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5-10 10:32
鄌郚总编

秦丹银:路家庄子村清朝进士墓碑

  秦丹银:路家庄子村清朝进士墓碑

  昌乐县鄌郚镇政府驻地鄌郚村南6000米,有一个村庄叫路家庄子,这个450多人的小村庄,于姓就占百分之九十。在村西的墓地里,立着一块进士墓碑。据昌乐县文管所的专家考证,这是昌乐县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块保存完整的清朝进士墓碑和墓志。
  此进士墓碑高180公分,宽73公分,青石料。这是清同治二年于氏为其先人进士于良弼所立的墓碑。
  据清马世珍、张柏恒着《安丘新志》载,"于良弼,号柳溪,路家庄子村人,嘉庆十八年(癸酉年)中举人,道光三年(癸未年)中进士,即用知县".
  墓碑的正面镌刻"清例授文林郎赐进士出身于公讳良弼字梦贤德配刘孺人继室刘孺人之墓",这是文林郎进士于良弼和他两位夫人的墓,文林郎是散官,正七品。碑的背面是墓志铭,记载于良弼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在乡里就有很高的声誉,并说他"赋性纯厚,事亲至孝".
  这块墓碑的正面有三到凿痕,是1967年准备凿成三块用来修筑村前河上小桥,正巧被于良弼后人于东连(1926——2013)碰见,把它留下藏了起来。1985年,于东连又组织于氏后人重新把它立在墓前。
  于良弼中进士时是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在当年考中的360名进士中,于良弼排132位。于良弼考中进士后"即用知县".奉旨去河北保定赈济。途中得病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墓碑是其后人于同治二年(1863年)所立。
  今族人仍保存有于良弼授进士后门前所立旗杆的青石底座。
  现抄录其碑记如下:
  墓碑正面:同治二年岁次癸亥三月二十七日
  毂旦
  清例授文林郎赐进士出身于公讳良弼字梦贤德配刘孺人继室刘孺人之墓
  奉祀
  男   沛霖 澍霖 沐霖
  孙   懋正 懋曾 懋仔
  曾孙 兆瑞
  立石
  -
  碑文
  公讳良弼,字梦贤,号柳溪,愚之受业师也。生而颖异,勤读嗜学。为文章法先正,不蹈时蹊,故未及弱冠,已驰声黉序,其后试辄冠军,屡见赏于文宗,遂食饩焉。嘉庆癸酉登贤书,道光癸未捷南宫,分发直隶,特选知县。蒙部奏请,奉旨赈济保定等处。时年五十五岁,劳于王事,不幸偶得时疾,竟以寿终。继室刘孺人痛极殉节。邑令赵公旌其门,曰:正志完贞,载邑节孝总坊。此固孺人之烈行可风,亦公之德,有以感之也。
  公赋性纯厚,事亲至孝,友于之化称于一乡,邑中人士咸推重焉。接人一以平恕,浑浑穆穆有古君子风。故至今追溯之余,犹概然想见其为人。有丈夫三,恪守家法,皆有所成立。孙曾满堂,苕发颖竖,崭然见头角,天之报施善人,固不爽也。愚昔问业之日,得明之详,而知之悉,非敢有溢美也,特轳举所闻,勒诸贞珉,以志盛德于不朽云尔。
  庚戌科明经 受业吴清严顿首拜撰
  营陵邑庠生 眷晚王梦九顿首拜书
  -
  注:
  1.此碑日久年深风雨剥蚀,又因时代原因几近损毁,字迹不清多处,难以辨认,确系无法辨识者,以口代之,待后考证。
  2.图片为于良弼墓碑正、背两面及于良弼墓塚。拍摄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上午
  3.材料由于世敦、于德志、于光超等提供。
  4.墓志铭标点为整理者所添加,如有错误,见谅。
  5.此资料作者发掘整理于2002年,同年刊于昌乐县报。这次又重新整理,添加部分内容及史料佐证。照片重拍。
  6.秦丹银搜集、整理、撰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史 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