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6 22:31
鄌郚总编

九曲河岸炊烟长

  九曲河岸炊烟长
  刘文安
  九曲河是流经鄌郚的一条重要河流,随山千万转,一路流淌,孕育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大凡建立聚落,都是依山傍水。尤其在上游地段,一些村庄散落两岸,繁衍生息,炊烟袅袅。
  九曲河在这个地段蜿蜒流淌,野生芦苇、野薄荷,还有众多不知名字的水草密布河床。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河床已是段落式呈现出干涸状态,在两岸延展着庄稼种植,喂养者两岸的子民。人们在河的两岸开辟了土地,一直延伸到坡岭。
  民以食为天,地瓜高粱曾在很长得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九曲河两岸的主粮,留在我们这代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里。高粱俗名秫秫。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在本地种植历史久远,在农耕社会曾是主要食粮,既为食粮,兼能酿酒,秸秆可做盖屋材料,传统种植均为春播,多在“清明”以后播种,深度5至6厘米。夏播高粱一般在麦收后抢茬早播或麦田套播。每亩密度大4000株,中耕除草,“一遍扒,二遍埋,三遍封成个凤凰台”“秋分”前收获,亩产不足200斤。1975年还试种过“杂交”高粱,生产责任制后停种。高粱自古就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的盛誉。属于经济作物。谷子 古称稷、粟,亦称粱。按播种时间,谷又有春谷、麦谷之分。因其省肥,耐贫瘠干旱,农耕社会为主要食粮,秸秆可做饲料。农谚“清明秫秫谷雨谷”,即在节气“谷雨”后播种。农耕社会平均单产70公斤,早在三十年代,“重茬谷,守着哭”和“倒茬如上粪的说法”.到六十年代被视为低产作物,夏播多用单腿耧播种或划沟撒播,八十年代后改为夏播,行距一般40至46厘米,播幅6至7厘米亩株数可达4.5万株,单产达到170公斤以上。中耕除草,有“瓜除十遍瓜上走,谷除十遍饿死狗”之说,锄的次数多,不仅产量高,而且谷糠薄。一般锄三遍,“头遍浅。二遍深,三遍黄泉谷换根”,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而且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骡、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玉米 原名玉蜀黍,别名:棒槌子、棒子、包谷等,味道香甜,可做食品。清代中叶鄌郚开始零零星星地种植玉米,都是春播,产量很低,亩产80公斤左右,1962年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的经验,由春播改为夏播,后逐渐成为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地瓜)之一,农耕社会密植达1400至15000株,单产很低。1989年确定夏玉米指标化高产技术,比常规栽培每亩增产84.6斤,单产达到475.8公斤,现在选择玉米良种,实施科学管理,使亩产超过1000斤。自2006年项目区内优质专用玉米良种每亩每年补贴10元。小麦 俗称麦子。小麦栽培在鄌郚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在农耕社会用旧式木犁耕作,用平八寸耧平播,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一直很低。1933年单产67公斤,1949年单产47公斤,播种的时间是9月下旬“秋分”以后到10月上旬为宜,先播低产田,最后播高产田。亩用种8至9公斤,大都为条播,行距15厘米左右。基本苗为10—12万株,生育期为237天。1954年开始推广双铧犁,到了1990年单产296公斤。小麦适宜实施 追肥、浇水、划锄等田间管理。使小麦产量亩产达到了1000斤以上。2004年始,国家对小麦种植实行直补政采每年每亩13元,2006年每亩直补14元。大豆通称黄豆。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农耕社会,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家家都有种植,1933年平均亩产51.3公斤。主要为夏播,春播者很少。60年代广泛实行与地瓜、玉米等作物间作,尽量不安排重茬,产量明显提高,大豆纯播4至5公斤,株数2万至2.5株,行距26.4厘米,不间苗。后根据品种确定适宜密度,并严格控制用种量。1990年单产150公斤。大豆最常用来做煮毛豆、豆浆、豆芽、豆豉、豆瓣酱、各种豆腐(豆腐脑、豆腐、豆腐皮、豆油皮、腐乳、臭豆腐、豆干等)、榨取豆油、酿造酱油、提取蛋白质、豆粒零食。豆饼、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花生 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落花生”.农耕社会播种比较粗放,花生 1933年平均亩产138公斤,80年代进行地薄膜覆盖实验,4月上旬盖地膜,能保墒增温使花生全苗,播种比常规提前20至25天春播大花生每亩8000至9000墩,一般行距为40至50厘米,墩距15至18 厘米,每墩播种2至3株,间作套种作为一项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初,与玉米、地瓜、谷子间作和果园空隙播种,花生出苗后进行清棵或清墩。传统为平播,1986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增产29%,1995年后,推广起垄覆膜综合配套技术,花生比平播盖膜技术增产28.5%,目前花生地膜覆盖率达100%.
  地瓜 又名红薯红芋、甘薯、蕃薯、肥大米(广东)、山药(河北)、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等。农耕社会都是春栽,因其耐干旱、产量高,老少皆食,在六十年代成为主食。到了70年代,在麦收整地起垄。“夏至”前栽完,行距在60至65厘米,每亩3500到4000株。一般在“霜降”后收刨,除部分窖藏外,切成瓜干晒干。实行家庭生产责任制后。随着玉米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占据口粮主导地位近三十年的地瓜销声匿迹。《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中医视红薯为良药。红薯块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美容等功效,有“长寿食品”美誉。块根可煮地瓜、煮地瓜干、烤地瓜、拔丝地瓜等美食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做成地瓜枣等美味休闲保健食品。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制取的淀粉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
  那时候也没磨坊,全是大人带着孩子用碾推出来的,多推几圈,把地瓜干子碾碎碾细,再用箩罗出来,粗的可以喂猪,细面就倒进盆子里,加温水揉合成面团,然后拾掇锅,架上蔽梁子,添上水,就开始制作,抓起一块面团,揉捻成球状,为了防粘,蘸点凉水,用手指边钻边旋转着,捏拢成尖形,整整齐齐地排在蔽量子上。加点小苏打的,就是发面的,吃起来蓬松喧软。有时是死面的,硬邦邦的。用玉米面蒸的,还黄澄澄的,可是用高粱蒸的,是一种倒胃口的紫红,吃这种食品,更多的充饥,至于营养也不那么讲究了,吃多了还吐酸水,放屁也多,这是实事。我有一种美食吃法,把耙谷切成条,加上点猪油和盐,用热水泡着吃,觉得很可口,连汤带水,一碗就饱。
  不过,有一种粗粮的深加工,就是煎饼,制作起来比较繁琐。多是玉米和地瓜干掺和着做的,用簸箕端着上碾碾成小碎块,用盆子浸泡起来,泡透了,就上磨磨成糊子,有条件的用牲口拉磨,没牲口的只好用人力推,泡是一晚,推是一早,大人添磨,叫孩子帮忙。睡眼惺忪,不知转上多少圈,基本在天亮之前推完,孩子钻到被窝里睡觉去了,勤劳的母亲备好柴火,然后架上鏊子,就生火摊煎饼,定制有别,有的用筢子摊烙,有的是滚制而成。一住不住地忙活,烟熏火燎的摊烙上一晌午,总是厚厚的一大摞煎饼。俗说“煎饼卷大葱”,大人孩子能吃好几天,吃完了,再推再摊,这就是农家生活。不过,泡粮食是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地瓜粉团,通常母亲作熟后,切成小方块,掐上点蒜泥,调味一下,白晃晃的,有点通亮,吃起来有点滑爽,特别带劲。更多的时候,摊完煎饼,可以煎萝卜菜,就是用萝卜丝和面煎成个饼子,那是绝对的美食佳肴。老是觉得,用煎饼卷萝卜菜吃,跟现在饼卷肉的朝天锅,吃起来一样享受。有时候,趁着母亲摊煎饼,我们还会烧咸菜吃,或是轮流着烧咸鱼吃,常言说的好,“煮的熬的不如烧的”,唇齿之间,有一种绝美的焦糊味,吃起来很珍惜,忒有味道,更多的时候,母亲会把腌制的咸菜,譬如辣疙瘩,萝卜,白菜,樱子之类的切成条,淋上点油,拌上葱花姜末八角之类的,用盆子扣在灰里焖,端出来简直是什锦大餐,吃的满口味道,齿颊生香,相当可口。现在市面上特别流行煎饼,什么煎饼果子,一品酥、还有甜煎饼、酸煎饼之类的,五花八门,价格却是不菲。不过那不再是简单地用地瓜玉米面制作的粗粮淡饭,而是只用玉米面搀着花生、黄豆,有的还加上核桃仁做成的上等美食,简直成了八宝饭,营养丰富,松酥柔软。要是说起营养价值来,什么维生素、微量元素,可能连营养师拿着放大镜看了都咂舌,竖起大拇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