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9:44
鄌郚总编

昌乐婚嫁习俗

  
  1、送柬(联姻习俗)  俗称“定亲”,即“送定婚帖”,场面上称“投契”。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之前,此俗昌乐各乡盛行。男方备戒指、坠子(耳环)、带子(扎腿带)和布帛等礼品,同柬帖一并用红包袱裹起,选吉日派送人到女方,谓“下聘传柬”。柬呈红色,有四折,装在拜匣(木盒)里,折子外表写“姻眷  太福”;内右上题“永结秦晋之好”,中写“天作之合”,左下写“乾坤定矣”。女方父母备文房四宝、带子、服装鞋帽和同式柬帖一份,谓“押柬”,裹入红包由聘客带给男方。双方保存柬帖,恪守信义,作为婚姻凭证。一般农家多用小柬,礼品和仪式从简。柬帖一式两份,双方换柬为据。常见男柬书有“久仰名门  愿结秦晋”或“不揣寒微  仰攀高门”;女柬则书“辜借冰音  仰答红章”等,家长于左下方落款。传柬定亲后,男方设宴招待媒人和亲友,尽答谢、庆贺之意。
  2、请年命(联姻习俗)  俗称“下年命帖子”,意即要新娘的生日时辰,以便请卜者查日子,决定结婚日期。1953年国家婚姻法颁布之前,昌乐各乡盛兴,现今部分人家仍行此俗,但声势渐小。男方父母派人用红包袱裹好“拜匣”(绛红色木盒,内装年命帖),到女方家下年命帖子。红色帖皮上书“敬求金诺”,回帖皮上书“仰答玉音”,内写明女方生日时辰。女方家长的回帖,不轻易出手,以表示女方在择婚上“三思而行”的慎重态度,同时也信守“自尊自爱”的传统观念,故有“三要方回帖”之俗,男方须数次派人到女方要回帖,要回帖的差事由男方的弟兄担当,虽有招待,却礼遇平平。有的因袭封建家风,往往愿闺女晚嫁,旷数月之久才复回帖,所谓“回帖出手,闺女嫁走”。男方随即据女方生日时辰,请人查吉日定下婚期,派人带“迎婚帖”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迎婚帖上写有新娘上下轿、梳妆、坐床和开面(也称铰脸,去掉脸上汗毛)时的面向、洞房门口方向(称洞房喜向)及陪嫁女客属相禁忌等,以便迎娶时照办。
  3、送缘房(北乡朱刘、城关、尧沟少部地区称“下奁房”)  结婚前一天,女方父母把陪送给女儿的嫁妆送到女婿家中。旧时,贫困人家用两个红包袱,包好衣服被褥,作为“缘房”。小康人家,有柜子、箱子、长桌、炕桌、双橙、双杌、梳妆盒、帽盒、食盒等木器家俱,有陶瓷茶具、铜面盆、被褥、衣服、鞋帽等。殷富之家,备矮桌(即木托)若干,将木器、服装、瓷器、锡器、首饰及化妆用品、取暖用品等按类分别放在矮桌上,封以红绸绶带,请人抬、挑到女婿家。喜主(女婿家长)按丹帖(清册)检点后盛情款待客人,分赠喜烟、喜糖、喜钱。箱、柜、椅、桌、盒等缘房刷成栗红色,箱柜内装成对的枣火烧、各式面花和“麒子”(鸡蛋和面,擀平切成豆大的菱形;发酵后炒熟),寄意“麒麟送子”;被褥服装皆用红包袱包裹,被褥四角内绵少许棉籽,外缀红枣、栗子、长生果(花生)和清钱,寓“早立贵子”、“财源茂盛”和“人财两旺”之意;脸盆内放钱,上放梳妆品,用红布覆盖。送缘房使用的扎绳、抬绳都染成绛红色,以图吉祥。20世纪60年代起送缘房的陈规简化了,但被褥四角、箱柜以内所放的吉祥物仍不可缺少。70年代日益增强的男女平等的道德观念,使女方“送缘房”之俗,改变为男方“准备缘房”,且档次见高,品种求全。90年代城镇兴起与组合橱、席梦思相匹配的成套家俱和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四大件,为此男方家长负重难为。女儿出嫁时,父母虽也陪送物品表达心意,但属次要了。
  4、洞房(也称喜房,迎娶新娘的房子)  旧时,昌乐南乡阿陀、王俊、红河、平原、包庄、漳河、高崖等地新婚有择定和打扮洞房的习俗。男方请“阴阳先生”(算命的)据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择定婚期并确定洞房的规制(用正房哪间或偏房哪间,房门朝哪个方向)。新郎家若没有相当的房间,便从邻居家选定合适的。洞房布置充满“喜”和“红”,门上喜对联多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窗户用粉红纸糊,中间贴大红双喜字。墙壁张挂“麒麟送子”、“仙鹤送子”、“喜庆有余”等木版年画,窗户、顶棚上大红剪纸的图案多为“风凰串牡丹”、“莲子花”、“蝙蝠花”等,以象征吉祥幸福。新婚当夜,洞房内床的顶端放斗(盛满高梁)、秤、丝络和糕坨(上有枣、栗子)各一(秤、丝络插在斗里),寓“前程远大”、“白头偕老”、“年年高”之意。床席顶端灯台上点燃豆油灯一盏,新娘新郎务要勤剔灯芯,使之彻夜明亮。翌日清早,新人双双从洞房搬入自己的“新房”居住下来。
  5、娶媳妇  昌乐城乡各地又称将(jiāng)媳妇、娶亲。迎亲前,男家张贴大红对联和双喜,大门两侧墙上左贴“青龙”,右贴“白虎”,以镇邪迎祥。大门楼顶用大红纸包砖一对,上用红线束两双红筷,象征新人成双,白头偕老。按所“查日子”的指点,在自家或邻家选好合格的喜房,洒扫干净,糊窗贴双喜。房内安床铺席,于一端放斗、秤、丝络、糕坨各一。迎亲时,新郎头戴礼帽,身着长袍,披红戴花。北乡南郝、五图、崔家庄、朱刘、城关、尧沟等地备轿两乘,兰轿俗称“官轿”,新郎坐上迎亲,花轿以备新娘坐。新娘头戴红花和珠凤凰,披“罩头红”,身穿红色棉衣裤(有夏季也穿棉之俗),由陪嫁客(俗称“老婆子”)搀扶上轿,嫁客带“随身饭”,途中给新娘用,直陪新娘过门入洞房为止。路上散贴红双喜贴,通衢过街,轿夫慢步行走,谓“踩街”。新郎有“当天状元”之誉,州官、县官遇上亦让路,祈得“尊真后贵”之好。旧时,昌乐乔官、朱汉、红河、高崖等南部地区除富家阔少使喇叭结婚才坐“官轿”迎亲外,一般在家迎亲。午时正晌过门,新娘先踏马鞍过门槛,遂踏红毡(北乡青毡)至天井拜天地。天井设供桌一张,供有撒着红色粉丝的鸡、鱼和来自姥娘家的猪肉等“三牲”,点红烛一对,香奉三柱,新郎面北奠酒,夫妇同叩三个头,相对作揖,谓“拜天地”。新娘由嫁客搀扶入洞房,新郎挑去其“罩头红”,夫妇吃过上床汤(面条、糕、豆腐)后,新娘上炕盘腿而坐,怀抱丝络,谓“坐床”,任小叔及晚辈观看戏闹。夜深,人们尽欢而归,洞房油灯仍需勤剔灯芯,直至天亮。新娘过门后,喜主即大宴宾客。南郝、尧沟、朱刘、城关等北乡一带,由新娘的弟兄陪嫁,谓“官客”。有宴请“官客”之后,才大宴宾客之俗。
  6、闹喜房  昌乐城乡盛行此俗,但局部地区同中有异。新人吃过上床汤,就“坐床”,一直坐到深夜,人们尽散。这期间任小叔、晚辈们观看、挑逗、嘻闹,只有喜脸相迎,礼仪相待,巧于应呼,绝不兴新娘动恼,此谓“闹喜房”。有的向新娘索要喜糖,有的索要喜烟,有的甚至要新娘为自己剥糖果、点香烟,还有的耍着心眼出题目难为新娘,博得满屋欢笑。最难缠的是小叔子(夫弟),举止言谈更带随意,令新娘哭笑不得。昌乐城周村庄有“当日夜晚无老少”之俗,大伯(夫兄)及堂叔公爹辈份的年轻人,也挤在大男小女当中“闹喜房”,直至深夜方才罢休。昌乐漳河一带有的村庄有“新婚三日无老少”之说,喜房闹得更加热烈,更加出格。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新娘年令相仿的闹客,取笑的招数更多:抱抱嫂嫂有多沉(重),闻闻嫂嫂有多香。若不满足索求烟糖的指标,竟然两人抬起新娘“打夯”,招惹得满屋笑欢了天。
  7、合婚酒(古称“合卺”)  盛行昌乐全境及周围地区。据传古人举行婚礼时,把同一葫芦开的两个瓢,让新郎新娘各拿其一舀酒喝,谓“合卺”,象征婚姻完美合顺。相沿至今,昌乐农村婚礼仍有新郎新娘喝合婚酒之俗:娶亲当天深夜,“闹喜房”的尽散之后,小叔子捧食盒来到洞房,就床放盒敞盖,鸡、鱼、肉、豆腐四道菜和酒具、筷子俱全。小叔斟满酒递给新娘,新娘端盅向地上奠酒三回,每次都祈祷似的小声说着:“合婚酒,奠床头,也有儿也有女;合婚酒奠床根,也有马也有牛”。意祈喜神保佑天作之合。然后夫妇你斟我酌,交杯换盏,饮至酣畅。昌乐南乡阿陀、红河、平原、包庄、高崖一带,新郎新娘的“合婚酒”由陪嫁女客服务,新娘奠酒完毕,夫妇齐端酒杯先饮半盅,再交杯换盏喝光即告结束。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镇已少见此俗,90年代复兴起来。
  8、送大饭  盛行于昌乐北岩、朱汉、北展、鄌郚以南十几个乡镇。男儿结婚前,必须向亲戚朋友报喜,邀请婚宴时光临。亲戚中姑家、姨家、姥娘家谓三大宗亲,长辈必于结婚那天背大箢子携子女前往“送大饭”:箢子里必放猪肉一刀(7斤重),粉皮两捆(每捆2斤重),上盖红包袱。姥娘家“送大饭”由姥爷(或舅或表兄)于结婚前一天送到,以便婚礼时用姥娘家的猪肉作供(三牲之一),其余人婚礼当天新娘过门前到达即可。宗亲送大饭,到场的人越多越好,全家都到更好。宴请时男客、女客(及小孩)、长辈、晚辈分席招待,尽情欢乐,20世纪60年代以来,“送大饭”的用红纸包上现金,代替礼物,省力方便。
  9、回门  盛行于昌乐各乡及周边地域。结婚第二天,新媳妇由娘家的弟兄用“喜棚车”(旧时在木制大车子两侧绑一领席,使之横搭成棚,前后用花红床单当帘遮严,席棚上和帘子上挂红绸花,由两人驾驭)接回娘家,谓“叫回门”,有到娘家时务晚之俗;第三天再送回婆家,谓“送回门”,有到婆家时务早之俗。二日接三日送,谓“二回三”,若三日接六日送,谓“三回六”。娘家若无亲弟兄,必须由堂叔弟兄叫送,以示娘家门庭有人。女婿家设宴盛情款待客人。回门在娘家小住的新媳妇,都忙于针线活,为婆家公爹、婆母、小叔、小姑们做衣、做鞋、做枕头等,回婆家时分送各人,表孝顺贤惠之心意,同时也以精巧的技艺赢得全家老小和邻舍亲朋的尊重。昌乐城关及周围村庄,叫闺女回门时,娘家父母一同前往,有到女婿家“认亲”之俗。1949年以来,随着妇女社会活动的增多,虽“回门”之俗犹存,但简化了规矩,不用忙针线活,以回家探亲为乐。“喜棚车”早已湮迹,回门时汽车摩托都便当。
  1949年后,革除封建礼仪,提倡婚姻自主,嫁娶喜事新办。青年男女自由恋受,只要情投意合,条件成熟,便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迎新娘用喜棚车、自行车、有的用汽车。婚礼由村干部主持,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鞠躬、向父母鞠躬、互相鞠躬替代了拜天地。主婚人、喜主、新人讲话后,分糖果、香烟给大家吃,既热闹又节约。宴宾从简,但仍有猜拳行令之俗,有的伴侣旅行结婚。20世纪80年代政府提倡为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鞭爆声中,少先队员给新人戴大红花,政府首长致贺词,新人代表讲话后,锣鼓喧天,鞭爆轰鸣,煞是热闹。
  旧时,贫苦男子无力娶亲成家,就婚于女家(一般系无男孩承业的家庭),被唤作“入赘女婿”,邻舍诽谤歧视,近亲嫉妒排斥,地位低下,难以维持,常常不终而散,因此入赘者极少。1949年后,劳动者当家作主,婚姻男女平等,女子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继承遗产的权利,“女娶男”得到了社会保障。为了赡养老人,女婿情愿就婚于女家的渐多。农村党政领导和群众都为新型家庭提供方便,嫁娶改革初成新风。平原乡张家楼、赵家庄干部群众50年代起就欢迎养老女婿来安家落户。村委投资帮工优先盖房,优先解决困难。陶宝金、李成全等多家,安居乐业几十年,有的还成为任职多年的老干部。南郝乡毕家庄毕玉让、毕玉先兄弟都支持女婿来家成婚,婚后儿女孝顺,老人安乐,被传为佳话。北展乡赵家河南共产党员姚兴春,1951年参军,1958年复员在省城就业,同年经人介绍与邻村高家庄子女青年黄玉贞结婚。为让孤寡岳母安度晚年,说服父母,应招到黄家,为此主动退职回家。次年其三岳父之女病故,老人失去依靠,痛心不已。姚兴春毫无顾忌又把老人请到家,挑起了赡养三岳父的担子。后来人口多,负担重,仍对二位老人体贴备至,新衣老人先添,好饭老人先尝,客到老人入陪,老人得病,侍候不离其旁。近几年岳母远房侄病故,侄媳精神病复发,姚兴春为免除岳母悬念,一面为病人到昌乐、高崖等地求医,一面发动全家帮工种好责任田。岳母喜情满怀,逢人常说“我这养老女婿不光养活了我,连俺黄家近股也沾了光!”姚兴春的高尚情操为新时代的新老女婿赢得了荣誉,备受社会的尊重。70年代后期,女婿因需上门落户渐成风俗。(刘炳圣整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