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7:46
鄌郚总编

中国共产党昌乐地方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昌乐地方组织
  中共昌乐地方组织始建于1927年。初创时期,主要在昌乐地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在进步农民、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领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界进步人士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军阀战争、抗粮抗捐。抗日战争时期,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亡团”,并先后组建了两支抗日武装,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同张天佐为首的国民党昌乐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新中国建立后,首先在全县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成功地领导全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又带领全县人民投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来,虽然也有过挫折和失误,但终究使昌乐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一、创建及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昌乐县的活动始于1925年,组织始建于1927年,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
  “五四”运动后,在济南、青岛等大、中学校求学的昌乐籍青年学生,经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秋,朱刘镇都昌村青年学生李华亭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昌乐籍人在外地入党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3年后,孟繁锷、刘焕彩、张适、梁德元等分别在济南、青岛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孟繁锷利用暑假探亲机会,在北展乡淳于村一带秘密宣传共产主义学说,宣传十月革命后苏联新社会的情况,介绍“五卅”惨案和各大城市反帝爱国斗争的壮举,成为在昌乐地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的共产党员。翌年8月,孟繁锷于济南一师毕业,奉党组织的指示回到昌乐,着手党的创建工作。他同奉党的指示回昌乐开展党的活动的刘焕彩,一起分析时局,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贫苦青年农民中宣传共产主义,教唱《国际歌》,联系社会现实讲解歌词。很快在淳于、耿安村一带培养了赵西林、刘存山、尹志刚、杨勋普、刘焕奎、刘慈源等首批先进分子,为昌乐党的创建准备了组织条件。
  1927年2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党员傅锡泽、傅乃武到尧沟镇,以开设“济生大药房”作掩护,开辟党的工作。3月,发展党员7人,建立中共尧沟支部,傅锡泽任书记,傅乃武任联络宣传委员,隶属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尧沟党支部建立后,把发展党的组织,扩大革命宣传做为中心任务。4月,尧沟支部党员发展到16人。当时,山东正值军阀张宗昌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尧沟党支部组织不满社会现状的青年农民和进步学生秘密传阅《共产主义ABC》、《陈独秀文存》,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夜间散发手抄传单,在街巷墙壁上粉写标语。以“打倒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军阀战争”为内容的标语和传单,在尧沟一带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5月,为便于领导和开展工作,根据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尧沟党支部划归中共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同月,中共山东区地方执行委员会在益都县圣水小学召集益都、潍县、寿光等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傅锡泽代表尧沟党支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形势,研究党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如何组织发动群众、迎接北伐以及应付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等问题。6月,共青团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大会在益都县坡子村召开,傅锡泽出席会议并被大会选举为团青州地委委员。
  二、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8月,团青州地委在尧沟镇傅锡泽开设的“济生大药房”召开重要会议,主要研究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团的活动。同时,确定“济生大药房”为党团联络机关。会后,尧沟党支部成员以“阅报小组”的名义保持经常联系,执行接送过往尧沟的各级党团负责人,如丁君羊、李东明、王云生、马保三等。
  1927年10月,孟繁锷首批发展赵西林、刘存山入党,刘焕彩发展刘焕奎入党,建立中共昌乐小组,孟繁锷任组长,隶属中共潍县县委。党小组建立后,中心任务是在昌乐地区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军阀战争。1928年3月,随着形势发展和党员队伍的壮大,为适应斗争需要,中共昌乐小组在北展乡赵家淳于村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中共昌乐中心区委,孟繁锷任书记,赵西林、刘存山为委员,隶属中共潍县县委。
  1928年4月,同傅锡泽一起赴济的潍县党员郭大同,在济南被捕叛变,供出了中共尧沟支部。10日,昌乐统治当局奉济南戒严司令部的命令,派人到尧沟镇逮捕傅锡泽等。主持地下联络机关工作的傅乃武被捕(后获释),尧沟党支部遭到破坏。
  1928年秋天,中心区委建立淳于、耿安两个支部,分别领导党员的活动。次年3月,淳于、耿安两地的党员发展到25人。根据中共潍县县委指示,中心区委下设淳于、耿安两个分区委。赵西林任淳于分区委书记,刘焕彩任耿安分区委书记。两个分区委建立后,在中心区委统一领导下,各自在所辖区域开展农民运动,进一步发展党员,并着手农村基层支部的组建工作。淳于分区委在有党员的村子办起党的外围组织“经互会”、“救济会”、“互帮会”。通过这些组织团结贫雇农,跟地方封建势力开展斗争。同年4月,中心区委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党员20人,部署和发动反地租斗争。会后在淳于、耿安一带,领导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了“取消大粮”的斗争。
  1930年5月,刘焕彩与刘焕奎在东耿安村创办“旭日烟社”,借制作推销“旭日牌”香烟扩大党的活动范围。同年秋,中心区委总结“旭日烟社”的斗争经验,推广以合法职业作掩护的斗争方式。孟繁锷在北展村创办高级小学,自任校长,以学校为基地领导全县党的工作。赵西林开办“华兴成一油房,借经营油房业务扩大活动范围。1931年春,全县党员发展到74人,建立党支部11个。6月,奉中共山东省委指示,中共昌乐中心区委改称中共昌乐特支,孟繁锷任书记,赵西林、刘焕彩、刘存山、尹志刚为委员。并任命姜公璞、杨勋普、于怀清、秦立峰为政治交通员。特支直接受山东省委领导。刘焕彩、刘焕奎还在“旭日烟社”内外进步青年中发展共青团员14人,创建共青团昌乐特支,刘龙骧任书记。
  1932年2月,山东省委书记胡萍舟到昌乐巡视工作。3月,全县党员发展到160人。并组建了由杨勋普为队长,有30人参加的一支农民赤卫队。6月,中共北方各省委代表联系会议召开,要求创建北方苏区。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各地一律于8月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山东革命根据地,以配合和策应中央红军打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昌乐特支积极响应,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同时,为支援中央红军的反“围剿”斗争,特支发动党员募捐飞机款120元(现洋)。8月17日晚,特支集结全县党员、赤卫队员和积极分子300余人,于青龙山举行暴动誓师大会。会议决定18日晚举行暴动,暴动之后夺取毕都、北展、北岩乡公所和民团枪支,然后挥师临朐山区打游击,建立苏区根据地。因暴动誓师大会泄漏消息,18日晨,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出动军警,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发动突然袭击。孟繁锷、小解召村党支部书记刘慈源及共产党员、进步群众28人被捕入狱,姜公璞、杨勋普、于怀清先后遭杀害,刘焕彩被迫转移郑州,中共昌乐特支遭到破坏。8月下旬,按照中共潍县中心县委“转入地下,保存力量”的指示,赵西林、刘焕奎等党员骨干,转入地下,坚持隐蔽斗争。1933年7月,中共潍县中心县委遭到破坏,昌乐党员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赵西林、刘焕奎等,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党的活动,并把党的活动中心逐步向昌乐的中西部山区转移。1934年秋,刘慈源获释出狱,仍以教员身份作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19 35年6月,赵西林、王洪福、刘克礼在打鼓山发展党员3人,建立中共打鼓山地下联络站,领导开展昌乐中西部地区党的工作。1936年5月,在赵西林等领导下,打鼓山周围的槐林、苗家庄子、孟家峪、罗家庄子等村,相继恢复了党的活动。
  三、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孟繁锷获释出狱,即与赵西林等着手组建抗日武装。
  1938年1月9日,日军侵占昌乐城,并在铁路沿线和重要集镇设置8处据点。为抗击日军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当时尚未与上级党组织恢复联系的情况下,孟繁锷、赵西林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精神,为取得合法名义,于1月25日组建了一支名义上隶属山东省第八区国民党厉文礼部的地方抗日武装,即山东省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赵西林任大队长,孟繁锷任政委,孟千里任副大队长。2月4日,第十七大队与共产党员刘汉三领导的抗日武装第三十二大队合并,壮大了昌乐党领导的抗日力量。3月中旬,第十七大队决定将昌乐党领导的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编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孟繁锷、赵西林、高文然等先赴潍县安排队伍合编事宜。国民党顽固派昌乐县长兼第四区总队长张天佐,趁第十七大队主要领导离开昌乐,加紧了破坏合作抗战的行动。23日,张天佐以“点名发饷”为名,要抗日别动队到北展小学集合,然后亲自指挥近百名全副武装的第四区总队士兵,将北展小学包围,强行收缴抗日别动队队员枪支,刘汉三被扣押,7名反抗收枪的战士当场被枪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北展事件”。“北展事件”后,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停止活动,孟繁锷、赵西林等主要党员骨干大都参加了七支二大队的抗日工作。6月,赵西林、刘慈源从七支二大队回到昌乐领导群众抗日,与坚持当地斗争的刘焕奎、李升平等共同努力,恢复了耿安、北展等村党的活动,打鼓山一带党的活动也更加活跃,刘智堂、徐培芝、尹宗礼等一批新发展的党员,成为筹建抗日武装的中坚力量。并组织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昌乐县抗日救亡团”。不久,“抗日救亡团”发展到500余人,为重建抗日武装奠定了基础。8月,刘慈源、刘智堂到铁路沿线的朱刘店开辟敌占区党的工作,二人共同发展万庄村进步青年刘荣杰入党,刘智堂又介绍刘继堂入党。不久,刘荣杰又在本村发展刘重印、刘宗禹入党,建立中共万庄支部,刘荣杰任书记。万庄党支部的建立,使万庄村成为昌乐党组织创建以来,继尧沟、淳于、耿安、打鼓山之后,又一个重要活动基地。9月13日,昌乐党在八支队的帮助下,重建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九大队”。庄少云任大队长,郭家瑞任政治指导员,赵西林、刘慈源等负责大队党的工作。二十九大队成立不久,张天佐阴谋借日、伪军之手来消灭这支年轻的抗日武装,便以共同抗日为名,约二十九大队一同攻打驻守昌乐城的日、伪军。战斗打响后,张天佐部因事先准备不足,遭日、伪军还击,溃不成军。二十九大队在离城二里许的阎家墓田设伏,对出城的敌人发起突然攻击,重创日、伪军,而后迅即撤出战斗,粉碎了张天佐的阴谋,扩大了二十九大队的政治影响。张天佐为限制二十九大队的发展,顽固坚持“给养统一”,不准群众给二十九大队提供给养。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日,二十九大队发布《告昌乐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县人民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把日本侵略军早日赶出中国去,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有钱的出钱,支援人民抗日武装。9月底,二十九大队发展到111人,52支步枪,9支短枪。为进一步发展抗日武装,12月1日,二十九大队利用北展山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刘智堂带领宣传员刘秀峰、于民一在北展街头登台发表抗日演讲;大队战士刷写墙头标语,散发二十九大队《告昌乐全体同胞书》。这一宣传活动激发了群众的抗战热忱,扩大了二十九大队在群众中的影响。耿安、解召、上庄、下庄、孟家淳于、林泉峪、万庄、打鼓山及潍县张家等村群众,卖地、卖牛、卖鸡、卖蛋、粜粮,买枪买弹,支援二十九大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张天佐,对二十九大队的发展极为不安,12月3日,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了二十九大队的驻地大山村,以武力胁迫二十九大队撤离昌乐县境。为顾全大局,保存抗日力量,二十九大队转移高崖,到达沂水悦庄后正式编入八支队。赵西林、刘慈源等党内领导骨干,根据八支队首长指示,仍回昌乐继续坚持地方工作。12月下旬,赵西林、刘慈源与中共淄博特委取得联系,根据淄博特委指示,刘慈源、赵西林、王永升在红河镇秦家庄子村(当时属安邱)举行会议,成立中共昌乐县委。刘慈源任书记,赵西林任组织部长,王永升任宣传部长,尹宗礼为政治交通员。孟繁锷应邀出席了会议。县委决定把整顿党的组织、秘密发展党员、深入宣传抗日、动员青年参军参政作为主要任务。1939年1月,县委在二、四、五、六区相继建立区委。中共二区委负责人刘荣杰、刘继堂,中共四区委负责人刘焕奎、刘智堂,中共五区委负责人于临凤,中共六区委负责人李升平。1939年9月9日,张天佐密令暗杀团将刘慈源逮捕,当晚将其杀害。根据中共鲁南区二地委指示,9月下旬,在东耿安村重建中共昌乐县委。赵西林任书记,刘焕奎任组织部长,武克东任宣传部长,刘汝元为政治交通员。县委决定,根据形势,以秘密活动为主要斗争方式,把已经暴露的党员动员去根据地参军参政,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从1939年2月至1940年4月,县委将27名党员分四批先后输送到根据地参军参政。
  1940年上半年,以张天佐为首的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在县内各地组织暗杀团,又一次掀起屠杀共产党人的狂潮,用枪杀、活埋、“砸核桃”等残酷手段,先后秘密杀害五区委书记于临风、打鼓山联络站负责人刘克礼等共产党员、革命群众50余人。鉴于国民党统治当局疯狂屠杀的严峻局势,县委决定党员和部分积极分子暂时撤离昌乐,以保存革命力量。县委领导成员赵西林、刘焕奎、武克东转入昌(乐)潍(县)交界的边沿地区,在严重白色恐怖下坚持地下斗争。由于敌人的血腥镇压,昌乐党的活动又一次陷入低潮。10月,赵西林调中共鲁中区委党校学习,武克东调鲁中二地委宣传部工作,昌乐党的工作由刘焕奎、刘智堂主持。11月8日,刘焕奎被张天佐部保安第五团抓捕,当晚被枪杀于东耿安村西南河滩上,县委再次遭破坏。11月底,刘智堂与中共浮烟区委书记张立武,在昌、潍交界的望留镇,以开设中药铺为掩护,建立中共昌乐望留地下联络站,领导昌乐和潍县南部党的地下工作。联络站直接受中共鲁中区委领导。具体任务是:与上级党组织保持联系,向望留一带基层支部传达上级党的指示,对昌乐内地的党员进行坚持地下斗争的教育,开展对伪军范启奭部的统战工作。
  1941年4月,刘继堂个人要求,并经二地委批准回昌乐继续坚持地下斗争。20日,被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抓捕,翌日,被活埋于五图镇崔家埠村西北大沟内。5月24日,原县委政治交通员刘汝元被张天佐部逮捕杀害。6月,刘智堂隐蔽望留开展党的工作被张天佐察觉,张密告国民党苏鲁战区第二挺进纵队司令厉文礼。厉即电令所辖范启爽部于8日将刘智堂抓捕。由于刘智堂等较长时期的统战工作,对范有一定影响,范权衡利弊,遂于9日夜间采用“假活埋”的方式将刘智堂释放。刘智堂即转移到中共益临工委工作,联络站的工作由张立武负责。此时,在昌乐内地坚持地下斗争的党员徐佩芝、秦立峰,与张立武取得联系,互相配合,指导昌乐内地党员坚持地下斗争。
  1944年8月,中共昌潍工委建立,领导昌乐和潍南地区党的工作。赵西林任书记,许杰任副书记,隶属中共鲁中四地委。任务是:扩大昌乐、潍南党的组织,发展地下武装力量,组织群众反对敌人抓壮丁、抓劳工,破坏敌交通设施,动员敌占区青壮年到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开展兵运工作。工委建立后,望留地下联络站的工作与其合并,并与先期建立的中共青(州)坊(子)铁路工委合署办公。工委辖两支武装工作队,分别由王光庭、秦立峰任队长。两支武工队经常利用夜间出没在敌占区,袭击日、伪军岗楼,破坏敌交通设施,搞得日、伪军和日伪政权不得安宁。武工队还经常深入潍城近郊、坊子和昌乐的耿安、淳于、万庄一带,散发传单,严惩与人民为敌的区、乡、保长。冬,望留一带党的工作出现新局面,望留、南韩、张家、夏坡、二甲王、蔡家、傅家等村相继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200余人。昌乐内地的淳于、耿安、打鼓山、北展一带党的活动也较前活跃。工委积极开展伪军范启爽部的统战工作,1945年2月,经昌潍工委建议,八路军鲁中军区下令委任(暗委)范启爽为八路军保安第四旅旅长,为以后潍县战役中范启奭率部起义奠定了基础。1944年12月,中共鲁中四地委设临东县,建立中共临东工委,洪澍任书记,领导临朐东部和昌乐党的工作。临东工委与昌潍工委并存,同时领导昌乐党的工作。1945年4月,中共临东工委改称临东县委,领导昌乐党的全面工作,洪澍任书记,鉴于临东县委建立,根据鲁中四地委指示,昌潍工委不再负责昌乐党的工作。昌潍工委即行撤销。
  1945年6月,为着手从组织上做好接管昌乐的准备工作,中共鲁中四地委决定,组建中共昌乐县委领导机构,并任命赵西林为县委书记。此时,昌乐县委领导机构尚未健全,暂与临东县委并存,共同领导昌乐党的工作。
  四、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昌乐县是国民党顽固派张天佐苦心经营八年之久的反革命堡垒,被国民党山东统治当局誉为“模范县”。日军投降后,张天佐升任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一师师长,兼昌乐县长,积极反共反人民。为此,昌乐党组织又领导全县人民同以张天佐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展开殊死斗争。
  1945年9月,中共鲁中三地委(四地委改称三地委)决定撤销临东县,健全昌乐县委,赵西林任书记,驻地尧山区大高庄(现属临朐县)。县委设组宣部、武装部、敌工部、各救会、农会五个工作部门。三地委同时决定,将原临东县的柳山、尧山两区正式划入昌乐县,作为向昌乐内地发展的前沿阵地。县委辖柳山、尧山、鄌郚、张庄四个区委。为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县委于同期成立昌乐县独立营,高超任营长,赵西林任政委(兼),王光庭任副政委。区中队也相继建立。是年冬,独立营发展到100余人,柳山、尧山区中队也都发展到60余人。以张天佐为首的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不断派出武装特务利用夜间进入柳山、尧山解放区村庄,捕杀村干部与军属,强缴民兵枪支,煽动民兵叛变。国民党武装特务还在白天到柳山、尧山解放区的边沿村庄活动,打击和威胁群众;封建势力及国民党保甲人员进行秘密勾敌资敌活动。县委根据对敌斗争形势,除加强政治攻势外,着重加强武装斗争的领导,派出独立营与区中队在解放区边沿村庄巡逻,严防国民党武装特务潜入解放区,惩治与人民为敌的国民党保甲人员,与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独立营和区中队还在县委领导下,协同作战,多次击退张天佐所辖孙玉田、辛永功、赵仲诺部的骚扰,保卫了边沿区和新生的人民政权。1946年6月,县委在王家沟村召开县区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部署土改工作。会议要求11月底全部解决解放区无地或少地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会议还决定在土改斗争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并成立县政治攻势委员会、区政治攻势站,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特组织,保障土改工作顺利进行。至1947年1月,柳山、尧山解放区的38个自然村有35个完成土改。1946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张天佐命令所辖孙玉田团作为向解放区进犯的先头部队,推进到距柳山、尧山边沿区不到10公里的埠南庄、以构成对解放区的威胁。为保卫解放区,县委加强民兵队伍建设,柳山、尧山两区基干民兵很快发展到900余人,各村普遍建立“民兵自卫团”。为提高民兵战斗力,县委举办民兵爆破训练班三期,每期20人,整训20天。经过整顿训练的民兵,回到本村担任训练和战斗骨干。各村民兵在县委领导下,迅即建立爆破组,自造地雷,密切配合独立营、区中队联合作战。并在解放区边沿地带设立地雷封锁线,同张天佐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8月16日,县委召开重要会议,作出以对敌斗争为中心任务,加强地方武装建设,纠正党内的关门主义倾向,整顿巩固农、青、妇群众组织等项决定。不久,昌乐县独立营发展到三个连队500余人。1947年1月,上级决定抽调昌乐县独立营一个连队充实主力部队,县委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一个连队升级主力后,独立营又新扩一个连。4月,上级又抽调两个连升级主力部队,县委把部分基干民兵调到区中队,把尧山、柳山两个区中队升调到独立营,又恢复为三个连队建制,全营500余人。本月,原任营长奉调,杨玉璇接任营长。6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第八军李弥部占领临朐城。7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内线作战部队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临朐城。县委率独立营和各区中队在临朐城东配合主力作战,当时连日暴雨,山洪爆发,部队冒雨战斗7昼夜,完成了围城打援任务。后因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地主还乡团乘机窜回解放区反攻倒算。8月,县委组织机关干部、党团员、烈军属2000余人,转移到安丘县岐山一带解放区。独立营和区中队坚持就地作战,惩治反攻倒算的地主还乡团武装。并同张天佐所辖各部敌人进行过多次武装较量,曾取得侯家河、纪山庙等九战九捷的辉煌战果,鲁中军区特给全营荣记集体一等功。至1947年底,经大小战斗数百次,挫败了张天佐部的屡屡进犯,打击了张天佐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昌乐解放区。
  1948年春,鲁中三地委撤销益临昌工委,所辖独立营并入昌乐县独立营。益临昌工委书记兼益临昌独立营政委何子健调任昌乐县委副书记。3月底,山东兵团发起潍县战役。赵西林、何子健、杨玉璇率县委机关、独立营及支前民工,配属主力部队作战。他们首先向昌乐内地发动攻势,至4月3日拂晓前,即逼近昌乐城、仓上、埠南庄、北展、南张庄等国民党张天佐部之主要据点。下午继续向东挺进,解放了昌乐东部和潍县西部地区。此时,赵西林、杨玉璇率独立营一部,奉命进驻潍县大柳树村一带,担负歼灭潍城南窜之敌和敦促范启奭部起义。何子健奉命率部分兵力挥兵西进,配属渤海三军分区解放昌乐城。4月27日,潍县城解放。翌日,范启奭率全队1500余名官兵于乔官镇于家山前村起义。5月1日凌晨,困守昌乐城的国民党部队,趁雨突围。在渤海三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冯仁恩的统一指挥下,渤海三军分区、十三纵某团、寿光县独立团、昌乐县独立营一部向敌人发起猛攻和追歼,从两点到早上五点,歼灭国民党张景月部3个团、徐振中部两个团,缴获步枪5000余支、手枪300余支、吉普车一部、大卡车两辆,还有其它战利品,解放昌乐城。困守仓上之敌也弃点溃逃,昌乐全境解放。月底,健全昌乐县党政领导机构,赵西林任县委书记兼县长,何子健任县委副书记,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鉴于昌乐县全境解放,中共鲁中三地委指示,柳山、尧山两区重新划归临朐县。县委辖城关、朱刘、南郝、乔官、五图、北岩、马宋、鄌郚、朱汉9个分区委。7月,中共昌潍地委建立,驻昌乐城。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乔官梁家庄,隶属昌潍地委。同期,地委将安丘县所辖汶河、高崖两区划入昌乐县,改称清泉区、金山区,县委时辖11个分区委,744个自然村。独立营扩编为昌乐县独立团,下辖3个营9个连,计1200余人。全县11个区中队也相继建立。
  昌乐县全境解放后,敌特残渣余孽势力活动猖獗。为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县委以独立团、各区中队和公安机关为主力,发动群众,清剿散匪,破获敌特案件400余起,收缴散匪轻重机枪17挺,步枪2300余支,大小炮4门,手枪79支,子弹35000余发。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县委在全县开展反奸诉苦运动,掀起保家保田、支前参战的热潮。为支援淮海战役,全县共出担架105付,民工541人,编为1个大队,5个中队。县妇女会发动全县妇女做军鞋6 100双。1949年1月,昌乐独立团升级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警卫团,奉命南下,参加渡江作战。同期,赵西林调离,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由李鲁生、刘圣清接任。3月,县委抽调干部75人,配成1套县级和8套区级干部班子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7月,城关区分设为城关镇、丹河区,县委辖12个区(镇)委。
  表2—1   昌乐县大革命时期中共党员一览表
  第二节   中共昌乐县委员会
  一、组织沿革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昌乐县中共党的县级领导机构称中共昌乐县委员会。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委受到冲击,呈瘫痪状态。1968年5月,正式成立“昌乐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的领导。1969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2月,中共昌乐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重建中共昌乐县委员会。
  40年间,先后召开过中共昌乐县第一至第八次代表大会,县委主要领导人多次更迭。1952年6月,李鲁生调日照县委工作,何子健接任书记。11月,何子健调昌潍地委宣传部,张精业任书记。1953年8月,县委始设常委会,初,常委5人,后,时有增减。1954年11月,张精业调益都县委任职,书记由陈树萱接任。1956年5月,中共昌乐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陈树萱继续当选书记。1958年9月,陈树萱奉命调离,昌潍地委派谷恒山任书记。1959年10月,县委设书记处,谷恒山任第一书记,副书记改称书记处书记。1960年3月,谷恒山调潍坊市(现潍城区)工作,王杰三升任第一书记。1960年5月,中共昌乐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王杰三当选第一书记。1960年11月,昌潍地委派王永成出任第一书记。王杰三改任书记。1962年12月,撤销书记处,第一书记、书记分别改称书记、副书记。1963年12月,中共昌乐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王永成继续当选书记。1964年9月,王永成调全国总工会工作,昌淮地委派张进任书记。1965年6月,张进调牟平县任职,山东省委派满玉成任书记。1966年5月,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在全县展开,县委受冲击,陷入瘫痪。1968年5月,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昌乐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县人委的职权,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军队代表慈日志任主任。1969年10月,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建立中共昌乐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慈日志任组长,满玉成、刘尚友任副组长。1971年2月,中共昌乐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军队代表宋书文当选书记。1973年7月,宋书文调回部队,满玉成接任书记。1975年5月,满玉成调昌潍地委党校工作,范公兴提任书记。1978年5月,范公兴升调昌潍专署任职,昌潍地委派姜日绍任书记。1980年8月,中共昌乐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姜日绍继续当选书记。1984年2月,姜日绍调潍坊市委统战部任职,王光明接任书记。同年8月,中共昌乐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王光明当选书记。1987年3月,王光明调寒亭区委任职,潍坊市委派李光信任书记。同年8月,中共昌乐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李光信当选书记。1990年3月,中共昌乐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李光信继续当选书记。
  40年间,县委所辖区域有很大变动。1949年10月,昌乐县委辖丹河、朱刘、南郝、北岩、五图、乔官、马宋、朱汉、鄌郚、清泉、金山、城关12个区(镇)委。1952年6月,尧沟、阿陀、平柳分别由益临县、安丘县划归昌乐县,辖13个区委2个镇委。1956年3月,南郝区并入丹河区、平柳区并入阿陀区,县委改辖13个区(镇)委。1958年1月,撤区并乡,辖南郝、边下、黄埠、朱刘、北岩、乔山、方山、坊子、北展、乔官、马宋、营邱、朱汉、林泉、北鄌郚、毕都、平原、红河、漳河、高崖、阿陀、王俊、平柳23个乡委和城关、尧沟、鄌郚3个镇委。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县委辖城关、朱刘、北岩、五图、乔官、马宋、朱汉、鄌郚、平原、高崖、阿陀、平柳12处公社党委。1962年5月,城关公社析出尧沟、南郝两处公社,县委改辖14处公社党委。1984年5月,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撤销14处公社党委,县委辖南郝、北岩、北展、河头、大宅科、朱汉、北鄌郚、平原、漳河、包庄、崔家庄、阿陀、王俊、毕都14个乡党委和昌乐、尧沟、朱刘、五图、乔官、鄌郚、马宋、红河8处镇党委。至1990年底,县委所辖乡(镇)党委无变动。
  二、县委主要工作机构
  办公室   始称秘书处,1950年4月改称秘书室,1954年9月设办公室,“文革”中瘫痪,1975年12月恢复,配主任1人,副主任一般1至3人,秘书若干人。1984年4月,下设信息科、机要科(1990年8月,改升机要局)、信访科、事务科。1986年,又增设调研科。办公室负责处理县委机关党务、政务、事务,负责调查和政策研究,上呈下达以及代行县委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
  *[5]政策研究室   1958年5月,设立政策研究室,1962年12月撤销,其任务由县委办公室兼理。1986年,县委办公室增设调研科。1988年8月,撤销县委办公室调研科成立县委政策研究室,为县正局级单位,设主任1人,副主任一般1至2人。至1990年12月,全室工作人员6人。主要职责是: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三项服务,一是为县委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二是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服务;三是为县委实行“协调”的职能服务。
  组织部   建国前,县委即设组织部。建国后继续设置,“文革”开始后瘫痪。县革委会建立后,在政治部内曾设组织组,后改称组织科。1975年12月,撤销县革委政治部,隶属政治部的组织科改为县委组织部,配部长1人,副部长一般1至3人。1980年9月,下设老干部科(1984年4月,改升老干部局),1990年4月,又增设办公室、干部科、组织科。负责全县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宣传部   建国后,县委继续设立宣传部,“文革”开始后瘫痪。1968年5月,县革委政治部设宣传组,后改称宣传科。1975年12月,恢复宣传部,配部长1人,副部长一般1至2人。1990年4月,内设新闻科、企政科。负责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县委的中心工作以及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学习。
  农村工作部   1950年2月,始设县委农委筹委会,同年12月,改称农业工作委员会,1954年8月,又改称农业生产合作部,1960年2月,改为农村工作部。“文革”初,因受冲击而瘫痪,后,其职权被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所取代。1980年6月,恢复农村工作部,配部长1人,副部长一般1至2人。是县委掌管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做好农村情况和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抓好乡村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统一战线工作部   建国前称敌工部,建国后撤销,其职责由宣传部兼司。“文革”中,此项工作一度中断。1980年1月,县委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配部长1人,副部长一般1至2人。主要任务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贯彻党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对象的争取、教育、团结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界爱国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积极性。
  政法委员会   1982年4月设立。设书记1人,一般由县委副书记或县委常委兼任,配副书记1至2人,秘书若干人。主要负责联系指导全县政法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党内联合办公,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公、检、法、司之间相互监督制约体系,妥善处理重大疑难案件,组织和推动全县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协助县委和县委组织部考察、管理政法干部,组织开展法律、政策、法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执法守法检查等。
  中共昌乐县县级机关委员会   1956年1月设立中共昌乐县直属机关总支委员会,1959年10月改称中共昌乐县县级机关委员会。“文革”期间瘫痪。1975年6月复设,设书记1人,副书记1至2人。主要负责县直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老干部局   1984年4月设立。配局长1人,副局长1至2人。是县委管理退离休老干部的专职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保障老干部的政治与生活待遇,抓好老干部的政治学习,帮助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老干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4年9月,正式设立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列事业编制。1990年6月,改称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配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主要负责征集编写昌乐县党史资料,并配合县委中心工作,搞好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
  组织员办公室   1984年5月始设,置主任1人,一般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副主任1至2人。主要协同县委组织部抓好县内党的基层建设和党员教育以及发展党员工作。
  三、常务委员会
  1953年8月,县委始设常务委员会,“文革”中受冲击,工作陷入瘫痪。1971年2月,中共昌乐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重设县委及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初设时,常委5人,后,随着换届和干部交流,时有增减,一般由7至9人组成。1980年1月,常委曾达13人。1990年3月,中共昌乐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县委八届一次会议,选举常委8人。
  常务委员会由党的代表大会选出的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全县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
  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在代表大会和县委全委会闭会期间,是全县党的最高层次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由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组成,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全县各方工作的大政方针,任免副科级以上县委系统和党内职务的领导干部,建议任免副科级以上行政领导干部。
  常务委员会采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原则。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的重要任免、调动和处理,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均由常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定期向县委全委会和党的代表大会作出负责的报告。凡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由常务委员个人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心尽职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及时向书记或常务委员会汇报和报告工作。
  常务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好自身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各委员的政治素质。
  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务委员会在全县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中,为改变昌乐的贫穷面貌,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基层组织与党员状况
  中共昌乐县委所辖基层组织除各乡(镇、区、公社)党委外,还有基层支部、总支、党组和企业(事业)党委。
  建国初期,昌乐县共有党支部54个,党员430人,大部分布在县直机关和各区直部门,农村党的组织很薄弱。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县委要求各区委特别注意在“土改”和生产救灾工作中,培养贫雇农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经过—年多的发展,至1951年,全县有党员1048人,其中女党员146人,党支部增加到79个。新增支部和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1953年后,县委紧密结合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等党的中心工作,加强薄弱地区的建党工作。1956年1月,县直机关始设党的总支委员会,负责县直各基层支部的组织和思想建设。至1957年初,全县13个区(镇)所辖各乡全部建立乡总支委员会,共建总支83个,支部增加到381个,并在县法院、县供销合作社始设党组,党员发展到5507人,其中女党员407人,全县近半数行政村建立党支部。新发展的党员,都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其它工作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1957年下半年至1959年,昌乐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左倾”指导思想的干扰下,也受到—定影响。在“反右派”、“反右倾”斗争中,曾将—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党员错划为右派分子被开除党籍、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遭免职下放;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形势下,个别基层组织为追求数量,在发展工作中,有降低党员标准的现象。从1961年起,县委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整顿,19 61年,全县仅发展6名新党员。1962年底,全县度过三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各项工作又有了新的转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步得到加强。1963年,全县党支部增加到761个,党员发展到7097人,其中女党员528人,基本上消灭了党员空白村。从1964年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县逐步展开,县委根据中央“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收新党员”的指示,加强基层组织的建党工作,至1966年上半年,全县党支部又新增126个,增加到887个,党员发展到8262人,百分之百的生产大队建立党支部。新增党员大都是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农、下中农中的积极分子和生产大队、生产队的领导骨干以及其它战线上的先进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基层党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活动被迫停止。1971年2月,县委恢复后,在14处公社党委相继恢复的同时,各基层党支部也陆续重建,恢复活动。1972年,全县有党支部948个,党员11666人,其中女党员930人,并在3个较大的企业建立了总支委员会。至1976年,全县有10个总支委员会,1037个党支部,党员增加到15026人。“文革”期间新接收的党员,绝大多数原系培养的建党对象,但也有极个别人是靠“反潮流”、靠“造反精神”入党的。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县委在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各大行政局设立党组,至1990年,全县有党组31个。并在县化肥厂、县医院等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党委或总支,至1990年,全县企事业党委(含人民银行党工委)12个、总支委员会22个。随着工矿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至1990年,党支部比“文革”前增加525个,发展到1412个,其中县直部门支部251个、农村支部959个、乡(镇)直和乡镇企业支部202个。党的发展工作认真贯彻“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方针,注重吸收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分子、农村专业户中的优秀青年、为改革开放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入党。1987年全县发展党员904人,其中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系统发展知识分子党员135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14%。是年,全县党员23249人,其中女党员1816人,工业2570人,农业水力业14434人,交通运输业274人,商业金融服务业1641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1782人,机关2536人,其它12人。至1990年12月底,全县党员总数发展到24504人,其中女党员2081人、少数民族党员1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