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10 10:46
鄌郚总编

青州三贤

  青州三贤
  -
  三贤知青州 心中揣黎庶
  -
  三贤先后知青州
  在青州范公亭路西端、南阳河畔,有一处幽雅而美丽的园林——范公亭公园。公园的南边有一个院落,院落里古木参天,青竹翠叶,建筑典雅,古色古香。大门西向,门楣"三贤祠"三字自然大方,端庄俊秀,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舒同所题。三贤祠里奉祀着宋代青州的三位知州——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庆历七年(1047年)五月,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至皇佑二年(1050年)十一月或皇佑三年正月离开青州。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副相)。皇佑三年(1051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安抚使。皇佑四年(1052)初离任。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江西吉安永丰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副相)。熙宁元年(1068年)八月以兵部尚书知青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熙宁三年(1070年)七月离任。
  人们自然会问,北宋王朝中的三位这么重要的官员,为什么先后知青州呢?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即范仲淹为首主持了"庆历新政"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重用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力主革新图强的有识之士,进行朝政改革,其中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一大批庸臣污吏的利益,所以改革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宋仁宗动摇了,因此"新政"只实行了一年多,便宣告失败,于是范仲淹被罢参知政事。力主改革的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相继被贬官,调离京城,到外地作地方官。
  第二方面是青州地理位置的因素。北宋时的青州,属于"望州",地理位置重要,正如范仲淹在《青州谢上表》中所说:"海岱之区,地望攸重。"尽管政治斗争是残酷无情的,但宋仁宗心中有数,也没有把范仲淹等这些朝廷重臣贬谪到更偏远的地方去,而贬到了青州。历史巧合,青州有幸,于是就有了"三贤"先后知青州的这一非同寻常的历史人文现象。
  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是北宋年间地位显赫的朝廷命官,是除弊鼎新的政治改革家,是具有文韬武略的着名历史人物,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三人先后知青州,以他们的为政清廉,以他们的"民本"思想,以他们的人格魅力,以他们的文化素养,在青州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政治和文化氛围,在青州历史上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因为"三贤"知青州,于是就有了三贤祠、范公亭公园、范公井亭、后乐亭等胜迹,于是就有了描摹青州山川风物的三贤诗文,于是也就有了廉政爱民的一个个"三贤"政事……
  北宋年间,在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相或副相的三位重要官员,先后被派到青州任知州。这是青州历史上出现的特有的人文历史现象,在全国的州县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的名字是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自古至今,青州人民亲切地把他们称为"三贤".
  -
  心里装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君为轻、民为重的民本思想。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时时装着老百姓,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思解民于倒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贤在青州留下了一件件心系黎民百姓的史实,直到现在还为世人所称道不已……
  富弼知青州时,河北一带遭受大水灾,大量灾民无家可归,一股脑儿地涌向青州地面。富弼对此焦急万分,决心把这些流民安置下来。当时有人以为"庆历新政"失败不久,替富弼担心,劝他说:"收容这么多灾民,一旦弄不好,会成为反对派攻击您的口实。""我不能只顾个人安危得失,不救几十万人的生命啊!"富弼坚定地回答。
  由于富弼组织得力,大小官吏出力,使绝大多数灾民得以生存。第二年青州一带夏粮大熟,他又根据灾民路程远近发给粮食,安排他们回家。这次赈灾共救活灾民50余万人。
  范仲淹知青州时,青州一带的田赋需运到博州(今聊城)缴纳,老百姓都为长途运送犯愁。范仲淹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派人探明博州一带的粮价并不贵,于是改革税收办法,把田赋粮折价缴款,让差役携款到博州购粮。结果不仅购足了田赋,还剩有一些余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解除了农民远途送粮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粮价。范仲淹命人把全部余款如数退给农民,没有一个官吏吃"回扣"的。农民喜气洋洋,非常感激,"青民因立像祠焉".
  欧阳修知青州间,对老百姓实行"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民得其便。熙宁二年(1069)麦收季节,青州大雨成灾,欧阳修见此,沉痛地写下了《青州求晴祭文》,祈求上苍放晴救民。这一年由于青州一带受灾严重,欧阳修奏请朝廷,"本处灾民,无立业者,并免青苗钱本息".政府贷给农民的款,原本和利息一起都免了,这是志书有载的确凿史实。
  范仲淹曾说:"先哲格言,明王佩服,爱民则固其根本……谓国之保也,莫大乎群黎。"欧阳修也说:"凡治人者,不问吏才能否,设施如何,但民称便,便是良吏。"富弼则把救灾活民视为"此守臣职也".隔代而同理,异世而可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心里装着百姓,想方设法为民多做一些好事,他们就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他们就会虽去犹在,虽死犹生。历史就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人民就永远怀念他们。
  -
  富弼范仲淹唱和寄情怀
  -
  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这三位政治改革家、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京为官时,同心协力改革时弊,以图国强民富。三人遭贬后,他们一方面在各自所管辖的地方,尽最大努力为人民做好事,一方面时有书信往来,或以诗词唱和,互相勉励,等待时机再为朝廷效力,再图改革。
  -
  志同道合 互相鼓励
  富弼知青州之始,几经筹措,安顿好了灾民。勤廉为政,调理好了州务。此时,富弼的心情稍微舒畅了一些,便提笔写了一首诗,抒发了他当时思进而难能的沉重心情,寄给了他的老上级、好朋友、时为邓州(或杭州)知州的范仲淹。
  范仲淹收到富弼的寄诗后,激情满怀,几年前在京都得到皇帝的重用,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改革的一幕幕场景,又浮现在眼前。他沉吟良久,满怀深情地写了一首和诗,题为《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寄给富弼。全诗如下:
  枢府当年日赞襄,隐然一柱在明堂。亲逢英主开前席,力与皇家正旧章。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龚黄政事追千载,齐鲁风谣及万箱。伟望能令中国重,奇谋曾压北方强。故人待看调元后,乞取优游老洛阳。
  范仲淹的这首唱和诗,是依富诗所用的韵部而写成的。题中的富资政,即富弼,因富弼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知青州,此处以职代名。
  诗的前六句赞扬富弼在宋廷中是"隐然一柱"的栋梁,他曾在枢密院任枢密副使,得到皇帝重用,他公正忠诚,努力整顿朝政,从不贪图个人的名誉和富贵,一片忠心,为建立清明的政治而不遗余力。第七八两句赞扬富弼在青州的政绩。龚遂和黄霸是西汉时的官吏,为官宽明,后世把"龚、黄"做为循吏的代表。这两句是把富弼在青州所做出的政绩比龚遂和黄霸。第九第十两句是赞扬富弼在外交方面的功绩。富弼曾出使契丹,不辱使命,据理力争,坚不割地,维护了宋王朝的尊严。诗的最后两句是对富弼的殷切期望。待(富弼)重新掌握政柄,把天下治理好以后,那时(你)才可以要求退居故乡、"优游"洛阳……
  这首诗,有赞扬,有鼓励,有期望,表达了范、富等人并没有因为政治上遭到挫折而灰心丧志,他们还在执着热切地追求,时刻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
  范仲淹的这种激情,他知青州时,又在《游石子涧》诗中唱响了"彦国(富弼字)才如谢安石,他时此处是东山"的铿锵昂扬之音!
  -
  富弼与《青社赈济录》
  富弼知青州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自豪的是赈灾救民,救活灾民50余万人。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他对自己出使契丹不辱使命不以为然,"而青社救荒则喜对客言之,以为贤于中书二十四考……"
  据史料记载,这次大水灾发生在皇佑元年(1049)二月。富弼在青州实施救荒赈灾的文牍记录,题称《青社赈济录》。青社,是青州的代称。"中书二十四考",一般是指久居高官的意思。富弼为什么把青州赈灾看得比久居高官还要重得多呢?这是因为,一是富弼这次救灾,救活的人数众多;二是他改变了过去赈济之法,成效特别显着,是他的得意作为。
  富弼青州赈灾的措施是什么呢?
  其一,全州发动,分散救济。这样改变了以前"聚民城郭","疫疾""蹈藉"粥不及时的弊端,"散处其人,以便薪水",救灾成效极好。其二,民粟官廪,财力广泛。"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广其地,尽其力,所以能使流民安住就食。其三,大小官吏,全部用力。富弼对州中的大小官吏,不管是"前资、待缺",还是"寄居者",都"赋以禄",派他们分赴流民聚集的地方,督促安置工作,并"书其劳",待"他日为奏请受赏",他还每隔五日派人持酒肉去慰劳,因为"出于至诚",所以"人人为尽力".其四,开放山泽,供民取用。富弼指令所属各州县,"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因为当时正值春天,山野田间林木菜蔬正长,所以流民便之。其五,募民为兵,以兵代赈。身为安抚使的富弼,选拔流民中之强壮者,招募一万人为兵,指挥教以武技,分派到青、莱等七州去。这样既解决了灾民问题,又加强了国防力量。其六,建立义冢,埋葬尸体。流民有死亡者,便以大冢安葬,称为"丛冢",富弼并亲写祭文悼念。这样,既解决了死者家属的困难,又避免了尸体腐烂,瘟疫流行。
  而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富弼一心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格。因为"庆历新政"失败不久,所以救灾一开始,有些好心人就劝他不要多管这些事,说:"此非弭谤自全之计也。"意思是说,收容这么多灾民,一旦弄不好,就会成为反对派攻击的口实。富弼坚定地回答:"我不能只顾个人安危,不救几十万人的生命啊!"待救灾结束后,皇帝对富弼青州赈济的成绩大加赞赏,派使臣前来褒赏。富弼对皇帝的奖励一概辞受,并让使臣转告皇帝:"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宋史》在"艺文"中着录《青社赈济录》时,着录之名为《救济流民经画事件》,加"经画"二字,突出了富弼在赈灾中殚精竭虑、精心谋划的良苦用心。富弼青州救灾事件在朝野引起了轰动,所以《宋史》在《富弼传》中作了浓墨重彩的记述。文中详细记述了青州赈灾的方法、效果及其意义。实际上,直至明清时,很多地方仍大体沿用了富弼的赈济方法。
  -
  范公手书《伯夷颂》
  现苏州市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一件范仲淹的《伯夷颂》小楷手书及其碑刻。这份《伯夷颂》手迹,是范仲淹知青州时在青州官署书写的,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皇佑三年(1051年)十一月,官为京西转运使的苏才翁,深服范仲淹楷法之妙,请范仲淹写《乾卦》。范仲淹推说《乾卦》字多,自己眼力不行,而特意在黄素绢上小楷恭书了唐代韩愈写的《伯夷颂》,寄给苏才翁,并附言说:"示意写黄素,为《乾卦》字多,眼力不逮,且写《伯夷颂》上呈。此中寒甚,前面笔冻,欲重写,又恐因循。书札亦要切磋。未是处,无惜见教。"
  范仲淹为什么在逝世半年前小楷恭书《伯夷颂》呢?这是因为,范仲淹一生崇尚节义,"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也展现他抑制奸臣贼子的凛然正气。《伯夷颂》手书是范仲淹留在世上的"夕阳无限好"的辉煌一照,这与他的整顿吏治的改革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有功于世教大矣"!当时,人们称伯夷之行、韩愈之文、范公之墨为"三绝"之宝。
  范仲淹小楷恭书的《伯夷颂》,还有两件事让后人惊叹不已。
  一是题跋甚多。范公将《伯夷颂》寄给苏才翁之后,继而朝廷重臣文彦博、杜衍、富弼和晏殊等都有题跋。再后,人们更是纷纷而题,历代不断。作题跋的人,有皇帝、宰相,也有平民百姓;有赵孟頫、王世贞等书法大家,也有一般官吏;有忠臣,也有佞子……题跋者一二百人。
  题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有赞颂,有评析,有叙述经过,还有的只题名记。题跋始自北宋,一直延续到清光绪年间。一人书法,留有如此多的题跋者,实为罕见。
  二是存世多折。从范公书写《伯夷颂》传于今,其间几次失而复得,一波三折。北宋亡后,落于秦桧,又转贾似道。南宋亡,流于北方。元代,李侯戡为部侍郎,得之宝藏文府。后来李为两淮转运使,谒范公祠下,感于公德,把《伯夷颂》真迹归于范氏后人。明初,苏州义庄、范祠遭兵燹,料卷难存,然范公之十代孙天倪竟得之于军寨中。之后,范氏后人不守,范公手书流入王世贞之当铺中,王授儿辈不取价送还。未久复失,为云间守朱勋追得,复归范祠中。清代,义庄又遭兵乱,范公手书又失,同治三年(1864年),范公二十五世孙范学炳访得某氏珍藏《伯夷颂》帖,系乾隆年间原拓,便购得收入义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范公二十六代孙刻石,砌于岁寒堂壁,范公手泽得以保存。
  -
  范仲淹欧阳修南楼咏怀
  -
  南楼百尺余 清夜微尘歇
  皇佑三年(1051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晚上,天上挂着皎皎明月,范仲淹踏着月光登上南楼。放目南望,起伏的山峦一片黝黑。俯首环望,千房万舍时有灯光闪烁,整个城郭静悄悄的,白日的嚣杂已消失。此时,范仲淹的心情也得到了暂时的平静,他抬头望着明月,清辉幽净,与自己的心境碰撞融汇,于是写出了这首题为《南楼》的五言古诗。诗是这样写的:
  南楼百尺余,清夜微尘歇。
  天会诗人情,遗此高高月。
  这首诗,描写了南楼高耸、清夜宁静、月光皎洁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与明月一样光明高洁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良好期冀和热切追求。
  年后,欧阳修又来知青州。他在听政之余,不止一次地登上南楼,或宴请宾客,或静卧休息,或观赏风景。其间,他曾写下两首题为《留题南楼二首》的绝句:
  (一)
  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对孱颜。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
  (二)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美酒,睡余欹枕看山横。
  诗之一,描述楼势耸拔、四时面山的清幽环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热爱青州山水的真挚感情。诗之二,描绘的是又一幅"醉翁图",率直倾吐了诗人心中块垒,抒发了他"宽简而不扰"、卧而治之的真情实感。
  关于"南楼",明代嘉靖《青州府志》只作了极其简要的记载:"宋建,无考。"在这里,我们需对南楼少作辨析。欧阳修所题之南楼,非明清间南楼夜雨之南楼。
  北宋期间,青州治所在东阳城,"公退留宾夸美酒"之南楼,不是"夜雨"之南门即"阜财门"城楼(阜财楼),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再者,诗中"孱颜"二字,本《欧阳文忠公全集》和《四库全书》。《辞源》对"孱颜"的注释,其中一义注为:"高峻貌,同巉岩……唐代李华《含元殿赋》:‘峥嵘孱颜,下视南山’。"有的注本书为"潺湲",与诗的原意不符。
  今天,我们虽然很难考究"宋建"南楼的具体情况,但从两首绝句所描摹的情景如在我们的面前:欧阳修于公事之余,在南楼宴饮宾客,谈笑风生。
  南楼,推想起来,该是在北宋末年毁之于兵燹。南楼虽然早已没有了踪影,但是,范仲淹和欧阳修吟咏南楼的诗篇却永远留给后人不断传诵。
  北宋期间,青州的治所在今万年桥之北的北关一带,时称东阳城。城中建有一楼,名"南楼",是官员们游宴、观赏风光的地方。富弼、范仲淹、欧阳修都曾登过南楼,而范仲淹和欧阳修还留下了吟咏南楼的诗篇,这才给后人留下了想象中的南楼形象。
  -
  三贤为国举荐人才
  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等在执掌朝政、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他们就把精简机构、整顿吏治,作为政治改革的首要一条。曾经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等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就是说,要大力改革官吏任免制度,要加强考核,官员升降要注重政绩……
  三贤出知青州后,仍然不断向皇帝上书,一旦发现俊杰志士、有用之才,就不遗余力地举荐。
  范仲淹到青州不久,就上书皇帝:"与陛下共理天下者,为守宰最要耳。"进而分析了当时吏治的腐败,县、州、路"其间纵有良吏,百无一二,使天下赋税不得均,讼狱不得平,水旱不得救,盗贼不得除,民既无告诉,必生愁怨。救之之术,莫若守宰得人。若守宰得人,则天下自无事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范仲淹在青州间,上《举彭乘自代状》,称赞集贤校理彭乘:"博学不倦,孤立无徒,馆殿之中,独为淹留,臣奉举自代》。"他上《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称"前御史台主簿张枫,文学懿赡,履行纯雅,未升科进,的有才称",乞请朝廷"特赐台试,授一出身,差签署青州观察判官厅事";又说"南阳县主簿李厚,进士出身,素有文行,涉道且深,到任已成一考",乞请"朝廷特除权青州两使推官".
  范仲淹不避"朋党"之嫌,向朝廷保证:"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阙,或得此二人,助其不逮,庶无败事。如朝廷擢任后,犯入己赃,及不如举状,并甘当同罪。"范仲淹举荐贤能的理由充分,言语铮铮,并把"保证"呈于皇帝,表现了他举贤为国的坦荡襟怀。
  富弼知青州时,也是爱才如命的。时有寿光人名刘概,字孟节,他"天资绝俗,笃学好古".年轻时师从当时全国有名的隐士种放,酷爱山水,不愿仕宦,曾寓居青州龙兴寺僧舍,往往凭栏独立,感怀世事,吟诗道:"读书误入四十年,几回梦把栏杆拍。"富弼曾动员刘概出仕,但见刘隐居之志甚坚,就不勉为其难了。富弼作诗云:"先生已归隐,山东人物空。"表现了富弼对贤才不为国家所用的惋惜之情。
  欧阳修知青州时,有位叫苏丕的人,德行学问俱佳,但少时一试礼部不中,便拂衣而去,隐于弥水之滨,"五十年不践城中"."欧阳文忠公镇青,言于朝廷,赐号冲退居士".——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记录了这一史实。
  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等知青州期间,为国家举荐贤能的事迹,都载记于志乘和有关的书籍之中。
  -
  石子涧旁三贤迹
  在宋代,石子涧曾经是青州城郊的一个重要风景点,人们经常到此观览。三贤知青州间,富弼曾到这里建亭祷雨;范仲淹曾到这里览物追怀;欧阳修曾到这里酬宾吟诗……今天,我们拂去千年的历史尘封,一起到这里来追认一下三贤留下的足迹。
  石子涧,亦名石井水,俗称瀑水涧,是南阳河上的一条支流,在今青州市西南一公里处汇入南阳河。从前,石井水曾经水流充盈,赵家小河村边一段奔流湍急,景色极为壮观。在这里形成一瀑布,人们称为"石涧冰帘",是古青州八景之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河。"富弼知青州时曾在这里建亭祷雨,他离任以后,祷雨亭犹在。范仲淹继任青州知州,来这里游览,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览物追怀,感慨万千,写下了七绝《石子涧二首》,诗是这样写的: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飞泉落处满潭雷,一道苍然石壁开。故老相传应可信,此山云出雨须来。
  范仲淹及其随员车马笙歌,来到石子涧。这里山气青翠,草木掩映,奇美秀丽。范仲淹在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富弼祷雨的地方,流连往返,日暮未归。他目睹眼下景致,念及往昔旧事,感情澎湃,激愤之情凝为千钧诗句:好朋友啊,你就像东晋谢安石那样有才能,以后这里就是你"东山再起"的地方啊!此时,富弼知郑州,两人身居异地,但时有唱和,范仲淹激励朋友奋发再起。实际上,富弼以后两度入相,为民作了不少有益的事。
  富弼、范仲淹离开青州十多年后,欧阳修又知青州,于熙宁二年(1069)初夏,他邀约宾朋优游石子涧,设宴饮酒,唱和酬答,写下了《游石子涧》七律一首:嶻嶭高亭石涧隈,偶携佳宾共徘徊。席间风起闻天籁,雨后山光入酒杯。泉落断崖临壑响,花藏深崦过春开。麏麚禽鸟莫惊顾,太守不将车骑来。
  诗题下原有自注:"富相公创亭".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醉翁石子涧游乐图。富亭高耸,风吹微雨,泉落断崖,花开深崦,獐鹿悠然,禽鸟鸣飞,似与游人熙乐,多么恬淡自然、优美清雅!这首诗是欧阳修宽简为政不扰民的生动写照。
  现在的石子涧,已失往日风韵,除却雨季,再不见流水。嶻嶭高亭也已无迹,"石涧冰帘"的壮美景观亦不复再现。富公远去了,范公远去了,欧阳公也远去了。惟有干涸的石子涧,还躺在这里,似在追念着往昔的情境……
  -
  青州王曾不遗余力荐举人才
  -
  表海楼上三贤情
  表海楼,亦名表海亭,俗称望海楼。旧址在东阳城和南阳城之间的万年桥 (俗称北大桥)北侧,不知创自何代。原为纪念齐太公所建,取《左传》"世胙太师,以表东海"之意而名。北宋末年,毁于兵燹,唯存古台。明成化间,知府李昂移建于北关西,嘉靖初年重修。后来便堙没无迹了。
  范仲淹知青州时,虽是垂暮之年,但他登上表海亭,放目远望,仍写下了激情高昂的《登表海楼》诗: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范仲淹在表海楼上凭栏远眺,群山连翠,林木葱茏,似长带伸展,秀丽奇特。他舒眉畅意,情怀无限。
  欧阳修知青州时的一个冬天,带病登上表海楼,感慨系之,极有情感地写下了一首七律《表海亭》。诗是这样写的:
  望海高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苦寒冰合双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髀肉已消嗟病骨,村醪犹可慰愁颜。颖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诗的前四句是写,望海楼高高耸立于古城雉堞之间,诗人独自登高凭栏,俯视苍茫大地,在酷寒的冬季,那南阳水、北阳河已被坚冰封锁,大雪将至,浓云低垂,盖压着青州城四面的群山。这一景象的描写,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沉重压抑的心境,国家的兴衰、民间的苦乐、个人的荣辱,一齐在诗人的心头翻滚。
  诗的后四句便生出无限的感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辗转奔波,今又远谪青州,年老多病,心里想,应该是解甲归田的时候了。诗人倾吐块垒,直抒胸臆,毫无矫柔造作之态。阅读此诗,一个率真坦然、关心民瘼的州官形象,依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面前。
  而今,表海楼原处遗址踪迹已难以寻觅,但是三贤惠政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诗篇却永远留在人世间。
  青州表海楼,现在正在恢复重建之中。2017年8月破土动工,2018年11月主体工程完成,现在正进行内部的装修,计划2019年底全部完工。新建表海楼位于北关大街十字路口迤西路南、南阳河北岸、偕园东侧。表海楼建成后,一项标志性建筑又为青州增添一处新的旅游景观。当会吸引省内外广大游客,欣欣然登临表海楼,怀古论今,抒怀放歌,感慨万千。
  北宋时期,表海楼是青州城区的重要建筑,是人们经常登临怀远的一处极好景观。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知青州时,都曾登上表海楼,范仲淹和欧阳修还写下了览物抒怀的诗篇,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怀念。
  -
  三贤敬重倚王曾
  青州三贤与北宋益都(今青州市)人王曾之间,还有一段正史记载、被人称赞为君子之交的佳话呢。但是,这等佳话却鲜为人知。
  王曾(978~1038),字孝先,状元及第,官至宰相。王曾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非常敬慕倚重的人物。欧阳修称王曾"为人方正持重,在中书最为贤相".王曾过世后,富弼为其写《王文正公行状》,赞曰:"居大位不植私恩,孜孜推进人物,终身使未知。"范仲淹曾几次上书王曾,得到王曾的赏识和举荐。
  北宋天禧三年(1019),范仲淹任亳州从事时,曾上书给当时知大名府的王曾,题为《上大名府主王侍郎启》。上书一方面表述了他对王曾高山景行的崇敬之情:"知府侍郎声盈天湍,道润金璧","明明诏下,诸侯修北海之书,穆穆宾来,天子得平津之策";一方面也表白了他希望得到王曾举荐的由衷心迹:"入拜侍郎之庭,载纚(多音字,此读xǐ)垂缨,出预将军之幕,当瓜期之未及。"这一年,范仲淹改任秘书省校书郎。次年,王曾即除参知政事,天禧六年(1022)拜相。天圣二年(1024)为首相,执政长达五年半之久。
  范仲淹在守母丧期间,经过深思熟虑,于天圣五年写成洋洋万余言的《上执政书》,呈于王曾。这是范仲淹极为重要的政治论文之一,这不仅是他日后恪守的施政纲领,而且也是他改革思想的最早蓝图。后来苏轼在其《范文正公文集·序》中写道:"公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王曾独具慧眼,对范仲淹的万言书极为赏识。天圣六年(1028),晏殊在枢府,欲荐一士为馆职。王曾对晏殊说:"公知范仲淹,舍而他荐乎?"于是,晏殊就举荐范仲淹,说他"为学精勤,属文典雅","曾任泰州兴化县,兴海堰之利","儒者之行,实有可称"……这一年,范仲淹服除,因晏殊荐应学士院试,十二月授秘阁校理。至此,范仲淹终于在仕途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由此可见,人才的脱颖而出,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前辈的举荐、提拔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王曾对于范仲淹的升迁堪称有伯乐之功。从《宋史·富弼传》得知,后来,范仲淹见了富弼,称其为"王佐才也",并以其文呈给王曾、晏殊看。晏殊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王曾为国推荐选拔人才,毫无树己党羽之意,更不图被举荐选用之人报恩,被他推荐的人往往都不知道是谁推荐的。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胸怀的范仲淹对此也十分钦佩。元代脱脱在《宋史·王曾传》中这样写:"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列传》引《儒林公议》也说:"王曾仆射有台宰量,初进擢时材,不欲人归恩与己……范仲淹被遇极深,尝赞之曰:‘久当朝柄,未尝树私恩,此人所难也。’公曰:‘恩若自树,怨使谁当?’识者以为明理之言。"
  王曾知人、识人、举荐和任用人才,可谓不遗余力。他发现和任用范仲淹,具有历史性意义,其功绩可谓大焉!这一点,可以说是青州人的骄傲!范仲淹执政后,善于向前辈政治家学习,同样也是不遗余力地识拔、荐举人才,在这一点上,王曾、范仲淹一脉相承,在人才培育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
  欧阳修盛赞 牡丹"青州红"
  欧阳修知青州期间,不仅以"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惠及百姓,享誉史册,而且还在听政之余写下了不少诗歌、随笔和杂记,其中不乏盛赞青州牡丹的记述。
  翻开《欧阳文忠公全集》第七十二集,就会看到在《花品序》中这样写着:"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余,虽有名而不着,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着者而次第之:姚黄、魏花、细叶寿安、鞓(tīng)红(亦曰青州红)……"
  欧阳修把青州牡丹与丹州、延州、越州牡丹同提并书,只是仅次于洛阳牡丹,并说,"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把"青州红"赞誉为牡丹之"尤杰者".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还特别注意到,欧阳修写他曾经去拜谒一个人,这个人叫钱思公。此人者,即钱惟演(977~1034年),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朝为枢密使,出知河阳,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知许州。他对牡丹很有研究,当时就能列举出九十余种牡丹名称。欧阳修对此评赞道:"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着者而次第之:姚黄、魏花、细叶寿安、鞓红(亦曰青州红)……"在这里,欧阳修又把"青州红"盛赞为牡丹之"特着者",可见青州牡丹当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历史事实是相对稳定的,而历史意义却是经久常新的。从900多年前的文学大家欧阳修盛赞青州牡丹,到2009年的第七届(及以后历届)全国花卉博览会在青州举办,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浮想联翩,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承传机缘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将会对青州花卉产业的发展起到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啊!
  -
  欧阳修曾在青州山斋休养
  -
  山斋建于何时有争议
  在青州古城阜财门内,石板路迤东北侧,新建的欧阳修纪念馆已对外开放。馆中分五个展厅,其中之五便是青州山斋。
  对于青州山斋的建筑时间、所处位置和修筑者,相关志书记述是不一样的。例如,明代嘉靖《青州府志》卷七"古迹志"上有一段非常简略的记载,说它是"唐建,在旧府治中".
  清代光绪《益都县图志》卷十二"古迹志"则记为"《通志》:在府治南,宋欧阳修建".但查阅《山东通志·古迹志》原本,写的却是:"在府治内,宋欧阳修建。"看来,《益都县图志》的"在府治南"是误引了。
  另外,对于山斋建于何时的问题,两志记述也不一样:一是唐建,一是宋建。对此,笔者是这样思考的:青州山斋当始建于唐代,至范仲淹、欧阳修知青州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了,是欧阳修又重新修建起来的。为什么这样推想呢?查相关资料,凡是重要的古迹或者景点,范仲淹与欧阳修两人都是各有诗吟的,如南楼、表海亭、瀑水涧等等,然而范仲淹没有吟咏青州山斋的诗篇。因为范仲淹知青州比欧阳修早16年,可能未见到山斋的踪影,故而不会有诗吟。然欧阳修知青州时,或者考其旧址而重建,或者选址以新建,故而才写有题记、吟有诗篇。当然,这只是笔者就两志对青州山斋始建时间记述不一的推论,还望有兴趣者进一步考证。
  无愧"文章太守"
  为了说明问题,试举几例:
  1.在《后汉费凤碑》后写道:"熙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山斋书。"
  2.在《后汉景君石郭铭》后写道:"熙宁三年正月朔旦,山斋记。"
  ——以上两条皆摘录于《欧阳文忠公全集》第一三四《集古录》卷二。第二条所记"正月朔旦"即正月初一早晨。"朔日"为农历每月的初一,也特指正月初一。这就是说欧阳修在熙宁三年元日这天还在山斋里研究碑铭。
  3.在《后汉熊君碑》后写道:"熙宁二年十月晦日,山斋书。"
  4.在《裴夫人志》后写道:"熙宁二年六月二十有八日,青州山斋书。"
  ——第3条中记的"晦日",是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第4条完整地写上了"青州山斋"四字。欧阳修在青州山斋里读写的时间,记述多有变化,或记为"望日""朔日""晦日"等,而更多的则是直接书以年月日。由此可见,欧阳修到了老年还在勤奋读书和写作,无愧世人称他是"文章太守".
  欧阳修是第三次遭贬来到青州的。《宋史·欧阳修传》写他:"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这次被贬出京师,先知亳州,第二年又诏徙青州。这年他已62岁,且羸弱多病,连上几道札子力辞,但未被允许,于是便带病来到青州任上。其间,在听政之余,他经常在府衙内的青州山斋中将养身体,读书写作,"卧而治之".
  -
  欧阳修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青州山斋
  对于这座青州山斋,欧阳修是非常喜爱的。其喜爱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欧阳修特为山斋写有一篇题目是《题青州山斋》的散文,原文如下:
  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始得山斋宴息。因谓不意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夫前人为开其端而物景又在其目,然不得自称其怀,岂人才有限而不可强?将吾老矣,文思之衰邪?兹为终身之恨尔!
  熙宁庚戌仲夏月望日题。
  散文编在《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七十三。199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欧阳修散文选集》,也选入其中,可见这篇散文在欧阳修所写的散文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文后记得很清楚,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的阴历五月十五日。此时,欧阳修正在青州知州任上。
  这篇散文篇幅虽短,但是很有新意,作者记述了他创作受挫的一次体会和经验。散文开头用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句,一方面说明山斋环境之优雅,另一方面说明创造意境并非易事,要在前人已写出佳句的相似景物中再创新意境,就更难了。欧阳修为此而由衷感叹:"将吾老矣,文思之衰邪?"在这里,即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严肃的创作态度——没有创新而不为!还有一点也需强调,散文中有"晚来青州,始得山斋晏息"一句,这就是说,欧阳修在青州山斋中居住、宴乐、读写和休息,从而也进一步说明:山斋"在府治内"而非在"府治南".
  其二,欧阳修还为山斋写过两首绝句,题目是《山斋戏书绝句二首》,收录于《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九"古体"卷中。诗是这样写的:
  蜜脾未满蜂采花,麦垄已深鸠唤雨。正是山斋睡足时,不觉花间日亭午。
  经春老病不出门,坐看群芳烂如雪。正当年少惜花时,日日春风吹石裂。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七也有记载。两首诗都写于山斋之内,标之以"戏书",用的是"古体"和仄韵,实际上这是两首别具一格的绝句,是欧阳修着意而为之。
  第一首是由远而近的写法。一、二两句是从远处描绘群芳烂漫,蜂蝶翩舞,麦苗青葱,鸠鸟唤雨的美好春景;三、四句则收回来,近处写到眼前,即诗人在山斋里闲适静养,看到花影、日光,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第二首则是由近而远的写法。一、二两句写春天以来养病不曾出门,在山斋里欣赏"群芳"灿烂,非常安闲而自得;三、四句则写诗人放目看去,春风吹拂,鲜花盛开,年轻人正在春花烂漫之间观览游玩,何等的熙乐安然!这两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斑斓多彩的绚丽春光图,表现了诗人对青州风物及美好春色的热爱和赞美,活化出了诗人宽简为政、不扰百姓的闲适悠然与民同乐的心境。这种心境,与他在滁州所写的《醉翁亭记》所表现出来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欧阳修在青州写下的部分诗文和信札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他所喜爱的山斋。例如在《水磨亭子》一诗中这样写道: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荫百啭莺……
  在山斋养病待久了,也感到有点儿"厌"了,欧阳修便来到"府治东壕上",登上水磨亭子,欣赏那新荷出水,鹭鸶翩飞,乔木成荫,流莺百啭的大好风光了。
  其三,欧阳修在不少文后记为"山斋书".
  欧阳修在青州写的诗文及碑刻考证的记述,不少在后面写着时间和"山斋书"等字样,写作地点除了"山斋"之外,没有其他地址的标注。这一方面说明山斋是欧阳修居住和写作的地方,另一方面说明他对山斋的喜爱。
  -
  文/图 张景孔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