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08 17:05
鄌郚总编

追忆昌乐一中故人往事

  追忆昌乐一中故人往事

  岁月枯荣微笑中
  一、陈又娟老师
  (一)荣辱散尽人已去
  刘中安老师
  遗爱甘棠芳草春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最难风雨故人来
  流亡生涯
  风过华西坝
  乡关何处
  后记
  -
  岁月枯荣微笑中
  ——回忆刘中安、陈又娟老师
  昌乐   李伯京
  微信闪动,老同学萧昌利发来昌乐一中校园老照片——
  时间大约20世纪60年代初,秋色迷人的昌中校园西北角,西墙整齐的木栅栏,秋日阳光洒落在岁月斑驳的青砖黛瓦校舍建筑群上。一位女士笑着在宿舍门前花圃浇花,一位先生含笑蹲坐凝视远方。种满了花卉的小院,鲜活生动的影像,足以表明他们热爱生活。高大的花木后面,有一位三岁左右的小女孩立在花丛中。先生们脸上漾溢着微笑。
  萧昌利问:"你还记得照片上的二位先生是谁吗?花丛中的小女孩是谁?"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时光又回到这一天,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无意中拉开记忆抽屉被一张照片上的微笑感动。原来,人生之中所谓的显赫一时,所谓的盖世功绩都是过眼云烟,都会"俱往矣".是的,人生最想得到的就是刘中安、陈又娟老师的这种微笑吧。
  刘中安老师,被我们一致推认为"昌乐一中当之无愧的一代历史教学名师".爱人陈又娟老师曾任潍坊一中音乐、英文教师。大时代社会的变革,和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在旧中国战乱时发出呻吟、挣扎抗争。坎坷人生中有从容窘迫,有七情六欲,有自身缺点不足,有太多的不尽人意。他们依然微笑着,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他们在昌乐一中校园角落,小心翼翼地平静生活着,一晃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或许,人们习惯于遗忘,习惯于把久远的记忆锁进的抽屉里永远尘封。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差点被遗忘在黑暗角落里。
  今天,人类进入了5G数字互联信息化时代,人与人的情感沟通交流,能在时间隧道空间瞬时变成图象文字。老照片在昌乐一中校友圈中,引起了校友们关注和询问。记忆会遗忘历史,但照片会复原过去。昌乐一中老照片,留下了刘中安先生和夫人陈又娟老师的身影,留下沉默无闻的老先生夫妇过去的故事?如果不是这些照片,上世纪民国战乱,老一代先生流亡学生时代的艰难曲折,荣辱悲欢的过去往事,可能封存沉淀在昌乐一中校园角落,同石沉大海。诚如是,昔时的学生们岂不愧对先生的教诲和希望?回望昌乐一中母校、想起先生音容笑貌,会不会有一种内疚感?
  昌乐一中校园欢声笑语,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们听来却那么陌生、遥远——"那是哪一年的事啊?"
  岁月沧桑,夕阳里,留下先生们真实人生故事、如韵如歌。秋水天长,物换星移,再回首,人生好像做了一个美丽虚无缥缈的梦而已。往事如烟,随风飘了过来。
  整理记忆,翻检故旧。上世纪50年代的省立昌乐一中,可谓是群贤毕至,人才济济。全国各地知识精英汇集于此,齐鲁大地县级中学无人比肩。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刘师夫妇风雨同舟共患难、凄美的人生故事,确实令人为之扼脆一叹。
  翻开那尘封已久的资料日记,泛黄的纸张上,先生留下了褪色的淡淡字迹。犹如重新启动那条浩瀚岁月苦海中锈蚀渗透的粗大钢铁锚链,从史海的深处打捞,岁月清晰传来时代与历史撞击的沉重回音。
  1948年,昌潍解放。历史时代大潮正惊涛拍岸、汹涌澎湃、摧枯拉朽,革命气势不可阻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家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各地学校急需恢复!国家极其重视教育人才!昌乐中学需要教师!1951年,国家教育部统一调配,山东省文教厅从四川省招聘青年优秀干部教师,支援山东的学校教育事业。此时的刘中安先生,正从华西协合大学哲史系毕业,风华正茂。陈又娟女士,正从华西大学读经济系毕业,芬芳美丽。此时的刘中安,因战乱跟随山东流亡中学,千里迢迢到湖北读高中,最后辗转西迁到四川成都华西坝艰难读完大学学业。因为战乱,刘中安已经15年未见到河南濮阳故乡的老母亲了,为了能尽快回到故乡,希望能离亲人近一点,希望早日见到母亲。山东省,正与河南濮阳相邻,离家也相对较近。为了到山东工作,他还努力说服了爱人陈又娟,打消了她的重重顾虑疑惑。
  1951年,秋高气爽的日子。成都华西坝,年青风华正茂的刘中安夫妇一袭西装旗袍。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年青的教育工作者,光荣的人民教师干部,他俩心中激昂慷慨,满怀理想,充满自信,携手从成都古老合江亭码头登船,经重庆沿长江上游古老水道顺流而下。此刻,南下航船正云帆高挂,直济沧海。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新中国这艘巨轮上,就要开始了新的航程、新的人生。
  当年杜甫到成都,写下一首脍炙人囗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就是这个码头的情景。他们思绪起伏,兴奋激动。虽正逢建国艰难创业时代,却到处生气蓬勃充满机遇。国家力所能及重视教育,青年知识分子怀有强烈的爱国报国情怀,他们想凭靠着自身青春年华和知识才华,精通英文,编织实现自己梦想,安身立命自食其力,胜任教师职位绰绰有余。
  刘师夫妇从四川成都来到山东省教育厅,分配在济南市不同的两所中学任教员。考虑到陈又娟老师四川重庆地方话发音和音乐、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特殊性,学生交流和生活中诸多不便。为了陈又娟能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刘中安夫妇主动要求来到了昌潍地区同一所中学教书。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昌乐一中青砖黛瓦古老校园里,逝去岁月中唯独没有老的是夕阳,它依旧用余辉把校园染成一片金黄色。学校西南角教师宿舍青砖甬道上,蹒跚归来的刘中安老师夫妇,回头望去尘埃中走过的路依然清晰,朝夕相处熟悉的校园,老人的身影在夕阳的衬映下,有了历史相望的沧桑感,有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平静坦然。他们低着头,互相搀扶着、默默地在人生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上奔波,渐渐老去。
  老先生夫妇经历了国家14年抗战,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流亡学生生活。国内战乱时期、遍地狼烟、江山易人改朝换代的1949年。他们完全接受的是旧民国教育。凄风苦雨的求学生涯,使他们内心变的坚韧、宽容。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面对清贫,谈笑人生。命运的烙印上留下了他们少儿时铸就的智仁勇的人格,却又好像是始终活在不惑不忧不惧之中。这些,是善良的老人一生都无法改变的。人世兴衰,岁月交替,或许一生坎坷都是他们命中注定的。
  弹指间,五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刘师陈师在校园人群中散发着一种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亲和力,谦卑却有内涵。言谈举止让同学感到平等和尊重,让人觉得很舒服。我们学生,不得不感叹老一代先生们的独特风骨。
  "行下春风,才有秋雨"记不得他们所教过多少学生?日后无论成了社会上精英,还是社会各基层平民百姓,学生们心中仍惦念着刘中安老师夫妇。刘老先生教学相长,不独守三尺讲台,与学生们保持着良好的书信联系,书信中传递着师生之间难舍的知遇之恩。先生夫妇蒙冤受屈心灵的创伤,从桃李满园的学生温暖问候中得到慰藉补偿。他们爱生如子、不为名利、不求腾达,以问心无愧的坦荡心态,敬业博学的教师良心,用自身善良品行、高贵教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在齐鲁昌中校园里,延续着那朗朗读书声。
  作为学神学哲史的刘中安,从旧时代战乱的社会中走过来,深知江湖社会上生存环境的险恶,人性中弱肉强食动物争斗的残忍狡诈本性。但还是太单纯幼稚,先生退避三舍,只想独善其身、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远离是非、与世无争。在时局风云动荡的现实社会中,跌宕起伏的各种潮流的裹挟冲击下,他们想彻底避开急转卷涌的政治旋涡,不问东西,是不可能的。
  5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中安夫妇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阶段到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经历了肃反、三反五反、反右、四清和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全过程。
  50年来,从青衿学子到年逾花甲,艰辛发奋为国效力的同时,经历了人生旅程的艰难曲折,品尝了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岁月荣枯,世界以痛吻他们;但他们,依然微笑着报之以歌。
  -
  一、陈又娟老师
  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有令人敬重的光荣校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张闻天、肖楚女、恽代英曾都在该校执教。1919年,16岁的邓小平考入该校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随后去法国。
  陈又娟女士,1922年出生于四川重庆荣昌。1942年,重庆国立女子第二师范毕业。1945年,四川省立重庆艺专音乐系毕业。1948年,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经济系肄业(解放停学)。1950年,成都郫县分配任郸县任育英完小负责人。1951年,寿光一中担任音乐和英文教员。1954年,潍坊一中任音乐教员。1957年,高密中学音乐教员。
  -
  (一)荣辱散尽人已去
  2015年10月6日,高密一中70年校庆。校园里,春华秋实,绿荫遮天。28位在校从教30年以上的老教师获荣誉教师称号。其中,不乏当年陈又娟老师的同事。主席台上坐着学校历届校领导、校长、书记、主任、处长、秘书。有的精神矍铄,有的步履蹒跚。岁月无情,相见无言。
  70年校庆征文《风华一中七秩回溯》回忆文集,几十年后再回眸、恍若隔世。字字珠玑,句句动情,风雨坎坷,令人感慨。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不能不令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人提及陈又娟老师的名字。
  此时,陈师已经去世仅30年!她的坟茔草木已拱!枯草落叶,掩埋在昌乐孤山荒山野岭之中。陈师如能顽强地活到今天,获此殊荣的教师就有29位。校史、教师、学生们,应该记得陈又娟老师的名字呀!新时代社会在进步,迟到的公正也是公正。愿陈又娟老师在天堂梦想成真!
  高密一中路北,今天依旧保留着的百年胶济铁路上历史悠久的德式高密火车站,一列列白色动车风驰电掣驶过。或许,陈又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老火车站见证了陈又娟老师过去的往事。
  50年代初,一个女老师辞别亲人,远离故乡,千里迢迢响应国家召唤,从天府之国,重庆巴山蜀水顺流而下,赴齐鲁胶东半岛中学执教。
  在高密一中,她是怎样一步几回头地离开心爱的教学岗位的?她为何被无辜剥夺了工作权力?一个人命运悲剧发生,无法回避历史时代背景。一个人的错乱选择、决定、结识遇人不淑。无意不慎都可能引发生事件不可逆转的变化,埋下一生宿命的伏笔。
  50年代中期,高密火车站。一个女知识分子打扮模样的女人走下绿皮车厢,她兴奋地跨入高密一中学校大门里,陈又娟老师刚从潍坊一中调到高密一中,担任音乐教员、副班主任。她很快投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中。
  1957年的春天似乎来的太早了,初春,青岛海上信风温柔地拂过胶东半岛,大地的花木开始萌生动意,觉得激情涌动,百花齐放的春天真的到了。
  是年春,学校刚上任的学校领导号召大家提意见,整风反右运动开始了。学校领导得知陈又娟重庆艺专毕业,学习过中西绘画,具备专业教学绘画水平。于是有人引导她给新任书记校长画漫画,她觉得对领导人格不尊重,推说自己年青刚到校工作不了解内情,被她不失分寸地婉而拒之,好似她幸运逃过了此劫。
  1958年,注定是陈又娟人生命运趺宕起伏大转折的一年。春,全国整风反右补课运动高潮。校长又号召大家向党交心,对校领导存在的错误缺点提意见。要畅所欲言,有啥说啥,不要顾忌。
  其实一张早有预谋的网向她悄悄张开。上世纪盛行红色基因论,讲阶级斗争成份论,"地主家庭"家财虽然早已在土改运动中散尽,陈又娟却被这个剥削阶级定义压抑的痛不欲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陈又娟深知地主出身是自己致命软肋,开始小心地避开这场运动。
  陈又娟家庭出身地主,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来自遥远西南省城的大学生,小心翼翼地试图用自身的知识和教养,直率和赤心来换取人们对她的认可信仼,却好心招来了一些人的敌意。她的命运是在出生血液中被刻上了父亲的烙印,她一生都在努力挣脱,最终徒劳。她根本无力跳出这个以阶级属性划分的血缘的深潭,这种阶级划分无论男女除了都有一条命公平外,一个人童年和过去无法选择,她只能被迫接受这种歧视。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政治运动中,原生家庭成份决定她必然首当其冲,人生命运注定是在劫难逃!
  领导却一再启发动员大家鸣放,有党撑腰,向党交心、帮助党整风。她因出身被划为地主小组,运动开始已经就被校领导踢出学校群众圈外,划为敌对。可想而知当年运动中,人们对她歧视的眼神和激愤的心态。陈师终究年青幼稚、毫无戒心。对学校内部运动导向嗅觉极不敏感。学校复杂错综的人事关系不能理顺,更不知如何避险。整风反右补课时,她相信了组织领导,对校领导提了几点建议,无非就是外行领导不要过多干涉教学具体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官僚主义作风之类旳善意提醒。有人马上就和她的地主出身联系在一起,被别有用心的人梳理后,编成一串辫子,在一只看不见的手里越攥越紧,无法逃脱。
  反动思想决定反党行为,只能成为对党不满,不忠的表现。她被批斗,据理争辩又被列为新罪状。"与人斗其乐无穷"学校组织群众对她开批斗会,她成众矢之的。当批判人质问她:你是不是地主的女儿?她就只有低头默认,她在申诉材料中写道:"我背着地主家庭出身的包袱,不敢再申辩,不敢违抗,只有听其处理".她对校方提的意见和她的出身联系在一起时,那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一贯的"小资产阶级作风",使她不能胜任教育工作,逼迫她接受组织对其退职处理。
  尽管此时的陈师政治上失落、人格上遭到羞辱,内心悲郁愤懑,忧心愁闷、但身为一个立志教育报国的年青知识分子,出于文化修养良知和对学校工作学生的责任,仍有委屈求全,忠心报国、顾全大局的悲悯情怀。她潸然泪下,低声哀求,决不退职、痛不欲生、哭泣晕倒在批斗会上。
  刘中安老师闻讯惊恐万分,从昌乐一中赶到高密一中学校。苦苦哀求领导不要辞退陈又娟,并表示陈可以调职,干什么工作都行。陈师声泪俱下地乞求:"我是新社会下的老师,不能坐食寄生,我要为人民工作到底!".领导恼羞成怒,生气地说:"什么是知识分子?有什么鸟用?"
  50年代,省立高密一中,知识分子不在少数。当权决策者,一言九鼎,盛气凌人、理直气壮!说的无非是"胜利者"心里话。俗话说:"好汉不言当年勇!"今若尚存、已是满头霜鬓、耄耋之人、已经记不得年青气盛时操刀,有如此斩钉截铁精彩问答。是否至仍今问心无愧?
  知识,果然能改变命运。此话当真。最后,组织逼迫陈师自愿写退职书。
  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作为学校运动的决策者,既看到了陈又娟的辛酸泪,更听到了批斗者愤然而起的荒唐言。明知陈又娟无过错,即使有错亦不能如此上纲上线地批斗。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运动无情,必须铁石心肠,必须整出反面人物,眼下要杀鸡儆猴,只有以地主出身陈又娟的血祭旗!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至于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恩赐给她一顶右派帽子戴上,是运动决策者内部绝密文件,至今无人解密?
  退职理由:"体弱,业务生,不能胜任教学任务。"教育局发给220元退职费,这就是结论。精炼简洁又绝情。体弱无需争辩。中学不是拳击运动学校,不要求教师个个身强力壮。陈师此前是由山东省文教厅选录,又在寿光、潍坊一中任教多年,业务何生之有?难道省文教厅规定标配高密一中教员业务水平超潍坊一中?此地无银三百两!无言?
  高密一中校园里,今有座莫言文学馆。里面保存着诺奖得主莫言乡土文学系列作品《红高梁》《檀香刑》等中,对旧时高密人文风俗环璄,高密社会现状、市井乡间、民风习俗有生动细致的描述和评价。封建传统齐鲁儒学文化,相对封闭保守的县城中学,一切要入乡随俗。教师先生在当地传统眼中应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为人师表。来自天府之国的陈师年青却不以为然,毫无警觉,浑然不知南北方地域人文习俗差异的天渊之别。她学历颇高,年青貌美气质高雅,生性孤傲难容于众。平时,她内外兼修,画眉描眼涂脂抹粉,修饰自己追求魅力,旗袍长裙高跟鞋打扮。众目睽睽下,她成了众人评头论足的饭后闲扯话题。视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习惯和不良教学作风。
  刘中安老师远在昌乐一中教书,夫妻两地分居,在关键时刻无人能及时帮助,提醒她如何保护自我。她找不到心理慰藉,更不知道通过约束改变自己生活习惯行为,迎合适应领导提出的音乐教学作风来保护自己。后来发生的事,证明她的这种生活习惯作派,从量变到质变,同事之间产生排斥情绪。也是导致借整风反右退职处理的原因。一个女人因为美丽而招致别的女人嫉恨,为什么人对美丽会仇恨到如此地步?
  陈又娟老师离开了高密一中校园时,高密县京剧团正在演出《苏三起解》《窦娥冤》《文昭关》戏曲,此时,陈又娟老师的心情好比《文昭关》中唱词:"满腹的含冤我向谁言?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
  上世纪70年代,陈又娟老师刚从58年的那场人生噩梦和文革浩劫中初醒,惊魂甫定。她精神已日见憔悴,黑灰色的乱发在风中飘动,宛如风中残烛,失去了昔日光焰。可有谁曾知道她年青时代的美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想为新中国効力的知识分子、在那人性如刀,残阳似血的时代,经历了坎坷不平的生涯。她出身望族大家的内在高雅气质、集多学历、艺术才华一身、多才多艺(被称为旧时的资产阶级小姐)。
  在风华正茂、年富力强、而立之年被无辜剥夺失去作教师资格。连自己的教职也保不住的悲怆境地。最后落得无人理会,其内心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打击可想而知?多年来,她一度万念俱灰,悲痛至极。时间流失好歹这场噩梦过去了,留给她刻骨铭心的记忆。她幻想世上不公平的事都会有大逆转。
  人总会从痛苦中寻找到自己的安慰的,陈师望看昌乐一中校园里,一群可爱少年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那淳朴的农家子女中不乏有喜爱艺术音乐,聪明伶俐的孩子。而在这些少年学生的眼中的陈又娟老师年轻漂亮而又文雅,不但有才华,还有一颗怜悯同情学生的心灵。学生们感觉到她身上言谈举止透着一股大家闺秀之气。陈师忘掉悲伤痛苦,走向校园课堂内外,主动积极帮助昌乐一中学生补习英语,排练歌曲、舞蹈,歌剧等文艺节目。学生们丰富了文艺生活,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和熏陶。陈师积极努力坚持随高校正规课程学习了三年俄语,力争为能重新复职创造机会。
  60年代昌中老校友,同学夫妇。在昌乐一中读书,刘师的学生。某女生自幼喜爱文艺舞蹈表演活动,在陈师热心辅导帮助下通过了山东艺专(电影表演专业)的招生考试即将参加高考录取报到。时逢文革学校停招,失学习深造发展机会。某男生考取某军事学院参军,后转业到昌乐教育局,在昌乐一中教英语、物理。
  那天拜访老校友,适逢大雨。他们回忆想起刘中安老师夫妇,说:"那时,我们都是不懂事的农家孩子,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但都十分珍惜难得学习机会。当年学习生活艰难,就如同在这大雨中艰难行走,在学校里刘老师夫妇虽没有孩子,对我们就像自己家父母一样,在雨中默默奋力往前行,用自己微薄之力撑起雨伞,保护着渇望求知的弱小的穷苦出生学生,引导我们努力奋发读书,盼望我们能成材,为国效力。真是爱生如子!!"
  "刘师陈师英文水平极高,说话和气,陈师她耐心地帮我们补习英文,准备高考。教我们如何表演应对面试,是陈师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追求艺术音乐人生的种子。"他们夫妇一直惦念关心他们当年敬爱的老师,对刘中安和陈又娟老师有很深的师生情谊。
  20多年,陈师曾经蒙受的屈辱和伤害不知向谁讨还?虽退职证一张薄纸轻如鸿毛,却重如泰山压迫了她一生,一个曾骄傲美貌的女人,一生不愿入世俗。她要设法搬掉58年压在她心中的那块沉重的石头,她鸣冤叫屈,只想要恢复工作,有个公道的结论,平静的度过余生晚年。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1978年中央55号文件,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文件精神:"要将建国以来所有的冤、假、错案。不管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领导定的、批得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陈师那渐渐熄灭的心头之火又重新复燃,开始冒烟。她依旧对末来充满自信希望,她回盼往日失去的心爱教学工作,归心似箭。但解铃还待系铃人!
  高密中学老办公楼德式基督教堂建筑群落还在,塔顶钟楼大钟早已停止了转动,在廿多年漫长的等待岁月里,陈师常以泪洗面,为她虚掷的时光和荒废才华而心急如焚!陈师忍辱负重地、多次小心翼翼地找到高密县教育局。要求重新回到学校工作。平反58年的错误结论恢复名誉。她据理力争并向领导表示自己还能重新从事过去的教学工作,还能教英语,幼稚的完全像在做一场一厢情愿的黄梁美梦。
  命运有太多的不公平,1958年逼她退职的高密一中校方领导当事人,已是局级领导,能够决定平反、恢复她工职生杀大权的人,恰恰是当年决定退职处理他的人。
  20多年后,陈师又找到了熟悉的他,他触景生情,想起年青漂亮的陈又娟,看到如今已满头白发,神情憔悴,步履蹒跚走来,禁不住心头为之颤栗!一个人说了真话,付出了整个青春的代价。可想而知,这些年她受了多大的煎熬?
  不过,他瞬间的良心发现很快就被掩饰住,内心惊恐不安,却道貌岸然地打着官腔。他心里何尝不明白,陈又娟隶属省教育厅分配国家正式教师干部编制,她的这点要求并不过分,按文件规定完全应该无条件平反恢复教师干部职务。但,这样复职无疑就等于证明他当年确实处理错了。上级怎么看?群众怎么看?自己威权丧失,甚至会失去官帽,这是问题棘手所在?这样陈又娟正当平反要求就如同是与虎谋皮!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刘师陈师夫妇央求那些目睹1958年反右运动,陈师被批斗逼迫退职同情她的同事出示证明,写信找到教育厅信访部门,通过黄埔军校校友希望统战部门能过问此事。陈师甚至通过重庆家乡家族关系,故旧之情,面见当时全国政协胡子昂副主席,并呈交上访信函,祈望上级部门能干预解决。一封封信件发出,却始终如石沉大海。
  他们最后只能向上级苦苦哀求,陈师亲笔向组织请求:"我自参加革命工作,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我要为人民多作贡献。敬爱的领导同志,现我虽年过五旬,但我致力于革命工作之志不衰。我尚能教学英语,让我能为人民服务终身……"字字血、声声泪!
  这些当事人,人性冷漠,如同无赖,借故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拒不具体落实办理。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以文件只规定给58年打成右派分子戴帽的平反。没有具体规定对退职处理落实复职平反为由,陈又娟是自愿辞退,自然不属于文件右派平反范围。他们甚至厚着脸皮眜着良心答复:"当时未给你戴右派帽子,不好办?"当年运动领导人就有句话:"什么是知识分子?有什么用?"今天又变成了是否决定给你平反的权力之人。
  陈又娟悔恨交加、悲愤无奈,只有将泪水默默吞下。她永远不理解人世间的恶人竟至如此卑鄙无耻,正直善良的人性被一个当权者扭曲,视人的命运如同草芥尘埃。她甚至恨当初那些迫害她的人为什么不把她打成右派分子,直接遣反送回重庆荣昌老家去?同情陈师遭遇的同事说,当年您要是打成右派反而好办了?年老赢弱的陈又娟,她上诉请求无果而归,凄凉地离开青年时工作过的校园,象一缕轻烟无声无息地消失。她欲哭无泪。这种被人为撕裂心灵创伤的悲哀,令我们潸然泪下!
  当年,这些违心地以牺牲人伦道德,用毁掉一个女教师的青春年华为代价、以荒废一个女知识分子满腹才华一生的痛苦,为彰显自己运动功绩,为日后飞黄腾达作赌注。那些在批斗会上争先恐后地用陈又娟心头流淌的鲜血,去染红自己头顶盔冠上红缨的人,今天应该多少有点自审自悔吧?夜深人静,你们敢不敢扪心自问:对得起站在自己面前的陈又娟老师吗?
  可是,你们却没有一点良知上的表示,连起码的同事之间情谊、同情或道个歉、轻轻地一声对不起也没人说过……为什么连仼何一丝的歉疚和自愧的感情都没有呢?你们内心究意怕什么?做人的良心在哪里?
  这些落井下石者,运动来时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诚所谓"立场坚定阶级分明"的当事人干部和作俑者都已老矣。他们并不完全是铁石心肠的人。今身居高位高楼,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电视屏幕前,翘起二郎腿,安享天伦之乐、欢歌笑语、有妻儿父母、子孙绕膝儿女情长、嗑瓜子、含贻品茗、访友会客,尚有人之七情六欲。善良的人相信一位哲人名言:"暴虐的政治,能使人类的道德、良知沦为娼妓。"此话不虚。
  人的一生,有的宽阔胸怀,有的品格低下。一个人的历史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光彩,还是阴暗,并非只是泰山和鸿毛之比,公正历史终究是混不过去的。谁欠谁的良心帐,迟早是要还的。迟到的正义也是正义,这就是朗朗乾坤,天地良心。
  我们是否应该把这场煮豆燃豆箕的运动当成一面镜子,照照看看有多少人的家庭妻离子散?想想多少优秀年青知识分子一生美好前途被化为灰烬?使这些无辜不幸的人一生遭遇不尽旳劫难!这面镜子也足以照到决策当事人自己脸上和内心的污垢,心里的阴暗角落。
  这些人虽然地位官职,比刘中安老师夫妇高贵的多,可是站在人灵魂良心天平上,在人们心中的重量要比刘老师夫妇轻许多。刘老师夫妇有高贵的人格自尊,一身正气,其铮铮铁骨敲起也铛铛作响。他们凭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满腹经纶、知识才华、精湛英文水平、自食其力。平静默默无闻度过一生。在做人道德底线良心上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我们感到这一代老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忠诚,单纯天真可爱,他们不计个人恩怨得失,尽管无辜莫须有遭受到多年不公正的惩处,但仍然揣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相信迟到的公正会到来。
  更感到他们对社会复杂认识的局限性,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穿能力,正是这种知识分子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对社会频繁的政治运动深刻认识,往往只去思考个人行为功与过的界定。用赎罪和忏悔的教义要求自我,独善其身。沉溺在个人前途事业成名的幻想之中。选择最大限度远离政治绕着走的人,往往看不清政治潮流导向,反而更容易被误导裹挟进政治运动的漩涡中溺水,把自己绕进了事先设好的暗流中。台湾龙应台先生在《一个主席的三鞠躬》一文里写道:"奇怪,为什么你偏偏看不见那静水流深的地方?"
  对陈师自身而言,58年被迫退职,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奇耻大辱,也是一个醍醐灌顶的教训。不可追悔,与其守着这些无法收拾的往事做茧自缚,不如守心自暖淡看浮沉。陈师在她生命弥留之际,重新认识了自己即将走完的人生,她在自己在社会最底层生活的廿多年,终于补上了人生政治哲学课,她最后终于眀白了伊索寓言中《狼和羊的故事》的简单道理,狼要吃羊是总会找到借口的。
  陈又娟年轻时读《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中结尾:"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今:"心中早己彻悟,却如何两鬓又成霜?"命途多舛,人生就是这样,错过某个机缘,就错过了一生。整个青春岁月就这样被耽误了。
  今天再仔细梳理一下,所谓"地主出身的小资产阶级小姐"陈又娟,即便是1958年侥幸逃过一劫。60年代文革,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的大浩劫、大动乱,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空前惨烈。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几乎所有的社会名流、学校的教师都受到冲击。
  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人性泯灭颠狂时代,陈师无论如何小心回避,守口如瓶,这次肯定无法逃脱无产阶级造反派的惨无人道的批斗。身心遭受更大侮辱和摧残,性命也将堪忧?"敌人不投降就叫它灭亡"不是危言耸听的口号!陈师能,1958年劫后余生,也许是命运对陈师格外怜惜和眷顾吧?
  一个民国出身的旧式家庭女知识分子读书人,重庆省立艺专毕业,考入华西协合大学。此前,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并生育一儿子。丈夫是一位彭姓的英俊青年军官,一个多才多艺、教养高雅的风华绝代的女子,在烽火狼烟战争频发年代,两人邂逅相遇,双双萌动春心,以身相托,结婚生子。
  国破山河在的悲壮,几乎注定了乱世佳人的不测命运的开始,仿佛预示着今后的破碎人生。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新婚后,年青的丈夫开始了他的战争戌马生涯,开赴战场。不久便传来了他在阵亡捐躯的消息。作为的阵亡军人遗孀,她毅然决然把儿子送回老家托付家人抚养。为忘掉那段挥之不去的婚恋梦魇,她青春寡居,独自一人继续在华西协合大学经济系完成学业。
  1948年,陈又娟与华西大学同学刘中安结婚。50年在成都参加教育工作。陈又娟完全有条件留在自己熟悉的家乡继续生活工作成为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1951年初,刘中安经朋友介绍到川西简阳中学去教书,途经成都遇山东省文教厅招聘教员。同年10月中旬,他们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舒适生活,夫唱妻随。千里迢迢,远离熟悉的故土亲人,从成都浩荡滚滚长江顺流而下,陈又娟从此告别了生养她的熟悉的故乡和血肉至亲。这里有她整个家族世代栖息的地方,有她家族的印痕,也留下了她和刘中安的青春和梦想。当时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决心和勇气?从此,她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一步。
  昌乐一中校园教师宿舍里,陪伴陈师一生的黑色老式脚踏风琴。陈师关上了沉重的琴盖,从此再也没有人打开过。它寂静地立在那里,如今上面已经落满了厚厚尘埃。里面封存埋藏着女主人一生全部的喜怒哀乐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她心灵上承受着太多的苦难!一排黑白分明的琴键上留下她凄风苦雨生活的印迹,象是还在为她的命运哭诉悲苦,凄婉动人、如歌如泣……
  这一年,她的生命己进入暮年。1986年8月17日,陈又娟老师走完了她悲凉的人生道路,在悲郁中静静地离开这个让她无限留念的世界。享年64岁。
  一位中年人,闻讯从西南边陲省会城市连夜赶来,静穆肃立棺前涕泣送别。他伫立在陈又娟老师遗像前深深地向她鞠躬。参加陈又娟老师的葬礼完毕。又匆匆离去。
  夜,清风朗月、往事如水。风吹动地上零落树叶,月光斑驳,校园依旧一泓清泉映照着月亮的清影,水面微微抖动。晚自习后的校园传来钢琴协奏曲《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曲子婉转悠扬、曲调优美感人。歌词中这样唱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才知道那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这曲子余音,穿越时空隧道,变成了一个年青重庆女教师的浓厚乡音,在耳边萦绕。
  往事在岁月中慢慢老去遗忘,没有什么可以不被时间抹平的,在阶级社会大变革流转中,陈又娟老师无法做到明哲保身、安之若素、波澜不惊。那些屈辱伤害虽刻骨铭心,不过是岁月漫长中留在心中的一道深痕罢了。历尽劫波,有你陪伴,一起微笑。
  一个人的荣耀与悲愤,必将随着历史变革的时代潮流带到记忆大海的深处,好像一块糖掉进在大海水,无法改变海水的苦涩。幸而黑暗中一条有思想的小鱼游过来,它正恰张开嘴品尝到一丝淡淡的甜,那就是欢乐记忆的味道。可是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所以记忆无论是欢乐还是苦难、都将永远浸泡在苦涩的海水里。最后,被沉淀遗忘在海底礁石的缝隙中。
  -
  刘中安老师
  刘中安先生1918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五生,河南濮阳花园屯人。基督教会家庭。
  1932年加入基督教。
  1933年河南濮阳华美小学毕业。
  1936年河南濮阳华美中学初中毕业。
  1937年济南齐鲁大学附属齐鲁中学读高中。
  1938年湖北武昌育杰中学读高中。
  1940年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建始分校高中毕
  1944四川成都华西协合神学院毕业。
  1948四川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哲史系毕业。
  成都华西大学期间,教过中学,毕业后曾在成都黄埔军校,(后改为新都陆军军官学校)仼学员预备班一级历史教官。曾任成都女子中学教员。郫县基督教会布道士。
  1951年9月赴山东参加教育工作。
  1951年9月--54年8月在寿光一中教历史英文。1954年9月--55年10月潍坊一中教历史英文。1955年10月昌乐一中历史任教师。
  1989年1月昌乐一中退休。
  -
  遗爱甘棠芳草春
  -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中安、陈又娟老师都不会忘记,华西协合大学有句圣经名言:"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麦子。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麦子。刘中安陈又娟夫妇就是一粒有幸落在昌乐一中校园里的麦粒。"
  2007年昌乐政协文史委和昌乐一中编写的《昌乐一中70年》这样评价刘中安:"八十高龄的刘中安就是一中教师的代表。他是河南人,大学毕业刚来时,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在翰苑默默耕耘五十余载,岁月已将他变成了一位白发老者。正是有这样一代代:"翰苑耕者",一中才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被誉为"齐鲁名校"."
  昌中老一代教师们,这样评价刘中安老先生一生:不好不孬刘中安。很简洁直白。因为刘中安身上的善良和慈祥是一种深入到他骨髓的品质,天生的具有善性。是一个没有仇恨的人,永远对人恭谨谦逊。他不会求人,但对任何人他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的为人赢得所有人的尊敬,对他有看法意见之人,背后也会夸奖他的为人美德。我们再也没有到过有谁真正具备他那种完全发自心身本能的博爱之心。
  刘中安老师一生甘于淡泊,不求名利,治学严谨、行为人师范、品为人楷模。老人性情温和,静似一潭深水。夜深人静,回想内心深处的岁月往事,似惊涛拍岸激起千层浪。
  昌中师生们,都十分敬佩刘中安老先生的坚守忍耐性。1956年刘中安评定为中教4级工资86元。1982年3月12日升至中教3级工资96元。晋升这一级职称,增加薪水11元,他用了26年。这是当时的普遍国情。也许只有中国农民出生的老知识分子,才具有这种独特的忍耐性吧?
  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究竟有怎样的人格魁力,可以在许多年之后,使受教于他的学生们如此尊祟——这是一个多年不解之惑?
  建国初期,新制度刚建立。刘中安在寿光一中任历史英文教员,陈又娟任音乐、英文教员。校园里主要风气是革命,中国革命历史时期讲到土改斗争地主罪行时,班同学会把目光放到地主出身的同学身上,刘中安这时会照顾到这些同学的情绪,避开用极端语言来叙述评论这历史事件,尽量使同学颜面上过的去。因此被批评阶级立场问题,对地主阶级仇恨不够。
  但他对工农子弟有偏爱,课堂提问尽量照顾。学生轻视外语学习,他认为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谈到他学过英文,日文,俄文。语言文化是历史的存在,人类生活无处无时不在。中国历史千年,中文不为哪个阶级个人服务,只为全民服务。一个说话的人,有阶级性。
  1960年的昌乐一中老校友回忆刘中安老师:"他是昌乐一中史地教研组组长。他的形象是和蔼慈祥,老成持重,从不妄言轻语,一派学者风度。据说他是四十年代在神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讲课的风度是慢条斯理,一口河南口音。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他讲起来如数家珍。有形象的描述,也有理论的概括,有条有理,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深刻而难忘记。"
  "刘中安老师1956年干部工资级员登记定为中教四级,工资85元。当年是高收入者。可是刘老师夫妇在生活非常俭朴,那时国家助学金很低,刘老师夫妇常去换成学生食堂菜票(粮食定量供应)资助我们。他们有一本笔记本,记录着详细日期、金额、受资助人等。当时国家助学金2—3元钱,刘老师每次给同学的资助一般是3元。食堂学生每份莱2-5分钱,每周吃二三次莱,大约可供学生一个学期之用。"
  60年代老校友回忆,同情帮助弱者是刘老师夫妇的为师道德底线。那时,农家子弟家境贫寒,能读到高中实属不易。寄宿学校无钱吃食堂,只有周六回家背下一周干粮。以瓜干、玉米、杂高粮煎饼窝头和咸菜为主。夏酸冬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每到吃饭时总避开大家,找僻静之处狼吞虎咽,草草了事。一次冬天午饭后,刘中安老师査午休走过来,拿起一块冰凉的干粮,尝了尝。他慈祥地说:"昌乐一中像你这样生活困难的同学不止你一个。贫困不可怕,不要被困难吓倒。要敢于面对,艰苦求学是昌乐一中的本色传统。贫困磨炼使人更奋发向上,唯有坚持到底,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父母供备到此真不易,要努力学习回报他们。以后有什么难处对我讲。"
  51年刘老师夫妇在寿光一中执教,有一位寿光一中同学,学生当年家境贫寒,得到先生关爱提携。农家子弟骨子里深受家庭成长背景带来的影响,一辈子不会改变。因敬慕先生师德人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多年来仍念念不忘老先生夫妇恩德。在齐鲁石化任某公司任职,年年冬天驱车必前来看望先生,送来取暖用煤,生活用品,情同父子,不曾间断,不敢忘记。昌乐一中大门口老师也都熟悉了。亲生儿女不过如此而已。刘师陈师高尚尊师道德令人感慨敬重!
  刘师从来不会唱高调,不会巧舌如簧不合实际地作学生思想工作。他和同学谈高考,"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他激动地说:什么也不要多想,要坚定自信,一种决心考就非考上不可。象是给自己儿子出征打仗鼓气。他直言不讳对学生直接说高考成败,就是吃地爪干与面粉的黑白区别,是人生分水岭。把握好人生最难得一次机会。
  他坚决支持帮助鼓励高考落榜同学复读再考。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搏,用他自己抗战流亡求学艰难经历告诫同学,一定要坚持下去。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尽力而为,有些农村学生因此改变了一生命运。刘师虽身处逆境,却有如此有气魄,没有对历史的深谋远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不会有这样大爱之心。
  毎年高考关键时刻他不会掩饰自己内心爱生如子的焦虑心情。他感到对毎一个受教于他的学生高考成败负有责任。对待高考临阵磨刀,他胸有成竹,都能为同学划出重点大题目,重大历史事件问题,灵活纵观政治时局风云对应的找出重大历史问答内容,屡试屡中、是潍坊中学历史教学界名师。记得80年代高考大举改革之年,他划出有关于唐太宗"贞观之治"内容考试重点等,果然如此。同学们无不佩服刘老师敬若神明。升入大学的学生给刘师信中:"如果我将来能当教师的话,我一定要当您这样的教师。"
  昌中陆续有受教于刘师夫妇的学生大学毕业,又回母校任教者,都会前去拜访,关心先生夫妇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老先生夫妇格外欣慰,师生情真意挚。刘老不会骑自行车,平日进城办事全靠步行。路遇先生,年青的教师会主动请老师上车,小心翼翼送老师一程。靠这种执着真实情份,青年教师假期经常会主动骑车往返百里,送刘老师去潍坊,下乡镇回访学生,学生以能为服务刘师为乐事。每当昔日学生送刘老师回家,陈又娟老师会急匆匆询问:"不晓得,你们今天又载我们家老刘切啥子地方哟?"(不知道,你们今天又带我们老刘去了什么地方哟?)她那普通话,总是夹着地道重庆火锅辣味。
  刘中安老师在文革70年代,高中教材不开历史课,学校安排他改讲《农业基础知识》。讲到农业八字宪法中的"水"字时,他按捺不住历史老师的正义责任感情绪,相机而教诲。他用缓慢地河南乡音讲述当年抗战时期,黄河花园口事件决堤情景:"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日军借口寻找失踪士兵,挑起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自此全国抗战开始。"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命令炸开郑州花园囗,用黄河水阻拦日军进犯。决堤的黄河水翻滚着汹涌的波涛一泄千里,淹死了千名日军。奔腾的黄河水并非是人的力量可控制的,黄泛区一片汪洋。灾区百姓,饥荒连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我老家濮阳,是黄河西南旧故道,也深受其害。这就直接引发1942年的河南大饥馑。"他又讲述少年时在家乡亲眼目暏一次黄河决堤时的情景:"我老家濮阳黄河故道,黄河堤大坝历史上决堤百次不止,国民党政府腐败,不管老百姓死活,修黄河大堤的钱被克扣贪污,大堤多年得不到加固。历史黄河流到在这里转弯流向山东河北流去,在转弯处沉淀下大量泥沙,抬高了河床,大堤经常冲开囗子,这一段黄河大堤称着"豆腐腰".水患不断,老一辈人习己为常。
  "大约民国30年代初,记得我14—15岁,刚上初中,8--9月秋天。中午头时分,吃过晌饭。下地正在与父亲在玉米地里锄地拔草干农活,突然天空暗了下来,先时起大风,漫天黄尘滚滚而来,看不见天空。开始我惊呆了,不知所措?突然地面上传来轰隆隆响,父亲明白这是黄河决堤了,大喊:"决堤了,快跑啊!"我们急忙扔下锄头,父亲拉着我就跑啊。人们如梦醒来,到处声嘶力竭叫喊着疯狂跑向村头高处,爬上树上、房屋顶。过一会后面才是翻着浪头汹涌的黄河水,打着一个个转动旋涡,无边无际、铺天盖地压过来。惨不忍睹,蛇、老鼠、蚂蚁都爬在树梢,屋顶上。下游地区淹死人畜无数。要命的是百里中原颗粒不收,人畜饥肠辘辘,没得吃相继而死。黄河水淹过后,灾区也是好几年无法耕种。国际歌唱的"饥寒交迫",你们没得亲身经历过啊?是不可能真正感觉到的,我经历过多次啊,忘不掉了!哎!"他深呼吸叹了口气,想起过去往事!这时下课钟声响了,最后他说:"对不起同学了,我讲多了,离题了,请大家原谅。下课吧!"他习惯谦和向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走下讲台。
  同学们兴趣正浓,方兴未艾。惊羡刘老师有如此翔实的历史知识。课间休息,要求刘老师又续说抗战七七事变话题说:"那个失踪的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很快找回归来,队长向长官报吿,今后打算怎么办?日本上级军官回复:干吧!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就这样打起来了。抗战开始了,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件都是由小事诱发的。这个失踪的士兵最后当了宪兵队长,1944年在内蒙大兴安岭战死。"我们当时中国历史知识太贫乏,脑子一张白纸。所以刘老师讲述留下印象太深了,至今记住了日本兵名字。
  70年代初,在刘中安老师讲到《防治病虫害》时,形象生动描述过河南家乡黄河滩区蝗虫成灾时情景:"蝗虫啃食玉米稭发出一片索索作响的声音,像有千军万马在行进中,路过庄稼地里寸草不留。因为蝗虫从天降下被称为:天灾。老百姓愚昧无知,只能烧香嗑头拜蝗神,求天老爷显灵驱起灾难。"刘中安老师讲课结合深动的乡土人文历史故事情节,让历史知识和生活趣味相融。同学们很喜欢听他的课。大家觉得象是坐在寂静的课堂里在听一个地道老农民,缓缓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刘中安老师过去艰难经历冷暖悲欢就是故事。其实,他在校园里用尽一生的精力,讲完了自己的故事。
  先生严以律己。有一次去上英文课,匆忙中拿成历史课本,只好借学生英文书讲课。还有次忘了拿粉笔。事后总向学生检讨,耽误了大家时间表示歉疚。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交。刘中安老师对日本外相田中角荣欢迎晚宴演讲中"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刘老师对田中先生把"侵略"描述成"添了很大的麻烦",表示出极大的不满愤怒。
  一天下午,去学校食堂换饭票,遇到他与食堂孟会计、王哲柔几个老师都在很愤忿地谈论此事,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刘老师指着孟会计桌子上的墨水瓶帐本说:"我到你这里来把你家的东西砸了个希巴烂,过后说声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你会愿意啊?这样做可以吗?""抗战,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武汉、重庆大轰炸,杀人放火,几千万中国人血流成河。武汉大轰炸我亲眼目暏,岂是添了很大的麻烦?说的轻巧,吃根灯草(四川话)。说不过去得啊!不能轻言放弃战后赔偿权力。"
  70年代初,正处文革时期,听到老师们的这样时局评论真是如醍醐灌顶,发人深醒。昌乐一中老师们,多数也都经历过日寇侵略,都是胸怀天下有志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校园里,从来没见过老师们如此激动过。
  80年代末刘师退休,应聘后仍留校执教。他一生都守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离不开它了。他让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重新回归到这块土地上。自称蜀汉大将:老黄忠。刘师一生治学严谨、常在课堂上高谈历史因果,旁征博引、唐诗、宋词脱囗而出。讲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诗人晚年卧病在床还想骑战马、跨过冰河、冲锋陷阵报效国家的心情。教导同学要像陆游那样永远爱自己的祖国……
  80年前,民国时,山东省立昌乐中学创建者,在规划建校同时,建了昌乐方山果园。产权属县财政,收入明文规定为补贴昌乐中学办学支出。于是在昌乐中学校园东北上坡空地上,也栽下了一大片苹果树,初衷是美化校园环境,兼供生物教学之用。想不到日后成了教师改造思想劳动场所。
  文革期间,刘中安老师被"下放"在学校苹果园劳动,长达十年之久。此时,刘中安像中原故乡黄河故道劳作的一个老农民:一顶破了檐的遮阳草帽,半遮半掩地露出他那张久经沧桑的脸。穿着一身老旧的灰蓝中山服,衣裤上沾染着他配制、喷洒石硫合剂溶液果树杀虫剂留下的淡黄色斑驳点点。夏日里露出脊背皮肤上留下阳光照射的一层层褪皮的痕迹,他能对这种环境的适应完全处于个人的本能,成年累月刨坑栽树施肥喷药,管理果树,单纯的体力劳动。这是一个漫长的忍耐、修炼、学习的过程,适应生存环境的本能,使他变的一天天成熟平静。他完全回归到本质农民心态。
  一次学生在果园劳动,休息时大家争论年青人虚荣心和虚伪的区别时,刘师讲:抗战时,生活极贫困,在成都华西大学读书时,鞋子穿帮底下有个洞,别人看不到。我还是先去买了瓶凡司林油抺在头上,让别人看到。金陵大学女学生,饭可以不吃,却要买枝鲜花插在宿舍床头。满足年轻虚荣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算不是上人品道德大问题。但有的同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落魄街市,躲避熟人低头行走。日后得志,逢人远不及大吆小喝,唯恐人不认不出不知晓。这就是虚伪之心。
  于是刘师头戴旧草帽,惟妙惟肖地变幻神态,缩头收肚作破帽遮颜过闹市的样子,又迈开方步立刻趾高气扬,哈哈大笑走了几步,同学们也笑声一片。刘师讲做人还是实在好,就像这果树,不管风吹雨淋,旱涝灾害,不停扎根、开花结果才好。虚伪的人终不成大器,刘师教同学做人要自尊自信。他用一生的赎罪和忏悔之心,演绎完善自我人生的大境界。
  春暖花开时,一种昌乐人叫"瞎喳子"、"柳叶子、""地瓜客"的小鸟在果园树枝杈间跳跃、婉转地鸣叫着。时间长了,它们并不避怕人,放心的把家建在这里,心性善良的刘老师在喷打农药时都能小心避开树杈上正在孵化中它们的巢穴。秋天当地上树上的苹果红了,刘中安老师心中天上果园的果实也成熟了。他是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果树修枝剪叶,浇水施肥,使他们茁壮成长。
  秋天,劳动中他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几个青红玉苹果放在一起。劳动归来,他会从囗袋里摸出,悄悄放在厨房的窗台上,己成为习惯。陈又娟老师会把它们仔细洗干净,并排整齐的放在旧黑色风琴上面。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而是一种欣慰!
  兴致好的时候,当校园上课钟声响起,陈师会坐在琴前,弹奏起过去的乐曲,青苹果就像一排听话的小学生坐在课堂上,在安静的看着她演奏,听她低声呤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毎次弹奏乐曲不同,但决不会超过45分钟课堂规定时间。别人无法体验到她失去课堂教学的郁闷心情,想起古老的成语对牛弹琴, 无法体会到她是怎样从苦涩的对青苹果弹琴中得到释放宽慰的。
  照片中的小姑娘,时2—3岁,是昌中一位副校长小女儿。今退休居昌乐。64年5月陈师留字为证:"欢聚载余时抱怀,咿呀异语缠绵绵。再见再见小手摆,嘿啦嘿啦指挥喧。相离前夕影集念,忆泚覩者乐长天。"寂寞孤独的陈师空闲时常抱怀,照看怜爱小姑娘一年,教她音乐唱歌,离别时女性母爱不能释怀。
  70年代初春,午后阳光偏射也来,通透的亮,陈师背靠椅子侧坐在宿舍门面享受阳光。身旁布兜盛着毛线,正一针一针悠闲地编织。动作纤巧,安详从容,持重的仪态看出崇高典雅的美。她是一个人格独立自由的人。音乐英文教学是陈师所爱,没有课堂学生她要自己寻找到精神安慰。
  英文是陈师的专业知识专长,旧时重庆学校,英文教师多是母语为英语又懂汉语,高学历教会人员担仼,所以她在职时,读写听说译都能自如。却无缘再服务于社会接触英文语言环境,实际语言能力己经有缺陷。偶然无聊中陈师开始试着把教材记忆中的中国歌词汉语翻译成英文,把外国电影歌剧中英文译汉语。这样她便忙碌起来,一发不能停。
  中译英要传达中文原歌词原义,译英文歌词与歌谱相合配,才能自然流畅地弹唱。这不是易事,因为互译文每节的音节数量必须与原文音节数量大致相同,而重音节必须落在原歌乐谱的重音节上。这就很费脑筋思考匹配文字,译文中语法分析方法,丰富想象力乐趣无穷正在其中。这样陈师度过了文革孤寂而绝望的岁月。
  20多年后,到改革开放落实政策时,她表示自己虽年过5旬,但尚能胜仼教英文。
  -
  最难风雨故人来
  -
  流亡生涯
  今天河南濮阳城东大街路南,保留有一座宏伟古老法国天主大教堂。1900年义和团烧毁了法国人1890年建的天主大教堂,后被法国列入庚子赔款重建。东大街路北还保留下一座美国基督教会1917年建的古老的东关基督教堂。
  民国13年(1924年)美国基督教会在濮阳东大街路北,同时建了濮阳华美小学和濮阳华美中学。今濮阳三中校园里,保留着华美中学教学楼旧址。
  濮阳华美中学——1983年夏,刘中安和刘桂英二位老人来到这里,60年前,他俩曾在这里读书。记得少年骑木马,转眼已是白头人。
  刘中安家境贫寒。九岁时,因生活所迫父亲成了濮阳基督教堂看门人,父母随后加入基督教,而且整个家庭也成了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大哥刘中孚,1904年生。后去美国留学,回来同美国基督教会牧师潘力克共同担任华美中学中方校长。刘中安和同村女同学刘桂英考入这里读完小学初中。基督教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成了新的精神支柱。也代替中国传统的文化观点和私塾教育。
  百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1927年到1945年,中国处在战争乱离的时代,百姓没有一天的太平日子。多少民间畗庶一方绅士人家,富裕温饱百姓家庭被这些战乱中被毁于一旦。民族内乱,外族入侵,抗战爆发,狼烟四起、国内大好河山相继沦陷。
  刘中安和刘桂英女士只好辗转到在济南齐鲁中学读高中,齐鲁大学附属齐鲁中学在中国是一所享有盛名的学校,1893年由美国长老教会建立的济美学馆,济美中学。1929年为齐鲁中学,该校教学设备良好,校舍充足,中外教师教学能力高强,英文教学水平极高。齐鲁中学源于基督教泛爱利他的教育理念,传播西方科学民主的人文理想,宣传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宇宙和人类都是物质演变的结果。
  齐鲁中学爱国老师讲:日本侵略中国,就像蚕吃桑叶。刘中安没有见过鬼子,没见过血腥,没见过战火。战争成了抽象的概念。1937年,齐鲁中学因战乱停课。刘中安不甘心失学,回到了故乡河南濮阳小学教了3个月的书。战时物价飞涨,家中无法供其继续读书。
  38年元月,山东省教育厅令各中学职业学校,集合陇海线上的河南许昌,教育部成立国立湖北中学,山东省各中学师生组成的国立湖北中学。设在湖北郧阳、均县。校长杨展云高中部主任宋还吾。准备西迁。1月16日,何思源厅长到许昌,召集全体师生讲话他说:"从今以后你们渇了、饿了、或病了、都找不到你们的爸爸妈妈了。我现在把你们交给杨科长了,渴了、饿了向他要吃喝,冷了向他要衣穿,病了要他请医生。他能向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照顾你们……"杨科长是流亡中学校长杨展云。师生们听过何厅长的话十分感动,忍不住掉下眼泪。
  流亡途中,男生沿汉江步行,女生可乘大船沿汉江由纤夫牵行逆流而上,时汉江水暴涨,峡谷险滩,江水湍急,纤夫合力齐声呼号,空谷隆隆水声回荡,惊险紧张中纤绳崩裂断,大船怯顺江而下,触碓翻沉。虽经奋力营救,最终发生22名女生及部分眷属溺水身亡大事故。流亡学生队伍历经千辛万苦38年5月到达郧阴、均县。39年3月迁绵阳,教育部命名为国立山东中学,后为国立第六中学。
  1938年,为躲避战乱,刘中安全家去湖南投亲,路经武汉,遇日军大轰炸,与家人失散。刘中安与刘桂英,在一位老师资助下,入湖北武昌育杰中学继续学业读书。10月湖北联合中学成立。又流亡到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建始分校读髙中。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为了保留住抗战教育救国的种子薪火相传,避免学生受到日寇奴化教育。湖北省47所中等公私立学校组成湖北联合中学。38年10月湖北联合中学成立。其中20所分校迁至恩施建始等地。
  刘中安、刘桂英随武昌育杰中学师生向鄂西西迁,开始了流之亡学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当年进入湖北恩施,通常是溯江而上到巴东,翻过巫山的崇山峻岭,走山道到建始联中。成千上万的流亡学生只能沿着古老的驿道,从宜昌到巴东,才能到达湖北建始联合中学所在的三里坝。
  刘中安同乡同学刘桂英,在流亡途中经水乘船时江中遇险,刘中安伸手拉住刘桂英,他们紧紧抱住船上的木头得以生还,逃过一劫。流亡途中的苦难经历,风雨同舟、生死关头相救之厚重情谊,使两人在同乡同学关系上更加亲近。终于到达建始分校高中部。
  三里坝时为国民政府重庆市长吴国桢的故乡,此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如在世外。湖北联合中学建始高中,师生人才济济,老师中名人众多,这些师生中日后,在解放前夕,有成渣滓洞的烈士的,能历经艰难坚强活到80年代后的,大多成了高级知识分子,如易中天先生的老师,武汉大学古典文学教授胡国瑞就在建始联中高中教国文。解放后,名人教授遍布全国各地。
  湖北联中高中毕业,刘中安处于极度失望中,日寇侵华,国家虽奋力抗战,蒋介石政府已无力收拾破败的江山。面临生死存亡?战乱家庭无力供奉高中毕业后继续学业。此时,基督教会透露,他们有意选派一批青年学生到华西协合神学院学习,毕业后为教会服务。作一辈子牧师对刘中安没有吸引力,但生活已经走投无路的刘中安岂能放弃拒绝?为了生存和实现上大学梦,曲线求学达到目的。刘中安和刘桂英顺汉江西进入川,到成都进了教会办的华西协合大学神学院读神学。该学院免收学费并为学生提供食宿年。
  -
  风过华西坝
  成都属蜀中地区长江上游,一座3000年城名未改的古城。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是由美英加三国的五个基督教会合资共同创办。故称:华西协合大学。
  因为抗战,四川蜀中内地和国家的命运相连起来。它是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化意义上的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是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享有着"东亚第一"的美誉。也有"华西坝"之称。华西坝之于成都犹如清华、北大之于北京。
  华西协合大学之美,自是胜过其他学校的,宽敞的校园里,建筑的间距错落得致,或绿林仟陌相隔其间、或对溪两立、或茵茵草坪托衬在旁,有熊猫在自由活动。优雅环境的华西校园才是能够享受到片刻宁静的偏隅之地。
  刘中安和刘桂英战乱流亡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学习环璄宽松,在这种环璄下求学,良知迫使他俩发愤图强,立志成才。以求尽快自立解决温饱。
  刘中安老师在55年7月山东潍坊一中54--5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与总结》写道;"抗战开始,远离家庭,逐步有了些科学常识,来世思想开始动摇。但经济的负担加重了,到成都后完全靠自己工作来维持学校-切费用,除上课外,都在校外工作。什么工作都做了,如改作文、英文练习、假期作家庭教师、暑期学校教师、中和中学代钟点课等。"所以这个阶段什么事也不过问,只考虑怎样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
  1958年7月刘中安老师在昌乐一中思想汇报《向党交心总结》中写道:"因家中贫穷,多住在外祖母的家里,我九岁的那年父亲以教徒名义做了教堂的看门工人,我大哥是以基督教关系受的教会学校教育。我十三岁的那年,因家庭关系也加入了基督。在过去的廿年当中,整个思想是受着基督思想的支配。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三年是在公立学校外,其余完全是在帝国主义利用下教会学校读书的。"
  "我家庭出身贫农,因父母是基督教徒,十三岁入教。但因长期受基督教超世和博爱思想的影响,使我不愿意过问政治,看问题没有立场和缺乏对敌斗争性。虽然神学院毕业后,感到宗教空虚,无法证明有上帝的存在。而拒绝参加教会工作,转教学历史。"转教会工作考入华大学哲学历史是他人生思想的转折。
  华西协合神学院在华西校园西头的一座破旧院内,神学课枯燥乏味,因为刘中安从小接受教会教育,教师都以英语为母语教学,所以英语是优势。大学英语使他们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其听写读极为熟稔。4年神学院大学学习生活,反而使刘中安抛弃了正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开扩了眼界,人总不能在真空中生活。宗教是否真实,人类是否神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简单逻辑却无穷的为什么,越往深处探究,越永不触底。也许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真相。
  1932年,在家庭影响下,求神欲望使13岁少年刘中安加入基督教。为年轻刘中安日后全面接受正统基督宗教教育信仰打下了坚实基础。基督教和其它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别的宗教是人去找神,基督降世为人就是为了神来寻找我们人。基督教认为人是微尘,神是伟大的,天地他所造,人到哪里去找神?
  基督就像父亲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孩子找到父亲很难几乎不可能)知道孩子饥饿中想吃食物,口渴时想喝水。被神寻找到的人像婴儿安睡在母亲怀抱,使孩子心灵上得到安宁,只有人用诚实心灵才能触摸到感觉神的存在。正如自然界中花香气只能用鼻子去闻,不能用眼去看到花香,因为人其它器官各司其职。毎个基督徒都说心中有神,也领受过神的恩典,就像吃过功克力的人尝到了甜滋味,不能再否认功克力糖的存在,你确认知它的存在,却无法再把它从自己体会到甜的嗅觉,从腹中取出来证明存在给别人看一样。这种自足园满的神秘感觉,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求神欲。
  正逢抗战,南京金陵神学院迁到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神学院联合办学。院长毕范宇美国传教师,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翻译过孙中山《三民主义》曾仼蒋介石的顾问。他亲自给学生上了4年课,毕业时毕院长对刘中安讲:"十年后希望能在一个很小的乡村教会里看到你。"华西协和神学院规定五年本科授神学学士学位,刘中安读了四年正统神学本科是优秀的学生,未授学位,社会上对神学院机构颁发的学历不重视,只有在教会圈子里才被承认。这促使后来刘决然脱离教会,神学院毕业后转到华西大文学院时,毕极力反对。刘当时非常怕见到他,毕认为刘背叛了教会教义,给教会的培养造成了神学人才损失。
  战乱岁月,年龄经历,人世的历程也是心灵发展的历程,心灵留下的印象和记忆,人生旅途中各种机缘巧合、遭遇挫折等,不断提示他必须对宇宙某些神圣无限的事物有所敬意。在基督教义博爱召感下,他埋头读书。不要问政治,爱你的仇敌,教义的核心部分已长成了他的骨骼和血肉。
  抗战胜利后,所有人流亡学生都盼望回归故里,刘中安、刘桂英、吴福临华西协合大学神学院毕业。
  1944年9月,刘中安、刘桂英、吴福临都以优秀成绩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哲史系。陈又娟女士成都省立艺专毕业后,也考入该校经济系读书。抗战胜利,华西大师生正处在"漫卷诗书喜若狂,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时。刘中安、刘桂英,陈又娟携手走在华西校园的路上,抗战胜利的喜悦,让他们俩不由心旷神贻,胸中荡气回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神往和欣慰。华西协合大学刘桂英女士
  从濮阳华美中学到齐鲁中学、华西协合大学都是教会学校,是当地最早也最高等的学府,拥有优美的校园和大量古老的建筑,培养出了杰出的世人闻名的人才,都以钟楼为学校标志建筑,刘中安和刘桂英想这莫非也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牵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国政府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命脉,战区大学纷纷"到后方去",而地处内陆的华西协合大学则敞开怀抱,竭尽所能,接纳内迁来的学校和逃难师生。是年、秋至第二年春,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相继抵达成都,一时间华西坝上师生骤增至5000多名,华西坝的校舍和设备被发挥到了极至。
  前方的腥风血雨还在继续,内陆的空袭也不曾间断,但到底有了一块相对清静的治学之地,于是另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师资、校舍、设备成了统一的资源,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艰苦下,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在华西坝的各大学学生人数比联合办学前增多,各校还增设了一批系科,而在朝夕相处中的互相取长补短,眼界更大,知识的流通也更快了。能在这烽火岁月,这样一个艰苦的时期,愈艰难愈在朗朗书声中,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坦荡;而眼前是民国大师云集,精英荟萃的盛况,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张东荪、吕叔湘、吴宓、冯友兰等。他们在脚下的这条路上匆匆走过,安贫乐道,演绎着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一段独特的过往,更成为华西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长达九年,有名的华西坝上"五大学联合时期".
  1941年春末,美国作家海明威访问中国。在华西坝体育馆,面对挤满水泄不通的师生用英文讲演,那吼叫般的讲演声音震耳。43年,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琵在此作了12场演讲,持续20多天之久,听众如潮。李约琵认为中国易经太极图是中国文明在科技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世界顶级大师和西方文化科技文明,使学生受到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此时的刘中安和神学院同学吴临福、刘桂英得益于这种松散式选课学习方式,各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经常华西协合大学其它学科大课堂去旁听各大学名教授的课。刘中安记得最着名的是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为哲史系课,陈师上课三大特点:一身长袍马褂;挎一个包袱(书籍资料);拎一冷水壶;进堂先写满一黑板密麻麻的材料。然后坐下慢慢开讲,声音不高,长沙囗音,不太好懂。他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末曾有人讲过的。"他每讲必有新内容新见解,这些史实都经他确凿周密考证,有很强说服力。能有幸亲聆听教于目睹,这些国内顶级大师的智者大儒风范和魅力四射学识才华,对刘中安一生的教学历史生涯影响极大。这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
  半个世纪以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和本地加拿大教会差会没有派出过一名神教人员去加国学习访问,教会决定尽快从华西神学院毕业生中后选出国人员刘中安被选入出国候选人。刘中安与这次难得机缘擦身而过。至少会让学业成绩优秀的刘中安产生强烈失落感。
  1948年8月,刘中安哲史系同学吴福临夫妇被派出去加读文学硕士学位。吴妻文勖铭也是神学院毕业生,乡村牧师女儿。曾任命教会华英女中校长
  1948年8月,刘中安、刘桂英华西协合大学哲史系毕业,刘中安仼黄埔军校预备班一级历史教官。
  50年吴临福硕士毕业回国,华西大任哲学英文教员。58年定为右派。四川大学哲学英语教授退休。被称为:华西坝上的英语泰斗"活字典".翻译过多部英文书籍。着有中英文本《华西坝上七十年》回忆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2010年去逝。
  1950年陈又娟成都郫县教会育英小学负责人。1950年刘中安在川西郫县中华基督教会作服务工作布道士,兼育英小学教员,复办教会育英小学。并以宗教代表身份参加郫县第一次人代会。他神学院毕业为宗教教会服务符合教义宗旨。实际上他是脚船踩两只船。布道士工作需要对教会会众人有情感上感召力,而不是头脑冷静的思考人。
  刘中安认为唯物史观精神实质是解释人物质生活存在的必需。唯心史观宗教教义是人的精神生活信仰的寄托。但信仰不因此受到束缚他一生信奉的中庸之道,不想改变别人,也不会被别人轻易改变。最后只能改变了自己,却改变不了一生坎坷的命运。经历了这些事情(去加留学人选)他认为自己不适合作基督教牧师,因有了过去学校代课的经历,他觉自己还是适合去教书。教师才是他喜欢的职业。这一信念决定了他放弃神学职位。
  51年,同学介绍刘中安去川西简阳中学应聘。回途经成都,逢山东文教厅招聘教员。因思母心切,萌生借回赴鲁之旅回家乡看母之念,绝然拒简阳之聘,一无反顾。陈又娟只好辞掉郫县育英小学负责人之职,随夫赴鲁执教。
  从长江顺流直下的人生再已难回头,预示着他俩这样民国出身旧知识分子能"却将万字平戍策,换取东家种树书"苟且偷安吗?因为国内各种运动即将开始了。
  -
  乡关何处
  陈又娟一个柔肠寸断旧民国出身的年轻女知识分子,家境优越。和一般大家闺秀不同的是,家庭极重视对女儿培养,童年和少女时代受的民国新文化开明教育,使她有机会接受到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
  刘中安一个贫寒流亡学生,十几年与中原家人音讯全无,供奉中断,靠打工代课完成学业和生存。"宁作太平犬,勿作乱世人。"当年生存艰难、经济窘困无须多说。刘中安是个不溢于言表的人,从少年和家人分离,没有家庭温暖,他身处乱世,命如浮萍、同是天涯沦落人。又萍水相逢、同病相怜,陈饱受乱离丧夫之苦,受尽炎凉、孤独。最可怕的是精神上深感孤寂和苦闷。
  在那个封闭的时代,时逢国家战乱,一个上帝赐给的机缘,两个有知识教养的热血理想青年人,在华西大学坝上相遇了。可谓一见钟情。能相依为命对他俩而言,就是一生的新的人生重新开始。
  一个人在人生命运的十字口上徘徊,犹豫不决错过了唯一的机缘,也就错过了一生。1948年的选择,对刘中安而言,就是一生命运的分水岭。此时,刘中安同陈又娟相识相爱结婚,刘中安就今生必须遗忘刘桂英,遗忘那颠沛流离的苦涩初恋。
  国内战乱结束前,刘桂英华西协合大学毕业,后到了海外后,通过华西协合大学校友会,基督教会名义,在香港多次来函邀刘中安赴海外定居,并负担办理一切手续办理费用。刘中安却不能成行。刘桂英只好从香港辗转去了美国定居。
  刘桂英通过国内华西协合大学校友联谊会和联络人,殚精竭虑,不辞劳苦,寻到刘师的下落。60年代初,刘桂英一行数人,华西大学海外校友,曾专程来昌乐一中看望刘中安夫妇。文革开始以后他们隔绝了廿多年联系。他俩个生长在一个苦难动荡时代的青年人,离开学校,家庭时,都是原来的短暂离别想法。但从此,步入人生旅途漂泊无依,举目无亲、孤身奋斗。彼此仍在茫茫人海寻找对方,期待有重逢归乡之机缘。在期待中无奈青丝变白发,虽事业有成,刘女士儿孙绕膝,佊此仍系在心头。渴望欲知故乡故人之情更殷切。
  83年夏,时光流逝,刘中安与刘桂英华在古老的濮阳华美中学见面。一个风韵犹存的老人局促地站在那里,她已霜发上头,纹痕在脸。朴素的衣裙丝巾仍有一种高贵之美流露出来。刘中安衣冠济济、陡然立在那里,呆望着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发小同窗,携手同读20多年,直到大学的同学。尽管这是相约渇望已久的聚会,但两个老人彼此凝视着对方的容貌颜面,依旧一时竟不敢相识。他们一生的相许,相望、相守、相盼都己经不用表白。当年同校同乡同学,生存艰难、温饱不继、饥腹苦撑,拼命读书。苦难与孤独、期待与寻觅、误会与坦诚。积淀了风雨同舟、颠沛流离万千苦难。真正相逢,却相对无言!
  他们几乎对视了半分钟,彼此才用熟络的濮阳乡音唤出对方名字。刘老太太宛若少女的恬淡的声音,打破了沉闷的空气。两老人相对走过来,紧紧握往对方的手。依旧无声的点头,泪水在眼眶里闪动。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最后把沧桑岁月中的苦风凄雨,化着了几声叹息和笑声……这一代人的年华己逝,面目全非,虽然谈笑如故,可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每个人的记忆,都有一个起点,从这里出发走向不同的方向,许多年后,他们都成了研究历史哲学的学者。基本普世价值观相同,不同的是对历史看法,现实巨大的裂痕社会,甚至对人的本身看法都不同。但他们相似的人生互相包容,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
  大历史浓缩到小人物身上,就是狭小而温存的个人内心的沉淀的苦痛。却比大历史更加扑朔迷离。故乡的土地是他们生命的摇蓝,清苦美好的童年磨砺了质朴善良的品格。在旧时光里,彼此留下美好真诚的一面。同学少年的那种梦想、活力、没有沾染世俗的清澈,那种蔑视困苦的勇气,有多少人能坚持住?无论你出走多少年,归来还是少年?
  几十年不见,还是回忆青春少年往事吧。他们感慨万端,站在濮阳华美中学古老教学楼前,坐在拥挤的火车和公交车上,谁还会在意你的坚持?几十年后,我们都渴望相聚,彼此之间一定会有很多改变,不能改变的是我们携手走过艰难的流亡学生生涯,在那华西坝上苦涩的10年,彼此之间的善良真诚的心。
  刘老先生几十年后的华西大学同学校友相见,也是他最后一次。这次他们一起逆江而上去了成都,重返川西华西坝,夕阳西下,那钟楼,重游初恋故地,那长江逝水依旧,有谁曾知当年离别相思又照影重来?他们又去长江古老合江亭码头,重登望江楼,遥看孤帆远影、江山依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曾想起40年前,潮正涨、风满帆,一对年青夫妇站立江轮船头,满怀壮志激情、顺江而下入鲁执教?可曾记否要胸怀天下、为之而奋斗的祖国未来?当年陈又娟在这里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青》的歌曲还在老一代人新中国建设者们心中回响吗?
  人生会有很多选择,有容易,有困难。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因素,而又彼此关联在。当时历史环境,今天的人们很难评价。但总有些选择让人肃然起敬。而今,陈师故人己去,刘老先生独自己经无法去扪问心灵了。愿未来愿安康、真诚善良。此别后,终成永诀。
  刘桂英女士远隔重洋,在美国居住,安度睌年。她早年加入基督教于刘中安老师常通信。鸿雁往返,互问平安。有封信中写:每年在院中栽种花树,我们前后院的花树盛开,十几公尺高的树上竟有各种颜色有上千朵之多。心里很舒服,觉得很高兴。每天锻炼作运动。老人心情很愉悦。刘桂英女士显得更加知足、话言温和,她有两个女儿及外孙,生活安逸又充实。
  刘中安老师,晚年十分安逸,有幸得到后人谢先生夫妇很好的关照,询问粥可温、衣可暖?谢先生夫妇被昌乐评为"十大孝星".伉俪陪同到迟暮耄耋。浮生若梦、求得宽容,他头脑仍清晰,于同学保持联系,乐此不疲。毎次给同学回复信函都夹上10元钱,表示厚受之情。安静就这样在不经意给了岁月。
  "五十春秋己成翁,寸草春晖拂晚风。夕阳有情掠斑鬓,望眼故人喜相逢。"正是刘师睌年心态的真实写照。己是古稀之年的人在享受人生安度晚年时,更企盼与50年前的华西老校友相聚。
  2010年腊月廿一日,刘中安老师去逝。享年92岁。这位从河南濮水之阳走出来的昌中一代历史名师先生,走完了他善始善终坎坷的人生之路,与陈又娟老师安葬在孤山西南坡一隅,魂归齐鲁昌潍大地。
  2019年,清明节前,谢先生领着刘师陈师老夫妇的学生来到这里,为他们奠上供品、点燃纸钱,祭扫墓地,他们恭敬弯腰向昔日德高望重的老师三鞠躬。他们的学生动情地说:刘师陈师,我们来看望您们,您们身曾前讲,不要忘记来看我们哦?燃起的烧纸,纸灰飞舞,化着一缕缭绕清烟被风吹散,烟雾中好像浮泛出一个白发老者清瘦的脸庞模样、慈善的目光,时隐时现……这是刘老师留给人们最后的印象。
  最后火焰熄灭。先生安葬的山坡上,草木枯荣。拨开蒿草,荆棘丛生,满目荒凉,幽寂凄苦。墓地枯树、藤蔓、荒草连成一片。先生己化成一抔沉默的泥土。生命轮回,人人如此。《圣经》上说:你来自泥土,又必将回归泥土。所以他俩的灵魂就选择了大地。在异乡的土地上,安静、朴素栖身长眠之地。老年的刘中安重来也没有放弃过对基督主的信仰。好在刘师陈师夫妇精通英文,可以在天堂与上帝亲切交谈。他们,是不会寂寞的。
  "飞鸟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叶归根,魂归故土是人最后的归宿。92岁的老人,是匆匆过客吗?从少年离家到老年的归宿,故乡变的遥不可及。多少年以后,刘师还会想念那个黄河故道的村庄吗?想念河滩一望无际盛开的黄色野菊花吗?想念祖軰骨灰在那里早己化为泥土———庄子垂钓于濮水的濮阳故乡吗?
  刘师夫妇他们除那童年沉淀在血液里的不可改变的乡音,还有什么没在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旅途中丢失?离开了熟稔的乡音、离开了亲爱的学生、他们一无所有!刘师夫妇把毕生生命投入到教师职业中去,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正直、高尚、拥有教师善良美德,因而成为令所有受教于他们的学生,同事为之骄傲的人。
  其实人在世,不论平凡伟大,都有各自的精彩。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是活得问心无愧。如同孤山墓地满山落叶,都曾在枝头享受过春天。秋风吹过,落叶索索作响,仿佛听到它们在诉说那阳光灿烂的日子。人们是否念起了那些离开的故人?
  1960年,初16级老校友,着名作家郭建华先生曾写过:"……树木,是鲜活的历史。每一棵大树的每一圈年轮,都是一页历史,记载着昌乐一中成长、壮大的步履,蕴含着无数值得称道的人物和故事。"
  站在昌乐一中大门口路旁,往事历历在目,只是人已老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们依旧西来东往,路上留下脚印层层叠叠。学生们没有一个认识,却依稀显出昔日同学的模样。还是忍不住朝校部台阶大门里看看,总觉得里面凝聚着一种不可忽视存在的人文浩然正气。他们竟会有桃李不言自成蹊的平凡伟大作为、宽宏大度的涵养胸襟。还能清醒感觉到校园中以时间生命为背景、建筑、雕像、白杨钟声——那种生活气息,近在咫尺想起几位曾熟悉的老师的音容笑貌——无论是逝去或健在。
  总有些记忆会留下来,先生当年劳动时,曾指着果树上的蝉蜕对同学说《楚辞》:"蝉蜕于污秽而不染。方可入药。人生品德应如此。"先生自称:"老黄忠"毕生为教育,把自己的才华全部奉献给了母校,贡献给学生。及至晚年,仍忠诚于理想,对事业追求仍锲而不舍,使人衷心敬仰。如此痴情校友能不感动?
  母校诸位先生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的形象于众不同,先生们一生必须仰视,不可磨灭。先生们的名字早晚是要让人遗忘的,他们能身体力行把微薄的力量融入昌乐一中的发展强盛历史之中,留在细心耕耘的校园土壤里恩泽后人。便聊以自慰了。
  我们难忘记忆中沉思谦逊、和蔼可亲爱的老师。更热爱名师荟萃、自强不息的母校。于是内心总奢望,世上毎一个人都能永生,想到这些可敬的先生们,回忆起同在一个时空生活过,并且能无休止的继续下去,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多少年来师生之间形成的深情厚谊,这难道仅仅是对刘师陈师先生的怀念吗?不,这是对母校整个一代先生的评价!无论遥远还是亲近,都无法回到过去,只有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母校先生们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小事,能体现出他们対人生完美极致悟性,使学生们对社会产生责任感。于是他们一生勤恳待人、在昌中校园里耕耘了一辈子。正是为了培养能产生这种完美感悟的人,母校先生们默默无闻和默默无闻学生们构成了一代代社会的脊梁,默默无闻地完成为祖国奉献的荣誉和责任。这种在母校培养的诚实仁义的独立人格个性,至今使我们回顾足迹,检点自己时能自省,不为隐瞒过失错误而羞耻。
  昌乐一中,校风正气。此气所育,学生得道,一生正气。母校,在几代先生,几代学长,大德召感之下,能不人才辈出?母校,走出学者如流,仕者如流,名家也好,平民也罢。无论何人,都在努力人生。这正是母校伟大之所在!
  母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后记
  刘中安老先生夫妇不善言辞,不善于人交流诉说旧事,陈师一生坎坷,满腹才艺却未能伸展,人生旅程经历后人知道的太少。幸亏母校师长、学长、校友共同努力寻找遗留下的蛛丝马迹,回想叙述在母校读书时,刘师陈师的一些生活旧事和片断,草成拙文。其意在吿慰师长于学长,籍表不忘及怀念之情,忆当年谆谆教诲,师嘱在耳。却无以为报,心中一片戚然,又尽在不言中。
  昌乐中学校友刘福秋、袁爱祥、谢先生等,是刘老陈师生前生活中比较亲密的人。褔秋先生是刘师学生,大学毕业后与刘师同校执教,并为邻,承蒙关照先生多年。爱祥乃刘师得意爱生,中山大学毕业,对哲史研究执着,并颇有建树。《我心目中的刘中安老师》被昌乐政协编为文史专辑。谢先生夫妇为刘师养老送终,仁至义尽。济南历城二中昌乐籍侯月阳老师等诸位校友不辞劳苦,四处意走访友、寻找遗物、照片、文字,在同学中收集到珍贵回忆轶事片段、囗述、文字翔实资料。提出创意构思谋篇策划,对结构内容表述文字表达情感意向,提出决定性指导帮助修改意见,功不可没。一并致谢!
  此故人往事纪实,无大道理。拙文、拙见、列举事例、文字等之误。恳请师长学长校友宽容谅解。若有不当,恳盼指教。
  昌中校友李伯京
  2019年清明昌乐——5月4日于青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