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13 21:53
鄌郚总编

纪姓源流探微

  纪姓源流探微
  作者:李沣
  做为姓氏的“纪”,其本字是“己”。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有“己”字,但无“纪”字,因此,周封炎帝后东莞剧县(今寿光)的“纪国”,实为“己国”。齐灭纪,纪人以国为氏,这也就是纪姓之源。但战国前的纪姓人,其姓氏用的是“己”,而不是“纪”。战国以前,有“己”无“纪”,由“己”到“纪”,是战国后出现的变化。如著名古文字学家王献唐先生言:“十干中戊己之己,无法为造专字,同音借己为用,久假不归,别造纪字当丝绪之己。”(王献堂:《山东古国考》第66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甲骨文中的“己”字,像折叠之丝。罗振玉说:“己象隿射之缴(系在箭上的生丝)。”朱俊声说:己字 “古文象别丝之形”。而战国时的“纪”字,右边的“己”下还一“口”字,有口吐丝之意。口吐丝者,蚕也。因此“己”字与蚕、桑、扶桑、穷桑有关,或者说与东夷族有关。
  甲骨文“巳”字,成蛇、虫形,因此《说文》曰:“故巳为蛇象形”。古文字学者都认为己、巳同源董增龄《国语正义》卷十四释“己”姓即“姒(巳)姓。(转引自顾颉刚:《祝融族诸国的兴亡》,《古史考》第六卷,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少皋本是己姓之祖,但《左传?昭十七年》正义云:“巳姓出自少皋”,可见在古文献中“己”与“巳”通用。
  王迅先生在《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一文中说:”虫或蛇是东夷太皋、少皋、祝融族的图腾之一,东方地区先秦时期己姓和巳姓,与虫或己有关的地名,应来源于东夷族的虫、蛇图腾。”(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禹贡》“桑土既蚕”,《正义》曰:“宜桑之土,既得桑养蚕矣。”《禹贡》还有:“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檿丝,檿桑蚕丝。《禹贡锥指》载:“檿桑出东莱”。
  “己”,是个十分古老的姓氏,(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列出古姓二十七个,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列出古姓二十三个,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列出古姓二十一个,其中都有己姓。己(纪)姓之人在古文献中出现最早的是纪通,《论语摘辅象》曰:伏羲六佐中“纪通为中职”,但纪通的族氏详情无法考证。
  一、东夷首领少皋是己姓之祖
  文献中对己姓之源的权威记载,为己姓是黄帝后。《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其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咸、任……是也。”《帝王世纪》:“少皋帝,名挚,字青阳。”因此,青阳即少皋,黄帝之子,少皋为己姓。《世本》:“己姓出自少皋”,杜预注:“少皋金天氏,己姓之祖也。”
  关于少皋族团的地望,《帝王世纪》载:“少皋帝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少皋降居江水,邑于穷桑,登帝位后都曲阜。
  关于“江水”,学者认为不是长江之水,而是古沂水。江,公也,即汇聚了众多小河的大水。《史记?殷本纪》载:“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的东南西北,看来是以泰山为坐标。江,也就是泰山东面的一条大水。石泉先生认为,这个“江”就是古沂水。(石泉《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称谓》,见《文史》第六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关于“穷桑”,有多种含义,因此地望也有多种说法:一是泛指东夷少皋的疆域,如“世不失职,遂济穷桑”、“共工振洪水以薄空桑”,这个“穷(空)桑”,恐怕是指黄河下游和泰沂山系周围的广大地区;二是专指少皋和其族裔的所在地,如《帝王世纪》:少皋“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贾逵云:“处穷桑以登天下,号曰穷桑”;《晋志》:“少皋始自穷桑而迁都曲阜。”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穷桑就在曲阜,或曲阜附近。但如果穷桑就是曲阜或曲阜与穷桑离的很近的话,少皋邑于穷桑,登帝位后“迁都曲阜”或“徙于曲阜”,这个“迁”或“徙”字就毫无意义。另外,张衡《思玄赋》旧注:“少皋金天氏居穷桑,在鲁北。”曲阜与鲁北也不太吻合。因此,对少皋“邑于穷桑”的地望,还可依据文献记载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山海经?大荒东经》言:“东海之外有大壑,少皋之国。少皋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是说少皋之国在东海之外。少皋又“号曰穷桑”或“邑于穷桑”。关于“桑”,《说文》又云:“桑,日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桑木也。”《山海经》、《淮南子》皆谓日出之地为汤谷。而汤谷上有扶桑。因此少皋之国,与东海之外,与汤谷,与榑(扶)桑,与琴瑟,有密切关联。
  前面我们从古文字上说到“己”、“巳”同源。己为丝,巳为虫(蚕)。蚕食桑也。从姓氏图腾的角度考虑,己氏之祖少皋族团,他的存在和发展与丝、蚕、桑息息相关。关于“桑”,《山海经?海外东经》言:“榑桑,神木,日所出”、“汤谷上有扶桑”。扶桑在汤谷,这与少皋之国在东海大壑吻合。少皋是己姓之祖,而己姓的图腾符号是丝或虫(蚕)。道理非常简单,丝由蚕吐,蚕要食桑。因此少皋之国,必然是蚕桑之地。
  “穷桑以产桑得名,古代桑田多在鲁南曲阜、兖州一带。”(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88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但我们按照上面思路分析,与少皋族团息息相关的“桑”,似乎不在曲阜、兖州一带。出自东海之滨少皋之国的“榑桑”,应是山桑。《说文》:“檿,山桑也。”《诗》曰:“其檿其柘”。伪孔传云:“檿桑蚕丝,中瑟弦。”《孔疏》:“郭璞曰:‘柘属也’。檿丝是蚕食檿桑所得,丝韧中琴瑟弦也。”《东坡书传》:“惟东莱出此”。王樵《尚书日记》云:“按莱人之檿丝,至今有之,茧生山桑,不浴不饲,土人取以为缯帛,尤坚韧难敝。”这种野蚕满树上都是,不用喂养,不用照料,秋后收茧即可。李步青、刘玉明说:“胶东半岛丘陵山地盛产柞蚕,至今不衰。柞蚕是一种野蚕,是殘存的古生物。”胶东半岛的这种柞蚕比桑蚕更古,而且柞蚕只用收不用养,更符合原始采集生活之用。由此观之,少皋国的穷桑之地,更像在胶东半岛。
  海岱惟青州,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广大地域为青州。《吕览?求人》:“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青丘之乡。”这个地区的青州、青丘、青羌之“青”,很可能与少皋青阳氏之“青”有关。
  《山海经?海内经》:“少皋生般,般是始为弓矢。”《路史·小昊纪》:小昊(即少皋)“次妃生般,为弓正。┄┄有子曰昧。”青州地区有般阳和昧水(又名巨洋水、弥水),青州的“般”和“昧”,看来与少皋氏族有关。
  少皋氏以鸟命官,“为鸟师而鸟名”,有五鸠之官,爽鸠氏为少皋司寇。姜太公所封之齐地临淄,《晏子春秋》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因此,《元和郡县图志》载:“青州,古少皋之墟”。
  综览诸多历史文献,可规见少皋己氏族团的足迹是由东到西,而古潍、淄两河流域,是他的一个重要据地。如同李步青、刘玉明先生说的:“据考古发掘初步可定,己氏族起源胶东半岛,以后逐渐向西发展到今昌潍地区……,其山东部分,大致相当于齐国最强大时的范围。”(李、刘:《胶东考古研究文集》第373页,齐鲁书社2004年版。)
  李步青、刘玉明两先生,对山东莱阳出土的带有东夷古文字的陶盉考证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齐”,来源于“巳”,得名于“己”,“齐”迨名源于“己”。《毛诗笺》云:“齐者古少皋之氏,爽鸠氏之墟”,“从齐氏族看,显然出于东方之己族。”(同上)
  另外还有一证,《逸周书?尝麦解》:“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说明蚩尤族曾居少昊地,蚩尤死后葬冢寿张。而做为少皋之墟的潍淄地区,自古就有寿地,史称三寿、王寿、平寿。《古本竹书》载:“柏杼子征东海及三寿”;《国名纪已》云:“后杼征东海,伐王寿。”甲骨文“寿”字,是“己”字的演变,寿字是在己字里加了两个口字,这也说明,潍淄地区是古己姓之族的大本营。
  2、黄帝之孙、少皋孺子颛顼也是己姓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这二子,其一是少皋青阳,其二是昌意。少皋邑于穷桑,登帝位后都曲阜。《大戴礼记》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少皋是黄帝之子,继天子位。但“少皋之衰,九黎乱德,颛顼受之。”(《汉书》)少皋帝衰落后,黄帝之孙、少皋孺子(也是少皋之侄)继天子位。因此《史记》说黄帝二子皆有天下。昌意和少皋为同母(嫘祖)所生,应为同姓。少皋为己姓,昌意也应为己姓,昌意子颛顼高阳自然也应为己姓。
  但经史学家自古对《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中的“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为黄帝得姓之子的十四人中,有两子即青阳和夷鼓得了一个姓,己姓,青阳和夷鼓都是己姓;另一种理解“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的“己”,为黄帝自己的“己”,也就是说,青阳与夷鼓得的都是黄帝自己的姓,即“姬姓”。因此《帝王世纪》言:“少皋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但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帝王事迹,都是口耳相传,姬、己同音,姬、己确实很难区分。不仅如此,如前述“己”、“巳”同源,“己”就是“巳”,因此古文献中有关于少皋姓氏“己”与“巳”的记载,也多混淆不清,同样是《世本》,但不同的辑本对少皋的姓氏记载不同,王谟辑本:“昆吾己姓国,出自少皋”;陈其荣辑本:巳姓出自少皋”。少皋、颛顼、帝喾,在文献中都有姬、己、巳姓之说,但比较而言,己姓说比较更可靠。
  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炎黄二族的错综复杂关系,东夷少皋族团从颛顼开始,有个从东到西的迁徙历史。
  《帝王世纪》:“及颛顼生,十年而佐少皋,二十而登帝位。……平九黎之乱,以水事纪官。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於是民神不杂,万物有序,始都穷桑,徙商丘(又称帝丘,今河南濮阳)。”
  颛顼登帝位后,由穷桑(今曲阜)徙商后,商丘又称帝丘,今河南濮阳。
  颛顼帝是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徐旭生先生说他是大巫、宗教主。在少皋末年,民神杂糅,谁都可以通天,可以与神对话,九黎乱德,下民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帝颛顼出来,快刀斩乱麻”,命重“司天以属神”,也就是说只有 大巫重,才能与天神沟通,管天上的事;命黎“司地以属民”,让火正黎,管理地上的群巫和臣民。“这样一来,社会所应该遵守的科条才得统一,社会的秩序又得一时安宁”,“帝颛顼是个宗教主。他死以后,他所居住的帝丘)大约还继续不少年岁为宗教的圣地。”(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95、9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祝融八姓,首姓为己姓
  古代传说,祝融出于颛顼,祝融是司火官职,担任火正祝融的名字,或叫黎,或叫重黎,或叫吴贺。
  《左传》:“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又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系》又说老童妻“产重黎及吴回”。这些记载表明,祝融是颛顼之后,既然是颛顼之后,当然也是黄帝之后,或者说祝融族团是由黄帝族团繁衍而生。祝融或祝融族团也是己姓。
  颛顼帝子祝融未继天子位,继颛顼帝位的是帝喾。《鬻子》:“昔者帝喾年十五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史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又言“高辛於颛顼为族子。”《史记》还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颛顼子祝融在帝喾时期,职火正,甚有功。罗泌《帝王世纪》,均视颛顼、帝喾为黄帝后,姬姓。在没有文字的三皇五帝时代,历史靠口耳相传,“姬”与“己”同音,少皋、颛顼、帝喾、祝融这些黄帝后,是姬姓还是己姓,确容易产生不同理解,因此各种理解也都有其道理。
  祝融应随颛顼姓,为己姓,也可如罗泌所说为姬姓。但《国语》明确记载祝融后为八姓,首姓为己姓。可以说从此,己姓与姬姓再不混淆。
  祝融八姓里首姓为己姓,《国语?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昆吾、苏、顾、温、董,是人名族名也是国名。例如昆吾,《国语?楚语》曰:“‘昆吾’,祝融之孙,陆终第一子,名樊,为己姓,封于昆吾;昆吾,卫(今河南濮阳地)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今河南许昌地)。”昆吾国族,由濮阳到许昌。
  顾,祝融后,己姓。《诗?商颂》:武王伐商,“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郑《笺》:“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殊也。”顾,在今山东西部的范县东南顾城。己姓的顾和昆吾,都与夏桀为党,被商汤殊灭。
  苏、温,祝融后,己姓,苏氏之女妲己,可证苏为己姓,温又传为苏。《郑语》判为二国,但《左传》视为一国,杜预解:“今温县,……凡十二邑,皆苏忿生之田。”按杜解,温即苏,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二十里。又《大系?稣公簋》:温、苏之地在今河南北部,离昆吾之墟不远。(顾颉刚:《祝融族诸国的兴亡》,载《古史考》第212页,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董,祝融后,己姓,《左传》昭二十九年,豢龙“以服侍帝舜,帝赐之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续汉书?郡国志》:“济阴郡定陶,有三鬷亭。”
  己氏,《左传》哀十七年,:“公(卫庄公)入于戎州己氏”。《路史?小(即少)皋纪》注引《十道志》:“戎本国号,己氏其姓。”陈般曰:“谓之戎州己氏,是戎国己姓。戎州姓己而曰戎州己氏,国而系姓。”(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第9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通典?州郡典》:“宋州楚丘,古之戎州己氏之邑。盖昆吾之后别在戎翟中……汉曰己氏县也。”王国维《说毫》曰:“且顾与昆吾,《郑语》均以为己姓之国,故卫之帝邱城外有戎州己氏。”(王国维:《观堂林集》卷十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顾颉刚先生的说法与此说同,即“这个己氏即在卫都濮阳城外,很可能是昆吾之族的孑遗。”(顾颉刚:同上)
  《汉书?地理志》:“梁国有己氏”。《元和郡县图志》载:“楚丘县,古戎州己氏之地,至汉为己氏县,属梁国,后汉济阴郡,北齐废。隋开皇五年又置,属曹州。”
  对这个戎州己氏的来历,《路史?小昊(即少皋)纪》云:小昊“次妃生般,为弓正,是制弓矢,……有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俱臣高阳。己氏、格氏、戎氏……皆允类也。”即谓戎州己氏出自少皋允格。
  综上所述,己氏祖地本来在穷桑,但不断地由东向西迁徙。颛顼登帝位都曲阜,后徙商丘(帝丘),今河南濮阳。帝喾继位都毫(今河南偃师),祝融八姓首姓为己姓,己姓五国:昆吾、苏、温、顾、董,还有一个戎州己氏,都分布在今河南和山东西部。对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进行了考古学的验证和说明,杜金鹏认为,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其“文化内涵之主体,与山东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类型十分接近,从而决定了该类遗存实属大汶口文化之范畴。”(杜金鹏:《试论大汶口文化颖水类型》,《考古》1992年第二期。)王先胜在《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一文中也说:“郑、洛地区年代较早的包含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应与祝融文化相关,其文化来源主要在汶、泗流域。”
  4、己氏国族由黄帝后向炎帝后的转变
  己姓,少皋之后,也可以说是黄帝之后。但周时的纪国,是炎帝后姜姓。己姓的这一变化,起于何时?源于何因?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曾对其进行多方面考索,但结果不十分满意,看来还需重新探讨。
  对河南大汶口文化的族属特点,学者们进行了详尽讨论。王先胜说:“很可能蚩尤裔九黎集团在后岗类型晚期或是后岗类型从豫北冀南撤离南下时,即有一支分化出来而滞留豫中为‘颛顼’所用,这便是最早的祝融,而‘共工’又从蚩尤裔、祝融族中分化出来,既不南下长江流域,也不愿去为‘颛顼’效力,而仍然坚守在豫北冀南,后来又汇合钓鱼台类型中的炎帝后裔,组成了古史传说中的共工族。所以古史传说中祝融、共工都是炎帝后裔,而且‘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炎帝后裔姜姓的共工,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的祝融族中分化出来了,而这些族人一直坚守在豫北和冀南。这样黄帝后裔的祝融族人,有些变成了炎帝后裔的共工族人。一个典型的代表即戎州己氏。
  关于戎州己氏,《路史》谓出自少皋后允格,为允类。《左传》庄二十八年,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解:“小戎,允姓之戎。”《左传》昭九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左传》襄十年:瓜州之戎,“是四岳之裔胄”。四岳,炎帝后。这样戎州己氏,又归到了炎帝族团。
  关于戌州己氏,还可以换一角进行分析。古文献多说禹生西羌,顾颉刚先生说:“甚疑禹本为羌族传说中之人物,羌为西戌┄┄。姜之于羌,其字出于同源,彼族盖以羊这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顾颉刚:《九州之戌与戌禹》,转引自《顾颉刚经典文存》第212、218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大戴礼记》、《世本》都曰:“鲧娶有莘氏”,产文命或曰高密禹。《太平御览》八十二云:“修己┄┄生姒戌文命禹。”《潜夫论·五德志》云:“修己┄┄生白帝文命戌禹。”禹的母亲是修己,是有莘氏女。关于莘国,《元和郡县图志》云:“古曹国,在县(济阴)东北四十七里,故定陶是也。┄┄莘仲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莘之国也。”“有莘之墟”,大姒国也。禹母修己,修是名,己是姓,如同苏妲己,妲己是苏国女,苏是己姓国。禹母修己姓,少皋之后,(详见李沣《大禹出生山东考》,载《荷泽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西羌姜姓的禹父鲧族,或曰姜戌族,与少皋之后的修己族结为婚姻生禹,因此这个地区(古曹州)也就成为戌州已氏。这个己氏,既有东夷修己族的血统,又有九州戌西羌人的血统,或许这时戌州己氏由黄帝后己姓变成了炎帝后姜姓。
  古曹州的戌州己氏,是炎黄二族融合的产物。是从颛顼帝率东夷族人西迁后,与炎帝族人互通婚姻后产生的新的氏族集团。王先胜先生在《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一文中说:“如果没有史前考古,神话传说永远都是那么荒诞不经。”对戌州己氏,也必须找到考古学的证明。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章丘、平度发现的岳石文化,学界都认为是龙山文化后的东夷文化,大致在夏、商时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在《论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一文中说:“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同鲁北地区的岳石文化也是大同小异。”并说:苛荷泽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主要是同商丘地区相联系;在岳石文化时期,除同商丘地区继续保持联系外,其同濮阳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到了商代,特别是晚商时期,这三个地区的文化面貌已逐渐趋于一致。”(邹衡:《论荷泽(曹州)地区的岳石文化》,载《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续集),)由于颛顼帝西迁,东夷少皋族团的众多氏族也随之西迁,从帝喾到舜,皋陶、伯益、夷羿等东夷人士,相继在这些地区活动,成为五帝政治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因此东夷的岳石文化,在这三个地区都留有足迹。
  5、殷商王朝中的己氏国族
  戎州己氏,在殷商一代也是个重要的氏族集团,或曰重要的国族。殷商甲骨上有很多己姓活动的记载。对此丁山先生有过专门考证,            卜辞有:“丙寅,二,自己入。”
  因此丁山先生说:“武丁、祖庚之际,自甲骨文徵之,孝己之外,实有人以己为氏者。且此己氏尚有一卤传世,如《己且乙》,其后或称己中,如卜辞云:‘甲午,卜,己中酒正。”酒正者,酒人之长也。”商人好酒,酒正为宫廷重要官职。
  卜辞还有:“己亥,卜,己贞,子商妾……。”
  丁山先生还说:“有贞人之己,以证《高宗彤日》之祖己。吾知卫庄公所入之戎州己氏,……既己氏亦必商之旧族。”(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版。)陈槃先生云:“如丁先生之说,是己非姓也,乃国族也,亦即所谓氏也。商代有己氏即己国,由丁先生所示例观之,此为无可否认之事实。”(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第939~9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综合俩先生之说,商时有己氏族人,一位为贞人,一位为酒正,还有一位神威极大,即可以训王的祖己,因此商时有己氏族,或曰己国族。
  在甲骨文和殷商铜器中,除单一氏族名(或曰族徽)外,还有复合氏族名(或曰复合族徽),例:己、其、竝、疑,是单一氏名,而(己竝)、(己其)、(己其疑)就是复合氏名。对复合氏名学界虽有争论,但有一点,即复合氏名“是由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族氏名号组合而成的”(朱凤翰:《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复合氏名》,《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三期。)结论,大家都认同。因此这种复合族徽,或曰复合族氏名,是代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的结合。如此,己竝、己其、己其疑,就是由己族与竝族、与其族、与其、疑族结合后形成的新的族氏名。
  ⑴关于己竝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己竝)器在中原就有出土,如《集成》06597的“竝觚”,出土于殷墟安阳;《集成》06579的“竝觚”出土于河南新乡,说明竝族在殷商时就是个很重要的氏族,活动在王畿附近。但1983年,在寿光的益都侯城出土了64件殷商铜器,其中铜鼎5 件,铜鼎上都有“己竝”铭文。《左传》记载,春秋纪国的附庸或曰邑,有纪郱、纪鄑、纪郚、郚酅等。己竝,是己与竝的联合,春秋时是纪国的附属国,竝族从属于己族。
  ⑵关于己其
  殷商和周都有(己其)族,由(己竝)族可知,(己其)族是己与其族的联合体。甲骨文和商周铜器中,都有“其”氏族的铭文,《族殷周金文集成》收录“亚其”器25件,其中有18件出自妇好墓,说明其氏族在武丁时期,就活耀在政治舞台上。族徽中的“其”字在亚(一方格)中,何景成先生说:“‘亚’应该是一种职官性的称谓,其地位颇高,┄┄这种带有‘亚’族氏名号,有的为某一方国的族氏名号,如‘亚醜’、‘己其侯亚疑’。”(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第59、60页,齐鲁书社2009年版。)
  其族与己族的联合不知出于何时和何背景,但据胡厚煊先生研究,他认为:“帝乙、帝辛时所封者有攸侯喜┄┄?(己其)侯┄┄。”(胡厚煊:《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第7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赵诚先生同意此说,认为?(己其)字是甲骨文四期出现的字。
  岛邦男(日)先生在《殷墟卜辞研究》一书中,绘制了辐商代诸侯分布图,把董作宾、胡厚煊、陈梦家统计出的殷商侯名,加在一起共计35个,其中?(己其)侯出在第五期。?(己其)的位置在杞的偏东北,相当于今曹州地区。岛氏指出:这些侯名中,“皆以地区被称”,“可知诸侯的封地是固定的”,“诸侯有封地、武力,除从事征伐外,还监视方国动静并向殷报告。”(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第838、8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卜辞有“在?(己其)贞” (《前》2、2、6);有“老?(己其)侯,王其”(《合集》36416),说明?(己其)侯族里有老有少;有“我以?(己其)┄┄爯升受。”(《合集》36524)是说王率?(己其)侯进行祭祀活动;有“王于?(己其)侯、缶师”(《合集》36525)说王要在?(己其)地会合?(己其)侯和缶师,准备出征。由上述卜辞可见,?(己其)侯在王室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金文中?(己其)器更多。《集韵》、《类篇》都说:“?(己其),古国名。”董作宾认为,卜辞中的?(己其)侯,“亦即春秋之纪侯”。(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载《集刊》六本。)
  上述资料显示,?(己其)在商时是侯国,地处今曹县附近,与王关系十分密切,地位很显赫。
  ?(己其)族,是“己族”与“其族”的联合,“其族”从何而来?两族有何特殊关系?学者研究,“其族”,即伯益族系。
  对其族的族系,或者说对其族先人的推断,迈出重要一步的是陈槃、邹衡和王永波先生。陈槃先生说:“(?己其)国始封或曰伯益”,认为伯益为其氏之祖。(陈槃:《不见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第149页,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邹衡先生认为:“甲骨学中的其字,恰好是冉字的倒置,看来冉、其二字都是土笼的象形。”,认为伯益与冉、其二氏有族源关系,冉、其二氏应为伯益族的一个分支。对此问题进行更为详细论证的是王永波先生,王在陈、邹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孟子》)(颛顼之墟西面有淇山、淇水),和益都有箕山、箕岭的耦合关系,推论出淇(箕)地与伯益族的居地有关,伯益是其氏族的祖先,益都可能是伯益族的故地。
  益都为伯益族的故地,这个结论还有其它史料为证:
  伯益为秦之先祖,《史记·秦本纪》:“秦之先,颛顼之苗裔。”现在史传多言伯益为嬴姓,但“嬴”是伯益佐舜有功,所赐之姓,嬴不是伯益的出生地。关于伯益的出生地,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世系上考察,伯益是颛顼之后,颛顼都穷桑,在曲阜,因此伯益出生地也在泗水流哉;二是从益音考察,杨宽先生认为“益”和“燕”,“不仅声同,实本一字”。(杨宽:《中国古史论文集》第29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据此,何光岳先的结论是:“嬴族既然是燕的分支,当亦起源于今河北燕山一带。”(何光岳:《东夷源流史》第24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由伯益之“益”字,因与“燕”字同音、同形,推理出“益”出燕地,但也可以不用这种逻辑推理,而直接从“益”字上分析。
  伯益之“益”,必然有其重要的历史含义。益地在何处?今山东寿光地,古有益县和益都侯城。《齐乘》:“寿光南十里,汉益县城”;“武帝封菑川王子胡为益都侯”,《寿光民国县志》:“王胡城,在县城北十五里,古益都城也”。
  齐地曾出土数量众多的“賹化”币和带有“賹”字的陶片。著名古钱币学家孙敬明先生说:“齐国陶文中的‘賹’字,或可解释为地名、人名。”(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证》第364页,齐鲁书社2006年版。)
  古青州地的这个“益”、“賹”,或许与伯益之“益”有关。
  益,颛顼后。颛顼继帝位后西迁到商丘(河南濮阳),伯益族是由东夷跟随颛顼帝西迁到濮阳地区的族氏之一,因此潍淄地区有箕山、箕水,濮阳地区也有淇山、淇水。伯益佐舜有功,封嬴姓;佐禹治水有功,禹言“以天下授益”。但“三年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
  ⑶关于“己其疑”
  在商周铜器铭文中,还有一个大的复合族氏名,或曰复合族徽,铭“亚己其疑”。从字面上看,就是在“亚己其”族氏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个“疑”(此字的正确写法是“疑”字去掉右面部分)族氏。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说:“在甲骨文二期中,‘其侯’、‘亚其’的名字基本不见了。二期卜辞中出现了一名贞人‘疑’,‘疑’是祖庚、祖甲时的著名贞人,‘疑’也是史官,即驻守边陲的一名武官。”(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141页,齐鲁书社2011年版。)
  殷商时,没有常规军和职业军人,也没有专门的国防经费,武装力量的建制和编成,是以“族‘为单位。氏族或曰姓族,既是血缘单位,也是生产生活单位,而有些氏族,像己、其、疑或“己其疑”等,又是作战单位。他的封地,是军事驻地,也是“寓兵于农”,自给自足的军事供应地。在这种国家体制下,一个能战斗的氏族或国族,其年轻力壮的部分,就可能长期听侯商王调遗,他可能有多个居地,但还有相当多的血脉,留在故地。
  疑,是贞人,也是指挥官,疑族也是武装力量。卜辞有;“贞疑来”(《合集》40920)、“疑贞,今日佳徝有不若。”(《合集》26092)、“丁巳疑至,在师裧。┄┄来自疑师”(《合集》24317)。王献唐先生在《黄县(己其)器》一文中,列出的43个器号73件(己其)器中,有39个器号69件铜器上有“疑”或“亚疑”的铭文。现代学者何景成先生列出的“亚疑”铜器共124件。这些铜器,有的出于河南洛阳、上蔡、河北邢台,但绝大部分出于殷都安阳,有的出于安阳大司空的墓葬中,因此王献唐先生说:“卜辞证明疑是在王朝服务的,并且身历数帝。既然如此,他死后便能葬在殷都一带。”(王献唐:《黄县(己其)器》,见《山东古国考》第96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对甲金文中的这个怪异象形,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葛英会先生认为金文中的“疑”就是燕子,是商代燕国的族徽。(葛英会:《燕国的部族及部族联合》,见《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83年版。)但王树明先生的考证,似乎更有说服力。王先生首先认为这个象形是人不是鸟;通过对两臂长短不一、手握一干,推定这个“原始摹画,是我国古代人民推尊、崇拜的箭神、射神夷羿的形象。”(王树明:《?(己其)祖夷羿疏证》,《管子与齐文化》第496~507页,北京经济出版社1990处版。)我同意此说。
  关于夷羿,《说文》曰:古之诸侯,帝喾射官。《帝王世纪》曰:“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羿,有穷氏,也属东夷族,帝喾以上(即颛顼时代)掌射正,也是随颛顼帝西迁之东夷族。帝喾时封之于鉏,即近今河南濮阳的滑县。
  颛顼、帝喾时有羿,尧时有羿,禹夏时也有羿,羿是氏族或氏族诸侯的称谓,不专指一人。羿,也称帝羿、夷羿、后羿,是个具有神性的英雄形象。尧时射日,为民除害,功勋卓著。太康、仲康、后相时,“因夏民代夏政”,一度据帝位。
  “己其疑”族徽标志着在?“己其”联合体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个“疑”,即商时的贞人、武官“疑”。上述“己其”部族联合体是商王的武装力量,不知因为什么军事征战行动,贞人、武官的羿部族,与己其部族联合行动,并受羿的统领指挥,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作战单位,即“己其疑”。
  羿部族之所以与己其联合,除去政治上的原因外,恐怕还因为这三个部族有些血亲或地缘关系。
  羿是有穷氏,和少皋穷桑氏,属于一个大族系。后羿故里,一说在今德州地区;但后羿射日,是在东夷,日出东方;“羿诛凿齿于寿华之野”,“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寿华之野、青丘之泽,都在今潍淄地区;后羿与相居斟灌,并在斟灌被寒浞杀害。
  还有一证,即“亚疑玄妇罍”(《集成》09794)。学者多认为这个徽文即“玄鸟妇”。史有“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商的始祖,但此器为商王贞人、武官“疑”所铸,这中间产生了矛盾,虽然学者做了各种推测,但都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认为:此徽文的“玄”应为“糸”,而“鸟”与“隹”通,此字为“维”,即“潍淄其道”的“潍”。此妇为“维妇”,与“己妇”、“杞妇”都为东夷女子。
  因此,后羿与潍淄地区、与古己、其国族居地的联系,表明后羿,与己、其,有某种血缘或者地缘的关系。他们的联合有其族源或历史的原因。
  6、周时的?“己其”和“己”
  ⑴周初的“己其疑”族
  关于己(纪)、?(己其),是否为周初封国,文献无载。但?(己其)(己其疑)”是商时的重要武装力量。史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纣征人方的卜辞证明,殷师一直征伐到潍淄地区,这激化了东夷族团与殷王朝的矛盾,因此周灭商时,“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史记·周本纪》)“己其疑”族,肯定成为了周灭商的重要武装力量。
  周初,(己其疑)的一支武装,到了燕地,在琉琉河、牛栏山、昌平都发现了“?(己其)疑”器,《集成》09439铭文为:“?(己其)侯亚疑。郾(燕)侯易(赐)亚贝”记载燕侯对(己其疑)侯的赏赐。对燕国的“己其疑”器,学者说法很多,按台湾学者杜正胜的说法,当时燕王手下,有若干东方旧族,从征幽燕。燕王对这些人有臣妾之赐,贝朋之赏,有的殷商旧族还可能保有旧的氏族组织和有领地采邑。(杜正胜:《封建与宗法》,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本第三分册,1979年版。)我认为此说比较顺理成章。
  但屯聚殷东的“己其疑”族,不可能全部北征幽燕,原地保留的部分在周初发生了变动。按周初武王的分封,封叔度于蔡(今上蔡)、封叔振铎于曹(今定陶)、封叔武于成(今濮州)。(《通志·三王纪》)这样居住此地的“己其疑”族,一种可能是臣服于振铎,一种可能是徙往外地。
  还有一种情况,即周公摄政时,“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 “周公为师,东伐淮夷,践奄”(《史记·周本纪》),因东夷的奄君、薄姑是出谋划策者,因此《壆鼎》载:“惟周公征伐东尸(夷),丰白(伯)、尃古(薄姑)咸戡。”周公东征,践奄并讨伐了丰(逢)伯(今青州西北)和薄姑(博兴地域)。
  与此相似的另一次东征,即《小臣誺簋》:“东尸(夷)大反,白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夷)。”(《集成》04238)所谓殷八师,也就是商的王师,驻守的殷都四周的公、侯、伯,如杞侯、(己其)侯等,都是殷八师的主力。因此在这两次东征中,杞侯也好,?(己其)侯也好,都必然是东征主力。
  周东征后,必然把一部分主力留在东夷,以安定周的东方国土。因此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经过反复论证,其最后结论就是:“白懋父率殷八师征东夷,把齐鲁以东广大地域征服以后,按照周初政治惯例,必须分封贵族首领管辖┄┄。为了巩固东征的成果,保持这一地区性的安宁,把殷八师的一部分兵力,也就是一部分兵民合一的氏族留在这一地区驻守。”(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244页,齐鲁书社2011年版。)
  春秋时的纪国附庸纪郉、纪郚、纪鄑等,很可能就是留在东夷的殷八师成员,因它们是(己其)侯的部属,?(己其)侯是师级,而郉、郚、鄑,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团级单位,因此虽然同住一地,但一个是主,一个是从,郉、郚、鄑等都成了纪国的附庸。郉、郚、鄑这些字的本身,都与弓箭有关,都是操弓善射的氏族,或者说都是后羿族的裔孙。纪(己)和郉、郚、鄑等,留在潍淄地区,实际上是回归故里。
  东夷族人,从颛顼时代开始,有由东到西的西迁历史。由于东夷族人的祖地在东夷,无论迁到何处,与故里仍会有多种多样的联系。尤其是周灭商后,几次东征,有些东夷族人又回到了东夷。有个历史现象尽管不能详解其因果联系,但能完全证明东夷潍淄地区与古曹州、濮阳地区的血缘关系。曹州地区的地名史上有城阳、西安、昌邑、昌乐、安丘,这些地名在潍淄地区多数现在仍在;濮阳地区的历史地名有淇山、淇水、淇县,有牧(牟)野、昧(沬)邦,而在潍淄地区也有箕山、昧水和牟地;曹州、濮阳都有楚丘,而东夷也有东楚之说。不论多哪个角度思考,再地的历史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⑵文献和铜器中的己(纪)国
  《世本·氏姓篇》云:纪“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齐所灭。”
  《左传·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晋)杜预注:“夷国在城阳壮武县。纪国在东莞剧县”(唐)孔颖达疏:“纪,姜姓,侯爵。”文献记载说明:纪国,姜姓,炎帝后,侯爵,位于东莞剧县(今寿光纪台。公元前722年,曾征伐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夷国,表明纪国当时还很强大。
  ①己(纪)国与周王室的特殊关系
  《古本竹书纪年》载:夷王 “三年(公元前883年),致诸侯,烹齐哀公(齐国的五世君)于鼎。”《史记·齐世家》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齐哀公。”司马迁的“纪侯谮之周”,来源于齐人作的《春秋公羊传》,该《传》云:“哀公烹于周,纪侯谮之。”齐人认为,周烹齐哀公,是纪侯告的状,因此齐与纪有世仇,《公羊传》关于齐灭纪的原因,云“复仇也!何仇也?远祖也!”即因纪侯告状,把齐祖哀公烹了。周烹齐哀公,是因为齐人参与了周懿王死后的宫廷政变。王位本应由懿王子夷继承,继果被懿王叔夺取。夷王烹齐哀公是惩恶扬善。纪侯参与其事,是正义之举。在寿光纪侯台下,曾出土《己侯钟》,其铭文为:“己侯虎作宝钟”。陈梦家先生说:“此己侯,当是谮齐哀公于周的纪侯。”还说:“己侯名虎,与《鲜钟》之司徒虎同名,若是一人,则纪侯曾为王官。”(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28、229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文献和铜器都证明,周懿、夷王时,纪侯为王官,任司徒之职,在宫廷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纪侯这时为什么极力维护周夷王的地位?恐怕这时的纪国与周王有特殊的关系。《己其孟姜匜》(《集成》10240)铭文为“王妇己其孟姜,作旅也。”杨树达先生云:“此铭云王妇,盖即王后也。”(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第2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孟姜是对东夷女子的通称,己其孟姜,即己其(纪)国女子。胡澱咸先生对《蔡簋》铭文释读中,有如下意思:周王死,嗣王初立,母后姜氏听政。姜氏为夷王母后,懿王妇,也即《己其孟姜匜》中的己其国女子孟姜。(胡澱咸:《甲骨文金文释林》第259~263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己其孟姜匜》和《蔡簋》两器铭文可知:王妇和夷王之母为己其孟姜,纪国女;懿王死后发生了宫廷政变,懿王子夷王没能继承王位,由孝王篡夺王位;“孝王崩,诸侯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史记·周本纪》)然后发生周夷王烹齐哀公之事。在些事变中,己、己国女、夷王母己其孟姜,无疑都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周懿、孝、夷王时,己国与王室有些特殊关系。
  《春秋经》桓六年(公元前706年)“纪侯来朝”;桓八年冬十月“祭公来,虽逆王后于纪”;桓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桓八年冬,周王室派祭公来纪国迎纪季姜,纪季姜是纪侯的第四个女儿,已成为周桓王的王后,桓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桓王时,纪国与周有婚姻关系。
  ②己(纪)国是周时的东方大国
  纪国都纪,今寿光城南。
  关于纪邑,《左传》中有纪郉、纪郚、纪鄑、纪酅、纪鄣,还有浮来和黄。邑,在文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把部分土与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或有功的扈从,成为他们的采邑,邑从属于国;二是有些小诸侯国不能达天子,只好依附于大的诸侯国,成为大诸侯国的附庸。不管哪种解释,纪国的这些“邑”,都是纪国的组成部分。
  纪郉,在今临朐地;纪郚,在今安丘地;纪鄑,在今昌邑地;纪酅,在今临淄东10里;纪鄣,在今日照安东卫;浮来在今莒县城西;黄,即黄县地。把这些纪国及其邑地标示在今地图上,可见纪国疆域几乎涵盖今整个潍坊,并涉及临沂、日照和烟台的部分区域。从势力范围上看,纪国确实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纪国在西周和春秋早期,也是个与邻国齐国势均力敌的强国。《左传?僖公四年》载: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既然周王室给了齐太公“五侯九伯”可以征之,东可以征伐至海的大权,为什么从齐太公至齐襄公的380多年间,齐国不用说东至海,就连都城临淄东十数里的纪国邑纪酅都不能收归己有?这里面必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原因。齐不是不愿意征伐纪国,而是不敢,或曰不能。
  ⑶齐灭纪,纪侯大去其国。
  齐襄公时,春秋列国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原来的“小霸主”郑国,因内外交困,国力大衰;卫国内乱不止,沦落为大国附庸。这时唯独齐国,力量相对强大。
  与齐相邻的纪国,与周王室和鲁国联姻,齐国虽然想吞并纪国,但对王室和鲁国有所忌惮。但桓公十八年(公元694年),鲁公携夫人文姜去齐国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与自己的妹妹,也就是鲁桓公夫人私通,被鲁桓公发现,齐襄公命人将鲁桓公杀害,鲁国一时无君,齐襄公趁机发动了对纪国的吞并战争。
  《春秋经》: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冬,“齐师迁纪郉、纪鄑、纪郚。”迁,就是只取其地,不取其民,要地不要民,把三邑之民赶走。纪侯看到大势所趋,为防生灵涂炭,乃“大去其国”,所谓“大去”,就是率领全体纪国臣民远走他乡,而且永不再返。由此,“数十万的纪国臣民跟随纪侯告别故土,走上了一条艰难的、不知所终的大逃亡、大迁徙之路。”(李沣:《说古论今》第132页,时代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
  纪国臣民去了何方?有的学者认为是去了胶东半岛,但我认为是去了南部治海各地,有两个事例可证:
  事例一:
  沂蒙山区有七十二崮,自古传下来的“天下第一崮”为“纪王崮”。《沂水县志》载:“纪王崮相传纪子在去其国居此。”2012年在纪王崮顶发现一春秋大墓,墓葬除有诸多青铜器、玉器、马车及成套乐器外,无发现尸骨。此墓很可能是纪侯为死去的伯姬夫人修的衣冠冢。此春秋大墓证明“纪王崮”的传说名不虚传,也证明《沂水县志》的记载有所本。
  事例二:
  纪氏网站说:“据福建仙游纪云宗亲热心走访各地统计,现全球纪姓人口约三十万人,台湾三万五千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25个地区、浙江省的18个地区、福建省的37个地区、江西省的25个地区、广东省的6个地区。
  通过上述事例可判断,当年纪侯率领纪国臣民,是沿着瀰河一路向南,到后峪翻过沂山。纪侯因夫人伯姬死后还没有埋葬,就临时落脚在纪王崮。而纪国臣民的南迁主体,沿沂水继续向南,一直到海边。然后经过若干代,由江苏沿海向浙江、福建等地区迁徙。留在山东的也有,像青岛、文登、招远也有纪姓人,但为数极少。而纪国故地,纪台镇,无一户纪姓人,说明“大去其国”确实是历史事实。
  现天下三十多万纪姓之人,是纪国的后裔,是以国为氏。如(宋)邓世铭《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的:纪姓,“出自炎帝之后,封为纪侯,其地东莞剧县是也。纪侯尝谮齐哀公于周,周烹之。《春秋》鲁庄公四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灭纪,纪侯义,不下齐,大去其国,君子善之。子孙以国为氏。”(邓世铭:《古今姓氏书辩证》第311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纪(己)国与?国
  我在本文中,把纪(己)和?视为一国,把大量“己其疑”器,放到纪(己)国历史的研究中。但有些山东学者,如王献唐、逢振镐等,把纪(己)和?视为两国。王献唐在《山东古国考》一书的第二部分,其标题就是“?非杞亦非纪”,文中说:“经传史籍都作纪,金文都作己,从来没有把纪写作?的证据。”(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67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逢振镐在《山东古国与姓氏》一书中,也是把纪国与?国分为两国分别论述的。
  但山东学者王恩田认为纪、?为一国,他说:“最早提出纪、?为一国的是清方濬益。他对宋以来引用卫宏说证明?与杞同之说表示怀疑,┄┄进一步提出?国即姜姓纪国。郭沫若、曾毅公,陈梦家、杨树达诸先生并从此说。”(王恩田:《纪、?、莱为一国说》,载《胶东考古研究文集》第370页,齐鲁书社2004年版。)
  对这个问题比较有说服力的考古学证明是,1969年11月,在山东烟台上夼村西周晚期的同一墓中,出土了两件铜鼎,一是《弟叟鼎》,铭文为:“?侯易(赐)弟叟□烖”;二是《己华父鼎》,铭文为:“己华父作宝鼎”。铭“?侯”与“己华父”的铜器同出一墓,说明“?”与“己”,为同一族人。
  王献唐、逢振镐等人虽认为纪和?为两国,但对?的存在和?与纪的关系,也觉得颇为蹊跷,有些说法也显得很模糊,如王献唐先生所言:“从古代书籍找?国的历史,除了‘?,古国名’四个字外,可以说一无所知。”(《山东古国考》第70页)青铜器是古代国家强盛的表征,而有无数青铜器的?国,“在殷、周是一个比较有高度文化的国家”(王,同上),历史文献中却片无只字,这个现象很反常。这个反常,也许反证纪(己)国之外的?国并不存在。王献唐先生还说:?国“和纪国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由纪可以证?,由?国本土之早,也可以证纪;本土之早。”(同上书第176页)从铜器记载的历史看,?和纪几乎完全一样,文献中又有纪无?,因此把纪、?视为一国有其很充分的合理性。
  8、纪氏族谱中的祖先
  ⑴太平乡《纪氏宗祠----高阳堂》族谱中有“惟我高阳纪氏”,高阳,即颛顼,是说他们的老祖宗是颛顼帝高阳氏。高阳堂族谱中有个故事并引出来一段文字,令人深思。族谱中说:“元延佑二年,漳之富人通引流贼李世荣夜劫洗屋宇,契据族谱殄灭殆尽,长者公于初四日辰时就舌血书于白绫绸,曰:‘金九盘,银九盘,存第九(幵弓)水?内。”这里面出现了两个字,一个是(幵弓),“幵”在上,“弓”在下;一个是?,即前面反复出现的?字。《说文》:“(幵弓),帝喾射官,夏少康灭之,从弓幵声。”这个(幵弓)就是我们说的后羿,或后羿族;?是伯益或伯益族。这个高阳纪氏,祖传其祖就是颛顼、后羿和伯益,这与我们前面的论述完全吻合。
  但该族谱的传说部分,缺乏依据,自认祖先是姜姓炎帝,但把始祖又认定为殷商比干。比干为纣之叔父,这又把纪姓族人归为殷商之后。这显然与文献记载相悖。《世本》载,商祖为契,契是帝喾之后,而帝喾是黄帝之后。因此比干不是炎帝之后。由于商契和伯益祖大业,都是先母吞玄鸟卵而生,商比干胞弟箕子,似乎与伯益族有某种联系,但也无法证明。族谱还说比干妇人“产得一男双手合掌不解,夫人欢喜抱见周武王,王令剖之,手解,左执系,右执己,因赐纪姓,命名文坚。”此传说无据,因周时无“纪”字。
  ⑵《四库全书》总编篡,清朝大才子纪昀(字晓岚)为山东章丘柳塘口的“纪氏祠堂”题写过一辐对联,讲到纪姓的源流。上联为:“赐姓自南阳溯当年水土功勋华胄遥遥望并姚姬著族”。讲的是纪姓的祖先伯夷,即四岳,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姜,封到南阳。史传伯夷为炎帝十四代孙,共工的从孙。这与我们前面论述的“‘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炎帝后裔姜姓的共工,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的祝融族中分化出来了。”可以衔接起来。纪姓是共工、伯夷之后。
  ⑶清朝道光年间修的《润东雩山南纪氏族谱》(注:句容纪氏的一支)中有:“謹按紀氏,其先出自神農之後裔圌公,受封於紀,書曰胙土賜姓,因生賜名,名曰東圌,係帝襄之裔,世居山東。”这个记载,与我们论述的纪国历史也大体一致,即神农之后,封于纪,在山东。
  ⑷现网上流传比较多的族谱有:《台闽高阳纪氏》、《福建同安纪氏》、《福建龙安纪氏》、《潮汕纪氏》、《江苏句容纪氏》、《江西临川纪氏》、《河北景县纪氏》、《河北文安纪氏》等。这些纪氏族谱,对始祖基本没有记载,对远祖追溯的也较晚,如《潮汕纪氏》的远祖为南宋人纪恩,纪恩再往上,就一片空白。比较详实的《河北献县纪氏》,据中华姓氏网载:“‘始祖椒坡公,明永乐二年,迁江南大姓实畿辅,自上元徙献县之景城’。纪氏三兄弟,纪福字恩坡,纪禄字椒坡,纪寿字伯龄。自应天府上元县(江苏江宁)纪家匾村,分别北迁至静海县纪家庄,献县景城,文安县纪屯。三公后裔繁衍,各有家谱延续。”是说纪福、纪禄、纪寿兄弟三人,明永乐年间由天府上元(今江苏宁波)迁至静海、献县、文安。由上元北迁的这一支纪氏,其远祖的追溯到明朝,再往前也是一片空白。
  ⑸对纪氏远祖的故里,有的族谱说是甘肃天水,有的说是河南固始,除纪氏源自纪国(今山东寿光)以外,不排除在全国各地留有少皋、祝融己氏及伯益、后羿的“己其疑”后裔。
  现流传的族谱多是明、清人的编撰,对明、清时事,丰富而可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对始祖、远祖的记忆,因过于久远,多是些传说故事,缺少文献依据,使用时,必须与文献对照起来鉴别真伪,决定取舍。
  (完稿于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