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1 08:46
鄌郚总编

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属台湾投资企业,座落在昌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厂房建筑,气势宏伟,是昌乐大地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公司于1992年投资设立,是潍坊市重点三资企业,2005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十大台资企业"称号,投资总额2600万美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拉链头及小五金等产品。现已形成年产各种拉链头6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70%直接出口至韩国、印尼、土耳其、德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国内上海、浙江及沿海各大城市三十多个厂家,九大拉链知名品牌都在使用中传拉链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CCK系列拉链头产品知名度高,技术含金量高,质量过硬,受到使用厂家的高度赞誉。
  CCK品牌响遍全球,拥有极高的信任度。CCK作为世界品牌拉链的代名词,是技术的标志、质量的标志、管理的标志。它是由什么浓缩而来?恐怕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涵盖的。五月的一天,笔者来到了CCK拉链的家——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老鼠和猫的故事
  这一天,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的几个老总在开会,笔者有幸列席。讲话的人并没有讲多少大道理,而是讲了一个老鼠和猫的故事:
  "有一群老鼠吃尽了猫的苦头,它们召开群体大会,商议对付猫的万全之策。众鼠们冥思苦想。最后,一个老奸巨滑的老鼠出的主意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就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猫一动,大家就可以事先得到报警,躲藏起来。决议全票通过,但决策的执行者却始终产生不出来。高薪奖励、颁发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推出来,但无论什么高招,好像都无法确定谁去执行这一决策。至今,老鼠们还在自己的各种媒体上争辩不休……"
  是谁在讲说?这么神采飞扬,神情潇洒。是他,穿白色衬衣,领带打得异常整齐的那个,就是他,戴着方边眼镜,目光坦诚的那个。禁不住猜测,他是谁? 屏息继续听下去。 "没有一只老鼠敢于接战?因为这项计划本身就有问题。一项计划不管在理论上有多合理,如果不能执行也是枉然。很多情况下,人们在制定计划,或作出一项决策时,忘了考虑自己的执行能力,没有从现实出发,只是理论上是完美无缺的。给猫脖子上挂个铃铛,这确实是个好注意,但执行时却没有实现的可能。决策和制度不在于多英明,而在于能否实施。不能实施的决策和制度,只是一个良好的不能实现的愿望而已。我们中传公司的策略要根据现实,不能只凭理论,忽视了可实施度。把握好了,才能使中传公司的发展建立在一个切实的角度。才能使中传公司的产品传遍全球。"
  "是的,说得对!真的是这样!"与会的人纷纷点头。
  哦,原来讲这个故事的就是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於宝,这个早有耳闻、几近神话的名字。
  这样一个故事,林董事长讲得生动而幽默,大家从这个故事中也悟出了林董事长的良苦用意。
  和林於宝先生对话
  如此辉煌的的企业,创始人林於宝先生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为此笔者采访了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於宝先生。
  林董事长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听说要采访他,他认真地找个位子坐下,娓娓地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笔者:林先生,您是从台湾来到大陆经商办企业的,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自己?
  林於宝:可以。我1952年出生在台北,祖籍广东。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上小学时都是打赤脚。父亲在台湾铁路局退休后买了一套房子,是付费一半的。1970年到1975年,台湾的产业都在发展,我在台湾中华拉链公司工作。当兵后,我看着不断发展着的台湾,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我就想着自己可以办一家拉链厂。1977年的时候,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我用父亲的房子抵押贷款30万台币,与朋友合资创立了台湾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那时年轻气盛,现在想起来冒的风险是很大的,幸亏成功了,若不成功,那真是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公司成立初期产品基本靠手工,质量不稳定,成本比较高,无竞争力。我想这样下去企业也不会长远,于是,重新调整思路,边做边摸索偿试制造自动化拉链头机器。这是相当困难的,当时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几天几夜没睡觉,只是抱着书或是机器零件,整天整夜地研究,时间概念一点儿也没有,只知道通宵达旦。总算是天道酬勤,1984年我们的五片装自动组合机研发成功了。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啊,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自动化机器正式工作后,凭借稳定的性能,优质的质量,低廉的成本,将竞争对手远远的抛在身后。我们生产的拉链头设备先期卖到印度、乌克兰、俄罗斯……世界各处的订单纷沓而至,公司当年就实现产值达到8000万台币,真可谓风光一片,不无夸张的讲,在当时买中传的产品是要排队的。
  但居安而思危,企业是要永续经营的,我们没有为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相反我们一直未停下过研发的步伐!尤其是在1989年,随着劳工意识的抬头,接着问题来了,台湾人口少,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也突显出来。为谋求更大的发展,此时我有了到大陆发展的想法,于是几经考察我们于1992年选定昌乐,并成功建成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笔者:南方离台湾比较近,经济发展也快。您祖籍又是广东,为什么没有选择在南方发展?
  林於宝(笑):当时好多人也劝我的,几乎形成了两个派别,支持在南方发展的相对多一些。但是我看到,南方的人口流动性太大,人力资源不固定。外省人口太多,这些人往往今天来了,说不定明天就要走。一个公司的员工更换频繁很不利于管理,更难形成一个有灵魂的企业。北方就没有这种情况,工人几乎都是本地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当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那些在行业顶端的企业,他们的产品是有灵性的,从这些产品中你会看到背后一些鲜活的东西。我需要固定的工人,力求形成一个有灵性的企业。就这样,1992年我在潍坊昌乐投资2600万美元,建立了现在的中传公司,而且这一步也确实走对了。
  笔者:现在的中传公司规模怎样?
  林於宝:经过公司同仁十几年的共同努力,现在的企业已是一个占地130余亩,资产总额达1.61亿元,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吨的世界第一大型拉链头生产基地。
  笔者:对于现在的境况,您还满意吗?
  林於宝(抚手而笑):满意不满意,从哪里说呢?我感觉就像那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没有秘诀,也没有终极捷径可走。我相信只要战略明确持之以恒,这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笔者:您的战略指的哪些?
  林於宝:蓝海策略。
  笔者:能否具体一点?
  林於宝:这是企业经营中,从挑战你认知的所有思维模式中,提出"不靠以往竞争方式就能取胜"的策略与方法。不是坚持销价割喉竞争,使敌我双方都血染成河。而是要从竞争中求胜,开拓未开发的市场空间,逐步成熟发展,让对手相形见绌,无法赶上。有很多人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新东西可以去创造运用?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切实际。试看我们今日所用的产品、技术、策略等几乎都是近一百年才无中生有的。像汽车、唱片、电视、手机、电话、便利超市、包裹快递、咖啡吧、快餐……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空间从来就不是固定的。相反,人类在过去一直不断的创造蓝色海洋。不管经济景气不景气,都有人成长,有人失败;都有人赚钱,有人赔钱。因此中传公司一向认为在企业经营上没有所谓景气不景气的问题,只有竞争力的问题。所以怎样使公司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最高的竞争力,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我有一个木桶理论,是这样的:木桶的容水量,不在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只要设法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就可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一样,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最弱部门与环节。
  笔者:早有耳闻,您对企业文化相当重视,可以谈一下吗?
  林於宝: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商人大多注重企业的短期利益和发展速度。其实,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推动力,是企业真正需求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比一个没有思想和灵魂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怎么谈得上魅力?人是需要教育的,企业文化是需要塑造的。中传公司以中庸之道为核心文化。中,就是做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稳,坚定不移。"中"是智者,"庸"是强者,"中庸"就是智者加强者。传统的中华文化是中传公司所推崇和继承的文化。文化的传播潜移默化,它渗透人本性到人的心灵深处。
  笔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您对人才方面的看法有什么高见?
  林於宝:谈不上什么高见。有的老板总是抱怨招收不到优秀的员工,并为此苦恼。我一直认为员工重在培养和教育。产品是做出来的,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过于出色、完美的员工我倒是不敢用,因为他会跟你讲条件,他是带着资本来的,会跟你讨价还价,不满意他还会带着他的资本离开,这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损失。差一点的人他要学习和锻炼,这正是我们培养他的好机会,就像一块没有雕琢的玉,你可以把它打造成艺术品。但如果已经是艺术品了,那就只有欣赏的份了,你想得到就得付高价钱。
  笔者:公司困难阶段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林於宝:2005年对中国拉链企业来说是一场大考验。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不少企业因此开工不足,也有不少企业出现滑坡甚至亏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中传在管理、技术、品质、服务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尽管生产成本也增加很大,但公司的经营状况却是历年来最好的,公司董事会对这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公司员工也对这一年业绩感到非常满意。
  笔者:请问你们是怎样度过东南亚经济危机风暴的呢?
  林於宝:1997年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公司产品又基本靠出口,这对公司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当时曾说,就是贷款也要给工人发工资,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费。公司上下齐心协力,苦练内功,钻研技术,积蓄能量,终于在危难时刻挺了过来。还有比较困难的时候就是,公司刚起步时,资金紧张,银行贷不出款,自己没积蓄,亲戚朋友也没多少钱。现实无情残酷,市场经济用情理是走不通的。说实际一点,你的产品不好,连父亲都不会买。这里面的苦真是讲不出来,不过总算一切都过去了。中传公司度过了它的30年风风雨雨,还在健康茁壮地成长着。
  笔者:公司未来前景您看重什么?
  林於宝:对公司的前景我们充满了乐观,满怀信心和希望。总的想法是,我们要继续发扬公司成功的秘诀:踏踏实实经营、点点滴滴积累、苦练内功自主研发。把握市场经济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使中传业绩节节上升,力求生产出拉链界公认最合适的拉链头及各式配件,做精品拉链头,创国际品牌。
  和张韦华对话
  张韦华是董事长的好助手。
  笔者:您认为董事长林於宝的个人魅力在哪里?
  张韦华:我们业务方面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个业务员接到客户的测试报告,说我们的产品有几项指标达不到客户要求,立即向林董汇报情况。
  林董没有夸奖她办事积极,反而认真地说:"你知道吗?你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的业务员不是邮递员,我们不仅仅要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信息。譬如,这项测试报告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设备测试的?客户的要求是什么?他们对产品哪些地方不满意?他们的建议是什么等等。我们把事情了解得越透彻,越能了解事情的本质,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学习的过程,是我们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那个业务员受益匪浅,在此后的工作中,认真按照林董说的去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她高兴地说自己整个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还有一件事,公司刚刚在这里办厂的时候,好多职工将公司的拉链头拿回家,串起来做门帘子。林董知道后,又好气又好笑。他召集大家开会,指出员工拿企业财物的错误做法。又从中指出三点:一是对员工的教育不够,没有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公私观念。二是企业管理不到位,有漏洞。三是我们的产品有装饰作用,对员工来说有吸引力,以后员工有需要的提出来,公司可以做得更美观更漂亮些。他的风趣的批评,让那些员工羞愧极了。通过林董的一番教育和制度的落实,公司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
  中传公司为了培养人才,提高员工素质,使企业管理上台阶,实现科学化管理,林董事长不惜一切代价,从台湾请来高级经济顾问,定期给管理人员讲课。在日常生活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学习机会,跟员工讲人生追求,讲社会价值。培养员工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对生活,对身边的一切。
  他常常说:"我没有能力将中传所有的员工都培养成有涵养、有文化的人,但我要求中传的每一位员工做善良的人,有信心,有责任感的人。"
  那次,他给员工出的一个命题特别有意思,题目是《假如我是……》,让员工们自己想象:假如我是一个保管员我该怎么做?假如我是一个班组长我该怎么做?假如我是一个管理员我该怎么做?……有一个拉头装配员工充满幻想的"假如"让大家感受很深。他说假如我是一个拉头,请你们爱护我,不要把我随意扔来扔去,因为这会使我的身体变形;假如我是一个拉头,请你仔细辨认我,因为我的家族成员很多,外形有相似也有不相似的,如果混在一起你就不容易找到我……大家通过换位思考,对别人、别的岗位甚至是产品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大家关系更加和谐。
  在公司,他还常常展开这样的活动,让员工提出自己看到的或者身边存在的不良现象,然后把它总结出来。有时一次会议总结出40至50条,最后请大家对照自己身上存在多少条,这样的方法对员工触动很大,因为都是发生在自己身旁的或是在自己身上的,很容易改正。
  笔者:林董还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张韦华:他是个雷厉风行、干脆果断的人。分析事情清晰细腻,不喜欢受别人干涉和影响。他有自己的想法,却总是先人一步,有先见之明。我想这与他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以及修养魅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却从不参加任何交际应酬和宴会,从不用这些方式去与人拉关系。他从不喝酒,他把这些时间都用来学习。他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一直教导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金钱用在刀口上!他也不在公司设业务员,不出去兜揽生意。公司所有业务都是靠电话联系。他靠质量赢得客户,靠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让顾客自己找上门来,而不是我们去找他们。他对员工的关怀体贴更是如父亲般无微不至,曾经倡导的为困难职工的"爱心一日捐";到员工家中的问寒问暖……给员工以最大帮助与关爱,这极大地温暖了中传每位员工的心,更加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他常常教导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凡是你能做到的一定要做到,凡事不可失真、不可弄虚作假,才能有改善的空间。要求员工做的事,自己一定要能做到,要体谅员工,不可强求。同时要学会吃亏,要把心态调整好,点点滴滴的积累,方能成为与众不同的2%.
  林董事长懂得知恩图报。公司创立的这么多年,一直得到市领导、县领导,以及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林董铭记于心。他在创业的同时,多次积极响应地方号召,为潍坊的招商引资出谋划策,向海外朋友们宣传潍坊,为繁荣潍坊的经济牵线搭桥。2005年潍坊"鲁台会"期间,他力邀东南亚、台湾等二十几位知名客商来潍洽谈、实地考察,为潍坊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林董创立的"承受、了解、分析、行动;因缘果报,种因必得果;合法经营;尊重人性,创造自我管理模式;人生的价值在于体现,为团队,为别人,也为自己;用行动回报社会;发扬团队精神"这一基本理念,塑造了中传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林董适才适任,以人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品质优先,品质打前锋"的企业风格,更加充分展示了中传管理的宗旨;让客户满意,以客为尊的服务精神,是中传人始终不渝的行销理念。
  历年来,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重合同守信用,并被银行和行业协会评为最佳信用等级企业、"AA"级企业、"纳税先进单位"、"明星台资企业",2000年被省外经贸厅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历年被确认为"产品出口企业".现已是昌乐县最大最成功的外资引进项目之一,潍坊市重点三资企业;山东省"十大台资企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林董本人于1992年第一届外商投资协会成立即被评选为"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多年来被潍坊市政协聘请为"潍坊市特邀政协委员";2005年台商协会成立,并出任"中国潍坊市台商协会副会长";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日用五金制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笔者感言
  烈火见真金,的确是这个道理。有人爱把商场比作商海,说那是经济大潮。难道它不是烈火吗?在这熊熊的烈火中,有的被焚烧殆尽,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却熠熠生辉,时间越久,越是金光闪闪。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不正是如此吗?CCK那不是简单的三个字母,那是由太多因素浓缩而成的!它折射着林於宝先生的个人魅力、人文情怀;公司的企业风格、管理宗旨、先进理念……
  浓缩的都是精华——一位着名演员这样说过。这句名言用在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的产品CCK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位诗人在参观了中传拉链厂后,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个星点/一个星点/千百个星点/宛若苍穹闪烁的星辰/在精密机械的锻造下/汇成一股奔腾不息的银色缎带/凝聚成美的合声力的旋律/化为绚丽醉人的奇思遐想/啊/中传拉链/你开创的CCK系列产品/为你为我为他预编织出一件件/梦的衣裳……
  看那,CCK,它像昌乐的蓝宝石那样晶莹璀璨,光芒万丈!
  编辑手记:台湾人做生意和大陆人有些不同,理念上也有些不同,从林於宝先生这里可窥一斑。他开会讲的是老鼠和猫的故事,幽默、诙谐。给猫脖子上挂个铃铛,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有哪只老鼠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个事情呢?没有一只老鼠敢于接战,因为这项计划本身就有问题。林於宝先生来昌乐做生意也有十几年了,他创立的"承受、了解、分析、行动;因缘果报,种因必得果;合法经营;尊重人性,创造自我管理模式;人生的价值在于体现,为团队,为别人,也为自己;用行动回报社会;发扬团队精神"这一基本理念,塑造了中传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蓝宝企划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