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5 09:23
鄌郚总编

王会英: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王会英

  我是农村孩子,父母目不识丁,因要帮忙带弟弟,十岁,父母允我踏入校门时,同龄人都读二三年级了。记得那时,开学好几天了,我抱着一块石板(本子和铅笔是很久以后才有的),捂着装有石笔的破口袋,一路狂奔到学校……
  一班七个同学,我是年龄最大的。同学们有小人书,求了来,痴了一样反复看,为此耽误了剥玉米,摘花生,没少挨母亲打。小人书里有丰富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对它们无限向往,它们为我打开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那些习以为常的打骂和那些小小故事的魅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那个年代,书对农村孩子来说,是真正的奢侈品呢!
  初中时接触最多的是琼瑶的书,学校没有电灯,晚自习结束,熄灯钟声响过后,在寒冷潮湿的宿舍地铺上,睁大眼睛等所有人都睡着,偷燃了煤油灯,泪眼蒙眬读残缺了的《一帘幽梦》……曾借过一本《茶花女》,周末匆匆洗了脚,洗脚水来不及泼就读,第二天醒来时书整个泡在洗脚水里,推诿了好长时间才羞愧地还给人家……我总觉得在那个家庭教育缺失的年代里,所读的书对一个人性格的走向和形成至关重要,不同的书籍会开启不同的情感缺口。我受那时读的书的影响,总太浪漫,太感性,喜欢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我开始读一些相对深刻与厚重的作品,虽然读得并不多,但因为投入,因为总不知不觉把自己加到里面,也颇有收益呢!
  读《唐诗宋词》,我循着那些或激扬婉约,或艳丽清新的锦句华章,感受到古代歌者无与伦比的境界与情怀,并燃起他们穿过亘古光阴投射给自己的微弱光影;读《孔子》《孟子》《老子》,我领悟圣哲思想的博大与精深,领悟仁爱,领悟中庸,找到自己生命中最天然最古老最温暖的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读《简爱》,让我明白了一个女子在情感上坚守底线,在经济上尽可能独立的重要性;读《飘》,让我学会了怎样扔掉那些无益的束缚与懦弱,顺从命运的变故,适应环境的变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充满激情地去开拓新的生活;读《廊桥遗梦》,让我坚信世间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再真挚再无与伦比的爱最终也必须让步于人生的责任,社会性有时是应该高于天性的,这需要至善的心灵,需要伟大的奉献、牺牲与隐忍精神,他们抱憾终生,但无愧于任何人;读《瓦尔登湖》,让我顺着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小路,重新找回原来的最珍贵的生活与自己,它们是隐约的,我没有完全真正地抓住它们,但我知道自己转过身来了,背对着虚无、无益与烦杂,听着简单的虫鸣,嗅着泥土的芬芳,朝向湿润温和的凝聚了露水与月光的栖息地迈出了亲切的第一步;读《名人传》,让我从这些伟大的前辈身上感受到精神的力量,他们拥有神圣而仁慈的心灵,为善而受苦,为周围受难的人群而心碎,而热泪长流……他们没有因为自身的苦难而一味悲叹,用他们的作品,用他们的悲悯安抚人们,给人们以生的热爱与勇气。
  每次感到沮丧疲惫的时候,一想到他们,我总能迅速地调整过来。书里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优秀的,缺陷的,像我自己一样,我看到它们,扬长避短,让自己优秀的方面更优秀,压制或掐灭同样的缺陷的萌芽;书里有各种各样的命运,好多命运里就有我自己的影子,我看着书,看着它们,学会在人生相似的拐弯处绕开些,尽量避免重复的悲剧……因为有了书,有了那么多前人的经历与智慧,我这半生少走了多少弯路啊!书不能让我轻易地逃离严冬,却能让我总是尽快地在严冬里感受到温暖;书不能让我轻易地离开黑暗,却能让我总是尽快地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是的,我承认,读书让我思考多了,增多了痛苦,但它同时也教会了我怎样从这些痛苦里找到更深刻的爱与幸福,再说了,既使从未接触过书籍,心智一直混沌着,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幸,这并不表示这些不幸就不存在啊!它们一直在那里,只是我没有用书籍擦亮眼睛,看不到它们罢了!是书籍教会了我边走边停,欣赏路边散落的杂草与野花;是书籍让我学会了在树下或者破庙里避一避,免得风雨打湿了单薄的衣服和心灵,让我一直愉快地走下去,让我随意地唱歌给自己听,或者声大些,唱得好听些,让远处落下的疲惫的人都能听到,坚定他们前行的步伐。
  在坎坷的有虚度有漏洞的前半生,书籍教会了我不赞成萎靡的生活与爱情,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真正需要依赖的不是它们,需要的是将全副精力投身实业与建设之中。
  我多想告诉人们,书籍之于我们,如密友,如故交,既是进取的帆舵,也是退缩的城堡。它教会我们站在海边与山巅看风景,知道自己本来渺小,也知道自己就是唯一;教会我们在顺境平和;教会我们在逆境无畏。让我们知道我们终其一生寻求的,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不是什么地位权势,而是能够今生与来世无憾的最善良、最纯粹、最有豪气与底蕴,最重品格与情意的自己!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