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13 14:12
鄌郚总编

昌乐的俗话

  昌乐的俗话
  作者:赵守诚

  俗语是人民群众创作的口头文学,口口相授,人人吟诵,代代相传。由于俗语源于生活,具体、形象、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因而当生活发生变化时,俗话就起到了记录生活的档案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高度发展,人发生活迅速改善,许多日常的生活现象、习俗已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而与之相关的俗语却未随之消失。并且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青年人只闻其俗语,而不知其反映的生活。为此,笔者整理了昌乐俗语,或许这些俗话对青年人更加了解昌乐的文化和习俗有所帮助。

  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
  “卖油的,敲铛铛”。反映的也是百姓的平常生活。那时老百姓都没有钱,买食用油都是很少买,卖油的俗称“卖油郎”,都是挑两个油桶,油桶里盛着四个提子,其容积分别是一斤、半斤、四两、一两。卖油的挑着油桶是走街串巷的,却不吆喝,而是敲着一块凸形铁,一敲就铛一声,连敲就当当作响,所以就有了“卖油的,敲铛铛”的俗话。人们听到当当的响声就知道卖油的来了,要打油就赶紧去打,一般是每次打半斤或四两,很少有一次打一斤的,不少人家一次只打一两或二两,打的油一般只用于来亲戚炒菜用或过年过节时才用。自家里平时有咸菜吃就很不错了。
  “发面饽饽冷了香。”形象地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面食的缺失。解放前,绝大部分农民打的粮食交了粮税后就所剩无几了,常年缺粮,平时靠吃糠菜度日,能吃上干粮就是改善生活了。至于白面饭食,连较富裕的家庭也只是在过年过节、走亲串友时才能偶尔尝尝鲜,所以只要是发面的饽饽,就是冷的吃着也很香了。
  “烤火不解怀,瞎了这把柴。”过去农家冬季都生不起火取暖,实在冻得呛不住了,就点上把柴火烤烤。由于饭食不好肚子里不但饿而且还很冷,烤火时如果不解开上衣只烤脸和手的话,那么整个身子也是冷的,起到取暧的作用并不大。如果解开上衣整个身子和衣服都是暧暧的。

  反映百姓生产生活的
  “清明秫秫谷雨谷。”这是提醒人们要适时播种的。清明节到,气温转暖,地温增高,就是该播种“秫秫”了,“秫秫”就是昌乐对高粱的俗称,是过去百姓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到了谷雨季节,气温比清明了又高了不少,正是播种谷子的好季节。这句谚语后告诉人们要按时节播种,不要错过了时节。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这是一句告诫人们及时收获的俗语。过去,养蚕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蚕老时(做茧),一个时辰就变化很大,前一个时辰蚕还在吃东西,但是过一会看时,它就开始吐丝做茧了。而小麦成熟是也很快,早晨看是还不成熟,但是过了一晌午,小麦就变黄成熟了。这句谚语也告诫人们做事情要有预见性,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麦耕黄泉谷露糠,豆子撒在地皮上。”这是广大农民对播种深度的经验谈,是祖辈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幼苖钻土能力强,耕深了有利于幼苖扎根。所以要耕到“黄泉”,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只是说明播种时要深一些就是。谷子虽然也是单子叶植物,但粒太小,幼苗钻土能力不强,所以说要露“糠”。其实这也是夸张的说法,只是要要播种时浅浅的就可了。“豆子撒在地皮上。”是因这豆子是又子叶植物,出芽时顶土难度大,播种时要尽量浅,几乎可“撒在地皮上”,豆子上面盖上很少的一层土就可了。这句谚语也告诉人们,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导子女为人处事、居家过日子的
  “勤背粪笆懒赶集,下雨阴天走亲戚。”过去农民种地很重视肥料。素有“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之说。而肥料的来源,除了自家积攒的,背着粪笆拾粪是肥料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过日子的人一有空就出去拾粪。那时耕种、运输都是牛驴骡马,路上终年有畜粪,再加上众多的狗满街地跑,背起粪笆去拾粪是很现实也是很有收获的一件事。所以,以前,长辈们都教育子女要“勤背粪笆”。而赶集就不同了,赶集不但要花钱而且还要费时间。过去人们都没有钱,都是整年勤俭节约过日子,赶集就是花钱的,所以听的最多的就是“懒赶集,少花钱”。下雨阴天既没去干活就去走走亲戚,因为平时比较忙,下雨天不能干活,去走亲戚,一不耽误农活,二看了亲戚,三又省了自家的饭菜,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春天剜个窝,秋天煮一锅。”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要在土地上剜个窝,撒上种,秋天就有了收获,所以说,春天要勤播种,播下收获的希望。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朋友,在生活中帮助自己,朋友多了,生活的道路也就顺畅。冤家,只会给自己处处制造障碍,所以长辈们用“路”和“墙”的比喻教育后代要多交朋友少结冤家。

  表现地方风情的
  “灶王爷伸手,稳拿一个糖瓜。”这是讲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辞灶”的一项习俗。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春节快到了,灶王爷这一晚上也要回天宫去汇报,全家人要举行仪式辞送。这仪式就叫“辞灶”。具体做法是:在灶王爷前摆上“糖瓜”(一种好吃的点心)。回为糖瓜就摆在灶王爷面前,只要他想吃,一伸手就可以拿一个。不过,灶王爷都很矜持,一般是只看看,并不伸手去拿放进嘴里吃。日久天长,人们就用这句话来表示某件事情十拿十稳了。
  “十六日的香——散了。”过去民间有十六日“散香”的习俗。“十六日”指的是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六,这时春节所有的活动都进行完了,天地三界众位神灵,过世的祖先都享尽了人间的香火,快快活活地过了年,但也有一些没儿没女的人,客死于此的外乡鬼,没有人给他们前去敬香火,他们没有享到过的乐趣,人们怜惜他们,同情他们就在十六日的晚上,把剩余的香都拿出来,点好,散在村外的荒野里,让那些无人献香,无家可归的野魂来自由享用。而人们“散香”的善良与关爱是应该称道的。
  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生活诸多俗语,有的消失,有的淡化,的在仍在流传。但是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多灯数都离我们远去了。为此,整理一些俗语,并据此了解一些过去的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