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1 10:03
鄌郚总编

孝子王裒的传说

  
  据《孝子王裒的传说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住持怜友遗孤,拨几亩庙地给王裒母子耕种。见王裒学识渊博,又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骋王裒授课,赚资以添家用。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农桑,将父亲遗骨安葬寺前,搭庐墓侧,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殁后,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亲墓前扶树而哭,并大声说:“母亲莫怕,裒儿在此!”久而久之,树为之枯。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篇》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
  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发现王仪之死确属冤案,下诏“平反”,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而,时来运转的王裒却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晋。他在故里自甘清贫,教学之余躬耕自给,计口而田,度衣而蚕,对母行其孝道,拒绝一切施舍馈赠。学生们偷着帮他割麦,王裒发现弃之不要。王裒教书育人,德操高尚,在营陵故里名声甚佳,被推崇为“孝廉”。西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山东贼寇蜂起,杀进营陵,乡亲劝他移渡江东避难,但王裒恋母坟垅,终不忍离去,不幸被乱贼所害。
  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该村原名桃花村,因临近王裒墓院,日久,桃花村名渐隐,王裒院之名益显,遂改名为王裒院。王裒院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西距镇住地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突立,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墓院两侧另有碑记六方,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树等,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当地民间传说:“慈母惊雷” “松柏逆西”孝子王裒的传说
  雹子不打孝廉地:据祖辈传说,王裒院村周围十几里以内,从来没有受过冰雹灾害,即使下冰雹也是几个豆粒大小的雹子,成不了灾。传说也与“没尾巴老鲤”有关。因治理黑龙江有功,受到玉皇嘉奖,特赐“免雹招牌”一面。又因王裒筑庐墓侧教书育人,德操高尚,乡里举荐为“孝廉”,所以有“雹子不打孝廉地”的传说流传至今。
  孝子精神:据该村的老人讲,墓院内那六十多棵两搂粗的大松树,没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边发的枝也弯向东或南北,这更增加了老百姓对王裒的崇拜和神秘感,每年的古历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内的六十多棵大松树被陈金城的部队全部割去修了碉堡。从此,墓院日渐凋残,“文革”期间,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王裒墓院,是“四旧”魁首,首当其破,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坑,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但王孝子及其精神,像山峦高峰一样巍然屹立,普照千秋万孝子王裒的传说载。
  祈求吉祥平安:传说王裒院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当地人以此凭借王裒的灵气,祈求吉祥、平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为香火会。香客游人纷纷前来祭拜,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或求神灵赐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至今庙会香火不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