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6-16 16:50
昌乐 刘文安

《龙首山志》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5 10:20
鄌郚总编
《龙首山志》
   按:此《龙首山志》能够留存下来实属不易。1938年此志撰写者采用铁笔在钢板以刻钢板的方式少量油印,占有者不得而知。1962年一位自称“银州后生”、名叫刘全一的人偶然购得,并在封面写跋云:“壬寅年仲秋上浣余适值沈水,闲走站前南一马路新辟之自由市场,偶于旧书市购得此志而藏之,是为记”,后又为李奉佐先生所购藏之。本人因与李奉佐先生熟稔,故能得以见之。
    纵观此志,绝大部分内容在《铁岭县志》中亦无刊载,弥足珍贵。因采用劣质纸张手刻油印而成,全文无标点断句,加之年久保管不善,致使纸色黝黑字迹难辨,且后面已有丢页,若不及时整理、不久必将湮灭,岂不可惜!因此,本人竭力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勘点校核,并得到铁岭市政协文史委王德金主任的大力支持,及时将整理后的《龙首山志》刊载于《铁岭文史资料》第22辑中,既可供研究者利用,又可供后来者续。
                                                              王岩记   2009.11
                                 铁岭龙首山志
                                              刘伟华   撰
                                              王  岩   整理
     序:
     铁岭龙首山,自明代始见诸志乘、金石、及迁客骚人诗文。其前,则名既弗彰,而文献亦不足徵也。迩年来,斯山渐着称于世者,乃以交通便、游览易也。山之西,密接铁岭市,东带柴河,市塔楼亭,参列其颠;登临之,则邑之八景历览靡遗,山川秀逸、景物优美,洵胜境也!愚性沉潜、独乐名山。往岁栖迟沈垣,曾撰集故乡辽阳《千华山志》,藏诸行箧、用备卧游,去秋移砚银州,公余之暇时徜徉龙山间,顾而乐之,爰集其景物、金石、文字,兹编之成册,以为考究乡土之资料。至于欣赏光景之词,则登探眺览者因时感兴、各俱会心,又毋庸赘述哉!
                                                       戊辰夏古襄平  刘伟华
一、龙首山志目录卷一                                      
旧志:                                      
明统一志:龙首山,在铁岭卫东二里,上有龙王庙。          
全辽志:铁岭卫龙首山,城东二里,上有龙王堂。
盛京通志载:铁岭县龙首山,城东二里许,旧志称:上有龙王庙,乃三清观北山也,迤逦而南,具称龙山。                                          
山名:
    龙首山近距铁岭城东,头枕大溪、尾蟠荒陬、冈峦蜿蜒、势若苍虬、别具风致,实以形名也。  
    按:铁邑宿儒陈秉初德懿序,《龙首片鳞》(甲戌岁,沈阳刘俊冈集‘名流题咏龙首山诗彚’为小册,曰:“龙首片鳞”,惜讫未刊行)文云:“龙首山铁岭之名山也,自西南蜿蜒而来、纡廻屈曲至城东而结一奇峰,昂然东向壁立千仞,其下则岩穴幽深,冈峦起伏,俯瞰鳞河峥嵘独秀,而一塔高居其巅,为一山之鼻祖也;地居县城之东,东为震、震为苍龙,象形取势如龙之行,至此而止;层峦为额、双峰为目、坡坨为鼻,林观须耆,左顾城垣、右饮柴水、背控驻跸(名地)。故其首在此,他名不得而名之,遂名之为:‘龙首焉’”。观此文,则龙首山之所以名者尽之矣!
    又按:《铁岭彚刊名胜调查》云:“志载于民国十七年补修九级塔时,于塔顶获得铜牌一面,文称‘龙山’,并无龙首字样,因其形似龙故称龙山。至于加以‘首’字,乃本邑名儒、魏子亨先生鉴于西湖附近曾有龙山一座,以为天下山川不应雷同,乃加一‘首’字,由是以后,方称龙首山,殊不知,明季大学士陈循,于万历间曾有‘龙首寻秋’之诗。《明一统志》、《全辽志》、《清盛京通志》已载龙首山之名,康熙中,郝裕《中山集》亦有龙首山歌咏矣!魏氏名着咸、同间,生在陈、郝之后,毋得谓伊为山改称耶?窃尝至寺,亲观铜碑矣,盖龙山之阳、鳞河之右,是乃对偶句、省却‘首’耳,识者不可不辨也。
山脉:
    铁岭城迤东,峰峦连亘、蜿蜒起伏,其祖脉诚来自长白,而龙首山,实近城之高峰也。形势奇特、林壑优美,东带柴河、西倚县城,加以古寺巨塔、高楼长亭之布置,绿野平畴之点缀,遂成为胜境,艳称为绝景焉!
城池:
    自古以降,铁岭城代有变迁。《盛京通志》云:古有铁岭城,在铁岭卫东南五百里,地接高丽。洪武二十一年,徙嚚州乃名‘铁岭卫’,此则今之铁岭城之所由设也。明大学士陈循撰:“铁岭圆通寺碑”云:“洪武二十三年,嚚州之城置铁岭卫,此则建城之始也。清康熙三年,废卫置县,乃因明之卫城。迨乾隆四十六年,于旧城迤东改筑新城,旧城东门外,作为新城西门。外围七百八十九丈、高二丈;门四,东曰:‘德安’、南曰:‘薰阜’、西曰:‘阜泽’、北曰:‘瞻斗’,俱有瓮城,年久或毁或圮。光绪末叶曾经重修,迨民国二年,知事陈艺倡议,竟将墙拆去。城中屋脊栉比、烟火万象。由西徂东、一街横贯,直达龙首山麓。春秋佳日,游人如鲫;红男绿女、黄童白叟,络绎道上,大有应接不暇之势焉!
河流:
    近龙首山之河流凡二:
    辽河自开原望山堡流入铁岭境,距城三十里,由是东南流,穿老边,经果子园、龙湾山、几经曲折至李家沟,又南至双岔口,距城五里,柴河水注入之;西南流约八里至马蓬沟,亦去城五里,昔日,为铁岭邑河运要路。蹬龙首西望,汪洋巨流、水天映射,风帆上下,蔚然大观,令人心旷神怡矣!
    柴河源出开原庙兕岭,西南流至平开入铁岭境,距城东五十四里。再西南流,曲屈达赵家沟西南,距城八里折北至龙首山,廻环其东又北逝,经‘递运所村’南,去城六里,再西北至‘奚家庄’、‘北双岔口’入辽河。河绕龙首山东侧,宛如玉带长迤,水清沙明、适于游钓,名山副以佳水,益觉其灵活生色矣!
庙宇:
    龙首山之庙宇凡二:尚有小庙宇两座,分述于次:
慈清寺:
    位于龙首山北高峰巅,前殿原为三清观,后殿额曰:‘慈清寺’,相传建自唐代,无金石可考。《盛京通志》云:“龙首山上有龙王庙,乃三清观北山也”。民国十七年,邑人修补古塔,于古塔顶得“重修秀峰塔记”铜碑,系万历十九年,总兵李成梁倡议重修时所铸者。碑文云:“该寺即水潮寺也,抑今之慈清。与昔之秀峰、水潮其为一寺之沿革欤”?文献不足、殊难徵矣!或曰“三清观”旧址在今之魁星楼处,断瓦残砖犹有存者。揆《通志》之语,意亦相近,但不知何时移于慈清寺前殿也。民国十年,邑人曾宪文首倡,移“三清观”于“慈清寺”殿西侧,于原处另建“醉翁楼”,形式高耸障蔽,殿宇、寺势为之大刹矣!
    寺址:龙首山北高峰巅。
    创建:相传建自唐代明时重修,始有《碑记》。
    殿宇:正殿三楹,东西庑各三楹;正殿东西侧各有室一楹,西为三清殿,东居庙祝。
    信奉:正殿供俸释迦佛。
    宗派:曹洞宗。
    住持:僧定照,俗姓李,号旻空,又号柘庵,沈阳人。父豹五,曾积功至营长,精拳法、以武术闻于时,出其门者、达数千人。定照既得家传,幼即潜心内典,弱冠毕业于‘师范学校’乃投笔从戎,思以武功嗣其家继。见兵凶战,危死亡之惨,毅然有出世之念。年二十四,披剃于铁岭“药王庙”、从一光和尚参禅。越年,受戒于燕京善果寺,复研佛学于“尼陀院”及滨江“极乐寺”、且南游“普陀”,就扬州之“高旻寺”而习禅定焉。岁癸酉,西归铁岭邑内,绅耆以住持见推,遂驻锡于此(铁岭县续志)。
    庙产:山林及肆屋皮二百亩,每岁租金约收入六百圆。
古物:
    铜碑一,重修“秀峰塔”之铜碑;
    铜佛一,与铜碑同时得;
    铜镜一。
    现状:历年修葺大致完整。
祖越寺:
    俗名“祖师庙”,以其供奉各行祖师也。山门北向,昔为工人赛会之地。今日是举,已哀歇矣。
    寺址:在慈清寺迤北,小岭子北端。创建:清乾隆间创建。
    殿宇:正殿三楹、东西庑各三楹,山门五楹,东北隅厨室一间。
    信奉:正殿俸老君、配祀七十二行祖师。
    宗派:曹洞宗。
    住持:慈清寺僧,旻空之师弟、蕴空。
    现状:年久失修势将颓败。
太阳庙、太阴庙:
    慈清寺与越祖寺间有小岭子,北侧岗上之小庙也,二庙相连高八尺、宽丈许。
    创建:无可考。似清咸丰间、与备岭道同时所建也。
    信奉:祀太阳、太阴之神。
二虎庙:
    慈清寺西北山麓下、七圣寺门前有石虎二,故名。建自何时无可考据,光绪间重修。碑文云:该庙草创时,即有二石虎蹲踞其前,遂流传至今焉。
    信奉:七圣神。
浮屠:
    铁邑浮屠,最古者为城内‘圆通寺’十三级塔,而龙首山,则首、尾各有一塔,实名山不可少之点缀也。
龙首山塔:
    塔凡九级,高五丈四尺,耸峙于慈清寺之东方。
    创建:明弘治二年己酉,信士高璟发愿所修,时为西暦一四八九年,距今几四百五十载矣。
    重修: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始建塔者高璟之侄、福修曾重修。万历十九年辛卯(一五九一年),李总兵成梁复重修。清咸丰八年,邑人任香陔、魏子亨等补修。民国十七年邑人王化南等又重修、于塔上得:秀峰塔记、铜碑、铜佛、铜镜各一。现均存慈清寺,又得魏子亨书咸丰八年重修残碑一小方,嵌置塔东亭中。                                                                        
驻跸山塔:
    又名龙尾山塔,龙首山之西南,山通称龙尾山。清康熙二十五年、俄罗斯之哥萨人,盘踞黑龙江北,清圣主征之。道经铁岭、驻跸于此,因名‘驻跸山塔’,亦遂以是称。塔凡七级,与龙首山九级塔遥相辉映。俗名‘小塔子’。但修建时期亦无可稽矣。                                                                                                                                      
楼亭:
    天下名山,若无楼亭点缀其间,便觉枯寂。龙首山,曩者仅有浮屠庙宇而已,自民国十一年,乃兴筑楼亭若干,逍遥其间者以游焉、息焉,其乐靡涯矣。                                              
醉翁楼:
    民国十一年,知事廖彭,听邑绅曾宪文等之倡议,募款,拆慈清寺前门之三清观,建楼三楹,额曰:‘醉翁楼’,高官显宦、骚人墨客,常讌饮于是。而铁邑人士,好酒多量,往年曾有酒会,醵全雅集、酣畅其中。而今物换星移、厥风遂歇,第春秋佳日,登楼排闼、矫首游观;辽河帆影、远山片云、奔来眼底;俯瞰全城在望,屋瓦栉比鳞次。几所高楼,参耸其间,闾阎扑地、行人如蚁。时有飞鸟、掠空而过目前,尤饶异趣!
魁星楼:
    铁岭东南隅,旧有魁星楼。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民国二年,因拆城垣,而楼以年朽毁,亦废去。民国十一年,邑绅彭熙臣、赵炳如等,不忍古迹湮没,乃重建于慈清寺前。南方改塑像为木主,仍悬旧额于四面,默祈银州文运之复兴焉!
洗心亭:
    九级浮屠之东,一亭,额曰:‘洗心’。下临柴河,绿波照眼、清光大来、人至其间,胸怀澄澈,俗虑尘氛,不觉涤去矣。
稻香亭:
    魁星楼之南东,山间有亭,曰:‘稻香’。立其中俯视绿野稻田,纵横万里,宛如棋局,秧成实秀。不唯含有诗境,且犹恍闻其香焉!
陶然亭:
    慈清寺前左方,守望楼迤南,有高亭,额曰:‘陶然’。于其中把酒临风、消遣世虑,有一醉陶然、事大如天,醉亦休之乐焉。
滴翠亭:
    陶然亭南,昔有亭,名:‘滴翠’。绿树四围,一亭中峙。当夫朝露未曦、或宿雨新晴之际,苍翠欲滴、绿汁染衣,极饶意趣。惜数年前风雨后颓圮,今仅存遗址耳!
野人窝:
    魁星楼之西,有室一间,曰:‘野人窝’。山隈小屋,远隔市缠,独居幽境,神游三代;梦想羲皇,礼乐先进,其安乐为何如也!
半墙亭:
    慈清寺东北隅,依砖垣所建之亭也。坐其间,西北望、山郭人家,双安虹桥,辽水茫茫;转首东瞰:柴河渡头,车马往来,行旅匆匆;山下茅舍,炊烟若絮、出自屋角,忽而矫首遐视,远山近峦、真若天然图画也。
宿云亭:
    慈清寺院内西侧之亭也。迁客骚人,身若闲云、来往无心,偶一停驻,实亦前生之夙愿也。人生漂泊,靡所定处,其能得几宿停住也耶?!
公园:
    龙首山西南麓,旧有公园焉!花木甚多。民国二年,邑人曾设俱乐部于是,嗣改称“俱乐公园”。遍植花木,业已成荫。夕阳西下,仕女如云;以游以观、赏心悦目。诚邑中最佳消遣处也。民国十八年,新建铁门,县知事黄世芳,题额曰:“俱乐公园”。
山洞:
    龙首山有洞焉,相传昔人见有小大,自城南‘泛河村’东河北岸小庙旁一洞鑚入,后出自龙首山寺佛座下穴门。是否真伪,姑妄言之、姑妄志之而已。
胜景:
    铁岭胜景凡八,登龙首山一览,可必尽大观。八景由来,传述已久,始于何时无可考。明,天顺间,大学士陈循谪戍铁岭,有分咏‘八景诗’载诸县志,兹胪述八景于次:
山郭朝烟:
    铁岭城东依龙山,市厘恒宇、栉密云连。时而朝墎初上,高挂铜钲,万户炊烟,团团片片、丝丝袅袅。与晨气朝霭融和、苍茫合拢,颇成奇观。
柴河晚渡:
    柴河水逼龙首山下,昔无桥梁唯以舟济人。每值夕阳返照、景好无限,归人唤渡,招招船子、边边行旅,清水一篙、扁舟容与,别饶诗思画意焉!
蓬渡风帆:
    铁岭西有马蓬沟,距城五里,乃辽水古津也。帆樯来去,小如浮鸥游波,大若鲲鹏临水;北极风沙、南连云树,堪称大观。
帽峰云树:
    城南‘驻跸山’南一峰,如巨帽盖顶,名曰:‘帽峰山’。云树苍茫、光景迷离。
龙首寻秋:
    龙首山树木葱笼,凉秋霜降、叶绿收藏;褐紫红黄,绚烂胜于春花。停车坐赏、宁正惊异寻绎秋之胡为乎来哉!
鸳湖泛舟:
    盛京通志云:鸳鸯湖在城西三十里,但考铁岭城,辽河西棹龙湾,去城二十五里,昔有莲花,池花盛时、明月之夜,泛舟游赏、清香袭人。
白塔横云:
    城内‘圆通观’白塔耸峙霄汉,当积雨初霁、登山远瞩,片云横带,如疋练长拖、氤氲可观。
红崖积雪:
    红土崖距铁岭城西二十里,俗名:‘红崖嘴’,南北长约十里。冬期积雪,断崖露土、红白相观,阳光映射、颇呈奇象。
轶事:
    龙首山坡坨,向为瘗旅之地。清同治十三年,铁岭知事文璟、因本地侨民死亡即多,虞其无处掩埋,遂划山西侧地,约二十余亩,为公共墓地,容死者得葬身焉。年久坟多,蓬蒿满目、骷髅惊心,令人神伤!地累累荒冢中,则埋没有雅人、高僧、倩女焉。原清道、咸、同间,有寄迹银州之蕉园诗人、山月和尚、韵娘校书,卒后均埋骨其间。山月、韵娘先逝,蕉园后殁,乃瘗身两墓间,左伴山月、右伴韵娘。今则乱塚他移,唯三墓岿存耳!古墓斜阳,徒资凭吊,相为名山佳话而已。
蕉园诗人:
    王相庸,字蕉园。咸丰、同治间人。原籍山东,游学铁岭设帐授徒。工诗文,甞与魏燮均、张简诸名士相唱和。家眷在籍、尽罹捻匪之乱而亡,贫无所依,益以诱掖后生为己任,卒于馆。诸友及门弟子等,同理殇事,葬于龙首山西。     (铁岭县志)
    按:《九梅村诗集》,清道光戊子戊戌间(即八年及十八年),魏燮均有偕蕉园游龙首山、帽峰山诗,盖是时蕉园已至银州矣。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曾返高密故里。咸丰元年辛亥、再游辽左。同治元年庚午,魏燮均有哭蕉园诗,盖是殁于是年也。魏诗注云:“辛酉贼犯莱州高密大乱,妻林氏大骂贼遇害,子亦见杀”。又云:“去年秋,余与文澜谓蕉园曰:‘他年倘殁于此,我等当下葬于龙首山,在山月、韵娘两墓之间,夜台殊不寂寞矣’!蕉园大笑曰:‘公等果能如此,死无憾也’!今年上元之夕,与其门生静湘,夜饮偶话及此,静湘谓之曰:‘先生何云耳耶?”!既而惨然。诗注又云:“葬于龙首山之西麓,墓前立一石碣,书‘山左诗人王蕉园之墓’,并撰文刻于碑阴”。                                                                               
山月和尚:
    空林,法号山月。清咸、同间住持慈清寺,圆寂葬于龙首山西麓。
    按:铁岭任惟岳云:“山月系广东人,清道光间云游来铁,覩龙首山风景幽芳,乃挂锡建创于此”(即今之慈清寺),日辄以扫轨参禅为事,又喜吟哦。嗜酣饮,每值月色黄昏、恒芒鞋柱杖,至山巅水滨,衔杯独饮、醉后即狂啸浪吟。土人以其喜玩风月,故赠号为‘山月上人’。咸丰中年,东边一代巨匪窜入铁岭,犹以城南茨沟村适当其冲。村有郭巧者,美华姿,夫死家贫、事姑至孝,不幸被匪抢去,允其姑赎以三百金。彼时老僧化缘经该村,闻讯甘出所积,亲赴匪巢代为赎回,其行义也如此。讵知恶棍所爱者金钱,某夜探老僧在山,集夥多人,入其刹希图夺财,讵知老僧施舍已罄、囊无分文,匪疑其隐、大施咆哮,群殴以杖。老僧被逼,挥杖与之较,卒以众寡不敌而被杀。据一般老人云:昔年龙首山午夜时有敲木鱼声,盖僧被杀后显验也。
    又按:铁邑宿儒赵炳茹云:山月和尚喜弹棋,每与客对弈,首局必让着,后则多胜矣。局终常飨以素斋、情意殷然,故并世骚人、逸士多与之往还焉!第因仗义被害事,赵公寿同梁灏,则谓未曾闻其说,姑存任君所述,以供参阅。若据《九梅村诗集》,同治八年己巳,魏子亨有“同文澜登龙首山寺值山月上人病中”诗,及“哭山月”诗,盖山月即以病、涅盘于是岁也。
韵娘校书:
    韵娘尹姓、生于官家,嗣被环境困迫,抑郁而卒。瘗骨龙首山西侧。
    按:铁岭任惟岳,谓其邑键在九十一龄老拔贡,陈铁居云:韵娘姓尹,原籍河北南中,父鹤清,宰南中多年,一琴一鹤廉洁不苟。母孟氏,出于宦门,勤女红、解吟咏。韵娘美内慧,年未及笄,描金刺玉、咏絮临池,在所多能,乡闾以才艺兼全见称。有表兄李生。富家子弟也,性贪娈、喜鱼色。先时,随尹公佐幕南中,覩韵娘风姿秀雅、垂涎三尺,托媒求婚者四。尹素知其行坚拒之。李单思梦想,无以为计,嗣因营私纳贿,被尹公黜之,杜绝来往。李衔恨,辄弄刀笔污公誉,但尹公政声载道、朝野歌闻,李终难施其伎俩。道光初岁,捻军作乱,灾及南中,尹公率邑民张弓守夜、冒刃从公、恒日不食夜不寝,卒以众寡不敌,城遂陷,尹公所有私宅悉被焚,家什器物亦被贼席卷一空,幸上宪念其功勋,迁官于铁岭,此韵娘流落铁岭之由来也。
    铁岭当道光之岁,草昧初开、俗鲜文化。自尹公莅铁,启文化、重垦殖,精勤奉公、绳勉司政,虽居黄之东坡、守滁之永叔,不是过也!讵劳忧成疾,为政未半年,竞呕血暴卒。所堪痛者,死后萧条、身无夙物,而宦海中,人亡则情与俱亡,虽有前恩、夫后谁补?韵娘孝本天成,与母商计,校古人卖身葬父,幸邑闻人,募恤金购棺椁,瘗尹公于龙首,女议遂止,韵娘年仅十七耳。韵娘自父丧后,与母专以刺绣度活,闲则自怜薄命、愁香怨粉、流沾吟哦。其诗乃豪情所锺,缠绵悱恻、悲惋动人,为前辈诗人魏子亨所钟爱。彼时求婚者,非田舍郎即狗彘徒,恰无一中母女意者。讵事有凑巧、祸不单行,其表兄李生,由京锦衣来铁、居则假殷勤,以圆旧好。母女以流浪生涯,困于穷途。他乡遇故旧,兼葭有依、亦属幸事,遂留相居度活。初则李用钓饵计、母女衣食悉以资斧,继则旧话重提、请求婚事,韵娘知其诡,假托父尸未寒,遽然字人为大不孝,不忍为此。李自揣计亦难,与其空怀涉想,何如早泄积愤,遂鬻女娼家、携款潜逃。女愧神女生涯、青楼数日即自缢,旋其母亦忧愤病终。铁岭士绅哀其无依,为葬于龙首西坡,时韵娘芳龄二十,道光二十一年事也。
二、龙首山志卷二
艺文:
    名山胜水往往籍名贤着作、诗文亦每有赖名山胜水而传者。山水赖诗文传耶,抑诗文籍山水传也,两者盖相因依媲美焉!龙首山自明代前无金石文字,兹即所蒐集按其年代録之。
碑记:
重修秀峰寺塔记           明 庠生 高冈
    秀峰寺建于嚚州城东三里,柴河之西、龙山之阳,即今‘水潮寺’也。原无塔,弘治己酉,信士高璟,建此塔于秀峰之巅为此寺壮色!后五十余年,璟侄孙、医官釜,修于嘉靖甲辰,迄今已四十八年,坍塌日甚。镇守总兵,宁远伯李公成梁,每于擒胡拓地之赐、即动修寺建塔之心,故于万历之辛卯,令工卢兵李应时、僧陶法明、刘法显率匠役,残缺者补之、原无者增之,粉饰修治,虽罄赏赀而不恤,是此塔灿然一新,继高公而再见也!冈因玩感、谨将发心功果、助缘善信,勒之于碑,以为后世纪云。
    万历十九年 六月 吉旦   庠生 高冈 书记
    随缘善人:宿安 冯友敖 汪江 曾秉义 白善友 李伯京 周承德 
    修塔总管:卢兵 陈翔凤 袁思义 汪尚文 李尚仁 熊继德 汪文 汪祥 李魁 
    助缘善人:陶法明 刘法显 蔡德润 木匠:刘志强 张文义 
    致仕指挥:李成用 
    原仕游击:张廉  
    信官:李成器  
    生员:高冈  
    管工:李华  
    致仕指挥:楚诰  
    泥水匠:夏景春 
    修塔善人:李应时  
    僧人:周洞 海润 海汪 海树 海达 海性 海江 海宝 洪儒海镇 海张 
    铸匠:项继光
碑  阴:                                                                                          
    钦差镇守辽东宁远伯 李成梁                
    都指挥  李如檀                                                                   
    都指挥  李如梅 
    原任游击 李如梧 
    现任协守总兵官 李成材                  
    致仕参将 宿仰辰 
    现任挂印总兵官 李如松 
    锦衣卫都指挥使 李如桢 
    国子监生 李如樟 
    武举 李如楠 
    都指挥 李如槐
    致仕指挥 宿向辰
    原任副总兵官 宿振武 
    原任参将 李成谦         
    序班   宿振德 
    现任备御 王守官 
    掌任指挥 宿应元 
    中固备御 宿振文 
    生员   李鸿漠 
    主簿   赵汝矿 
    原任游击 黄应魁 
    原任游击 王徵 
    现任中军 宿振化 
    废营备御 皮帮谟 宿得举 
    现任千总 赵汝珊 李相元 
    赠封一品夫人:李门宿氏 王氏 
            夫人:李门李氏 李门路氏 鲁门李氏 金门李氏 张门李氏 陈门李氏 陈门李氏 陈门李氏 李门王氏 陈门杨氏 李门郭氏 宿门陶氏 郑氏李门王氏 宿氏 黄门宿氏 王门锺氏 苏门李氏 李门华氏 
王门李氏 李门王氏 李门吴氏 李门金氏 李门张氏 金门姚氏 李门萧氏 李门邹氏 陈氏   
    按:民国十七年,邑重修九级塔,得此铜碑二方,前后两面,满镌以上诸字。原文弘治己酉,系明孝宗二年,西历一四八九年;嘉靖甲辰,系明世宗三年、西历一五四四年;万历辛卯,系明神宗十九年、西历一五九一年。距今三百四十六年矣!铜碑现藏慈清寺中。
铁岭三清观重修碑记        
    粤以雪岭修因,实羡名山之高峰也。而观名三清,岂非一郡之厚俗也哉!视此三清观,原系古刹,废于今时,毁其殿宇,暴露圣像,往来者目覩而叹之!止集心忍而掷之,此无他。大抵人心之渔散,时岁之凶荒故也。迄今耆旧僧王性禄等,感及本郡功德主,岳世显、刘世美、高仲、杨成魁、郑明守、金仁祥、金仁德、韩臣云、崔德立等修葺已完、厥功告成,丐予以文,骇然叹曰:当此米珠薪桂之日,尚有舍财之善人乎?值此干戈扰攘之际、多诸向佛之僧家乎?继而众人皆曰:蒙皇上之内帑,荷礼部之奏准,出于十方之财,非我等之力也。予知夫无非灵鹫复鸣于世界也,善念转幸于人心也!予不得已而叙诸文、镌诸碑记,以贻后世耳。
    礼部侍郎 杨声远  
    崇德八年岁次癸未  孟秋 吉旦 立   
    襄平庠生  佟性皋 撰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五月谷旦 僧空林  重刊 
铁岭龙首山三清观重修碑记       
    龙首之巅旧有三清观、以住羽流。后为僧居,改建佛殿三楹,上供佛、旁列罗汉,以三清旧基也,于前殿奉三清,名慈清寺。崇德八年,金仁祥等重修,勑银为中寺。老书所载,最为明晰者也。寺中有崇德八年碑一通;康熙五十七年锺一口;雍正六年僧道通匾额;乾隆四十一年阖会等人敬立匾额;嘉庆十五年、二十四年两次重修匾额。近岁以来金碧黯然、坦墉颓若。僧空林,不敢坐视,敬告贵官长者,捐赀重整,俾缺者完、完者固,道场灵蹟,高峙龙山胜境,丰功常昭乎铁岭,虽一方之有耀,实万善之同归!敬勒真珉,用垂不朽、嘉名列叙,与山水俱长矣!是为记。
    盛京品级章京、铁岭正白旗防御、加三级记录二十次  福克锦泰 
    特授候补同知备补、奉天府铁岭知县、加五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十次  英福
    铁岭正蓝旗委官  罗玉  
    凤凰城现任仓官    尚廷诊 
    盛京镶黄旗汉军刘惠佐领下庠生   尚廷绅  
    奉天府铁岭县文庠生   郭景灏 晰较 
    直隶保定府新安县后学  张种德 篆额 
    奉天府铁岭县文庠生  苏秀  书丹  
    道光二年岁次甲申五月谷旦 住持僧 空林 敬立      
修岭道碑
    甞思好善者、人有同心,方便人所共欲。然好善苟无实行,则好善×××,方便必待人为,则方便可成。如靠山屯村北,旧有磐道一周,×岭一××,因雨水连绵、河水涨发,冲成沟渠、几断行人,往来无不叹息其崎岖。××有好善情殷者刘文昱,见夫旧道将断、无力重修,于是谋诸城东关××人家,又谋诸城东南数十村,众皆欲鸠工厄材、计日成功,布施随意、量其力之所能,勤善有功,表其名于不爽,勒诸贞珉、流芳百世,是所谓好善有方便人所共勉也。记其事、记其人、以记不忘焉耳!是为志。
    大清咸丰四年 岁次甲寅瓜月 谷旦  铁岭县龙首山居士 孙永承 书丹
龙首山慈清寺碑                    
    龙首邑之山也,自东北蜿蜒而来,十数里。左窥城阙、右枕鳞河,昂然独秀,盘踞东郭之郊,葢不独为一邑之观瞻,而亦之保障也!山之巅旧有慈清寺,又名三清观,相传建自唐代,与浮屠并古。迨宋元而后,志乗阙文、其事无徵焉。迄有明万历间,曾修×、父老犹有传者,然已无碑可稽矣。我朝龙兴辽沈,恪奉佛法,崇德八年赐银勑修,×××殿宇×××垣,金碧辉煌,照耀岩谷,较前代之庄严规模宏远矣!夫宇宙××之区,半归佛土,遂令龙山增色、烟霞一新,其地称名胜焉。是山僻在银州,胜据一区,虽无周王谢公之蹟,然春夏之间,游宦骚人,唱咏毕集,秋高气清,霜林变紫。而载酒扶莭者,犹相属于道也。孰谓岩条,登探者犹为浩叹哉!余生长是邦,寓怀丘壑,觅山川之形胜、得龙首之大观,丙申以来、题咏益夥,又尝搜诸碑志,访之传闻,而后知是寺之创修有自来矣。第年烟岁远、文献无徵,后之人即欲考其源,罔识所据,宁不重可慨也耶!友人香陔任君,郡诸生也,搜岩稽古、与有同心,丁巳秋偕登是山缅怀往蹟,慨然思所以志之。住持僧山月,清修梵行,宏愿素深,闻而乐之。于是谋诸吴君仲培、商君文澜、王君肇周及姜紫垣、王仙舫、王晓峰诸君,遂共议勒石以垂久远。且事之创始者难为功,而相因者易为力也。盖寺前旧有仆碑,卧荒草间,质完而字缺、二百年矣!使舍其材而不用,不将终弃空山乎?乃觅工人剔其苔垢、磨而刊之,亦价廉而工省也。余遂书其荒略以待后之考者。
     大清咸丰八年春三月下瀚四日  府学岁贡生   魏燮均   撰   并书、
龙首山慈清寺碑记 (碑阴)  
    邑之有景记名胜也,山川诚野、随地星奇;晴雨晦月、因时幻象,盖景不同。而今昔览胜者何殊哉!铁邑旧有八景,不知始于何代。自有明之世已见诗章、第邑乗载、笔而×书,是以都人士,罕有知者。胜迹烟没、曷胜慨然!兹特而着之、镌诸碑隂,俾后之骚人词客,游目骋怀,知所寓兴。亦未始非艺林之小助云尔。
    山郭朝烟  柴河晚渡  蓬渡风帆  帽峰云树
    龙首寻秋  鸳湖泛越  白塔横云  红崖积雪
捐刻姓氏:
    大学士铁崖 梁铮,    旭楼陈继升,  师竹 尚宗可,  郡庠生椿圃彭鑯龄,  ×××邨田数圻,   己亥举人吴仲培, 户书尚思杨达,  刑书震溪王镛,  从九品××王基昌,  礼部右翼教习文澜商广源,  郡庠生仙舫王锺瀛,  紫垣姜海蕃, 贡生晓峰王曜 郡庠生香陔任锺岳, 郡贡生铁民魏燮均,  住持僧山月空林.刻字人李争荣
    按:魏燮均字子亨,号铁民,铁岭人。初居邑之八里庄,后移居红杏屯,咸丰间府学岁贡生。工书法、古文诗词。家贫,喜游名山大川,平生所的发为诗歌。着有《九梅村诗集》行世。所书石刻以“八景碑”为最。
补修九级塔碑            
    (上残失).....历风霜,基址暂就倾圮,因谋于众捐资重修。阅月余 *工俊,* * 湮没,因勒片石以志之。其捐资者各姓氏另有碑记。
     大清咸丰八年八月上瀚   监修人  庠生任锺岳    
                                    举人  吴 枬
                                    贡生  魏燮均
     按:此碑乃民国十七年补修古塔,与铜碑同时得自塔上者,第其前段似已灭失矣!此石现嵌于塔东亭壁间。
补修浮屠记                  
    慈清寺前旧有浮屠九级,创自何时无所考。说者谓‘塔笔凌云’,关邑中之文运焉!其理之信诬乌足辩。但山川风景、半赖人工,龙首有塔以点缀之、不嫌寂寞矣!惜风吹雨剥、塔基渐毁,北隅及东南隅尤甚。樵童牧竖,相与穴其中,可容数人坐,塔固依然卓立也。而倾圯之患,宜预防哉!余思集众力弥其缺,谋诸明侪愈曰:“可”,于是督工备料。子亨魏君、香陔任君,均任其劳焉。工既竣、余谓同事诸君曰:“我辈以补苴之术欲全伟丽之观,得勿有笑为好事者乎?顾力而能为,必斤斤焉。以拘谨自守,否则山外务置之。余恐不好事者之或多废事也,而塔其小焉者耳”。鄙见与诸君略同,爰序其事,质诸四方之览胜者。
    大清咸丰八年 岁次戊午秋 九月既望,
    己亥科举人觉罗学汉教习,候选知县  吴  枬  撰文  
    奉天府学岁贡生  魏燮均  书丹  
    礼部右翼教习    商广源  书名
    咸丰八年春三月下瀚四日 府学岁贡生魏燮均 撰并书
    按:吴枬原名凤鸣、字仲培,铁岭人。道光己亥科举人,学品兼优、文法清古,邑中名胜碑记多出其手。
重修七圣祠碑记            
    庙名二虎,由二虎以达斯庙也。不知出自何时,昔人于东山之麓,葺有七圣神祠,二虎便伏立于左右。至乾隆十年,乡老因之以瓦易茅、岁时报赛,遂铸二虎庙之名于锺,而未经碑志者。庙貌虽新、仍旧贯也。今胡为仍旧也,而终以碑,恐终烟没也。以故僧广其制,饰以砖垣,而駆二虎于门外者何也?尊二虎庙之神也。即尊矣,而留二虎于门下者何也?昭二虎之名也,礼有之、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呜呼!凡祀斯庙者,致敬之心可不永矢弗替也乎?慨人情、当致敬之余,每生狎亵,而不敢以狎亵之情,甞识诸虎。以虎之有威灵也,而不知七圣之灵、更赫于虎也。夫虎不必福人、而或祸人也;而七圣则必不祸人而福人也。嗟夫!人曰享七圣之福,而人之忽而视之者,曾二虎不若也,则无敬心也,非自求多福者也。幸其念二虎之名、相为悚惕,以求永致夫七圣之福焉!可也。呜呼!凡祀斯庙者主敬之心,可以永矢弗替也已。
    大清光绪四年瓜月  铁岭邑学 生员  张赞元  拜撰、
    半农居士  毛有伦  书丹
山月和尚墓志
    按:山月和尚墓志碑已残缺,尺賸半截。岁乙亥,现慈清寺僧旻空得之岩壑中、置于墓前。依其碑式,残文録之。镌者姓名,张字仅存下半,亦可断定为张简也。     
(残碑图 略)
重修龙首山庙碑                 
    铁邑龙首山高数十仞,绵垣东郭外,群峰拱列、麟水环流,宝塔玲珑、树林荫翳,恰如天造地设,有庙宇点缀之,俨然名胜之区,诚一邑之大观,并足启千秋之文运焉!前寺僧空林守清规、绝俗累,故吾乡前辈、皆愿与之交,迨圆寂后,其长徒了静以发疾故,其次徒了智以被时故,而空林数十年积资,已销十之九矣,虽有两僧、少不更事,吾等生长于斯邑,不忍旁观,遂约集同人、秉公整顿,查点寺中帐目、地契、租项,另行立帐,以防日久烟没。所有均重立旗杆。两僧延师落发、命名学经等花费,均由吾等筹划开销。三、四年间,又积钱数百余缗,乃该僧暂行成立,宜令自行操办,未二年又行荒废。前邑侯陈公,复劝令公同监查经理,不得已任其责。惟前后佛殿,均行渗漏,木料亦多糟朽,于是公议重修。自本邑官吏绅商、以及各界内乡民,散给布施、多方劝募,始能集腋成裘。自五月中旬,工程告竣,择吉开光、拈香演剧,由是,前后殿焕然更新;东西廊居然非旧,是陈公之愿于以慰,而吾等之心、籍以安矣。复立碑匾爰棳笔以为之序。
    铁岭掌路记防御候补佐领 博清额 施银一百两;
    铁岭镶黄旗防御 刘良 施银五两;
    署铁岭正白旗防御 恩庆 施银五两;
    同知衔铁岭知县 广祥 施银四两;
    壬午科举人铁岭县训导 鹿名世 施银五两;
    铁岭县典史升用主簿 夏穆和 施银五两;
    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 杨毓松 撰文  
    恩贡生候补教谕 郑源  书丹  
    大清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清和月 董事 立
重修慈清寺记
    慈清寺创于何年、无所考。第于前碑记观之,知于崇德八年盛京礼部侍郎杨声远奏请重修,勑赐银四十两、并阖邑捐助、告成功。至道光四年莘整后,迄今六十年永未大修,而木朽土疏、渐及颓圮,惟正殿为犹甚、不及时以整顿之,而栋宇倾摧,则金身暴露,更有难于援手者也。况此等寺据于龙首山巅,近与城接,则凡念切登岸者,或更情深礼佛焉,则香火较胜于他庙也。苟苍然瓦砾、触目荒凉,不惟前人创修,由兹废弃愧己,抑且于神明弗礼焉!而反鄙夷之、抑又悖矣!至不利斯邑之风水之说,犹未焉者耳。前俸三清者传说老子一气××殿如来、观音、地藏王等,十八罗汉其旁祀之,虽非典礼所关,亦皆慈惠之神,遍天下而深感恪,我辈××其间,修整之劳,其谁委哉!惟是功繁重,独力难持、其不集腋以成之也,谈何容易?邀集阖邑、普切捐金,一时欣然慨诺者,亦不约而同,至默中之感与否、无足据,然非符乎众老,恪及舆情,则人乐施布之诚且徧焉!何以如斯、是以蠲吉兴工!未数月而告成。工既竣,因与同事诸公而言曰:我辈忝在士林、要自有所端修、而不遑他务,今于此事杜以荒废,励以辛勤、其精神谓不归于无用也,亦鲜,虽然责既任矣。复拘拘焉以自守,或以非分内而置之,得勿后先刺谬乎!且亦负前陈县尊、召以经理之意。至于古之名流、动监修于山水之间,非余比也,故有以好事讥之者,自宜任以弗辨,倘谓籍此渔利,且或祷媚焉!敢举古人焚香告天故事、以行之。知所感者,竭尽才力未能,踵事增华,不过仍旧惯、以补苴之,如再大其规模、或别有创修。致以林麓缤纷、高台绮错、庶几平邑之大观也!亦山川之佳胜耳!然非乐善好施者出,复多所资助不可。
    龙首为一邑仰止之区,亦四方登览之所,必须树林隂蔚,花木丛深为佳胜。余幼时曾记山北果木颇多、山南群树亦茂焉!二十年余、半多残毁,亦固由于庙之住持罔事栽培,实亦由于无智者任意摧折、兼且牧放牲畜,齿齿残踏之也。犹可恶者,掘土为墙、遗石补屋,以致地脉残伤、根株暴露。我辈董其事、意在力切振兴,倘若再踏前愆,不惟理所难容、于心亦当不安矣!谨泐勒言,以期共勉云尔。
                                            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榴月谷旦 立
铁岭俱乐部记         
    民国元年秋,邑内各界人士组织俱乐部于龙首山之慈清寺。凡农工商学军警,及自治员绅、公署官吏咸莅焉。每当春秋佳日,则先期予约、置高会,无分宾主、尽日欢娱,洵盛事也!
    越二年甲寅,执事者虑其久或懈,其于已入会者董理之;未入会绍介之,即部内屋宇禾石、无不再事修葺,咸臻美备。事既竣,属余为文记其事,余谢不敏,执事者进曰:“有说乎”,余应之曰:“吾闻游嬉丧志、荒乐败德,往哲遗言垂为明训。今创俱乐且设部、所得无背往哲之训乎”?执事者坐而笑曰:“泥哉子也!吾亦甞闻古人之言曰:浩浩隂阳,移年命、如朝露、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此其感慨所系,良有以也。我邑各界人士、各其事,终日劳形,力尽于外,神疲于内。人非金石,瞬息烁灭,盖拘缚者戕生、旷达者忘情,闲居不已则思劳动;劳动不已则慕清虚,吾人卫生之术,岂止衣食鲜洁、居处清宁而已哉!况萃各界于一堂,杯酒联欢,混彼此以若忘,乐情话之日密。或敬如师友、或亲若兄弟,群道之盛无窬于此。吾又甞考泰西之人,每逢日曜,则必休息,我国旧时,若迂佳会令节,亦恣意流连,如兰亭修契,最着二十四人,耆英佳会,传世者方诸九老,欧阳子自号醉翁,谢安逸情丝竹;洛阳有率真之会、西园有雅集之图,是古之高人逸士、贤相鸿儒,每从事于斯,不以为非,至今且称道之。子又以为如何?”,陈子无言以对,退而志其巅末如此,后之览者,当不河汉是言。
创修醉翁楼记                
    铁邑龙首山慈清寺,西控银州、东临柴水,为是邑最佳处,而邦人士之俱乐部在焉。余于己未年春,重任是邦,先后筹拟重修寺东西两楹,墨客词人多集于此,适岩村成允君来任是邦领事,日益亲善,时为雅集、杯酒一堂,余喜其知音圆聚也。旋与岩村领事、交涉局长朱君伯俞、税捐局长秦君岘亭、及中外人士倡议集金,改修山门为楼,以固俱乐部之基础,移三清观于正殿之西,塔北复建一亭,以为游人小憩处。邑城东南隅旧有魁星楼,因其地卑下,彭君敬亭、赵君炳如、王君显亭集众倡议移修,询谋佥同,卜地于山之南巅,鸠工厄材。公举曾君述堂董其事,阅三月而楼亭告成,楼名:“醉翁”、亭名曰:“陶然”。未几,而南巅之魁星楼亦成,楼亭峙映。红叶满山、古寺霜锺、渔歌唱晚,洵胜境也!忆余丙午初宰是邑,十七年于兹矣!浩劫几经、山河无恙,兹则楼台迭建,中外联欢,此后七鬯不惊。邦人士热心公益,群策群力,结团体而经营之,或数年或数十年之后,行见花满龙山、亭台鳞映,更不知其美若何也!今登此楼,把酒临风、且感且兴,想诸君子有同情焉!是为记、并以质诸后之登临者。
    中华民国十一年九月立
    黔南廖彭 撰文、  
    铁岭陈德懿 书丹。
    石工  罗殿举。
重修慈清寺碑                  
    龙首山为铁岭八景之冠。山有慈清寺,东南向有浮屠,虽不知创自何时,要为数百年之建筑无疑也。朔自前清,经邑绅吴仲培、魏子亨诸先达倡议重修,迄今又五十余年。砖石凋残、铃铎坠落,若不及时修整,难免倾圮。况近年建楼亭、植树木,今昔景象之殊、诚不可以道里计。此皆由曾述堂君竭力经营,始克臻此,倘使古代遗迹,任其颓废,岂非一大憾事乎!同人等愆焉忧之。惟以需款浩繁,未易筹划。乃由王君化南、暨曾君善亭发起,邑人赞助,于是募款集资、鸠工厄材,未匝月而成。兼各楼亭之联额,均加以髹漆,顿时之间,焕然一新!山林皆为之生色。当工作之时,泥中间得石一方,镌魏氏所书、并修文序,更于其最上层得小石。字迹模糊、略可辨认,乃知该寺向名‘秀峰’、塔建于有明弘治间,邑人高公监修;至嘉靖间又经后人重修,此必为吴、魏诸公,当日所未及见者,今乃得之,多年疑问、有所考据矣。今工既竣,因于塔东半山立亭树碑,以述其慨略,并嵌二石于其间。庶几乎对往者而可继,冀来者之保存!斯可矣,是为之记。                              
    民国十七年夏暦九月谷旦    
    铁岭邑庠生 金化昆 撰文
    辽阳增广生、高允恭  书丹
重修铁岭龙首山三清观塔记          
    世皆谓天下事,不难于创始、而难于守成。果创始、易守城难耶?前人之治事、不避险阻,不惮艰辛,缔造经营,功业以着,使后之人不能维持而光大之,则功废半途。可惜孰甚,论者以守成为难,盖对于守成之期望、责备为犹切焉!事之远大者,固然即一物之微、其有赖于守者,亦何独不然。龙首山者、吾邑东南之胜境也,三清观耸立于上,金壁辉煌、庄严灿烂。前有塔九级高出云表,朝晖夕隂、气象万千。登临之际、极尽游观之乐!观之,得此塔以为点缀、益美不胜收矣!塔建于有明中叶,数百年来风雨剥蚀,残缺无完。戊辰秋,邑人以古物之保存,不仅爱护风景,供骚人墨客之凭眺,且有裨于文化。塔为古物之一,讵可听其颓败,而不为之计也!乃谋醵金修葺。邑人倡其始,复得邻邑之助、而赀以集。爰鸠工厄材、数月而蒇事,规模仍旧,而形式一新,众志成城,邑人之喜于守成、而不畏其难也,于斯可见,而山川亦为之增色矣!余他日优游故里,得与父老昆季、徜徉其下,同览万物,领略佳趣、幸何如之。而诸君子促成斯举之美意,足与创始者同垂于不朽!故乐为之记。至捐资衔名,俱列于碑隂,不备述。
    中华民国十七年 岁次戊辰嘉平月 
    刘尚清 撰文
    蒋桂芬 书丹
铁岭县知事陈候艺淑六德政碑                   
    中华民国建国之岁,奉天都督赵公,以铁岭承兵燹之后、公私荡然,乃命宜兴陈候艺来是邑,候劳来抚集、惮精索智,未愈匝月市厘复旧。时值国家早创,内政、外交、目法咸集于候之一身,候以经划地方必谋自治,甲寅以后,县议董事会解散,乃集耆老、创区村长办事制,规划宏远、条理精祥,颁为各县楷式。铁邑民治赖以巩固,乙丙之际,河溢为害,候割俸助赈、倡醵钜金、煦育穷黎、宭于偻指、敦劝商富。立春耕救济会,定期薄利、贷于农氓,春假冬偿、岁以为例。复设贫民习艺所、董策游惰、俾有但业。邑有三乡、地势洼下,忧苦水患,候宏集资力,疏浚沟渠、使无汛滥,邑民于以昭苏。辽左商务上自辽吉,下达沈阳,以铁岭为枢纽。辛亥革命市场窳敝,候招徕商旅,兴修城郭、马路、电话,创立储蓄会、信托公司,籍以便利交通,吸拓资产、政策始布,困阻随之成效×彰,公衷共谅。铁邑商业籍以复振,佗如整顿警务,俾勤防守;绸缪教育、力立资,践亭讼狱、用雪冤滞,擒治巨盗王福庆、薛殿元、洪福琛等,以除积恶,皆候内治之卓卓者。丙辰以前,交涉未设,候以知事,任十二县外交事,周旋樽俎、心苦力殚,历结要案数十起;国权邦交、均能兼顾,各国领事,以候忠亮明允、咸乐与推襟、梳理纷结。中日满蒙订约、国交几裂,铁邑侨民空群迁徙,宗社党徒、乘隙思逞,候致命遂志,定于神明,内抚外安、市厘不扰,中外人士、钦候志量,语曰:“任重道远、候其有焉”。候治铁七年孑焉一身,蜕室家之累、杜货利之殖,晨兴治牍、衙罢课农,蔀屋穷檐,疾痛惨恒。灌注于候之心胸者、日必数次,故能元神独运、治具必张,策划所经、河山共寿!岂可以官为市者同日语耶?候于中民国元年六月莅任、七年二月调职,邑之父昆攀辕无术,恫候之去、祝候之来。勒此贞珉,庸志候德!
    中华民国七年七月谷旦   谢荫昌  撰文 
    铁岭 陈德懿  书丹
金毓芝女士墓志铭    
    十年学业,春梦一场,鸟啼花落,弱智云亡;
    锺清夜月,塔冷斜阳,魂兮终古,秋水天长。
   (按:金女士墓在慈清寺西山坡间,而今已矣!其身世待考)  
匾额: 
慈清寺匾额:
慈清寺 : 任戌八月 高允恭 书.(慈清寺正殿匾匾额)
法云广荫: 民国十七年 马建禄 书(慈清寺正殿匾额)
慈航普渡: 丁卯榴月 金文海 书(慈清寺正殿匾额)
昆卢真境: 明人 傅山 书(慈清寺正殿内匾额)
観音海会: (慈清寺正殿匾额,书法苍老,笔者未署名亦无年月)
地藏幽都:(慈清寺正殿匾额,笔势生动书者未署名亦无年月)
揽胜: 淮海许志汇书庚辰春日任香陔摹刻   (慈清寺东廊匾额 魏子亨跋)
是额许念中先生书也,先生以名进士官知县,康熙三十五年宰吾邑,政治卓有循声。其时提举屠公颇知先生贤,又称其工诗赋、润文章,然着述罕有传者。今观其书法端严遒劲、且想见其人,亦可知胸中所蕴矣。旧额以年湮渐朽,恐没前贤遗政,是以摹刻重刊、不敢私意增减、昭严重也。庶几我人士,抚其书、思其德,犹想象先生政治之暇,徜徉于山水间也。                                   咸丰九年仲春初吉,后学魏燮均跋并书。
众山一览: 同治九年庚午暮秋耕石山人魏燮均重题(慈清寺东廊匾额)
游目骋怀:民国十年辛酉夏月谷旦 廖彭 题(慈清寺西廊匾额附原跋)
噫嘻!有志四方者安得天下名山大川而登之、临之,而卧之、醒之。往岁余宰铁邑登龙首山而有感矣!己未复莅是土、复登此山,松音鸣语、云影波声;绿树参差、山城如画,颇无尘世相扰,因得而坐、而卧、而醉、而醒。游目骋怀,极人生之乐事!视山外之争城、争地者,真神仙中人也。今西偏廊告成,书此以知纪念!铁岭县知事廖彭撰并书。
山川锺秀:  韩文麟 慈清寺西廊匾额)
祖越寺匾额:  
祖越寺:  光绪辛卯夏五月重修邑庠生刘东烺监修题(祖越寺山门额)
先民有作: 光绪辛卯年中元吉日立 花翎候补同知、知铁岭县事陈士芸敬书(祖越寺正殿匾)
神乎技矣: 光绪辛卯桂月谷旦木石卢万福等敬立(祖越寺正殿匾额)
主善为师: 光绪十九年癸巳荷月之吉 文庠生吴启昆敬立(祖越寺正殿匾额)
功参造化: 光绪十七年岁在辛卯八月谷旦 铁岭铜行 公立(祖越寺正殿匾额)
共仰神庥: 光绪岁次己亥立(祖越寺正殿匾额)
醉翁楼匾额:
醉翁楼:  任戌之秋 陈德懿 题(醉翁楼正面匾额)
琅嬛福地: 醉翁楼后面匾额。
魁星楼匾额: 
文焕黎明: 同治九年孟秋重题铁岭掌路记防御双成 立(南面匾额)
光照龙山: 乾隆三十八年仲秋铁岭县训导岳琰书(东面匾额)
笔参造化: 同治九年岁贡生 周辉 书(西面匾额)
星辉斗极: 同治九年铁岭县训导  刘玉琳 书(北面匾额)
慈清寺 联:
但居胜地皆清福,
好看名山是雅人。  铁岭魏燮均书(慈清寺东墙联)
园中草木春无数,
栏外溪山画不如。  陈德懿 题(慈清寺东廊 联)
一院老松静欲雨,
满山香草幽于兰。(慈清寺东廊 联)
偶来豪兴狂呼酒,
为遣闲情笑割云。(慈清寺西廊联)
古塔斜阳四季风光供览赏,
高山流水万家灯火杂鱼樵。戊午九月重阳广济何焕典
卅载劳人曾畏民磊停马足,
一樽浊酒重来此题看龙山。  民国十年冬黔南廖彭题 (慈清寺西廊联)
萍水喜逢君、偶叙主宾杯酒亦关前事定,
云山如恋我、好携筇笠昕夕来请半日闲。
  民国庚申夏月古瀔祝谏留瓜 析津刘焘 书 (慈清寺西廊联)
法宇冠峰巅、任他树绕云环而万象包罗原宗一气,
禅心澄郭外、惟是锺鸣罄撃俾纤尘涤尽霊振千山。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吉日弟子徔九王佑才敬立,
府庠生 石玉山  撰书      (慈清寺正殿联)
佳境足登临、最难忘、四野桑麻千山家郭,
晓月相掩映、还不负、松衔落照月挂浮屠。 张乃弓撰书(慈清寺西廊联)
祖越寺 联:
作圣述明奕世永将沿厥民,
巧极工错造物不能尸其功。
嘉庆八年岁在癸亥闰二月谷旦
弟子永平府临榆县钱富薰沐敬刊(祖越寺正殿联)
醉翁楼 联:
龙首挂斜阳、旧地重游、俯瞰银州随日出,
马蹄羁远塞、层楼更上、共邀明月入怀来。  知县廖彭篯如题 (楼上正面联)
闲来随雁送山月,
醉后呼龙耕野烟。      蒋桂芬 题  (楼上正面联)
日夕窗看辽水渡,
雨余檐落帽峰云。(楼上正面联)
雨过峦腰三月暮,
云来眼底万家春。(楼上正面联)
半抹残阳归鸟路,
一湾春水打鱼船。   滕守蕃子襄题  (楼上东门联)
树外归航轻似燕,
云间游客静于僧。   滕守蕃子襄题 (楼上西门联)
花落讼庭闲、大好山林供坐啸,
云深人蹟少、快携樽酒共登临。 壬戌十月中州徐云龙 题  (楼下正面联)
同志集十人、想当日、殿宇重修、挂剑悲琴、卅载莺花多故我,
督工历三月、登此楼、沧桑有感、临风把酒、一堂鸡黍半新知。
曾宪文 题 (楼下正面联)
坐看西山添酒兴,
拜参仙佛有此心。(楼下正面联)
龙首建斯楼尽他蚁斗蜗争姑且登楼凭栏望,
醉翁不在酒抚此山环水绕何妨把酒信天过。  黔南朱光忠题附跋  (楼上室内联)
    廖君篯如,吾黔积学士也,宰铁四年、余滥竽交涉亦于兹六载,目覩篯如整饬庶政,次第俱兴、穏佩其贤。邑有龙首山、名胜也。余商篯如拟于是山建一楼,以作中外宴请之所。篯如韪其言、遂与醵赀兴工。众擎易举、不数月而楼成,因名之曰:‘醉翁’,山川弥觉生色,足供游览!惟兹时局不禁、感从中来。爰撰此联,聊留汛爪之意云尔。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于此间得佳趣,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微斯人谁与归。 壬戌仲秋八月海城 秦玉璞题  (楼上室内联)
人立乘风河山千里目,
楼高近日天地一家春。    龙松逸人 题 (楼上室内联)
东国有人鸡黍三年约,
西风爱我山川两度缘。    篯如廖彭 题 (楼上室内联)
把酒临风,面帽峰而结社、拥龙山钟灵乎、天地之秀气;
登高作赋,视柴河而围绕、抱银冈雄壮兮、楼阁之大厦。
邑人彭熙宦题(楼下室内联)                          
数十年半累浮名,龙山快登临、红日一楼,喜逢胜地新天地;
重九节恰归故里,驹光惊倏忽、黄花满经,醉祭秋天拜主人。
刘尚清题(楼下室内联)
春水有情低环三面绿,
夕阳无语悄上半肩红。    陈德懿 题(楼下室内联)
秋老天空雁叫一山月,
茶余酒醒人迎千树风。    陈德懿题(楼下室内联)                                          
雨余花气参诸佛,
日下松隂落一房。  (楼下后面联)
魁星楼联:
在天成象、在地成型、宿度黎明司造化,
论数有神、论理有运、野分星斗焕文章。   民国十一年壬戌  彭熙臣 撰书
洗心亭联:
本地春光原秀美,
出山泉水总澄清。   龙山为余掾造旧地、山水清幽,较前犹胜。率成二句聊以自况。民国十九年秋月营川黄世芳                                          
陶然亭联:
春树听鹂人宛在,
秋风放鹤我频来。
滴翠亭联:
两水环流,一市尘嚣都洗去,
万山迭起,十分爽气尽飞来。  甲子初秋 商城廖元侨 题 (今亭既毁、联已无存矣)
俱乐部门联:
登其山巅、眼界大开、岂仅城郭,环观山川共览,
入此胜境、胸襟顿豁、不觉精神,活泼文气轩昂。   铁岭县知事黄世芳   撰并书
陈公德政碑联:
于虎政能除,治绩应登循吏传,
其鱼民鲜彰,经纶尽在河渠书。
救斯民于水火刀兵以外,
方古人在龚黄召杜之间。
咏铁岭八景:    明  陈循                              
柴河晚渡:  
    柴河水清浅,萦带苍烟下;夕阳映渔舟,晚渡看车马。
山郭朝烟:  
    依山附郭居,一片朝烟和。人家辨不真,苍茫见孤塔。
蓬渡风帆:  
    往来渡口船,风利乃得骋。遥遥数片帆,吹没远天影。
帽峰云树:  
    帽峰多白云,云杂帽峰树。云深山更深,谁识仙缘路。
龙首寻秋:  
    霜林变丹红,秋高天气通。幽入植秋来,踏遍碧峰顶。
鸳湖泛月:                                                  
     湖上横秋烟,鸳鸯时出没。中有荡舟人,高歌弄明月。
白塔横云:  
    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收。忽看白塔尖,钻入青天半。
红崖积雪:  
    崩崖渍殷红,积雪留残白。夕阳山背来,寒光照赤壁。
    按: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二年乙未廷试进士第一、授修撰,。洪熙初进侍讲、宣德值南宫。正统初进经筵、寻进翰林院学士,九年入典机务。土木之变,循居中,所言多采纳。景泰二年,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值英宗复辟,竟坐事谪戍铁岭,适重修圆通寺,循为之撰碑记、是年七十八岁。
早春望龙首山:            胡药婴
    东山常在郭,春日眼新开。雪积风光暗,谿晴雪气来。
    乾坤匏自繋,岁月鬓相摧。寥落空藜杖,无心歩石苔。
    按:胡药婴、字穆坛、直隶赞皇人,拔贡。清康熙三年铁岭初设治、胡为首任知县,时全境民户甚少惟驻防旗籍千余家,公广事招徕代筹生计、始有繁盛气象。铁岭有民籍公实创其始焉。
龙首山树下:         郝浴
    老树东峰顶,羲皇一觉眠。花香生万物,觌面转青天。
送剰人入山:         郝浴
    欣闻鸣鸟司锺鼓,更有赤乌艳海棠。人卧千山花气里,月升三岛水晶旁。
赠剰人:             郝浴
    云开窈窈桃花洞,雪落霏霏洗耳泉。我正不辞千日酒,君来莫带一分禅。
剰公:                郝浴
    不信獦獠死大荒,那隆佛种尙诗狂。三盆水落飞明月,五岭山高遮太阳。
    梦绕尚书身已化,衣传华首戒犹香。诸天花雨一龛在,从此千山是右堂。
暮春过酒垆取酒:五首录二   郝浴
    癸丑春二十九同秦维紫、左宏浦酤酒银州之市、醉归草阁,忽忆剰人在日愚与陈心简夜宿奉天普济院,看月吟诗至四更不寐。是年己未距今十有九年矣,时寺僧厌其恶声、闻群犬夜吠,皆嗤为狂比剰公顺世心简以人言、怒我不得,复有昔日之欢。乃此夜得陶然、与二子相对蓟门之啸、山阳之哭于此兼之矣!
    无复韩公子,垆头倚二豪。团圆如手足,落拓自风骚;
    入夏山花晚,当杯夜语高。尚疑灯影外,仿佛落霜毫。
    一自吟风后,源源说剰人。酒筹侵世界,屋角挂星辰。
    烛剪银州夜,荷摇鹭水滨。故乡应此是,何必忆鲈荨。
附:银州雪后又赋:          
    时银州雪深三尺,至乙未大霁、恰又得登龙首赋焉。龙首银州之东山也,旭彩惊飞玉宇烂然、千条绿水、西上连天,坐见十二楼之下,八门洞辟,万马嘶春、翚飞镝叫,甲照龙鳞、以视数千里间,虽秋毫不爽、若千万叠之,燕山迨近、而指其掌、是有元美得天而朗。回首此中、不过饭牛之泪、牧豕之弘、甘跨之顽、吞毛之忠采药之逋。夫被发之狂童,高卧牛衣米囷之中而已,安能若彼赫赫者;画堂鹤氅,上翠涛之滔、进紫笋之茶,娇歌鹦鹉、艳拍琵琶乎哉!而馨香神明、则所独夸属间往岁!辇谷以南太行在右、淮北浙西、龟田寸裂、野老哭犁、菜色儿女价贱如泥,其有洛阳牡丹、会稽荷花,淮南桂树、姑苏兰芽,尚自粉艳霞飞、嫣笑南衙,而凡卉无知,曾何故救于百姓之家,至于游媚富贵之女、跖金为莲、破翠为震,尽郁千步之奇,夜来百濯之香,是其淡扫娥眉之黛绿,适所以夺苍生续命之糟糠,其以视银州之雪,索八蜡、蘓百谷洗瘴、駆瘟为社稷,福将谓孰否、孰藏、孰圣,狂阿香渊默而歌之曰:龙德之入人深兮、龙气盛而难藏;既寒出空以横下兮、盍洒然而相忘,若更得排,燕市下江南、五岭清芬冒雪回阳,既从此一洁、而雪声响于炎海,复于波,一香而梅气满手乎帝乡,斯不亦絪蕴太和沐浴群芳乎!
    按:郝浴,字雪海、号冰涤,定州人,顺治乙丑进士,任四川巡按、破贼有功,因刻吴蕃三桂,谪戍铁岭。颜其室曰:“致知格物之堂”,读书讲学、开启后进,士人宗之,称为‘复阳先生’。居三十年吴果叛,圣祖嘉其先见,召还。留所居为银岗书院,至今崇祀于祠。通称郝公诞日致祭,以其仲子林配焉。
赠清峰寺僧游五台回:            释 函可
    曾向金刚窟里回,芒鞋尽带劫余灰。王侯共备香花供,龙象争传衣钵来。
    自有模形留积雪,仍将消息问春梅。从今击破琉璃盏,满目青山即五台。
    按:函可、讳祖心、别号剰人,博罗人。明礼部尚书韩文恪公长子,顺治三年丙戌坐文字狱,五年来住慈清寺。平生凡七作道场,历主大刹。十六年腊月圆寂。僧腊月二十报龄四十九。郝浴为塔于千山大安寺璎珞峰下。康熙县志
登三清观:            左暐生
    岩嶢直上太虚宫,高下诸峰凭栏中。西依银州秋色迥,东连紫塞野云空。
    当年胜迹残碑石,此日登临落水风。杯酒不知身外事,,远天望断见飞鸿。
    按:左暐生、山东东牟人,左懋泰子。
辽东望月:  辽海县志载    汤国泰
    群峰秋色大荒寒,龙首巍巍接马鞍。家隔万山人万里,追来明月总如盘。
同商文澜登龙首山寺值山月上人病中:       魏燮均
    山僧癯且老,病倒坐禅身。口噤不淡佛,目闭尤识人。
    残经散堆案,破衲叠生尘。尚指蒲团坐,无言竟更亲。
哭山月:         魏燮均
    不道维摩病,真成断世缘。此身疑入定,何处去参禅?
    遗偈语难解,问医方不传。无生归寂减,谁引谒西天?
四月十二日心潭僧招饮,并邀刘崐圃 玉林广文曹春山午曦上舍张小斋明经商文澜兄弟置酒慈清寺即席感赋:            魏燮均
    三月春归杏花落,四月南风破桃蕚。昨夜微雨今朝晴,恰好看花出城郭。
    少年上人号心潭,钵传山月老癯昙。置酒龙华作高会,特招我辈皆苍髯。
    苍髯老叟六逸客,中有广文刘梦得。上人致语前进觞,不为看花看山色。
    青山常在水常流,花开花落春复秋。且须痛饮及时乐,莫令青山笑白头。
    忽忆当年吴×次,载酒看花到山寺。狂饮曾招赵倚楼,大家同相花前醉。
    此景回头廿八春,风流云散隔前尘,尔时都在少年日,今日翻成白头人。
    吁嗟乎!
    世事推迁变沧桑,昔日人非山不改,又迂张筵似旧时,座中賸我三人在。
    亭杯不飮感慨深,故人已邈何堪寻。远公一去相不返,空余慧宝居东林。
    狂兴忽发悔惆怅,英雄淘尽在风浪。纵使名惭莲杜贤,我今且学陶远亮。
慈清寺夜宿:     魏燮均
    清月入山寺,小松疎有隂。客吟禅榻静,僧语夜廊深。
    灯火佛前灭,锺声××沉。高眠结幽梦,会与远公寻。
春日登龙首山书怀:          魏燮均
    旧游龙首忆承平,今日登临百感生。满地干戈迎战壨,连年风鹤警边城。
    山川不改昔年色,民物犹存故国情。独有杏花自开落,无人载酒比飞觥。
癸卯暮春吴仲培 枬孝廉 载酒邀广文赵海门先生并招袁甘泉布衣、王矩缘、张枚斋简两茂才、商文澜广源教习、赵翊扉、赵尚之兄弟与余共九人登龙首山看杏花同集慈清寺,畅饮醉后题僧壁:    魏燮均  
    吴子携榼登龙首,为看杏花招宾友。我本龙华会上人,亦从列子御风走。
    春风似解吾辈游,一夜吹放山前后。早来三日尚未开,今朝俨入花之薮。
    群花欢喜若逢迎,树树精神齐抖擞。不叫名花笑人俗,才算韶光不孤负。
    海门先生意气豪,大呼主人快罗酒。对此可倾千百杯,人生行乐况难久。
    少长排筵集僧廊,拇战欢呼酌大斗。不管花前醉且颠,但愿樽中旨且有。
    甘泉平生不善饮,亦复夺杯不放手。笑乎花神助我来,此酒莫输他人口。
    连飞数十觥已酣,跣脚狂歌望其丑。我辞觞政讬逃禅,来卧花下听风吼。
    风吹花香酒亦醒,廻视诸君醉某某。金谷罚由石季伦,玉山颓倒渊明叟。
    放筵直追竹林七,风流恰符香山九。可知人生会和缘,一觞一咏都非偶。
    俯仰江山成古今,谁是登临名不朽。我今虽在少年场,花开花落倏黄耉。
    不知此后数千几百年,有谁知我把酒看花否?
同吴晓山枬袁甘泉登龙首望雪:         魏燮均
    石磴风号雪意阑,共揩冷眼望漫漫。晓晴大野千峰白,夕照孤城万瓦白。
    人迹踏开冰渡口,钟声冻住岭云端。老僧独掩山门坐,嚼取梅花度岁残。
七律.无题:             己巳清和月   铁民 魏燮均
    群峰对峙势嵯峨,中有人家二百多。过岭平冈耕作亩,入村流水汇成河。
    偶随庄叟濠梁幸,闲听巴人下里歌。闻道丛岩最深处,居民更有好烟萝。
龙首杂咏:                           魏燮均
    1、山僧高阁眠,山鸟喧林侧。晓起徧开窗,坐看溪山色。
    2、楼高半藏见,山城在有无。空蒙烟雨里,一幅米家图。
    3、夕烟起远山,斜日下层阁,昏黄微月升,锺声动城郭。
    4、夜寂松籁微,山空人语绝。清罄两三声,佛灯半明灭。
    5、门前秋气高,墙外云峰叠,新霜昨夜来,满山看红叶。
    6、凛冽北风晴,冻鸦飞不起。山经悄无人,万峰寒雪里。
龙首寻秋:                         袁嘉敖
    春去何处藏,秋来何处有。携杖拨层云,踏碎老龙首。
白塔横云:
    塔势压山城,直插青天半,时有乱云横,云横塔不断。
    按:袁嘉敖、字甘泉,乐亭人,寄居铁岭设帐授徒,能诗画,不蹈恒蹊。曾有铁岭八景之咏兹谨蒐得其三耳。
无题:                佚名
    龙山之巅高无比,麟水萦廻流不息。乘兴登临顶上观,城郭如斗人如米。
    极目辽阔海天外,迢迢千里在咫尺。小窗秘写银州景,好增扶峰尚夫子。
    按:此诗为铁岭崔子彬见于其友人扇头者,不知作者为谁?陈秉初先生云:‘清咸、同间有尚铁庵先生设皋比于家,从游者甚多’。尚夫子或即是人第?作者仍待考。
题王蕉园墓:      铁岭陈德懿
    故乡无处住他乡,白发青衫引兴长。廿载漂零同旅燕,一家生死历红羊。
    孔融好容存知己,李白多愁号酒狂。欲赋招魂浑不得,美人芳草几斜阳。
题山月墓:      铁岭陈德懿
    上人此地乘云去,孤负名山六十年。猿鹤不闻谈住迹,子规空自叫寒烟。
    面皮岂必黄金铸,姓字其如白骨坚。天女不来灵鹫远,更从何处学参禅。
题韵娘墓:      铁岭陈德懿
    何年小谪到人间?一去仙山便不还。满眼松楸虽有恨,未闻环佩总无关。
    空山流水人何处?花落莺啼意自闲。读罢离骚又华法,高僧名士共盘桓。
    一片空山响杜鹃,新愁旧恨两茫然。虽无艳史传千古,尚有芳名到九泉。
    野鹤闲云×落落,春花秋月自年年。一场春梦浑无迹,不是游仙是谪仙。
辛酉重阳后二日晚登龙首山:    铁岭陈德懿 
    几辈此登临,沧桑变古今。河山秋气冷,城郭暮烟深。
    塔影月中落,雁声云外沉。天风沁肌骨,霜叶满衣襟。
    俯仰依孤树,模糊辨远岑。文章豪士兴,桑梓故园心。
    登道盘空下,苍苍独自寻。
龙首山感怀:     张×
    一塔嵯峨劫里过,双松岁岁阅人多。伤心龙首山前路,归鸟寒林唤奈何!
    北去尘沙扑马头,一杯聊此吊残秋。座中各有新亭泪,迸入辽河水不流!
丙午重九纪司马筱亭聂让皆名府约登铁城龙首山、宴设山之慈清寺,廖明府诸公皆聚,鸡梅麟脯、螘绿鹅黄,宾主尽欢甚盛也!不可无诗以记之。谨拈二律录呈吟坛哂正、并希赐和。 广东 程道元 谱荃 
    极目尘氛野马忙,高登绝顶学佯狂。关山异城留鸿爪,宾主多情属雁行。
    尽日醉倾葡叶绿,临风话对菊花黄。闲愁到此都如扫,哪觉林梢挂夕阳。
    渺茫何必羡蓬莱,纵马层坡蹴电来。秋到银岗新点缀,人怀珠海旧楼台。
    不惊风雨豪气壮,共把茱萸醉眼开。缓整归鞭商后约,龙山佳景即天台。
丙午重九纪筱亭司马、聂让皆明府约同人共登龙首山,谱荃太守纪以诗。
步原韵:          廖彭 
    年年鞅掌为人忙,揽辔登临马足狂。俯仰山河曾百战,乱离鸿雁又千行。
    主宾同醉葡萄绿,天地无情草木黄。等是有家归不得,莫叫佳节负重阳。
    龙首山高半棘茱,一麾出宰我初来。经纶太守倡诗阵,遗得将军树石台。
    瘦马嘶风秋草劲,征鸿啸月暮云开。茫茫官海谁收舵?愿访陶公作陶台。
恭和述堂登龙首山原韵:   廖彭
    几经浩劫古银城,忧患从今废再生。驹隙催人惊老大,骊珠赠我感同盟。
    登高共把茱萸醉,恋栈固无鼠雀争。犹幸官民原一体,行云流水不关情。
    风雨重阳共饯秋,层峦叠嶂一齐收,登车到处逢青眼,悬失润庚未白头。
    万里归鸿羁塞末,廿年戍马壮边游。放怀青天无余事,龙首题糕濡笔留。
和丙午重九程谱荃太守元韵:     方  
    纵辔登高底事忙,茱萸徧插笑轻狂。深沟战迹峰千仞,古刹华酒数×行,
    览胜豪情×螘绿,催诗新意蔟花黄。高山流水展吾志,花木从此应向阳。
    岿然也是小蓬莱,难得骚人问菊来。花蕊饱餐仙洞府,斗星占验客亭台。
    秋深关外风悲壮,地极南头境廻开。归去一鞭残照里,翠微深处是天台。
和丙午重九程谱荃太守元韵:  长白 闽臣 
    升平盛世不奔忙,乘兴登临分外狂。高唱梨园千百句,闲看古字两三行。
    酒能解渴先含碧,树为经霜叶亦黄。仙境从来难遍阅,忘归忽讶日斜阳。
    同人携酒步荒莱,淡淡秋风拂面来。千片白云遮远经,一轮红日照层台。
    宾朋得志凌云去,芳菊多情向雨开,数载客身无此乐,还家犹梦到天台。
和丙午重九程谱荃太守元韵:  闽中纪应澜筱亭 
    十年游宦客中忙,此日登临喜欲狂。楡塞光阴秋满地,菊花时节酒成行。
    兴筵滕阁觞飞日,座拟陶园径扫黄。为报风流明太守,且留后约醉重阳。
    白云深处迎蓬莱,龙首山前得得来。载酒愿随谢传屣,歌风思上溪三台。
    山河几看新棋下,朋辈多情盛会开,醉罢悠然高士想,此间何地是天台?
和丙午重九程谱荃太守元韵:  聂昭让皆 
    漂蓬浪迹为谁忙,恨不高歌学楚狂。过眼云烟千万劫,呕心文字两三行。
    欣逢佳日呼浮白,莫怨秋风感落黄。难得良朋不遐弃,龙山觞咏话重阳。
    此地何年闻草莱,宾僚览胜可曾来?双流万户孤城塔,花茎层阶小月台。
    红叶只应豪士赋,黄花偏为老人开。醉余归路锺鸣寺,隐有繁星出天台。
丁未重阳与述堂振先登龙山:  辽阳 高允恭文阁 
    登高依旧在他乡,客里光隂倍觉忙。山瘦喜添枫叶紫,鬓斑羞插菊花黄。
    分携鱼酒人多趣,感入风霜我更伤!欲扫闲愁情未了,又添诗债到重阳。
    不惜春光转喜秋,同来龙首小句留。居然海客为××,竟把僧房作酒楼。
    极目风云多变色,举杯乡国动新愁。朋侪幸有知心侣,手把茱萸记盛游!
辛酉重阳与述堂仲谟诸友登龙首山:  高允恭
    每逢重九快登临,盛会频开意更深。眼底河山新变态,座中诗酒旧知音。
    地经浩劫思前事,身少余闲爱苦吟。坐对黄花不忍去,最堪怜处是秋心。
    群峰瘦峭四围高,满眼秋花属我曹。落帽偶同名士乐,提壶翻谢主人劳。
    不愁风雨成佳会,却忘家山足自豪。俯仰酣饮拼一醉,年年此日乐同袍。
壬戌秋龙首山醉翁楼落成酒后拈此以志鸿爪。     高允恭
    巍然新起醉翁楼,万象都从眼底收。秋色四围山掩映,寒光三面水环流。
    纵叫寺观添名胜,喜和洋华作盛游。到此一觞兼一咏,凭栏竚立豁双眸。
    高楼新筑出云烟,积雨初收九月天。万户人家纸槛外,半山秋树老风前。
    严霜有信重阳近,杯酒联欢太守贤。胜地至今多点缀,清游到此结禅缘。
重阳宴集龙山:               杨祖荣 振元
    盘山人士踏残青,又向僧房倒酒瓶。花兴一年偏爱菊,老怀九日共登亭,
    天底平野寒流尽,草冷西风战垒腥。复阳乾坤容笑傲,狂歌直欲笑山灵。
    秋光装点可人怜,话到茱萸又一年。百岁光阴争寸晷,四时山水有诗缘。
    狂飙欲落临风帽,雅禊分投买酒钱。座有知音樽有酒,满窗松影卧张颠。
丁卯九月二日,偕德一香斋、挹尘仲华访岘亭于铁岭,槯舍饭罢驱车出东门可数里许遂至龙首山下,
经过者数矣、恒无缘一蹑足其巅。今于访戴之余得遂游山之约、胸怀开拓其可知爰赋一诗用志鸿爪。                                                                       沈阳 王树翰 维宙 
     山云低首问行藏,淡野如僧世已忘。两塔祖孙成俯仰,一河呜咽诉兴亡。
    断螭残碣茫茫感,瘦×疏花汏汏凉。到此不妨狂落帽,再迟七日是重阳。
癸亥四月十日因事至铁岭,曾君述堂、陈君秉初、石君蕴如、董君先甲、吴君昆三、秦君岘亭置酒龙山之醉翁楼。在座有 严村领事、张光亚监督、李甥晋庥即席有作    辽阳 袁金铠洁珊
    早闻龙首荣怀想,今日登临惬夙缘。铁岭人家来眼底,柴河帆浆落樽前。
    危楼气象烟霞色,四壁文章珠玉篇。我亦陶然拼一醉,百杯鲸饮酒如泉。
读洁珊过铁岭友人邀登龙首山饮酒诗蓦忆旧游, 感成四律、即柬铁岭诸同好:    沈阳 张之汉仙舫
    胜地昔曾游,河山又几秋。钟声摇世界,塔影落中流。
    登览与青眼,知交半白头。何时共樽酒,一洗千古愁。
    长白舒灵脉,蜿蜒到此州。一山龙矫首,几辈客昂头。
    大地风云变,长河日夜流。登临无限意,且上醉翁楼。
    震地苍龙起,名山梦想劳,俯首斗城小,对峙帽峰高。
    妙翰留冰涤,英雄付浪淘,柴河流不尽,览胜再挥毫。
    醉翁不在酒,山水足淘情。仙有居楼好,人拼荷锸行。
    四窗岚翠滴,万事羽毛轻。我欲移家住,觞筹共结盟。
乙卯四月因事赴铁岭,邑侯陈公漱六、商会长彭佐卿先生及诸同人邀登龙首山、复置酒祖师庙,极游观觞咏之乐!回首前尘裘八易、兹洁珊来省出示龙山共酌诗篇、并道诸君子酒会之盛有加,曩昔新筑小楼题曰:‘醉翁’,淋漓杯酒豪情可想,独是流光电掣,时局澜翻。陈侯已飞鸟去;彭君化鹤、何日归来?草成哩词,不胜今昔之感耳!
重阳登龙首山          盖平 张勘 亚光
    重九登龙首,烟云满天空。风高柴水静,霜冷帽峰红。
    酒歌黄花里,鸿飞银濮东。年年今日会,物换而时同。
    昂首龙山起壮哉!同登绝顶新醅×。遥怜红叶随风舞,贪看黄花冒雨来。
    极目山河多感慨,无端烽火动疑猜。夕阳会罢思归去,醉插茱萸问几回?
龙首山醉翁楼落成:  
    碧天辽阔楼高耸,为饮葡萄号醉翁。龙首凌云敷绮丽,魁星映日势玲珑。
    征人万里书才上,秋色三分月正中。几杵钟声廻落照,宾朋相对醉颜红。
    乱世浮生奈老何,登楼俯仰强高歌。英雄气傲功成少,名士豪情酒量多。
    践约有心游海国,洗兵无术挽天河。松林夜半秋风吼,怒拔龙泉带月磨。
壬戌重阳登龙首山醉翁楼:   铁岭赵方嘏炳如 
    又是重阳酒满卮,光阴那管鬓如丝。向长旧有游仙癖,陶令新成爱菊诗。
    斜照一楼人醉后,凉秋九月雁来时。老年不减登高兴,去去何妨杖履迟。
壬戌重阳登龙首山醉翁楼赋呈廖公:   蒋桂芬 
    又是重阳九月中,光阴懊客太匆匆。翻云覆雨何时了,把酒题诗去岁同。
    天冷鸦鸣千嶂日,山空人醉一楼风。凭栏共作茱萸会,但愿年年借寇公。
壬戌重阳与社诸友从廖公登龙首山醉翁楼赠曾君述堂  
    雕栏掩映照斜薰,更上层楼笑割云。把酒看花陶处士,临风落帽孟参军。
    人寻游蹟统前日,树老秋光又几分。红叶满山寒不尽,题诗有兴安同君。
壬戌重阳同廖公篯如登醉翁楼:           贵州独山 朱元忠 伯俞
    秋来每厌风霜苦,天为重阳特放晴。薄官六年成土着,乡心万里极云程。
    黄花岁岁摧人老,红叶萧萧作雨鸣。楼亦名翁公亦醉,登高同有故园情。
    满天霁色落霞红,千里山河入望中。岁埝田堆禾稼雨,楼高人醉菊花风。
    琴书落落谁知己?桑梓迢迢幸遇公。客里重阳莫感触,题诗酒兴与君同。
壬戌重阳与酒社诸友从廖公登醉翁楼:       杨大嘉
    共上城楼作重九,座中太守更多情。不愁苦雨天多霁,再舍甘棠荫倍清。
    一径黄花催人醉,半山红叶送秋声。题诗我亦随人后,老大光阴两鬓惊。
醉翁楼重九讌集路远未获趋陪、赋此以赠廖公篯如并朱伯俞表弟:  刘庆芬
    岹嶢龙首耸岑楼,仰止苍苍据上头。槛外层峦争拱向,天边两水合一流。
    金樽酒满人皆醉,紫寒风高地早秋。遥羡重阳开盛会,未能陪赏豁双眸。
    高楼壮美媲威京,佳节登临酒漫倾。碧水青山开画本,黄花红树斗秋晴。
    唱酬永结同乡好,歌咏略宽异地情。此会明年人共健。抛砖凡响愿×赓。
甲戌夏游龙首山:       宝熙 
    龙山横翠塔摩云,访古银州溯旧闻。三百年前能御外,至今人道李将军。
    山峦起伏水萦廻,一向遥青未有涯。风紧云寒频落帽,更来精舍看铜牌。
   * 寺藏明人高冈为李宁远伯书古塔碑记,铜牌两面。
    嫩绿娇黄树几丛,万花香和院西东。鬓丝禅塌谈空相,尽在酴釄一醉中。
   * 寺院黄刺梅盛开足供吟赏。
    野寺寻碑古,空林悟道深。      
   * 甲戌立夏游慈清寺得句。
丙子八月游龙首山谒慈清寺礼佛之余遇杔庵上人接谈甚恰,知为沈阳人出教育界、
游江浙间。别后怀思,聊以赠之。        辽阳杜光尧晓村
    足迹曾经吴越游,锡飞又到古银州。慈清寺里维摩室,阅尽游人半上流。
    诗书读罢脱尘缘,几世能修住洞天?一领袈裟数生罄,蒲团静坐自参禅。
    山僧原不解逢迎,哪管松间呵道生,名利不求威不惧,空林虎啸月三更。
    匿迹空山岁月长,不知人世几沧桑!一年生计清贫甚,收取松花作宿粮。
游龙首山 :                  辽阳金毓绂静庵
    银州城畔忆侨闲,胜侣殷勤共着鞭。尽日疾驰三百里,残文远溯一千年。
    可怜名将无青塚,儗与高僧接白莲。几日龙山花事好,寻春重到泛河边。
    甲戌三月重游游龙首山题赠杔庵上人。同游者郭君振声、杨君景园。
    我来龙首山此为第二次,得逢苦行僧善缘其在是
游龙首山留题:                  白坚
    驱车上龙首,为访看花亭。一问英雄事,双峰天气青。
拓庵上人主慈清寺三周年纪念:    陈德懿
    与君同玩月,三十六回圆。因有烟霞癖,同参翰墨缘。
    忘情惊虎啸,见性任鸥眠。但得名山在,何劳问岁年。
蕉园、山月、韵娘三墓合咏:   丁化东
    独留荒冢向黄昏,沦落天涯姓字存。玉女锋头埋佛骨,灵山塔外逐诗魂。
    问禅每幻花前影,得句曾向月门×。红袖青衫同解脱,夜台风雨静尘根。
题韵娘墓:      
    绝代有佳人,绰约多风致。生为倾国姝,殁葬龙山地。
    悟道解参禅,学书曾问字。里居谁弗详,芳品犹可志,
秋日龙首山晚眺:   铁岭  王荣
    闲步东皋趁晚晴,天然画稿剧怡情。犬从盘道归僧寺,羊带残阳入县城。
    樵子一肩秋欲老,诗人几辈韵初成。岁丰禾稼如云获,乐土全无匕鬯惊。
    游子忘归恋赏幽,龙山风雨晚来秋。扁舟夜泊柴河口,皓月凉生铁树头。
    颓塔嵯峨留胜迹,禅关镇静俯寒流。可怜千古垂名地,除却诗人尽浪游。
九日登醉翁楼:    
    重阳载酒到禅关,步出樊笼意自闲。阅尽繁华偏爱菊,任他衰老强登山。
    楼高百尺横秋色,河绕三周洗醉颜。凭栏试穷千里目,莫教眼界悟尘寰。
留题龙首山醉翁楼 .水调歌头     祝谏  果忱 
    铁岭何时有,今日醉翁楼。怪底运会文物,沉寂已千年。我是重来刘阮,喜看披荆斩棘,点缀旧山川,俯仰此楼阁,珍重数名贤。
    帽峰月、柴河水、自潺湲。斜阳古蝶,万家烽火,杂炊烟、人事悲欢离合。天道盈虚消息,好梦几曾图,但愿楼长久抱瓮酣眠。
龙首山四时歌 .花弄影    张嗣良文朴 
    春山明媚真如美,烟漠漠、木夭夭、花灼灼,马龙车水过星桥,水光山色燕语莺娇。东风先绿杨柳梢,塔观楼台点缀好。须记取,如画春光都在此,龙首名山供人游眺。
    夏山苍翠浑如滴,草丛丛、林密密、人济济,纳凉避暑名胜地,亭榭风情柳荫路曲。览胜寻幽多士女;蓬渡风帆来眼底。何须畏,酷暑蒸人却喜得,由然作云沛然成雨。
    秋山淡冶恰如妆,风飒飒、露瀼瀼、树行行,枫林红紫乍经霜,柳余残绿菊吐新黄。山陬水曲渔樵唱,谁家砧杵报新凉。莫辜负,重阳佳节一任我,题糕落帽诗酒佯狂。
    冬山偃蹇浑如睡,山寂寂、塔巍巍、雪霏霏,帽峰龙尾遥相对,雪衬红崖霜侵百卉。雅人承兴正寻梅,俯看万瓦银装贵。君且待,春回胜地依旧是,楼台增色花木增辉。
咏韵娘墓断句:铁岭 陈铁居
    龙首有山埋粉骨,南中无客吊孤魂。 
龙首山神话 
中等日语读本卷四 
    暮色苍茫的辽河边有一老人身上负着渔杆,很遥远的走着。突然不知从哪儿听见有人呻吟的声音,老人走到旁边一看、原来是一个受了伤的武士在路边的石头上、很难受的横倒着!
    “喂、喂,怎么了呢”?
    老人温和的问,
    可是武士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的样子。
    “在路上是不能说好歹的,先到我家去吧”老人这样把他领回了家去。
    老人心里很可怜那武士,因为老人的恳切武士的伤一天比一天好了,暖风吹得杨柳发了芽,满山开着白头翁的时候,武士的伤已经好了,但老人并不叫武士离开他的家,武士感谢他的厚意,遂长住在他家作为食客。
    有一天老人到常去的辽河钓鱼去了,可是,待了一会变了脸色回来了,很剧烈的喘着气沉沉的躺在床上了,他在发热和胡说,真使家人陷于不安。从这时起又又长久的持续着大旱,村里人们所辛苦种的庄稼连一棵也没有出来,下了两、三次种子都没有一点效果,每天都举行求雨的祭祀、可是一天一天总也不下雨太阳猛烈的照着,山野都像火烧的一样热,是凡草木都枯萎了,各处的井水也都用尽了。
    “已经到了世界的末日”!谁都这样说、悲叹的声音充满了四方。这时候村里来了一个算挂的说“这个村子里有人看见了龙神的姿态,所以触怒了龙神,若不将这个人牺牲雨是一滴也不能下来”,话刚说完这个人就不知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病了很久、衰弱的老人听见探病的人告诉他的这些话后,做起病弱的身躯说:“是吗,那我就去作这个牺牲者”。
    “啊”!老人老人制主了村里人的惊慌,用很沉着的声音说:“看见那龙王姿态的人就是我,今年春天钓鱼的时候确实看见的,那时被龙王爷瞪了一眼就变成这样了”。说完了老人无力的垂着头、听着人们互相对望着,一句话也没说。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人,一看是那个常年滞留在老人家里的武士。“我在隔壁的屋子里听见了你们所说的话,受了这一家人的恩惠,我常想怎样报答这个厚意!现在这个时候到了,请允许我作为你们的替身吧”。    
   “不、不,那不行!为了我门舍去了你宝贵的性命,那不行”!老人惊恐的阻止他。可是,彼此问答之后、终于决定由武士最为老人的替身。
    渐渐到了武士到龙王爷那儿去的日子,悲壮的告别将去的武士、老人挥着泪送他。欢送启程的钟鼓想起来了、村外人山人海,夏天的太阳照着大地像要燃烧一样。
    “那么诸位告别了”!武士的脸上悲壮的很。“请好好的注意吧”!村里人们流着泪异口同声地喊着。
    不久,武士的姿容在辽河岸旁出现了,他注视着水面。不一会儿他拔出腰中的剑、‘噗咚’一声跳进水李去了,眼看着黑云满天包围了树林、覆盖了河川,天地变成了黑暗,电闪、巨雷、豪雨,世界就像灭亡了一样,村里的人恐怖达到了极点。几分钟、几十分钟,电闪消灭、雷声停止、暴风已收、豪雨已霁,从天一角泄出了柔和的光,像黎明时的气氛充溢在四周。人们忘去了一切跑到辽河岸边一看,那里横着染了血的的神龙的身体、而且在喉咙里深深的贯通着宝剑,被那个武士紧握着、但都已变城来尸体漂在那里,村里的人们颜色苍白,望着悲壮的场面。不久,举行了葬式将武士埋在南山麓、将龙王爷埋在城外的野地里头北尾南而埋着龙神塚,从头至背、从背至尾,又小又高的堆着土,蜒蜿的在城东作了一个小丘,村里人在这个山上建了一个祠,祈祷龙王的冥福、这就是现在的铁岭龙首山。
    从此经过了几年龙头附近的城里响的很厉害,村里的人在那建了一个塔,可是后来尾巴附近又响了,所以在那里也建了一个塔以表吊意。以后将武士留在老人家里当作纪念的铁盔埋在葬武士的山顶上,使其长久镇压龙神,这就是帽峰山。现在还遗留着那盔形的痕迹。
    编注:1 原稿明显误字本资料予以改正;难以确定的悉尊原文。
          2 与其它资料不一致者,尊重原文。
          3 康熙十年康熙皇帝来到铁岭,驻跸龙首山;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到铁岭,写《铁岭》诗。
        本志说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驻跸龙尾山,待考。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