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5-27 22:08
鄌郚总编

孤山庙的记忆

  孤山庙的记忆
  据当地老人的回忆和查阅的文献资料及现有的文化遗址推究,昭贤祠在历代修缮中不断完善,但基本上保持了最初以石材为主的建筑形式。原貌大约是:大殿三间,硬山两层,前出檐四柱,东西两厢房,各三楹,青砖灰瓦花围墙,大门为灰瓦顶白花墙朱门多台级,殿前西侧有历代碑碣,院中间一方池,建筑行列式总体为唐宋风格。较典型的四合院建筑。
  一、传说中的孤山庙及其位置
  孤山庙,实际是孤山爷庙和伯夷叔齐庙的通俗称谓。二庙位于同一院内正东向排列。孤山庙,又称龙神庙,始建年代无考。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祭日,乡间称其为庙会,至时无论官方民间皆集于孤山,举行祭典。
  孤山爷庙有以下几说,一说在“孤山夷齐庙之西”。明《嘉靖昌乐县志·祀典》、清《康熙昌乐县志朱刘店历史地图制作说明
  庙貌》、 《嘉庆昌乐县志·古迹考》等持此说;一说在夷齐庙之东, “兹者临丹郡东十里曰孤山,耸高百有七仞,於土共有二神祠,其东曰孚泽广陵侯,西曰昭义清惠公、崇义仁惠公” (民国《昌乐县续志·金石志》元至正二十九年《重修孤山行宫记》);三说即 1983 年新编《昌乐县志·石建筑·昭贤庙》所述,夷、齐居主殿上层,孤山爷居主殿下层。
  二、史载中的孤山庙
  据明《青州府志》云: “夷齐祠,自秦汉时昌乐孤山已建有夷齐祠。” 《昌乐县续志》载: “元朝至正九年(公元 1349 年)碑云: ‘夷齐祠,秦汉而下不知几兴废矣。’”从以上所言看,秦朝时首阳山即建庙。至汉,据《后汉书·五行志》中载: “嘉平五年(公元 176 年)天下大旱,朝廷下诏向天下各地名山求雨。有平原苏腾者,梦有首阳山神马之使载道,将此事上书朝廷。汉灵帝刘宏下诏开三府派使者,连同当地郡县一切大小官史,登首阳山向夷齐二贤求雨。也巧,天降甘霖,旱情得解。为此灵帝命郎中蔡邕撰文颂扬,并刻碑纪念。这是最早记载首阳山夷齐祠的史料。此事胶县 忞 士子柯劭 在重修孤山庙碑记亦有载录。”
  《昌乐续志·金石志》王义和造桥记碑云:唐朝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 669 年)上柱国(官名,最高武职官吏)王义和连同其他富户在孤山东北、朱刘以西,捐款修建桂河石桥。竣工之日,立碑为记。其碑文中提出孤竹伟长……之陵庙,夷齐祠宇之句可以证实,在唐代早期首阳山就有夷齐祠。到宋朝徽宗赵佶崇宁元年(公元 1102 年),朝廷敕牒封伯夷为“清惠侯”,叔齐为“仁惠侯”,赐额“昭贤祠”,并封寿光人李坡为“广灵侯” “孤山神”,在昭贤祠东建神龙庙,予以祭祀。从此孤山便有“昭贤祠”、 “神龙庙”
  二座神庙并存。
  元朝定鼎,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八年(公元 1281 年)又加封孤山神为“浮泽广灵侯”,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赐额曰“清圣祠”,并将朱刘一带划为“清惠乡”,乔官边下一带划为“仁惠乡”,以示纪念。明清二代一直承袭其封号,并多次修葺完善。
  从历代史料看,据案可查的重要修缮,有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 年)一次;明代成化十年(公元 1474 年)一次;明清嘉靖九年(公元 1530 年)一次。这次大修是巡按山东监察御史熊荣,诣命同知张世选,昌乐县令黄軏拆毁东朱店一佛殿,用其砖瓦木料等为建材修葺。可谓剔旧鼎新,未烦百姓。及竣工,昭贤祠大致面貌为: “中为祠,前为门,左右为厢,各三楹,登有级,围有墙,形成规制合理,小巧玲珑之院落式祠庙建筑。为了纪念这次大修,熊荣还精心撰文,刻碑立于祠前,并在碑文中考证阐述夷齐行迹之事。其中曰: “昌乐孤山夷齐其所寓也。时在逊国之后,叩马之前。孟子所谓北海者,即其地焉。文按图志,孤山旧属潍州之北海郡,今降而为县,以孤山属昌乐,祀有由然矣。”至清代,大约在顺治九年(公元 1652 年)和清中叶二次大修。到清末民国,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国十九年(公元 1930 年)晋军军阀阎锡山入侵山东,从济南沿胶济铁路东掠,为了清除沿线占为寇土匪的骚扰,迫令百姓将铁路西侧诸山之庙拆毁。昭贤祠亦遭破坏。后在文革中,祠前仅有的几块碑也被捣毁。现只有半截石殿尚存。总之,昭贤祠在历代修缮中不断完善,但基本上保持了最初以石材为主的建筑形式。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朱刘频道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