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7:15
鄌郚总编

昌乐水利

  
  第四章   水利
  境内,唐朝嗣圣元年,县令窦恢即曾率领百姓凿渠引白浪河水灌田,人称该渠为“窦公渠”,渠迹至今犹存。
  建国以前,境内人民抗旱浇地主要靠打土井,1949年,全县有土井985眼,山泉408处,灌溉面积2297亩。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治理河道,打井引泉,修建塘坝、水库,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建成了遍布全县的水利灌溉网,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1950~1985年,先后对汶河、桂河、白浪河、丹河4大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共治理42段次,用工499万个,总工程量724万立方米。建成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87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14亿立方米。打机电井4007眼,配套3487眼,总装机2.86万马力。建成各类扬水站340座,总装机1.61万马力,配套灌溉面积16.27万亩。
  南水北调工程,自县境西南角的高崖水库起,由南向北贯穿县境,至县城西河水库,横穿孟津河、漳河、白浪河、九曲河、猪河、龙丹河6条主要河流,使9条河流相通,42座水库相连,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总调水200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0万亩,并补充了县境北部工业和县城生活用水。
  1985年,全县共开发各类灌区450979亩,人均0.88亩,拥有灌溉机械6386台,80565马力,亩均0.09马力。
  第一节   河流治理
  境内河流均属山区小河流,遇特大暴雨,山洪汇集,也会造成灾害。1928年汶河洪水,高崖、善庄等15个村庄受淹,死亡300多人。1937年汶河洪水,平原村受淹,死亡10人。建国以后,为根治洪害,1952~1985年,全县完成河流治理工程42段次,总长20万米,工程量724万立方米,用工499万个。经治理的河流,河道通畅,河堤坚固,大大提高了河道防洪、排洪能力。
  一、汶河治理
  1930年完成一次培修汶河堤工程。自高崖至东皋营,全长1.58万米,堤高2米,顶宽3米,拐弯易冲处打灰土。出民工8000人,历时12天竣工,完成土石方19万立方米。
  1952~1985年,治理汶河水系河流17段次,完成工程量389.7万立方米,用工191万个。
  二、桂河治理
  1980年,朱刘公社完成一段治理邢家河(桂河支流)工程。治理段自马家河村至西水坡村,长1200米。治理后的河堤高2米,河宽9米,河道坡度1/1000,完成工程量1.7万立方米,用工5600个。
  1984年朱刘镇完成一段治理桂河工程。从小王庄村北至朱(刘)乔(官)路,长340米,修成新河道堤高2.5米,河宽11米,河道坡度1/500,完成工程量1700立方米,用工560个。
  三、丹河治理
  1954年治尧河开始,到1985年,治理丹河水系8段次,完成工程量95.1万立方米,用工53.1万个。
  四、白浪河治理
  白浪河自西而东,横穿昌乐县中部。1975~1984年,完成治理工程15段次,工程量134.11万立方米,用工83.1万个。
  第二节   蓄水工程
  建国前,境内众多河流、山沟,无一处拦蓄设施。夏汛洪水,平时潜流,任其自流入海。
  1956~1985年,全县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87座,塘坝428座,拦河闸3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14亿立方米。一般年份,全县总来水量2.78亿立方米,开发程度达40%以上。全县蓄水工程已开发灌区30万亩,年平均实浇地达20万亩。
  一、大型水库
  高崖水库   省重点水利工程,位于县境西南部昌乐、临朐、安丘三县交界处,总库容1.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788万立方米,最高水位水面16平方公里,沿山谷回水淹进10多华里,坝前最大水深25.78米。以汶河为水源,坝上干流长32公里,流域面积355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775毫米,年平均来水量9585万立方米。
  1959年11月3日动工兴建,1960年7月20日,大坝合龙,后陆续进行续建、加固、岁修工程。1964年,大坝开膛加高粘土心墙、坝前块石护坡;1966年建闸;1972~1976年建水电站;1976~1977年加高、培厚大坝;修坝顶防浪墙,开挖第一非常溢洪道。累计完成工程量265.91万立方米,投工638.6万个;国家投资669.98万元(不包括灌区投资)。库水淹没耕地1万亩,移民13个自然村,5655人,国家拨专用移民款,作了妥善安置。
  枢纽工程有:大坝   位于高崖村西1公里汶河上,系粘土心墙砂壳坝,南接龟山,北接鼠岭,全长1200米,最大坝高26.7米,顶宽6米,高程160.7米,坝顶防浪墙高1米,长与大坝同。大坝迎水面全用块石护坡,用石14.43万立方米。大坝两侧边坡一致,高程146米以下为1:3,以上为1:2.5。
  放水洞   位于大坝北端,1959~1960年建库时修建,结构形式为有压钢筋混凝土管砌石廊道,底高程141米,直径2米,钢平板闸门,设计流量2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8立方米/秒,坝顶建有启闭机房。
  溢洪闸   位于大坝南端,1966年4月动工,10月竣工。完成工程量11.7万立方米,净宽40米,分为4孔,装4扇宽10米、高8米的弧型钢铁闸门,电动启闭机操纵。最大设计泄水量3074立方米/秒。用工58.5万个,国家投资110万元。
  第一非常溢洪道   1977年开挖,位于大坝北端,穿过潍蒋公路泄入孟津河,底高程153米,宽30米,设置2米高的自溃土坝,水位155米时,自溃泄洪。第一非常溢洪道开挖后,使水库达万年一遇防洪标准。
  水电站   位于放水洞后,1972~1976年兴建,完成工程量1.3万立方米,投工7.8万个,国家投资46.6万元,装机3台,600千瓦,年均发电14.691万度,已与工业电网并网。
  工程效益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工业供水、渔业等。
  灌溉   一般年份,水库提供灌溉用水3000~4000万立方米,已开发南干、东干、南水北调干渠,灌溉面积20余万亩。
  防洪   建库以来,年调节水量8000~9000万立方米,1970年最多达1.4亿立方米。水库削减洪峰达49.32%。1974年8月13日暴雨,入库流量1960立方米/秒,下游汶河安全泄量仅1000立方米/秒,由于水库调洪、削减洪峰,使汶河与盂津河洪峰错开,下游汶河安然排洪。
  工业供水   1984年,由于连年干旱少雨,潍坊市供水紧张,高崖水库向潍坊市供水249万立方米,输水线路是:由放水洞放水,经总干、东干、二分干入白浪河,顺河而下入白浪河水库,该水库是潍坊市供水基地之一。
  发电   水电站建成后,1977~1981年累计发电73.456万度,年平均14.691万度。
  养鱼   已利用养鱼水面6840亩,根据建库时协商意见,由临朐县库区村庄经营。
  在岁修的同时,水库管理局重视库区开发和综合经营。在坝后河滩和岭坡栽植了10万棵刺槐和5500棵果树,兴办起虹鱼、罗鲱鱼养殖、水产品冷藏等13项工副业。新建起两幢共2000平方米接待楼和曲径回廊的水上餐厅,并在库内设置了浆舟和游艇,供游人戏水、垂钓。如今,整个库区已成为一年四季长秀,春夏秋三季花果飘香的旅游胜地,慕名来游者与日俱增。
  二、中型水库
  马宋水库   位于马宋镇白浪河上,总库容10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28万立方米。坝以上干流长20.5公里,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来水量3960万立方米。1959年11月3日动工兴建,由马宋公社出工7000人,于1960年5月,大坝合龙拦洪。其后,经历年岁修、加固、续建,逐步完善。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27.57万立方米,投工40.46万个,国家投资85.55万元。建成后,从库底迁出4个自然村,1071人。国家拨出专项款17.5万元帮助移民安置新居。
  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放水洞、溢洪闸、水电站4项。
  工程效益,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已开发灌区1.74万亩,其中自流灌区8000亩,丛阎扬水站提水灌区7000亩,库区村庄小型机械提水2400亩,从1963年首灌以来,已发挥灌溉效益20余年,年浇地6000~9000亩。1965年最多,达1.5万亩,削减洪峰达37.8%,对下游河道防洪有一定作用。在富水年份,可利用水库养鱼,放水灌溉时可发电。
  该水库存在主要问题是防洪标准低,仅达10年一遇防洪标准,且淤积严重,1960~1982年,库底淤积250.48万立方米,库底由74.7米上升到80米,坝前最大淤积厚度为5.3米,为此,1982年“三查三定”时,由中型降为小(一)型。
  荆山水库   位于北岩乡西部大丹河上,总库容13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70万立方米,水库以上干流长8.5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710毫米,年平均来水量720万立方米,1966年11月开始兴建,北岩、南郝两公社出民工7000人(春节后由城关、朱刘、尧沟、南郝、五图、乔官、北岩7社出7000名壮劳力),1967年5月大坝合龙拦洪。后经历年续建,加固,枢纽工程完善起来。至1982年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00.94万立方米,群众投工116.03万个,国家投资85万元。迁移殷家洼(全部)、苍山(部分)、吕家庄(部分)、邹家庄(部分)4个自然村,980人,国家拨专项款6.7万元帮助移民建成新村。
  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放水洞、溢洪道3项。
  已发挥灌溉、防洪、养鱼三方面的效益。原设计灌溉面积2.03万亩,1969~1971年开发东、西2干渠,配套面积达1.26万亩。1982年核定有效灌溉面积为8800亩。从1970年首灌至1985年,已灌溉15年,年平均浇地1万亩。削减洪峰32%,保护范围是北岩乡、南郝乡及胶济铁路。荆山水库管理所在坝后建鱼苗池32亩,利用库面525亩放养成鱼,1972年产1万斤。
  三、小型库塘建设
  小(一)型水库   1958~1959年冬,县内建成第一批老坝河、南郝、郭齐3座。至1985年,全县共建成19座,累计总库容360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20.6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1650亩。
  小(二)型水库   自1958年建成。北岩乡大葛水库始,至1985年,全县共建成87座,总库容2691.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76.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1190亩。
  塘坝   1950年,为治洪水,县内掀起一个闸山沟、建缓水石坝的群众运动。群众把石坝用石灰抹缝,成为早期的蓄水设施。1956年,县水利局派员指导,南音、苇沟农业社各建一座小土坝蓄水,其后,各社纷纷建小塘坝及其他蓄水工程,到1985年,全县建成塘坝428座,总库容1204.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45万亩。
  拦河闸   较大者3座:西河闸、杨庄闸、孟津河闸。水库溢洪闸4座:高崖水库、马宋水库、南郝水库、西上疃水库溢洪闸。其中大型闸(流量1000立方米/秒以上)只有高崖水库溢洪闸,其余6座是中型闸(流量100~1000立方米/秒)。7座水闸总净宽度为184米,累计设计流量5574立方米/秒。
  第三节   灌溉工程
  一、高崖水库灌区
  原设计灌溉面积21万亩,1982年核定为11.2万亩,历年实浇面积9.5万亩,是县内最大的灌区。西南起高崖水库放水洞,东北至崔家庄乡北部,长30多公里,宽15公里,控制面积32万亩。灌区内有205个村庄,10万人口,包括包庄、漳河、红河、平原、鄌郚、大宅科、朱汉、阿陀、王俊、马宋、崔家庄11个乡镇。
  1966年10月——1981年,灌区建设初具规模:干渠6条,总长94.9公里,建筑物424座;支渠97条,长152.7公里,建筑物1468座;斗农渠285条,长1173公里,建筑物19950座。干支配套面积17.95万亩,田间配套面积15.1万亩。共完成工程量1500万立方米,投工1000多万个,国家投资486.5万元。
  总干渠   渠首在高崖水库放水洞,高程140米,渠道沿等高线北进,以渡槽过孟津河,经包庄、漳河、鄌郚3乡镇,至鄌郚河西村南止,全长15.5公里,渠底宽5~9米、设计流量2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4立方米/秒。总干沿途效益面积2万亩。
  东干渠   自鄌郚河西村南总干渠起水,曲折东北向进,经鄌郚、红河、大宅科、朱汉4个乡镇,至王家涝洼村东止,全长28公里。渠首设计流量15~16立方米/秒。沿途灌溉面积4.3万亩。东干渠为沿等高线延伸,线路弯弯曲曲。一分干,自王家涝洼村东干渠起水,向东延伸入阿陀乡境,全长10公里,渠首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二分干,自王家涝洼村东干渠起水,向北偏东,延伸入崔家庄乡境内,全长16公里,渠首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三分干,自洪福河村南二分干起水,向西北入马宋镇境,长7.9公里,渠首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
  南干渠   渠首在包庄乡清风岭村西总干,向东延伸入红河镇、平原乡境,长17.5公里。渠首高程139米,设计流量5.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
  该灌区有渠系建筑物2万余座,其中大型的3座,孟津河渡槽、青上暗洞、肖家河渡槽。
  孟津河渡槽   1966年10月动工,当年冬竣工。位于高崖村西北,是总干渠跨越孟津河的建筑物。全长98米,净跨60米,桩号1+920至1+980,分6孔,每孔跨宽10米,中墩连同地基高9米,河底至槽深高4.4米。槽身采用半圆型(U型)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高3.45米,宽4米,设计流量2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4立方米/秒。共完成工程量2.4万立方米,投工6.5万个,国家投资10万元,1970年汛期,被洪水冲倒两个中墩,但槽身未塌落,投资2万元,修复如初,至今运用正常。
  青上暗洞   1972年12月动工,1976年6月竣工,全长1760米。断面为砌石墙,混凝土双曲拱,净跨9米,设计流量15~16立方米/秒。共完成工程量5.2万立方米,投工25万个,国家投资33.62万元。
  肖家河渡槽   县内最大渡槽。1976年11月动工,1981年11月竣工。位于红河镇西南部,西起肖家河村北,东至尚家庄村后,桩号6+300至7+835,全长1535米。双曲拱,共有85孔,单跨30米者27孔,最高处离地面19米。槽身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高1.2米,宽2.3米,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共完成工程量2.3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90万元。该渡槽使南干渠扩大灌溉面积近万亩。
  高崖水库灌区从1968年始灌,至1985年,已发挥效益18年,年引水量3000~4000万立方米,共引水6亿立方米;18年累计浇地450万亩。对改善昌乐农业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乃至在人畜用水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马宋水库灌区
  原设计灌溉面积1.3万亩,1982年核实为8000亩。受益区在河头乡东部,有古城、城前、城角头等17个自然村,8000口人。1963年始建,1972年基本配套齐全。建成干渠一条,长4公里;支渠2条,长6.3公里。干、支、斗、农渠共113条,总长60公里,建筑物280座,累计完成工程量50万立方米,用工45万个,投资17.8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1.3万元。1965年始灌,年浇地7000~13000亩。
  三、荆山水库灌区
  原设计灌溉面积2.03万亩,1982年核定为1.26万亩。位于北岩乡西北部及南郝乡西南部,控制范围20平方公里,受益区有25个自然村,1万口人。
  1969~1970年建成干渠2条,长8公里;支渠10条,长16.5公里;斗渠45条,长33.4公里;农渠158条,长56.5公里。渠系建筑物1170座,共完成工程量21万立方米,投工18.6万个,投资35万元,其中国家资金24万元,群众集资11万元,1970年始灌,年浇地1万亩。
  四、小(一)型水库灌区
  从1963年开发丁家淳于水库灌区始,至1985年,全县19座小(一)型水库已建成7处灌区,灌溉面积2.4万亩,国家投资60.9万元,这些灌区,1980年前发挥效益较好,1981~1985年,连年干旱,水库无蓄水,效益甚少,只有解召水库和梁家庄水库由南水北调补充水源后仍可发挥其作用。
  五、小(二)型水库灌区
  从1958年开发大葛水库灌区始,至1985年,全县87座小(二)型水库,建成17个灌区,总灌溉面积3400亩。
  六、自流引河灌区
  建国后,陆续兴建一些引河灌溉工程。1965年最多,达数10处,浇地面积3.3万亩。后来河道梯级蓄水工程增多,河水被拦蓄起来,河道多干涸,仅3处引汶灌区还能发挥效益。
  善庄引汶   始于1958年,1962~1964年续建。引水口在善庄东南汶河北堤,0.5米见方的木制口门,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无固定拦河闸坝,引水时在河道堆积泥沙拦水,灌区配套情况是:干渠1条,从引水口向东南伸展,长466米;支渠2条,长500米;斗渠2条;农渠29条。总长3.2万米,建筑物130座,共完成土石方5.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5万元,灌区范围西自善庄,东至石山子,南到汶河岸,北至泊庄。控制面积达1.1万亩。后来天气转旱,上游水库防渗工程质量提高,汶河水流日益细小,失去引用价值,引汶遂止。
  南李引汶   始于1958年,1962~1964年续办。引水口在平原乡李家庄村西南1公里的汶河北堤,干渠从引水口开始沿106米等高线向北伸展,长7800米,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有支渠7条,控制面积1.2万亩。1965年灌溉面积达5000亩。1985年,因汶河水源缺乏,核定灌溉面积2000亩,李家庄、冯家庄、赵家庄、郭家庄、平原5村受益。
  平原引汶   1958年始办,1962~1964年续办。引水口在平原村东南汶河北堤,干渠从引水口开始,经平原村东向东北延伸,长7200米,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设置7条支渠。灌区控制面积1.69万亩,1965年有效灌溉面积达5000亩。1985年,由于汶河水源缺乏,灌溉面积核实为3000.亩。平原、张家楼、东皋营、孟家庄、郭家埠5村受益。
  七、南水北调工程
  是以高崖水库为主体,调汶河、白浪河之水入丹、桂两河系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渠自南向北,贯穿县境,横穿孟津河、漳河、白浪河、九曲河、猪河、龙丹河6条主要河流,全长62公里,使9条河流相通,42座水库相连,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总调水200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6万亩,并补充县境北部工业和县城生活用水。1977年4月动工,历经10个冬春,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和部分支、斗渠配套工程。共开挖干渠32公里,隧洞2137米,暗洞2500米,石渠5640米。建各类建筑物129座(包括大型渡槽3座),完成总工程量138万立方米,用工257万个。总投资467.75万元,其中县地方自筹资金134.95万元。1982年6月1日始,从高崖水库调水200万立方米,送于北展、乔官、五图3乡镇。
  1984年成立“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所”,下设孟津河拦河闸、河西、北展、乔官、五图5个管理站,负责调水,工程管理等事宜。
  主要建筑物有:
  孟津河拦河闸   为工程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漳河乡周家沟村南孟津东、西河汇合口以上250米处。控制东河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西河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在正常年份可提供水量550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34万亩。该闸是一个既有枢纽工程,又有附属工程;既有河堤,又有渠道,点、线、面结合的复杂有机整体。主要有东河枢纽工程、西河引水工程、堤防工程、输水渠4部分组成。1984年2月兴建,国家投资50万元,当年9月完工。共完成土石方13.9万立方米,浆、干砌石0.9万立方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775立方米,反滤297立方米,用工23.3万个。
  鄌郚隧洞   南水北调工程的咽喉,全长1987米,最深处24.1米,最浅处7米,水面被覆地段宽1.8米,高2.41米,流量6立方米/秒,整个隧洞贯穿鄌郚火成岩地质的马驹岭和石灰岩地质的大山间,施工极其困难。1977年4月8日正式开工,1979年12月底竣工,累计投资10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90151立方米,用工72万个。
  猪河渡槽   建于北展村西的猪河上,21跨,每跨18.8米,长420米,包括进出口渐变段,全长438米,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8立方米/秒。采用下承式桥架拱结构,1980年春始建,投资14万元,1981年秋竣工,共完成工程量9206立方米,用工11.1万个。
  杨庄拦河闸   位于鄌郚镇东杨庄西白浪河与小猪河汇流处,可控制上游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工程新开辟主要水源之一,每年可由此向北调水290万立方米。拦河闸设计为双悬臂3×8钢板闸门,三孔净宽24米,围堤138米,调水闸2孔,净宽5米,国家投资40万元。1983年3月开工,当年9月竣工。共完成工程量4万立方米,用工15万个。
  八、扬水站灌区
  1960年在老坝河水库西岸建起县内第一座扬水站,可浇地1000亩。后扬水站不断增多,1985年,全县达340座,总装机1.61万马力,配套灌溉面积16.27万亩,年均浇地10万亩。
  县内扬水站灌区有3个特点:
  小型化   从装机功率到配套灌溉面积都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单站装机12~718马力;单机功率电机为10~115千瓦,柴油机为12~135马力;每站配用水泵上水量每小时为80~5270立方米;配套灌区面积每站100~7000亩。
  扬程差大   小者5米,最大者76米,是由水源、地形所造成的。
  引输水建筑多样化   多变的地形特点,促使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相适应的多样化建筑物。主要有高渠(土或石)、管道(水泥或铸铁)、渡槽(砌石、混凝土)3种基本形式。
  扬水站管理权分别属县、乡镇、村。
  国营丛阎扬水站   是县内唯一的国营扬水站,也是全县最大的扬水站,二级提水,位于河头乡南部,马宋水库北岸,以马宋水库为水源。总装机5台,其中电机2台230千瓦,柴油机3台405马力,配装水泵上水能力5270立方米/小时。最大扬程33.54米,配套灌区0.7万亩。1975年5月兴建,1978年5月竣工,共完成工程量15.24万立方米,投工23.55万个,总投资7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5万元,受益村庄13个,7381口人,控制面积1.6万亩,灌区配套面积7000亩,从1978年5月开发灌区至1985年,累计浇地1.72万亩,年均3440亩。
  乡镇扬水站   全县29座,总装机4657马力,其中电机1585千瓦,柴油机2502马力,配套灌区面积4.8万亩。
  村办扬水站   全县310座,装机1.08万马力,其中电机3037.8千瓦,柴油机6680马力,配套面积10.77万亩,总投资49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2万元。
  九、井泉灌区
  昌乐县地下水灌溉设施有山泉、水井、机井、大口井。60年代后,山泉、水井作用减小,机井、大口井作用增大,成为利用地下水的主要灌溉设施。
  山泉   1949年统计,全县利用山泉408处。1956年全县挖山泉640处,浇地2500亩。60年代后期,机井发展,地下水位下降,许多出露的山泉消失,出水较足的山泉,扩挖为大口井或大池,地面泉成为井下泉,只讲大口井,不提井下泉,山泉地位下降。
  水井   1949年全县有农用水井985眼,1950年,全县掀起抗旱打井热潮,1962年,达9895眼,灌溉面积13554亩。1963年以后,水井地位开始下降,被现代机井所取代。
  机井   1958年8月,全县4000多人,用弓子钻打机井,当年打305眼。1960年,机井工作停止,成井报废较严重。1962年,全县仅有31眼机井完好。井废原因主要是缺少机井建设必要的技术、材料、机械、动力等。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农村自发地开始打机井。1969年,县水利局成立机井组,大力宣传推广机井水利化。1971年机井队把所属45部人力回转钻分发给宜井社,广泛发动群众打井。1973年,县委成立抗旱打井办公室,主要领导干部抓打井,机井数量、井灌面积大幅度增加。1985年,全县有机电井4007眼,配套3487眼,总装机2.86万马力,有效灌溉面积13.43万亩。
  大口井   1952年开挖崔家庄乡张次村东大口井。这里原是著名的张次泉,改挖成4602平方米的大口井。能自流浇地200亩。1976年改建为80×50米的大口井,建成小扬水站,装柴油机1台24马力,电机1台10千瓦。1952~1975年,全县开挖大口井401眼。1975年后,县委提倡平原区发展机井,山区开挖大口井。1985年,全县大口井达894眼,配套679眼,装机9098马力,其中电配井182眼,装机1740千瓦,机配井497眼,装机6733.2马力,有效灌溉面积达5.56万亩。
  第四节   灌溉工具
  50年代以前,县内农田水利只有戽斗、桔槔、辘轳等简易提水工具。建国后水车渐多,1958年达7483部,后逐年下降,1956年始用锅驼机、水泵,后排灌机械不断增加,1985年,达6386台,8.06万马力。建国以来,灌溉工具不断更新,相继使用:
  蒸气机(又叫锅驼机)燃煤为动力,1956年始用。1963年增加到60台,603马力。由于笨重等缺点,60年代末全部淘汰。
  煤气机   1957年始用,不久即淘汰。
  柴油机   1958年始用于韩信水库大坝清基排水,后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拥有3273台,4.23万马力,占全部排灌动力的52.6%。
  电动机   1959年始用,1963年以后,随着农村供电的不断发展,排灌电机越来越多,1985年,全县达3113台,2.8万千瓦。
  汽油机   1960年始用,1985年,全县共有183台,633.5马力。
  农用泵   1956年始用,1985年有4909部。
  喷灌机   1977年始用,1985年达1000套,多是去掉喷头,作常规排灌机械使用。
  潜水泵   1970年始用,1985年成为机井的主要配套灌具。
  打井修井机械   1958~1985年,相继使用过的有冲击钻、人力回转钻、动力岩心钻、空气压缩机等。
  第五节   涝害防治
  县境北部山前平原及南部河谷平原地区,布有若干块涝洼地,总面积8.8万亩。建国前,每遇汛期暴雨,洼地积水成涝,造成减产或绝产。
  建国初,每当大雨洼地积水时,党政干部即率领群众排水除涝夺丰收。1953年7月29~30日降大暴雨,全县平均170毫米;8月2~3日又降大雨,尧沟西洼积水长13华里,宽12华里,深半米,尧沟镇出动3000名劳力排水,救出1.2万亩。1964年大涝,全县雨量1232毫米,是常年雨量的2倍。汛期暴雨连连,洼地积水成涝,全县1.5万人排涝,疏通田间排水沟541条,长8.7万米,新挖排水沟2380条,长11.74万米,排除了3.66万亩地的积水。1955年,全县推广沟洫畦田洼改经验,改造洼地。1965年,完成矬帐洼、阳阜洼、官庄洼、尧沟西洼、梁庄洼、埠南洼、于留洼、肖家河洼的改造工程,共开挖排水沟457条,长24.58万米,修建筑物64座,完成土石方46.29万立方米,用工22.63万个,效益面积5.35万亩。1983年,全县8.8万亩涝洼地全部治理完毕。
  第六节   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情况
  县境总地势是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水土易流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4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4%。流失现状可分3类。
  东南部侵蚀丘陵区   以变质岩类构成坡度较平缓的丘陵,区内有青风、马驹、王家、马宋、吉阿、三丈、大庄、皇庄8大岭,除部分河谷平原外,大都土质瘠薄,土层一般在1米以下,地面坡度3度左右,由于土层是片麻岩风化而成,土壤结构松散,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力侵蚀严重。
  中西部低山高丘区   为玄武岩、石灰岩、砂页岩、火山岩出露地表形成的低山,呈西南东北向,横亘于昌乐中西部。区内有孤山、乔山、打鼓山、隋姑山、卧虎山、黄山、车罗顶等大小山头50余座,布有石质山岭、荒山坡、沿河阶地,坡式梯田、岭坡梯田,近山阶地、沟谷梯田等微地貌,区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壤瘠薄,面蚀、沟蚀并伴有部分重力侵蚀。
  北部山前平原和南部河谷平原地区   在地壳运动中,属凹陷下沉部位,母质多汇集为第四纪洪积冲积物,土层较厚、水资源丰富,山前倾斜平地、山前缓平地、微斜平地、环丘等微地貌布满该区,水土流失现象尚不突出。
  自古以来,当地农民为防水土流失,习惯在斜坡地上培土筑堰,经过多年耕翻,形成了较平坦的小块梯田。但大都地面坡度大,无排水工程,一遇暴雨,洪水漫溢,大片梯田被冲垮,年深日久,耕层渐薄,砾石增多。1984年查明:全县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的有20.1万亩,砾石含量大于30%的有13.2万亩。
  全县现有坡式耕地15.08万亩,坡式梯田10.94万亩,年侵蚀深度分别为2.31毫米和4毫米。水土流失使这些耕地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特别是遇上暴雨,由于山高坡陡,加之植被截流能力较差,洪水倾泄而下,造成暴发性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保持工程
  1954年始在山丘地区闸山沟、建谷坊,到1958年4年闸山沟200余条,建谷坊2080座,完成工程量7.6万立方米。此后,根据“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的精神,按照“治水先治山,保土先保坡”的做法,对山丘地区全面进行治理。1957年水土保持工作推向了新高潮,年底,全县建谷坊2040座,打旱井120眼,修地堰6000条,整修梯田20万亩,兴修山塘、水库12座,打竹节沟6000条,沟头防护4000处,打鱼鳞坑5万多个,植树造林3万多亩。
  1962年底,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从此,水土保持工作开始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1964年冬至1965年春,县委在鄌郚公社郑家庄西山搞了石砌梯田样板,修筑梯田90亩,地堰25条,长3000多米,全部采用石砌,共完成土石方3万多立方米。1965年4月,县委又在乔官公社孟家淳于村西搞了土筑梯田的样板,治理面积330亩,完成工程量10万多立方米。
  1966年10月,高崖水库灌区配套工程动工,高崖、鄌郚、平原、朱汉、马宋、阿陀、平柳7公社受益。随着田间工程的配套,便利了水浇、割地划方、整地改土,排、灌、路、林综合治理。1973年,田间配套17.9万亩,使大田面貌一新,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1974年秋,各公社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总人数达8500人,大规模治山改土,1975年秋,鄌郚公社上阵5000人,治理了鄌郚南北两大方,面积达3000亩。
  1977年12月,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辖民工1400人。同时,各公社均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1978年7月,县孤山南坡“围山转”工程开工。治理前,道路崎岖,沟壑纵横,地块零乱,水土流失严重、施工中,按规划对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利用就地可取的有利条件,地堰全部用料石砌筑。1979年12月竣工。整地2000亩;开挖较大排水沟17条,长3200米;开环山河1条,全长5500米;垒砌石堰29条,长4500米;修路17条;植树2.5万棵;修建筑物47座;扩大水浇面积300亩;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共完成工程量44.4万立方米,其中砌石1.2万立方米,是县治土工程规模最大的一次。
  1974~1979年,是县整地改土的高潮时期,整地改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病:形式主义,过于强调规模、忽视了质量。有些地块打乱了活土层,使耕作层更加浅薄,减弱了地力,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毁林造田,使林草覆盖面积锐减,加剧了水土流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治理规划;生物措施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工程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两个效益并重。随着农业体制的改革,1982年开始转向了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综合治理,坚持高标准,实行规范化,搞一片成一片,一治一道岭,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小流域。
  建国36年来,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1.33平方公里,合51.2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7.16万亩(不包括重复治理面积59439亩)、沟坝地0.7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2.24万亩,其他11.04万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