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9 09:40
鄌郚总编

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漫话

  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漫话
  -
  集外版本不一 手迹再添新证
  -
  潍人不顾厉鬼击脑 集外搜出遗珠尚多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向有"三绝诗书画"之誉。乾隆十四年(1749),他在潍县任内亲手审订所作诗、词、家书、题画、小唱六卷,以《板桥集》行世。其《后刻诗序》撂下一句狠话:"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阑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然而,潍县人却罔顾板桥先生的"狠话",其宰潍时未收录集中的零缣断句,多有传诵,"而竹枝词尤脍炙人口"(丁锡田《潍县竹枝词序》),且版本不尽一致。
  光绪十九年(1893),潍县金石文字学者郭麐(字子嘉,号望三散人)创作《潍县竹枝词(自注)》108首,第93首自注云:"郑在潍遗诗最多,尝有《潍县竹枝词》三十首。"与郭麐同时代的郭氏族人郭榆寿(郭麐族侄孙、学生)曾有《榆园杂录》传世,卷二有"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望三先生存有残本"的记载,是为郭麐藏残本30首说。
  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著名史地学者丁锡田参与其中。得悉同事孙仙坡藏有郑板桥《潍县竹枝词》钞本,即征得孙仙坡的同意,编入《潍县文献丛刊》第一辑。1932年5月,《潍县文献丛刊》第一辑由和记印书局石印出版发行,是为丁氏石印本40首说。
  据潍坊文史老人陈正宽先生讲,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今上海古籍出版社)要出版《郑板桥集》,在《光明日报》发布启事,广为搜集郑氏集外作品。陈正宽、张恂得悉后,便将《潍县文献丛刊》所载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提供给出版社,出版社如获至宝,著名画家傅抱石在序言中称"应该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将其编入《郑板桥集》"补遗"卷,于1962年1月正式出版。上古本与丁氏石印本同源。
  陈慕虹《郑板桥<潍县竹枝词>问世经过》一文则云,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郑板桥集》"补遗"卷所收《潍县竹枝词》40首,乃由潍坊东关教师王绪将郭少垞《郑板桥在潍轶诗》手抄本寄往上海方得收入。然上古本《潍县竹枝词》注"民国二十年石印本",故此说未必可靠。
  另外,尚有桂馥藏30余首手书本、潍县王筼生47首本、吴少仙40首本、刘实甫40首本等说法。
  竹枝词是从四川地区的民歌发展而来。唐代,竹枝词进入文人视野,刘禹锡等对其进行提炼改造,成为一种诗体。清代,竹枝词创作达到顶峰。竹枝词清新流丽、通俗浅显的语言,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时,创作《潍县竹枝词》40首,为潍县竹枝词滥觞之作,引领潍县竹枝流风余韵200年不绝如缕。
  启功先生题跋本《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册页局部。
  -
  拍卖会上惊现手稿 上有启功先生题跋
  2014年11月下旬,嘉德拍卖会展示了一份启功先生1975年6月题跋的《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册页。这份板桥手迹册页,封面有潍县高士于澹园《板桥先生竹枝词》,沈太侔、听心《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三行题签,共书录竹枝词24首,篇尾有板桥自识数语:"乾隆十二年,告灾不报,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板桥居士郑燮旧作。辛未建子月书。"书体是行书"板桥体",但与晚年常见的那种"狂怪软媚"的"六分半书"不太一样,中规中矩,刚柔相济,较少篆隶笔意,带有明显"二王"、欧阳询书风,遒劲的笔力里透出灵秀洒脱之气。册页是板桥真迹无疑。
  册页后有著名书法家、收藏鉴赏家启功先生题跋:"板桥潍县竹枝词,集中未收,曾见手书四十首刻石拓本。此册书二十四首,且有注语,字句与石刻本颇有类同,更有四首为石刻所无,可见原作当不止四十首也。此本可贵在于足以补校石刻,且为集外之诗。字迹虽稍率意,谛观真实不虚,是可宝也。板桥自叙诗钞云:身后如有人以其集外之作刻入集中,必为厉鬼以击其脑。功搜集板桥集外之作,已盈一帙,颜之曰《击脑编》。今见此册,又补数页,并识册尾。久病目昏,手腕复战,书不成字,聊记胜缘而已。一九七五年六月,启功。"启功先生的长题,对册页内容、真伪作了考证。认为"此本可贵在于足以补校石刻且为集外之诗,字迹真实不虚,是可宝也",对此册表现出极大珍爱之情。按启功先生言,郑板桥《潍县竹枝词》尚有手书40首石拓本,且原作当不止40首。但从启功先生对比板桥自书本与石刻本考证结论看,石刻本内容当与丁氏石印本相同。
  封面题签之一的澹园,即潍县高士于祉(1788―1869),字燕受,号澹园,潍县城里人。幼聪慧,有才子之目。性高洁,重友义,吟咏之余兼好书、画,富收藏,精鉴赏。诗长于五言古诗,书法直追钟、王,偶作山水,仿倪仿米,笔苍墨润,卓然大家。题签证明板桥自书册页曾在潍县士绅文人手中,于祉或曾收藏。后归清末掌故家沈太侔所有。
  -
  手书24首竹枝词 被神秘买家收藏
  对照《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24首竹枝词,与丁氏石印本相较,除总量少16首外,还有4首为丁氏石印本所未有,多讥富家子弟穷奢极侈、悠游放纵的情景。分别是:
  负郭园林竹树深,
  良田美产贵于金。
  谁家子弟能销费,
  为买温柔一片心。
  -
  罗绮成箱绣作堆,
  春衫窄袖好新裁。
  闺人不肯持刀尺,
  断要姑苏定织来。
  -
  翩翩少俊好腰身,
  半揖鞭梢对客人。
  且漫翻身骑马去,
  绿杨阴里一行尘。
  -
  姑苏子弟好清歌,
  多少青春欲着魔。
  今日暂来明日去,
  他心已是隔山河。
  有首句大体相同而后三句不同者,如丁氏石印本"小阁桐阴日影斜,晚风吹放茉莉花。衣裳尽道南中好,细葛香罗卍(万)字纱"一首,板桥自书本作"小阁桐阴送晚凉,茉莉花间夜来香。微风摇动轻罗帐,银蒜金钩玳瑁床",除首四字相同外,用韵亦已更换。丁氏石印本"北洼深处好拿鱼,淡荡春风二月初。河水尽开冰尽化,家家网罟曝村墟"一首,板桥自书本作"北洼深处好拿鱼,淡荡春风漾绿渠。日暖人家晒网罟,水光山色浸茅庐".
  有前两句不同而后两句相同者。如丁氏石印本"秋风荻苇路湾环,钓叟潜藏乱草间",板桥自书本作"小桥曲岸如湾环,荻苇花中钓艇间".还有十数首仅个别字词不同。如丁氏石印本为"两行官树一条堤",板桥自书本作"两行杨柳一条堤";丁氏石印本"豪家风气好栽花",板桥自书本作"满城豪富好栽花".等等不一而足。
  有意通词异者,如丁氏石印本"放囚宣诏泪潺潺,拜谢君恩转戚颜。从此更无牢狱食,又为盗窃触机关"一首,板桥自书本作"放囚出狱泪千行,拜谢君恩转自伤。从此更无牢粥饭,又为盗窃触桁杨",也已换韵。板桥自书本此诗出现"君"字时,乃换行顶格书写。此乃封建社会的礼制规范。
  遗憾的是,因为该册页颇受关注,价格奇高,最终被神秘买家揽入囊中。潍坊几位郑板桥研究者让"郑板桥手书竹枝词"册页回归的愿望终究落空。
  -
  崇慕青藤鼻祖 赞赏董狐直笔
  徐渭是"明代三才子"之一,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郑板桥有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可见他对徐渭的崇拜。董伟业有"董竹枝"之雅名,虽时人对他毁誉不一,褒贬各异,但板桥非常欣赏他,称他为良友。板桥竹枝词亦深受徐渭及董伟业影响。
  被哂"张打油叫街语" 诙谐幽默生命力强
  郭麐《潍县竹枝词(自注)》第93首注中还评论板桥竹枝词云:"惜不免青藤山人作张打油叫街语,故不复录之。"似乎对板桥竹枝词的通俗写实风格颇为不屑。
  所谓"张打油叫街语",多指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的通俗白话诗。传说是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所创",在盛唐诗坛"别树一帜",颇遭讥笑。如《咏雪》就颇有名:"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唐人张打油可能只是一个传说,或是一介略识诗书的农夫,总之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人士,这种别具一格的诗自然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它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反而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
  -
  徐渭乃青藤画派鼻祖 板桥受其影响较深
  郭麐所称作"张打油叫街语"的青藤山人,即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1593),字文长,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开创了一代画风。徐文长聪慧过人,但傲骨嶙峋,不事权贵,一生穷困潦倒。
  徐渭曾取五代画家郭恕先《风鸢图》意,作《风鸢图》6幅,每幅画题诗一首,自题曰:"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己,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蝶蝴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已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已矣。"其中有"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此6首诗都是率意之作,徐渭戏称是"张打油叫街语".
  徐渭诗风、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郑板桥曾有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可以想见他对徐渭的崇拜。郑板桥的诗歌受白居易、陆游影响很大,但40首竹枝词,更多是受到徐渭影响率性而作。
  -
  板桥与董伟业惺惺相惜 从扬州竹枝词汲取营养
  文艺渊薮扬州繁盛的竹枝词创作,也让"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受益匪浅。有清一代,作《扬州竹枝词》者至少有10余家。清代最早的《扬州竹枝词》,为明朝遗民孙枝蔚所作,共8首,一面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一面暗寓对亡明的追思。著名戏曲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也在扬州写下竹枝词20首,题作《清明红桥竹枝词》。另外还有十余名诗人有竹枝词传世。但单论竹枝词创作,扬州竹枝唯有董伟业(字耻夫,号爱江,沈阳人寄籍扬州)一人,有"董竹枝"之雅名。其《扬州竹枝词》多达99首,在规模上固是他人所不可比拟,内容上尤其别开生面,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99首竹枝词中,农、渔、商、儒、释、道、娼、优、医、巫、官、绅,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无所不有。每一首诗都记录一件具体的事物,或一个实在的人物。董伟业以这种纪实的笔法写诗,在正统的文人看来颇为乖张,不合时宜,毁誉不一,褒贬各异。有人誉之为"董狐直笔",有人责其"无和平忠厚之旨";有人爱不释手,将其誊写藏之枕箧随手阅读,有人恨之入骨、究之于官而遭笞杖。董伟业因此常叹知音难寻。
  而郑板桥就是他知音:"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萧。竹枝词好凭谁识?绝世风流郑板桥!"(董伟业《扬州竹枝词》第98首)郑板桥称董伟业为良友,董伟业称郑板桥为良师。二人诗词唱和、书信往来频繁。板桥激赏董词,亲为作序,赞其"挟荆轲之匕首,血濡缕而皆亡;燃温峤之灵犀,怪无微而不烛。遭尤惹谤,割舌奚辞;识曲怜才,焚香恨晚。盖广陵风俗之变,愈出愈奇;而董子调侃之文,如铭如偈也!"写序之外,板桥尝以"六分半书"誊抄《扬州竹枝词》数遍,馈赠友朋。还以董伟业的竹枝词二首入画,作《兰竹菊莲虾蟹菱蒜图》。由此推断,郑板桥从扬州竹枝词的富矿中吸收了丰富营养,受到了重要启发,主题思想、内容形式则深受董伟业的潜移默化。
  -
  任职潍县期间灾情不断 借诗浇愁表露诸多无奈
  郑板桥乾隆十一年(1746)担任潍县知县,次年春大旱,潍县发生大饥荒。《潍县志稿·通纪二》记载此年"自十一年八月不雨,至是年夏五月十八日始雨,连阴两月,无禾".旱灾歉收,饿殍遍野,流民入城,新官上任的郑板桥立即开仓济民,解救百姓于倒悬,上万人得以活命,但他却因此受了处分,被记大过一次。潍县竹枝词大抵就作于此时。板桥自书本最后一首,"潍城原是富豪都,尚有穷黎痛剥肤。惭愧他州兼异县,救灾循吏几封书",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和报灾无果的无奈。
  乾隆十四年春,潍县再次发生饥荒,很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举家逃难到关东。郑板桥于是写下长诗《逃荒行》。秋天,他捐出自己的养廉银抵顶部分征赋,又重修潍县城墙、城隍庙等官方建筑,招徕饥民赴工,以工代赈。《清史列传》说他"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司之,有积粟者责其平粜,活者无算".
  乾隆十六年春三月十五日,潍县北部海水倒灌,郑板桥专门到北乡察看灾情,留下《禹王台北勘灾》一诗。此诗载郭榆寿《榆园杂录》,上古本"补遗"卷亦作收录。乾隆十六年是辛未年,建子月即夏历十一月,距离郑板桥辞官归里仅一年多时间。这年,板桥已经在山东为官十年,仕途难进,对险恶官场已经看透,乃生发归田之意,作《思归行》诗,《满江红》《思家》《唐多令》《思归》等词。在这种情绪下重书竹枝词旧作,仿佛朝花夕拾,回忆上任以来连续遇到的灾情,聊以寄托其爱民忧世之情。
  关于郑板桥将其《潍县竹枝词》排除在《板桥诗钞》之外的缘由,历来颇多说法。如俚语不入流说、忌避文字狱说等,都各有其辞。
  -
  记录风土民俗讽喻市井奢靡
  "纪风土"是竹枝词的显著特征。郑板桥40首《潍县竹枝词》,将竹枝词记述风土的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多维度描写了清乾隆时期潍县经济发展状况、节令习俗、社会风尚。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生动记录繁荣商业
  当时潍县商品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已成"富豪都",富家子弟穷奢极侈,吃喝玩乐,捕鱼打猎,好不洒脱。同时因为连年大灾,出现了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凄惨情形。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做地方官的责任感和艺术家的洞察力,使得郑板桥的竹枝词充满鲜明的个性。燮公充分运用竹枝词清新流畅、自然生动的语言特色以及质朴的叙述、深刻的内涵、鲜明的对比、隐晦的讥讽等技法,呈现出三幅形象鲜明的图景——"市井浮世绘"、"富豪行乐图"、"流民图".
  例如描绘城镇商业繁荣: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
  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
  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
  潍县在唐、元、明称为潍州,隋、宋称为北海,明洪武十年始称潍县。作者记述了县城周围有"良田万顷",可发展农副业;城西南有"苍松十里",可供狩猎;北濒渤海,向有渔盐之利;几条河流贯通南北,除可供农田灌溉外,还可捕鱼捞虾,每到春天捕鱼季节,别画湖和海滨一带则"家家网罟曝村墟".乾隆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县城呈现出繁荣景象:百货囤集,贸易活跃,"南贩姑苏北蓟中",可誉为繁华的"五都",堪比交通发达、商业兴旺的苏州,故有"小苏州"之美称。白天集市热闹,熙熙攘攘,三更半夜仍灯火辉煌,酒楼饭馆摆满珍馔佳肴,歌声笛声响彻云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催生了独树一帜的潍县菜系。
  潍县人自古重商贾。由于经商赚钱快,利润高,不少人热衷此道,甚至有些天分聪颖的读书人也趋之若鹜,弃文就商:
  莫怨诗书发迹迟,近来风俗笑文辞。
  高门大舍聪明子,化作朱颜市井儿。
  商业文化的成熟,县城里享乐消费大行其道,奢靡浮夸百态丛生。
  有的人为讨好乡绅财东,特地采购名花佳肴去送礼:
  豪家风气好栽花,洋菊洋桃信口夸。
  昨日胶州新送到,一盆红艳宝珠茶。
  大鱼买去送财东,巨口银鳞晓市空。
  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
  富康之家的妇女追时尚,赶时髦,跟着南方都市的流行节拍,精心打扮:
  小阁桐阴日影斜,晚风吹放茉莉花。
  衣裳尽道南中好,细葛香多万字纱。
  翠袖湘裙小婢扶,时兴打扮学姑苏。
  村中妇女来相耀,乱戴银冠钉假珠。
  每遇红白好事,则大操大办,讲排场、摆阔气:
  迎婚娶妇好张罗,彩轿红灯锦绣拖。
  鼓乐两行相叠奏,漫腾腾响小云锣。
  席棚高揭远招魂,亲戚朋交拜墓门。
  牢醴漫夸今日备,逮存曾否荐鸡豚?
  节日里,民众街头巷尾表演秧歌戏、舞龙灯、跑旱船:
  面上春风眼上波,秧歌高唱扮渔婆。
  不施脂粉天然俏,一幅缠头月白罗。
  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市井无赖混迹街头,混吃混喝,无理取闹,寻衅滋事:
  街头攫得百钱文,烂肉烧肠浊酒醺。
  到得来朝无理料,又寻瞎账闹纷纷。
  潍县升平年代,缙绅之族以营建园林是尚。多借鉴南方园林风致,构山叠水,暇则优游唱和,追慕风雅。
  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鸦声里唱歌还。
  板桥竹枝词涉及的社会面比较广,从城市到乡村,从商业到农业,从贩运到屠宰,从经济、政治到文艺、风俗,从官员、士绅到平民、灾民,从市井无赖、城市妇女到盐贩、囚犯,从衣食住行到冶游渔猎,都有所反映。有的着重刻画,有的一笔带过,给我们留下了生动珍贵的十八世纪中叶潍县社会史片段。
  -
  富豪奢靡行乐 贫民生灵涂炭
  郑板桥竹枝词的很多内容是描写官员士绅、富商骄奢淫逸的浮华生活,同时不吝笔墨记叙底层人民穷困不堪、卖儿卖女的凄惨境遇。两种景象在同一组诗中对比出现,明显体现出作者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忧虑。
  例如揭露官僚、地主、富商骄奢淫逸生活的:
  四面山光树木深,良田美产贵千金。
  呼卢一夜烧红蜡,割尽膏腴不挂心。
  斗鸡走狗自年年,只爱风流不爱钱。
  博进已赊三十万,青楼犹伴美人眠。
  然而,繁华只是表面的、局部的,那不过是有钱有势的人的交往和享受,广大农民和小市民是没这个福份的。在竹枝词中,作者有意识地揭露了繁华背后的真相——贫富的悬殊,以及由此带来的阶级对立:
  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
  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拿。
  另一首写道:
  东家贫儿西家仆,西家歌舞东家哭。
  骨肉分离只一墙,听他笞骂由他辱。
  潍县乾隆年间,旱、涝、蝗、海灾害频仍,灾民无以为生,地主豪绅却趁机兼并土地,放高利贷,巧取豪夺,结果富者愈富,膏腴万顷,宅第连云;穷者愈穷,日趋破产,住的是"茅檐蔀屋",不得温饱。有的贫民不得已忍痛割爱,将儿女卖与富家翁为奴仆。燮公不但描写了贫富悬殊的种种典型事实,而且揭示了造成贫富悬殊的重要原因:官商垄断食盐、土地兼并严重。据《清经世文编》等历史文件记载,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官僚、地主、高利贷者的盘剥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富者日富,贫者日贫。"乾隆年间,许多地区的土地十之五六皆为地主官僚所占有。燮公"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是当时现实生活的艺术概括,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官方垄断海盐的买卖,使得行商小贩陷入赤贫,盐民含冤饿死:
  行盐原是靠商人,其奈商人又赤贫!
  私卖怕官官卖绝,海边饿灶化冤磷。
  潍县本来沿海,盛产海盐,而"潍县系商运票盐行销之地",实际乃由县官兼办。总店设于城北关,分店设于各大乡镇。山东盐务,自明代以来,因沿海各县均为产盐之区,势难加收重税,故定昌邑等沿海18县为民运民销区域。潍县实系沿海之县,当年产盐甚多,不知因何缘由,独潍县一县竟未列入民运区。潍县比邻昌邑,同为沿海之区,反须食重税之盐。贫民为谋生计,冒险贩盐,盐巡缉拿甚严,轻者没收财物,重者投监治罪,导致北乡人民守着盐滩白白受穷。光绪十四年(1889)十一月二十七日发生的傅戈庄盐店被焚案,就是潍县东乡因盐巡稽私过严、横行乡里,激发民变,导致烧死淹死19名官员盐巡,成为清末震动全国的大案。
  -
  情系民生民 瘼敢为苍生代言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基本稳定,疆域辽阔,这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然而,通过郑板桥在潍县为官七年五灾的经历看,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一个假象。"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郑板桥就是看到社会风险的清醒者之一。
  怜悯难民期盼丰年 记录民不聊生惨状
  官府的皇粮贡赋征收,比什么事情都急迫,都紧要,并不顾及天灾人祸和粮食歉收。很多没有土地的佃农,只能租种地主或官府的土地,劳苦耕作一年到头,余粮寥寥,一遇天灾,连税赋地租都不够,只得以黄荠菜种子勉强度日:
  征发钱粮只恨迟,
  茅檐蔀屋又堪悲。
  扫来草种三升半,
  欲纳官租卖与谁?
  农村本来比城市贫穷落后得多,"石块沙窝不值钱",农民生计无门,一遇灾年,便"木饥水毁太凋残",一派凋敝景象。这时,被板桥尊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养天下之人"的农夫,为了生存下去,纷纷卖儿卖妇,到关东逃荒要饭。当时清廷为了安抚山东难民,鼓励引导到关东开荒就食,并允许灾后返乡。这就是潍县人大规模"闯关东"的主要缘由。
  卖儿卖妇路仓皇,千里音书失故乡。
  帝主深恩许重聚,丰年稼熟好商量。
  饥寒交迫的流民,绝大多数穷困潦倒,他们衣食无着背井离乡,很多饿死在逃荒路上。侥幸到达东北的,有的落地生根留在外地,有的勉强渡过难关,等到清明时分返回故乡。然而亲人的尸骨只能葬在异乡:
  泪眼今生永不干,清明节候麦风寒。
  老亲死在辽阳地,白骨何曾负得还。
  面对困苦境遇,人民还是不忘桑梓,重建家园。他们从关东回家之后,重新修葺房屋墙舍,种粮种菜,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地回春,阳光普照,无边田野生机盎然,园中韭菜一片油绿,辛勤劬劳的农人,心中又升腾起新生活的希望。
  关东逃户几人归,携得妻儿认旧扉。
  茅屋再新墙再葺,园中春韭雨中肥。
  板桥先生走出衙斋,芒鞋问苦,察看灾后重建。看到作物生长,乡农忙于农桑耕织,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间行北郭南郊外,麦垅青青正好看。
  这些感人的诗句与其《逃荒行》《还家行》等名篇在思想内容是完全一致的,都体现了板桥对骨肉分离、逃荒讨饭的破产农民的深刻同情,以及心灵深处那种"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郑板桥图章》)的美好愿望。
  -
  不畏时忌体恤盗寇 大胆描写同情穷人
  板桥竹枝词还有两首描写极少数穷人忍受不了残酷的压迫,铤而走险,聚众行凶,不惜以身试法:
  二十条枪十口刀,杀人白昼共称豪。
  汝曹躯命原拚得,父母妻儿惨泣号。
  有的犯人穷无生计,为了活下去,甚至再度犯法,"创造条件"又去坐牢:
  放囚宣诏泪潺潺,拜谢君恩转戚颜。
  从此更无牢狱食,又为盗窃触机关。
  郑板桥宅心仁恕。面对统治者荒淫无耻、民不聊生的现实,说出同情人民的由衷之言。连"杀人白昼共称豪"的强盗,他也发出恻隐之声。燮公在知县任上处理过不少犯罪案件,在断案实践中看到,有的穷人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去干盗窃、抢劫的勾当的。正如他在《私刑恶》一诗中所说:"本因冻馁迫为非。"这是相当有见地的,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冒大不韪"的说法。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他在判案时总是倾向于穷人,"右窭子而左富商"(法坤宏《书潍县知县郑板桥事》)。
  乾隆十一、十二年间,当郑板桥调任潍县时,山东"连年饥谨,穷民难于口食,共谋抢夺".燮公在竹枝词中真实地反映了穷人因挨饿受冻"迫为非"(《私刑恶》)的情景,写出了一小部分人"逼上梁山",敢于拚命,"杀人白昼共称豪",但结果必然遭来杀身之祸,"父母妻儿惨泣号".这样大胆直率的描写,是当时许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文人不可能做到的。他唱出了人民的疾苦声,充当了人民的代言人。
  揭示社会不公根源 宅心仁厚向往陶唐
  郑板桥是家道中落的中上等家庭,又身居官僚集团,报酬相当丰厚。据乾隆二十五年《潍县志》载,潍县知县的年薪虽然只有白银45两,但养廉银则为1200两,而当时雇佣一名长工一年的费用不过5两白银。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关注民生民瘼的价值取向。他一首诗中说的是郭宅街郭尚友后人的住所:
  连云甲第尚书府,带宅园林太守家。
  是处池塘狄水阔,红荷花间白荷花。
  郭尚友在明末曾任漕运总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孙子郭一璐,累官至饶州知府。郭一璐的兄弟郭一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郭伟业(字质亭)、一个叫郭伟勣(字芸亭),都擅长诗书篆刻,由于志趣相投,板桥与其昆仲、潍北流河朱若宾(字草亭)遂成文字至交。板桥"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虽然有如此交情,但他并未因此漠视官宦集团与贫民阶层的对立。
  板桥先生受禅宗思想影响很大,他反对杀生,对于一些潍县人"家家杀戮"食用动物的行为甚为不满:
  天道由来自好生,家家杀戮太无情。
  老夫欲种菩提树,十里春风作化城。
  下面一首诗,则充分表达了他的美好愿望:
  奢靡只爱学南邦,学得南邦未算强。
  留取三分淳朴意,与君携手入陶唐。
  不必过分艳羡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奢靡生活,即便经济发展、生活富足,也未必是太平盛世,美好生活。他希望以圣贤思想化育万民,让潍县大地时时荡漾淳朴古风,步入人人平等、互相友善的陶唐社会。
  -
  情景对比强烈 画面生动感人
  板桥竹枝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艺术表现技法上也卓然高超。在形式上,都是七言四句,平仄相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表现手法上,均为选取典型材料后进行艺术加工,因而作品具有真实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
  抒情性:直掳血性沉着痛快
  板桥竹枝词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板桥在创作上主张"自写性情,不拘一格""直掳血性""沉着痛快".他认为,"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他在创作潍县竹枝词时,除了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外,还常常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以表明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爱憎态度或倾向性:
  潍城原是富豪都,尚有穷黎痛剥肤。
  惭愧他州兼异县,救灾循吏几封书!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善于运用本地风光、民俗和所发生的事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从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感情,使读者很容易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行间字里,二片乡情;墨际毫端,几多愁思",体会到那是"墨点无多泪点多"之作。毫不夸张地说,板桥竹枝词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优秀竹枝词情深意长、感慨深沉的特点,又具有沉着痛快、淋漓尽致的特色。
  40首竹枝词中,花天酒地的富豪社会与穷困潦倒的贫民境遇交替辉映,绝不是生硬拼凑,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明显的对比效果。一边是富商吃着"玉脍金齑"、"巨口银鳞",或从诸城运来的珍稀海鲜"西施舌",摆放的是名花异草胶州宝珠茶,穿的是"细葛香罗""翠袖湘裙"之类的绫罗绸缎,过的是"斗鸡走狗"、赌博宿猖的糜烂生活。他们挥霍无度,一掷千金,"割尽膏腴不挂心".有些显贵之家养儿娇纵,任纨绔子弟嫖赌放荡,"骰盆博局开门去,待得三更径不回".而穷苦人家却在啼饥号寒,听到富翁打骂自己的亲骨肉竟无能为力,只得暗自饮泣。然而,穷人与富人之间只是一墙之隔!这种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经过作者的艺术概括,显得集中而又典型,对比极其鲜明,颇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意。
  -
  形象性:绘声绘色如诗如画
  其次,板桥竹枝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板桥是位诗人,又是大画家,深知艺术形象的重要意义。他写诗善于绘声绘影,把形象勾勒的鲜明生动,栩栩如生。他的竹枝词也不例外。例如描绘宁静的山村: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流水弯弯,绿树重重,青峰层叠,落日夕阳,山村万籁俱寂,空无人烟,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
  描绘县城的一角:
  城上春云拂画楼,城边春水泊天流。
  昨宵雨过千山碧,乱落桃花出涧沟。
  诗的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跟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泊天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描写山林狩猎、北洼垂钓:
  秋风荻苇路湾环,钓叟潜藏乱草间。
  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晴雪上西山。
  板桥竹枝词之所以写得有声有色,画面生动形象,根源在于他对生活有深刻的感受和高深的艺术修养,懂得形象刻画在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在写作时能努力捕捉艺术形象,塑造艺术形象,形成诗的意境。而明清两代许多竹枝词的作者,却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塑造,不能创造诗的意境,往往在"纪风土"时机械写实,不注意艺术加工,把竹枝词散文化了;有的则在考证上下功夫,用考古证今的方法去写竹枝词,因而艺术质量不高,可读性不强。如郭麐的《潍县竹枝词(自注)》,虽然对潍县的山川、物产、风俗、荒台破庙、古墓残碑、世家名人着实进行过深入考察和文献考证,但明显缺乏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更像是在写诗体潍县志,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
  -
  通俗性: 独树旗帜标新领异
  再次,板桥竹枝词具有通俗性的特点。通俗性是竹枝词的基本特征。燮公能深入民间,吸取群众中的俚词俗语,留心下层社会流行的《乞儿歌》《莲花落》《竹枝词》之类的通俗文艺,在创作时力求把诗歌写得通俗易懂。如作品中的"瞎账""发迹""西施舌""万字纱""几家伙计""忽腾""漫腾腾""斗鸡走狗""烂肉烧肠"等等,是当时潍县城乡群众熟悉的词语。又如,"北洼深处好拿鱼""大鱼买去送财东""呼卢一夜烧红蜡""石块沙窝不值钱""关东逃户几人归"等诗句,明白如话,不加雕饰,一看就懂。
  郑板桥的诗歌,由于思想鲜明,内容丰富,形式通俗,接近人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尤其在明、清两代,在诗坛上拟古、复古之风越刮越猛的情势下,"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却不随流俗,不搞复古主义,而是敢于独树一帜,走通俗化的道路,以俚词鄙语入诗,与当时那些复古派文人形成鲜明的对照。郑板桥说:"学者当自树立其帜。"还说:"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板桥辄呵恶之,曰: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
  至于郭麐所谓"张打油叫街语"的评价,盖因其"嗜古吟诗不辍"、"自恨不如古人".两种不同的创作导向,注定了两种竹枝词创作风格的分野。郭麐指责板桥竹枝词太口语化、通俗化,恰好从反面说明了郑板桥在明、清时期当诗坛上大刮复古风之时,却声言决不"随声附和,以投时好",敢于独树一帜,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自写性情""作主人文章""写清诗清文""文必切于日用".郑板桥的《潍县竹枝词》组诗,连同《逃荒行》《还家行》等反映现实的长诗,非但不是"无聊之语、应酬之作",而是思想与内容形式高度统一,堪称经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
  -
  引领潍县竹枝风尚 绵延200年不绝如缕
  郑板桥首开潍县竹枝词创作之风气。在他的影响下,竹枝词创作在潍县发展成为一种代代咏唱、竞相弦歌的群体性文化现象,绵延200余年而不绝如缕。清代道光二年(1822)担任潍县知县的顺德人吴梯,也是一位竹枝词好手。转任胶州知州后,创作《胶西竹枝词》20首。光绪年间,地方金石文字学者郭麐,创作整理《潍县竹枝词(自注)》108首,偏重考古纪事。晚清担任工部主事、巡城御史和锦州知州的潍县进士陈恒庆、地方著名学者张昭潜、郭宅街郭氏后人郭康之,都追慕古风,写过数首竹枝词。新中国成立前后,县城里的中医大夫裴星川、平民李家骧,也创作了潍阳竹枝词组诗。裴星川《潍县春节即事百咏》100首,从腊八开始,到清明为止,写尽潍县年俗节庆、市廛风光。世居东关李家街的李家骧,客居泉城时,写下《潍阳竹枝词》39首。裴、李二位民间诗人的竹枝词之作,补民国时代之空缺,使潍坊近代的世俗风情得以完整传承,亦令潍县竹枝词能够历经二百余年而经久不衰,代有传人。民间文人的竹枝词作品,虽不及板桥竹枝词之高格,然其言情状物、记录乡土、铺陈风俗之句,也绘声绘色,颇多生活情致,弥足珍贵,深得板桥竹枝词之余绪。
  文/图 孙建松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文献丛刊》合辑,上海古籍出版社《郑板桥集》,李金新《郑板桥在潍县》,王新、牛鹏志《潍上古诗词》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