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09:50
昌乐 刘文安

读朱彬占新作《五彩石》(马进)

  “糖葫芦”是怎样做成的
  --读朱彬占新作《五彩石》
  马进
  彬占和我是多年文友,又同住一个院里轧左右邻,所以常常有事无事地串串门,啦啦呱。要说啦的最多的,就是文学创作这个话题了。
  今年年初文友相聚时,他说他正在整理这些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计划今年结集出版,书名为《五彩石》。大家都高兴地为他这些年来辛勤耕耘所取得的创作成果而举杯祝贺。不几天,他把我和庆荣请去,让我们对某些篇章文字帮忙教审一下。
  他给我的一组文稿正好10篇,是该书五个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彬占笑着说:“这部分都是用各种‘名字’串联起来的,我给它起了个土名叫‘糖葫芦’,不知道合适不,请您给把把关”。“糖葫芦”?当我一眼从目录中看到这三字时,心中不禁一阵惊喜。打心里感佩彬占的匠心独具,也琢磨他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呢?
  先品读的是《致浩然“同志”的一封信》,该篇是作者用书信形式,把着名作家浩然老师所着的353篇作品名字(几乎囊括了浩然创作的全部作品),串成了一篇情意盈盈的感人文章。我读着读着,突然想起了八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是1995年春上,浩然老师的《浩然研究专集》出版了,他特托我和彬占将该书转送给当时在安丘市委工作的一位领导同志。彬占在车上捧着这本专集几乎拜读了一路。事后他和我说,原来光知道梁老师是大师级作家,却不知道他竟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我想用梁老师作品的名字做一篇文章,以表达对他的敬重之情。同年秋上,浩然第五次来昌看望乡亲,彬占告诉我,他把梁老师的作品名字已经串联起来,想读读给他听听。我一听说好哇,他听后一定会很高兴的。果然不出所料,当彬占朗朗有声地把致他的这封信念完后,浩然带着惊喜的表情,握着彬占的手说:“真没想到,你怎么把我大半辈子写的东西都串起来了呢,真不可思议!”我插话问他:“不知全国别的作者有没有用您的作品名字写成一篇文章的?”“没有,没有,据我说知,全国没有第二个。”他一面急忙摆着手,一面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对文中个别的作品名字就行了纠正。
  原来彬占早在七五年高崖公社电影队工作时,对这种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形式就开始上心了。他回忆说,他是从《中国青年报》上刊发的一封贺年信受到了启发。当时他想,自己每天都与电影打交道,和不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好条件,用电影名字组成一篇文章,来宣传电影工作呢?于是晚上他专心放好每场电影,白天就注意搜集电影名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搜集到了三四百部电影名字,经过反复加工修改,终于用220个名字创出了《蝶恋花》,这是彬占的处女作。
  自“处女作”发表后,彬占一发而不可收,只要发现合适的创作题材,他总是下苦功夫,把它精心打造成一篇佳作。1987年他研读了文学巨着《红楼梦》。对书中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83个丫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很快,他以抒情散文的形式,栩栩如生地把她们串联在一起,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谐趣横生。在此基础上,他又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相声《“红楼梦”丫环漫谈》。该作品得到了当时任全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先生的充分肯定,经他指导修改发表后,还在全国得了奖。
  总之,我在品读被彬占自称“糖葫芦”的,由诗歌、散文、快板、对口词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这些作品时,仿佛让你真的就像吃到嘴里的“糖葫芦”,酸甜可口,余味无穷。那些干巴巴的名字,被彬占那么随意地一点,一连,即就成了一篇雅俗共赏的艺术佳作。
  对此,我在欣羡之余,常常思索,这些被作者戏称“糖葫芦”的作品,其实都是作者用心血和智慧酿成的蜜,都是作者来自心灵深处的诗。是一种美,这种美,又最能表达作者的才智和激情。这种激情,又正是艺术创作需要的这种经过沉积后而迸发出来的激情,才有了这些鲜活的、题材新颖别具一帜的作品。
  衷心的祝愿彬占,用自己的才智和真诚的心灵,开掘出更多更美的《五彩石》,使我们文学的这片蓝天绿地,更加绚丽多姿,灿烂辉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