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21 11:13
鄌郚总编

殷杞与周杞考辩

  殷杞与周杞考辩
  杞,卜辞写作"***",从木从已声。《公羊》、《谷梁》皆写作"纪",当是形近致误。《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杞氏、缯氏……"《国语·周语中》亦谓"杞、缯由大姒".可见,杞为禹后,姒姓。
  杞之始封,《大戴礼·少间篇》说:"成汤卒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史记·留侯世家》记郦食其语、《文选·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也说:"成汤革夏而封杞。"《殷虚书契前编》卷二帝辛期卜辞记有"在杞",《殷虚书契后编》下卷武丁期卜辞记有"杞侯",可证殷代确有杞国。周代又曾封杞。《史记·陈杞世家》说:"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封,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世本》也说:"汤封夏于杞,周又封之。"《汉书·梅福传》只说"故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更直接认定杞"始封者"为"禹后东楼公".入周前后,成汤所封之杞是否尚存?"禹后东楼公"是否就是殷商时的杞人后裔?这些,在现有史籍中都无明确答案。梁玉绳《人表考》卷五及《史记志疑》卷二的看法是:"禹后封杞,即汤封之,武王特因其旧封重命之耳。"究竟是重封还是新封,也还值得研究。
  关于杞之地望,对《史记·夏本纪》"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盖夏后所封也。"又引同书:"汴州雍丘县,古杞国城也。周武王封禹后,号东楼公也。"所谓"盖夏后所封"及其"夏亭"(今河南郊县)说,为或然之辞,不为后世所宗,雍丘(今河南杞县)说则一直为史学界所信从。《春秋》隐公四年载:"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杜预注:"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推寻事迹,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僖十四年,又迁缘陵;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杞又迁都淳于。牟娄,杞邑,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汉书·地理志》"陈留郡"亦称"雍丘,故杞国也".但都未明言此雍丘为殷封还是周封之杞都。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别集·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中,明确提出殷商之杞就在今杞县一带;王献唐在《黄县***器》一文中,据帝辛期所记地名推算,也认为"商代杞国,确在杞县一带"①。至于由雍丘东迁后的杞都,史籍无载,上引杜注只是说淳于公亡国后杞"迁都淳于".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境内,牟娄在今安丘东南的诸城境内,故学者多认为自雍丘东迁初的杞都在淳于、牟娄之间,如王夫之《春秋稗疏》卷上说:"盖王子友迁于新郑之时,杞已去雍丘而迁北海","要其在安邱、诸城之间。"王献唐在《山东古代的姜姓统治集团》等文中,还提到商代杞有两支,"一支在河南杞县,一支在山东诸城、安邱一带",幽厉之际,前一支"复迁于诸、安间"②。
  根据《左传》的记载来看,上述诸说特别是杜注,对于杞之地望、杞都四迁以及殷封、周封的问题,都有甚多难于自圆其说之处。
  《左传》桓公二年载:"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杞弱而小,春秋时期,历世杞侯多次赴鲁会盟,常勤享贽,并六次专程朝鲁。而鲁国动辄以"不敬"为由,多次"伐杞"、"入杞".就两国交往来看,此杞国地望似应近鲁,不当远在齐国势力范围内的淳于、牟娄一带。
  鲁曾侵占"杞田".杞投附于晋后,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鲁人被迫归还了一部分杞田,但"弗尽归".昭公七年又载:晋人再一次为杞索田,鲁季孙"以成与之","晋人为杞取成".鲁国所占之成邑,此时为鲁之"北鄙"③;随后鲁人再占成邑,仍称之为鲁之"北门"④。据《山东通志》,成邑在今山东宁阳东北,杞田就在鲁境之北。这也说明此杞与鲁为邻。
  《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下,班固自注:"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在今山东新泰境出土一批杞器。据此,许瀚提出,"新泰全境系何国地,初无明文。今杞彝器并出其间,知班所云‘鲁东北’者,即新泰也",因而认为"新泰一带"为"杞之故都"⑤。
  如果说成邑为杞之西境,鲁东北的杞都(新泰境)在杞之东境偏西处,则处于齐、鲁之间的杞国地域,虽然南北较窄,东西却长约百公里。就其小国地位而言,也是相称的。但历来史家均依隐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认为远在莒国东北潍水岸边的牟娄为杞之东境,如许瀚曾说:"规度杞国,成其西境,牟娄其东境,北邻岱畎,南望龟阴,间于齐、鲁、莒三国"⑥。果如此说,则成邑至牟娄直径在二百三十公里以上,地跨泗水、沂水、潍水。如果北及淳于、缘陵,那就更远了。在齐、莒、鲁间竟然有一个疆域如此之大的杞国,这难于令人相信。引人注目的是,许瀚"规度记国"的疆域,却不提及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这很值得注意。
  最近,王思田先生提出,殷封之杞与周封之杞为处于不同地域的两个杞国:周杞原在雍丘,春秋时迁于缘陵;殷杞在"今新泰、宁阳、泰安三县交界地区".王文还据祖甲时王田猎及五期征人方卜辞,"证知殷代杞国和征人方所经过的杞在新泰西境",不在雍丘,故断定殷代"杞国都城应在新泰西境"⑦。此说极有见地。这样,长久以来杞国史中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
  《左传》僖公十四年载:"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正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所说:"缘陵本齐地,齐城之以封杞者,犹楚之迁许于叶,欲使在齐境内附庸耳。"此杞近齐,故亲于齐,否则齐人不会"城缘陵而迁杞",这与新泰之杞初亲鲁、后亲晋者显然有别。如果当时只有一个都于缘陵或淳于的齐国附庸之杞,可以肯定,此杞决不会频繁朝鲁而后又惟晋之马首是瞻,甚至公然随同晋、鲁等国之师"共伐齐"⑧。而伐齐战地就在杞之成邑西北不远处的今肥城、平阴一带,这里东距缘陵却远在二百六十公里以上。显而易见,仅从政治上不同的依附关系来说,也说明确有两个不同的杞国。
  周杞东迁的时间,史籍无载。如就地域而言,隐四年所载之牟娄,位于莒之东北,距新泰远而距安丘、昌乐较近,且三地均在潍水流域。牟娄当为周杞南境,不可能是殷杞的东境。既然周杞在春秋早期即据有牟娄,则其东迁当在"先春秋时".或者,确与郑国迁于新郑有关,周杞是在郑人的逼迫下自雍丘东迁的。
  齐人为其附庸"城缘陵"后,《左传》所记之杞事,多为参与晋人主持的盟会、征伐之类的活动,这些显然与周杞无关了。晋人也曾为杞筑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晋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左传》及杜注均未指明所"城"之处的地名或地望。《左传》昭公元年记有晋之赵文子曾"城淳于",杜预认为此即"襄二十九年城杞之淳于,杞迁都".依杜注,则杞是由缘陵再东迁于淳于了。但襄二十九年的"城杞"是由晋人主持的,此前十五年,齐桓公已为周杞"城缘陵",此时当然没有必要由晋人出面,在齐境之内的缘陵附近另行"城杞"."古代地名多重名,距新泰楼德西北60里的泰安满庄乡就有淳于村"⑨。淳于村紧靠成邑附近,晋人"来治杞田"又与"城杞"同在一年,这两件事显然都是晋人从巩固杞国西部疆域着想的。如果"城杞"与"城淳于"确为一事,则晋人助筑之城,只会是近鲁、亲晋的殷杞淳于,不会是附庸于齐的周杞缘陵以东的淳于。至于所谓"城杞之淳于,杞迁都",于史无证,同样不足凭信。
  综上所述,今山东境内春秋时曾有两个杞国。一为殷封,位于泗水流域,先后亲于鲁、晋;一为周封,原在雍丘,后迁于潍水流域,附于齐。
  楚灭之杞,是殷杞还是周杞呢?
  《史记·楚世家》载:"(楚惠王)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由此可以看出,"楚灭杞"与其"广地至泗上"紧密相关。此杞,只能是泗水流域鲁国东北的殷杞。此前,殷杞西境成邑已被鲁国重新占领,为鲁国孟氏的采邑。故楚灭之杞的地域,当只限于今新泰一带。如果说,楚灭之杞的都城是在缘陵以东的淳于,那末,楚师就得跨过泗水下游后,溯沂水而上,越过郯、莒境域,折而向东,再沿潍水北上,就行程说也超过三百五十公里;而且,战国前期,齐之东南边界已在牟娄以南,牟娄以北的淳于、缘陵更属齐之腹心地区,楚人当然不会长距离地深入到齐国内地用兵;史籍中也没有楚师侵入牟娄以北的齐境,以及由此引起楚、齐冲突的记载。公元前445年楚灭之杞,明显与潍水地域无关。这也证明,除泗水流域楚灭之杞外,潍水流域确有另一个杞国。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莱夷文明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