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20 19:40
鄌郚总编

半路改行说

  半路改行说
  燕汝泮

  昨天去赴宴,席间有位朋友对我说,你是“半路改行”。我马上明白了他说的“半路改行”是什么意思。
  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始于1980年,那个时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窝在农村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当兵,接班与我无缘)。梦想通过文学创作来跳出农家门,改变命运。于是,就开始了习作,每年都创作诗词,小说,散文等作品二十多篇(多是模仿)。不断投给报纸、杂志,希望钢笔字变成铅字。
  这样坚持了三载,投稿近百篇,也没在报刊、杂志发表只言片语。虽无成果,但已经“名声在外”成为了寿光县文艺创作骨干,参加过多次文学创作培训班。
  幸好,1983年《北洛乡》志开始编纂,我被时任北洛乡文化站长的郑滨海(曾任寿光博物馆长)选中,到文化站上班,成了最年轻的编辑之一。乡志编纂结束,竟然阴差阳错地从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一干就是30年)。
  期间我没有搁笔,仍坚持创作,直到1987年,我写的一篇小说发表在《农村大众》上,还获得了寿光县文艺创作优秀奖。
  一晃十几年过去,我没有丢弃梦想,直到1998年,我创作的《寿光蔬菜的传说》(3万字)在《寿光报》连载,才让我在寿光文学圈崭露头角。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08年,街道领导终于发现了我这颗“明珠”,让我脱离了计生办,专业从事街道的文化宣传工作。才有了我的第一部作品集《弥泮燕语》的问世。
  2014年已经退居二线的我,在档案局副研究员葛怀圣的推荐下到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编辑《寿光市志》。编辑之余,写出《寿光抗日史诗》一部。2017年又创作出《孝星闪耀》一部。个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农村文化人才”、“寿光文化之星”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并非是“半路改行”取得,而是原自近40年的坚守和初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