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8 06:22
鄌郚总编

杞都村名综述

  杞都村名综述
  村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作为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而存在,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拓居活动的见证,又是经济、文化发展和行政沿革的记录,杞都黄旗堡境内50个村名,铭刻着杞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演变的痕迹,掌握其发展演变规律,对了解杞都历史,传承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名的产生及分布是有规律的。
  从已发现的田家汶畔、麦埠子等多处文化遗址来看,杞都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周朝,人口已经相当稠密,经济、文化也已相当发达文明,有很多地名已在当时的社会交往中起着作用,如淳于、州等。但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多数居民聚落地名已随着聚落的湮灭而无所稽考,如已经拆迁的申家庄,相传系古代申氏所建,以姓氏得村名,具体年代无考;同时,在东门口、张家庄还有少部分“古产王”。今天沿用的地名,以近古社会中产生的居多,尤其聚落地名,多是在明代以后产生,如夹河套、乙甲张氏都是明嘉靖年间搬来;也有民国以后建村的,如北新庄、南新庄,还有新中国建水库移民的新村。
  宋、元时建的村,多以家谱记载推测而得,诸如:明初迁此,已有某姓在此居住,或原称某某村等,如于家汶畔、贺家汶畔、田家汶畔、颜家汶畔等,因为临近汶河而得名。明清以后建的村,有的是移民建村,有的是从大村派生的新村,多数都有家谱或碑碣记载,如田东、逄王东庄等就是依据原有的村庄加上方位取名,半截楼、东楼等则是由逄王派生出来的。这表明,当战乱频仍,灾荒发生,瘟疫流行时,生产停滞,人口锐减,许多村庄被消灭:当社会较为安定之后,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居民聚落随之增多。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统治者残酷压迫,激起农民起义,元朝诸王内讧,造成长期战乱,山东地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发生强烈地震,瘟疫严重流行,出现了墙倒屋塌,横尸里闾,赤地千里,居民鲜少的惨景,这根传说的朱洪武发山东、红头苍蝇的故事是由差距的。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以“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当今要政,在于安养生息”为指导思想,采取了一些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如招诱流亡和移徒农民到闲旷地区屯田垦荒,规定所垦荒田,不论有无原主,都归垦荒人所有,作为永业,并免赋役三年。因此,在明朝前期,尤其洪武年间,大量移民从四面八方来到杞都,建立了新的村庄。有的几经迁徒,转来到杞都。如,城后、东门口、西门口等村都是明初洪武年间迁来的,因定居古杞城而依所处地方取名。这是许多村庄建于明朝中前期的主要原因。明前期建村的主要是来自河北,山西和江南的移民,明中期建村的主要是从山东各地迁来,其中多数是祖籍河北或山西,明初迁来山东某地,后辗转迁来。花坞是明洪武年间由昌乐迁来,因所处地方土肥水足,繁花似锦而得名。
  明末,由于连年战乱灾荒,再加统治者残酷镇压,掠夺农民土地,造成百姓流亡田地荒芜,村舍废弃,人口大减,《明史》中就有“一户之中只存一二人,十之图只种一二亩”的记载。清朝立国之后,采取奖励垦荒,轻徭薄赋等政策,使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口大量增加,耕地迅速扩大,出现了“山谷崎辟之地已无弃土的情况”,因此说,有的村庄建于清朝是符合史实的。这时出现的新村庄,少数是从省外县外迁来的人所建,多数是当地人为耕种方便,从原村移到耕种的土地上盖屋就居,形成村落。
  村庄的发展分布,同地名的产生一样,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商周以前,人们大都居住在山丘地区或河流两岸高地上,说明那时人们为了生存,既离不开水,又怕水淹,人们只能适应自然,无力改造自然,商周以后人们抵御水患的能力有所提高,居民聚落逐渐由山丘地区移向大河两岸或交通要道之处。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可以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如现在的杞城,西周为淳于国,春秋是杞国都邑,汉为淳于县。明初,多数移民是住到人口稀少的原有村庄,或在原村的废墟上建新村,少数是在河边平原上开荒种地建立新家园,或在交通要道处、河流渡口处立新家。这时,新建村庄的名称,多以姓氏命名或姓氏加地形命名。
  在清代人口增加时建立的新村庄,多在土地贫瘠的地里,原因有二:一是开荒越来越远,为了生产方便而在田里建房,逐渐形成新的村庄:二是部分农民失去土地,逃离家乡,到新地方开荒谋生,发展成村,这类村庄的名称,或以姓氏命名,或以地形命名,或以邻近村庄的名称为基础,前加方位词,形容词或姓氏取名。如沙窝,清道光年间迁来,因处在潍河西岸的沙滩地上而得名。张家庄村则是安丘南门里张家的佃户村,所以这个村姓氏较多。
  另外,有的村名因地物而取,如墨埠子;有的村名以建筑物取名,如半截楼、东楼;有的以古迹命名,如杞城;有的以姓氏或人名命名,如逄王;有的以史实或传说命名,如黄旗堡;有的反映人们的理想愿望,如东西安泰、大小庄科,西安泰村在东安泰村立村前称安泰,地处汶河岸,经常洪水泛滥,群众希望能过上安宁的日子,遂取名“安泰”。
  最令小编纠结的是几个张、王、刘、田等石桥子村名字的来历。田石桥村虽小,但是立村较早,而且起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名字:永富官庄!可是后来因为王石桥、刘石桥等村搬来,他们也跟着改村名为田家石桥。而刘石桥、王石桥等村名字怎么来的呢?居然是因为村西小河上有座古代的石桥。这条小河的名字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石桥子河!先有桥呢?还是先有河?
  时间不早了,再写今晚就发不出去了,就此收尾。
  最后补述一下几个消失了的村名。
  申家庄:原属东安泰行政村,2010年迁村并点,人员搬入安泰园,原村拆迁。
  孟家庄:原址在今安丘庄子村后,已消失。
  王家汶畔:颜家汶畔西南,属颜家汶畔行政村。
  张家汶畔:田家汶畔西南,属田家汶畔行政村。
  李家台:与周家台合称柏台。
  刘家桃:大桃村前,属大桃行政村。
  马家桃:消失。
  夹河套村
  夹河套村位于杞都黄旗堡最东北角,北隔汶河与九龙街道为邻,东临潍水与峡山区岞山街道相望。经考证:该村为明代张氏所建。据《张氏族谱》载:“吾族张氏自洪武二年由枣强县迁潍东省庄社三官庙,明嘉靖六年迁汶南夹河套”。因该村位于汶、潍两河汇流地带,故取名为夹河套。
  1946年,共产党领导的工作队,即来此开辟工作,曾把本地命名为夹河区。
  该村紧邻两河,地势较低,多少年来深受水患之害,祖祖辈辈为治水患殚智竭力。当地流传着“张敏治水的故事”。
  据夹河村老人介绍,前些年,村里曾经出土了一通石碑,记载张敏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修筑汶河河堤的故事,可惜时人不够重视,令古碑再次入土遗失,至今不得。
  据当事人追忆,石碑记载:清初时候,河水泛滥,常常毁屋坏田。村人张敏,素有忠义,为修河堤、困水龙,保一方平安,数次上书,请求朝廷修堤。无奈权奸当道,阻塞民意。张敏冲破阻碍,上达天听,并与权奸展开辩论,为表真心,在当庭数次轧其发辫直至发根仍坚声抗争,感动朝廷,赐黄马褂一件,朝靴一只,负责汶潍堤坝工程,可直接上表朝廷。张敏奉旨治汶,非常用心,鸠工庀材,计划慎密,款不虚靡。施工期间,踢死消极怠工的县尉一名,因此施工秩序井然,如期完成,锁水龙于堤内,百姓颔首称善。
  安丘庄子村
  安丘庄子村位于杞都黄旗堡街道东北部,东临潍河,与峡山区为邻,村后有省道潍胶路通过。据考证,明代前此处已有村落,原名孟家庄,在现村后,现已消没辟为农田,以发掘砖瓦、瓷器为证。故张氏为现村立村者。据《张氏先茔》碑载:“吾民张氏始祖雀公原籍利津县之苘庄,自明洪武二年迁居安丘县东北乡之狮子口。隆庆年间,潍水泛滥后,人靡所栖息者,逐散处四方,后迁本邑之夹河套前。”由于该村当时处安丘、潍县、昌邑三县交界处,而北面的夹河套、乙甲等属于潍县,为区别县属,故取名安丘庄子。
  安丘庄子古槐
  在安丘庄子村中间有棵古槐,树龄350多年,胸径100厘米,树高13米,冠幅达8米。据介绍,安丘庄子过去是安丘县最东北的村庄,为区分于夹河套等潍县村庄,取名安丘庄子。清朝时期,张传升的先人在村子西边栽下这棵槐树,但随着人口增多,村庄向西扩展和潍河冲刷,槐树已渐移近潍河。该树树形魁梧,让人望而兴叹,自然产生一种神秘感、拜服感。
  据传说:前些年,树上掉下一块一搂多粗的枝干,这年秋,邻居从坡里拉回玉米秸,怕垛在地上烂掉,就摞吧摞吧一起垛在那枝干上。说也神,这年秋,树的主人就大病了一场,头晕头痛,昏昏沉沉,村医找了,医院去了,怎么治也治不好,打针吃药不管用,眼看就要不行了,树里的老人们急得又烧香又拜佛,都不见效。这天晚上,主人得了一梦:一位鸡皮鹤骨但腰杆蹦直的老婆婆告诉他,要想身体爽,赶紧把外边树枝上的杂草除去。第二天,家人把邻居的玉米秸倒了,主人的病便奇迹般的好了。不仅如此,这老槐的槐魂还常外出享受香火呢。在河西港泗就有一人敬着槐仙姑,人们问她老家,她都告诉人们在安丘庄子。这天正好有个安丘庄子村的妇女到港泗探亲,听说这事愣是不信,言谈间多有不敬,结果病倒他乡,请来赤脚医生打针,结果一个从没打错过针的老医生硬是把针打反了,差点要了这妇女的命,后来多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了条命,从此这位妇女服了槐仙姑。
  这话说得就跟董永遇上的话音树似的,有点神了,大家姑且听之,一搏一笑。
  狮子口村
  狮子口村位于黄旗堡东北部,潍河西岸。经考证:明初始有此村,据《张氏先茔》碑载:“吾族张氏始祖雀公原籍利津县之苘庄,自明洪武二年迁居安丘东北乡之狮子口。”因村处潍河西岸,易遭水灾,族人做石狮安于村东镇水,故取名为狮子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