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26 18:26
鄌郚总编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91——120)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
  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
  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
  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
  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
  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
  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
  赏析
  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
  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
  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
  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
  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
  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
  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
  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赏析
  诗意在写送故人返乡,伤自己不能与之同返。诗扣紧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所见劫后荒凉,环环相扣。但诗在结构上看,从第三句至第六句,四句结构相同,却是一大败笔,不足为鉴。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赏析
  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译文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
  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
  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
  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
  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赏析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赏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译文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赏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赏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译文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赏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
  凉思(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象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赏析
  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流露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
  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细细吟来,一种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而把自己抛弃。此乃解人自解,不足为训。
  -
  北青萝(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
  我到山中茅屋寻访一位高僧。
  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
  冒着寒云寻找翻过山路几层?
  黄昏才见到他独自敲打钟磬;
  看他多么自得手上柱着枯藤。
  我想世界万物俱在微尘之中,
  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赏析
  诗是写访僧忽悟禅理之意。首联点出造访的时间;颔联写寻访孤僧的过程;颈联写黄昏时才寻到;末联是抒发感慨。访的是孤僧,因而以“独敲”、“一枝”、“人何在”等点出“孤”字来。最后两句,以“微尘”照应“僧”字,处处紧扣题意,表现了诗人在苦闷彷徨之时,不满现实,而向往佛家的消极情绪。
  -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
  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译文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赏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
  落花(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译文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赏析
  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译文
  远送严公到了奉济从此别离,
  人去山空只有别情绵绵依依。
  我们何时才能重新把盏长谈,
  昨夜月下对杯倾衷多么投机!
  巴蜀各郡讴歌惋惜你的离任,
  连续三朝你任将相真不容易。
  分手后我回到浣花溪边草堂,
  越发觉得我这残生淡泊孤寂!
  赏析
  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故别离之情依依,自不待言。
  诗的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情长。分手伤别,自然想到“昨夜”饯别情景,也想何时重逢。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称赞。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节。
  -
  别房太尉墓(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译文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
  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
  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
  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
  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赏析
  房琯在唐玄宗幸蜀时拜相。乾元元年(758)为肃宗所贬。杜甫曾为其上疏力谏,得罪肃宗,险遭杀害。宝应二年(763),房又进为刑部尚书,在路遇疾,卒于阆州。两年后。杜甫路过阆州,特为老友上坟,作此诗。
  这是一首悼亡诗,抒写感伤情怀。全诗叙述了生前的交往和坟前的哀悼。前四句写坟前哀愤,后四句写临别留连。诗写得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写房句句得体,写交往字字有情。知遇深情,渗透字里行间。
  -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赏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译文
  当初从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归往行在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门。
  当时西郊驻扎的敌人很多,往来调动甚频。
  真是危险极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胆战心惊。
  那时更是吓破了胆,至今彷佛还有未招回的魂。
  自从担任左拾遗这近侍之官,随着鸾与回到京邑。
  如今被放为外任之官,又哪里是圣上的本心!
  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才干,而日渐衰老。
  但我依旧不愿离去,驻马回望帝都的万户千门。
  -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赏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译文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赏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鄜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
  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
  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
  春宿左省(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译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
  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
  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
  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
  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赏析
  诗作于左拾遗任上,记叙了诚敬值宿,夜不敢寐的实况。反映了这时诗人不过是个小心谨慎的官吏罢了,字里行间也流露诗人的忠爱之情。
  诗开头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自幕至夜,再自夜至晓,自晓至明,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叙述详明而有变化。
  -
  旅宿(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译文
  住在旅馆中并无好的旅伴;
  忧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
  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
  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我真羡慕门外沧江的烟月;
  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
  春宫怨(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译文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颜面;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
  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