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5-23 17:34
鄌郚总编

刘文安丨阎氏家族安阳分支考

  阎氏家族安阳分支考
  刘文安

  今年加了个微信朋友春风杨柳絮,他的真名是阎克孝,是从市人大退休的老干部,一直以来我有几个全国各地的好友,都是因为文史爱好的同道者,这个好友对我编修地方史志很感兴趣,不经意地登陆了我的文史网站,我的网站是潍坊地区最大的一个文史网站,专门对外传播昌乐文史和文学的一个特色网站。我已经打造了快十年了,我只想能够影响潍坊区域,却真的没想到影响了全国。
  这个微信好友非常专注这个网站,在浏览中进入了"阎家巷子"这个文史频道,比较详尽的阅读了阎氏家族的资料,昌乐阎氏一门七进士是中国四大科举之家。主要是他们阎氏的阎敬禹和阎宏伟等整理了不少家族资料,我就转载在昌乐文史专栏。这些珍贵的阎氏家族史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加以研究,他发现他就是阎氏家族流落到安阳的分支。
  他十一期间游完昆明之后,就风尘仆仆不远千里赶来了昌乐,与我见面。我就带他找到了阎敬禹老师的公子阎存永,后去了阎家巷子。正好阎敬禹老师去参加仙月湖笔会归来。我在他们的交谈中悉知,眼前这位好友应该是阎家巷子阎学海的后人。
  阎学海生于1773年,是清工部尚书循琦的第五子。阎学海六岁时(1779年),他父亲在京都病逝,虽然皇上赐葬银五百两。但殡葬之后数年家贫,生活十分窘迫。他与生母胡恭人、朱氏母及同堂兄弟五人,每以高梁饼充饥。学海以黍饼奉母,已摘灰菜食之。尽管生活极苦,仍不堕其家风。他时刻鼓励自己,这时他的叔父阎循观和岳父潍县韩梦周,都是当代巨儒,他的学行高出侪辈。到了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他以优贡行取山东乡试第七十名举人,为生活所迫出任文登县教谕,边执教、边自修,经过九试礼部之闱,学业更精。嘉庆十年(公元一八O五年)乙丑科,行取第四十六名进士,时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被诰授内阁中书省协办侍读学士,相继在中书省俸职六年,后擢起居注主事;户部浙江司员外郎;户部宝泉局监督;为大清国造币。因其三嫂孔夫人与嘉庆皇帝的亲故关系,嘉庆帝对他特别友好亲善。后以孀母在藉,决意告归,到了秋天,生母染疾病逝。阎学海焦灼二十余日,1846亦殁于官位,逝年七十四岁。尤其晚年二、三年间,幼子阎兆厂病逝,妻妾儿媳相继亡故,孤孙才三岁,已非人所堪受,几为家忧交迫,逝后诰授奉政大夫。后葬于黎家村前。
  阎学海还有长子阎兆楷,据阎氏家乘记载:阎兆楷是进士,内阁中书。嘉庆十四(1809年)年版《昌乐县志》未见阎兆楷名,因属小字辈然。仅见《昌乐县志续志》艺文中《阎雨帆先生墓志铭》中云:阎学海有长子阎兆楷,以举人授礼部校书,为馆叙劳,为令矣。《阎氏家乘》载: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乙酉科乡试副榜,授英武校录。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壬辰科山东乡试行取第十名举人,候选知县。恰逢阎学淳放官到彰德府为知府,阎兆楷的儿子就投奔祖父阎学淳那边读私塾去了。阎学淳最后任河南南阳府知府时,以疾告归,此时已是四十年的知府生涯。归乡至昌乐县黎家村,阎兆楷,其它事绩不详,生卒享年失考。阎学淳离开安阳已是60多岁,也就是1824年以后  这个阎氏后人在安阳结婚生子,
  阎兆楷他的儿子应该是1840年左右出生,由此推断到阎金富据墓志记载曾祖父在清咸丰年间考中武举,善精医道,同治初年应召入伍,阎金富在清咸丰中武举,为在道光任兵部员外郎,并于1898年征讨捻军战死沙场,被光绪赐为靖国将军厚葬,年仅48岁,两夫人双双自缢殉节,时阎金富年仅13岁,典卖房产去墓地守墓种地为生。他是1939年去世,时年应该是70多岁,阎加振生于1920年,1938年结婚,1943年闫克孝出生。
  阎氏家族分支居住在彰德府三道街,系九门相照的官宦之家,氏颜氏家族的一脉传承。在过去了的一百年里这支阎氏后裔落户在彰德府(现安阳市),分枝散叶,也人丁兴旺。这位长者干过宣传部和人大退休后志在家谱,在不经意中看到了我在网站发布的阎家史料。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昌乐。阎敬禹老师说在修谱的时候发现有一支阎氏没有找到。这个线索也契合了阎兆楷去彰德府求学后落户的事实。一百多年的漂泊终于求得其源,族亲相会的场面确实令人感动。我为他们寻亲问祖圆满喝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10-23 14:55
鄌郚总编
  阎氏家族安阳分支考
  文/刘文安
  今年加了个微信朋友春风杨柳絮,他的真名是阎克孝,是从市人大退休的老干部。一直以来,我有几个全国各地的好友,都是因为文史爱好的志同道合。这个好友对我编修地方史志很感兴趣,不经意地登陆了我的文史网站,我的网站是潍坊地区最大的一个文史网站(昌乐四镇特刊 http://www.sinoat.net),专门对外传播昌乐文史和文学的一个特色网站。我已经打造了十多年了,我只想能够影响潍坊区域,能为文史文学提供资料和档案尽一点绵薄之力,却真的没想到影响了全国。
  这个微信好友非常专注这个网站,在浏览中进入了“阎家巷子”这个文史频道,比较详尽的阅读了阎氏家族的资料,昌乐阎氏一门七进士是中国知名的四大科举之家。主要是他们阎氏的阎敬禹和阎宏伟等整理了不少家族资料,我就转载在网站上。这些珍贵的阎氏家族史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加以研究,他发现他就是阎氏家族流落到安阳的分支。
  他十一期间游完昆明之后,就风尘仆仆不远千里赶来了昌乐,与我见面。我就带他找到了阎敬禹老师的公子阎存永,后去了阎家巷子。正好阎敬禹老师去参加仙月湖笔会归来。我在他们的交谈中悉知,眼前这位好友应该是阎家巷子阎学海的后人。
  阎学海生于1773年,是清工部尚书阎循琦的五子。阎学海六岁时(1779年),他父亲在京都病逝,虽然皇上赐葬银五百两。但殡葬之后数年家贫,生活十分窘迫。他与生母胡恭人、朱氏母及同堂兄弟五人,每以高梁饼充饥。学海以黍饼奉母,己摘灰菜食之。尽管生活极苦,仍不堕其家风。他时刻鼓励自己,这时他的叔父阎循观和岳父潍县韩梦周,都是当代巨儒,他的学行高出侪辈。到了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他以优贡行取山东乡试第七十名举人,为生活所迫出任文登县教谕,边执教、边自修,经过九试礼部之闱,学业更精。嘉庆十年(公元一八O五年)乙丑科,行取第四十六名进士,时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被诰授内阁中书省协办侍读学士,相继在中书省俸职六年,后擢起居注主事;户部浙江司员外郎;户部宝泉局监督;为大清国造币。因其三嫂孔夫人与嘉庆皇帝的亲故关系,嘉庆帝对他特别友好亲善。后以孀母在藉,决意告归,到了秋天,生母染疾病逝。阎学海焦灼二十余日,1846亦殁于官位,逝年七十四岁。尤其晚年二、三年间,幼子阎兆厂病逝,妻妾儿媳相继亡故,孤孙才三岁,已非人所堪受,几为家忧交迫,逝后诰授奉政大夫,后葬于营丘黎家村前。
  阎学海还有长子阎兆楷,据阎氏家乘记载:阎兆楷是进士,内阁中书。嘉庆十四(1809年)年版《昌乐县志》未见阎兆楷名,因属小字辈然。仅见《昌乐县志续志》艺文中《阎雨帆先生墓志铭》中云:阎学海有长子阎兆楷,以举人授礼部校书,为馆叙劳,为令矣。《阎氏家乘》载: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乙酉科乡试副榜,授英武校录。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壬辰科山东乡试行取第十名举人,候选知县。恰逢阎学淳放官到彰德府为知府,阎兆楷的儿子就投奔祖父阎学淳那边读私塾去了。阎学淳最后任河南南阳府知府时,以疾告归,此时已是四十年的知府生涯,归乡至昌乐县黎家村。阎兆楷,其它事绩不详,生卒享年失考。阎学淳离开安阳已是60多岁,也就是1824年以后  这支阎氏后人在安阳结婚生子,
  阎兆楷的儿子应该是1840年左右出生,由此推断到阎金富,据墓志记载曾祖父在清咸丰年间考中武举,善精医道,同治初年应召入伍,阎金富在清咸丰中武举,在道光年间任兵部员外郎,并于1898年征讨捻军战死沙场,被光绪赐为靖国将军厚葬,年仅48岁,两夫人双双自缢殉节,时阎金富年仅13岁,典卖房产去墓地守墓种地为生。他是1939年去世,时年应该是70多岁,阎加振生于1920年,1938年结婚,1943年闫克孝出生。
  阎氏家族分支居住在彰德府三道街,系九门相照的官宦之家,与阎氏家族的一脉传承。在过去了的一百年里这支阎氏后裔落户在彰德府(现安阳市),分枝散叶,也人丁兴旺。这位长者干过宣传部和人大退休后志在家谱,在不经意中看到了我在网站发布的阎家史料。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昌乐。阎敬禹老师说在修谱的时候发现有一支阎氏没有找到。这个线索也契合了阎兆楷去彰德府求学后落户的事实。一百多年的漂泊终于求得其源,族亲相会的场面确实令人感动,我为他们寻亲问祖圆满喝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