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1-14 10:49
鄌郚总编

大安山仙境

  大安山仙境
  单保华

  大安山,古曰郚山,今安丘市郚山镇因其存在而得名。在群山起伏的郚山镇,大安山为群山之首,巍峨耸立,横亘南北。其海拔467米,长7.2公里,宽4.5公里;其顶部地势平坦,有400余亩。明万历十年版《安丘县志》记载:“城西六十里曰郚山,一名巨平山”,指的即是大安山。
  大安山是一方尚未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其中胜景美丽诱人,其中故事美丽传奇,其中传说美丽动人。我决定前往探秘。
  2015年10月27日,阳光灿烂,天蓝如洗。9时许,我与潘恩帅驱车前往大安山。我先后在郚山镇泥沟村、北张家庄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潘恩帅与我在一起包村联户。然而,近3年来,虽然大安山近在咫尺,我们因忙于工作,却无暇观游之。我们从221省道拐进律南路,即远远望见大安山上的八辆风车(风力发电设备)在匀速运转。深秋的大安山,在雨后(昨夜一场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披着金色的阳光,像一个幻境,指引着我们快速驰入。
  我们将车停在大安山西山脚下南官庄村的广场上。南官庄村正在开办农家乐,其西大门等建筑均用取自大安山上的玄武岩石垒砌而成。广场上有两处多箭头导游牌,每个箭头指向一处景点。郚山镇党委副书记苑衍强与南官庄村党支部书记辛元勋已在村内等候我们。
  南官庄倚大安山而建,东高西低。我们在辛元勋的引领下,由西向东,沿村南胡同徐徐而行。在村子的东南部,我们首先看到了一盘用玄武石制成的石碾,其碾盘背面,有文模糊可见。仔细读之,其文为:“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正月榖旦,辛登田立石,沈可容制”。在石碾东侧,有三棵古槐呈南北方向排列,此三棵古槐皆有200余年的树龄。
  我们离开石碾与三古槐,继续东行。不久,我们见到了一处不大的空地,空地周围是林立的民房。辛元勋告诉我们,这儿就是兵工厂所在地,当年,国民党五十一军在此建厂。在日伪侵入郚山后,工人们将机器设备等埋入地下或藏匿起来。我们为了详细了解兵工厂的情况,采访了村中两位老人辛策富和南国宣。两位老人告诉我们,1943年正月初八日上午,有4名日本兵和一队伪军从村南气势汹汹而来。那天,日伪军在兵工厂所在地挖出了铣床等兵工厂生产设备。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7名村民枪杀在埋藏设备的大坑内……
  我们来到村东,看见两棵百年臭椿树高高耸立。两树的树根露出地面,树根相握。两棵臭椿树还没有名字。我对辛元勋说,既然它们根与根相握,一起饱经风霜,一起沐浴阳光,那么就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连理椿。辛元勋欣然同意。
  之后,我们走到村外,观看了千年酸枣林和村南水库。我为村南水库命名为“大安湖”。此后,我们沿旅游大道走上了大安山半山坡。在大安山西山坡上,不仅有成片的松柏林、刺槐林,还有村民种植的片片山楂林。我们站在半山坡上俯瞰南官庄村,只见片片红瓦房起伏于树丛中。时近中午,我们沿一个通向南官庄村北的山溜子返回村里。
  15时许,我们换上运动服、运动鞋,开始攀登大安山。我们沿村北山溜子向山上爬去。南官庄村支部委员南俊强在半坡处等着我们。在南俊强的引领下,我们不走大道,而是抄近道向山顶爬去。我们躲闪着荆棘,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我是年近半百的人了,爬了一段山路后,即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临近山顶,我们发现有数十道排列有序的石堆。这些石堆均由大小差不多的玄武岩石块组成,这些石块已饱经风霜。显然,过去有队伍在此搭建营房或直接将这些石堆作为防御工事。南俊强向我们讲述了几例发生在大安山上的故事。其一,清咸丰十一年,为防捻军,大安山周边居民上山筑墙修寨。其二,1935年农历3月3日黄昏,大土匪刘桂堂(外号刘黑七)率200余人窜至大安山。次日拂晓,韩复渠部下手枪旅追至大安山。双方激战一天。其三,1942年8月,唐王山战役打响。国民党五十一军六七七团在大安山区布防。20日,日伪军500余人进攻大安山区。战斗打响后,六七七团与考斌之团并肩作战,待驻守在唐王山、擂鼓山的主力部队全部转移后,方才撤退。其四,1943年8月6日,汉奸历文礼部400余人窜上大安山。八路军鲁中军区三纵队一旅一团在杨志堂的率领下,从大安山东、北、西三面包围敌人。激战10个小时,大部分汉奸被歼。自此,大安山区告别了战乱,迎来了太平。
  我们登上了大安山顶,望望几辆向我们招手的大风车,再环视地势平坦的山顶,然后大踏步由西向东走去。我们来到山顶东侧,看到一个山溜子上方的一块石头的石面上用红漆写着“仙人洞”三个字,即沿此山溜子下山。此山溜子陡峭,布满巨石。我们下至20米左右,沿东山坡北行。不久,我们来到仙人洞下。仙人洞在我们之上约3米的峭壁上,我们攀爬入洞。仙人洞有三个洞口,其中有两个大洞口,分别朝向东北和东南,人可出入;有一个小洞口,像一扇小窗户,朝向正南。我们分别在洞内石块上坐了下来。洞内凉爽,正好歇息。洞顶由数块巨石勾搭而成,有巨石似要落下。据说,有一白胡子老翁曾在此洞修炼。老翁精神矍烁,鹤发童颜,声若洪钟,健步如飞。老翁经常施药救人。忽一日,从仙人洞内腾起一股白烟,绕山一周,向东飘去。据说,老翁修炼成仙,去了东海。仙人洞因白胡子老翁曾居于此而得名。
  我们走出仙人洞,又爬上山顶,然后沿山顶东侧南行。曾有人在山顶开山凿石,故山顶上被挖出了两个大石坑。我们走向一个大石坑。南俊强告诉我们,此坑内常年有水,有鱼。我们离开大水坑,向西行走。在山顶西侧,我们又看到了第二个大石坑,此石坑内亦有水。两个大石坑,一西一东,左右对称。我站在石坑边,极目南望,见大安山蜿蜒向南。我忽然感觉,大安山就像一条巨龙,头朝北;这两个大石坑如同龙的眼睛,坑中之水是龙的泪腺。我想,可将西侧石坑称之为“左龙目”,将东侧石坑称之为“右龙目”。
  我们离开“左龙目”,向西偏南方向行走。不久,我们来到了“阎王鼻子”之上。“阎王鼻子”位于大安山中部西侧,鼻子向西。我们走到“阎王鼻子”下,发现“阎王鼻子”由几块巨石组成。几块巨石有孔道,确实像鼻子。红日西沉,我们决定从“阎王鼻子”处下山。没有山路,我们拨开荆棘,谨慎下山。潘恩帅走在最后,忽然,他脚底一滑,摔了一跤。我向他开玩笑道:“阎王打了个喷嚏,就把你吓成这样!”他听后,回头望了望“阎王鼻子”,会心地笑了。
  我们下至山腰,来到一辆风车下。我仰望身高110米的大风车,发现这个庞然大物有些羞涩。她将长约40米的三支大翅膀徐徐停了下来,似乎不想让我们看到她张牙舞爪的一面,不想让我们听到她呜呜的鸣叫声。我们在大风车下小憩片刻,又继续下山。我们走出三十余步,再回望大风车,发现大风车又慢慢旋转起来。
  我们跨过旅游大道,沿通往南官庄村的大道继续下山。太阳亦在下山。在我的视线里,太阳仿佛在太平山西徐徐下降。我加快下山步伐,太阳亦加快下山步伐,直至太阳被太平山挡住。我后退几步,太阳又慢慢从太平山上露出半边脸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有如此体验,让我兴奋不已。
  我们回到南官庄村委办公室,辛元勋告诉我们,大安山上还有“仙女望”、“凤仙洞(鸡屋子洞)”等有着传奇色彩的景点;还有几处名泉,如“腾龙泉”、“卧虎泉”、“鸣凤泉”等。但我们已无时间观看。辛元勋向我们讲述了有关“仙女望”、“凤仙洞”及各名泉等的传说。我听完各类传说故事,再回想在山中、山上、村中的所见所闻,如同身处仙境。
  我们离开南官庄村时,暮色已完全覆盖了大安山。我回首大安山,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漫上心头。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