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21 07:22
鄌郚总编

我是手艺人

    我是手艺人
    -
    齐增升:一方砚台包含万物
    -
    与砚结下不解之缘
    齐增升接触砚雕的时间并不算长,而成名却较早,这让人不得不承认,他对砚雕有一种特殊的天赋。1986年,齐增升出生于寿光纪台镇一个书香之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喜读诗书,痴迷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后来接触砚雕艺术后不能自拔的原因。”齐增升笑道。
    2011年,一位朋友从青州给他带来了一块红丝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用篆刻刀小心翼翼地刻了一方砚台,砚雕的第一件作品就这样诞生了。砚雕完成后,他拿给朋友赏玩,没想到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朋友的称赞和鼓励极大增加了我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回忆当时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他仍旧掩饰不住与砚雕结缘的欣喜。从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开始,齐增升一脚踏入了砚雕艺术的大门。
    其实在正式接触砚雕之前,齐增升也从事过许多与雕刻、雕塑相关的职业,包括模具设计、玻璃雕刻、木雕等。而自从与砚雕结缘以后,他发现砚雕是一门综合艺术,诗、书、画、印、刻等都囊括在内,创作起来感觉自己之前所积累的知识远远不够用。“砚雕做起来相当具有挑战性,可以充分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并且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创作,再学习的过程。”
    “一开始做砚时,最难的就是对砚本身缺乏深刻的认识,概念很模糊。”回忆自己刚开始学习砚雕的那段时光,他感慨颇深。那时,他只知道在雕工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砚之为砚”的制砚理念。面对遇到的诸多困难,齐增升并没放弃,而是通过不断向老师前辈们请教以及与砚界同行交流,逐渐加深自己对砚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
    利用天然纹理设计创作
    齐增升的砚雕创作从青州红丝砚入手,逐步拓展至鲁砚的其他砚种及端砚、歙砚等。识砚坯,造砚形,从设计到操刀雕刻,从一般雕刻到因材施艺的创作,齐增升流连于传统砚雕的海洋里。为了有所创新发展,他忙里偷闲,一边学习古诗词、传统书画,一边设计图案、精心雕刻。“砚雕中的一招一式都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不断的感悟才能做好,只有‘通文史,精六艺’才能创作出好的砚雕作品。”
    多年和砚石打交道,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上等砚石、分多少门类以及如何把砚石天然的纹理和创作者的意图巧妙结合,打造成独具风格的砚台。
    在齐增升的工作室里,他正在做一方佛教题材的人物红丝砚,他利用石头天然的颜色和纹理,雕刻出传统人物,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齐增升表示,佛教人物属于砚雕特殊题材,既需要庄重,又需鲜活,对雕砚者的素养与技艺要求很高。齐增升雕的这块砚较大,很多时候,他坐于砚前,凿、雕、刻,一个姿势就是数小时,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齐增升介绍,一方砚台要经过选料、设计、雕刻、磨光、上光等工序。设计图案要按砚坯大小、质地优劣、形状方圆等赋以不同图案,将图描于砚坯上,循图雕刻。雕刻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刀法分轻、重、徐、疾,要刚柔相济,图案布局得当,疏密相间。砚刻完成后,砚面和图案必须磨光。“先用细石将砚通磨一遍,再用细沙纸水磨至手触无铓为止。图案部分可撒些细金刚沙,用牙刷磨光。”齐增升表示,为了砚台能永久收藏,他还会特别对整方砚台打腊防护。
    对于齐增升来说,做砚雕最难的是雕刻所体现的文化和艺术性。“本来石头价值不高,但经过设计思考,将天然纹理利用起来,艺术的价值就提高了,不能从单纯雕刻的做工来衡量了。”齐增升指着手上的一块波若砚说,这是他从废料堆里捡出来的石头,可能只值100来块钱,但是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价值要上万或者几万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砚的实用功能已逐步退化,已经从古代的实用器转向了收藏品,当代人对砚的需求也与古人有了很大差异。“我认为当代砚雕创作关键在于,我们既要保持传统砚雕中‘以用为上’的制砚理念,又要结合当代审美观,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对于已经把弘扬砚文化奉为终身事业的齐增升来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入古出今,为砚文化的发展和推动尽一份力量。
    齐增升喜欢把自己的想法用砚去表达,把自己对砚雕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博大精深地文化的理解都融汇到每一件作品当中。人生如砚,对于齐增升来说,一方小小的砚台就是他心中广阔的天地,包含万物,容纳众生。
    -
    汉方:巧手赋予泥土活力
    -
    感受泥土魅力
    汉方的工作室位于济南仲宫镇上海街,这所房子外型独特,是汉方的一件作品。房子参照中国最古老的馒头窑造型建设,有6层楼高,面积几千平方米,房内每个角落都摆放着汉方的作品及他的藏品,处处都带给人惊喜。
    汉方,本名韩昉,1972年生于昌乐营丘的一个小山村,从事陶艺制作已有20年了。汉方塑造的泥人造型夸张,生动鲜活,他的手似乎有魔力,塑出来的人物表情及动作自带喜感,虽夸张但自然。在汉方看来,泥是有魅力的,泥的自然活性令它的可塑性非常强。汉方的手里拿着一个憨态可掬的泥塑娃娃,他要把头部趁着泥软的时候,做出他想要的形态。“可以随意展现泥人表情的变化,比如说,看他现在张着嘴,我可以让他张得再大点,表情、味道就又不一样了。”汉方边说边挤压泥人的面部,泥人的表情更夸张了。汉方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很多人可能没见过,利用泥土的特殊属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他一直追求和坚持的东西。也正是这样一种个性化的创作方式,让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无法复制。
    汉方大部分作品都是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陶艺人物,他创作的陶艺人物,第一眼看上去外表粗犷,按照世俗的审美标准,可以说一个一个的比着丑。汉方注重写意,人物造型和比例极度夸张,但细细品味,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汉方做过很多这种形态的作品,山东汉子的系列,其中一个泥人仰天大笑,肩上披着毛巾,左手抱着酒缸,右手拿着酒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狂犷形象跃然而出,生动鲜活,粗中带细,耐人寻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这个眼睛表现出来的是他在非常投入地唱歌。你再看一下这一个,泥人的眼睛和表情、注意力都表现在听上。他们眼睛、鼻子和嘴的表情以及表现出来的神态都不一样。”汉方介绍着他的作品,他指着拉着二胡的泥人说:“这个取名为《今儿真高兴》。”汉方说这个泥塑是怀念小时候他家的三大爷。三大爷是村里唯一一个会拉二胡的人。“夏季,三大爷在院子里乘凉,脖子上搭一条毛巾,又能打蚊子,还能擦汗。他拉着破旧的二胡,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那是我儿时听到的唯一的音乐,比任何音乐都好听,儿时的情感、乡村的记忆是抹不掉的。”或许是汉方倾注的感情太浓,这个泥人陶醉的表情也感染到了观者。
    -
    放弃工作,潜心研究陶艺
    汉方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当时没有专门的画笔,他把电池砸开,用里面的碳棒当画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把全村的墙面上都画满了画。泥土也是汉方的最爱,村子里有条河,河里的泥特别细滑,他和小伙伴用泥巴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等晒干后还涂上红蓝墨水,红蓝墨水是当时他能接触到的唯一染料。在汉方看来,儿时的经历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在不经意中影响了他的一生。
    1992年,20岁的汉方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影视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但他总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内心深处对做陶艺一直存着深深的热爱。
    汉方没做陶艺之前就特别喜欢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的东西。后来,他又喜欢上了古董,业余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收集古董上,欲罢不能。“听说哪个地方有什么遗址就跑去捡瓦片看上面的图案,我对这种东西有种酷爱。”汉方表示,当时,他对古代艺术品的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注重和敬佩的是古人通过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文化,虽然经常买到赝品,但他并不是特别在意。“就当是交了学费,其实赝品没有关系,很漂亮,我很喜欢。”
    从崇拜到自己动手模仿着去做,汉方对陶艺的爱一直在慢慢积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汉代出土的说唱俑。“当看到这眼前的器物,对我的心灵是一种非常大的碰撞,古代人能够把人物夸张的如此生动,真了不起。”汉方表示,陶瓷、陶俑一直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他想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他想学着自己去做。1999年,汉方决定放弃红火的广告公司,潜心研究陶艺制作。
    -
    作品难销,顶着压力坚持
    从1999年到2003年的四年间,汉方一直在摸索着陶艺制作,2002年他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把窑炉偷偷地放在了租来的一户农家小院儿内。试窑当天,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汉方第一次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泥胚变成了陶瓷。可在这个过程中,泥胚频繁出现爆裂问题,成品率极低。“因为泥在干燥的过程中有收缩,收缩过程中就会有损坏。如果不会烧制,很容易失败。”汉方在此之前对烧窑技术一无所知,他不断尝试,从什么都不懂到成为熟练的窑工,汉方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有了技术,不同风格的仿古陶瓷工艺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作品成型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汉方四处奔走推销自己的作品,却没有人喜欢。“后来回过头来想,我之前一直穿着古人的鞋子走路,很难走远。”汉方说,他从模仿开始,却始终摆脱不了模仿的痕迹,那时一度陷入迷茫。
    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活、家庭的压力,积蓄花光了,又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家人和妻子,汉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尽管处境很难,但是没有一点想要放弃的意思,我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汉方表示,他这人很“轴”,不轻易放弃,别人能做的他都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他还能做。汉方靠着强大的自信支撑着,去解决一切困难,他坚信,能忍多少事儿就能成多少事儿,顶着压力,忍着数落,在不被理解的那些日子里,汉方初心不改。
    随着对陶艺研究的深入,他越发爱上了这项艺术。“以前做什么都坐不住,现在完全坐得住,只要房子里有吃有喝的,我在里面关半年,都不去想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汉方越发理解什么叫废寝忘食,他回忆说,经常在吃饭的时候,一只手拿着馒头,另一只手拿着泥巴,也不知道多少次,他把泥巴当咸菜咬了。为了更好的表现泥人的表情,初期工具台上,汉方必备一面镜子,他对着镜子做出表情,然后再照着表情一点点做。
    -
    灵感突现,找到了创作方向
    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汉方沉下心来,废寝忘食地研究自己的陶艺作品,心静了,机会就来了。在2003年非典时期,汉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一个不经意的小插曲,让他突破了创作的瓶颈,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会做得很紧,比如说做泥人,两只眼睛一定要对称,嘴巴也不能歪,耳朵也要对称。”有一天,汉方拿着做成的泥人正在研究时,手一松,泥人“啪”地掉地上了。汉方难受至极,半天功夫白费了,但等他低下头看的时候,泥人摔出来的形状和表情及无意中出来的味道,让汉方惊喜万分。“我拿起来,捏了几下,出来的感觉竟出奇地好,我从这里找到了灵感,”没想到,陶艺一不小心掉到地上摔出的模样,比他之前的所有作品感觉都好,这正是他内心追求的自然生动。在此启发下,汉方终于做出了喜欢的作品。汉方说,做泥人很简单,通过作品表现丰富的内涵却很难,泥人的每一个部位都似无心,实则都经过慎密的思考,“在放松的状态下做出来的作品,观众看了也会放松。”汉方豁然开朗,“任何追求梦想的过程,都是曲折的,只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一定会柳暗花明。”
    创作突破了瓶颈,但是被人接受并非是水到渠成的事。汉方展出的作品曾引起热议,也引发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喜欢他作品的生动可爱,也有人不喜欢人物的夸张扭曲。汉方并不那么在意,“任何一个新生物的诞生,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汉方说,时间是检验作品最好的方法。随着参加的展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读懂了他的作品,接受了他的风格,大大小小的奖项也被他收入囊中。
    -
    千余作品,展现老济南印象
    汉方潜心艺术创作,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奖项拿过很多。2008年,他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雕塑作品《有朋自远方来》入选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国际奥委会收藏。在2009年举办的山东省第二届文博会上,这件作品作为主会场的迎宾雕塑再次展出,如今,一尊被放大的复制品成为山东大厦主入口的迎宾雕塑。也正是从那以后,汉方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
    2010年,汉方根据刘鹗《老残游记》对百年前济南的描述,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创作完成了群组人物《老济南印象》,作品人物近千件,场景道具全部采用陶瓷作为载体,将百年前老济南的四季、老济南的一城风光、十足风韵、百代风流、千古风彩、万般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里面有800多个人物,我做了不止800个。”他的《老残游记》在当年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中引起轰动。
    2010年底,应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要求,汉方开始创作群组雕塑“二人转三百年”,这是近三百年二人转发展的历史画卷,是关东文化风情的展现,也是东北人生活的缩影。
    2014年,汉方创作的群组人物《水浒一百零八将》历时两年的时间完成,在舜耕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济南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并成为展会的亮点。
    -
    刘国庆:感受木头温度,用心打磨
    -
    酷爱DIY木艺创作
    在南大营1789文创艺术园区,有一座恒温库——曾经的老烟库,这里冬暖夏凉,是存放木材的绝佳环境,刘国庆的工作室就在这里。走进近300平方米的仓库,阳光透过四米高的超大格子落地窗照射进来,室内格外明亮。刘国庆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工坊里,工作台上有序地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工具,几台木工车床在房内一侧,角落里堆放着各种木料。工坊内零星摆放着刘国庆制作的各式木制品,闻着木头散发出来的清香,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中,记者心中有一种冲动,渴望去了解这些物品是如何被打磨出来的。
    44岁的刘国庆自幼热爱手工艺,他在葫芦上雕刻图案、用铜丝编制工艺品,用铁片焊接成船,他做火柴枪、鲁班锁……许多不起眼的材料在他手上总能变成好玩的东西。刘国庆从事木工工具设备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十余载,深谙国外高端DIY木艺市场,了解木艺工具和设备的国际前沿信息,对各类木艺加工工艺有较系统的研究。工作之余,刘国庆一直进行木艺DIY创作。
    2014年、2015年,刘国庆连续两年赴中国台湾参加国际木工机械展览会。在展会上,刘国庆与英国资深车旋达人克莱夫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在现场进行了车削技艺展示,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木友们的赞赏。
    2015年,刘国庆开了自己的工坊——喜木时光,潜心做他喜爱的木制文创产品。一块木料在他的手中总是能“神奇”地变成各种好看又实用的物品:木制钢笔、碟碗、花瓶、蓝牙音箱、拇指琴、滑板……
    -
    坚守车旋木艺
    在传统中式建筑中,有一项蕴含了古代匠人博大智慧的结构方式——榫卯,通过木构件凹凸部位的严密扣合,就能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从而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变身成我们所认识的古建筑结构。榫卯结构体现出中华传统木艺的智慧与精髓,刘国庆制作的很多木艺品都选择榫卯结构。
    车旋木艺是刘国庆坚守的一项手艺,车旋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手工技艺,手艺高超的车旋师父凭借精巧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通过高速旋转的轴轮车削出上千种模具,从时兴的玩意儿到各式生活用具。在各种新型材料制品盛行之前,是熟稔车旋工艺的手艺人赋予木制品生命,让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木制生活用品逐渐被其他材料制品所代替,需求越来越少,可刘国庆还是会做些木制生活用品,他全心投入制作,尽力做到完美。
    刘国庆随手拿出一件自己用黑胡桃和榉木拼接而成的干果盘,记者发现,两种木料颜色一深一浅,拼成一个八卦的形状。“一件木艺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能制成成品。”刘国庆表示,原本两块不同的方形木料,画出八卦曲线,顺曲线切割,用胶拼接在一起,用夹具固定,干了之后用车旋造型……车旋声中,木屑四处飞溅,经过多道工序后,刘国庆的干果盘才算制成了成品,表面呈光滑曲线。“你看它是一个圆弧,假设把它展成一个平面,它没有痕迹,没有高一杠,矮一杠,是车旋最基本的要求。”
    手艺,讲究的是手到,心到,功到,刘国庆说,“制作任何一件工艺品都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
    感受刨花飞溅的喜悦
    一本书,一台蓝牙音箱,可以让烦乱的思绪瞬间平缓下来,听着舒缓的音乐,享受惬意放松,这样的蓝牙音箱,真的可以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安静与喜悦。
    在温暖的阳光中,刘国庆沉浸在忘我的木作中,在这里,记者感受到的是木的温和、木的亲近、木的真实、木的再生,也感受到了一名木工对工艺的极致追求……
    在刘国庆看来,手工艺不是简单的手工,而是在传承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不仅体现在材料的创新结合,还体现在善用工具上,使得效率更高更精确。比如网孔,手工钻会不均匀,还会有毛刺,钻孔打均匀而漂亮。基本的木工工具大致分三类:手工工具、手持电动工具、木工机械。选择工具需要常年的积累沉淀,才能实现灵活运用。做木工的乐趣绝大部分要归功于对各种工具的使用,看着刨花从工件上卷起来会让木作匠人产生一种纯粹的喜悦。
    工具也需要良好的保养,保持干净和锋利。工具的保存“物归其位”是工作坊的基本法则。工匠任何时候都知道每个工具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而安全地拿到。小心保管工具,确保它们干净,上好油,小心储存在干燥的箱子里或放置在特制的存放架上。工作区域必须保持干燥、光线充足、无尘、洁净。“做木工活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刘国庆笑着说。
    -
    木制音箱文艺范十足
    在刘国庆看来,这一行必须得经过长年累月的浸润,将各种复杂的多达几百种的榫头、卯眼的结构、放样、取料、抱料、画线、打眼等工艺了然于胸,不是简单地做成个样子就完事。
    刘国庆停下手里的活,打开手机音乐,一曲《贝加尔湖畔》通过他制作的蓝牙音箱缓缓播放,全音域喇叭散发出美妙的声音,低音醇厚,高音细腻,中音富有磁性,文艺范十足的蓝牙音箱是刘国庆近期最得意的木制产品。这款音箱的木质部分是花梨木和新西兰辐射松拼接而成,外表采用食用级木蜡油匠心打磨,纹理自然清晰,无疤无节,在成品色彩和做工方面无可挑剔,造型上追求古朴至简,一段看似没有玄机的木头却似乎有种禅意透体而出。
    说起做蓝牙音箱,刘国庆表示,如今的智能产品多是金属壳的,做木艺出身的他自然想把他喜欢的单箱嫁接到木艺上,于是从去年年底就产生了做一款木制音箱的想法。首先解决音箱内核——电路板的问题,他分别采购了开关、喇叭、充电口等各种零件,进行组装测试。“焊了拆,拆了焊,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零件可能会有干扰,就不断测试改变。”那段时间,刘国庆白天做木艺,晚上回家测试电路,那也是他最兴奋的一段时间,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将电路板问题解决。刘国庆对外观的要求是美观、实用,因此对于音箱长度、宽度、厚度做出不断的调整,精确到毫米。“先后经过多次打样,最终才确定外观规格。”调整的过程中,材质、外观等方面不断提升。他指着面前这个说,在前一个基础上加了低音振膜、开网孔等。旅行款要方便携带同时保证音效,最终确定180mm×80mm,厚50mm最佳,既保证音效,又能容纳必要的元件。“下一步准备设计支架,可以在家看大片。”刘国庆说。
    -
    倔强严谨显匠人精神
    木匠经过长期锤炼,培养了高度集中的专注力。记者发现,当刘国庆把手中的木头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打磨雕刻时,呈现出物我两忘的状态,令人着迷。
    刘国庆从木料的选材、设备的性能、工艺的次序等每一个细节,都毫不马虎,甚至有些苛刻,或许这就是匠人精神吧。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可见木匠的精神境界穿越了三个阶段:一是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二是忘记名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有多么重要;三是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最好。这正是木艺匠心精神的至高境界。
    这些年,刘国庆致力于把国外先进的DIY木艺技术带到各地,与大家分享木艺创作的快乐。自创办喜木时光木工坊之后,他不断研发创新木艺作品,向当地朋友们推广木艺体验活动,并承接小批量个性定制。刘国庆鼓励木艺爱好者们创意、创新、创作,倡导大家动手动脑。
    为弘扬和发展木艺文化,根据木艺爱好者的不同年龄和水平,刘国庆和他的喜木团队整理编写了深度不同的木艺体验课程,以便于木友灵活地参与到木艺创作中来。在青少年的木艺创客教育中,涉及了科学、艺术、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木艺手工的过程不但有趣味性,还能提升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巩固文化知识。喜木正在本土的创客教育中努力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少奉献一份力量。
    与有温度的木头为伴,把平淡变得浪漫……木有言语,爱由手作。木艺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这也是刘国庆喜欢木艺手工的一个原因吧。
    ----------------------------
    丁培玲:梦想在针尖下放飞
    -
    青黛怡人、田园生动、趣景韵妙、人物栩栩……71岁的丁培玲妙手捏针,在绵密的网眼间上下飞舞,她长年累月,夜以继日,一针一线,潍坊刺绣和绒绣在她手中巧妙结合,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画作呈现在方格麻布上,她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展示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向往。
    -
    融合刺绣和绒绣
    当记者在潍坊市文化馆培训中心非遗传承教室内找到丁培玲的时候,她正在向热爱刺绣的市民教授潍坊刺绣和绒绣。“松树的树干比较粗,我们就用毛线绒绣,这样能体现松树的沧桑感,而竹叶、松针用刺绣,会更加活灵活现,达到逼真的艺术表现。”丁培玲温和地给大家讲解。“润色时得把丝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这样能修针脚,也能修色彩,润色的过程就能让画面生动起来。”已经71岁的丁培玲戴着老花镜,动作灵巧地把艳丽的红丝线穿针而过,手指捻针引线在丝绸上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图案层层叠加,灵动传神,整个画面如同活了一般。
    几乎每周一至周五,丁培玲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刺绣是潍坊的传统手工艺,市民并不陌生。绒绣其实是舶来品,俗称“剟花秀”“绒线绣”,是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绒绣源于刺绣但高于刺绣,它通过染色、劈线、汇色、色渐变、网点过渡、调色、丰富画面等工艺来表现。绒绣的历史可追溯到14至19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后,天主教的修女们为扩大宗教影响,在传教的同时开始在教友中传授西方绒绣技艺,形成了中国绒绣的源头,后来迅速在全国普及。
    历史上的潍坊手工业发达,“九千绣花女”手中的“潍绣”更是名噪一时。作为土生土长的潍县人,刺绣是伴随了丁培玲一辈子的技艺,看到日渐式微的刺绣,她忧心忡忡,希望通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潍坊刺绣和绒绣。
    丁培玲自幼家中便有长辈们刺绣,六七岁时,她就拿起了针线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从绣牡丹花桌布、绣手绢,慢慢地,披肩、靠垫、枕套、戏衣都能绣了。没想到,丁培玲从此与刺绣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
    1965年,丁培玲进入潍坊市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绒绣,还学习绘画。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在绒绣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来,丁培玲分到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文革”后,刺绣开始由工厂统—管理,加上外国客户和群众需求的减少,从事手工刺绣的人越来越少了,她却—直坚持创作。“择一事,忠一生,守一艺,传一世。”这是丁培玲的人生信条。
    -
    作品加入潍坊元素
    教室里摆着一幅丁培玲的作品《岁寒三友》,这是她用潍坊刺绣和绒绣相结合绣出来的,沧桑的松树、随风摇曳的竹叶、艳丽的梅花,整个画面生动有致,再现了大师们那酣畅的水墨风采。《无名女郎》更是让人惊叹,不仅女郎面容靓丽,而且身穿衣服的纱质,通过刺绣、绒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独特魅力。“这是世界名画,这种人物画实际上最难绣,不仅要像,还要传神。”丁培玲说,“移植”名作是有难度的,不只是单纯的临摹,要让这些线体现画面的层次,表现出原作的明暗关系与立体透视效果,绣工需要根据画面自行染色,常备800余种,如果算上劈线、拼线的话,色彩要突破千种,光是白色绒线便有上百种,完成一幅作品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反复拆,反复绣……”机器是无法将绒绣的层次美感与精致神韵复刻出来的,而这些特点也造就了绒绣的独特性,令绒绣这门手工技艺传承下来。
    1994年,丁培玲退休。家人没想到的是,她比以前更痴迷刺绣,还在家里开起了染坊。年轻时,学习、研究绒绣以及染料知识,掌握染线技术,积累了一定经验。退休后的她更加潜心研究绒绣,曾绣过十米长的《长城》和多幅郎世宁的画。最近刚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2.5米×1.4米的《一带一路》,备受好评。“7个人,夜以继日,白加黑地绣,用了一个半月。”
    丁培玲的很多绒绣作品采用了潍坊元素,十笏园、石门坊、老龙湾、沂山、云门山等都被她绣进了作品中。“主要是想传承和延续潍坊的历史文脉,让潍坊刺绣不仅美观、精致,而且让它更具有创新特色,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潍坊刺绣。”丁培玲对记者说。
    丁培玲的很多作品都获了奖,她参与制作的刺绣作品《十笏园》荣获“指尖上的记忆”首届潍坊刺绣技艺大赛特别奖,绒绣类作品《无名女郎》获评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民俗艺术展演最佳作品奖等。
    丁培玲说,她这一生不图名不图利,就是爱好刺绣和绒绣,愿意将之发扬光大。
    自从2015年我市实施了“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后,丁培玲和其他几位老师免费向爱好者传授刺绣和绒绣的技艺与技法,来学习的女子越来越多,有三四十岁的,也有十八九岁的,至今,她已成了1000多位“绣花女”的师傅。她希望有朝一日能重现潍坊昔日“九千绣花女”的景象,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民众生活。
    -
    刘均堂:
    让古老柳编重现光彩
    -
    柳编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柳编技艺日渐式微。诸城的刘均堂却对一根根柳条、一张张木片、一条条丝线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退休后,刘均堂有了大把的时间,他重拾儿时的爱好。为了留住柳编这门古老技艺,他努力将其由实用型向艺术性转变。
    -
    退休后重拾儿时乐趣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会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柳编容器。柳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制造工具首先发明的技艺之一,《愚公移山》文中记载的“箕”,就是运送土石的条编容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烧毁的藤甲军用盾牌就是用藤条编织的。不难想象,古代的好多器具都是用柳条或藤编制的。
    20世纪中期是柳编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农村家家有窨井,有升、斗、簸箩、簸箕、篮子等几十余种编织物品。1953年出生于诸城的刘均堂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小的时候就学会了30多种农用家具的基本编法。1973年,刘均堂应招入伍,在青藏高原16年,偶然也在当地弄些枝条编点小玩意。1989年退伍转业回到诸城工作。退休之后,时间充足了,他重新拾起了小时候的乐趣。
    -
    制作过程繁复而漫长
    记者发现,在刘均堂手中,柳条柔软而灵活,在他的拨弄下有节奏地上下舞动,翘起的柳尾划出一道道弧线,看得人眼花缭乱。柳编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他娴熟的动作背后是不断琢磨和练习的过程。
    说起来,柳编大致可以分为准备材料、编织、上色三个步骤。柳编材料易取,如柳条、沙柳条、桑条、石榴条、榆条、蜡条、苹果条等,只要是柔软、顺滑的枝条都可以。刘均堂用的柳条都是自己去河边、山上、河滩采的。“从入伏到立秋是采柳最好的时候,我最近就在采柳。”刘均堂表示,刚刚收割后的鲜柳条是不能直接用来编织器具的,得先剥净柳皮,在阳光下暴晒,待水分全都蒸发之后才可以用。那时的柳条变得又白又亮,宛若羊脂白玉。待到用时,放在水里泡上一晚便可以了。若是不用,那晒干的柳条能放上几年不腐不烂。
    刘均堂介绍,柳编手工技艺制作分为“前道”和“后道”。真正编织的过程却是繁复和漫长的。“坐在屋里一坐就是一天,干这个活基本得天天呆在家里,比较耗时间。”刘均堂说,柳编需要在不透风且潮湿的环境中制作,否则泡好的柳条会变干变脆,制作时容易折断,夏天工作环境比较差,又热又闷。“跟草编相比,柳编硬,在编直角或者弯度大的时候容易折断,这考验编者的手法。”记者发现,刘均堂的手上有着厚厚的老茧,这是长时间编制柳条磨出来的。
    刘均堂说,编制一件物品要经过串底、打底、上腔、收口等十几个步骤,为了保证柳条的韧性,往往编上一会,就需要往柳条上喷几次水。脚下要踩着编好的部分,手上还要来回上下翻飞,这个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其实耗费好多体力,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疼。记者发现,刘均堂的柳编线条流畅、泡子圆润,线与泡之间收放自如恰到好处,而且柳条疏密恰当,真正达到密处可穿针,疏处可过马。“每当完工一件作品的时候,满心里都是成就感,过程中吃的那些苦和累就不觉得什么了。”刘均堂笑着说。
    -
    马鸿:用布艺温暖时光
    -
    提起布艺,总让人想起以前的旧时光,生活是慢的。很多年以前,家家户户都备有缝纫机,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做些手工。如今,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总是行色匆匆,没多少人做手工了,布艺设计师马鸿是个例外,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将各种颜色、材质不同的布拼接在一起,组合成有趣的装饰品及生活用品,她享受在缝缝补补中时间慢慢流淌的感觉。
    -
    布艺小鸟寄托思父之情
    马鸿的工作室红山艺术空间位于潍坊市人民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一进门便感觉浪漫温柔的气息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手工布艺和布料摆放在屋里的角角落落,里屋的架子上则整齐地堆叠着五颜六色的布块。马鸿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潜心设计制作拼布。看她画图、打板、裁剪、缝制,动作娴熟优雅,在穿针引线中,一件件做工精致的布艺品就这样诞生了。看着这里既忙碌又祥和的工作场景,在这些穿行不息的针线,能切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工作室里最显眼的是各种各样的布艺小鸟。记者发现,每一只小鸟的造型都不同,翅膀、尾部、头部都有变化,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这只小鸟设计了传统的云纹,纹样来自于明清时期的瓷器。”马鸿说,她查阅了很多资料,专门买了一套明清瓷器的书籍,还研究了自己收藏的老荷包上的针法,最后用拼布结合绕针绣、锁针绣和打籽绣等方法去表现,用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不对称的构图来表现云纹的流畅和变幻无穷。“还有这只小鸟,用八种颜色的绕针绣表现背部渐变的颜色,绕针形成的波浪纹和翅膀上的波纹印花相呼应。要保持每一排的鱼鳞纹同样大小,就要记好每一排绕针的圈数,从头到尾逐层递减。”马鸿说,在做布艺时是不能停的,一停下来气韵变了,针脚就乱了。“需要一气呵成才能针脚均匀、气韵连贯。”
    马鸿特别喜欢鸟,这与她父亲有关。马鸿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上海打拼,后来,家中突遇变故,父亲去世了,远在上海的马鸿回来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了她心中过不去的坎。那段时间,她伤心无助,一度有点自暴自弃,不吃不喝,瘦的跟柴火杆一样。马鸿开始在家做拼布小鸟,“小鸟是连接人间和天堂的动物,没来得及跟父亲说的话想用小鸟带给父亲。”马鸿几乎不吃不喝,一直缝一直缝,做了两三个月。一针一线,仿佛都在跟父亲交流,诉说想念。那段时间,马鸿做了二十几个小鸟,做着做着,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在做布艺的过程中,马鸿想念着父亲,想着让自己有如鸟一般飞翔的信念,她为这组小鸟起名《守护》。《守护》在2012年亚洲拼布节上获得最佳饰品奖和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奖。“这个系列的作品结合了具有现代感的立体拼布技艺和手工刺绣,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设计让传统的手工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听着马鸿的讲解,记者能感受到作品背后她的虔诚和温情。
    -
    拼布呈现别样之美
    马鸿说,她似乎天生与布艺有缘,小时候就受心灵手巧的妈妈影响,自己拿帽子改个老虎,用围巾改个兔子,用小布头缝一些小玩意。1996年,她从中国纺织大学毕业,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任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马鸿回忆说,当时学生们基础不好,但是特别用功,她带领学生办了一场服装设计画展,反响不错。2000年,马鸿只身去了广州,在香港潮阳制作有限公司担任舞台形象设计总监、服装设计师等。期间在虎门服装节的专场服装发布会“行者·舞者·惑者”获得了金奖。
    2002年,马鸿在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担任“LILY”品牌的设计总监。在出国考察的时候,各个国家的手工艺品引起了她的兴趣。后来她辞职开了一家手工艺品的店铺“三足屋”,出售她收集的民间手工艺品,没想到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日文、英文和国内的报纸杂志纷纷前来采访和拍照,她也因此被聘请到韩国起田贸易公司蒙娜丽莎皇室拼布担任产品研发设计总监。
    马鸿翻阅了很多资料,系统地了解了拼布的历史和相关知识,“其实拼布文化在中国有很深远的历史。”马鸿说,旧时民间育婴,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缝制成的百家衣、百衲被算是最早的拼布形式。
    马鸿的作品有拼布手工艺和布艺壁饰两种,布艺作品风格配色沉稳,雅致素朴。“你看到的一件成品,下面都有一堆半成品。”马鸿说,即使缝错了一针,她也会丢弃重做,做文创没有任何参考,需要自己一点点探索,不停地修改尝试,追求完美的她不能忍受一点瑕疵。
    马鸿将拼布做到了极致,她会用拼布做包包和演出服等,还为女儿的书本做书封,马鸿以此为乐,安心地做热爱的布艺。
    马鸿喜欢将布艺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为你读诗》是中国首个以诗歌为起点和纽带的诗意生活平台与国际人文艺术平台,参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业翘楚与普通大众。读诗栏目在全球征集分场地时,喜欢诗歌的马鸿提交了申请分场地的策划案,申请成功后,她策划布置场地,将布艺融入到其中。演员赵又廷提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马鸿做了一树的小鸟,取名《记忆的小鸟》,她用女儿小时候的衣服,挑选出合适的布料做成一只只小鸟,切合环保、光合作用的主题。“这是她一岁时候的衣服,这是两岁时候的,在做布艺的时候,女儿小时候的事情历历在目,感觉很美好。”马鸿说,为你《读诗光合作用全球朗诵会》潍坊站开场时,一树布艺小鸟成了当天的亮点,马鸿的策划获得了《为你读诗》颁发的创意奖,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创意奖。
    马鸿现在还在继续学习,她拜中国著名的拼布艺术家金媛善为师,学习钱形纹、堆绣等民间手工布艺,她想把这些民间技艺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当我缝到100只鸟的时候,我要办一个展览。”马鸿说,自从做布艺以来,她觉得自己变得更有耐心了,做工时她不吃不喝,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沉浸在里面,调整好呼吸,慢慢的,感觉到呼吸变得悠长而平静……她明白了许多事情是必须要花时间来慢慢打磨的。心静了,她越发喜欢密密的针脚丝丝缕缕的连接在一起,喜欢不同布料拼接所呈现出来的别样之美,这些总能带给她莫名的感动,她要用布艺温暖光阴岁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