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2 14:51
鄌郚总编

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之美

    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之美
    文学理论说,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因素,是抒情文学的根基,是抒情文学中的“表意之象”。
    《艺术心理学新编》中指出:“意象是指包含作家思想感情的诗歌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结合。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除了一些单个意象外,很多的是一个个意象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审美意境,而这种审美意境不是一个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意象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是一种充满着审美意蕴的境界。
    因此,诗人在创作时,不但要善于捕捉物象入诗,而且要“随物赋形,敷色设彩”,渗入审美情感,形成审美意象,最终完善诗歌的审美意境。那么,诗歌意象的审美性在诗歌中怎样得到有效的表现?对此,我认为,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意象的恰当选择与运用上。
    因此,诗人在创作时,不但要善于捕捉物象入诗,而且要“随物赋形,敷色设彩”,渗入审美情感,形成审美意象,最终完善诗歌的审美意境。那么,诗歌意象的审美性在诗歌中怎样得到有效的表现?对此,我认为,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意象的恰当选择与运用上。
    首先,审美意象的选择
    诗人在外物的激发下,“情动于衷而行语言。”而“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体裁”,因而,诗歌中的情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审美意象(形象)来表达。
    根据文学理论上所说,诗歌的审美意象是有物象构成的。在诗歌创作中,选择物象形成意象的过程,从审美艺术的角度来说,就是情感渗入的过程。那么,由物象进入审美意象在诗歌中是怎样表现的呢?我们用唐代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为例来说明。
    杜甫的《水槛遣心》全诗如下: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歌中,最为美妙的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一联。它是由“细雨”、“鱼儿”、“微风”、“燕子”几个意象构成。诗人选择了“雨”、“鱼”、“风”“、燕”等,并在这些物象之前或者之后分别加了“细”、“儿”、“微”、“子”几个表示细小的修饰语,而这些修饰语是诗人对外物的感受,运用到这些物象上,也就蕴含着诗人的情感思想。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诗人选择的物象本身就是优美的,加上几个修饰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义,它们结合在一起上所形成的意象就具有了轻盈、活泼的审美特点。同时,在这一联中,上句写细雨下的鱼儿跃出池水,下一句写天上微风中燕子在空中斜飞,它们共同又形成一个审美意象。
    这样,不但扩大诗意空间,使诗歌意境更为宽阔,而且透露出春的气息,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
    其次,审美意象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由于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最小单位,意象的运用与表情达意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审美意象的安排,就是诗人对选择的多项的意象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恰当的组合。
    意象有多有少,就要涉及到诗歌中意象的疏与密问题。诗歌理论指出,诗歌中意象的疏密度不同,形成的审美意境及其表意和风格也就存在差异。
    下面我通过具体诗歌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先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看看选取的意象相对少的诗歌所表现出的审美特色。
    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七绝。这首诗歌开阔的意境主要表现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联。除了具体的“莲叶”和“荷花”外,一个“接天”字,一个“映日”字;一个“碧”字与“红”字相互对照,意象密集度很小,而且意象极为鲜明,表明了天地葱茏,生机勃勃的景象。
    读者不但在疏朗有致的意象排列中感受到“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同”生机蓬勃的景象,而且疏朗有致的意象排列也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审美境界。
    在唐代诗歌中,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以其个性化的、超越现实生活的意象,构成其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
    如,《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些诗句中的意象都显得比较少,给人一种鲜明而又疏朗的审美感受。
    我们再来看看,意象相对多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色。以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为例。在唐代诗歌中,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以其内在的、积淀现实生活的意象,构成其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句中的意象都显得密集,不但构成了宏阔意境,而且给人一种凝重、压抑的感觉。
    周啸天教授在《隋唐五代诗词鉴赏》中分析杜甫《登高》这首诗歌时说:“三联入情叙事,以‘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高度概括了老杜毕生精力及现实处境。其间熔铸了八九层意思:滞留客中、家乡万里、常年如此、逢秋兴悲、登高又悲、独登更悲、百年过半、晚年多病等等,可谓百感交集于四十字中。”
    在诗中一个“独”字,统摄了密集的八九个意象,写出了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在古代诗歌中,无论是意象的密集或者稀疏,都有其共同的审美作用,也会产生相同的审美意义。
    不同点在于一个意象相对多一些,排列紧凑些,表意深沉些,老陈些;一个在于意象相对少些,排列的松弛些,表意洒脱些、活跃些,因此,各自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完全一致罢了。
    总的来说,高远的意境需要相应的审美意象的有机组合来实现,意境是产生于艺术意象(或形象)的组合之中,审美意境往往大于个体意象的组合,因而,意境就有超然于艺术意象(形象)之外的审美效果。
    在诗歌中,一个具有“言外意”的审美意境,不但引发读者的进入诗歌中,感受诗歌的意蕴,而且提高审美想象,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艺术效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学课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