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5-05 16:31
鄌郚总编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人民建
  -
  集中资金用于城市发展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各地迎来了城市建设的春天。面对十年动乱造成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的困境,我市的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群策群力,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举措,短短几年时间,解决了人民群众需要迫切解决的许多生产、生活难题,迅速改变了城市形象,为改革开放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
  -
  发挥群众积极性 自己动手谋福利
  上世纪70年代,潍坊市区流传着一个民谣:"白浪河,黑浪翻,马路多宽人多宽,道路不平灯不明,黑龙腾空遮青天。"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党中央批复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潍坊迎来了城市建设的春天,但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每天有六万吨工业废水排入纵贯市中心的白浪河内,严重污染水体,河水奇臭,蚊蝇孳生,沿河两岸滚滚浓烟。对此,人民群众呼声强烈。
  在市人代会上,有三分之一的提案反映了这些积重难返的市政建设问题。面对严峻的现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建设的欠账太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此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端正生产与生活同时抓的思想,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使生产建设和城市建设两个车轮同步前进。
  在当时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按国家规定,我市的城市维护费,每年仅有四五百万元,而后争取到国家每年给予的税后返回定额补贴,总共不过1000万元,只能维持公共设施的正常维护,要想有大举措改变城市面貌,资金远远不足。市委市府的领导一致认为:只有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着眼点放在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上,依靠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依靠各单位和全市人民的力量,才能克服困难,打开新的局面。
  -
  曾修六座大桥 扩建城市主街
  流经市区的白浪河、虞河,将市区分割为白浪河以西、白浪河虞河之间、虞河以东三个地带,解放前连接市区的主要干道的桥梁,除县城东门外的朝阳桥(今亚星桥所在),其他都是简易的石板小桥。解放后潍坊经济迅速发展,1965年城市人口达25万、车辆日流量约10000车次,市区桥梁的建设改造是当务之急。时任市长、市人大主任的邹立桂同志回忆,在他任职期间曾主持改建、新建了6座桥梁。1973年用地方自筹资金40万元,100天时间将原宽6米的东风桥,改建成宽18米、长117.4米、高8.5米的3孔双曲拱桥。1975年和1976年连续两年从东风桥向西拓宽延伸了东风街。为使该街向东延伸,1979年后他又主持建成虞虹桥,争取省投资300万元建成了长140米、宽19米、高8.5米,荷载重量350吨的公路大桥北宫桥,满足了开辟胜利油田从青岛运输大件的交通需求。由于瓶颈问题解决了,期间对市区十条主要干线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市区的交通条件。
  -
  迁出部分居民 拓宽向阳路面
  向阳路是老潍县城里的南北轴线道路,旧称县治前街与南门里大街,解放后先改称博古街,1965年又改称向阳路。
  该路原长1公里,北端是具有至少700历史的潍县县衙门,潍坊解放后近30年时间,城区的东风街不断进行拓宽延伸改造,由6-9米拓宽到21米,并向东西延长到总长度5公里,而向阳路仍然是原来宽不过9米的沙土路面。要拓宽向阳路,需要拆迁两边几百户居民的住宅,向北延伸又有旧县衙门大片建筑物与北城墙挡道,可谓困难重重。
  1981年,山东省政府决定资助潍坊市300万元,用以拓宽延伸该路。当年,对该路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展宽到30米,向北延伸0.8公里接通到北宫大街。调查摸清了需动迁的居民户数、需要归还的安置房屋面积,在北关征地60亩,并在新建的北宫小区、西关苗圃小区开建居民安置楼房12栋、在拆除了县衙旧建筑的同时、委托被征用土地的北关大队配合市政公司打通城墙堵头清运土方1.7万立方,还完成了延伸路面一段的土方基础工程。1982年6月30日开始到8月15日完成了346户居民的拆迁安置,原居户家庭人口最少的,也分得了面积为54平方米的二室楼房,只有几家五保户就近调了住房。
  为从速解决几万立方拆迁垃圾的清运难题,赶在入冬前完成主路工程,从8月中旬开始,市政府决定组织突击清运会战,除了市里有装载机、载重车的市燃料公司、潍坊柴油机厂、潍坊市运输公司、潍坊西郊拖拉机站参加会战,驻潍某部派来3台装载机、10台大卡车。会战使拆迁垃圾的日运出量猛增了600立方。沿街的居民为此也不断给参加会战的工人、战士们在大热天送开水和绿豆汤。8月29日,市政工程处的装载机因坏了零件停机不转了,派人到临沂装载机厂求援。他们虽有相同的零件,但因为市政的机械是广西柳州装载机厂出品,好话说了不少,人家就是不卖给。这事被住在当街的市检察院离休干部徐亮老人听到后,他自告奋勇,当天冒了小雨由市政工程处派车派人陪同,傍晚赶到临沂,径直进了临沂专署,找到了他的战友、时任专员的远东同志,第二天买到了配件,来回不过48小时,这部装载机又恢复了运转。9月初,拆迁垃圾顺利清除,腾出了路面建设用地12337平方米。当年11月主路铺了柏油。
  -
  改造排水体系 上马民用煤气
  1979年,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经山东省批复,按照规划改革城市排水体系由雨污混流(只铺设一条排水管道),改为雨污分流(同时修建两条管道)。当年首先建成了跃进路中段暗渠、健康路拦洪沟共1.2公里;1981年建成了市内第一条污水干管——和平路北段污水管道1470米,1982年到1983年,继续延伸了健康路拦洪沟,建成了爱国路、跃进路和向阳路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五年来共建成排水管道44.6公里,为建国初期到1978年建设排水设施总量的1.67倍。这些污水管道形成了雨污分流体系的骨干,为后来建设污水处理,不再向河道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净化水体,减少污染创造了条件。
  上世纪60年代初,由山东省投资400万元,1961年在东郊樱南村打深井4眼、铺输水管道8.3公里,在市区设供水站16处,实现日供水3000吨,有2万户居民用上自来水。1976年扩建供水工程,达到日供水4.5万吨。当时市区已有180多家企业自备水井318眼,导致城区自然水位下降,用水日益紧张。为此,1983年7月,从安丘黄旗堡开辟新水源,投资1600万元,一期工程埋设管道35公里,打深水井14眼,安装加压泵站一座,变电站一座。1984年7月,实现向城市供水3万吨/日。与此同时,坊子区也实现了从黄旗堡引水,日供水量1万吨。
  1983年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完成了利用朱留店焦化厂焦炉余气发展城市煤气的可行性研究,1985年动工基建,设计供气5.5万立方/日。1987年,首批6000户居民开始用上煤气。
  -
  八方支援扩建火车站广场
  潍坊火车站广场的拓建工程是当时列入地方国民经济计划自筹资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参加施工的各单位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敢打硬仗,在八方无私支援下,仅仅用4个月时间建成了总面积1.7万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广场,为我市改革开放塑造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
  火车站广场拥挤不堪,要求扩建呼声不断
  胶济铁路1902年修至潍县境内。1904年通车时在潍县城南3公里外的擂鼓山东侧设立潍县火车站,为三等客货运中间站。当时,潍县火车站仅有到发线2条,货物线1条,站台250平方米及候车室153平方米。站前是小辛庄村和小高家楼村的空地。
  1948年4月,潍县解放设立潍坊市,车站仍沿用旧名,1960年改称潍坊站。早在1953年,市区将通往火车站的和平路(胜利大街至车站前)一段1500米,建成了市区第一条柏油路,当时在站前候车室外留了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大弯道,便于过往车辆绕行。1964年又曾在弯道西侧增设了600平方米的沥青面小型广场。
  十年动乱中,由于城市规划管理废弛,火车站附近一些商业网点和居民棚户不断蚕食站前空地。1972年潍坊火车站将候车室面积扩建为1124平方米时,也向北纵深占压了小广场7米。当时,杂乱无章的建筑物已将火车站团团包围起来。到上世纪70年代末,潍坊火车站已发展成拥有正线2条、到发线8条、货物线6条、调车线1条、道岔35组,年客运量1521160人次(平均日客流量4168人次),是胶济线上第二大客运站。由于站前无广场,公交车、单位车接送站无处停靠,候车区拥挤不堪,对此市民反映强烈。外地回乡探亲的人也写信向投诉,认为火车站前形象龌龊,影响市容。在市人代会的代表提案中,要求扩建火车站广场的呼声不断。这些情况引起了市委和市府高度重视。
  -
  城建局进行调查摸底,广场列入重点工程
  1981年,潍坊市被批准为山东半岛沿海七个开放城市之一。当时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全市每年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的资金(统称三项费用)只有四五百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市委、市府决定将扩建火车站广场首先列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采取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式,尽快开工建设。市长韩理安排城建局进行调查摸底后,测绘出了火车站前平面图。
  为解决拆迁居户的安置用房,市城建局派出一位副局长,几次到青岛铁路分局(潍坊火车站主管部门)以当年扩建候车室占压了部分广场为由,请求援助。后来青岛分局同意援助15万元,市政府也从三项费用中拨出30万元,启动了拆迁安置房建设,分别在跃进路、西苗圃、向阳路北段北宫小区开建了7幢住宅楼。当年11月7日竣工后,11月中旬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动员搬迁大会。市长韩理在会上动员拆迁户以实际行动支持城市建设,舍小家,顾大家。并宣布了安置政策,对其中需拆迁的25家国营集体公管房限期搬迁,不予补偿;对210户居民实行拆一还一,异地安置,超面积安置由居民家人所在单位出资补偿。到1982年4月,火车站前拆迁完成,腾出建设用地17750平方米。与此同时,邀请了山东省建工学院城建系承担火车站广场的规划设计。该系讲师张企华带领几名应届毕业生来潍勘察现场后,经过几次讨论修改,最后经市政府领导拍板审定火车站广场建设蓝图。除了市政基础设施外,火车站应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饭店、快餐、公厕、联运、公安消防、医疗门诊等建设用地,也在广场周边通盘安排。省建工学院来潍做工程设计,不取分文,无私支援。
  1982年春,市政府将火车站广场拓建工程正式列入了市计委统一下达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并下发了红头文件,优先安排资金56万元,其中广场铺装32万元,给排水管道铺设19万元,路灯照明5万元。以城建局为主,设立了火车站工程办公室,市城建局黄宝全副局长任主任负责服务协调现场。
  -
  多方支援日夜赶工 新广场用时四个月
  4月21日火车站广场前期工程动工。驻军某部队后勤部领导率领170名干部战士,带大卡车20台,为火车站前低洼地带填土夯实。当时离车站一公里外的仓南路工程开工有大量的余土,解放军干部战士起早贪黑,每台卡车一天运土15车次,短短4天时间为火车站广场运土3600立方,节约了工程投资,又加快了施工进程。
  6月1日各项基础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广场地下设施包括雨、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通讯(长途、市话)、照明等。承担主体工程施工任务的市政工程处主任陈允宽率领施工机械班及大虞村、十甲村民工队伍,克服了技术、机械设备力量不足,时间短,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在社会各界和电业、邮电、自来水、路灯所等单位协力配合下,穿插施工,严格执行日作业计划,充分挖掘潜力,歇人不歇马,加班加点,昼夜突击,市政工程处在火车站搭了芦席公棚,行政一把手陈允宽主任就住在公棚里,职工日夜加班清运拆迁垃圾、土方,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没有加班费,只吃一顿夜餐,每人发半斤油条。他们用了57天,到7月28日完成了全部建设项目,共搬运土石方10200立方,铺设广场沥青面层13860平方米,水泥预制砖铺人行道6840平方米,候车室大平台铺六角砖2920平方米,建平台与广场连接的主花坛3个,砌大理石台阶二处共200平方米,砌坡道410平方米,并在接待室出入处中心建成了直径20米的大花坛,广场地下铺设了雨水、污水、自来水、电力、邮电等各种管线3000多米。市路管所还为广场设计安装了一架高25米、直径6米,装有18只400瓦的高压汞灯,照亮了整个广场。三个花坛及广场东西两侧的花坛也安装了9组玉兰形装饰灯。
  在广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拓宽西部1000平方米时,遇到了擂鼓山根石,撬不动,打不开,进程缓慢,市政工程处的工人们用移山80推土机顶、泰山50拖拉机栓上钢丝绳拉,硬是将直径1.5米的几块大石头弄了出来,砸碎拉走。在安装砌垒大理石平台工程中,市政工程处没有吊车,也缺少技工,还需要用当时潍坊不能生产的500#水泥。火车站工程办公室安排专人到新汶矿务局找到在那里当副矿长的原坊子煤矿矿长王学万,听说家乡改造火车站广场,他们及时支援了500#水泥100吨,并请出产大理石的掖县柞村公社派来石工,潍坊柴油机厂等兄弟单位,派工支援吊车。每块重2吨的大理石方方正正砌成了平台台阶和花坛。
  8月1日,火车站广场举行启用剪彩仪式。地委书记孙志瑗、市委书记王金源、市长韩理、驻军首长都参加了剪彩仪式。市长韩理把一面绣有"不怕苦累,敢打硬仗"的锦旗赠送给了在火车站广场施工中贡献突出的潍坊市市政工程处。
  潍坊火车站广场启用之后,市公交公司在广场增设了跑安丘、潍北农场的8路、7路公交车;市汽运公司也新开了去安丘、寿光、临朐、昌乐、昌邑等地由火车站前直发的长途班车。还有出租车往返市区。在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的同时,火车站周边及和平路两边商业网点高楼迭起,宾馆、饭店档次提高,站前到市区沿途一派繁荣景象,改革开放的潍坊市的窗口形象有了很大改变。
  1984年,在运用经营方式改造和平路的过程中,市府又将火车站以北居住低洼地带的52户城市居民搬迁,腾出6000平方米空地。1985年这里建成了全市当时最大的街头绿地,为火车站过往旅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息场地。
  -
  解决双合街排水难题
  旧城改造前,我市城关有200多条街巷,最短的只有几十米,最长的不过二三百米,街巷虽小,但它牵动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城市建设资金拮据的那个年代,市政府每年安排有限的资金,由街道办事处以民办公助的方式,调动街办企业与街道群众的积极性,改造排水,硬化路面,这一大得民心的措施,给老百姓解决了家门口的排水难、行路难问题。
  -
  根治双合街排水难题 解决群众吃水问题
  地处潍城南关的双合街,分东西两街(今双合小区)。上世纪80年代初,有平房居户957户。当时,双合街平面比邻近的和平路、健康街,低沉约2-3米。大雨来时,双合西街一片汪洋。为防止雨水倒灌,家家都在大门上设了闸板,大人小孩出门,都要穿上水鞋。
  1981年6月的一天下午下了大暴雨,当晚9时,时任潍坊市市长的韩理与防汛办的工作人员到这里查看汛情。雨已停了两小时,但街上的积水仍然没过成人膝盖。韩理亲眼见到了住在这条街上的市府办公室的一名副主任,背着老母亲涉水。当晚,韩理在南关派出所召开紧急会议,组织人员到双合街抢险排水,并责成城建部门尽快拿出治理方案。
  会后,当时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秦德和率领城建工作人员在现场勘察测量,访问当街的老住户时了解到,解放前该街附近有陈家湾、刘家湾,下游还有党家湾蓄洪存水,因此,洪水过街能够及时排出。解放后由于城市发展,填平湾塘后盖了房子,附近的主干道和平路、健康街在建设中又抬高了路基,因此,双合街在下大雨时就变成了臭水沟。经过测量勘察,双合街要根治水患,既应在当街修建地下排水设施,又必须在其下游的党家湾街建设排水能量更大的设施,将雨水从双合街引向500米以外的胜利大街下的主干排水渠内。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城市建设资金十分拮据,全市每年只能拿出30万元,以民办公助方式改造城关街巷。韩理拍板,集中资金,当年在双合街当年就建成了高70厘米、宽70厘米的地下排水方沟238米,另从民办公助资金以外的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在党家湾街建成了高1.3米、宽1.5米的排水暗渠277米。为方便居户家庭排水,施工设计根据韩理视察时的建议,在沿街每10米就设过路管道一条(道路通常设计每40米安排一支过路管),并配设雨水斗两个。当年深秋,双合街上还建成了柏油路面。
  双合街根治排水,解决了多年困扰群众生活的难题,极大地调动了当街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第二年,由居委会牵头,附近的市运、汽运公司(因职工及家属多住该街)等企业、单位出资支持,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又改造了双合东街,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往返700米挑水吃的困难。
  -
  改造道路排水 硬化小街小巷
  解放前,我市旧城及关厢共有263条大小街道,上世纪60年代,对于原来的主要道路如东门大街、东关大街、市府所在的胡家牌坊街、曹家巷等进行了拓宽或硬化,其余的240多条小街小巷仍然是"晴天满街土,雨天到处泥"的原貌未变。早在1965年,城里北门大街居委会就向政府提出了修路的要求,由于资金拮据,未能如愿。而后北门大街提出自己动手修路基、安装下水道,请政府支持铺柏油的办法,得到了政府的同意,并安排市政工程队派出了测量员、施工员与压路机。居委会通过组织居民义务劳动开挖路槽,到当年大办钢铁的东、西工地,拉来炼铁产出的废品釉子,充当铺路基础的"地瓜石"(体积10公分以上状如地瓜用做道路基础的块石),最后再由政府投资、由市政工程公司铺建柏油路面。由于文革打乱了城市建设的正常秩序,民办公助的修路方式也就搁浅。
  1978年,城市建设拨乱反正后,市政府决心将民办公助的办法形成制度,于是,为各街道办事处配备了一名城建助理,专门负责所属小街小巷的改造,每年从城市维护费中,定额拨出30-50万元,分别下放到街道办事处,由他们根据实际,分别轻重缓急安排项目,然后请城建、市政部门做出设计,由街办主持施工,这一制度的设立,极大的调动了街办、居委会、街道企业、市民群众改变身边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几年时间市区的小街小巷有70%以上实现了路下有了排水管道,路面得到了硬化,铺了柏油或做成了水泥路。例如城关街办(当时还称公社)1981年改造了仓巷子、安乐街、撞钟院、大小太平街等13条街巷,其中最长的276米、最短的90米,共长2617米,总铺路面积7801平方米。1982年,这个街办又有18条街巷的道路排水得到改造,当年总共改造道路2931米、11132平方米。从数量上看虽然不多,但它却是牵动着成千上万老百姓饮食起居的大事。
  -
  市民对修路大加赞赏
  在潍城西南关党家湾街西面有一条小街,因为清代这里连续出过曹鸿勋、王寿彭两位状元,人们称这街为状元胡同,后来改名叫新巷子。这条小街长不过200多米,弯弯曲曲,宽处最多3-4米。1981年民办公助改建柏油路时,大汽车送不进沥青搅拌料,改用小翻斗车,压路机在窄窄的路面上小心翼翼的碾压,生怕触碰了沿街老百姓的屋檐。修路完成后,当街的几位老人在拉呱时说:出了两位状元,后来他们搬了家,当街邻里没有沾光;而后改名新巷子,几十年还是老样子,每逢雨季到来三日两头干拔泥。这次政府给修了柏油路,才真正变成了新巷子。当时的潍城广播站设在街上的大喇叭也曾向市民播报"状元胡同修了柏油路"呢。位于城区西南隅的增幅堂街,曾是清代名宦、考古学家陈介祺家,家有十分讲究的连片高大的住宅,但大门以外仍然是没有硬化的土路。1981年这里建成了沥青路后,有一个下水道的检查井坏了,市政养护队用水泥重新加固,水泥未凝固,居委会就派值班的大妈,戴着红袖套,坐了小马扎看守,生怕行人或放学路过的孩子踏坏了。街道夜间值班巡逻的基干民兵也关心自己辖区内道路设施的安全,道路上的下水道铸铁井盖很少被人偷盗。
  -
  集资联办改善道路住宅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市用集资统建的方式,在市区开建住宅楼,逐步形成了最早的住宅小区,缓解了住房实行商品化以前依靠单位分配带来的许多难题,而后又通过提倡企业集资联办,坚持自愿、谁投资谁收益的方式,在市郊的工矿区,修建了许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改善了工矿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
  集资统建住宅,开启居民小区之门
  1976年7月,市政府在改造西月河的同时,拆除旧城墙,不占用农田,集资统建了我市市区第一个居民住宅小区。当时在房管局系统设置了统建办公室,到1984年,有41家企业集资707.7万元,在拆除城墙空出的土地上建成住宅楼34栋1219套、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安排了这些单位的1184名职工及其家属入住。而后,统建办公室又在月河北、月河西、东郊虞河西开建了3个住宅小区,建成住宅楼房1040套、建筑面积69548平方米。
  实行住宅楼统建,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位分散建设在征用土地、办理建设手续、设施配套等方面的许多困难与麻烦,由于统建实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并且注重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把商业网点、托儿所、居委会、粮店、卫生所、小学校等都做了通盘安排,因此得到了企业及入住户的赞赏和满意。特别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发展,企业的自有资金有了更多积累,修建职工住宅楼成为解决职工最迫切的需求,到1984年,全市共建成住宅小区14个,总投资9496万元,建设住宅楼213栋、49.9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住宅紧缺,进一步改善了更多职工的生活条件。因为单位无房,青年男女结婚难、职工家属三代同居一间平房、大龄儿女与父母同居一室等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郊工矿企业所在地区市政设施滞后问题,企业与住宅区也出现了走路排水难的问题。
  -
  集资联办修路,确立三条原则
  1981年,由潍坊市大拖拉机厂党委书记调任潍坊市市长不久的韩理同志,在人代会上听到企业代表要求修路的呼声很高、看到了不少反映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提案,他自己也深同感受,联想到自己任职的大拖拉机厂虽然在下虞河孙家征用土地,为职工建起了住宅楼群,但是附近的道路设施没有解决,职工上下班还要走沟沟坎坎的土路,这些本应当由政府解决的问题却由于资金拮据长期拖延下来。当时他曾想到在潍县历史上,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曾倡众大修过城墙,眼下集资统建住宅楼已经司空见惯,能不能用集资联办的方式解决郊区企业市政设施不足的困难?与集资统建住宅不同的是,城市道路建成后,不能像统建的住宅楼,按照业主的投资分配给业主,而且,作为企业已经按照政策,缴纳了城建税费,如果再集资,就难免有乱摊派之嫌。但是不集资实在是别无良策。带着这个问题,在市委常委中反复议论,最后的共识是,可以用集资联办的方式解决最迫切的修路排水问题,但是必须做到坚持三个原则:1、坚持自愿;2、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必须让投资者得到好处;3、资金来源正当,不得摊入成本、不得截留上交,只能用企业自有资金。
  -
  市长登门"化缘" 改造仓南路
  位于市区铁路以南的仓南路,是潍坊市的仓储物流区。上世纪80年代,这里有近30家国营公司企业的仓库,由于道路崎岖,往来汽车颠簸难行。有的公司设在市里的门市部到仓库提货,常有大量玻璃制品的酒水、罐头、药品等因此破碎。有的公司为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每年多达一两万元。
  1981年春,韩理市长带领城建、市政部门的干部到该路西段现场办公,召集沿途商家经理开会,市长在会议前风趣地说:"我这次到这里,一方面要听同志们对市政设施不足给大家生产生活带来的‘苦’;另一方面我是来到这里‘化缘’的,请大家按照自愿、受益、互利的原则用企业集资联办的方式修路。"韩理推心置腹的摆出了市里的实际困难而后强调:集资应当坚持自愿、按收益的大小确定比例,收集资金存入建设银行,由市政公司提出预算,经过建设部门审核,并实行账目公开透明,市政府只是做动员,不介入钱的事。与会的各单位领导听了市长的讲话,一致同意集资建路。当年,在该段道路上的纺织品、粮食、药材、石油、轻工、一轻、五金、百货等12家企业集资16.7万元,将沿途1.6公里设置了地下排水管道并铺成了柏油路。1982年,该路东段的19个单位又集资28.7万元,完成了东段1.5公里的路面、排水改造。类似如上情况,1981年到1983年,全市先后有14个单位集资317.2万元,建成了郊区、关厢的沥青路18条、下水道15公里,缓解了工矿企业设施配套不足问题。
  -
  发现清代石碑 上有集资记录
  无巧不成书,就在1981年集资修建东关北大街(今福寿东街耀武门里东段400米)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代同治年间集资修建该路的一通石碑。石碑镶嵌在耀武门城洞的南墙上端,碑名曰《修耀武门里大路众家所捐钱项》,碑长约70公分、宽约60公分,立碑时间为"大清同治十三年正月"(1874年)。碑文记载了302家工商户、村庄、个人逐家逐户捐钱数量,其中,捐钱多者三十千,少者一百文。工商户中有衣局、帽庄、皮铺、花店、茶斋、银炉、纸坊、炉房、扒店、油坊、烟店等等,还有同泰成、大众、悦来、顺成等分辨不清经营行当的名称。捐钱的村庄有二十里堡、茂子庄,另有徐纯仁个人捐钱项。
  耀武门里大路,旧称东关北大路,同治年间号称大路,不知宽几许(1981年集资修路时,北大街宽不过10米)。由北大路西行出耀武门,跨白浪河大石桥绕行出境。潍县,清代属莱州府,号称东莱首邑,这条大路当时是潍县通往莱州府必经的官道。这通石碑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同治年间潍县手工艺、商业的发展面貌,也显示了当年集资是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
  -
  组织义务劳动美化城市
  我市以组织全民义务劳动为市区白浪河清淤、植树绿化美化城市环境,通过地方立法,坚持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参与维护城市形象,保持了市容市貌的卫生洁净,也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
  全民上阵清淤,沿河两岸四季常青
  1982年春,结合"文明礼貌月""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的开展,市里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区的白浪河一段进行了清淤治理,成立清淤工程指挥部,市长挂帅任总指挥,各大系统按照分管企业、公司多少分片划段组织干部职工、青年学生、街道居民轮番上阵,利用汛期到来前的枯水季节为白浪河清除淤泥4.5多立方米。栽植各种常青花灌木5万多株。类似这样的活动,1979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次。被人们称作"黑浪翻""臭水河"的白浪河市区河段河水开始变清,河滩上出了青草,两岸已初步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河滨游览区。
  1982年,市府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在市区白浪河西岸民主桥头以南10亩地段的柳阴下,开辟了一个小小的鱼鸟花卉市场,前来交易的,有当地富有养花经验的居民和郊区农业社员,也有闻讯而来的烟台、崂山、掖县、五莲、临朐、安丘、青州以及浙江杭州、绍兴的花农。这里不仅每逢星期日、大集日生意兴隆,每天早晨也是游人如云,有时日成交多达3000盆。花卉市场适应了党的十一届全会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市民几乎家家户户养花的需求,促进了农村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为当地大批离退休老人提供了丰富宜人的精神生活环境。
  -
  开展义务植树,军民携手绿化城市
  1980年以来在拓宽火车站广场和向阳路的工程中,在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在治理白浪河和城市绿化活动中,驻潍部队都发扬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和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起到了先锋突击队作用,为建设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了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步伐,改善了环境面貌,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游息场所。人们不会忘记在向阳路刚刚拓宽的第一个早春,驻军某部首长率干部战士650人,曾用一天的时间在这里挖树坑170个,运土2000立方、整平人行道土2000立方。市机械、化工、二轻、医药4个工业系统所属68个单位的干部职工连续在这里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投入劳力万余人次,为花坛换土7500立方,在绿化带上栽植了冬青、松柏、黄杨,并在人行道侧种植了白杨、法桐共计28266株。连续多年实行全民义务劳动植树绿化,主要街道、河床两侧皆绿树成阴。公共场所、机关、企业庭院绿化日渐起色。在主要交通干线交叉口建成许多小型街心花园,形成了广场周边见缝插针的绿化地带,五年内共植树263万4千多株,收到了良好的绿化效果。城市绿化覆盖率1983年达到12.3%,每人平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3.1平方米。
  -
  实行门前三包 建成保洁网络
  为了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市容管理,从1979年以来,市区设置活动垃圾箱200多个,新添运垃圾等车辆30部。环卫管理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劳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市区原有的四个烘场都搬到郊区。特别是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形成了专业和群众性结合的市容环卫网络,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门前三包,义务保洁,使市区大街小巷经常保持"三无一新",即无垃圾、无积水、无污物、墙壁门窗刷洗一新。
  说到"门前三包",在我市既有老传统也有新规矩。早在1958年全国大张旗鼓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潍坊市就走在全省的前列,当时的省委书记处书记师哲曾来我市视察,而后城关邓发西街(今东风西街)还被树立为全省卫生典型。上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为加强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市政府通过市人大曾连续建立了7项地方法规,其中门前三包形成了制度,普及到市区各个角落,没有接触不到的死角。当时,除了市区有专业的、为数不多的环卫职工队伍,主要负责生活垃圾与粪便的日产日清,市区的环境卫生全靠市民自己动手,实行门前三包。为保证落实,分管的居委会按时组织检查评比,连市委市府的大院也不例外。当时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学校、街道的领导、管理人员,街道居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清扫院落、大门内外的三包地段。冬天下了雪,除了对三包地段及时清理,还要走上大街清理积雪,天长日久已经形成了习惯。
  综上所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拨乱反正的思想政治路线后,面对城市建设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的局面,市委、市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市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解决了城市建设的许许多多困难。五年的时间累计将市区240多条小街小巷中的170多条实行了硬化,并增加了排水设施;动员远离市区的工矿企业自愿集资,谁投资谁受益,建设了工矿区道路30多条,解决了区间行路难,排水难;用企业投资联办、综合开发统筹建设的方法,在市区兴建住宅楼70多万平方米,让市区五分之一的居民搬入了新居;发动机关、企业、学校、厂矿职工义务劳动、实行军民共建,大搞环境整治,清理河道,植树绿化;此外还扩建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在公园内增添儿童乐园等等,短时期内,改变了原来城市"脏、乱、差"的情况,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
  城市建设经验 登上《人民日报》
  1983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了《民办公助搞城建,众人拾柴火焰高,潍坊市容展新姿》的消息。消息中还引用了时任城乡建设部部长李锡铭的一段话说:潍坊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城市建设和其他建设事业一样,不能光是靠国家投资,而必须同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办的好,搞的快。当天在一版上还发表了一篇近3000字的社论,题目是《依靠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同日二版头条登载了新华社记者杨凤山、通讯员韩子夫、刘恩明采写的《人民城市人民建,潍坊市城市建设调查》的新闻。
  "人民城市人民建"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年代,用调动群众积极性,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克服了当时国家财政经济力量不足的困难,群策群力,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扭转了城市建设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的局面,为以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陈瑞曾(陈景蕃提供重要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