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13 21:48
鄌郚总编

李 沣:对剧姓之源的探讨

  对剧姓之源的探讨——
  复剧姓后人剧浩先生
  作者:李 沣

  前言:
  剧姓后人剧浩先生在邮箱里向我提了如下疑问:李老师您好?想给您咨询一个事情。在《世本》《元和姓纂》及其它中国姓氏书的介绍中,有的姓氏的源流解释的比较清晰,有些比较模糊,比如敝姓剧(劇:齐大夫食采于劇,因地为姓。),只是讲到齐大夫食采于劇,因地为姓。而敝姓的始祖没有明确姓名也没有简介,小生及我剧氏族人考虑是否因为当时齐国吞并纪国、管理纪国,不符合周的礼制,所以战国时的一些书籍里面予以规避,不知这样思考是否正确,请您多点评及指引为谢。
  谢谢您。
  剧浩
  2017、12、06

  齐灭纪后,将纪地改曰剧。从理论上说,改名之人,是个很有智慧和胸怀的人,是齐国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个与纪地管辖有关的人物。把“纪地”改曰“剧”,对齐国统治集团是个很好的交待,因为齐国已经把纪国征服了,必须把纪国的符号去掉;对纪国的遗民也是个能起安抚作用的政治安排,“剧”、“纪”古音近,虽然改朝换代了,但纪音仍存,纪的历史似乎仍在延续。但不知这个人物是谁?是何时、何种背景下做这一改动的?总之,齐灭纪国后,纪地改曰“剧”,从此“纪”名就不存在了。有“纪”时无“剧”,有了“剧”后,就无“纪”了。
  关于史书中对“剧”姓之源的避讳,我与你有同感。(宋)郑樵:《通志˙氏族三》讲“以邑为氏”者,说齐国有闾丘氏、隰氏、闾氏、崔氏、卢氏、鲍氏、棠 氏、穰氏、晏氏、画氏、檀氏、来氏、葘氏、盆氏、即墨氏、即氏、葵丘氏、梁丘氏、籍丘氏、余丘氏、安平氏、高堂氏等22氏。并说这些氏,多是采邑名,如:画氏,《风俗通》:齐大夫食采画邑,因氏焉;梁丘氏,齐大夫食采梁丘;隰氏,齐庄公子廖事,桓公封于隰阴为大夫,故以为氏;卢氏,齐文公之子高之孙傒,食采邑于卢,因邑为氏┄┄。但《通志》列举的以齐邑为氏的22氏中无剧氏,而剧氏如《世本》说:“剧氏,齐大夫食采于剧,因地为氏”,《水经注》也云:“巨洋水,又东北迳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后改曰剧。”总之,齐国确有“剧”,“剧”即原古纪国;而齐国也确有剧氏,即齐大夫食采于剧。郑樵《通志˙氏族略》是集录古文献,例如(汉)《风俗通义》、(唐)《元和姓纂》、(南朝)《姓苑》,不知为何,他没有采(东汉)宋忠《世本》有关剧氏之记载?
  文献中对采邑的齐大夫,基本都有名有姓,唯独对食邑于剧的齐大夫,其姓甚名谁,空白无载。我想主要原因是齐灭纪,是齐襄公的无理无道,对齐后人来说,不很光彩,因此,纪国之后和剧的事,就有所避讳。
  纪侯贤,纪国无罪,而齐把灭纪国灭掉,是赤裸裸地侵略,是齐襄公的霸道。《经传》云:“纪侯大去其国”,范宁注:“不曰灭,而曰大去其国,盖抑无道之强以优道之弱。┄┄齐受人之邑而灭人之国,故于义不可受也。”《公羊传》云:“纪侯大去其国,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齐人也承认,不谈齐灭纪,是为襄公讳也。
  齐襄公灭纪,打的旗号是为老祖宗复仇,“事祖祢之心尽矣”,似乎襄公是老祖宗的孝子贤孙。徐彥在疏中揭穿了襄公的无耻和虚伪,他说:“尽者何?以襄公淫逸行同禽兽,而言事祖祢之心尽,故执不不知问。”谈何对祖宗的尽孝之礼。王献唐先生也说:“我认为复仇只是齐襄公的一种借口,本质是想吞并纪国┄┄《诗序》说襄公为‘禽兽之行’,试想这种人,哪能想到他九世的祖宗,为他复仇?”①因纪侯贤,齐襄公恶,如同禽兽,因此齐灭纪,无道失德,在众诸侯间是件丑恶之事,齐国史上尽力回避,有其必然性。
  齐灭纪,是公元前690年。但纪地改曰“剧”是何年?史无载。
  一种可能就是齐襄公八年(公元前690年)夏,纪侯大去其国后,齐接管了纪国地,将其改曰“剧”,并作为某位齐大夫的采邑。襄公被杀后,其余党被逐或拙,此大夫也就销声匿迹。但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襄公只顾荒淫,不修内政,在位期间作恶多端,导致宫廷内乱
  如《左传》云:“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史记》云:“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鲁公夫人即自己的亲妹妹文姜),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国语》曰:齐桓公亲逆管仲于郊而与之坐,问焉,曰:“昔我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毕弋,来听国政;卑圣侮士,而惟女是崇。”可见桓公当权后,对襄公的所作所为,也是持鄙视和否定态度。因此作为明君的桓公,要巩固政权,也必然并必须和襄公划清界限。因此对齐灭纪,尽量回避或持模糊态度。同时,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卑圣侮士的齐襄公灭纪后,他可能对纪地财物进行了大肆抢掠,但不可能选贤任能对纪地进行有效治理。再就是齐襄公灭纪后,宫廷内乱,民怨沸腾,短短四年后,就被部下被杀,因此,在种恶劣多变的政治形势下,做为食邑于剧的齐大夫,不太可能是齐襄公时的政治安排。
  因齐襄公不修内政,惟女是崇,数欺兄弟和大臣,齐灭纪四年后,即公元前686年,齐宫廷乱,襄公被杀,小白回齐继位,为齐桓公,襄公时代结束。
  齐桓公继位后,在管夷吾、鲍叔牙的辅佐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对齐襄公的政治遗产持批判态度,对齐灭纪,也是多方回避。
  如《国语》桓公曰:“吾人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 这里没有谈东伐之事,因为东方除小国莱、莒外都已被齐征服,都成为齐的一部分。但谈到齐国的疆域时,却又说:“正封疆,地南至於陶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这就与史实严重不符了,因为此时纪酅(东安平)及纪酅以东的广大区域,亦即古纪国,都已被齐国占领,都已成了齐国的邑地,为什么不谈齐国东部疆域在纪酅以东的大片地区?讳也。
  桓公时的主要臣僚如《管子˙小匡》说:“桓公能假其群臣之谋,以益其智也。其相曰(管)夷吾,大夫曰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用此五子者何功度义,光德继法,昭于天下,以遗后嗣。”管仲、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这五人是齐桓公光德继法、昭于天下的助手和栋梁。《说苑》曰:“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可见隰朋对桓公称霸诸侯起了重要作用。
  齐桓公时,对已占领的纪国地,笼统地称东国,而管东国事务的是卿大夫隰朋。《管子˙大匡》云:“管仲曰:‘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土。”《管子˙》还云:“桓公践位十九年┄┄。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
  这里的“东国”和“西土”,不是齐国以外的国家,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内政。因为如果指对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问题的话,南面、北边还有很多国家,而这里只字未提南北。因此,东国指临淄以东的齐地,西土指临淄以西的齐地。
  为什么让隰朋管东国?因为临淄以东,主要是古纪国的地盘,而且是个很大的地盘,除纪国本土外,还有今安丘的纪郚,今昌邑的纪鄑等。这里涉及到对占领国人的安抚和对占领地的有效治理。说到臣僚的优长之处时,管仲与齐桓公两段对话都谈到隰朋。《管子˙小匡》管仲云:“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说明隰朋很会处理各种关系。当管仲卧病,桓公询问他国家大政委托给谁时。“管仲对曰:‘隰朋可。朋之为人,好上识而下问。臣闻之,以德予人者谓之仁,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以善养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于国有所不知政,于家有所不知事,必则朋乎。且朋之为人也,居其家不忘公门,居公门不忘其家,事君不二其心,亦不忘其身。举齐国之币,握路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大仁也哉,其朋乎!”还说:“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这一大段话说明,隰朋之为人,眼光远大而又虚心下问,善于用做好事薰陶人,该管的事必管,不该管的事不管,动必估算自己的力量,举事必考量自己是否有胜人的法和术。他曾用齐国的钱救济过路难民五十多户,而受惠者不知道是他,称得上大仁的,隰朋也。
  东国纪地是齐的侵地,这里有矛盾,需要有外交手腕的人来治理;东国纪地为齐粮仓,《管子·轻重丁》“桓公曰‘齐西水潦而民饥,齐东丰庸而粜贱。”齐东五谷丰登而粮价低廉。管子还曰:“昔者纪氏之国强本节用者,其五谷丰满而不能理也,四流而归于天下。(《管子·轻重乙》)说明含纪地的东国非常富饶,农耕社会的粮食最为重要,“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管子·国蓄》)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管子·小问》)。因此纪地的东国是齐的政治、经济命脉。所以这个地区需要由隰朋这样的仁者、义者、礼者、智者的来管理。
  透过这些史料信息,似乎得出第一位食邑于剧的齐大夫是隰朋,但这只是依据有关史料做出的逻辑推论,或者说是个假说,而不是历史的结论,因为目前还无法从用文献或考古资料直接证明第一位食邑于剧的齐大夫就是隰朋。但在特殊条件下,假说对我们的研究还是借鉴启示作用的,就如同张敏先生说的:“科学意义上的假说,是建立在对若干事实进行归纳、排比、分析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事实与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讨若干事实有可能导致某种必然结果的研究方法。在考古学上,它虽与传统的考古学手段有相悖之处,但却可以给人以启迪。在某些课题尚无法得出结论的情况下,假说不失为一种可能的研究方法。”②
  如果这个假说成立,其后果如何?
  西周和春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序列。《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王公享用贡赋,大夫靠采邑生活,士人靠公田生活。大夫的采邑,既是衣食的来源,也是自己的领地,自己的管辖地,这里也是自己宗族的所在地。在采邑里有宗庙、官吏和行政系统。因此,剧邑,也是隰朋族氏的所在地。隰朋死后,其子孙有一定的继承权。
  齐桓公对管夷吾是言听计从,因此霸业辉煌。但管仲死后,齐桓公六神无主,在用人问题上一下由明君变成了昏君。
  前面曾论当管仲卧病,桓公询问他国家大政委托给谁时,管仲对曰:“隰朋可”。而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和《韩非子·十过》载,桓公确认为易牙、开方、竖刁最为合适。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曰:桓公“或以竖刁、易牙为相,二人也,朋党群兽,娄朋取与。”竖刁、易牙“不以邦家为事,从公之所欲更”。竖刁管后宫,易牙管烹调,虽得桓公宠,但都不是治国之材。而且两人品质恶劣,“朋党群兽”。因此鲍叔牙和隰朋“讽谏桓公,远离佞臣竖刁、易牙”。但管仲死后,大权还是落入竖刁、易牙之手。竖刁、易牙得势,也就意味着鲍叔牙和隰朋,面临着杀身之祸。隰朋死,死因不明;鲍叔牙销声匿迹。然后桓公五子争权,互相残杀,齐国大乱,致宫中无人,齐桓公被饿死后,“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无人照管。
  在这种大背景下,隰朋子孙及剧地之民,都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已为齐国所不容,只有外逃避难一条路。
  剧姓之人外逃,有两个去处,一是莒国,二是卫国。《史记·楚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
  襄公专权时,桓公(小白)及师鲍叔牙、隰朋,就在莒国避难。但莒国离齐国太近,不是避难的理想地。因此,剧姓之人很可能逃到了卫国。剧姓之人之所以逃到卫国,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除桓公为卫姬之了外,还有卫与古纪国的诸多历史联系。
  卫都朝歌,即淇县,这里淇水、淇县、牧野、朝歌以及楚丘,与古己国祖先伯益、夷羿有关;而周时的伯懋父,也与古己国地有关,“《沫司徒疑簋》是说周公平定三监叛乱之后,封康叔于卫,而沫地(牧野、朝歌、故殷墟)的司徒疑前来协助。┄┄因此,沫伯疑、伯懋父与牟夷,与寿光地都有着古老的历史联系。”③另外,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狄人侵卫,齐桓公伐狄救卫,并将卫的部分臣民迁于楚丘,使卫摆脱了狄人的威胁。有鉴这些历史的联系,隰朋后裔及剧地之民,很可能逃到了卫国避以难。剧的远祖剧辛是赵国人,而战国时的赵国与春秋卫国相连。
  因现在无充分资料证明春秋时的隰朋就是食邑于剧的那位齐大夫,这客观上就存在别的可能,如这位齐大夫是战国时人,网上也确有“战国齐大夫”之说。
  东汉寿光人徐干在《中论·亡国》篇中说:“昔齐桓公(田氏桓公,前374—355年)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桓公之子齐威王时稷下学宫进一步发展,到了桓公之孙齐宣王(前319—301年)时稷下学宫鼎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前283—265年)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列大夫”、“祭酒”都是稷下学宫的职位尊称,犹如今天的中科院士、院长。
  齐宣王时的慎到,齐襄王时的荀卿,都是齐大夫,又都是赵国人,慎到、荀卿是食邑于剧的齐大夫吗?是剧辛的祖宗吗?我开始也倾向于食邑于剧的齐大夫是慎到,并且将其观点告知了剧浩先生。但仔细分析战国历史,看来这个观点难以成立。
  首先排除荀卿。荀卿是赵国人,是齐大夫,但荀卿任稷下学宫“祭酒”后,又回到赵国,然后又应聘入秦,最后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做了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最后死在兰陵。因此荀卿与剧氏无关。
  慎到,赵国人,齐大夫。慎到是否是食邑于剧的那位齐大夫?综合分析战国时的剧烈变革和变化的历史和慎到个人经历,慎到不可能是食邑于剧的那位剧姓始祖齐大夫。
  战国时一项重要变革就是延续几千年的世卿世禄制向官僚俸禄制转化。春秋以前,各级贵族同时兼任诸侯国的官职,诸侯赏赐封邑为他们的俸禄,并可世代相传,这即所谓的世卿世禄。战国时风行“任贤举能”,私学兴起,后备官僚丛生,最后各国变法,从制度上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④《孟子·公孙丑》载:齐宣王为使孟子留仕于齐,答应给孟子“万钟“的俸禄。再就是战国时,齐地也已实行郡县制,县,齐曰城。《战国策·齐策一》:齐有“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从世代关系上考虑,慎到也不像剧氏之祖。文献所载剧辛,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剧氏远祖。剧辛卒于前243年,假如他活六十岁左右的话,大致生于前300年左右。而齐宣王在位为前319—301年,这极乎与剧辛同代,因此宣王时齐大夫中,都不可能是食邑于剧的剧姓始祖。始祖与远祖剧辛基本没有隔代,如果剧氏族谱中剧辛为八世孙的话,这位剧氏始祖应在春秋时期,而不能在战国时期。
  再就是慎到虽是赵国人,但史载:楚怀王在位时,慎到为太子横之师。太子横质于齐(前300—前299年),慎到相随到齐。襄王(太子)归楚,“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可见这时慎子又随襄王自齐归楚,并佐襄王巧妙地处理了楚与齐、秦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现在有些学者也认为出土郭店竹简的郭店一号墓主,就是楚襄王师慎到。这样看来,慎到与剧氏确无关系。
  综上所述,隰朋与慎到两相比较,春秋隰朋为食邑于剧的齐大夫的理由更为充分,但由于受史料限制,这只能是推论,不是定论,但可备一说。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教导我们:“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一分材料出一分货”,根据目前掌权的材料,对剧氏之源只能把话说到这个分上。因此还需要学者和民间继续发掘史料,以确证剧姓始祖是何人。
  完稿于2017/12/21
  注释:
  ①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183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②张敏:《华夏文明起源的假说》,《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③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242页,齐鲁书社2010年版。
  ④杨宽:《战国史》第213、2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剧氏人物:
  剧辛,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是兵家的代表,著有《剧子》,亦称《处子》九篇,与郭隗、乐毅、邹衍齐名。司马迁云:“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
  剧孟 ,洛阳人,以经商为主,行侠仗义显露于诸侯。司马迁有:汉兴,“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剧燕,唐代诗人。为诗雅正,亦十哲之一也。王重荣镇河中,燕投赠王曰:"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三公。"重荣甚礼重。
  剧鹏,高阳人,北魏宦官。粗览经史,闲晓吏事,个性通率,曾任中常史。
  剧可久,涿州范阳人,沉毅方正,明律令,初召为大理评事,逾年迁大理正,召为著作郎。历殿中少监、太子右谕德、大理少卿,赐金紫。参预编编辑《刑统》三十卷。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