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08 16:45
鄌郚总编

我是一个老兵

  我是一个老兵
  -
  留下战争记忆激励后辈
  刘可清,男,1925年出生于昌邑市饮马镇后辉村(现属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某团警侦连副排长。2011年6月23日因病去世。在去世前,他动笔写回忆录《庄稼地里的人民功臣》《缅怀英烈 振兴中华》,记录自己走过的青春岁月,让后人牢记历史、热爱和平、缅怀英烈、敬仰老兵。
  -
  去世前开始写回忆录
  近日,记者来到潍城区花园小区见到了刘可清的长子刘爱民。他将父亲刘可清的回忆录、诗词汇集以及相关奖章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记者看,不少珍藏的老物件是他近期回峡山老家带回来的。
  刘可清当年是个初中生,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比较有文化的了,上学期间学习很好,每次考试总是第一名,写字、作诗、绘画样样都行。
  后来,刘可清参军上了战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两大战争中,参加过200多次战斗,负过多次伤,立功12次,授奖10次,并获得中朝人民的重奖及各大战役军功章,立功证书……"人生最大的荣光,是从枪林弹雨中得来的……"战争结束后,刘可清解甲归田,直到终老。
  去世前的2010年春节刚过,刘可清便开始写回忆录。刘爱民说,得知父亲写回忆录,他不解地问:"您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农民,写什么回忆录?"可刘可清却认真地回答他:"我写回忆录,不是作文章,是写我的历史,写我亲历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今天来之不易,使子孙后代牢记历史、热爱和平,缅怀英烈,振兴中华。"
  -
  晚年患了战争后遗症
  刘可清晚年体弱多病,为了写回忆录《庄稼地里的人民功臣》《缅怀英烈 振兴中华》,他开始翻阅出在部队期间获得的各种证件、证书、功劳证、立功喜报等,经常摆满一炕。看到一件件老物件,刘可清的记忆涌来,夜以继日地埋头写回忆录,刘爱民看劝不住父亲写回忆录的决心,便不再阻拦。
  刘爱民发现父亲写回忆录时,情绪波动较大,经常老泪纵横,有时哭,有时笑。儿女们担心地问他,他回答说:"笑是想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我们的部队和人民庆祝胜利的场面,还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志愿军回到祖国,我军举行庆功大会,我代表我们团做事迹报告,感动了全体官兵,至今难忘。"刘可清继续说,抗美援朝结束后,因战争残酷,无数老战友没有回来,长眠在异国他乡……每每想到这些,他总是忍不住流泪。
  刘可清写完回忆录不久,不慎摔伤,因骨折住院。病重住院期间,刘可清吃不好睡不着,痛疼难忍,可他仍给儿女和身边的孩子讲他在战场上的故事。刘可清的故事,连住院的病友及医护人员都被感动了。当时子女不理解,"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讲这些陈年旧事……"刘爱民说,父亲晚年得了战争后遗症,经常会胡言乱语,有时候睡着了,还会喊"敌人冲上来了,快打!"
  刘可清去世后,看着父亲写的回忆录,读着他写的诗词,儿女们渐渐明白了,这是父亲在战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写诗记录战争
  刘爱民指着眼前的老物件说,父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资产,只有回忆录和一些诗作及他的奖章,这些都是他用生命换来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解放军、志愿军的光荣,是他留给子女的精神财富。
  记者发现,刘可清的回忆录主要记录了自己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大大小小战役,以及解甲归田后风风雨雨几十年的经历。刘可清写了共计2000多首诗词也记录了从学生时代到晚年的光景。刘爱民说,很多人看过父亲的回忆录,都非常感动。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相关链接
  刘可清的诗词
  伴侣游春
  向导对蝶逍遥由,
  话步河柳析鱼游。
  串过刺槐桂花香,
  席地闻巢孜孜悠。
  -
  球场的温存
  艺球连进众呼欢,
  面淋然为机投娟。
  退衣汝负活衣架,
  吞劳偷空洗裤衫。
  -
  济南之战获封"爆破大王"
  刘可清家属收到的优待证书。
  刘可清在战术演习中成绩优良所发的奖品。
  -
  为登城部队清扫外围 荣获"爆破大王"称号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了,刘可清所在的连队担负着为登城部队清扫外围铺平道路的艰巨任务,当天,他们把敌人的明堡一个个排除,突然,在暗堡里的敌人凶猛地向他们开始扫射、伤亡十分惨重,全连的战士多数英勇牺牲,只剩下刘导员、张文早和他三个人。他们也都负了伤,在危急时刻,如果拿不下敌人的暗堡,就会影响登城大部队的作战,后果不堪设想。上级命令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他们三个人在傍晚才把敌人的暗堡全部爆破掉,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为登城大部队铺平了道路,华东野战军攻城部队。经过八个昼夜的激战,取得济南战役的胜利。刘可清也因此战役荣获"爆破大王"的光荣称号。这一战为淮海战役拉开了战幕,也为大决战增强了信心。
  -
  率先攻入敌方司令部 所在连队创战斗奇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战斗非常激烈。敌我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刘可清所在的部队英勇顽强,突破敌人的一道道防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的紧要关头,刘可清所在的连队率先打进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司令部。刘可清和刘权等人率先进入,大喊一声"缴枪不杀,快投降!""我冲进去的那一瞬间,还听到内部传出的枪声,后面解放军冲进来时,黄百韬已自杀,头部流着血,其他将领也都自杀了。"
  在淮海战役中,刘可清所在的连队创下战斗奇迹,连夜行军150里到达古山,阻击国民党余部南逃。到此时,全连的战士多数英勇牺牲,刘可清也负了轻伤,一个连只剩下他、王连洞、刘权等几个人。历经60多天激烈的战斗,我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为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无数老战友、支前的民兵和抬担架的老百姓,1952年,刘可清作了一首纪念淮海战役的诗,诗的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战友的怀念,淮海战役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
  连夜隐蔽渡江 打响上海战役
  "天险万幅叶战船,弹怒水伞遮星天,困难栏目英庶在,百万雄师渡江南。"这是1953年刘可清作的《渡江战役》一诗,他是把亲历的渡江战役的场景写入了诗里。
  1949年4月20日晚,华东野战军第27军开始渡江,他们坐着船、隐蔽前行,对面的国民党部队炮火连天,有的解放军战土负伤,有的掉入水中,在艰难的情况下,部队突破了敌人的岸防线。胜利渡江后,他们的任务是去打上海。解放军战士不怕疲劳,连续几昼夜行军,终于到达上海。
  部队在上海市外停顿下来开始休整,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作战政策,减少人民财产损失,为上海战役做准备,历经途中几昼夜,连续行军作战,战土们的双脚都浮肿,起了血泡,有的战士的鞋袜都被血泡染红了。
  上海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的部队突破敌人的一道道防线,爆破掉国民党守城部队的坚固防御体系。敌人继续拼死抵抗,他们团英雄连被挤了出来,又打了进去,三进三出,双方都打红了眼,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连队先抢占了国民党的龙华机坊军用被服总厂,接着打响巷战,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刺杀博斗,敌人不惜全力死守,疯狂反扑。经过华东野战军英勇奋战,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上海彻底解放。
  庆祝胜利后,部队遵守入城作战政策,遵守上级的命令,做了大量战争善后工作,接收了被服总厂和宋子文的企业,圆满完成了国家的财产保护任务。为了纪念上海战役的伟大胜利,1953年,刘可清作诗一首:战沪龙华薄暮,新务知明生路,得令晚回归,误入敌藏深处。突围、突围,冲出一条平路。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相关链接
  刘可清的诗词
  -
  吾进细菌中心
  春深银毯瘦薄,
  铝房达米道卧。
  抗粮夙兴归,
  偶遇墨蝇行络。
  细菌,细菌,
  天使寒流尽妥!
  -
  孟良崮战役
  鳞军傲突良崮,
  然成动略计谋。
  气然进无敌,
  误入既定枯路。
  争战,争战,
  灵朴率尽兵没!
  -
  淮海战役
  车轮滚滚淮海战,
  沾庄百韬数夜歼。
  惊徐南逃尘曛日,
  散烟瓦房于古山。
  -
  抗美援朝全团仅剩四人
  刘可清参加抗美援朝发的证书。
  刘可清抗美援朝时用的茶缸。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可清的团长马兆文在去战场前夕给家人寄了一封信,信中说:"爸爸,儿子即将赴朝了,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立了大功,打完仗回国见毛主席和彭老总,拿回立功喜报,给您老人家看看。如果有一天,儿子回不来,还有我二哥照顾您,这是祖国的需要。希望您多保重。"这封信也道出了所有上前线战士的心声。信寄出去的第五天傍晚,他们就跨过了鸭绿江。
  -
  浴血奋战长津湖
  抗美援朝战争分两大战场作战,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刘可清所在243团的任务是去东线战场打长津湖战役,他们隐蔽行军向长津边区集结。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了。当天晚上零下40摄氏度,他们蹲雪山、睡冰洞,与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第7师强大的王牌部队交锋。我军的部队向美军突施了层层包围,美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立体炮火掩护下开始突围,解放军处在美军的立体炮火打击之中。
  "敌人的火力像下雨一般,再加上零下40度的寒冷,战士们连饭也吃不上的情况下,部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成千上万名战士牺牲了,鲜血染红了大地。刘可清和战士们躺在一米多厚的雪上,雪像花毯一样,活着的志愿军坚持战斗,浴血奋战……"刘可清在回忆录《庄稼地里的人民功臣》里这样写道。
  他们消灭了美军第7师31团,缴获了31团团旗以及32团第1营几千人,历经17天的战斗,圆满完成了部队换防任务。
  金城战役异常惨烈 一个团只剩下四人
  长津湖战役结束,部队休整后,刘可清又先后加入到了淮阳战役,咸南战役、新兴里战役、金城黑云土岭阻击战,其中金城黑云土岭阻击战是刘可清回忆录中提到"比上甘岭阻击战打得还苦、还惨"的一场战斗。
  金城战役打响后,他们团死守阵地,阻击敌人60天,面对强大的美军第24师、美军第7师还有李伪军第6师。美军每天数万发炮弹射向金城黑山682高地主峰,100余架飞机昼夜轮番不停地实行地毯式轰炸,阵地一片火海,隔江的阵地因江水上涨,切断了后方的一切增援。刘可清描述当时的处境"阵地上浓烟滚滚,弥漫了战场上空,飞机在烟雾里钻来钻去,不停地投弹扫射,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敌人蜂拥而来,在3天3夜水源奇缺的情况下,他们用水壶接尿解渴,弹尽粮绝,联络中断……"
  "60天的惨烈战斗,没洗过一次脸,疲惫不堪,说话也发不出声音,几天无大便,尿的全是血,脸像煤炭一般黑,衣服被战火烧得比乞丐还破烂。英勇牺牲的战士,被美军飞机投放的燃烧弹烧焦,烟雾伴着血腥味在黑云吐岭和682高地上空飘散,开战前夕,山上密密麻麻的森林连树干都看不见,经过炮火洗礼后,山上黑灰有1米多厚。"
  阵地眼看面临要失守的危险,团长马兆文命令"人在阵地在"!243团的志愿军勇士,在坚守阵地60天里,先后与美军进行了大小战斗80余次,英勇顽强拼博,打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243团也遭到美军的重创,到此时,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横七竖八躺了一片,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又疯狂地冲上来了。团长马兆文带领剩下的战士冲出682高地战壕,大喊一声:"小于、小刘,打!"他们把所有的子弹、手榴弹都用尽后,搬起石头消灭了100多名敌人,坚守住了黑云吐岭682高地,他们团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战斗任务。
  到这时,他们团只剩四个人:团长马兆文、警卫员小于和刘可清,还有作战参谋孟钦建之前因负伤被抬下了战场。
  -
  六万奖励捐给国家
  战斗结束后,243全团荣立一等功,获得了中央慰问团的锦旗。刘可清个人荣立三等功,并荣获中朝人民的战争重奖,获得中央慰问手册一本、用品两件,奖功费6万元,还发了火线立功证书、朝鲜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等,直至战斗到板门店和平谈判后胜利回到祖国。
  刘可清获得奖功费时,因当时国家处在战争时期,国家有难,刘可清自愿把这6万元奖功费捐给国家(当时6万元能买30头大牛)。
  -
  ◎相关链接
  刘可清的诗词
  志愿军过江
  别江雪天走征途,
  衣冰行吱跌入谷。
  旭里林空饮寒饥,
  日暮微号底津湖。
  -
  人花毯
  津湖阻美四次战,
  银毯动戈吞饥寒。
  卫国男儿多气壮,
  应苦凝僵人花毯。
  -
  血雨
  千里路烟火,
  尸血成山河。
  奔退便落泪,
  横野炮伏络。
  -
  响应号召放弃升迁回乡
  刘可清的立功奖状。
  刘可清从美军那儿带回来的刀叉。
  俗话说:步兵紧,炮兵松,又苦又累侦察兵。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刘可清所属的243团是警侦连,负责警卫团指挥部和侦察阵地最前沿,包括敌人的火力部署、部队调动等重要情报。在每次战役开战前夕,他们都会多次去美军那里侦察。
  -
  开战前夕侦察三天三夜
  刘可清生前说过,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每次开战前夕,团长马兆文往往会安排刘可清带队去侦察情况。
  在金城战役开战前夕,刘可清再次到美军那里去侦察情况。团长马兆文对刘可清说:"这是一场恶仗,要高度重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马兆文从警侦连亲自点名挑选了精干人员12人。"小刘带队,我放心!"团长说。当时,部队已经连续作战,劳累不堪,再加上几天吃不上饭,饥饿到了极限,出发前他们还是向团长宣誓,保证完成任务。
  刘可清带领侦查兵晚上行动。天一黑,他们开始爬山越岭、隐蔽行军,山上没有路,行军困难,迷失方向,走了一整夜没走出大山,天快亮了,他们隐蔽下来观察方向以及周边情况等。第二天傍晚,又开始行动,走了一整夜,他们将山路、铁丝网、美军的哨兵所等用平面图标记下来,此时,他们距离敌人的阵地前沿哨兵所已经越来越近了。天又快亮了,刘可清他们又隐蔽下来,到第三天的傍晚,他们进入了美军的前沿阵地。他们迅速剪断铁丝网,悄悄靠近哨兵所,此时,有3个美兵正在哨所内吃饭,趁美军不防,他们迅速冲进哨兵所,先用毛巾堵住哨兵的嘴,用绳子将美军反手连脚捆绑起来。
  -
  三年来吃的第一次饱饭
  刘可清他们行军三天几乎没有进食,在敌营哨兵所,看见美军的食物:饼干、牛肉午餐、肉罐头、香烟糖果和不锈钢餐具等,应有尽有。"此时,我们劳累饥饿到了极限,没有商量就都大吃了起来,每个人几口就吃进一个罐头,一连吃了五六个。"刘可清在回忆录中写道,吃完后,他们准备把三个美军士兵活着带回来向首长献礼,不料被几个巡逻的敌人发现,他们只能迅速撤退了。
  幸运的是,他们此次前去的12名志愿军战土无一人伤亡,虽然,他们也带回了一些美军的情况,为指挥部商定作战方案提供了一定帮助,但还是受处分一次。据刘可清回忆,这是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三年来吃的唯一一顿饱饭。过后,团长马兆文说:"如果把三个美军士兵抓回来彻底搞清战前的情报,你带队的能立个特等功,其他人能立一等功。一顿饱饭失去了打完仗回国见毛主席和彭老总的机会,这是一生的遗憾。"
  刘可清带回的枪支上缴,部分餐具留作纪念收藏,至今保留在身边,它是历史的见证,直至战斗到板门店和平谈判后,刘可清把它们带回到了祖国。记者发现,在刘可清珍藏的遗物中,因搬家丢了勺子,刀叉依然保存完好,上面还有"US"的字样。
  -
  回国多次立功受奖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回到了祖国,全军举行了庆功大会,刘可清在庆功大会上做了英雄事迹报告,在报告会上,刘可清讲述了赴朝所参加的五次战役,事迹感动了全军官兵。
  庆功会结束后,刘可清参加了解放军正规化学习和军事训练两大任务,后来给许世友将军干了一段时间的警卫工作。
  1954年,刘可清参加了国防部南海筑城建设,创立功绩。在授奖大会上,他再次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张爱萍的接见和赞扬,张爱萍说:"你们是我军的功臣,为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代表国防和总参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可清在部队期间曾担任过副班长、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在解放军正规化文化学习和正规化军事训练中担任营教练员,在国防筑城建设中,担任工兵主任和作业大队长等职务。1955年,在上海军官授衔准尉。
  1955年12月,团长找刘可清谈了一次话,想要提升他为连级干部。1956年,在刘可清快要调动的前夕,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来,国家动员大批军队干部转业或者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此时,大多数军队干部要求转业了。在动员大会上,刘可清带头响应号召,第一个报了名,他谢绝了团长的挽留,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军人听从党指挥,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刘可清当时坚定地表示。
  1956年2月10日,31岁的刘可清解甲归田,返回了久别的故乡。他以战争中培养的革命精神,决心扎根农村,发展农村,改变农村。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相关链接
  刘可清的诗
  一墩菊花
  雨步初至孟兄庐,
  贤嫂礼义媲江湖。
  名酒八类茅台尾,
  日没伴菊酢杯卒。
  -
  信
  度尽劫波兄妹在,
  端乐尾寒失心哀。
  将逢一笑发须白,
  来世续径确由爱。
  -
  思母
  大地白茫茫,
  催母棉衣忙。
  举头眺园月,
  合眼梦还乡。
  -
  密友
  同窗功书没怒动,
  知心和语常互通。
  言放睿智开郎女,
  助兄痛伐旧全容。
  -
  晚年写诗记录战争岁月
  刘可清写的回忆录。
  刘可清写在烟盒纸上的诗。
  刘可清获得的各种奖章。
  1956年,刘可清回到昌邑老家,扎根农村建设,成为一名普通农民,过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刘可清最大的爱好是写诗,回乡后写了200多首,记录不同时期的生活感悟,文革期间停止,改革开放后又继续提笔,写了2000多首诗词。
  -
  三年未与家人通信
  刘可清生前经常提起,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只想革命到底,唯有立功授奖最光荣。他从不顾个人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战场上,必须冲锋在前。
  因战争原因,在朝鲜战场上,刘可清三年没给家人寄过一封信,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父母四处打听消息未果,经常整夜睡不着觉,他们都认为儿子一定在朝鲜阵亡了。父母半夜三更大哭,妻子也有了改嫁的想法。回到家乡后的两个月,刘可清曾被国家安排去新疆石油公司当干部,但是考虑到这些年对父母和妻儿的亏欠,他婉言谢绝,自动放弃,甘愿扎根农村,任劳任怨。
  -
  晚年清贫不接受照顾
  刘可清一直在老家居住生活,安心当一名普通的农民,历经风风雨雨几十年,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后,刘可清也进入了老年,他一生艰辛,体弱多病,生活难以维持。民政局从1987年开始给复原回乡老兵每月发放补助金,从每月15元到2008年增长到每月220元,但是他的生活依然艰难。刘爱民说,他的母亲在战争时期做过军鞋,晚年身体也不好,她和父亲一样一生勤俭节约,任劳任怨。
  上级领导得知刘可清的情况后,曾多次来信要求地方政府和昌邑县民政局给与照顾。在政府和民政局的帮助下,刘可清住进了潍坊市荣良军人疗养院,住院第五天,刘可清就决定回家,院长不批准,他主动回了家。"革命军人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浪费国家一分钱。"
  刘可清生前经常有人问他:"老爷子,你回到老家,清贫一生,后不后悔?"他总是说:"我比那些牺牲的战友强多了。"刘可清说,他身上有10处伤疤,每每看到这些伤,总会令他想起牺牲的战友。他没有遗憾,在两大战争中他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
  儿子完成父亲心愿
  刘可清年轻时候喜欢写作,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回到祖国,刘可清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亲身经历的战斗场面写入诗词里,整理成书,来纪念为国捐躯的战友、留给后人。他把这些诗正正规规的手写在了一本厚厚的南京军区颁发的功臣手册上,开页就是毛主席像、彭德怀总司令像、周恩来像。
  因时间关系,诗词的组编工作在部队没有完成,回乡后十年他又作了200余首诗词,不幸的是在文革时期全被烧毁,只留下16首。刘可清非常心痛,很长时间不再动笔。
  改革开放以后,刘可清重新拿笔写诗,只要有灵感就马上记录下来,所以很多诗词都写在烟盒纸的背面,一摞摞的捆绑着。记者发现,刘可清作的诗词主题不仅包括战争、时政等国家大事,还有父母、伴侣、战友,天气、花花草草等,涵盖面很广泛,多达2000余首。
  刘爱民表示,老父亲晚年生病住院,可依然坚持写作,本想整理完后投稿,遗憾的是直到去世也没有发表。2018年,刘爱民为父亲誊抄诗词整理成册,并联系报社投稿。2018年3月20日,《潍坊晚报》以《父亲 您的愿望实现了》为题,对刘可清部分作品进行了刊发。刘爱民完成了父亲的一件遗愿,也了了自己的一件心事。
  -
  ◎相关链接
  刘可清的诗词
  -
  跨过鸭绿江
  四海结义轻浥尘,
  清扫垃圾亚东新。
  劝郎更尽合杯酒,
  东出绿江无爱人。
  -
  落叶归根
  夜更啼哭在江东,
  寻口回归夜不松。
  落叶归根忧回故,
  慈母牵挂于怀中。
  -
  思念战友带着遗憾离世
  刘爱民陪父亲去青岛寻找战友线索。
  马兆文送给刘可清的皮靴。
  刘爱民陪父亲去河北寻找老战友。
  刘可清画像。
  刘爱民回忆,父亲晚年非常想念他的老战友,临终前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找到抗美援朝期间的老战友。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刘爱民这些年一直为这事奔波。
  -
  肖像画背后的故事
  刘爱民小心翼翼地拿出父亲刘可清珍藏的一件件"宝贝",除了各种勋章、奖状,还有肖像画、皮鞋等,每一件背后都记录着他走过的战场和与战友点点滴滴的情谊。在众多老物件中,一幅刘可清的素描画像非常显眼,仔细端详,画像的右下角有污渍擦拭的痕迹。这幅画像的背后是他和马兆文的故事。
  马兆文是刘可清的团长,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在同一个战壕里出生入死、并肩战斗,他们也是最了解彼此的人。当时在战场上,刘可清三年未与家人通信,与家里中断了一切联系。团长马兆文就说,"小刘,打完仗后,如果我们能活着回去,我找个好画家给你画个像,寄回家去。"
  1953年回国后的一天,老友马兆文果真介绍了一位画家,名叫方采伯。"小刘,不是说抗美朝结束后,活下来就画个画像寄给家人吗?"刘可清说:"哪有时间!"马兆文说,"晚上画。"那天晚上,刘可清收拾得干干净净坐好,画家点起蜡烛,认认真真画起来,快画完时,他不慎弄倒了蜡烛,画像右下角的污渍就是蜡烛液。
  -
  穿上军装悼念战友
  之后,马兆文调到军部工作,经常到连队来看望他。在刘可清报名去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后,马兆文给他送别,分别时互相拥抱着,泪水湿肩。等情绪稳定后,马兆文说:"没有什么东西给你,带来一双皮靴,一支上海金星钢笔,表示我的一点心意。"刘可清返回故乡,金星钢笔因多次搬家不慎丢失,而那双皮鞋刘可清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穿。如今,这双皮鞋还依然如新。
  回到家乡的刘可清非常想念一起经历生死的老战友,尤其是到了暮年,越发怀念老战友。丁崇聚、鞠增信已在朝鲜新兴里战斗中牺牲,鞠增信的骨灰留在了朝鲜,还有李忠志等人也在战争中牺牲,他们的名字都刻在了抗美援朝革命烈士墓碑上。
  刘爱民说,1980年,父亲到潍坊军用商店买了一套毛呢新军装,此后每年清明节和国庆节,他都穿上这套军装,胸前挂满各种军功纪念章,面向朝鲜方向,悼念牺牲的老战友。他常常自言自语:"老战友啊,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你们连生命都献出来了,完成了党和人民的希望。"
  -
  寻找战友未果成遗憾
  马兆文、孟钦建比刘可清大几岁,警卫员小于比他小2岁,刘可清回乡后就与他们失去了联系。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刘可清就多次踏上寻找老战友的旅途,曾去原部队驻地石家庄、天津、邯郸、山西省娘子关等地寻找过,因部队变化太大,没有得到任何线索,最终无功而返。刘爱民对此事印象深刻,他也曾多次陪父亲去青岛、河北等地搜寻过。"父亲平时只要见到当兵的人,就会问,你是哪个部队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寻找到老战友的希望。"刘爱民说。
  据刘爱民回忆,父亲临终前说:"我很想念抗美援朝黑云吐岭682高地上最后剩下的几个老战友,战友的感情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替代的。"刘可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叨着:"老战友,老团长,你在哪里,黑云吐岭682高地我们守住了。"
  -
  儿子完成父亲的遗愿
  刘可清去世后,刘爱民每次读起父亲的回忆录,总是泪流满面,父亲的遗憾也成了他一直以来的挂心事。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之后的6年里,刘爱民也踏上漫漫寻找之路。刘可清常提到的马兆文、警卫员小于、作战参谋孟钦建和战友丁崇聚、鞠增信,老家都在山东。他通过《潍坊晚报》、电视台等本地多家媒体搜寻父亲老战友的线索。其中,本报在2017年3月27日刊登《儿替父寻找老战友》,经过多方寻找,刘爱民终于找到了父亲五位老战友的后人。
  "还有很多其他27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认识我父亲的老战友及后代,打来电话向我问好。"刘爱民联系到了父亲其他老战友的后人共十多位。2017年9月19日,本报以《找到战友后人,父亲遗愿终完成》为题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刘可清在朝鲜战场上见过的同乡李尚清,后来也不知去向,经过媒体帮助最终找到了他。刘爱民说,他去李尚清家里拜访,李尚清正在写《潍县团》,他当时已90岁高龄。李尚清的儿子李良森还赠送给他一本李尚清写的书《老兵》,这本书记录了战争时期军人的艰难岁月。刘爱民每次给父亲上坟时,都会带着这本书,读上几段给父亲听……
  刘爱民和李良森在很多前辈及后代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团长马兆文的一些线索。之后,李良森特意去南京找到了团长马兆文的下落,但是不幸的是,他已在1978年因公牺牲,安葬在南京雨花功德园。几经周折,刘爱民联系上了马兆文的儿子马江毅。老母亲去世后,刘爱民才有时间去南京烈士陵园为马兆文祭拜,完成父亲的心愿。
  父亲的老战友警卫员小于和孟钦建还没有下落,因为年代久远,父亲生前记不起警卫员小于的全名,这也给他的寻找增加了一定难度。后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联系到刘爱民,在全国通过多种渠道寻找,终于找到了警卫员小于和孟钦建。
  本报记者 隋炜凤
  本期图片均由隋炜凤拍摄或翻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