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9:42
鄌郚总编

昌乐岁时习俗

  
  1、办年(也称置办年,节日习俗)  盛行于潍坊各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之后,家家忙年。当家的置办年货:敬神的有香箸、香奉、红烛、黄表、烧纸、灶神像;喜庆的有过门笺、年画、对联、鞭炮;家俱器皿务必新添碗筷和炕席,象征人口旺盛;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还有肉、禽蛋、海货和各种干鲜菜、果,甚至油盐酱醋和葱、花椒、八角、茴香等佐料一应齐备。劈好木柴若干,意祈年年柴禾盛,家家人丁旺。农家主妇赶制完新衣着手准备新年干粮,饽饽、年糕、枣山、团圆饼必备,取意“年年高”、“合家团圆”,家家做豆腐,寓“都(dòu)福”之意。摊米煎饼,炸鸡、炸鱼,熬猪头冻,蒸绿豆糕、蒸鸡、蒸汗肉(剁细精肉拌匀调料蒸成),忙碌不迭。穷富之家,能力悬殊,都尽力而为。旧时,穷苦人家,视年为“关”,债主上门逼债,当家的躲债在外,到除夕日(有除夕不讨债之说)才敢回家,新年的准备不堪设想。
  2、腊八(节日习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昌乐各地家家户户有“过腊八”之俗:早上都吃“腊八糕”(也有的吃“腊八粥”)。糕用黍米、小米、大豆、绿豆、赤豆等五谷杂粮和地瓜、大枣熬成,粘稠溢香。各家吃腊八糕,庆贺一年来大丰收,有“年前吃了腊八糕,往后日月(日子)年年高”之说,寄托着来年丰收的祈盼。相传是日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牧女献乳糜(取香谷、果实造粥)供佛。旧时,昌乐一带有债主从腊八开始催债,直至除夕前夜之俗,也有新婚媳妇于腊八回婆家过节之俗,有“在娘家过腊八,男人死了老婆嫁”的禁忌。1949年后,民间逐渐不做腊八糕(粥)了,相关的陋习也渐绝迹。
  3、辞灶(节日习俗)  流行于昌乐各地。农历腊月廿三日晚,农家在锅灶左侧墙壁上张挂灶君(亦称灶王)像,左右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披为“一家之主”。像前桌上必供合糖(麦芽糖块,俗称糖瓜)、柿饼、软枣、大枣(南乡还供绿豆、谷草)等。陈筷子、酒盅各三,点燃香三柱后,当家的及男性晚辈跪在像前奠酒、焚纸、叩头三次,同时家长说:“今日是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上西天,全家求您对天老爷爷(玉皇大帝)多言好事,七天后请带着吉祥回来过年”。据传这天晚上灶王爷回天宫向玉皇禀报一年来人间大事,人们祈盼这位神仙能够作好的汇报,从玉皇那里带回更多的吉祥来,特此礼祭,为他送行。谷秸和绿豆是灶王的坐骑和饲料,合糖意寓合家和睦团圆。祭祀完毕,全家老少分食所供糖果,有避灾祛病之说。所焚烧的纸,事前将一部分叠成钱褡状,以便灶王使用,将大部分叠成七沓,象征“七步天阶”(通天大道),寄意灶君上天顺畅。
  4、请财神(新年祭神习俗)  昌乐南部乔官、马宋、阿陀、王俊、鄌郚、北岩、朱汉、红河、高崖等十几个乡镇盛行此俗。除夕子夜前,家长带子孙捧着食盒,内盛供品、祭器,高挑灯笼到十字街口,席地摆好供品,面向财神所来方向(由八卦定,历年不一,灶王像上历年都印着),行祭祀之礼:焚香、烧纸、奠酒,同时长辈说:“财神爷爷,就要过年了,我和孩们来接您家去过年了!”然后老少都连叩三个头,收拾食盒,恭谨虔诚地慢步回到堂屋,将祭器及供品陈列在财神像前的方桌上,点燃红烛一对、香奉三柱,新年期间财神与灶神、门神、天地诸神同样敬奉。请财神时,禁忌老少话杂、喧哗,唯有毕恭毕敬才是。昌乐的马宋以北中部地区,只有经商之家才请财神。昌乐其它各地没有上述“请财神”的习俗。全县各地新年在中堂张挂“财神轴子”并设供祭祀财神的人家居多,俗话也称“请财神”。富贾巨商人家财神像两侧有对联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1949年以后,到十字街口请财神之俗渐逝,在家供奉财神之俗犹存。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快,经商之家骤增,除夕请财神之俗兴盛,剔除迷信之举,以丰盛的供品、隆重的香火和众多的鞭爆超越先前。
  5、除夕(俗称年除日,节日习俗)  农历年底那天谓除夕。新年即将来临,昌乐城乡各地,人们欣喜之中分外忙碌。家家户户贴对联、挂年画、贴过门笺(服孝第一年的不贴不挂,服孝二三年的只贴紫色对联)、糊窗户、贴窗花、贴窗口左右花屏,裱糊灯笼、裁叠烧纸。掸尘、洗涤、打水、扫院、净街、上坟祭祖(含祭家堂)、筹备新年肴馔。旧时,各家院中扎天地棚:置供桌一张,外围秫秸箔一领,向北留口,顶扎苇席一领;桌上供三牲(猪肉、鸡、鱼)、饽饽两摞各五个,筷三双、酒盅三个、烛台一对,泥香炉内燃香三柱,红烛点亮一对。一支黄表神位插在香炉中间,上写“天地全神之位”。地上放“聚宝盆”(泥盆,烧纸用器)。灶左灶神像前置一小桌,上陈香炉、酒盅、筷子、供品和饽饽。旧时,有“新年三日不打水、不劈柴”之俗,以求新年伊始安宁祥和的气氛。故家家户户都“打满一缸水,抱足三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下午,男子衣冠整齐,到林地上坟祭祖,祭奠后,先在坟顶压一张烧纸,然后放爆竹庆贺。随后到宗祠祭家堂。黄昏时分,大门内、屋门外,各放木棍一根(称拦门棍),用以禁止邪魔鬼祟入内。入夜,各家影壁和北屋门口灯笼高照,各门框左侧香箸内香火不断,延续到“人七日”(年初七)拆天地棚后停止。家长及子孙提灯笼、捧食盒到十字街口“请财神”。昌乐乔官、马宋、阿陀等南部地区,除夕夜有“守岁”之俗,除幼儿外,合家老少彻夜不眠。
  6、过年(从狭义上讲,专指除夕夜至五更时分,节日习俗)  盛行于昌乐各地家家户户。除夕入夜,院内、堂屋明烛高照、香火萦绕;灶王像前供桌上、天地棚内都供奉完毕(摆齐供品,点燃香烛)之时,合家老少其乐融融。昌乐的乔官、马宋、阿陀以南各乡老少“守岁”,竟夜不睡,大人们包水饺、喝着茶水啦年话,孩子们(除幼儿)尽情吃喝玩乐。北部地区包好饺子,稍歇一会。五更时分,家家辞旧迎新。家长带领子孙“发纸马”:在天地棚前祭神,烧纸焚香叩头后鞭爆齐鸣。此时千家万户,城镇村落鞭爆声雷贯遐迩,共迎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令人振奋的时刻,憧憬新的一年美好的光景。与此同时,女主人在灶王像前祭奠,嘴里念叨着“清晨起来把门开,明堂蜡烛点起来,财神爷爷上边坐,金银财宝两边排。刘海就是送子仙,沥沥拉拉撒金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一大群,四撒老人寿限大,五撒举人和翰林,阿弥陀佛”!祈求平安幸福之情尽致。“发纸马”之后,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北部地区只吃年夜饭)。团圆酒席的菜肴必有鸡、鱼,意祈全家来年“吉庆有余”,饭膳多吃豆腐佐以粉条、菠菜调的素馅水饺,有“待要富,吃顿素”之说。年夜饭不用风箱,求得安静;烧芝麻秸、豆秸,寄意吉祥。年夜要说吉利话,如煮破了水饺,称煮“挣”了,裂开了饽饽,称“笑”了,一口喝净盅内酒,称“满上了”,所以昌乐有句歇后语:“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说好”。的确,昌乐各地此刻不论哪家,即使遇上老人归西,也不声张,直至初二过午才告知亲朋。年夜饭后子孙给长辈叩头拜年,老人给小孩“押岁钱”,钱不在多,寄意孩子长命百岁。
  7、拜年(节日礼仪习俗)  古往今来,盛行于齐鲁,但形式同中有异。在昌乐各地,年夜饭后,家族间男性晚辈给长辈拜年。先后次序,由近服至远服,从最高辈份起,逐门拜访。在多姓氏的村庄里,家族拜年后,老邻近坊,同样按习俗称谓拜年。拜年时,晚辈在大街小巷先后相遇,互相祝福后,便自行结帮成群,络绎不绝,出入于各长辈庭院。进大门即高声招呼着向长辈问好,至堂屋自行按辈份高低排列,齐向老人住房门口叩头,然后进房祝福老人高寿康泰,长辈问候各家老人安康,并以瓜果烟茶款待。若人多房小,则自动分批进屋拜见长辈。拜年有尽早之俗,天亮前结束。年初一上午,近服妯娌姑姊也相继到各长辈家拜年,形式自由,只尽问候祝福之礼。现今,昌乐城乡初一拜年,都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邻舍、同事、朋友间也越来越兴拜年互相问候之风。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渐成时尚。
  8、出门(节日习俗,亦称走亲戚)  昌乐城乡盛行。初二清早,放爆竹,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年初二始带上礼品走亲戚,俗称“出门”,因亲戚不同,日期先后也不同。最被重视的是新女婿“初二看丈母娘(岳母)”之俗:初二上午,新女婿偕同媳妇带着上好礼品走丈人(岳父)家,给岳父母拜年。除岳父本家盛情款待外,近服长辈(岳父的兄弟、堂兄弟)也争相设宴请客,往往逗留二三日。旧时,岳父家族中的子孙,初二早到村头迎接新女婿的到来,相见时一拥而上,竞先索要香烟、糖果、压岁钱。如若怠慢就动手搜身,甚至出花样戏闹,令新客尴尬难堪。见此情景,岳父全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觉得乡亲们看得起自家。昌乐各地素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初六看姨母”之说。多少年来约定俗成,到主要亲戚家“出门”的时间大体如此。正月十五日之前,一般亲戚间也相互遍走完毕。主人一般在中午设宴盛情招待客人,菜肴必有鸡、鱼。饭后茶罢客人告辞。1978年后,城乡人民经济生活富裕起来,新年间亲戚互“走”,越来越广泛,礼物和宴席也越来越丰厚,朋友之间也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访。
  9、元宵(古称上元节,节日习俗)  昌乐俗称“过正月十五”,因有“上灯”之俗,也称“灯节”,盛行于昌乐城乡各地。乔官、北岩、马宋、阿陀以南各乡,于正月十五日傍晚,家家做灯多盏(在秫秸篾上缠棉花蘸豆油,插在萝卜块上,或用面粉蒸制各种作物穗子形态的面食作灯台),点燃在关帝庙、墓地、井台、碾台、磨顶、屋旮旯等处,谓“散灯”或“上灯”。若无风,灯盏燃尽,称“收了灯”,预示着是年五谷丰登。北乡则点亮灯笼,到院子隅角、屋旮旯多处照遍,谓“十六照”,然后挂在院内,彻夜通明。晚上家家上菜饮酒,吃水饺。饭后,小孩点“滴滴金”,大人放鞭爆、起花、二踢脚和泥垛子等。有的街口礼花焰火丈数高,灯笼花飞溅四方,热闹非凡。20世纪80年代昌乐城镇兴起花灯会、焰火晚会,连续数夜。每年正月十四日之前,沿街两侧遍挂纱灯。十五日晚,满街铮明,无数灯盏形制各异,生肖类、喜庆类、谜语类、花卉禽鸟类、神话典故类等,多不胜数。各单位门楼霓虹灯五颜六色,巨型花灯造型别致,有的象征企业腾飞,有的寄意生意发财。中心街口的焰火引人入胜,礼花高达数丈,弹子花、伞花、大地金、转灯花争相腾空,五彩缤纷,令观众目不暇接;“猴子摘桃”、“蜜蜂吃葡萄”等大型电控地架灯上,那蹦跳的小猴、飞动的蜜蜂使人着迷;子母炮、电光鞭、巨型蹲爆震耳欲聋,每有万千观众争相观看,景象壮观极致。是晚,城镇部门和城周村庄的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姜老背姜婆、高跷队扮演的戏剧经典人物孙悟空等踩着舞步串着花和喜庆锣鼓车队的表演,将闹元宵的盛况推向极致,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沿街响彻欢迎表演队的鞭炮声,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旧时,昌乐各地的正月十六是元宵节的尾,男女老少尽情玩耍,俗称“耍日子”。有早上吃水饺、中午吃杂粮干饭之俗。晚上主妇“散香”:在门框香箸、灶君像前香炉里以及院内墙脚下遍插点燃的香奉。昌乐中部马宋一带,十六日清晨有到河边烧纸、放河灯、大闺女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这种旧俗1949年以来已绝迹,兴起了城乡村镇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的新风尚。
  10、二月二(时令习俗)  盛行于昌乐农村各地。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早起扫净天井、大门口和场院,用木锨将草木灰在地上画成大圈圈,圈外一侧画上梯子,俗称“打囤”。囤当央撒上豆、麦、黍等五谷杂粮,意祈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是日若无风,便谓“收了囤”,预示着年景好。20世纪60年代中期,逢二月二家家炒“蝎子豆”(炒脆黄豆、趁热拌糖即成)吃,寓有炒死毒蝎,除病祛灾之意,此俗现今依然盛行。民谣相传“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黎民百姓不用愁”。意含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耕耘伊始。节后农家便春耕大忙。是日又谓“土地爷爷生日”,旧时,农家都到土地庙前设供品,焚香烧纸,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年景好。昌乐南部红河、平原、菜园、胡泉等几十个村庄,供品只用豆腐,有供毕分食之俗。1949年以后,为土地爷过生日之俗绝迹。
  11、清明(节日习俗)  昌乐各地俗称“过寒食”,历时三天,古往今来此节兴盛不衰。清明前二日,谓“一百五”(即冬至寒食间一百零五天)。这天清早,家长带供品携子孙到墓地,先用锨为祖坟添土,随即行祭祀之礼,悼念祖先。若有不上坟祭祖之家,舆论不饶,众谓:“这家子断了烟火了!”(含绝户之意)。这天家家户户架好秋千,有“秋千上梁,吃穿不愁”之说。旧时,有些大村庄的族长发动各家集力在街口或场院架设大秋千或转秋千,也在“一百五”竣工。清明前一日,谓“寒食”,相传为纪念春秋晋隐士介之推,这天人们禁火吃冷食。旧时,县内五图一带有吃冷高粮米饭之俗。“寒食”早晨灶顶屋巴上吊柳枝、柏枝和老公花(蒲公英),有“老公花吊屋巴蝎子蚰蜒(百脚虫、蜈蚣等)不敢到家”之说。用柳条拧圈戴在狗脖子上,有一年不招狗苍蝇之说。下晌,农家主妇必擀饼、煮染鸡蛋。“寒食”之后,即“清明”,乔官、马宋以南十几个乡镇清明早上,合家饮酒过节(南郝、五图以北地区,晚上设宴),菜肴以鸡蛋当家,必有一道“酱烧蛋”,饭食必是单饼卷鸡蛋。主妇把各色熟蛋分给小孩,并馈赠友邻。青年妇女出门踏青,小孩到田野放风筝,大小秋千难得停闲,童稚妇姑争相趋荡。20世纪50年代村头空场上两丈多高的大秋千,只有青壮年高手才能趋平梁;大村庄里六对挑齿的大型转秋千,底下横杆上套几犋牲口才能拉得转动。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各显身手,一个个似流星飞驰、飞天下凡,围观者竞相喝彩,乐趣无穷。1949年以后,每逢清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部队学校都组织给革命烈士扫墓活动,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入团入队仪式往往在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前举行,以期踏着先烈走过的道路成长。20世纪60年代农村曾经兴起平坟掘墓的潮流。70年代农村设立公共墓地(公墓)以来,耕田里已无坟墓,象征性“上坟”祭祖之俗依然延续。
  12、端午(节日习俗)  俗称“五月端五”,又称“端阳节”。过端午之俗,昌乐各乡,久盛不衰。农历五月初五,千家万户门口都插艾枝、桃枝,以避邪驱虫。小孩手、脚、颈拴“五丝”(五色线)意祈长命。妇姑用布和五色线制作香荷包和香袋,内装雄黄、艾叶和朱砂,清香扑鼻。香袋样式有长命锁、香瓜、粽子、菱角、小虎、罗汉等。拴上彩线坠头,妇女和儿童佩带在衣扣上,不招毒虫咬。早晨家家吃粽子。苇叶浸泡后,几片铺开,内包黍米或糯米、大枣,也有的掺入豇豆、赤豆、绿豆、白糖,裹成立体三角形,煮熟即成。据传是为纪念屈原而做的食品。相传战国时期秦欲亡楚,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提出联齐抗秦之主张,遭谗流放,忧国忧民,恨世疾恶,含恨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五月初五投粽入江,以祈蛟龙放过屈原而不食。遂成习俗,包粽投江,纪念屈原。民间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至今城乡仍有此俗。旧时,这天有用艾蒿、枯夏草煮鸡蛋吃之俗,传说吃了不苦夏(夏季消瘦俗称苦夏)。小脚妇女烧艾蒿水烫脚,有“一年不长脚病”之说,裹足之苦显然。是日,昌乐南部红河、平原、高崖等村,老年妇女有“看闺女”之俗。
  13、六月六(时令习俗)  昌乐乔官、马宋、阿陀、朱汉、红河、高崖、鄌郚、北岩以南各地有过“六月六”之俗。农历六月初六,正是农家麦收完毕之时,家家户户蒸新麦饽饽、包子、糖夹子等多种花样的面食品,街坊邻里间相赠、互贺丰收,俗称“送新”。农家主妇于灶王、观音等菩萨像前摆上两罗新麦饽饽,陈香三柱,表崇敬天地诸神之诚意。据传“六月六”又为山神爷生日,旧时开山掌柜的请石匠喝酒,山民们也在山上烧纸,都“给山神爷过生日”。是日为“上新麦子坟”最后的一天(收下新麦至六月六期间,昌乐各地有用新麦面食和菜肴上坟祭祖之俗),尚未祭祖的人家须应时令而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此俗渐逝。昌乐各地有“六月六,吃炒面”之俗:选上好新麦,用文火炒熟后磨成粉加白糖用凉开水拌食,各据口味可稀可干。此俗今已淡漠。旧时,各家有晾晒衣服、书籍和贵重物品之俗,谓“晒龙衣,不招蠹”。
  14、七月七(时令习俗)  据传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谓“七夕相会”,古往今来沿袭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潍坊地区昌乐、临朐、安丘、青州等地,俗称“七月七”。旧时有村姑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之俗。她们白天上心看巧云,夜晚上心看星星,领悟智巧。是夜,有的年轻姑娘躲在瓜棚架下,期盼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预测自己婚事的前景。多数少妇在庭院设香案,供瓜果,向织女乞巧。有的少女各自向七家邻居,凑七种杂粮结伙做“乞巧饭”,内放针一枚,饭煮熟后,由一人闭眼把饭舀到各人碗里,获得针的便誉为“巧人”,还有的闺女结伴于是日晌午爆晒碗中水后,各自投针一枚,视水波动态卜算巧拙,俗称“照巧针”。1949年以后,“乞巧”之俗敛迹。“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仍然广为流传。
  15、中秋节(节日习俗)  昌乐城乡家家户户于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节前,乡间素有八月十五看闺女之举,不论成亲多久,娘家兄长或晚辈都须走亲戚看姐妹或姑母。亲戚往来,赠以月饼、梨、苹果等象征丰收的礼品。因属邑内传统大节,有“八月十五小过年”之说。单身在外者,一般须回家过节,意寓“合家团圆”。入夜,明月冉冉升起之时,当院设下供桌、供月饼、水果,燃香三柱,称“圆月”。同时,全家老少在院中欢宴,酒肴丰盛,熟花生芋头食之不尽。人们饮酒赏月,趣谈月宫,畅叙丰收,其乐无穷。酒后全家分食月饼,意示“大团圆”。论年景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节日充盈着庆丰收的欢悦气氛。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经济生活日益富足,节日过得更加隆重。
  16、入伏面(时令习俗)  潍坊地区城乡各地都流行入伏吃凉面的习俗。农历夏至第三日为“入伏”,伏天开始,夏令进入高温期。这天中午家家户户吃凉面,有“吃了入伏面,一夏少流汗”之说,有期盼防暑降温之意。旧时,安丘、昌乐、临朐等地入伏凉面的制作和食用富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手工擀制的面条既宽又厚,煮熟后放入盛足凉开水的盆里,使面条疾速凉下来,谓“拔凉面”,然后把面条捞在饭盆里,倒入足量的蛋汤(俗称“蛋卤子”,主料:搅匀的鸡蛋汁、大葱、姜末、食油、食盐、味精),备足蒜泥、食醋,用饭时据各自口味调兑。此俗沿袭至今,不少家庭不再手工擀面,届时用机制宽面条,现成方便。(刘炳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春节特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