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2 07:06
鄌郚总编

王立庆:《岁月有痕》抒情怀

  
  汶阳作者素描之十六:王立庆:《岁月有痕》抒情怀
  王立庆的散文集《岁月有痕》即将出版发行,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集。第一部是几年前出版的诗集《曾经沧海》。《岁月有痕》真实地记录了王立庆走过的人生足迹,展示了生活的多个层面。岁月有痕,青春无悔。王立庆用心抒发着自己的真情,用文字寄托着自己的情怀,用真情谱写着自己的人生。
  文秘专业给王立庆从事文字工作插上了翅膀,也为他的文学爱好提供了先决条件。他在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多年,在工作忙碌之余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学田地。凭着扎实的文字功底承担了大量的文字工作,在业余时间喜欢写一些诗歌、散文、随笔什么的,且小有成就。他在昌乐文学队伍里,最早是以一个诗歌作者来面对读者的。他多年前就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诗歌,2006年将自己多年的诗歌汇集成册,出版了《曾经沧海》诗集,可谓是一部诗集,名声鹊起,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王立庆。
  然而,王立庆心存谦虚。诚如其在自序中所言:“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不觉已近不惑,激情已逝,锐气日薄,沧海横舟,几许坎坷,几多挫折,更与何人说!叹年来踪迹,何事苦蹉跎,蓦然回首,满腹清愁,无语泪双流。及近日,翻阅写作札记,始记取余曾狂为诗人,涂鸦之作沉箱盈屉,觅不见者亦有三五,废纸杂物卖之扔去也不可知。卷卷在手,唏嘘感叹,踌躇再三,渐痴心稚趣萌发,结集之贼心欲烈。整理既罢,仍惴惴然,寝食难安,几番汗颜,惟恐贻笑大方之家,又为文人墨客茶余饭后之谈资,窃窃不敢冒昧出炉。夜不能寐,每思余青春激情之心血,又实实不忍付之一炬,遂斗胆结集,予己有一交代,予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喜爱诗歌的青少年朋友亦不无启蒙之意,也不枉我愁肠热血清泪几许。絮语既罢,余仍痴痴乞念有识之士、大方之家不吝赐教,余当洗耳恭听,额首称道,再塑诗情,又造人品,期有成熟之作与同志者分享人生之况味。以诗会友,以诗言情抒志,不亦快也哉!”由此可见其谦虚好学的人生态度和不凡的文字功底。
  2007年3月,王立庆以笔名鲁秦,在博客网开通个人博客,以后在网易、新浪、搜狐又相继开通博客,以网易博客为最,写作各类体裁文章500余篇,访问量甚高,粉丝成群,颇有人缘。观其博客写作,以散文、随笔为主,诗歌次之,但诗歌创作亦不可小觑,其诗作《蜕变》2009年曾获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征文比赛一等奖,诗歌《寻找故乡》等五首入选《白浪河诗刊》,诗歌《白景琦》等八首入选《文学家》创刊号,并参与主编工作。散文创作日臻成熟,散文《秋天的辣椒熟了》等五篇入选《文学家》第二期,散文《五月端午看闺女》、《老婆为我做棉衣》、《吃出一个春天来》陆续在《潍坊日报》发表。散文集《岁月有痕》即将面世。
  1967年10月,王立庆出生在汶河北岸一个名叫北段的村子里,刚上小学三年级,他就因为顽皮造成腿骨骨折,卧床休养之时,央其兄借来长篇小说阅读。正如其诗集自序所说:“余幼既喜文学之魅力,十岁始懵读《红旗飘飘》、《红岩》、《保卫延安》、《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等革命文学,中多繁体字,连蒙带顺,大概知其六七,然亦是感慨流涕,热血沸腾,仰慕英雄之心油然而生,及近犹难以忘怀。及长,初中之时,搜阅报刊、杂志及各类图书益驳杂,虽囫囵吞枣未求甚解,然境界愈阔;高中之时已界弱冠,读杂书愈广,无奈迫于高考之重负,不得不埋身教科书,劳我筋骨,熬我心血,始有1987年名列孙山之前之幸,步入延安大学之中文系混得骄子之虚名。“进入大学之初,课业负担顿减,文学之心怦然勃发,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参加学校布谷诗社,组织本班文学社,任社长兼文学园地主编,激扬文字,飞扬青春,真可谓是不亦乐乎。广涉文学名家名作,潜心研习,丰富理论,并力实践之,尝试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其中尤喜诗歌,且小有成绩,有诗陆续发表于《飞天》、《诗歌报》、《布谷诗刊》、《延安大学校报》等报刊、杂志,和诗友北戈油印诗歌辑《末流之声》。” 1990年7月大学毕业后,对缪斯热度不减,仍不辍笔耕,涂鸦之作日多。从事文字工作之余,有各类体裁文章发表于《山东教育报》、《潍坊晚报》、《潍坊广播电视报》、《教育创新报》、《中学教育周刊》之报尾或角落之中。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素材。读王立庆作品,能深深感悟到这一点。其散文可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而然(写景抒情)、感悟人生、家长里短、温暖记忆、青葱岁月、围城花絮、故乡情思、家有女儿、杂谈天下、督学札记。
  王立庆身在教育,情系教育,热爱着本职岗位,依据其工作性质写出了不少精彩的散文。近几年来,他以富有力度和文采的散文、杂文为载体激浊扬清,抨击形形色色的社会不正之风。其督学札记以其教育督导实践,有指导性地针砭教育时弊,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也谈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再谈不要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体罚进行时》、《督学之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讲台边的小“耳朵”》、《可爱的原生态孩子》等文章对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进行了揭露与批评,一篇篇文章恰如“匕首”,又似“投枪”,上至大政方针,下到课堂教学细节,引经据典,切中时弊。既有高度赞扬,也有愤愤不平;既有娓娓诉说,也有激昂陈词。这些短小精悍的短文,画出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的轨迹,道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声,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王立庆身为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为背景,写出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感受。其散文《我的农民兄弟》、《我的农民生活》、《二队里分果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自故乡来》等,以其亲身经历抒写了对农村生活的炽热之情和对农村生活的怀恋。
  王立庆的回忆性散文,以其特有的朴实文风,记述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散文《腊月25赶高崖集去》、《童年的大年夜》、《那个秋天的菠菜汤》、《童年的快乐夏日》、《老师坐在园丁上》、《那一盏盏深秋黑夜的灯光》、《那年我中考》、《官迷心窍之“爱情促进会”会长》、《虚拟爸妈》等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他童年的美好记忆、少年、青年的求学生涯,以其固有的语言魅力和叙事风格征服了无数同龄人。
  王立庆的“围城花絮”、“柴米油盐”、“家有女儿”等专辑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点滴成文,表现出作者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对女儿的疼爱。散文《俺家闺女不差钱》、《谁是谁的尾巴》、《放飞》、《放手》、《俺家美少女的新衣服》、《咸菜下饭的日子》、《不当家焉知柴米贵》、《老婆为我做棉衣》、《有个认真的学习态度就好》等等,都是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写出了为人夫、为人父的真挚感情,有感而发,对孩子的教育、成长都作了个人的理解与诠释。
  相比起散文写作,我更看好他的杂文创作。王立庆以鲁迅、柏杨为榜样,吸取了大家之精华,海阔天空、汪洋恣肆,抨击时弊、劝诫世人,可见其高中、大学语文学习的扎实功底。其杂文《谁有病》揭示了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的公平性,《丑陋国人之人性贪婪》、《丑陋国人之亲情泯灭》等杂文无情抨击了物质社会人性的贪婪;《汉语言 我拿什么拯救你》则从拯救汉语言的高度表达了对汉语言文字的隐忧;《婚姻更多的是责任》、《女人的名字不叫弱者》等文章呼吁新时代女性要自尊、自立、自强,对婚姻、家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收头发,收长头发》、《行走在江湖》等文章则以独到的笔触提醒世人:“骗子,骗子是什么人?是惯跑江湖的人,是这个社会的明白人,是懂心理学的人,是能看面相的人。骗子屡屡成功行骗,屡屡得手后能够全身而退,不留一点痕迹,说明他们是一群非常狡猾的人更是非常聪明的人。通过几天的接触,几天的交谈,几天的交往,就能摸透你的心思。骗子的成功,那就是受骗者的悲哀。谁能上当受骗,骗子心里很有数,因为骗子已经看透了你,你爱贪小便宜,你贪财,你想富而不想出汗不想出力,不骗你骗谁去。骗你早就有商量,早就有预谋。骗你有道理,骗你有理由,骗你很能行。行走在江湖,混在社会上的人,漂在人生路上的人,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人,不贪,不占,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想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想一夜暴富的好事,有多大的本事使多大的本事,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拒绝忽悠,洁身自好,堂堂正正,一身正气。骗子别说盯上你,他连看都不敢看你,因为骗子都怕你三分。”
  王立庆的“人生感悟篇”,通过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和情感历程,告诫人们:“如果爱,为什么不宽容一些,让那些曾经的错误或者误解随风而去。如果爱,为什么不开始新生活之前,埋葬曾经的恨,让曾经的真爱沉淀到心底,当成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祝福自己也祝福曾经的爱人。如果爱,为什么不珍惜曾经的美好,而忌恨曾经的爱人,自己痛苦一生,早早断送了卿卿性命,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所爱的人不负责任。人生一世,活得是个精气神,气乃生命律动之根本,气血畅通人才有精神,恨生气,气伤身,天长地久,气血淤积,终成大祸。”《人生,是一个匆匆的旅客》感悟到:“在这辆车上,我已经没有社会生活中那些身份和角色,只是一名西行的旅客。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一个时光隧道中的匆匆过客。不管贫穷富贵,在人生长河中只是一名过客。不管贫穷富贵,不管你有多少套房子、也不管房子装修的多么奢华,身在车上,半米宽、两米长的窄窄的床足以容纳瘦弱或者肥胖的身躯,对每个旅客都是平等的。”
  王立庆写景抒情的“自然而然”篇章以所见所闻为立足点,笔触细腻,触景生情,起到了美文共赏,对人生有所启迪的教化作用。散文《楼顶有棵小柳树》通过生长在楼顶的一棵柳树为视点,从而感悟到“我敬畏这棵小小的柳树,也就是敬畏生命的顽强。当我从楼顶下来,走进生活,那一抹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绿色已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牢牢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们难道不该学习这楼顶上生长的生命吗?哪怕我们根基再浅,也要顽强生长,伸展自己的一片绿色;哪怕我们再孤独与寂寞,也要学会自我欣赏,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想想楼顶上的小柳树,我们还要求什么?”
  如果说王立庆早期作品大多是习作,不乏稚气和稚嫩,纵观其近期作品却更加趋向成熟,更加接近对人的精神思想层面的深层开掘,更多的是展示一种独特的自我的生命体验与人生追问,揭示人生的价值、价值取向与意义。其大部分散文是通过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传达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心境。他说“人要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眼中!”他还说”他人看我为尘埃,我就亲近小草,他人踩我在脚底,我还可以随风奔跑。”我想,这是王立庆经过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练之后做出的沉重思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也是他的一种人生境界。这种人生态度,人生悟性,人生境界真的是难能可贵。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