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10 10:33
鄌郚总编

英雄潍县团

  英雄潍县团
  在70年多前的潍县战役中,由团长彭辉、政治委员陶庸率领的华野9纵27师79团担任主攻任务。率先打开突破口,攻入城内的该团5连,孤军作战20个小时,为潍县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948年5月8日,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总部颁布嘉奖令,授予79团"潍县团"荣誉称号,潍县团又被称为"彭陶团",该团副政委马晴波,政治处主任为李辉。
  -
  鸢都湖畔祭奠父母
  潍县团团长彭辉于1992年在郑州去世,去世后,爱人赵彩和儿女们将彭辉的骨灰洒在了潍坊大地的鸢都湖畔。2018年,彭辉的爱人赵彩去世。
  2019年5月,彭辉和赵彩的后代们从郑州、北京赶到潍坊,为父母举行祭奠仪式,让两人可以一起安息。
  5月15日上午,鸢都湖畔,松柏翠绿、鲜花拥簇,草丛上伫立着木支架,架上放着彭辉和赵彩两位革命先烈的照片,彭辉和赵彩的大女儿彭军宏、二女儿彭国宏、三女儿彭力宏与其家人,还有两位生前老战友的子女,一同来到潍城区鸢都湖畔,举行祭奠仪式。
  三个女儿分别在父母的遗像面前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彭军宏动情地说道:"你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转战南北,浴血奋战,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铭记心中,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奋战过的齐鲁大地,尤其是英雄城潍坊市更是日新月异。你们二老和革命先烈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随后,烈士后代们坐上船,在鸢都湖中央抛撒菊花进行祭奠。"妈妈,我们终于了却了您的心愿,让您和爸爸在一起了,和潍县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在一起了。"大女儿彭军宏撒着一捧菊花说道。
  -
  老战士后代共同缅怀
  5月15日下午,彭辉团长的子女们到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参观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主展馆、荷花湾战斗遗址、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等潍县战役遗址旧址,重温那硝烟弥漫的岁月。
  听闻彭军宏一行来到潍坊为父母祭奠,当年"潍县团"老战士的后代们共二十多人也从不同城市赶来,带着父辈们的战友情谊,带着对彼此的挂念相聚到潍坊,只为能够替彼此的父辈们互相看一看,当年同生共死的老战友的子女们,如今过得都还好吗?
  5月16日上午,后辈们一起到潍坊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敬献鲜花,鞠躬默哀,缅怀曾与父母一同浴血奋战、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魂。
  潍坊烈士陵园纪念馆的正门左侧,伫立着一尊雕像,这是潍坊市烈士陵园今年清明节前后为彭辉团长制作的雕像。彭辉团长的后代们抚摸着父亲的雕像,怀念的痛楚一触即发,再度泪洒现场。
  -
  彭辉夫妇骨灰洒在潍坊大地
  了解潍县战役的人对彭辉的名字并不陌生。彭辉(1915-1992),原名彭定安,陕西省镇巴县碾子镇阳坡岭村人。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到杨虎城的警卫团当兵,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参加红军,由红一方面军开具介绍信,7月份分配到延安抗大。建国后,彭辉定居郑州市,曾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彭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所属部队,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潍县、淮海、渡江、上海、黄土岭、新兴里等着名战役和战斗。特别是在潍县战斗中,他担任主攻团团长,率部打退敌人20多次反扑,为全歼该城4万守敌作出了贡献,荣获华东野战军的嘉奖,该团被命名为"潍县团".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彭辉团长多次负伤,12次荣立战功。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彭辉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夫人赵彩是原第九纵队医疗队军医。1992年9月3日,彭辉团长在郑州逝世。1992年9月24日,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在潍坊烈士陵园举行了骨灰撒放仪式,将彭辉团长的骨灰洒在了这个他们曾经一同奋战,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潍坊大地,为他实现了魂归潍坊的夙愿。彭辉团长与他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们永远的在一起了。
  而赵彩始终怀揣着坚定地革命信仰,在彭辉团长离去后的日子里,每天坚持写日记、教孩子们唱红歌、发挥余热助人为乐,乐观而积极地生活着。直到去年去世,赵彩的女儿们如今按照她生前"也要和战友们永远在一起"的遗愿,再次踏上她和彭辉团长誓死保卫、永生爱恋的潍坊大地。
  -
  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
  -
  彭辉后代的到来,"潍县团"的名字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潍县团"先后参加了着名的胶东保卫战、孟良崮战役、南麻、胶河、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战役。这是一支革命的队伍,在抗日烽火中组建、成长壮大,这也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创建伊始,血洒灵山
  1921年后,党的火种迅速播散到胶东。1923年起,我党在胶东地区先后成立了党小组和县级组织,并深深根植于胶东沃土之中。
  1937年,面对日本的侵略,山东党组织根据中央指示,在全省发动了武装起义,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
  1937年12月24日,胶东人民在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的领导下,在文登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吹响了抗日救国的战斗号角,揭开了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帷幕。
  1939年1月、3月间,为保存力量,第5支队转至大泽山区,留孙瑞夫等同志坚持蓬(莱)黄(县)掖(县)地区抗日游击战,并成立蓬黄掖战区指挥部。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扩大根据地,10月胶东特委决定由胶东海防、黄县县大队和掖县独立营组建山东纵队第5支队14团(241团前身),全团约千余人。
  1938年9月18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经过整编,成立组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12月,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并创建了蓬黄掖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日寇纠集3000多人对我招、掖根据地进行扫荡。14团代团长宋子良、政委张咨明带1营和特务连被敌围困在灵山,突围战斗中,宋子良、张咨明牺牲,1营教导员刘衣希在子弹打光后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最后1营只有60余人突出重围。
  灵山战斗是该团组建后与日寇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鏖战,我团指战员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震撼了日伪军,激发了胶东人民的抗日斗志。
  -
  战争中涌现大批战斗英雄
  1940年9月,14团奉命东进文登、荣城地区,参加反顽斗争,开辟东海根据地。时任团长是于得水,部队已充实到2300多人。1941年2月,14团进入平度大泽山地区,7月,改番号为5旅15团。在大泽山地区,15团进行了平度城北大田反击战、辛安庄、黄疃伏击、阮上、土山、姚山等数战斗,消灭日军200多人、伪军400多人。
  1942年起,15团南下南海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斗争,开辟南海根据地。期间该团转战平度、胶县、高密、即墨、莱西等地,参加了牙山、楼子庄、高岚、古岘、吴家屯、三都河、南城子等战斗,歼敌顽1000多人,主力实现地方化,抗战矢志不移进行中。1945年2月,15团参加了围歼鲁东赵保原战役和解放平度的战斗,歼敌伪5000多人,俘敌近8000人。
  抗日战争中,15团涌现出了威震胶东大地的团长于得水,胶东战斗英雄王道廉、周焕文,一级战斗模范张福社、曲曰平,南海军分区战斗模范于仙章、王洪先、郭万田、杨凯清,南海军分区救护模范王树本等一大批英雄人物。解放战争中,该团涌现出了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王庭辉,华东二级人民英雄王守恒、杨凯清、曲曰平、郭明福、郭福本,华东三级人民英雄赵福平、张代贤、尹占奎、袁九良、任成恩、刘常锡、王丙勋、姚绍仁、郭振畔、董传道、苗玉欣、郭方田等英模代表。
  -
  6年抗战成胶东主力之一
  15团经过6年的抗战,发展成胶东三大主力之一,1947年2月,15团加入野战军行列,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79团。
  1947年4月,79团挺进沂蒙山区,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取得了歼敌2000人的战绩。10月,79团回师胶东,参加了胶河战役。胶河战役中,该团2连被授予"捷足先登卧牛山,攻克大庙第一连"锦旗,荣立集体一等功;8连被授予"打的顽强、攻的勇猛"锦旗,荣立集体二等功。通过数千里转战,79团官兵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磨炼成长,思想觉悟和战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基本适应了大兵团、大规模的集中作战和机动作战。
  1948年3月,山东兵团发起周(村)张(店)战役,79团奉命沿胶济路以北西进,围歼胶济路重镇周村守敌。周村是济南与潍县之间的重要节点,有国民党守敌约1.5万人,打下周村就能切断济南和潍县国民党军队的陆地联系。79团秘密集结在周村北索镇一带,3月11日夜突然发起进攻,一举突破敌防御,在兄弟部队的协同下经过1天的激战肃清守敌,周村解放。
  -
  主攻任务前练兵备战
  -
  在潍县战役中,9纵队27师79团(潍县团),是攻取潍县城西城的主攻团之一,担负打开北城墙突破口的重任。突破口能否按时打开,关系到潍县战役的成败,任务艰巨而光荣。受领任务后,团长彭辉带领营、连指挥员勘察了地形,明确了各连的战斗任务,进行了战前动员。
  -
  群情激昂决心完成主攻任务
  1948年春天,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解放山东的作战计划,决心攻克潍县城。早就渴望打潍县的79全团指战员得到担任主攻的光荣任务。
  潍县城是敌人重兵防守的城市。敌96军中将军长兼整编第45师师长陈金城率领,守军共计四万七千余人。城市防御设置了外围、城关和东西两城三道防线,形成了一个能攻能守的防御体系。
  1948年4月2日,山东兵团挥戈东进,兵临潍县城下。4月8日,79团到达指定位置,立即组织全团营连干部,趁黑夜潜伏到敌人工事前面反复察看地形,慎重地酝酿战斗组织实施方法和兵力部署。命令2、3营为第一梯队,担任直接攻城的任务;6、7连先攻下城墙外的小土城,再由4、8连主攻城墙,打开突破口,迎接第二梯队一营及后续部队入城。干部分了工:彭辉团长和陶庸政委负责指挥全团战斗,马晴波副政委负责炮群,政治处李辉主任负责后勤工作。在战前动员大会上,团党委明确指出,要不借一切代价,圆满完成主攻任务,把红旗插上潍县城头。
  恰在这时,师首长传来了中共潍北县委给九纵队全体指战员的一封信。从信里,指战员们看到了潍县人民所流的血,看到了成千上万个惨遭杀害的老乡们的尸体。这封血泪控诉信,成了一道激动人心的战斗动员令。经过三查三整新式整军的人民战士,纷纷要求为人民报仇雪恨,请战书、决心书雪片似的飞到团部。
  -
  全团动员挖掘坑道战前练兵
  79团不分昼夜地开展了紧张的练兵活动,既演习战士战斗动作,又演习干部指挥和步炮协同。
  由于潍城周围是一片平原,敌人居高临下,对我部队运动及前后运输威胁很大。为了避免部队在运动中的伤亡,79团根据纵队首长"一切人马到地下"的指示,参照兄弟部队的经验挖掘坑道,从八里路以外挖通几条四尺深,可通人马的交通沟,一直挖到距城下100米的地方。
  担任这项艰巨任务的79团5连勇士们,仅9个夜间就完成了全部坑道作业。从坑道向西可通73团,向东通3营和80团。只要一声令下,从这些坑道里就可冲出无数的"神兵天将".
  怎样把炸药包迅速准确地送上四丈多高的城头,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多次担任爆破任务的3营8连,经过多次改进,集体创造出"滑子炸药"的办法。就是用三、四丈高的杆予,杆顶装上滑轮,把炸药包拉到杆顶,让导火索垂在下面,便于爆破手点燃。实战证明,"滑子炸药"迅速、准确、有效。
  曾荣获"爆破模范排"称号的3排,争到了爆破城墙的任务。排长赵永斌说:"陈金城胡说潍县是攻不破的金城,我们一定要炸开它,把红旗插上城头。"他们将爆破手混合编组,把六包炸药按顺序编号。8个昼夜的敌前练兵,一切准备就绪。全团上下摩拳擦掌,只等一声令下。
  -
  为爆破登城 扫清障碍
  在79团团战前练兵的同时,兄弟部队从4月8日开始了扫除敌外围据点的战斗。他们相继攻占了潍县城东南九龙山、城北关、西关、凤凰嘴等敌人的据点。到15日,外围的战斗胜利结束。79团在15日黄昏开始执行从东北关向潍城攻击的任务。
  4月22日,为了出其不意地突然发起攻击,我攻城部队奉命稍微向后收缩,以迷惑敌人。守敌以为我军败退,得意忘形,电台也喋喋不休地广播:"国军劲旅连日对共军进行有力反击,共军不堪打击而狼狈溃逃。现潍县十里内已无敌踪。"
  而此时,79团担任登城作战的8连和4连各领受了一面写着"把胜利红旗插上潍县城头"十一个大字的红旗。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扫清外围的战友的信赖和委托,也是79团指战员许下的诺言。八连和四连庄严宣誓:坚决完成任务!
  23日17时,79团炮兵群在马晴波副政委指挥下,向守敌突然发起猛烈轰击,配合部队攻占敌人固守的小土城。小土城是敌人用城外壕沟的出土筑成,它环绕大城墙,并筑有各种地堡。敌人企图依靠大城墙的火力掩护,利用小土城的有利地形阻击我军。
  我军的炮弹准确地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上。城墙石块迸飞,烟雾弥漫,北门城头上矗立的高阁转眼间被掀去半裁。敌人火力被压制,失去了还击能力。到19时,北城墙上的所有明显目标全被摧毁。20时,79团两个点上的内外壕沟都爆破成功,一丈多宽的壕沟几乎被填平。团部立即下达出击命令,7连和6连战士在火力掩护下,分两路向一丈多高、一丈多厚的小土围子攻击。
  一部分残敌依据暗堡进行顽抗。7连连长王保风率领突击排冲入敌阵,接连爆破敌人火力点。这时6连也冲了上来,两个连队猛打猛冲,迅速向敌人阵地纵深发展,只用了20多分钟,就占领了小土城,为八连和四连爆破登城,扫除了障碍。
  -
  扩大突破口站住脚跟
  -
  1948年4月23日午夜,两颗白色信号弹升向夜空,总攻开始了。24日0时21分,担任主攻任务的华野9纵27师79团开始爆破城墙。八连在东,四连在西,同时投入了爆破城墙的战斗。79团率先打开突破口,在友邻部队冲击受阻的情况下,坚守突破口10多个小时。
  -
  炸开突破口
  敌人的火力封锁了爆炸点,给我军后边的爆破造成严重威胁。在这重要时刻,连长曲曰平命令火力加强掩护,压住敌人。刘庸亭同志虽多处负伤,但为了之后几包炸药能准确地放在第一包所爆炸的位置下面,以充分发挥威力,他毅然自己留下来。第二、三包炸药,由于他的指挥,爆炸成功。
  爆破组长王官钧扛起第四包炸药,同栾子明一起,十分麻利地冲出掩体,一会滚进,一会跃进,冲到城下。不巧,引爆时拉火绳断了,王官钧立即爬上炸药杆,抓住剩下的一段狠命一拉,滑下来没跑几步,炸药响了。爆破虽然成功,他的腿却被爆下来的石块砸伤。
  由于城墙厚度大,需要再次爆破。宋文章向曲曰平说了声"我去!"转眼消失在夜色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肋,他站立不起来,便爬着前进,没爬几步,右腿又负了伤,他以极大的毅力,坚持爬到城墙下,使出全身力气,抱起炸药包,扑到爆炸点,拉响了导火索。后来还是战士们把他背了回来。
  随着第六包炸药的爆炸,我方借着敌人照明弹的亮光,清楚地看出城墙上被炸开了一个七、八尺宽的大口子,从墙上塌下的砖石浮土形成了一条六十多度的斜坡。突破口炸开了!
  -
  30分钟红旗插上城墙头
  8连担任突击任务的1、2排,高举大红旗,在3营营长王学志的率领下,朝突破口猛扑过去。一直坚守在突破口下的刘庸亭同志不顾伤痛,带着九班战士迅速架好梯子。战士王定文怕梯子不稳,不顾城上哗哗掉下来的石头和土块,用肩膀使劲顶牢;一班长王玉莱第一个冲上城墙,带领一班攻击城上敌人;红旗手张义德紧紧跟上,不幸中弹牺牲;副连长孙义成同志接过红旗,插在城墙上端。8连从爆破到登城,只用了30多分钟。
  在这同时,位于8连西侧的4连,在2营教导员张中言带领下,也爆破成功,炸开突破口,登上城去。敌人吹嘘为"固若金汤"的潍县城,首先被79团的英雄战士轰开了两个大口子。两面大红旗相距不到百米,飘扬在城头上。
  4连和8连这两支英雄连队登上城墙,斩断了敌人严密的防御体系。敌人对突破口疯狂反击,企图重新弥合被打开的口子。79团战士们遵照孙师长提出的"登城后要向两侧发展,与友邻部队协同作战"的指示,命令登城部队向两侧攻击,尽力扩大突破口,站住脚跟,并援助友邻和后续部队继续登城去投入纵深作战。一场激烈的突破口争夺战开始了。
  -
  突破口争夺战
  8连副连长孙义成插好大红旗,马上带领一排向东猛攻,拿下了第二号突破口。4连、8连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连续打垮了敌人的五次反击,于凌晨两点半攻下第三号突破口。
  凌晨3时许,五连登上城墙。团里研究决定,命五连突进城内,坚决不让敌人从正面反扑过来。
  天亮前,敌人的多次反扑皆未得逞。团里估计,敌人为挽救被歼的命运,白天必然倾全力大规模反扑,于是命令已登城部队巩固既得阵地,抓紧时间整顿部队,整修工事,补充和搜集弹药,准备迎接更激烈的战斗。
  这时,7连指战员拼杀上去,迎头痛击妄图攻占第二号突破口的敌人,重新夺回了第三号突破口,收复了失去的阵地。
  天亮了,敌机也开始出动,疯狂地向我登城部队进行低空轰炸和扫射,我突破口受到敌人火力的严密封锁,后续部队一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加上友邻部队夜间的突击登城均未得手,我登城连队处境十分困难。
  -
  浴血奋战守住阵地
  成群的敌兵疯狂向我军反扑。登城部队一时受到了敌人从正面、东西两翼和空中火力的夹击。79团的干部在电话上商量决定,号召共产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每个同志要争取在火线上立功。各级指挥员的行动,稳定并鼓舞了部队的情绪。"人在阵地在""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在突破口上"的口号,变成了全体指战员的自觉行动。
  敌我双方都清楚,在整个潍县城墙上,到24日上午,只有79团炸开了这两个突破口,这不仅牵制了双方的主要兵力,而且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负。我军不仅一定要坚守已得阵地,还要消灭敌人,扩大阵地。陈金城明白,突破口如夺不回去,就将意味着城防体系的崩溃,全军的覆灭,因此,豁上老本也要夺回去。整个潍县城头,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
  一批批的敌人扑向四连阵地,四连的英雄们沉着应战,团炮兵群发挥了威力,连珠般的炮弹带着啸声飞向敌人阵地。团三营指战员与敌人顽强搏斗,始终没让敌人前进一步。
  敌人越是临近灭亡,越垂死挣扎。24日下午,城内敌人又拼凑残兵,向突破口猛扑。尽管登城部队有重大伤亡,可是大家怀着必胜的信念勇敢冲杀,牢牢地屹立在突破口上。战士的弹药打光了,他们就跟敌人拼刺刀、拼石头、拼铁锹。经过激烈战斗,又歼敌900多,我方守住了突破口。
  -
  八连是"潍县战斗英雄连"
  -
  继79团4连之后,从西突破口登城的5连接到了突进城内的命令。24日凌晨4时半,79团5连开始下城,攻入城内的5连孤军作战20个小时,打退敌人二十多次反扑。潍县战役胜利后,79团被命名为"潍县团".
  -
  跳城墙摔伤忍痛投入战斗
  79团5连开始下城,副指导员庄兆谦指挥部队把一丈多高的梯子放下去,由于城墙内壁比外壁高,梯子不够长,又放下两丈多高的梯子,还是不见底。7班长王可露顺着一丈多长的绳子溜下去,打算踏着梯子下城,可是溜到绳子头也看不到梯子,梯子已被敌人拖倒了。他毫不犹豫,第一个跳了下去,接着庄兆谦和1排战士一个个也这样跳下去了。
  守敌发现战士们下城,轻重机枪和手榴弹不停地过来。绳子断了,2排就结起裹腿来用,可是裹腿不够长,战士们就从半空往下跳。后来裹腿又被城墙青石的棱角磨断了。
  情况万分紧迫,必须立即下城。5连连长急得脸上的汗珠往下滚。他向参谋长说:"1排在城内打得很好,我们必须马上跳下城,请首长放心好了!他一面说着,一面命令战士们把枪背上,喊道:"同志们,大家跟我往下跳!"纵身跳入城内。战士们也接着从三四丈高(约12-15米左右)的城墙上跳进城去。进入城内的5连,一度与城上部队失去联系。后来得知,5连指战员在跳城中,有的腿摔折了,有的摔昏了。但是指战员一醒过来,就忍痛投入战斗。
  -
  在弹雨中与敌进行鏖战
  3排下城后,打掉敌地堡,开辟发展道路,封锁东西道口,打垮了敌人的反击,占领了荷花湾小学,消灭了30多个敌人。2排入城后,也击退了固守的敌人。全连相继攻占了二20多幢房子,前进了100多公尺,扩大了阵地。这时东方露出鱼肚白,后续部队因敌火力封锁已经不能下城了。5连的英雄们利用两面是荷花湾,和背靠城墙上的4连阵地的有利环境,边打边构筑工事,在陈金城的老巢里巩固了自己的立脚点。
  5连指战员们估计敌人一定会疯狂反扑,白天的战斗必然更加艰苦。不出所料,天一亮敌人首先以密集炮火轰击,继而以优势兵力多次冲击,妄图一举歼灭5连战士们。阵地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房子一幢幢被烧毁,阵地一点点在缩小。5连的英雄们,在烈火与弹雨中与敌人进行鏖战。
  这是一场比意志、比勇敢的浴血搏斗。5连战士深压在心底的仇恨,火山般地爆发出来,在敌群中左右冲杀。面对我军滴血的刺刀,敌人畏缩了,直往后退。
  敌人见用枪炮攻不动,集体冲锋不管用,就用棉花浸满汽油扔过来放火烧。战士们愤怒地拣起火球立即扔回去烧敌人。战士们的手榴弹不够用,就把大包炸药改成小包,向冲过来的敌人投掷。
  -
  胜利的红旗 在城头上飘扬
  全连团结一致,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反击。这时,5连只有30几个人,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或身负重伤。3排长杨学良按战前的安排主动出来指挥,带领大家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到处搜集弹药,组织轻伤员守备次要防守点,自己带着主要力量防守在荷花湾旁。他们知道,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敌人是狡猾的,也是愚蠢的。他们见强攻不成,又企图偷袭。一个家伙偷偷靠近5连阵地的西厢房,在墙壁上打了个洞,正要往里钻,被视察阵地的杨学良看见,卡住脖子提了过来,将他送进关俘虏的房子里。
  5连就这样发扬了我军英勇顽强和艰苦战斗的作风,在城内坚持了近20个小时,多次消灭反扑之敌,守住了阵地,直到与大部队会合。
  正当突破口和荷花湾旁的争夺战进入关键时刻,纵队司令部命令强攻西城。师首长打来电话说:"由于你们牵制住敌人的有生力量,25师在中午趁势登城,主力马上就上来了。"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团的指战员。
  13时半,73团在强大炮火支援下,由正北门登上城墙,迅速控制了申怨楼。
  16时,我军将突破口扩大后,团1营和兄弟部队从两个突破口上登城,同4连、8连等胜利会合,杀进城去,与打退敌人20多次反扑的5连会合。
  20时半,各部攻城部队一齐涌入城内。敌军西城防御体系土崩瓦解,遂窜入东城。
  经过一昼夜准备,26日黄昏开始我军会攻东城。27日10时,残敌向东南逃窜,被我外围部队全部歼灭。12时,潍县城全部解放。
  此次战役,击毙了恶贯满盈的国民党山东省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天佐,活捉了敌军整编96军中将军长兼45师师长陈金城,还捉住了许多血债累累的地主、恶霸、还乡团头子。当把这些人按照籍贯分别押送到当地政府审判的时候,大家觉得心情轻松,如释重负:总算没有辜负昌潍地区人民的期望。
  战后,79团荣获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的嘉奖。5月8日,79团被命名为"潍县团",所属八连被命名为"潍县战斗英雄连",4连、5连和7连被命名为"潍县战斗模范连",1连、6连和特务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潍县,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胜利的红旗在城头上高高飘扬。
  -
  潍县团精神继续弘扬
  -
  潍县战役之后,"潍县团"的名字也随之叫响,之后潍县团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要国内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初战新兴里、全歼"北极熊",穿插天摩山、激战松亭里;1986年,潍县团赴滇轮战。
  -
  西进南下 成就"十人桥班"
  潍县战役之后,1948年6月底,"潍县团"又参加了兖州战役,毙俘敌1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为解放兖州做出了贡献。
  同年9月在济南战役的战场上,"潍县团"从济南老东门一直打到大明湖,毙俘敌1500余人。
  1948年10月,"潍县团"奉命南下参加淮海战役,昼夜连续行军700余里,先后参加了堰头镇、碾庄、郭营战斗,毙俘敌近5000人,1连、5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追歼黄伯韬兵团的战斗中,黄伯韬兵团向西撤,渡过沂河,驻扎在河西堰头镇。敌人在过河后把河面上的桥全部炸毁,沂河挡住了79兵团部队继续追击的道路。
  面对敌军朝这边飞来的子弹,2连3班扛过梯子来,站在河边,为保证部队顺利通过沂水河完成追歼任务,"没有浮桥腿,我们扛。"副排长范学福喊道。79团2连3班10名勇士在副排长范学福的带领下,毫不犹豫地扛着梯子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他们手抬、肩扛、头顶着木梯,用身躯架起了一座不沉的"人桥",指战员们依次踏上"人桥"冲向对岸。"人桥"为追歼战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取得了堰头镇全歼敌一个团的战绩,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之后,2连3班被誉为"河上勇士",并被授予"十人桥班"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十人桥班"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华东。解放后,"人桥"的故事被编入小学课本,广为流传。
  1949年4月,"潍县团"参加了渡江战役,俘敌200多人。接着挥师东进,参加了上海战役,俘敌1600多人,3连、5连、特务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
  御敌于国门之外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面对装备优势强大的敌人,迫使我志愿军由较简单的作战方式转向了复杂的具有现代规模的作战。
  1950年11月4日,"潍县团"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由安东、临江入朝作战。咸南战役的新兴里战斗,是该团出国后打的第一仗。
  11月27日,我80师向盘踞在新兴里的美7师31团、32团一部、榴炮团一部发起攻击。
  29日"潍县团"奉命从鸡山洞赶到新兴里参战,战斗非常残酷。敌人凭借飞机、坦克等优势装备,防御非常严密,我军只能凭借优势兵力进行强攻,歼灭大量敌人,迫使敌放弃阵地,"潍县团"乘胜追击逃敌,1营2连在咸兴东北龙江里拦截敌5辆坦克和4个步兵排,激战一天,毙伤敌20余人。
  此役共歼敌5059人,号称"北极熊"的美第7师31团被全歼,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朝鲜东部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1951年4月,"潍县团"参加第五次战役,经过大小战斗5次,穿插行程340余里,2营在五美洞951.4高地与李承晚部第7师一个营遭遇,我军抢先开火,将敌击溃,9连1排在穿插途中俘敌42人,缴获卡宾枪20支,6连、4连俘敌100多人,卫生员姜保英被敌包围后孤身作战,消灭10个敌人后壮烈牺牲。此役共歼灭包括美1师在内的敌人400多人,俘虏300多人,击毁敌坦克17台、汽车19辆,缴获汽车6辆。
  接下来"潍县团"担负了金城地区的防御任务,击退了美7师的多次进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打击了美帝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抗美援朝作战中,"潍县团"杨殿超、闫洪全、骆家奎被授予志愿军二级英雄,3人荣立特等功、2人荣立一等功。
  "潍县团"1952年11月从朝鲜回国,后主要担负战备训练任务。1986年,"潍县团"奉命赴滇轮战,担负老山主峰至那拉口段的防御,防御正面2.9公里,纵深5公里,阵地43个、哨位221个。
  在轮战期间,潍县团先后粉碎敌人226次进攻和偷袭,歼敌858人,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荣立集体二等功,被誉为"老山屏障".
  -
  "潍县团"旗帜添新彩
  -
  随着命名的那一时刻,一种敢打硬仗、恶仗、攻坚仗、无坚不摧的潍县团精神也诞生了,从那时开始,全体指战员发奋图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发扬当年打潍县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挫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涌现了一大批英雄群体和英雄模范。
  -
  "潍县团"续写新篇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潍县团"中涌现了全军学雷锋标兵,卫生队指导员王正桂,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七十年代涌现了修理所志愿兵田行成,被北京军区授予"雷锋式战士"的荣誉称号。
  九十年代,潍县团又涌现了"全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军学雷锋模范"卫生队军医李志军,"团队第一兵"朱永明等先进典型。1991年"人桥班"的10名同志参加了"91·9"演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进行了汇报,受到了高度赞扬,荣立集体二等功。
  第十二任"人桥班"班长孙茂芳,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30年如一日,续写了学雷锋的新篇章。被誉为"新时期的活雷锋".
  在1995年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残联组办了全国一百场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作为报告团的主要成员,李志军身残志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感召了亿万人民,为"潍县团"的旗帜增添了新的光彩。
  1996年9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潍县团"转隶武警部队。新一代"潍县团"官兵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武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发扬"潍县团"精神,继续谱写着新的壮丽篇章。
  2005年"潍县团"被总政树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信息化建设先进典型".   2006年,"潍县团"被武警总部通报表彰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团副政委曹晖被评为中国武警第八届"十大忠诚卫士".
  -
  多次回潍看望老战友
  "潍县团"团长彭辉,与战士们一同将79团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谱".潍县战争时期,成百上千的"潍县团"官兵为解放潍县壮烈牺牲,长眠在了潍坊这块热土上。
  解放后,"潍县团"的许多老同志多次到潍坊烈士陵园悼念牺牲的战友。彭辉是陕西人,但他生前常对人说他应该算山东人,是潍坊人民的儿子。
  彭辉生前反复嘱咐老伴儿赵彩说:"打下潍县后,我已经是山东人了,是潍坊人民的儿子,我去世后,一定要和我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在一起,要把我的骨灰留在潍坊大地。"赵彩同志生前曾回忆说:"我们和子女都生活在郑州,老彭为什么非要把骨灰洒在潍坊大地?直到1986年,我们一起回潍坊才算真正理解了彭辉的心思。"
  据女儿们回忆,母亲赵彩和孩子们也曾多次陪父亲来潍坊。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当时已71岁的彭辉从郑州连夜到潍坊来,一下车就提出要先到烈士陵园。
  到了烈士陵园,彭辉走过去摸着一块块墓碑,为墓碑上的照片擦去灰尘,不停地喊着烈士的名字,讲着他们牺牲前的故事,好像老朋友久别重逢,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转大半天。他眼里含着热泪对女儿们说:"他们多数当时还是孩子,都才十八九岁呀,为了解放潍县,为了打开缺口,为了把红旗插上城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年龄那么小就离开了我们,没有看到全国的解放,没有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攻克潍城》作者 忆潍县战役
  在大虞文化村,78岁的杜春艺拿着一本泛黄的连环画,连环画讲述潍县战役的主要过程,里面有"解放军战士枪林弹雨救孩子"、"高杆滑轮爆破炸城墙"、"坚守突破口将红旗插上潍城"等几个故事。
  这本取名《攻克潍城》的连环画是由潍坊文化馆供稿,纪颐、牟北京编文,谭国信、杜春艺绘画,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连环画长约15厘米,宽约12.5厘米,比当时流行的连环画尺寸要大一些。由于年代已久,这本连环画的书页发黄发脆,没有封底,但封面保存较为完好。连环画封面上是三名解放军战士,其中一名战士手扶捆绑在长竹竿上的炸药包,全神贯注地盯着正前方,三人身后则是被炮火映红的夜空,正是潍县团八连高杆滑轮爆破炸城墙的画面。
  杜春艺告诉记者,1977年那个冬天,为了庆祝潍县战役胜利30周年,潍坊成立了《攻克潍城》连环画创作小组,当时他是潍坊市文化馆美术组组长,被抽调到了该小组。这个创作小组共有4个人,纪颐和牟北京负责文稿,他和谭国信负责绘画。《攻克潍城》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编着的,一为再现历史,二为纪念英雄。
  那段时间,纪颐他们忙着采访创作文稿,杜春艺则带着谭国信深入群众,了解当时潍县战役的情况,为绘画积累素材。他说,潍县团以及为潍县战役浴血奋战的英雄队伍走近了他的视野,这是他与潍县团的英雄们离得最近的一次。
  几易其稿,到1978年二三月份,连环画的文稿通过审查得以定稿。杜春艺和谭国信两人开始使用山东人民出版社提供的8开大小的素描纸,根据文稿进行绘图。
  连环画的绘画工作持续了近一年时间,直到1978年年底才完工。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将连环画印刷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文/本报记者 隋炜凤 1-7版图片和部分史料由市委党史研究院高培忠,刘佳慧协助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