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22 13:56
鄌郚总编

殷商时期的薄姑国

    殷商时期的薄姑国
    薄姑,即 薄姑氏,东夷远古时期的著名部落,至夏商之际逐渐形成方国。夏代与商初,东夷方国星罗棋布与齐鲁大地上。根据史料记载,商王朝晚期,除此薄姑国之外,另有一个有名的国家奄国。西周初年,薄姑因反抗周王朝而遭到灭国的命运,成为姜尚之齐地。而奄国(初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商末周初迁至博兴县东北奄城)被灭成了周武王弟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鲁国(一说初封与旦,其子实居。) 。
    薄姑,本殷周间诸侯。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郡于蒲姑。《左传昭公九年》詹桓伯曰,“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周书 蔡仲之命》“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
    《汉书 地理志》载“少皞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逄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皆为诸侯国,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蒲姑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 《汉书 地理志》所记载的同是殷末有蒲姑氏,为诸侯,至周成王时蒲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
    徙都蒲姑,齐胡公所徙都的蒲(音bò)姑,一作亳姑,薄姑,其在山东博兴历无疑义。蒲姑之名,最早见于典籍者,乃《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晋咸宁五年(279)发现的《竹书纪年》有“太戊,五十八年,城蒲姑”的记载。
    薄姑国故城在哪里?
    根据多方考证,薄姑故城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东南十公里,滨湖镇寨卞村(原属寨郝乡)北附近。
    今称“寨卞遗址”的古薄姑国在寨卞村北600米处,东西向的小清河和溢洪堤之间的田野之中。
    遗址东西长38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30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是以商周时期为主的遗址,兼有龙山文化及战国至汉代遗存。
    “寨卞遗址”于1979发现,1981年进行调查,从地面采集到鼎、罐、盆、石镰、瓦当、网坠、纺轮、器盖和大量鬲、鬶、鼎等器物残片。时代较早的器物,陶质多夹砂,陶色以黑色为主,兼有红、褐色,纹饰多弦纹、附加堆纹,兼有竹节、瓦棱纹或素面。时代较晚的器物,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以绳纹、弦纹、素面为主。
    1982和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部分地段进行钻探,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发现了 400米长的东城墙。墙基宽12米左右,夯窝径6~8厘米,夯土层厚8~10厘米, 推定为商—东周时期的城址遗存。
    该“寨卞遗址”,1992年6月12日,被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长河中的“薄姑”
    小清河两岸富集济水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如琅琊槐,薄姑国等。琅琊槐,一直作为济水入海的地方见诸史籍,但没有更多的史籍资料,也没有文化遗存或地名相对应,一如风烟消无踪迹。薄姑故城遗址,在今博兴县城东南二十里湖滨镇寨卞村北,紧傍小清河。
    博兴一带,传为薄姑氏封地。
    蒲姑之名最早见之于《左传 昭公九年》载“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而后,其它典籍也多有记载,详略有异,但主要内容相同。
    《尚书·蔡仲之命》载“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夷王时,“胡公徙都薄姑。 ”
    《正义》引《括地志》云:“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东北六十里。”
    《读史方舆纪要》载,薄姑城在“博兴县东北十五里。”
    清宣统《山东通志》云:“在县南十五里柳乔社。 ”虽言之凿凿,实难定论。文物普查中,博兴一带发现商周遗存甚多,这处有城墙遗迹的遗址,为研究山东古国史和寻找薄姑城址提供了资料和线索。
    《汉书》地理志曰“吕尚封于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小清河即古济水故道。
    《山东通志 卷九 古迹志》“博兴县”条载“蒲姑城,在县东南十五里柳桥社。一作薄姑,又作姑棼。”柳桥社,即今柳桥村,现为该县湖滨镇驻地。薄姑城遗址,即在柳桥村东北五华里的小清河北岸,史籍记载与现有文化遗址地理位置基本符合。
    《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其人于齐。晏婴所谓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兴。”
    《博兴县志》载:“蒲姑城在县南十里柳桥庄。”当即指此。
    《春秋·昭公二十年》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侍于遄台上。梁丘据驱车赶到,他们君臣登临台上,凭风酹酒,笑论“和同”,饮酒乐中,忽生感慨,齐侯曰:古而不死,何乐如之?晏子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后太公又因之,臣以为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晏子所云,应指薄姑即今临淄或博兴周边近济水的这一广大地区。
    据《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蒲姑,而当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蒲姑,都治临淄。”《竹书纪年 统笺卷八》中的记载:“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胡公自营丘徙都蒲姑。”
    从此段史料很可以看出,蒲姑曾作为齐国短暂的临时都城。
    薄姑地理的歧义记载
    《齐乘》载“薄姑城,《元和志》:在博昌东北六十里,即殷末薄姑氏旧都,今博兴东北俗呼为嫌城者是。又《书序》:成王伐奄,迁奄君于薄姑。奄在鲁,不知薄姑又是何地。”    又载“博昌古城,博兴南二十里。汉博昌县城,或亦呼为薄姑城,非是。西对古城即延乡也。”
    蒲姑,《辞源》释为:“蒲姑,地名,今山东博兴县东北有蒲姑城。”《辞海》释为:“在山东博兴县东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为:“在山东博兴县东北。”《中国历史大辞典》释为:“蒲姑城,在今博兴东南。”
    关于蒲姑城的具体地望,自汉代以来一直记载明确。晏子与齐景公言谈之地是在遄台,据《水经注 济水》载:“济水又迳薄姑城北。《后汉 郡国志》曰:博昌县,有薄姑城。有贝中聚。有时水。”《地理书》言吕尚封於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史迁曰:胡公徙薄姑。城内有高台。《春秋 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饮於台上,……即於是台也。”可知遄台当在蒲姑城内。《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齐景公二十六年(即鲁昭公二十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鲁周公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亦同载此事。可知此次游猎及问礼是齐景公与晏子同行,其在归途中经由蒲姑城,共饮於城内遄台。博兴县博物馆现珍存一石碑,碑文云“齐景公与晏子饮酒处”,或可证。
    《晋书 地理志》 乐安国:“博昌,有薄姑祠。”二志未言蒲姑城及祠地理方位。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博兴县:“在今县东南,乐安故城,汉乐安国故城。今县东南,蒲姑城,齐之旧都。殷末有蒲姑氏国此地,周初作乱,成王灭之。”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蒲姑:“商时国,今山东青州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有蒲姑城。成王灭之,以其地益封齐。”
    唐李泰《括地志》云:“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薄姑氏,殷诸侯,封於此,周灭之也。”自古至今,文献中对“县东北”“县东北六十里”多有误读误信误传者。顾祖禹(1631-1692)《读史方舆纪要》:“博兴县,古薄姑地。薄姑城,县东北十五里。殷末薄姑氏国也,亦曰蒲姑。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益太公之封。故晏子曰: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史记 齐世家》:胡公徙都薄姑。即此。清人叶圭绶所著《续山东考古录 一统志山东古迹辨误》对此作了详确考证:“今博兴治城,在济水之北。而薄姑城、博昌城皆在其东南。”在该书博兴县条下载:“殷薄(一作蒲)姑国,周齐胡公徙都於此(献公后迁临淄),又齐贝邱邑(一作沛邱)。薄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书序》成王既残奄,将迁其君於薄姑。《传》以薄姑为奄君之名。孔疏:奄外更有薄姑。按:薄姑非奄君名,固已成王未践奄之前,自是两国。若四国作乱之时,奄已迁於薄姑,则薄姑便是奄。四国者,曰管、蔡、商、奄。益以薄姑,则五国矣。今县东北十许里,有奄城,俗曰:嫌城,即奄君所迁。《括地志》《元和志》并云:薄姑城在博昌东北六十里。考《水经注》:济水东北迳乐安故城南,注云:伏琛《齐记》曰:博昌城东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指此为博昌北城,非也。乐安、与博昌、薄姑分水俱同西北。薄姑去齐城六十里,乐安越水差远,验非优明。济水又东北迳薄姑城北,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按南北二城,南博昌,北乐安也。伏氏以乐安为博昌北城,道元证其非,言薄姑与乐安俱在博昌西北。薄姑城与博昌城隔时水而甚近,乐安城盖隔济水而差远。况一则云去齐城六十里,一则云在临淄西北五十里(本五十许里,各举成数),是薄姑城在博昌西北数里耳。
    《元和志》:博昌东南至州百二十里,则至临淄当六七十里,薄姑安能在其东北?且六十里哉?《注》引《齐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博昌乃临淄之讹,下文南城方是。博昌与北城相去仅三十里,不得先云西北五十里也。观贝邱在博昌城南,而去齐城四十里,博昌城在薄姑东南,在齐城西北五十里明矣。《括地志》因此误文,以南城在博昌西北五十里,薄姑城又在南城西北,故云六十里,不知南城即博昌也。如非,博昌则何城耶?云东北亦误,或曰据隋县言。《齐乗》云:《元和志》:‘薄姑城在博昌东北六十里,今博兴东北俗呼为嫌城者是。’又《书序》:‘成王伐奄,迁奄君於薄姑。奄在鲁,不知薄姑又是何地?’按:此沿《元和志》误,又误以奄城当之。(纪要从之)微论去古博昌今博兴皆无六十里,且在济北以为薄姑可乎?若薄姑城在此,国即在此,乃云不知是何地,何耶?”
    依据志书指证,叶圭绶所谓“薄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即指今博兴县东南6公里湖滨镇寨卞村北,小清河北岸的一处台地。“今县东北十许里,有奄城,俗曰:嫌城,即奄君所迁。” 即指今博兴县城东北7公里,今引黄济青输水河之西,博兴镇贤城村西北地表有城墙残迹处,遗址面积100万平方米,1936年版《博兴县志》古迹篇云:“蒲姑城,《通志》作薄姑,又作姑棼,在县南十五里柳桥庄。”“奄城,《通志》云在县东北十里。《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於蒲姑,即此地也。”1996年版《山东省志 文物志》在岳石文化与商周遗址中载有“寨卞遗址”:
    之所以众说不一,一是依据的史料不一,二是确有二城。一位于今博兴城东北6公里的贤城附近,遗址面积100万平方米,《括地志》云:“蒲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其“六十里”有误,正如清代大学问家姚鼐在评说天下地志之非时所言:“余尝病天下地志谬误,非特妄引古记,至纪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令人愤叹!”经后人考证,应为“十六里”之误。
    旧《博兴县志》载:“奄城,《通志》在东北十里。《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与蒲姑,即此地。俗名嫌城,今为贤城。” 而位于今博兴城东南近8公里的寨卞村北,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续山东考古录》载:“蒲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周齐胡公迁都于此”。据文献记载和科学调查,考定此处为殷商时期蒲姑国故城。因此,似以《辞海》等所说为是。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古城专家曲英杰所考:“爽鸠氏、季荝、逄公伯陵及蒲姑氏先后相继在此为侯.然其各自都城所在则未必在一地。”“其蒲姑城当是在商末之时由来此为侯的蒲姑氏所兴建,而非因于被取代的逄公伯陵之城旧址”。
    博兴县有两“薄姑城  ”?
    另一种观点认为博兴东北与东南者,皆为“薄姑城”。
    据《毛诗疏》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时齐居逼隘,故王使仲山甫往城而定之也。”既言所定,不知定在何处?故《毛传》云:“盖去蒲姑而迁于临淄也。”毛时书籍犹多,去圣未远,虽言盖为疑词,其当有依约而言也。《史记》云:“献公徙都蒲姑,都治临淄。”计献公当夷王之时,与此传不合。毛公在马迁之前,其言当有准据。
    该“考证”谈到,去蒲姑而迁于临淄,是因为“齐居逼隘”,“逼隘”之意乃狭窄。可见西汉初古人也早已对迁都之因给予探讨,并从城市地理学方面找出了原因。前面曾提到博兴有二蒲姑城,一在博兴东北,遗址有一百万平方米,乃迁奄君之处,一在博兴东南,遗址有三十万平方米。东北迁奄之城不吉利,或已废圮,东南胡公所居之城,南北长四百米,东西长五百米。为避强敌暂栖身尚可,长久持续发展确实“逼隘”。
    薄姑是古代鲁北地区渤海之滨的东夷大国,齐文化的立基之地,但传世文献资料很少,鲜见明确的考古文物资料,但并非是没有任何迹象。
    “薄姑”最早的文物资料见于西周金文,字作“尃古”。唐兰《殷墟文字记》认为:传世的《舆方鼎》(即周公鼎),即上世纪20年代,出土於陕西宝鸡,现保存在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中的西周《舆方鼎》。其铭云:“隹(唯)周公征□(于)伐东尸(夷),丰白(伯)、尃古(薄姑)咸□,公□□□(归□于)周庙,戊辰,酓?酓(饮秦饮),公赏□贝百朋,用乍□(作尊)鼎。”铭文中尃古即薄姑,或曰蒲姑。这是有关“薄姑”,也即“蒲姑”的唯一珍贵金文资料,是可证蒲姑与四国作乱,被周公征伐东夷时所灭,事属不疑。
    薄姑的称号由来,大抵有两种诠释:有的认为来源于“布谷、布谷”布谷鸟的叫声,蒲姑或即“薄鸪”“布谷”,为鸟名音转,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想法,无系统论证,故难深究。古代文字多借假,字形多变迁。许多国族名姓在文献和金文中都有衍讹转代之变故。
    有的认为薄姑来源于“亳”的音转,此说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薄姓一支源于古薄姑氏
    薄氏得姓之一,即源于古薄姑氏。一说实源自汤后裔子姓,薄姑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万姓统谱》中记载,薄氏为古东夷族商部落族人发展壮大的分支。商族的另一支成汤,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率领盖氏部族与薄姑部族等诸侯国灭了夏,之后的薄氏部族建有薄姑国。 殷商王朝时期,薄姑国之地又称薄城(今山东淄博临淄,一说山东潍坊昌乐),与古盖国相邻。周武王灭殷商之后,薄姑国联合盖国起兵反周,被太师姜尚率军所灭,姜尚功高勋著,被封于齐地,他收服了薄姑国与盖国的故民,薄姑国与盖国故地成为齐国的一个邑。薄姑国被吞灭之后,其贵族后裔子孙以及国民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薄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薄氏。薄氏望族后来出自雁门郡,其后人多尊商汤为得姓始祖。
    岁月悠悠,星转斗移“蒲姑”早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地理名词,而她所孕育的历史、文化却依然在这块热土上延续,许多历史之谜,依然需人们去探觅……
    同时,依据史料记载,说明蒲姑尚有立都的条件。又依“(周)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胡公自营丘徙都蒲姑。” 蒲姑城也见证了这一段血风腥雨改朝换代的历史。
    历史烟雨迷蒙中的“蒲姑”,正如道光二十年(1840)《博兴县志》中所描写“蒲姑城下春前草”的古诗那样:
    烟树凄凄古帝州,荒城故址至今留。
    春光犹自生南浦,夜月空馀照北楼。
    青草易增离别恨,苍苔不尽古今愁。
    昔年台榭皆零落,雨过风前叫拙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