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1-04 06:59
鄌郚总编

城市建设70年的若干节点

  城市建设70年的若干节点
  解放初期城市建设的起步
  -
  1948年,潍县城解放,设置潍坊市。70多年来潍坊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是我们伟大祖国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回顾我市在漫长发展道路上的几个历史节点,窥斑见豹,见证城市现代化的辉煌成就。刚刚解放的潍坊市,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在一无专项资金,二无专业队伍,更没有法定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依靠全市人民通过义务劳动或以工代赈,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民心工程,为以后的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
  沙滩市场整体迁移
  1948年潍坊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动员全市人民复工、复商、复学,生产自救,医治战争创伤修复家园过程中,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提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工农联盟、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当年5月,新成立的市经济建设局发布了《城市修复和建设的公告》宣布将原城里的中山路(东门里大街、西门里大街)、中正路(原县治前街、南门里大街)和东关大街,分别改名为以“四八”烈士英名命名的邓发街、博古街与叶挺街。将城里、东关间跨白浪河的朝阳桥改名为若飞桥。借此,在刚刚解放的人民群众中,普及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英雄儿女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奋斗的光荣历史。与此同时,城市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在原建成区4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在白浪河西,后在白浪河东,沿胶济铁路以北,旧县城以南,在城关之间的空间,开辟新市场规划新道路,拓展城市布局。同时,趋利避害,迁移沙滩市场,治理白浪河道,拆除旧城墙,修筑防洪堤坝,改月河为暗渠,填平洼地形成路基,建成了首批道路排水设施。在此,就初始的城市建设的几项民心工程,作粗略的回忆。
  潍县沙滩市场位于市区白浪河东岸,沿东关西围墙下,由北向南包括铁匠市、木匠市、杂货市、破烂市(旧货市)、饮食摊点、风味小吃、还有打拳卖艺、说书唱曲子的等共9条街道,以若飞桥为界,分成南北沙滩。1949年8月,一场大雨,白浪河泛滥,沙滩市场上的货物、草房、棚厦全部被淹,大水过后,市场原地段淤泥30-50厘米,南起洋灰桥(今胜利桥)、北到大石桥(今福寿街大桥)全长1952米的沙滩市场荡然无存。当年秋天,市政府决定,将沙滩市场上的3383家商户,全部迁移到新开辟的东市场、西市场及丰产路等10几条道路上。新市场临近市区商业繁华的坝崖大街(即今和平路)与潍县火车站。市场的迁移,既是人民政府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的体现,又是一项大得民心的工程。新迁市场一时虽不繁荣,却为后来的铁工业、烘炉业、木工业等在南市区的发展以及火车站以北的商业网点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
  疏通白浪河 建设两岸堤坝
  1950年,白浪河下游的导治工程开工,(这项工程跨越昌潍三县市,持续几年,共投入280多万个工日,国家补助小米355.5万公斤)。其中,市区的白浪河段,当年3月开工,以以工代赈进行疏通,将5万多立方沙土,堆积在白浪河警戒水位线外、东关西围墙底的河岸上,形成了后来人称“鸳鸯岭”的河坝。另有20多万立方米泥沙,凭人抬筐、手推车,运到胜利桥以西,填平了这一带的天然沟堑。这一疏通市区河道的河工程,赶在当年汛前结束。
  1951年8月7日夜,天降暴雨,白浪河水势猛涨,水位超过平日水位5.7米,早已迁移的沙滩市场上的商户虽不再受灾,但是,洪水向东关倒灌,冲倒了东关坞东门的门拱,正在防洪抢险的市民有5人遇难,14人受伤。城里、南关的一些街道也被淹。洪水过后,留给人们的反思是:仅靠疏通河道还不能彻底解决白浪河的水患。而后,昌潍专区水利局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提出了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市区白浪河两岸设计修建防洪堤坝的治理方案。城区开始拆除县城的东城墙,用拆出的石材、粘土,开工建设白浪河堤。两岸河堤所需的粘土多达8万立方米,大部取自东城墙的土坯,南起开建不久的白浪河西岸的人民公园,北到张辛庄,在沿河两岸砌筑了高3-4米、顶宽5米、全长6公里的防洪堤坝,中间设交通闸3座。为城区防洪增加了安全屏障。
  纵观地方志书记载,直到1948年解放潍县城时,仍然存在的县城东门外的白浪河坝堐,由时任知县张问达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而后又在万历四十二年(1613)、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分别由知县郭增光、李景隆倡资修筑,之后的200多年,无修筑河坝的记载。
  -
  建成三大交通干线 改善群众文化生活
  建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39)的潍县石城,在潍县解放战役中,旧城东北角一段以及南门、西门的城楼,曾被炮火摧毁或破坏。解放后,市经济建设局在一份有关城市建设的报告中提出“城墙在战争中破坏严重,已无维修价值”,因此为方便城乡交通,先是拆除了南门、西门,打开了豁口,而后又拆东城建防洪堤坝。1951年将原南坝崖大街拓宽改建成为和平路。1953年,在和平路铺成了我市第一条具有地下排水设施的沥青路面。
  早在50年代初,为在南门外开辟东西走向的交通干道,先将南护城河改造成暗渠,东起洋灰桥西,跨越和平路,西至县城西南炮台外,由劳改部门施工,暗渠建成后,用南城墙的土坯填充形成了贯穿市区东西的城市交通主要干线胜利大街。
  1952年6月至8月,用组织全市青年义务劳动的方式,建成了宽40米、长1300米,由火车站通往胜利大街的青年路。虽然还只是沙土路面,但它已是当时潍坊市最宽阔的三块板式路面。
  为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50年,先在城里原文庙旧址建成了解放后第一座影剧院即新华电影院。
  1952年,在青年路东侧,沿白浪河西岸,开辟了占地106亩的第一个人民公园,相继建成花坛、凉亭、温室、展室,动物饲养室,有大象、老虎、雪豹、熊等14种珍奇动物在公园落户,后经扩大发展,林木种植占地270亩。与此同时,在白浪河东岸,搬运城墙土填平沟壑,形成了第一个人民体育场(今风筝博物馆附近)。
  -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
  -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发展,开阔了城市布局,城市有了固定的维护资金来源,设置了专业维护队伍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计划体制的框架内陆续有了发展,城市道路开始沥青路面改造,城市排水转入地下,城市自来水、公用交通建设开始起步。
  -
  旧城成为商业区 城郊发展工业区
  1952年,地方国营大华机器厂由坊子迁入市区,在白浪河以东、东关坞以南方圆近1平方公里处定点建厂。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华机器厂改名为潍坊柴油机厂,划归国家一机部管理。
  当年8月,鲁明造纸厂(后改名潍坊造纸厂)由城南大崖头村,迁入市区邻近白浪河东岸紧邻潍坊柴油机厂定点。随后,在两厂以北定点开建工人新村。与此同时,专区所属商业系统的百货、土产、五金、木材、石油、粮食、油脂等20多家专业公司,先后沿铁路线以南建设仓储物流区。
  到1958年,作为全省6大钢铁基地之一的潍坊市,又在旧城东郊、西郊建成6个钢铁厂。而后,昌潍医学院、师专、农校、护校、地委、专署行政机关也相继在东风东街、胜利东街定点。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我市建成区面由解放初期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近20平方公里。当时,已经形成了以旧城为商业交通中心,工业区分布在旧城郊东北、东南、西郊,仓储区在铁路南,行政文化区沿东风街、胜利街向东发展的格局。城市的扩容迫切需要增加城市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1960年地方国民经济调整中,我市开始有了第一支专门从事城市建设与维护、编制定额为160名的市政工程养护队。1963年,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开始征用工商业附加税、公用事业附加税和城市房地产税(简称“三个附加或三项费用”),作为城市维护的固定资金来源。在建立规章制度保证现有市政基础设施正常养护维修的同时,各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陆续得以发展。
  -
  开建多条沥青路 排水设施转入地下
  1948年到1958年前后,市区扩展城市道路,相继开辟了25条主次干道,到1965年,其大多数还是“土路加排水明沟”式的初级路面。
  从火车站到若飞桥,全长2.5公里的和平路,从1953年开始,连续两年由青岛市政工程处设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帮助我市施工,建成了第一条沥青路。当时我市除了建设局有几名技术人员,既无专业队伍更无机械设备。而后,我市成立了市政工程养护队,设置了两个工程中修组,一个油工组,逐步增添了筑路的机械设备,并派员到青岛市学习了修筑沥青路面的工艺操作,1960年叶挺街(今东风街东关段)拓宽改建沥青路、1964年连续两年改建胜利街沥青路,做到完全自己完成。到1965年底,市区内25条主次交通干道已有和平路、胜利街、健康路中段、东风街东关段以及城里的胡家牌坊街、曹家巷等6条建成了7公里沥青路面。
  城市排水设施的维护与改造,旧潍县城原来的排水,大致是依靠城区中高周低的地面、利用城区湾塘、环城的月河蓄水、最终排水入白浪河的地上自然排水体系。解放后一直沿用旧城遗留的排水故道。1950年拆除东关坞东围墙,填平围墙外的护城河及其通虞河流经的老沟、黄麦瓤沟,改建地下排水。1952年开辟胜利街,填平南月河,建成暗渠。而后,和平路改造、胜利街延伸、叶挺街拓宽,均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成了雨污混流的下水道。到1965年,城区虽然有了新建道路的暗渠、管道排水设施,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大多数道路明沟排水,雨季到来,道路泥泞。当时的市民,大都有一双趟雨、拔泥的短水靴。城关偏街小巷的低涝洼积水的住宅区地段,大雨到来还需要抢险排水。新组建不久的市政养护队,成立了3个班组,有30多名工人专门做下水道疏通维护,人们戏称他们是城市“地下工作者”。这些同志平素在已建成下水道的路面上,用长20多米的竹辟子,通过路面的检查井和雨水斗口,伸进地下管道来回拉拖,将沉积在管道中的污泥移动到井子里,然后用能兜住污泥的铁锨掏出井子,用地排车运走。除了平素要到地下清淤,大雨行时,下水道维护人员还要穿上雨衣水靴、带了手电筒冒着暗渠内空气污浊的危险,在地下湍急的水流中,检查雨水的排放情况。
  当时,下雨就是无声的命令,养护队的领导和七八十名基干民兵,不用下通知,不管白天夜晚,自动到队部集合待命,发现了危情,立即出动抢险。就是靠了这些“城市地下工作者”,城区居民才能确保平安度汛。
  -
  居民喝上自来水 市区开通公交车
  旧潍县城里古来缺少甜水井,老百姓习惯饮用白浪河水。解放前在火车站附近的裕鲁染料公司解放后恢复生产,长期的生产污水排放,导致地下水源污染,南关一带居民饮用的井水泛黄色,气味不正。1952年,潍坊造纸厂迁入市区白浪河畔,其用氯化碱漂白原料的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随着城市工业发展,白浪河污染日趋严重,鱼虾断绝,河水奇臭,已不能饮用。1958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潍坊市兴建自来水工程。1960年自来水公司成立,第一处储水池200立方米在东郊的樱南村建成,打深井4眼,建输水管道8.3公里,给水站16处。1961年日供水3000吨,城区居民首次用上了自来水。水站设在居民区街道路口,居民从家中来接水吃。当时市区大多数居民还是用倒虹吸式机器压井取水,市民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到井前排队担水。
  1956年开始,由山东省汽车运输公司潍坊分公司开辟,购置客车2部,行驶火车站至人民医院,营运路长6公里,年客运量7.73万人次。1959年市区营运移交市运输公司,1966年公司成立公共汽车队,营运线路增至4条,由火车站分别跑人民医院、坊子、大于河、寒亭,总长49公里,有公交车6部、机动三轮4辆、人力三轮55辆,年客运量达到121万人次。而后,公交车辆逐渐增多,人力三轮淘汰,直到上世纪70年代,长期运营老4路的格局未变。这一时期,人们代步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
  电话进潍县最早是在1912年1月24日,当时的电话,线路通县公署、西大营与团防局。1932年,潍县开办长途电话局,通各区公所。当年,省办电话公司成立,设有交换机1台、电话300门,潍县开始有了市内电话。最初的电话是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由两个木匣子构成的足有2尺高的“庞然大物”,被人们称做手摇磁石电话机。使用电话前要事先与电话公司的总机打招呼,说明我要接通电话的单位,然后由总机接通。如果有长途占线,有时半小时接不通一个单位。从1948年潍坊解放后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机关、大中工商企业普及应用的还是这种旧式电话。而后被数字拨号的程控、半程控式话机逐渐取代,很长时间,电话只是公用。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是在改革开放后90年代前后的事。
  -
  群策群力发动群众建设城市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建设的春天到来。面对当时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问题成堆的困境,市委市政府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举措,解决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迅速改变了城市形象,为改革开放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
  -
  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批复
  1980年10月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国务院批转了会议纪要,山东省政府在当年12月,以(80)鲁政函139号文对潍坊市总体规划批复,原则同意报送的总体规划。
  早在1958年10月,国家建设部综合考察设计院会同山东省工程局就帮助我市设计制定了第一个城市规划;1960年9月又修订为潍坊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因多种原因,规划报批搁浅。1978年,我市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在前两个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报送省政府。
  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对潍坊市城市性质、在本世纪内建成区面积、人口、城市功能分区、“三废”污染处理、城市水资源的勘察、开发利用、防止污染、重点文物保护以及城市的绿化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个总体规划下达后,我市相继制定了20多个详细规划,在专项工程建设、安排用地、扩建开辟道路、小区、确定大型公共建筑、调整迁出污染严重企业、制定城市管理法规等,都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使规划的法律性、权威性及可操作性在详细规划中得到了体现,按照规划办事,逐步统领了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
  依靠群众集中资金办大事
  在贯彻实行城市规划过程中,当时的主要问题是资金远远不足。由此市委市府采取了把着眼点放在充分依靠群众上,从而能集中资金办成了促进城市发展的若干大事。后来被归结称为“人民城市人民建”,其主要举措:
  一是集中资金办好影响城市发展的几项重点工程。从1979年到1982年,连续在市区建成虞河青陵桥、虞虹桥、白浪河北宫桥,加宽了白浪河胜利桥,为市区主要交通干线拓宽延伸打破了瓶颈。期间对市区十条主要干线进行了拓宽延伸。1982年拓宽建成了市内第一个大型综合设施齐全的、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的火车站广场;1983年到1984年5月投资300万元,通过拆迁346户居民,打通城墙堵头,清除4万多立方积土,把市区中心的向阳路由原宽6米拓宽成30米,并延伸到1.8公里。
  城市排水为实行雨污分流,治理市区内涝。1979年建成跃进路中段暗渠,健康路拦洪沟共1.2公里;1981年建成了市内第一条污水干管,和平路北段1470米,1982年到1983年,继续延伸了健康路拦洪沟,建成了爱国路、跃进路和向阳路雨污分流排水。五年来共建成排水管道44.6公里,为建国初期到1978年建设排水设施总量的1.67倍。
  城市供水开辟第三水源,缓和城市供水紧张。1983年7月,从安丘县黄旗堡开辟新水源,投资1600万元,一期工程埋设管道35公里,打深水井14眼,安装加压泵站一座,变电站一座。1984年7月,实现向城市供水3万吨/日,与此同时,坊子区也实现了从黄旗堡引水,日供水量1万吨。
  期间民用煤气工程上马。1983年完成设计利用朱刘店焦化厂焦炉余气5.5万立方/日,发展城市煤气的可行性研究,1985年动工基建,当年形成2.09万立方/日的产量,市区14140户居民用上煤气。
  二是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改造城区小街小巷。从1978年开始,每年从城市建设费中拨出三五十万元,交给各街道办事处,由街道办事处选择解决最突出的问题。五年来,全市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整修街巷110多条,铺设柏油路面27万多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29公里。市区形成沥青路面的小街小巷占总面积的75%。
  三是集资统建住宅,缓解居民住房拥挤。1976年7月,市政府在改造西月河的同时,拆除旧城墙,不占用农田,集资统建了我市市区第一个居民住宅小区。到1984年,有41家企业集资707.7万元,在拆除城墙空出的土地上建成住宅楼34栋1219套、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安排了这些单位的1184名职工及其家属入住。而后,统建办公室又在月河北、月河西、东郊虞河西开建了3个住宅小区,建成住宅楼房1040套、建筑面积69548平方米。到1984年,全市共建成住宅小区14个,总投资9496万元,建设住宅楼213栋、49.9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住宅紧缺,进一步改善了更多职工的生活条件。
  四是组织群众义务劳动美化城市环境建设专群结合的市容保洁网络。1982年以来,结合“文明礼貌月”“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的开展,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连续对白浪河进行了两次清淤治理和植树绿化,共清除淤泥4.5万多立方,栽植各种常青花灌木5万多株。
  -
  崭新市容迎来改革开放
  进入80年代,我市已经成为山东半岛沿海七个开放城市之一。为迎接改革开放,我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6年时间里,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举措,解决或缓解了影响城市发展影响居民生活的许多迫切问题。6年来市政府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多达5938万元,超过了以往26年建设资金的总和。城市的道路、桥梁、排水、供水、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大量增加,弥补了过去的许多欠账。到1984年,城市道路中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74.1%,城区71%的道路有了排水设施,新建住宅楼109万多平方,有近三分之一的市民迁入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居。
  城市管理开始走向法制化管理轨道。
  -
  以经营方式进行旧城改造
  -
  1984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1号文件,放手让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地改市不久的潍坊市,及时召开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为迎接农民进城发展商品经济搞活城乡流通,强调转变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及时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试点运用商品经营方式改造旧城,城市建设从此开始突破了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束缚,揭开了以商品经营方式进行城市改造的新篇章。
  -
  修订总体规划建设城市
  1984年9月,市政府召开会议,正式讨论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会议邀请了上海市有关专家到会,经过论证,1984年12月5日,形成了修订后的“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
  这次修订城市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既要突出潍坊市特点,充分发挥现有工业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力发展,争取在20世纪末,工业产值达到75亿元,又要适应市管县的新体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以中心城市的经济振兴,影响和推动各县镇的经济发展,合理发展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地、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和农村丰富的劳力资源,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商品生产,逐步实现城乡交融。还要着眼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不仅大力提高城市经济效益,而且更多改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潍坊市的城市性质:潍坊市(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商业金融中心,又是扼山东腹地和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还是以轻纺、电子、机械工业为主,其他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新型工业城市。
  城市规模:到1990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控制在35万以内,到2000年控制在50万以内。
  城市布局:以潍城为中心城市,以现有的寒亭镇,廿里堡镇,坊子镇以及规划开辟建设的大圩河镇作为卫星城镇。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以宽阔的城市交通干线相连接,干道两侧搞好城市绿化,并建成为城市服务的菜地果园、苗圃等,使建成区和近郊区形成有机整体,以加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不使城市规模过大,保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这次规划修订除就潍城布局、旧城改造作了总的规定,还就经济发展,郊区规划、城市交通(对外、对内)、防洪排涝、住宅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公安消防、水资源、非农业人口生活燃料汽化、小城镇建设以及文化电视、广播等20多个专项进行了讨论和修订,从而使城市规划不仅形成为协调潍坊城乡建设发展的蓝图,而且在制订过程中,体现了规划的科学决策作用。
  1985年,市政府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依据,出台了《潍坊市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在不断加强中心城市(潍坊市区)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县城为主干,以乡镇为纽带,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七五”期间把城区东风街、向阳路、胜利大街中段、和平路南段等城市主干道搞好详细规划,以优越位置重点吸引城乡企业投资进行改造建设,以尽快形成全市繁华的贸易中心。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当时的市区逐渐出现了城乡个体经营复苏、农贸市场繁荣、商品经济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
  运用经营方式改建旧城
  为尽快取得运用经营方式改建旧城的经验,1985年3月7日,市政府向全市公布了和平路南段(车站到百货大楼路段)综合开发建设方案,在这一段拆除旧房31200平方米(其中企业房18600平方米,居民房12600平方米),在原地新建67498平方米,内有企业商用房40000平方米,住户房27498平方米,改建后每公顷建筑面积由4162平方米达到9516平方米,人口密度由每公顷367人增加到790人,可节约土地45亩,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1倍,并节约配套费100万元,在以市长邵桂芳为首的旧城改建指挥部领导下,3月20日,和平路改造工程的社会投资开始,短短20多天,全市有68个单位,投资490.3万元,旧城改造工程顺利开展起来。由此开始突破了建国后计划经济对城市建设的投资模式,揭开了用市场经济手段建设城市,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新篇章。
  当年对解放前形成的东关南巷子和上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工人新村,同时实行了旧城改造综合开发试点。这两个旧居民住宅区占地45亩,其街道窄狭、景观破落、无绿化、少市政设施,多数居民住土坯草房。经过综合开发,建成了住宅楼4万多平方米米,商业公用房3000平方米,给排水、道路、照明、煤场、托儿所、公厕、绿地等一次同时形成。
  运用商品经营进行旧城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在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城区推开。1985年开始在旧城原东北隅的几条街道实行成片开发,先后建成了曹家巷社区及十笏园社区的一部分,1987建成忆荷园小区,1990年后,综合开发旧城西北隅,先后建成北门大街、城隍庙等社区,而后城西南隅、东南隅相继进行旧城改造,综合开发。1992年后,旧城改造综合开发已经从原来先拆迁偏街背巷,逐渐转向开发城区主干道路两边的“心脏”地区,整个城关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逐渐出现高潮,最盛时期,一年有6000多户城市居民迁入楼房新居。
  实行以综合开发成片建设的方式改造旧城,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而且按照未来城市发展开阔道路设施的规划红线,腾出了地皮,还留出了城市商业发展的黄金地段,这就为在改革开放吸引中外资金建设商贸中心,创造了好条件。如东风大街中段,90年代几年时间,农业发展银行、交通银行、联通大厦高楼迭起,同时有港商投资建成了集商贸、购物、饮食、娱乐为一体的世纪泰华城,连同其周围门类众多的商业网点,几乎占满了原东关西南隅全部商用地带。
  -
  高新区揭开现代化发展篇章
  -
  1991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国家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为加快我市城市发展,在市区原东环路(今北海路)以东,规划辟出8平方公里土地,经上级批准设置了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其管委会于1992年1月10日挂牌。5月底,高新区总计有中外50多家企业提出了进区项目申请,批准定点的30多个项目总投资6.6亿元。当年,经国务院审查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
  多种渠道投资 建设速度增快
  高新区的设置,对于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中的定位、作用以及指导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与变化。其主要特征是通过改革开放大量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项目,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带动当地传统工商业的转换提升。而引进项目是否能在区内落地,首要的条件在于区内外的各项基础设施是否完备,进区后生活条件是否方便。由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其先导性的定位得到了空前的强调与承认。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高新区的设置,使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商品属性也得到了显现与承认。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只能由国家与地方政府投资官办、它是公用设施,不允许私人更不允许外商插手。大批外资或港商、台商参与建设与经营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实现,正是突破了以往认识上的束缚,承认了城市基础设施也有其商品属性(也是商品),其所有权不能出卖但是其使用与经营权同样可以出让、出租,这就为广开渠道多方投资加快城市建设开启了新的门路。
  高新区成立伊始,按照规划就把起步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将通过几十年旧城改造形成的几条主要交通干线,如南北走向的环城路拓宽改建为北海路,东西走向的北宫大街、东风大街、胜利大街等,尽快延伸进区,同时在区内规划开辟了东方路、富华路、金马路等区内干道。为广开资金来源,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的成功经验,实行了土地批租制度。经市政府批准制定了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暂行办法,把首批市政建设工程投资的2000万元,进入了土地开发成本,实行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讯“五通一平”,在土地征用上改土地划拨为有偿使用,以逐步陆续收回开发成本;1992年4月,高新区产业开发总公司为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由市交通银行担保,公开发行了2000万元的建设债券,4月20日前即被市民争购一空。而后,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型项目建设,也通过申请世界银行贷款或者以其他多种方式如出卖冠名权等经营模式筹集资金。一大批港、澳、台商带资进区或在市区繁华的黄金地点建设大型、超大型的商贸、娱乐中心、宾馆、写字楼。
  我市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之快,再以东风大街为例:1960年到1990年30年时间,在旧城区拓宽延伸的总长度约9.5公里(东环路-西环路),1992年到1994年,不到三年时间,仅在高新区内东风街已延伸了2.5公里。同时完成了胜利街、福寿街的进区工程。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东风大街已经延伸了几十公里的同时,高新区起步改建的北海路,已经纵贯市区南北延伸到60公里,还出现了穿越市区东西全长85公里的宝通街等。
  -
  旧城改造新区开发 并行互补同时进行
  高新区的设置,从我市以往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以旧城改造为主,转变成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行、互补的新格局。
  几十年的旧城改造,虽然陆续形成了城市门类齐全的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为设置高新区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但是老城区在大型现代化工商业项目的安排上仍然难以容纳,常住及往来经商人口的居住密度也几近饱和。高新区的设置,不仅适应了扩大改革开放引进高科技、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迫切需要,在城市建设上,也可以视为有了新的动能。它像一张白纸,可以绘画出最美丽的图画。接受了在旧城改造中长期遭遇到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经验教训,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做到了高起点、严要求,规避并有效解决了用地紧张、人口密集、设施陈旧、交通拥挤、绿化稀少、文物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强调了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强调了立足全市,使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互补、对接与相承进行。
  如今潍坊高新区已经是潍坊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其行政辖区面积已达116平方公里,区内外城市交通已经形成了海、陆、空、高速公路、铁路具备的立体交通体系,尤以环境优美、城市绿化高标准、生活娱乐设施完备齐全在省内外受到广泛的赞誉。
  “道承齐鲁,襟连海岱”的潍坊,70年前以一个手工业小有名气居住人口不过10万的县城为依托,1948年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奋力拼搏,到2018年,全市GDP突破了6000亿元,如今,它已经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海滨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它以农业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以拥有潍柴、盛瑞、天瑞、豪迈等一大批知名的动力制造业而闻名世界。
  -(陈瑞曾)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