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20 09:38
鄌郚总编

不动而动 ——浅析河南南阳汉画石的审美技巧

  不动而动 ——浅析河南南阳汉画石的审美技巧
  杨絮飞李黄
  南阳画像石艺术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类似的诗歌之"反复"修辞手法的艺术形式。以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形象重复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这是汉代艺人巧妙利用人视知觉"频闪"或者其他视知觉的心理暗示,来创造画面动态美的一种类似"通感"艺术技巧。观此类形象,观者会产生频频而动的感觉,这就是倍受美学家推崇的存于静态画面中的"不动而动"审美感觉。这种感觉可以串联人的各类感官的独立知觉,进而升华成一种更为高级的审美体验,这就是"通感".南阳汉画总能以看似简单的艺术形式来制造动感,悦人蕴意,使无数大家为之倾倒。韦太默于1912年,在《对运动视觉的心理学试验》一文中提出:两个相距不太远又不太近的(相同或相似)刺激点,很可能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同一个生理区域;造成某种生理短路,(这时)神经兴奋就会迅速从一个点传到另一个点,(视觉)就会有:是同一个点发生位移的错觉,从而产生动态效应,这就是"频闪"的视知觉原理。1创造南阳画像石的汉代工匠,未必懂得"频闪"效应和视知觉心理知识,但他们在一两千年前,就知道用类似频闪的原理,在汉画像石中造成"不动而动"的视觉动感;使节奏美感像一股潜在的生命节律,在特定的画面中,若隐若现,涌动不息。
  审美感受往往产生于对于美的事物的直观感受,艺术作品,首先要以其最为简洁的感官形式来打动观者,唤起他们的记忆、牵动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高度开发其感性和理性联动思维。使其在一种亢奋、放松、舒适、愉悦的心境下,潜移默化而又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综合感受能力全身心地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审美享受。南阳画像石的许多不动而动的画面,往往会有使观者物我两忘的艺术魅力,能激荡和震颤观者的心灵。中国人受老庄思想影响,似乎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阴阳互为激荡,万物随机而动的生命运动现象有着得天独厚的捕捉和再造能力,总能以寻常事物中,找到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符号和表现形式演绎之。
  一、一首迷人的视觉律诗
  上图的《拜谒》原本是视觉形象,但给人的感觉却如同一首节奏严谨的格律诗。在此图中,汉代艺术家先以弯腰施礼的两个人物极尽诚挚的体态语言,给画面一个响亮的开场节奏,是为画面的"起".然后,又以双双而立的执戟侍者的"频闪组合",给拜谒者一个小小的阻力,在客观上有意抬高了被拜谒官员的地位,是为欲擒故纵的"承".而后,案几前的官员姗姗而现,气氛才"转"为"柳暗花明".画面最右的饮器,则是对这次拜谒活动大圆满的暗示,是为"合".这个看似简单的画面本身就像一首简约、淳朴的诗歌,以侃侃的节奏叙事且言情。
  按照韦太默的理论画面中,最左边四人,发生"频闪"效应是必然的。因为无论是弯腰鞠躬的两个官员,还是执戟的两个侍卫,在样貌和动态上都较为相似;距离不近也不远。当视觉扫描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时,就会像看到一对孪生子一样,不自觉地进行比较性观察,这样视线在两者之间反复跌宕,大脑就会把视觉的动态,错感成形象本身的动感。这种类似通感的动态节奏,仿佛能把四个形象巧妙幻化为铿锵有力的视觉节奏,这就是汉代艺术家展现最多的一种以画当歌的情愫。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各样的画面中创造动感、编织旋律;乐于以天然而纯朴的"声音",唱着悠远而又古拙的"心灵之歌".在原始形象和超越时空的观者之间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共鸣,这种亘古不变的生命震响,总能以智慧的悟对神通去溶化那新鲜欲滴而不及沉淀的感性知觉,让顿悟的心灵沁满愉悦。这种用视觉形象来模仿听觉节奏,或以听觉来模拟视觉的辞格,在文学上叫"通感".作者巧妙的形式开启了视听觉的联动效应,使读者在跌宕的感官转换中获得奇异的审美享受,也使得诗句仿佛有了鲜活的灵魂。
  二铿锵有力的复合视觉节奏
  再如此图,上面的两个神人和下面的两个执金吾门吏,两两相似而又并置在一起,依然是用用形象模拟节律的典型例证,并通过互为和谐视觉节奏把虚无缥缈的神仙界和眼前的人世间联系在一起。画面中两两相似的视觉刺激点不在少数,像神人的两个头、四个上肢、四个下肢,以及两个门吏的两头、两上身、两下身和两个金吾……在形象上所有成对的视觉元素,都可能随视觉的感知路线而形成"频闪"效应。当受众的视觉在诸多形象元素间扫描跌宕时,画面中仿佛回响着汉代乐府般迷人的旋律。通常画面的模拟的节奏相对复杂时,其节奏模式也会随会随观者对对象的视觉扫描的顺序而变化。或者,当他们感受到节奏时,在内心模拟出一个熟悉或似曾相识的旋律。这时,观者就会切身感受到拨动人们心的决不单单是舞动于弦上灵巧的手指,还有沐浴在汉代艺术家高妙智慧下的这些憨态可掬的艺术形象。节奏是一种存在于寰宇间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不仅存在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存在于人们内部的生命节律中。对于节奏的感知,已经内化到人们的一种经验式美感。因此,能够唤起人们节奏感知的艺术作品,总能很好地激发人们的审美感知,引发人们产生心意畅达的共鸣。艺术的共鸣是一种会心的意悦,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我之心意,他亦有;他之感悟,我亦懂的奇妙神通,这种互为共鸣的欢愉;是艺术家以百转千回的柔肠过滤出的超然尘俗的圆融灵体与知音受众的心感与道交。
  三、被巧妙利用的"翘翘板"效应
  在此《大螺。应龙。仙人》的画面中,中间的应龙像一个"翘翘板",左下角的大螺被"沉"到画面底部,仙人被反弹在画面上部,具备了一种向下的视觉势能。画面两头这种上下的摇摆感,也巧妙地造就了画面的动感,这也体现了汉代艺人造"动"手法的灵活和多样。有时营造画面动感的秘密有时就隐藏在一些十分简单的形式里——画面自右上角到左下角,那根无形的对角"斜线",是促成画面动态感的决定性因素。"倾斜势必会产生渐强或渐弱的改变。这是因为它使倾斜的部分看上去逐渐偏离或接近了水平轴线或垂直轴线所处的稳定位置的原故。"2同时,这一组形象本身自左向右,在体量上也有一种由强到弱的渐变感,巧妙地表现出:螺的重拙厚实和仙人的轻盈灵巧。在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艺术家往往利用一定的艺术技巧,换起观者的某种感知经验和理解力,引导其达到特定的审美体验。一个懂得审美趣味的人,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无言而又蕴涵丰富的审美情愫,通过形式本身散发出一种熠熠生辉的魅力。决不草率地一语道破,而是在含蓄中突显意趣。显然,此画面的主角,不是颇有量感的巨螺,也不是雄壮霸气的应龙,而是纤弱灵巧,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的羽人。如此的隽永含蓄的雅趣跟余味,若不经过视觉的几度辗转跌宕、形象的反反复复相摩相荡,又怎能轻易品出?
  四、结语
  综上,南阳画像石无论是表现神圣,还是凡俗,都会以一种平易的低调的民俗姿态进入观者的视线:不尽完美的拙朴的形象、形象的简单罗列、相似形象的随机重复……,逡巡其中,如邂逅了一位外表质朴的老人,平实中内蕴着雍容大度,淳朴伴随着深邃智慧。仔细品味南阳画像石的每一个寻常画面,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形象,似乎都是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视觉符号,当观者充分调动感性经验,解密其形式密码后,每个人都必定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南阳画像石的动感画面,除了能传神地表达画面的动态、神韵和生命节奏外,还可以很好地触动观者的思维联动,引发人进行二度创作,去创造各自不同的"画外音"和"言外意",因此,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可能就是历经千年、铅华尽失,看似简单朴素的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却能引起诸多艺术界的泰斗,流连忘返,乃至五体投地的原因之一吧!"审美经验得以实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艺术品本身和一个人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艺术品造就的审美经验一般会提供一种高度满足和愉悦,使人的心理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3南阳画像石,以一种洗练的形式,给受众留下较大的心智的拓展空间,从某种程度上应和了"大道至简"的美学规律。由此使人感悟到艺术的最终目的,可能并不是再现世界,而是通过艺术造型,表现艺术家的综合心理感受、表达情感,乃至以其言"道".南阳画像石以其强烈的"造动"手法,把艺术作品的张力和生命活力演绎到了极致,使其能在整体上张扬着一种雄强博大、充实饱满,而又绮丽浪漫的蓬勃气象。这当然与该时斯地共同幻化的集体艺术风貌息息相关,既有那个时代的刚健与雄强;也有中原腹地的自信、开放和包容;还有宛地沁满楚韵的别样的浪漫。如此,在地域与时代的互济、钢钎与顽石的交锋、神圣与凡俗的碰撞中,南阳汉画的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粉墨登场,频频而动。
  参考文献:
  12鲁道夫。阿恩海姆着《艺术与视知觉》,1985,8出版。p536-538,.p153
  3美。拉尔夫。史密斯着,腾守尧主编:《艺术感觉和美育》1998,3出版。p304.
  (本文发表于《荣宝斋》2019年,第伍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