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20 21:33
鄌郚总编

穆 陵 关

  穆 陵 关
  张铭璇

  穆陵关位于沂山主峰东南二十里处,界于长城岭和书案岭之间,羊(口)—临(沂)公路由此而过,其阳沂水县,其阴临朐县,俗谓“关顶村”者,即此也。历史上的穆陵关多归临朐县管辖,惟北宋及1949年至今归沂水县管辖。
  临朐境内古齐长城,在清光绪《临朐县志》的记载是:“西起博山县岳阳山凤凰岭,东随大弁山入安丘界。”现经百年沧桑,行政区划屡次改变,齐国长城遗迹西端今处临朐县箕子山西南之大崮,经南坪山(沂源县内叫长城岭),沿山脊蜿蜒东去,经高嘴子、驴皮崮、马头崖、聚粮崮、大崮崖、笔架山,再沿大山东和小山东之间山岭至篓峪岭,沿山脊东至沂山西、南,再沿根腿与朱家峪之间山脊至穆陵关,由邵家峪入安丘境。此乃齐国长城临朐段的主线。另外在穆陵关北尚有两条长城复线。第一条是从根腿岭东北去,经灰泉子南岭、南草山亭、祝家店子北、大关一带到太平山(即古大岘山)而沿安丘、昌乐县界山脊东去。第二条复线是在大关以北二十里处的小关村,向东、西方延伸。本段长城并不与长城主线相连,只是在穆陵关北、青莒驿道上东西依山筑墙,设立关卡以守御而已。小关、大关、穆陵关,俗谓“三关”。清康熙《临朐县志·疆圉险要》记载:“穆陵三关横亘,长城险阻可守。”穆陵关居南,位处长城主线,地势高峻,首当其冲,堪称天险。大关次之,小关又次之。不过在穆陵关与大关之间,青莒驿道地处南北狭谷之中,两侧山岭高耸,雄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后,埋兵布阵,战无不胜,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小关长城仅为大关之辅,败北之将、漏网之鱼俱在此束手就擒。此则穆陵三关之重,“齐南门户”之称实不为过也。冬日自关南北望,则见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遂成“沂水八景”之一,名曰:“穆陵停雪”。
  穆陵关历史悠久,巍峨险要。《齐乘》云:“沂山山顶有二冢,相传周穆王葬宫嫔于此,故大岘关因号穆陵云。按:周初封太公,已有南至穆陵之履。岂曰穆妃而得名乎?盖二冢不知谁氏之葬,反因穆陵而附会也。”由此可见“穆陵”地名出现在周穆王之前。所谓“穆妃陵”者,乃是曲解“陵”字,以“帝王坟墓曰陵”而自锢思路、望文附会而已。《古辞辨》释曰:“陵者,大土山也。”《尔雅·释地》云:“大陆曰阜,大阜曰陵。”《说文》亦曰:“阜,大陆也,山无石者。”可见,陵指顶平无石之大土山也。穆陵一带,地处长城岭与书案岭之间,遍地砂石,因年久风化,砂岩已成砂土,故视其为无石陆阜则恰如其分。再者《齐乘·大岘山》云:“其山峻狭,仅容一轨,故为齐南天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由此而论,齐南天险仅容一轨,其峻狭之势,足可称陵。 由于此地本处牟夷地界,遂有“牟陵”之称,后演化为“穆陵”。至于牟夷者,本为东夷民族。东夷共分九夷,其中大者有莱夷、牟夷、淮夷。在牟夷之中又有莒牟、东牟之分。此则莒牟地界,故称牟陵者也。这便是穆陵之由来。由于战国之前此地即为青莒间南北通衢,在姜齐之末、田齐擅政之时,田齐桓公、威王、宣王、湣王修筑齐国长城,设关此地,遂名:“穆陵关”。何以致此?盖因此地在东西横亘的沂岭丘冈上相对高度较低,其南北俱为沟谷,连接青莒交通要冲。在以车战为主的战国时期,要想打赢仗,必须将辎重补给跟上,即俗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否则便不战自溃。尤其是战车和粮草,面对崇山峻岭则是束手无策,只有寻找地势平缓,前后贯通之处,即如穆陵关处者,方可通过。此亦关卡重要之所在,穆陵关之所以成为齐南天险,盖因地势独特耳。正如苏东坡《超然台记》曰:“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而尚父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至若“穆陵”一词,《左传·僖公四年》在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时,管仲面对楚使“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何故之涉吾地”的幽默问辞回答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其中穆陵,指楚境穆陵,位于淮南一带。《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齐)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由此可见:周成王使召康公对齐太公的口头授权是在“管蔡作乱,淮夷畔周”的形势下,气极败坏地把本属淮夷占据的“穆陵”口头转授给了齐太公。而齐太公在征服了淮夷之后也没有把穆陵纳入自己封国之内。周武王初封之齐国,在《史记》中仅说“封师尚父于齐营邱”,并未注明权属界限。从有关史料来看,西周封国八百有余,彼时人烟稀少,多在人口稍多的地方封立诸侯国家。而国与国之间多被荒无人烟的森林、荒地所阻隔,并没有确切的国别疆界。齐长城沿线的“城子”地名即可为证,详情请看本书《阳城及城子考析》。战国时期,由于国家之间争夺人口财产,才有了后来的疆域之争。由于在齐国南部也有“穆陵”地名,所以管仲在提兵入楚境,面对“风马牛不相及”的幽默讥讽下才遁辞巧辩。管仲心里明白:师出无名则难以立足,于是偷换概念,巧言诡辩,借齐、楚均有“穆陵”之实而掩师出无名之短。齐国疆域岂有隔国之土?作为外交辞令,或许称之曰能;作为私交处世,则是背信弃义的无赖之举,大大不可提倡。但可以理解管仲话中“穆陵”确指楚境穆陵,同时又证实“太公赐履”的穆陵疆域相对于东、西、北三地而言,又确确实实是指今沂山东南穆陵山。
  自从战国时期齐国修筑南疆长城、设立关卡之后,穆陵山便成为名副其实的穆陵关。晋安帝义熙五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师伐南燕,兵过大岘山而南燕兵龟缩不出。刘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曰:“吾事济矣!”麾下问其故,裕曰:“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原来南燕君主慕容超刚愎自用,凭险自弃,认为“岁星居齐,不战自克,”;以致晋兵顺利而轻易地经过“山形峻狭、仅容一轨”的齐南天险穆陵关!当天真的慕容超试图在临朐城南背水一战时,刘裕以车四千乘为左右翼,方轨徐进之同时,遣兵袭敌后。燕军大败,以致国亡。
  刘宋景平元年(423)檀道济救青州,刺史竺夔次临朐。魏刁雍谓其将叔孙建曰:“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阵,大岘以南,处处狭隘,车不得方轨,以诸将所募兵据险要之,破之必矣!”魏军以“天暑军疫”不敢从,烧营及器械而遁。可见彼时穆陵天险,足可凭恃,智者可藉此而胜,懦者则亡。
  梁大通元年(527)夏侯夔帅壮武将军裴之礼攻克穆陵关。 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奠定帝业之时,曾战至穆陵关。因穆陵关守将韩通天生神臂,以致赵匡胤麾下无人能胜。赵匡胤到沂山神庙中求神助战,并许诺一旦定鼎天下,将至沂山重修山神庙。沂山山神庙道人乩语以谶:“韩通神臂已就缚,午时攻关如破竹。”赵匡胤回到军中,传令“巳时开饭,午时攻关。”当他们吃饱喝足,登山讨战时,韩通军队正要开饭。赵匡胤率将攻杀过来。劳累了半天而饥肠辘辘的韩通军队士气低弱,一触即溃;即使主将韩通也腹饿无力,双臂神功竟难以施展,形似醉汉而轻易就擒。赵匡胤挥师强攻穆陵关,韩军大败,遂将韩通缚住手足倒拖马后,策马驰骋。今之地名“道托”村,即由此而得。而“韩家曲”村本名“韩家哭”,系因韩通死后埋葬之处,韩氏眷属哭奠于此,故名地“韩家哭”,后改称“韩家屈”,意即韩家冤屈。有关与此者,清人王明远《戏题东镇庙壁诗》曰:“我来沂山云荡胸,路阴一径取灵宫。松柏无端判尧汉,银杏何不别雌雄?齐东野人好事者,穆陵关上打韩通。赤土韩通血牙石,韩通骨倒拖死矣!”
  北宋时期,朝廷设“穆陵关镇主”率兵丁把守此关。金贞祐三年(1215)李全率兵扼穆陵关。翌年金国在穆陵关下置穆陵县,以强化穆陵关戍守工作,并设“穆陵关捉杀盗贼官。”四百年后,明代进士傅国于明末游历此地,在穆陵县故城内以所见赋诗《普照寺》三首,其文曰:“古寺穆陵县,县墟寺亦荒。寺犹余断碣,县杳无遗隍,柏剪荫仍绿,泉幽水益香。草根残碎瓦,人说古僧房。”“何年开化域,此日见真如,溪韵晴钟湿,山烟碧殿虚。乾坤一大梦,今古几蘧庐。坐久霜风起,满山黄叶疏。”“参差乱石里,磨灭一碑孤。县已迷踪迹,寺知定有无。饮泉来独鹤,争果斗双鼯。惟有孤松影,长存先大夫。” 元顺帝至元二年春二月己丑立穆陵关巡检司。元至正十一年(1351)朝廷命武德将军、益都路副达鲁花赤贴木耳创建穆陵关戍楼,修造兵室,扼隘于此。昔日关楼倩影,今人难睹风姿。但从关楼遗址考证,足见旧日辉煌:穆陵关楼东西五十余米,南北三十余米。关门高阔,拱券其上,带钉门扉,早晚启闭。石匾“穆陵关”,镶嵌关门额。门洞深邃三十余米,幽暗阴森,威严可怖。危楼高耸,雄壮威武。垛垛城堞齐列关楼之外,阵阵风铎敲催路人行色,息鼓弛弓不减雄关威仪,秋雁悲声反添兵卒苦泪。关楼左右百米,各有裨楼一座,探身城墙之外,布置机弩其中。百丈射程,足令敌兵丧胆;三楼联袂,堪当铁城一线。萧萧战马关前落,辚辚兵车弃路缘。
  明洪武三年(1370),朝廷在穆陵关设巡检司,置巡检官一员,领弓兵百余人,盘诘路人,勘察奸宄。
  明嘉靖《青州府志·关梁》记载:“临朐穆陵关,一名大岘关。”“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府杜思增修关楼、公馆,添设弓兵二十人。”并可带眷属四十人。今之关顶村,即从此而立。据明代傅国《昌国艅艎》记载:明末穆陵关驻守弓兵三十人。清代沿袭明制。民国十八年(1929)春,辟修公路,绕关而行,以致关楼依旧,保存完好。穆陵关顶曾有金、元、明、清碑碣十余幢,其中便有明正统间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
  瑄《穆陵关诗碑》。可惜!在二十世纪这个以破坏文物为“文化革命”的年代里其碑大多被毁,迄今惟剩两块残碑而已。穆陵关楼、门洞亦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毁无遗。
  张未弛,原名张铭璇,山东临朐人,《临朐名胜志》作者、《九州名胜》主编,个人博客:网易历史名博张未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