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10 10:40
鄌郚总编

青州偶园

  青州偶园
  -
  偶园前身是衡王府东花园
  -
  偶园座落在青州偶园街南首,明朝时是衡王府的东花园,到了清朝是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私家花园。偶园是由古建筑泰斗张然在原衡王府东花园的基础上修建的,是中国仅存的"康熙风格"的古园林建筑。偶园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格调。
  -
  冯溥得偶园请好友建造
  冯溥喜好园林,一生之中建造过三处私家园林,分别是青州的偶园、北京的万柳园、青州东郊冯家老庄的未园。喜好园林,自然对园林的建造者也喜爱,清代叠石名家张然就是他的好朋友。据戴名世《张翁家传》一文记载:在康熙初年,冯溥遗使迎张然进京,让张然参与了一系列皇家园林的修建,且屡加宠赉,甚至赐肩舆出入。另据《清史稿·张然传》记载:从康熙时代起,张氏一家世业百余年未替。张然受到帝王恩遇,被封学界泰斗,为之立传,乃至标名史册,可为千载一遇辉煌至极。张然名扬北京,与冯溥的援引是分不开的,冯溥与张家族缘之深,更不待言。冯溥建造偶园,自然要请故交精心设计、建造。偶园假山"连亘三峰作阜麓"的建造,也极具典型的张然家族叠山风格。我国着名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痴儿日日盼青州》一文记载:"此园假山为今日鲁中园林最古之叠石,或云出张然之手,盖张为冯氏门客。"
  另据冯氏史料记载:冯溥在康熙八年(1669年)回过一次青州,主要办了三件事,一是出资10000两银子,买下了青州府同知朱麟祥的奇松园,再用7000两银子建造偶园。二是出1000两银子整修原来文敏所住过的"存诚堂".三是出1000两银子重新修建冯氏宗祠和冯氏五支祠堂。这部分资金由冯家管家冯克文统一掌握使用。
  康熙十年春(1671年),冯溥又一次回乡,这次回乡是请张然一起回青州的,张然亲自丈量了奇松园、大石桥、存诚堂,并绘制了奇松园和存诚堂的草图。张然回京后,根据奇松园的实际情况,按照万柳堂的图纸,重新规划设计了奇松园。毕竟此时的奇松园已归冯溥所有,而康熙皇帝又允诺其可在70岁时致仕退休,那么他在退休前,请在京城20余年、颇有声誉的叠石名家张然为其设计改造奇松园为偶园也是合情合理的。从康熙十年(1671年)开始,冯溥开始让管家冯克文掌管修建奇松园事宜。从《佳山堂诗二集》卷五的有关诗篇纪年月份推断,冯溥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的回乡,就是为偶园修建进行验收的。从"此身只合老云岩,竹上鲇鱼是大凡……卷边渐见云归岫,狂喜真如马脱衔"(《给假将归,别周立五同年二首》其二)、"渔樵此时试闲身,已觉乾坤别有春。褑禊能修同社好,茑花不笑作官贫。千竿竹影新成阁,半夜龙归共卜邻"(《春日给假将归,先寄乡中亲友二首》其一)的诗句也可看出,冯溥归里的急切心情和兴奋程度,否则冯溥不会在三藩叛乱,朝政日繁之际,连续请假归里,由此可见冯溥对偶园修建的重视程度。
  -
  偶园曾是冯溥的私家花园。
  张然"亦园山水图"专为偶园设计
  冯溥携张然回青州,目的是为偶园修建、叠石筑山做准备,其中,张然所画"亦园山水图"也是一图二用,专为偶园设计。万柳堂和奇松园未改造之前,情况类似,都是土山和植物池沼为特征的园子,有改造的基本依据:且总体布局也很相同,均以堂为中心,面对假山(或土山)和山下溪壑池沼,有桥、亭点缀。以万柳堂为原型所画"亦园山水图",也是改造奇松园的图纸,从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六"题张陶庵画亦园山水图"诗中的"崖悬木杪堪猿啸,松倚云根见鹤来"一句来看,亦园就是万柳堂和佳山堂的写照。佳山堂是有松树及叠石建造假山的,否则何来悬崖之感和松倚云根。通过检索冯溥《佳山堂诗集》《佳山堂诗二集》和其他文人的相关诗词记载,均没有提到万柳堂有过松树。万柳堂是以柳树和土山为主的园林,土山一般也不太可能有悬崖之感。那么,张然为冯溥设计的"亦园山水图"就混合了奇松园改造设计的思路,一张设计图,二园通用。在冯溥"春日题佳山堂"诗中的"一园春色似京华"一句也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偶园东峰一带,山茶房前,循岭冈迤逦而上,跨石梁、登阶而至松风阁,与冯溥"题张陶庵画亦园山水图"诗中的"迢岭烟岚回日月,飞虹步屧近蓬莱"一句非常契合。
  由于冯溥与张然密切交往,又有京城王大司马怡园及瀛台御园的多次游赏经历,偶园假山的叠作,特显皇家园林的气派。
  -
  设计体现诗情画意
  偶园因何命名,并不见诗文记载,因而解释不一。"偶"有偶然随意、对偶两种内涵。窃以为"偶园"之"偶"当作随意讲,是"偶一为之"的偶。正像冯溥将万柳堂命名为"亦园",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一样,"偶园"的命名也暗含了一种不经意的态度。另外冯溥在青州东郊三里庄还有一个园子名为"未园",三所园林的命名风格如此相似:"亦算是园子""偶一为之的园子""未能算得上园子",当不是偶然。取名偶园,是取其与北京万柳堂相似之意更解释的通;偶园与亦园空间结构相似,产生过程又有关联,命为"偶园"可视作亦园的摹本和纪念。
  偶园的建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还秉承了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国的园林美学首重意境,偶园的建造也重视意境,就是诗情画意,诗文贵在空灵,园林最忌切砌,文学重意在象外,园林讲究以虚胜实……因此,青州偶园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不溯迷离,主客交汇,情景交融,得不尽之美。
  偶园的建造,体现"一丘一壑"的掇山、叠石、理水、植树手法,创造出具有北方山水意象的独特园林空间:"连亘三峰作阜麓",具有明、清之际张然这一最显赫叠山家族叠山技艺的典型特征,是"山子张"叠山艺术的例证之一,是我国私家园林假山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如果依据原有风貌特征认真加以整理,将会重现明末清初假山叠砌的艺术风范。偶园假山园林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与苏州艺圃等江南园林的相似之处,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私家园林总体的风格特征和南北交流,也有重要的意义。
  -
  一丘一壑充满山水画意象
  -
  "一丘一壑"是偶园匾额题名,既是园主冯溥退隐在野、放情山水的真实写照,也是偶园假山风貌特征的最准确总结。偶园园林山水的展开铺陈,桥亭布置,别院路径之安排,都与苏州艺圃十分相似。
  -
  佳山堂前观松赏山
  偶园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是传统文人园在北方山水环境下的一个非常杰出的创造,根据北方园林水源无法保证的特点,营造出符合北方山岭溪涧特征的山水风貌,具有高超的园林艺术价值。"一丘一壑",这一偶园匾额题名,既是园主冯溥退隐在野、放情山水的真实写照,也是偶园假山风貌特征的最准确总结。偶园林泉丘壑、溪山清远的宋元山水画的意象,便在这"一丘一壑"间铺展开来。偶园假山贴墙而筑,金玉碧山,并尽可能在假山上下铺设了一条较为明显的婉转游路,点缀亭阁,可供登临游玩,又可呈现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画理特征。佳山堂前假山列陈于左右,呈环抱之势,峰岭涧壑相连,瀑泉下坠,又梁飞架,溪流一脉,循山东流,缠绵于假山岩脚,间有池潭承接山涧溪水,峰巅飞流。偶园假山溪床向南接连大片坪地,恰似溪畔滩坪,坪地上古柏高拔清古,龙鳞虬劲。偶园假山溪壑上下,佳山堂坪前左右点缀以亭阁,整体形成以佳山堂为观赏中心的由峰、岭、溪、壑、坪、林组成的园林空间结构,横向展开的山水画卷表现手法,体现了清初文人园林空间结构安排的某些共同特点。偶园园林山水的展开铺陈,桥亭布置,别院路径之安排,都与苏州艺圃十分相似。在佳山堂前观赏奇松,观赏假山奇峰,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佳山堂前的园林山水画卷,虽主峰不是太高,纵向无法铺展,但横向迤逦绵延,长达百米,路与坪与地与山交错连接,跨溪跃涧,隐约于岭前峰后,蜿蜓于高处楼台,在有限的空间,形成了山翠几重,溪光一带的风貌景观。偶园假山咫尺间的山林意象,峰峦景致,涧溪意趣,整个布局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主要得益于其掇山叠石理水的不同处理和对真山水的巧妙模拟,使假山上下的桥、亭、房、阁的妥贴布局,山岭麓坪间的松柏挺拔,野枣虬苍所营造的空间氛围。
  -
  假山溪流瀑布均以意象取胜
  偶园假山整体上为土山外侧包山石,阜麓峰岭植松柏,有截取真山一角之风貌。其叠石手法,特别是假山的中锋与西峰乍看似粗石垒墙,随意层叠。"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沈括《梦溪笔谈》评董源画作皴去),与青州当地石灰岩山体的岩石层叠特征十分相像。偶园假山中锋东侧,石室通道和磴道洞泉均已坍塌,形似乱石堆,东峰也非原来的样子,但西峰岭岗,中锋西麓及峰巅和东北临水处还保持原貌,仍可清楚的看出原来的掇山叠石处理手法。特别是西峰,与东峰岭岗延绵近20米,其上小径土路中缀石,直似青州山区之平岗小阪。各峰临溪均以山石层层叠砌直上,中锋山巅叠石为三峰仅存,由五六块山石相错叠成,较为灵动。中锋东北,山石土坡层叠而下,几株古柏点缀,阜麓意味最浓,阜麓上方有数块大石层叠,古柏掩映其中,形似高台,附近有小路上下和通向方丈石室的石洞残迹,疑即"峰东北临水有石窟"处的洞前平台。中锋西麓山隈石洞,中间几块石层层摞起作中柱,顶部则用石块勾连搭起,形成洞窟通道,山上现在几处石阶磴道如东峰、西峰岭岗的上山石阶均用不规则山石随意叠起,仿佛自然山道。偶园假山上下的二亭、一房、一阁的位置安排也彰显出其整体的空间意象匠心,西峰山脚设有近樵亭,临渊面瀑有"渔钓于一壑"的意境。全山主景中峰及其两侧,峰峦耸立,古木繁盛,悬崖峭壁,洞室隐约,有亭台傍壑临涧,可供高士卧云枕流。山茶房背倚东峰,旁设古井,显出"栖迟於一丘"的山居意趣,房前有一条高岗长岭,跨岭巅石梁,通向高处松柏掩映的仙境楼阁。
  假山上虽设有两处水井可供山水的一时之需,但中国北方缺水,故山脚溪流,山中谷涧,山巅飞瀑均以意象取胜,溪流只首尾设池渊,溪床岸边为坪坡石矶,辅以跨溪谷瀑布之石梁小桥,连缀贯通,即便无水,也有水流之意,体现北方山水园林之特征。
  总体上,溪岸靠山一侧的假山山脚基本用不规则山石干砌成耸立岩壁态,底层石块间留缝隙,上部略微出挑,形成岩脚山溪冲刷的自然意象,接连坪地一侧,随山形蜿蜓布置山石,形成一条若有似无的溪床。瀑布池处岩壁有叠石进出相错,形成瀑布跌落意象,其池岸及大方池池岸均用不规则矶石和平石围砌,局部略有叠压,形似渔矶。溪水与东、中锋间的涧水汇合处,呈溪谷状,谷内溪涧回环曲折,谷口处涧岸矶石对砌,清流出谷。
  -
  三座小桥独具匠心
  假山上现存三座石梁小桥的布局,也是偶园营造溪涧特征的最见匠心之处,是假山溪水、谷涧,飞瀑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是游玩路径的需要,两峰山脚小溪上的叠石为桥,石下中空,与溪岸岩脚石矶浑然一体,可谓清泉漱石。山半石梁为平板桥,略拱,横跨北侧山间上游,虽因中锋东坡叠石坍塌,桥下涧壑几要填平,从山下看仍有"下临绝涧"(《偶园纪略》)的涧谷风貌。临近松风阁山岭上的小石梁和跨方池的大石桥,高低相映成趣,小石梁长不过半米,桥板微拱成弧形,从大石桥向上看,石梁下似有流水顺岩壁直下而入大方池,正是石梁飞瀑,素练坠潭的画意。
  假山上的树木栽植与溪涧瀑布,岭岗阜麓的配置也称得上相得益彰。东峰小石梁桥附近与西峰瀑布处分别植有古柏,以为瀑布之意象源头。中锋东麓溪旁阜坡和涧谷处也植有古柏,以补溪水不足之缺憾。东西峰岭岗上之小径,旁植古柏,是为松径。偶园假山上共24株古柏,虬劲挺拔,点缀于假山之上下,再加上近年补植的柏树与酸枣树,使整个园林充满了山林气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假山峰头岩壁坍塌之凌乱。但近年来,山上酸枣与刺槐太多,欠管理,也破坏了假山叠石结构的稳定。
  偶园假山的宋元山水画风貌特征,西峰、东峰的山岭平岗,土中带石,密植古柏,中锋、西峰的叠石层层平砌,山巅的数石相错,山脚的阜麓掇山叠石,理水植树等等手法,均是偶园假山总体手法和细部特征的具体体现,其运石之妙在于模鲁山之特征,运当地之材。其兀苍古之笔,均表明这一座假山深具张然这一明清时期着名叠山世家的作品特征。张然之能在于能运用不同之材,叠各具特征之山,是"山子张"叠山艺术的仅存例证,是我国北方园林假山不可多得的珍品,亟需依据原有风貌特征进行整理修复。
  -
  福寿康宁四奇石饱经沧桑
  -
  偶园内不仅有造型别致的三峰假山,韵味独特的楼台亭榭,更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古老奇石,奇石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异彩纷呈,因此偶园还被誉为"石头公园".
  -
  四大奇石各具特点
  青州所产之石,皆合乎赏石之要诀,或瘦、或皱、或漏、或透,令赏石爱石者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不惜重金求之。因而,青州偶园古代历史名石甚多,留存至今,并包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中国奇石》等多部赏石专着,都把现存青州偶园的大型奇石"福、寿、康、宁"四方奇石与江南四大奇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冠云峰"相提并论,足可见该组赏石在我国奇石界的地位。
  四大奇石现在仍然存放于偶园之中,其具体特征是:
  "福"石,置于牡丹园内一草亭的南侧,高2.4米,宽1.63米。其体姿华贵,姿态丰盈,体宽端庄,玲珑剔透,四周多孔,左右通风,上下贯通。若在石下生烟,则紫气顺孔出入,缭绕升腾,堪为奇观。
  "寿"石,置于紫藤架通道东侧,高3.7米,宽1.7米。其形态雍容,灵光四通,石身多孔,神韵兼之,荡起伏的石肤,悬石压顶的气势,下方夺目的透洞,给观赏者历经沧桑而神气矍铄、风骨劲健的感受。
  "康"石,竖立于松风阁西侧,高3.7米,宽1.7米。石肤丰满圆润,石体挺拔,其姿又如同鹤立,娥娜隽秀。石体丰满大度,纹理纵横交错,可谓天赐人间。
  "宁"石,位于偶园主通道南侧的风竹林旁,高2.3米,宽1.2米。其石亭亭玉立,英姿绰然,为园内存石之冠。此石经常年风化,神工鬼斧,上悬下收,玲珑奇巧。观石赏形,给人以宁静致远,心旷神怡之意境。
  选择正确的观赏角度,还可看出四方奇石与中国繁体汉字"福、夀、康、寕"的形似。最佳观察角度是:"福"石朝正南方向,"寿"石超正北方向,"康"石朝正北方向,"宁"石朝东北方向。从上述方向去观赏,再用繁体书法的四字对照,人们就会发现其外部轮廓的相似,申领意会,妙在其中了。巧的是四字中笔画构成了多处方格"□",其中"福"石有5处,"寿"石有3处,"康"石有2处,"宁"石有3处,另外还有多处近似方格,与四个汉字中"□"的数目、位置大致吻合。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渊源流长的中国奇石文化,在这里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
  奇石保存到现今有多种说法
  偶园四奇石出自何处?历经沧桑又如何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现在尚无可靠资料可查。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明衡王朱佑楎酷爱奇石和书画,在他举办寿诞大典时,地方官员派人从深山老林中挖掘,也到地方着名园林搜寻,终于找到这四方奇石,作为寿礼奉献。衡王十分宠爱,朝夕品赏,并时常向人炫耀,致使四方奇石显赫一时。王府败落,奇石散落民间。到了清朝冯溥建设偶园,并花重金从民间将四方奇石购回,放置在园内。
  还有传说:冯家败落后,其后人经济拮据,欲卖掉这四方奇石,标价为"一两石头一两银".外地一大户人家久闻奇石大名,前来购买。
  就在成交之际,冯家又后悔,认为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轻易放弃,便提出连底座也要过秤,一并算账。这样算来,抵得上"一两石头一两金"了。买家只好罢手,怏怏而回,而价值连城的"福、寿、康、宁"也得以没有离开青州。
  -
  冯溥有关偶园的诗
  冯溥一生出版过两部诗集,分别是《佳山堂诗集》十卷,《佳山堂诗二集》九卷。这些诗篇,有不少是简单地复制日常生活现象,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诗的角度反映具有时代的事情诗的元素和赋有诗的命题,从史的角度反映了冯溥的历史轨迹。冯溥的诗集《佳山堂诗集》十卷大多反映冯溥前世的事件,有些是即事命题,有些是有感而发,反映了前半生的历史。《佳山堂诗二集》卷九,大都反映了冯溥后20年的历史经历。有关偶园的诗篇是冯溥后二十年的事情,所以均发在《佳山堂诗二集》上。其中写与偶园有关的诗篇的第一首发表在《佳山堂诗二集》第一卷上,写作时间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这时的偶园的修建已经完成,急需要奇石、树木、花草布置园子,这时,好友刘兴甫从曹州带来了数百颗优质的牡丹花送到了青州的偶园,冯溥写诗歌颂刘兴甫送花一事,诗曰:
  -
  喜曹州刘兴甫送花
  君家近洛阳,名花实繁伙。
  我乞数株栽,君云无不可。
  不惮人力劳,千里亲对裹。
  策蹇君自来,惠我数百颗。
  天竹珊瑚珠,黄梅异凡朵。
  花王领群芳,种植分右左。
  吾园本硗脊,移换同蜾赢。
  远取土之宜,审视务其妥。
  兼教灌溉法,阴阳殊水火。
  满溪色各别,畅遂如证果。
  因悟花性情,凡卉有真我。
  菀枯问所适,疆界讵能锁。
  九畹籣可滋,奚心湘之沱。
  明年花发时,酌酒众香裸。
  ——《佳山堂诗二集》卷一
  写的第二首诗是"小阁",与"喜曹州刘兴甫送花"一诗时间相同,诗曰:
  -
  小阁
  小阁寒风喜不侵,远山奚必白云深。
  残书乱束聊遮眼,良友高谈可问心。
  栗里西畴初十地,谢公东墅欲投林。
  春来仍拟村居好,空谷鸣琴取次寻。
  ——《佳山堂诗二集》卷四
  以后写偶园的诗大都写在冯溥的乞休之后,登在了《佳山堂诗二集》第五卷上。
  -
  消暑图面世得见偶园旧貌
  -
  青州偶园先为王府宫囿,后为相府花园,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为它的独特魅力所倾倒。从明清至今,偶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州博物馆藏的《冯溥佳山堂消暑图》,可以让我们窥见当时偶园的局部。
  -
  冯溥佳山堂消暑图 提供偶园图画资料
  偶园是青州古城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是青州古城核心区的一个重要建筑,它位于青州城区偶园街。园内小桥流水,花木葱郁,亭台楼阁,异彩纷呈,各种建筑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园内三峰假山,由明末清初着名叠石家张然设计督砌,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大气,浓缩了九州山川秀水,石峰参差,亭台错落,溪流蜿蜒,瀑高潭深之特点。山下有横石桥,瀑水桥,大石桥。使园显得山奇水秀,别有一番情趣。偶园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具有康熙风格的一座人造园林。我国着名园林专家陈同州先生,对青州偶园考察后,给予了极高评价。青州偶园先为王府宫囿,后为相府花园,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为它的独特魅力所倾倒。经过明、清、民国至今,"山石林木大概虽存",但偶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偶园的真实面目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无法释怀的谜团。最近,青州博物馆藏《冯溥佳山堂消暑图》,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团提供了直观鲜活的实物资料。
  此画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初夏,是现在所知关于偶园的最早图画资料。画面结构紧凑、人物鲜活。冯溥着团领夏衫、单裤、朱履,两手后柱,箕踞斜坐于凉榻之上,神情闲适。榻后一白衣仕女手持羽扇侍于其左,身后修竹千竿直插云霄。翠竹后阑干围一荷花池,池中菡萏盛开,风披荷香,令人神往。榻左侧怪石嶙峋,古树遒劲。榻右前一乐人穿蓝缎褙子坐石墩上,手持箫管,正在演奏,似乎能听到凤鸣龙吟之声萦绕在翠竹红花当中。据清初笔记,冯氏曾于苏州购置乐伎多人,其演奏水平为山左之冠,图中美人或即其人乎?身后一仕女手持团扇静立竹林中,正在欣赏这美妙的演奏。整幅画作似静而动,给人以无穷的艺术回味。炎炎夏日观此画,似乎能感觉到徐徐凉风,送来阵阵荷香和沙沙的竹叶声。
  -
  画作上有两名士题诗
  关于画面描绘的是偶园中何处,众说纷纭。笔者据冯溥曾孙冯时基《偶园纪略》:存诚堂,先文敏公居宅也,对厅之东门北向,颜曰"一丘一壑".入门东转为问山亭,再东即园门,西向,颜"偶园"二字。门内石屏四,镌明高唐王篆书屏。后石阑依竹径东行,达友石亭,亭前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石南鱼沼,沼南竹柏森森,幽然而静。???
  以画面对号入座,"后石阑依竹径东行,达友石亭,亭前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石南鱼沼,沼南竹柏森森,幽然而静",似即其处。
  画面右下署款:戊午夏日周洽于佳山堂写。下盖白文长印。周洽为清代康熙时着名画家,华亭(今上海市)人,字载熙,号竹冈。兼擅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写真尤称独步。??
  这幅画作更为可贵之处,在于画作上之诗堂上有清初青州两位着名文士李焕章、杨涵的题诗。李焕章题:科头箕踞,兀坐匡床。矞云眼底,青霞面庞。宋子京之半臂,李昌谷之一囊。或疑其在赫蹏之尺幅。或疑其舒啸徜羊于佳山之茆堂。李焕章。上盖葫芦肖形章,下盖白文"李焕章"章。
  杨涵题:修碧相磨,了无尘影。风静荷香,苔寂箫冷。访君及林,凝然迹屏。遥望君仪,汪汪千顷。杨涵。下盖两白文章,一为"杨涵之印",另一不清。
  关于《冯溥佳山堂消暑图》的历史价值,经专家评审,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这幅古画的发现,对青州古城偶园历史文化资料调研整理工作提供了国宝级历史档案,对青州古城的保护修复建设,为偶园的早日重建,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冯溥佳山堂消暑图》的创作时间,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冯溥康熙二十一年致仕,康熙十七年应在北京,怎么会在青州偶园消暑呢?《清圣祖实录》中的一条记载或许能回答这个疑问。
  《清圣祖实录》卷71"康熙十七年画戊午"条下:二月丁未,遣大学士冯溥祭先师孔子。此当作于冯溥曲阜祭孔顺路省亲时。这幅画作还说明在康熙十七年(1678)偶园已建成,这期间冯溥还在任上。????
  -
  清初两位名士
  李焕章(1613-1688)字象先,号织斋,广饶县大王镇李桥村人。少承家学,博览群书,是当时知名的秀才。明亡后,不复仕进,游览名山大川,专攻古文诗词。文风气势磅礴,雄杰豪放。顾炎武称赞其文章说:"李先生作书,精古文词,其传记、书序、志表、碑铭出入河东(柳宗元)、庐陵(欧阳修),小品大有眉山(苏轼)意。"着作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万言。后诸城名士李渔村订其生平所着为《织斋集钞》,清《四库全书》有目。参编《山东通志》《青州府志》《乐安县志》《临淄县志》《益都县志》等志书。?
  杨涵(1662-1722),又名辅峭,字水心、云峭,号云笠,山东益都人,性简傲,能诗善画,尤长于墨竹,常卧竹林下,观察领会枝叶偃仰欹斜之态,故所作脉络层叠,生动逼真,用笔爽健,清逸有致。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作《竹石图》轴,纸本,水墨,纵189.5厘米,横55.5厘米,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康熙二十六年作《月明栖鸦图》着录于《山东省金石书画展览会纪略》。着有《云峭诗稿》。
  -
  文/图 冯振河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