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21 11:15
鄌郚总编

杞史考辩

  杞史考辩

  导引
  杞国是一个古老的方国,在先秦古国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史籍中有关杞国的记载不多,大部分是其与他国的交往记录。在及其有限的资料上,我们发现与杞发生过重要关系的国家包括宋、鲁、齐、晋、莒、淮夷以及一些更小的国家如淳于等。那么,由各个国家与杞国的关系考究杞国的历史就成为研究杞国历史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根据当时各个文献记载,从历史事件、国与国关系按照事件发生时间对杞国的由来、杞国东迁史以及杞人的忧患意识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对杞国当时的历史窥见一斑。

  国际规则
  关于春秋前分封杞国的原因是:古人有一个观念,认为人死了以后,需要活着的人祭祀,才不会饿肚子;但是祭祀的人必须是被祭的人的后裔,鬼是没办法吃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祭祀的供品。《左传·僖公十年》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说:"鬼神非其族类,不歆不祀".所以孔子在《论语》里说:"非其鬼而祭之,谗也".夏桀虽然很坏,但是其祖先大禹是贤君,有大功于民,不能停止对他的祭祀让大禹饿肚子,所以要封一个大禹的后裔。所以《论语·尧曰》说:"兴灭国,继绝世"就是春秋及其以前的一条国际准则了。当时分封的有着名的"三恪" 恪即恭敬的意思。封三恪即:封 虞、夏、商 之后于 陈、杞、宋!
  杞国由来:
  杞国最早建国是在夏朝初年的夏少康后裔,到殷商时,据《史记 陈杞世家》载:"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又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成汤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疾死,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至西周时,《史记·陈杞世家》载:"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吕氏春秋》卷15《慎大览·慎大》: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氏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诸多资料证实,周封杞的存在,而且作为先王后裔,享受最高诸侯"公"的封爵称号。综上:杞国,是夏禹的后裔建立的姒姓国家,自夏代立国,夏朝亡后,商汤封杞国,以奉夏后氏祀。周武王克商,求禹后裔,封之于雍丘。《吕氏春秋》卷15《慎大览·慎大》: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氏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
  另因杞是夏之延续,保存有夏礼,孔子为了了解夏礼,也曾经到过杞国并且得到了《夏小正》。这也算是杞国对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了。

  春秋杞国史考
  记述杞国事迹的资料中,线索最多、最可靠的就属《春秋》及其三《传》了。下面根据历史记录事件顺序将杞国主要历史分作三段论述:
  A."无根浮萍"期
  1)《春秋·隐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公羊传》:"牟娄者何?杞之邑也。"
  《春秋左传正义》:"牟娄,杞邑,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
  事件:公元前719年,关于该条史料,杜预注《春秋左传正义》提出杞国的三迁之说。及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又有人提出四迁、五迁以上的学说,据此有人就认为在隐公以前杞国即迁新泰。我觉得这种理解有失偏颇!首先,杞国以"小微"见称。而从新泰至今诸城之间的区域,在春秋年间绝对称的上大国了。所以我认为,当时的周封杞国尚未从河南东迁,莒人伐杞当为另一个杞国,即商封杞国。今安丘之北潍县有禹庙,证明这里有杞的存在,杞作为禹的后裔,祭祀大禹是应当的事情!后有论述为何当时河南的周封杞国没有灭亡。
  2) 《春秋·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来朝。九月,入杞。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左传》:"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
  《春秋·桓公三年》:"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从上述资料记载来看,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杞候至鲁,跟鲁第一次正面发生关系,隐公至桓公年间近15年没有直接发生关系与后来杞频繁朝鲁、结盟、结亲等活动形成鲜明对比。也证明当时杞国(周封杞)与鲁国相距很远(至少不相邻),下一条记录"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以前研究的人很少与杞国联系。推断鲁君此行"入杞"并不是最终目的,而且"入杞"也没有记载对鲁国或杞国产生什么影响。鲁君的目的其实应该在后面"盟于唐"(并且是正式的活动,告于庙)。由于春秋时交通不发达,根据事件推断,从鲁(曲阜)至杞(河南)至唐(山西省翼城)的事件差不多。证明该条史料与周封杞尚在河南并不矛盾。有人说,杞候不敬鲁,是使用了夷礼,并把它作为证据。我觉得在这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但是鲁桓公的候位来路不正,确是不争的事实(弑其兄隐公而自立)。我觉得应该是杞候前来声讨桓公的行为。
  关于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的记录证明,当时杞国主动求和了。(各个大国包括周王朝对此没有很大异议,小微的杞也就不伸这个头了)
  3)《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
  《左传》:"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春秋·桓公六年》:"春,正月,实来。"
  《左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春秋·桓公十二年》:"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700)《左传》:"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
  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的两条记录为淳于公亡国。杜预曰:"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淳于是否为杞所灭,是不得而知的,但是最后为杞之城邑确是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境内,牟娄在今安丘东南的诸城境内,故学者多认为自雍丘东迁初的杞都在淳于、牟娄之间,所以用"似"来说明。根据当时的条件(隐公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杞国很可能沿潍河、汶河而下至淳于。淳于,史书也作州,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之杞城。这佐证了潍坊是杞国最早的根据地。同样,我也认为,该记录记载的是商封杞国的历史活动。下条记录桓公十二年(前700年)同样是当时潍坊的商封杞国与莒国之间的握手言和(莒国取商封杞之牟娄)。
  4) 鲁庄公13年,齐桓公5年(公元前681年)
  《管子·大匡》:"五年,宋伐杞,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夫杞,明王之后也,今宋伐之,予欲救之,其可乎?
  … …宋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甲一千。"
  《管子·大匡》记载说:"狄人伐,桓公告诸侯曰: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千人。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战于后故,败狄。"
  《春秋左传正义》杜注:"缘陵,杞邑,辟淮夷,迁都于缘陵。"
  这段资料说明的是宋、狄讨伐杞国的历史,是齐桓公"存三小国"的有力论证。关于这段记录,一般颇有争议,包括齐桓公"存"了哪三个小国、狄人伐为何能伐到缘陵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做多论。只是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资料均无记载当时(桓公5年)齐国直接伐宋的记录。所以我觉得,潍坊所在的杞国由于莒国、潍夷等的入侵,其生存空间大大压缩。齐桓公应该是保存了杞国的这一支。然后齐国出这装备,潍坊所在的商杞出人保卫周封杞。由于齐国的明确支持,这次宋国讨伐也是无疾而终。所以,周封杞当时应该尚在河南,宋国不可能知道齐国明确反对,反而绕过齐国讨伐今潍坊所在的杞。
  5) 《春秋·庄公二十五年》:"伯姬归于杞。"(前669年)
  《春秋·庄公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冬,杞伯姬来。杞伯来朝。"(前667年)
  《春秋·僖公五年》:"杞伯姬来,朝其子。"(655)
  如此长的时间内杞与鲁发生这么少的关系,证明杞与鲁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即他们应该不相邻(由远交近攻的军事政策)。所以当时的杞应该不在新泰,应该还是周封杞(河南)和商封杞(潍坊)。
  6) 《春秋·僖公十三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左传》:"夏,会于咸,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
  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有淮夷伐杞的记录,注意后边的是"且谋王室也",当时的诸侯是不能称候的,至战国后期秦、齐两国才有一段时间的称王记录。说明淮夷准备攻打东周王室。有人说"是由于诸侯为了讨伐淮夷,以淮夷曾经病杞为理由而已。这正象齐桓公伐楚以"昭王南征而不复"为理由是一样的".那请问杞重要还是周王室重要?不可能单独为杞(当时杞国没有很硬的国际关系)。但是,这句话"病杞"确是直接原因。也就是当时淮夷在打杞国,并且有进攻周王室的迹象,所以,才会这么多大小诸侯集中一起商对。根据东周王朝在洛阳知,当时的周封杞尚在河南,并起到一定的屏护周王室的作用。这是证明当时杞尚未东迁的有力证据。
  7)《春秋·僖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
  僖公十四(公元前646年)年个人觉得,这是周封杞的第一次东迁,"僖公十三年,淮夷病杞,十四年城缘陵而迁杞"联系是很紧密的,应该是经得起推敲得。关于再次"城缘陵"的原因个人推测可能是上次齐桓公时"狄人伐" 狄人攻至缘陵,当时的商封杞(潍坊)跑回淳于(黄旗堡)来了。这样战争使缘陵破落了,可能需要再次"城缘陵",以保全周王朝名正言顺册封的"周封杞".故认为齐桓公时周封杞东迁故国,与潍坊所在故杞国合并。总之,这时的杞国虽然与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关系,但是特点是数量相对较少,与后面的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这时的周封杞国(官方认可)应该尚未东迁回山东境内。
  B. "鲁首是瞻"期
  这个时期开始应该从鲁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鲁僖公二十三年,这个时期的杞国应该完成了进入山东以后的最重要扩张,以至于鲁国边陲(从杞非常重视与鲁国关系(甚于任何包括齐以内的诸国)。
  1)《春秋·僖公二十三年》: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前637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 ",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
  2)《春秋·僖公二十七年》:"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前633年)
  《左传·二十七年》:"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秋,入杞,责无礼也。"
  3)《春秋·僖公二十八年》:"秋,杞伯姬来。"(前632年)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冬,杞伯姬来求妇。(前629年)
  据上,为杞与鲁在鲁僖公后期发生的关系,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杞是很不受鲁国欢迎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好多人依照《左传》的注释方法认为鲁国是个"讲礼"的国家,杞呢,仅仅是个东夷。我觉得,这样理解有失偏颇,是很肤浅的表面理解。引用一句"当年明月"的经典话:"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同样,在春秋时期,礼仪很多是假的,道德很多也是标榜的(春秋无义战)。只有土地的争夺是真的(即封建的本意)。所以,这个时候的鲁国应该侵犯了鲁国的实际利益,鲁国在找各种借口蓄意打击杞。但是"夷礼"与后的"杞,夏余也,而即东夷。"我是承认的。这正说明了潍坊所在的杞国(商封杞)是最古老的杞国,是故乡。也为夏朝源自东夷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本文不做多论)。
  下面是一组杞国跟着鲁国屁股后面发生的一些的非常非常多的关系!
  4)《春秋·文公十二年》:"杞伯来朝。"(前615年)
  《左传·文公十二年》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
  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
  5)《春秋·宣公十八年》:"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杞"
  (前591年)
  6)《春秋·成公四年》:"杞伯来朝。"(前587年)
  《左传·成公四年》杞伯来朝,归叔姬故也。
  7)《春秋·成公五年》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前586年)
  8)《春秋·成公七年》:"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前584年)
  9)《春秋·成公八年》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前583年)
  《左传·成公八年》冬,杞叔姬卒。来归自杞,故书。
  10)《春秋·成公九年》:"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前582年)
  《左传·成公九年》:"九年春,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杞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11)《春秋·成公十八年》:"秋,杞伯来朝。(前573年)
  《左传·成公十八年》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
  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12)《春秋·襄公元年》:"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前572年)
  13)《春秋·襄公六年》:"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
  奔。秋,杞葬桓公。"(前567年)
  《左传·襄公六年》:"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14)《春秋·襄公九年》:"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前564年)
  15)《春秋·襄公十年》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 …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前563年)
  16)《春秋·襄公十一年》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楚子、郑伯伐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前562年)
  17)《春秋·襄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前559年)
  18)《春秋·襄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
  (前557年)
  19)《春秋·襄公十八年》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前555年)
  20)《春秋·襄公二十年》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前553年)
  21)《春秋·襄公二十二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前551年)
  22)《春秋·襄公二十三年》三月己巳,杞伯匄卒。夏,邾畀我来奔。葬杞孝公。
  (前550年)
  23)《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二十三年春,杞孝公卒,晋悼夫人丧之。平公不彻
  乐,非礼也。礼,为邻国阙。
  24)《春秋·襄公二十四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前549年)
  25)《春秋·襄公二十五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前548年)
  从上面的历史纪录来看,杞和鲁发生的关系非常多,关系面也非常广。包括政治同盟、军事同盟、政治婚姻、政治集会等等。杞非常积极的参加,甚至一段时间几乎每年都和鲁搞点动作。从这里看,在杞的委曲求全下,鲁渐渐的接受了杞的存在。跟泗上诸国一起,形成了以鲁为中心的政治同盟。说明当时的杞政治中心是在鲁国附近的。与今年来在新泰发现的贵族墓照应,说明当时杞的中心迁移到大致在新泰附近的位置了。很有意思的是,这时杞和鲁是同盟,鲁不再称杞为东夷,礼仪也没问题了,不称"杞子"改称"杞伯"了。再次验证了那句话:"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虽然这个时期的"杞对鲁"是十二分的恭敬,但是我们从后面的晋要求"鲁还田"时间可以看出,鲁国的扩张肯定侵吞了杞的部分土地。杞呢,只能敢怒不敢言。还得唯鲁国马首是瞻。就连杞国与鲁的政治婚姻都是充满了阴霾的。所以,杞寻找另外一个靠山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左传·成公十八年》就首次提到杞结连晋的第一想法了。但是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C、"联晋制鲁"期
  1)《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前545年)
  2)《春秋·襄公二十九年》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子、薛人、小邾人城杞。… …杞子来盟。(前544年)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会之。… …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 …杞,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杞文公来盟。书曰"子 ",贱之也。
  3)《春秋·襄公三十年》。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子、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前543年)
  4)《左传·襄公三十年》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
  5)《左传·昭公元年》祁午谓赵文子曰:"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
  6)《春秋·昭公六年》六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葬杞文公。
  (前536年)
  7)《左传·昭公六年》六年春,王正月,杞文公卒,吊如同盟,礼也
  8)《左传·昭公七年》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 …季孙曰 :"君之在楚,于晋罪也。又不听晋,鲁罪重矣。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与之,间晋而取诸杞。… …晋人为杞取成。(前535年)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杞桓公的成功的政治投资,公元前573年秋,杞桓公来到鲁国朝拜,问起晋国的情况,鲁成公刚刚从晋国回来,就把今年年初刚刚上台的晋悼公如何励精图治,晋国上下如何朝气蓬勃的见闻给杞桓公说了。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在位已经64年、历经风雨的杞桓公暗暗记在心里。回国后,三番五次地,年老的杞桓公亲自前往晋国朝见,强烈要求通婚。不久,杞国的女儿就嫁到了晋国,幸运地成为晋悼公的正室夫人。这在算是杞国版的"奇货可居"了吧。杞桓公名姑容,在位整整70年,这件事情算是为子孙种下一棵宝贵的幸福之树了吧。幸运还在继续,杞国的女儿为悼公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就是后来的晋平公。这位杞国的女儿、晋悼公夫人、晋平公之母,没有忘记自己的娘家(太难能可贵了,跟潍坊所在杞国的"九女冢"传说对比鲜明啊)。前550年春,杞孝公去世,悼公夫人亲自为自己的哥哥服丧(与礼不合,但是算是给足"杞"面子了)。接下来的几年,侄子杞孝公又多次来向姑姑诉苦,杞国处境艰难,国土常常被鲁国人攻略。于是出现了在春秋霸主晋主导下的"诸侯城杞"事件。虽然有很多反对声音,但是在悼公夫人及晋平公的坚持下还是圆满完成了。但是,晋悼公夫人,杞国的姑娘还是觉得对娘家做的不够,不仅自己眼见父亲在鲁国的艰难遭遇,而且侄子也再三诉说鲁国的侵吞。于是晋平公两次要求"鲁国还田",并最后晋亲自为杞取得"成"地。这应该是杞在历史上最得意的时期之一了吧。
  我们注意到,此次襄公二十九年即晋"城杞"之年,鲁对杞的称谓再次变为:"杞子来盟".如果我们再可爱的说"这时杞孝公对鲁再次使用夷礼"就未免贻笑大方了。这时我们应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春秋笔法"的奇妙了。回归正题,还是那句"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从杞取得"成"地的地望也可大致估计当时"杞"应该与鲁接壤。但是,《左传》记载的"城杞"的地点是"淳于".所以这时的"城杞"应该是重新修建老家(潍坊),这样在以后没有人撑腰后可以为子孙后代找一个安全去处。这也恰合了"杞人忧天"的传说。
  8)《左传·昭公十年》戊子,晋平公卒。郑伯如晋,及河,晋人辞之。游吉遂如晋。九月,叔孙婼、齐国弱、宋华定、卫北宫喜、郑罕虎、许人、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晋,葬平公也。(前532年)
  9)《春秋·昭公十一年》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慭。(前531年)
  10)《春秋·昭公十三年》秋,公会刘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前529年)
  11)《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杞伯郁厘卒。冬,吴灭巢。葬杞平公。(前518年)
  12)《春秋·昭公二十六年》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前516年)
  13)《春秋·昭公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
  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前510年)
  14)《春秋·定公四年》杞伯成卒于会。… …葬杞悼公。(前491年)
  15)《春秋·哀公八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前487年)
  16)《春秋·哀公九年》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前486年)
  上面的一些记录为春秋后期杞国在晋主导下与鲁等国家发生的主要关系,从上面看,杞国这时爵位也是"伯爵"了,事件也多为征伐、同盟等。没有了前期与鲁国靠近时的卑微了(从杞伯与鲁政治婚姻的可悲可见一斑)。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的开始。这时,杞也失去了晋的庇护。
  亡国遗恨
  《史记·陈杞世家》载:"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公元前445年)
  《史记·楚世家》  载:"四十四年,楚灭杞。……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从上述资料看楚灭杞应该与"广地至泗上"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推测,楚灭的杞国应该距泗上不远(泗上诸国基本为鲁的卫星国)。那么我们以得出结论,楚国灭的杞应该不是潍坊所在的杞,潍坊所在的杞位于齐国的腹地,当时的楚不可能来个"假道伐杞".历史文献也没有记录这时楚与齐发生任何对峙。所以,楚灭亡的杞应该在新泰附近与理能通。周封杞被楚灭亡之后,杞的后代应该有一部分回到杞国故地(潍坊),另外可能四散。历史上存在事件最长的杞国(约1500年之久)轰然倒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莱夷文明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