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18 19:52
鄌郚总编

潍坊爱情传说故事

  潍坊爱情传说故事
  作者 / 曾抗
  潍坊,不仅因为风筝而名扬天下,而且因为流传着的众多爱情故事而成为浪漫之城,下面7个爱情传说故事如同7朵花,绽放在潍坊的大地上,构成了潍坊爱情灿烂的春天。
  城隍爷和卧奶奶的爱情传说故事
  潍坊城隍庙庙里庙外流传着许多爱情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城隍爷和卧奶奶的爱情传说故事了。城隍爷是阴间的县官,过去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一是城隍爷的生日,城隍爷都要坐在娇子里出巡,轿前有鸣锣开道的仪仗队,娇后有穿戴整齐的地方官员,浩浩荡荡,所到之处顶礼膜拜,万人空巷,隆重热闹。
  有一年正月里,潍县城里的城隍庙戏楼进行文艺汇演,潍县西北乡下有一大户人家非常喜欢看戏,于是就套上骡马,一家人坐着大马车一大早赶到城隍庙看戏,正好戏楼对过城隍庙里的城隍爷也被庙里的工作人员隆重抬了出来,城隍爷正襟危坐,饶有兴趣地坐在戏台前看戏。在锣鼓喧天的演戏过程中,大户人家的女儿独自下车游玩,她有意无意来到了戏台前面,看到了端坐在戏台前面的看戏的城隍爷,于是两人互相对视,一见钟情,期间两人悄悄私语,定下终身,演出结束后,女子就随着城隍爷私奔到对过的城隍庙里,散戏后家人到处寻找闺女,听人说看完戏后女子随着城隍爷的仪仗队进了城隍庙,于是家人就进入庙内寻找,但没找到,于是女子家人就来到县衙击鼓鸣冤,状告潍县的城隍爷拐走了他家的女孩,县官出于无奈,只好命人又将刚刚抬回庙里休息的城隍爷抬到了衙门大堂上,县长看到城隍爷,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城隍爷是阴间的县官,他俩论官职是平等的,看到县长为难表情,城隍爷就告诉了县长实情,城隍爷派人把藏在城隍庙里的女子叫了过来,大堂上城隍爷和女子讲述了他俩一见钟情的真实感情,并表示两人永远不会分开的意志,城隍爷表示他宁愿不当城隍爷也要娶这位女子,女子表示除了城隍爷她今生不会嫁给别人。县长和女子的家人都被城隍爷和女子的爱情所感动,同意了这门亲事,县长亲自当证婚人为城隍爷和女子举办了婚礼,开始了人神相恋的美好姻缘。后来,女子去世,人们便在庙后的寝殿内塑造了卧奶奶,让城隍爷和女子永远在一起。
  九妹和七星的爱情传说故事
  奎文九曲巷,就是现在阳光外滩所在的地方,位于亚星桥东,东风街以北,北下河一带,三街四口互通,占了半个东关,据说过去住着几百户人家,屋连着屋,巷连着巷,外人进去,里边有九曲十八拐,东折西拐,转半天也无法出来,行人常常很自然地隔在各个小段里,对脸无人,猛一拐弯,生人碰面,都吓一跳,这绝好的古巷,也衍生出了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浪漫的就是九妹和七星的爱情传说故事。
  在九曲巷里有一姓董的大户,男主人有一个大老婆两个小老婆,生了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因女儿生在九曲巷又排行老九,于是取名为九妹,九妹长得乖巧伶俐,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董老爷更是对女儿疼爱有加,很小就给九妹请了一位私塾先生在家教授她传统文化。说来有缘,私塾先生有六个女儿,老年又有了个宝贝儿子,取名七星,寓意像北斗星一样光宗耀祖,七星比九妹大三岁,特别的淘气,家人都管不了,于是征得董老爷同意后,私塾先生把七星领来为九妹伴读,七星见了九妹后也不淘气了,两人欢喜得不得了,两小无猜一起读书,青梅竹马就像一对小夫妻。
  后来七星的二叔从南洋回家,想把七星带过去重点培养培养,因为虽然七星的二叔生意做的很大,但没有孩子,私塾先生为了儿子的长远发展就忍痛割爱同意了。七星十岁那年他二叔带他下了南洋,和九妹分别时,两人眼泪汪汪,拉着手不愿意分开,两家人以为是小孩过家家,连哄带骗把两人分开。
  时光荏苒,九妹长成了远近闻名的俊俏大姑娘,窈窕的身段,大大的眼睛,乌黑的头发,肤若凝脂,指如白葱,上九妹家为名门望族的公子哥们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但九妹就是不答应,董老爷无计可施,当然私塾先生知道为什么,于是故意拿着七星二叔从南洋寄来信来找董老爷,说七星非要回老家娶媳妇,还附带了一张七星的照片,私塾先生让董老爷写信劝劝七星,旁边偷听的九妹脸一红,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上前从私塾先生手里夺过照片就跑到闺房里去了,董老爷终于明白了九妹的心思,第二天就告诉私塾先生自己的想法,于是私塾先生就拖媒人到九妹家提亲,下了聘礼定下婚礼日期,阴历八月十六是九妹和七星结婚的大喜日子,整个九曲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当人们散去后,洞房花烛夜里七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娇妻抱上床,九妹娇喘吁吁地让七星吹灭蜡烛,可新婚之夜七星非要看看九妹的胴体,九妹只好顺从了,但当七星掀开被子准备同房时在新房窗户下听音的孩子们听新郎发疯似地大喊“鬼啊”,原来九妹出生时因为返祖的原因,尾骨多出了一条小尾巴,长大后有一扎多长,其实如果小时动个小手术就好了,只是董老爷太疼爱女儿,怕她受罪,于是就把这事给隐瞒下来了,再说九妹自己平时也特别注意,从小就养成了站着做事的习惯,街坊邻居都没发现,但新婚之夜一激动尾巴就不小心露出来了,七星受到惊吓,当时就晕过去了,一桩美满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后来,九妹带着遗恨离开了家乡去了美国,七星也懊恼地返回南洋继续做他的生意。两人虽然分手了,但彼此都挂念着对方,时常捎信打探对方的情况,并且两人都没有再婚。人们渐渐忘记了九曲巷里发生的这件凄美的故事了。好事多磨,有时命运就是这么巧,两人分开半个多世纪后,九妹早已成为香港某心脏病医院的外科专家,一天,医院请她为一个德高望重的爱国企业家做难度较大的心脏搭桥手术,没想到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七星董事长七星,九妹是百感交集,亲自在家属一栏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九妹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成功做完了手术,当九妹摘下口罩,轻轻在还没有苏醒的七星脸上吻了吻,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九妹和七星最后终于走到一起了,两人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日期依旧定在了阴历八月十六,花烛之夜两位老人喜泪横流,九妹从包里拿出一个金制小圆筒,从圆筒里边取出一枚精致的耳勺,耳勺的手柄是用印度尼山檀香木做的,散发出幽幽的香味,耳勺像是骨质做的,九妹含泪告诉七星,耳勺是用她被割去的尾巴骨头做的,当初因为它吓跑了他俩的爱情,现在要让它保佑他俩长命百岁,七星深受感动,亲吻着这枚耳勺,九妹和七星一起幸福地度完了生命最后的旅程。
  柳毅与小龙女的爱情传说
  唐朝李朝威的《柳毅传》记载了落第书生柳毅救小龙女后小龙女费劲周折报恩相嫁的浪漫爱情传说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寒亭朱里镇亓家庄,如今这里仍有柳毅读书处、柳毅井、柳毅桥、柳毅祠、柳毅山、天池和海眼等与传说相互印证的景物,并且亓家庄的家谱中也有柳毅的名字。
  据说柳毅聪明善良,从小酷爱读书,一心想报效国家,有一年他进京赶考,他的文才好,但内容针砭时弊,自然名落孙山,郁闷的他只好打道回府,路上遇到一个放牧的女子,她姿色绝伦却满脸悲伤,柳毅走过去问她怎么啦,女子含着眼泪告诉柳毅她的丈夫对她时常家暴,她受尽凌辱,小龙女请求柳毅帮助把自己偷偷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寄给家人,她把自己的牧羊杖给了柳毅,让柳毅去滨海找一棵橘树,用牧羊杖在橘树上敲打三下后会有人来接他,善良正直的柳毅立即就答应了女子的要求,直接去了海滨,找到女子说的橘树,用牧羊杖在上边敲打了三下,他突然就下入了水中,来到了龙王殿,原来这个美丽女子是渤海龙王的小女儿,看了小女儿的信后渤海龙王非常难过和愤怒,小龙女的龙叔闻讯自己的侄女受到凌辱,立即带领官兵出海捉拿泾河龙王,经过激战将自私暴孽的泾河王斩杀,将小龙女救了出来。龙叔带着小龙女和柳毅回到龙宫,渤海龙王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小龙女回家和感谢柳毅的帮忙,龙叔借着酒劲在宴会上想把小龙女下嫁给柳毅,柳毅想人行仗义不是为了图回报,他委婉地谢绝了龙叔的好意,说自己的父母还没见过小龙女所以不能这么仓促就定下,于是在龙宫吃喝了一顿就告辞了。柳毅回到家乡后,乡亲们听说柳毅的做法后都赞扬他的做法,但柳毅却不时想起他和小龙女的相遇过程,想起小龙女的美丽容颜,他明白自己已爱上小龙女了。再说柳毅离开龙宫后,小龙女早已被柳毅的正直和善良所吸引,不仅仅是为了感恩,更多的是思念,于是他说服龙王,变成了人间卢氏家的一名女子,并托媒人去柳毅家撮合,柳毅冥冥之中就欣然同意了,洞房花烛夜当他揭开新娘的头盖时他惊呆了,新娘是如此美丽,感觉太像小龙女了,他细细端详新娘,夫妻俩相亲相爱,孝敬父母,接济相邻,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不久两人喜得贵子,终于小龙女把实情告诉了柳毅,说她就是小龙女,是专门下凡到人间来报答柳毅的,柳毅感慨万千,愈发爱小龙女了,有一天小龙女告诉柳毅,她非常想念父王了,想带柳毅和孩子一起回龙宫,柳毅欣然同意,于是就在自己院子里挖了个水池,一家人去了滨海,龙宫得知小龙女一家要回家,上上下下非常高兴,渤海龙王专门派出武士出宫迎接,龙宫内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庆祝团圆。再说柳毅一家离开后,院子里的池子水不断向外涌,形成水泛滥,当地百姓只好设祭立祠,从此水池便安逸了。唐太宗东征朝鲜,路过寒亭,得知此事后就封柳毅为河平王,封小龙女为善国夫人,从此这个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每逢天气干旱,人们便在祠堂烧香拜柳毅。
  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传说故事
  我国有四大浪漫爱情传说,其中被人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位居其首,其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诸城。
  早在晋代或南北朝时《梁祝》的爱情故事就已在诸城广泛传播,传说梁山伯出生在现在的诸城市相州镇的梁山屯,在梁山屯的西北约三里远的地方有个一座小梁山,山上至今还有塾堂遗址,也就是梁祝相识的学堂,再沿着小梁山向西行十八里路就到了石桥子镇,现在仍有一座古老的桥的遗迹,从石桥子镇继续向西几里路,就是祝英台的家,也就是祝家楼,从朱家楼向北,便到了里丈村的“梁祝冢”,在冢的旁边有一条路,这条路通往安丘市官庄镇马家庄村,也就是祝英台父母逼迫祝英台嫁给马文才所在的村子。传说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从小体弱多病,他的家在他小的时候很富裕,后来就衰败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在小梁山上的学堂读书。祝英台是该村祝员外之女,小名九红儿,因那个时代女子是不允许上学的,于是祝家人让祝英台女扮男装小梁山求学,在这里她和梁山伯相识了。祝英台女扮男装上山求学,两年过后竟然无人知晓,直到第三年临近毕业时才被老师发现了倪端,老师发现祝英台小便时和别的男生不一样,于是就让学生的师母暗中观察,最后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但为了不破坏祝英台的名声,就没有张扬。在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里,祝英台被梁山伯的善良和敦厚打动,深深爱慕上了梁山伯,但梁山伯虽然也喜欢祝英台,但他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所以只是以兄长的情谊对待祝英台,在毕业那天,梁山伯送祝英台一直送到石桥子的石桥上,两人才恋恋不舍分手。回到家后,祝英台思念梁山伯,于是就派人邀请梁山伯去她家玩,梁山伯这时才发现祝英台是女子,他懊悔不已,感情不能自拔,立即就向祝英台求婚,可惜祝英台的父母早已强行将祝英台许给马家的公子马文才,祝英台父母坚决不同意梁山伯的要求,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痛苦万分,郁郁寡欢的梁山伯回到家后相思成疾,一年不到就死了,死前梁山伯让他母亲在他死后把他埋葬在里丈河北崖,因为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马家庄子村,祝英台出嫁一定要经过此地。得知梁山伯死去的消息,祝英台悲痛万分,也有了想随他去的想法,祝英台出嫁前三天不吃不喝,到出嫁那天,天气晴朗,她提出花轿必须经过里丈村,否则她绝不上娇,于是来接媳妇的马家人同意了她的要求,花轿刚到冢西的古道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祝英台立即要求落娇,来到梁山伯的墓地前,抚摸着梁山伯的石碑,祝英台悲痛欲绝,诉说着对梁山伯的思念,趁人不备,一头向石碑撞去,当场死亡。经过梁祝两家商议,把祝英台也葬在了梁山伯的墓中,现在在通往马家庄子村的旧道旁,土堆上有座高高的大墓,封土上有两个坟头,这就是梁祝冢,他俩可以永远相伴了。据说祝英台下葬时风和日丽,一对蝴蝶从棺材缝里飞了出来,围着坟墓飞来飞去,急得马文才赶紧围绕着坟墓拉了一圈蒺藜。
  三姑下嫁猛子的爱情传说故事
  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青州市井塘古村,不仅以特有的古建筑群而远近闻名,而且衡王女儿和打柴郎的爱情传说又为这个古村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在井塘古村附近的悬崖上有两株夫妻槐,根茎相互缠绕,拥抱而生,见证了衡王女下嫁打柴郎的爱情传说。
  衡王是嘉靖的兄长,封地在青州。第三代衡王朱载圭,为人正直,不嫖娼也不纳妾,和王后非常恩爱,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也没有生出个世袭的儿子,衡王朱载圭的三女儿名字叫三环,仆人都称呼她为三姑,生下时哭啼不止,整天哭来哭去,衡王和夫人很是头疼,换了好几个奶妈来伺候三姑也不行,有一天三姑又开始哭个不停,于是衡王夫人、奶妈和丫鬟们抱着她来到王府外溜达,碰到来卖柿饼的吴氏妇女杏花,三姑一看到杏花就破涕为笑,衡王夫人很是吃惊,于是就邀请杏花来到王府,并请她来给三姑做奶妈,杏花也愉快地答应了。杏花有个儿子猛子,大名叫吴仪宾,和三姑一样大,杏花有时伺候三姑时也带着他去王府,于是猛子和小姑在两小无猜中渐渐长大,两人暗中互相产生爱慕情思,但猛子深知他一个打柴的怎能娶衡王的女儿呢,他苦恼万分,衡王前两个女儿虽然选的夫婿都是官宦富家子弟,但两个夫婿身体都不是很好,结婚不久两个夫婿相继病逝,让两个女儿早早守寡,所以衡王决定举办抛球择婿,把最疼爱的三女儿嫁给一个身体好的富家男人,于是就发布公告,在青州四个城门张贴,抛绣球择婿定于正月初六在衡王府门前举行。当三姑告诉猛子这个好消息时猛子很高兴,并告诉他到时她会把绣球抛给他,但他担心绣球会被别的男的抢到,于是他回到家就开始琢磨,后来他到外地买了几只鸽子训练,从高处抛下绣球,让鸽子们去抢。春节前恒王便在衡王府前搭起彩楼,正月初六这天,衡王府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官宦富家子弟们早早就来到了彩楼前,抢占有力位置,希望能抢到绣球,猛子也带着自己训练的鸽子来到了彩楼前,他躲在富家子弟们的后边,楼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三姑在丫鬟们的簇拥下一出来,楼下的富家子弟们一阵骚动,三姑看见外围的猛子就把绣球朝他扔去,说时急那时快,猛子把笼子里的鸽子立即放出,鸽子们争先恐后地飞向绣球,富家子弟们眼睁睁看着一只鸽子叼起秀气飞到了猛子的肩膀上,围观的百姓们一阵欢呼,楼上观看的恒王脸上一脸不高兴,虽然他知道猛子长的魁梧,人也憨厚诚实,但他家太穷了啊,但三姑却高兴地跳了起来,满脸绯红,猛子拿着绣球高兴地看着楼上的三姑。虽然猛子抢到了绣球,衡王就是死活不同意把三姑嫁给他,于是三姑就绝食,衡王和王后疼爱女儿,于是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为女儿筹备了丰厚的嫁妆,还命人修了官亭,在井塘村大兴土木,建了了三姑楼和郡马府,在村周围建了围墙,形成一座特别的石头村,为了方便女儿回娘家,衡王命人在王府和井塘村之间用青石板修建了官道,衡王隆重地把女儿嫁给了猛子,从此三姑和猛子在井塘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那时起,每年过年期间,在青州市都有开城门过大年的习俗,每天早上九点左右,古城里挤满了人好不热闹,人们除了欣赏古建筑群,还要观看“衡王嫁女”的民俗展演。衡王不及门第观念,把女儿下嫁给老百姓的孩子,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美谈。
  慧明和贤和的爱情传说故事
  位于临朐县城西边的石门坊,因为它的入口处双峰耸立像门一样而得名,是山东省重点风景区,而慧明和贤和的美丽爱情传说,更为石门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颜色。
  石门坊有十五处天然洞穴,自古便有“洞天福地”的美称,其中的盼僧洞和尼姑庵曾便是慧明和贤和发生爱情的地方。传说有一个长相非常好看的农家女子,13岁时因家境贫寒被父母卖给别的人家,后来出家到石门坊崇圣寺当了尼姑,法名为慧明,她每天打坐修行,但她内心却非常不满当时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现状。据说有一天在去佛堂的路上,慧明遇到了年轻的和尚贤和,两人一见钟情,从此两人经常在附近茂密的山林中幽会,现在石门坊的盼僧洞就是当时他俩幽会的地方,这个洞不到两米高,上边是一小口,下边是一大口,中间有一个石头做的座位,人从下面的大口进入,坐在里边可以从上边的小口看到外边的人,而外边的人却看不到里边的人,这个地方是非常适合恋人幽会的。后来有一次慧明和贤和再次幽会时被一个路过玩耍的小和尚无意给发现了,小和尚告诉了主持僧关于慧明和贤和的秘密,主持僧大怒,立即命人把他俩抓回,当着大家的面把贤和鞭笞五十下,并随即逐出山门,同时把慧明尼姑幽禁起来,让她好好反省,悔过自新。被逐出山门的贤和,思念慧明,恨透了佛法,逐渐产生了厌世的念头,终于有一天贤和来到大海边,呼喊着慧明的名字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被囚禁起来的慧明,整日思念贤和,积郁成疾,也萌生了轻生的想法,慧明的痴情感动了林中的仙鹤,仙鹤用机智把慧明救了出来,只可惜慧明却再也见不到贤和了。人们为慧明和贤和的爱情所感动,为了纪念他俩的爱情,就把他俩约会的的洞取名为“盼僧洞”,在盼僧洞旁边又人工建造了尼姑休息的地方“尼姑庵”。
  汉武帝与李夫人的爱情传说故事
  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高密剪纸以雅拙淳朴的造型、精巧绝伦的构思、灵秀细腻的韵趣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故事,关于高密剪纸,有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就是汉武帝和李夫人的真挚爱情故事。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李夫人是西汉汉武帝的宠妃,长得倾国倾城,是难的绝世佳人,她多才多艺,懂音律,会跳舞,充满智慧,备受汉武帝宠爱,只是她红颜薄命,实体虚弱,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后很快就病倒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汉武帝去看望她,但她用被子盖住自己的脸,不让汉武帝看到,她深知汉武帝宠幸她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美貌,一旦色衰了,宠爱便不会存在了,她不希望以黄瘦的容颜面对皇上,汉武帝以封赏来诱惑她,她也拒绝了汉武帝的要求。不久李夫人就病逝了,被追封为皇后。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痛苦万分,寝食不安,时常怀念她,官员们也无计可施,这时有人报告说高密这个地方有个叫李少翁的人,懂神仙方术,能把李夫人的魂找来,汉武帝一听立刻就高兴起来,于是派人去高密把李少翁请来,李少翁拿出麻纸和剪刀,一会儿剪了个李夫人的影像,挂在帐幔中,晚上又在帷帐里点起灯烛,这样李夫人的影子便映照在帐布上,随着风吹帐幔起伏,就像真的李夫人回来了一样,汉武帝惊喜万分,想走上前去,但李少翁告诉汉武帝不能靠近李夫人,因为活人和死人靠近后,会对活着的人折寿,于是汉武帝百感交集,作诗一首:“是也非也, 立而望之, 翩何姗姗起来迟?”李少翁的做法减轻了汉武帝的心病,传说中这可能是高密剪纸的起源。
  讲好潍坊爱情传说故事,夯实潍坊浪漫底蕴,打造浪漫鸢都,潍坊爱情传说故事为潍坊的“文化名市”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作者简介:曾抗,潍坊学院副教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