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30 17:30
鄌郚总编

柳山记忆

  柳山记忆
  文/王立庆

  小时候,在我们村的北岭上拔草、拾柴,遥望北方,有两座山:一座叫柳山,一座是纪山。远远的,看起来巍峨高耸,于是有些神往。
  及至到临朐八中(柳山高中)读书,站在燕舞岭上往东看,才发现柳山并不高,海拔仅为314米,只是在丘陵之中略显突兀,远观似入云之高耸。据光绪年《临朐县志》记载,柳山有八峰,以柳宿八星应之,故名。柳山四周耸峭,惟东南有危径可攀援。其上则地势平坦。中有数泉,四季喷涌。咸丰辛酉年(1861年),土人数千避乱于其上,曰天成砦。
  柳山虽小,却有其历史渊源,据说柳山乃《水浒传》中的清风山。经民俗专家考证认为,书中青州清风山的原型就是临朐的柳山。专家们就此举出了五点理由:第一,北宋时期,临朐属青州。柳山在青州城东南方向,经临朐城到青州城一百一十里。《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说:"话说这清风山离青州不远,只隔得百里来路……却在青州东南上。"两山方位、距离完全相符。第二,柳山海拔314米,四面山坡陡峭,易守难攻。东南角有一沟口,山中之水由此流出,为红河源头,沿河有一山路可上下山顶。《水浒传》第三十四回形容清风山形势险要时说:"只除非东南上有一条大路可以上去。"接着叙述秦明率军从东南角攻打清凤山"上溜头滚下水来,一行人马却都在溪里,各自挣扎性命。"两山地形地貌完全相同。第三,书中说,清风山下有清风镇,镇上设有南北清风寨,"却离这清风山只有一站多路。"今柳山西有柳山寨村,为柳山镇政府所在地,俗称北寨里,柳山正南10里有南寨村,俗称南寨里。两村距柳山各有四公里左右,与书中所述基本吻合。第四,柳山为一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的山体,山顶中间低凹,四周为50至100米不等的山崖所围,形成一巨大浴盆,为一天然堡垒,临朐旧志称这为"天成寨",历代多有强大啸聚在山上,民间称有聚义厅、点将台、杀人场遗址,并且流传着许多绿林好汉们的传奇故事,其中不乏与《水浒传》故事相类似者。此处几十里之内别无此类山体。第五,《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宣和年间前后为背景,"清风山"一节中的人物多为虚构,例如,书中说慕容知府指挥官军。事实上,北宋时期青州行政长官称知州而不称知府,宣和年间任青州知州的曾孝序、赵廷、张叔作、宇文虚中等人,并无姓慕容者。《水浒传》作者生活于无末明初,不排除作者以明初的实际情况为创作者素材点缀故事。例如:花荣,柳山镇有村曰花家庄。秦明,高崖一带秦氏为望族。刘知寨,柳山寨村刘姓为主姓之一。王英,元末将军王有闻流落柳山,立村曰柳山前村。
  可见,柳山是在北寨里东八里地许,柳山镇政府所在地在北寨里,并非在柳山之上或者之下。柳山前,有一小村曰柳山前村,是元末将军流落于此始建,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在八中读书时,课外活动,三、五同学相约爬柳山游玩。从学校所在地燕舞岭一路东去,成功登顶后,不禁惊呼:"别有洞天,世外桃源!"原先,我以为山顶乃荒草野坡而已,不想却是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山上是一个巨大的盆地,东西大概有三五里至多,南北也有二三里地的样子,还有一座小型水库,碧波荡漾。盆地中还有一个小村子,据说有二十多户人家,自耕自足,极少与外交往。如果从东南角的河边进入此地,定然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的场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天哪,天哪,怎么会是这样?这可是公元一九八三年哪,怎么还有这样的地方,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据本地同学讲,山里这几十户人家都是历史上逃避战乱流落于此的,虽不是土匪流寇山大王之流,但也非善良平常之辈,解放后大集体入社的时候,山外派工作队进去动员入社都被赶了出来,于是就成了一块名副其实的"自留地",从来就不交什么皇粮国税和"三提五统",自耕自足,与世无争。
  前几天,到柳山参加同学聚会,我又到老八中校园走了走,现在是柳山小学。学校王校长介绍,老八中的印记可能就是一口水井了,其余全是新建的。东边是两座教学楼,西边几排平房是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计算机教室等等一应俱全,东边、南边的土岭,用推土机推出来了一个新操场,准备搞塑胶跑道的高标准操场,真是旧貌换新颜,换了人间,现在的孩子们有福了,在农村也可以享受到优质资源教育,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活动功不可没。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