫花条是普查中发现的新品种。益母草、柏子仁、枣仁、葶苈子、茅根、硬蒺藜、小蓟、青蒿、侧柏叶、山楂、翻白草、茵陈、艾叶、薄荷、霜桑叶、蜂蜜、芫花条蕴藏量均在万公斤以上,每年每种供药量均在2000公斤以上。(2)家种(养)药材:1956年,全县始种3亩。1958年达300余亩,有红花、芍药、百合、半夏、苏子、莱服子、牡丹等。1966~1976年,中药材种植徘徊在200亩左右,主要有仁瓜、蒌茴蒿、川芎、大青根、草决明、桔梗、双花等。1978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家种药材达1300余亩。1984年增为1460亩,其中黄芪600亩,生地、沙参各300亩,桔梗100亩。1985年,县内有尧沟、朱刘、北岩、乔官、红河、南郝6乡镇57个村,家种药材15种,达900亩。家养动物用于药材的除家养禽畜外,还有蜜蜂、蝎、鹿、土元等。蜜蜂饲养历史悠久,全县年产蜂蜜万公斤。1981~1985年,王俊乡崖头村民赵兴起售种蝎约2万只,仍存活蝎3万余只。1981~1984年,毕都乡苗家庄子养鹿20只,售鹿茸3.5市斤。
  饮片加工   建国前由私人药店手工操作,遵古炮炙。1958年,县药材公司设制药厂,炮制饮片22种,1050公斤。1975年,贯彻“三土、四自”(土医、土药、土方;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方针,全县办土药厂543处,自制膏、丹、丸、散。1975年前沿用传统炮制方法,之后,按山东省中草药炮炙规范进行。1976年炮制饮片128种,30881公斤,1978年达246种,39963公斤。1985年饮片加工炮制的中药占中药材销售量的16.84%。
  药材经营   县内私营中药店历史悠久,乐闲堂药店(在今北展乡高家庄),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业,十代相传至今,逾二百余载。1937年,全县中药店60多家,其中大的药店经营中药材300余种、成药20~30种。1938年日军入侵昌乐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私营中药店经营日趋衰落,倒闭者颇多。1948年昌乐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鼓舞下,全县中药店增至110余家,其中城关街和鄌郚、乔官、平原等大集镇都有数家,有10家大的中药店开展批发业务。私人药店的货源大部从外地购进,少量在本地收购。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有国营商店4个,其余并入卫生所(集体)或联合诊所(个体)。同年8月,4处国营中药店合并,以此为基础成立昌乐县药材公司、设医药批发、零售和收购门市部,并设代购点30处,经营中药材524种、中成药48种。1957年始,在大集镇设医药经营组,业务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1984年10月各经营组的零售店由县药材公司零售总店管理,从此县公司批发部、各乡镇经营组、零售商店和生产收购门市部,组成全县医药商品购销业务网点。中药材的收购与调出,均按潍坊药材站的计划实施,除少量内部调拨外,其余调至潍坊药材站。1985年,全县中药材代购点达420处,经营中药材572种,中成药776种。这年收购总量145349公斤,总金额358394元,是1956年总量的4.8倍、总金额的35.8倍;是1976年总量的1.2倍、总金额的2.3倍;其中调出总量124013公斤、总金额197796元,是1976年调出总量的1.7倍、总金额的2.9倍。1981—1985年调出地产中药材的主要品种有:黄芪、生地、元参、菊花、沙参、桔梗、半夏、黑芝麻、丹参、大青根、芥秽、草决明、白芷、枣仁、枸子仁、远志、茵陈、坤草、艾叶、槐米、山楂、翻白草、薄荷和鸡内金、狗鞭、驴皮等。
  西药
  1930年,高香圃等人在县城东门里开设德生医院,为县内西医之始,其西药房以供本医院治疗用药为主,对外经营为副。1938年全县西药房增至7家,1947年底达20家,全属私营。货源多从潍县(今潍城区)、青岛西药店购进。所营西药多者40余种,少者20余种,诸如消毒剂(红汞、碘酒、龙胆紫)、APC、阿片片及注射药剂(安基比林、阿托品、消治龙、青霉素、链霉素)等。1950年全县西药店30余家。1956年县药材公司经营西药51种,1985年经营片、针、酊、粉达854种,供县内610个医疗单位使用。
  二、药政
  1956年8月,县国营药材公司建立,设员管理中西药品质量,以保障用药安全。按照质量标准,对片、丸、酊、水等药品,进行外观性状检验,定期检查剧毒、腐蚀、易燃、易爆医药商品和内服、外用药品隔离保管的防霉情况,药政管理日趋正规。1961年6月,医药卫生部门对全县药品进行“三清”,处理失效药品64种。1975年在“三土、四自”方针引导下,全县土药厂发展过快,设备和技术水平差,药政管理一度处于混乱状态,出现低劣药品177种。1978年,卫生、工商部门贯彻执行国务院154号文件,对全县制剂生产进行检查整顿,不合格的全部停产。对麻醉、剧毒、限制药品,设专人立专帐,专柜保管,据国家规定限量供应,严格管理。1984年9月,县成立药品检验所,负责全县药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鉴定。1985年,国家颁布《药品管理法》,县药政管理法制化,严格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药品。几年来,药政管理部门,在全县范围内用多种形式宣传药法,提高群众鉴别药品质量的能力和法律意识;建立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配专职药品监督员2名,兼职药品监督员52人,有效地控制全县药品质量;配合公安、工商、卫生部门管理全县医药市场,打击、取缔非法游医药贩共156人次,对经营和医疗单位的药品质量,每年普查一次,平均年查中药210种,西药245种,中成药80种,累计查处假劣药品77种;对药品生产厂(药用淀粉厂、昌乐制药厂)和县医院制剂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培训技术人员,完善规章制度,控制药品质量。现药政管理部门已具有水浴箱、电冰箱、细菌培养箱、双目立体显微镜、旋光仪、PH酸度计、马福炉、高精度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现代检验设备和进行中、西药理化常规检验的能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