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1-04 07:05
鄌郚总编

昌大建设七十年

  昌大建设七十年
  -
  郭石上任组建专业建设队伍
  从1949年至今,昌大已走过了70个春秋。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业绩,在潍坊大地上几乎无人不晓,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外也是闻名遐迩。历史的发展进程,常常需要某位关键人物在关键时点上加以推动,原潍坊市市委书记兼市长郭石就是把昌大送上历史跑道端线的那个人。昌大也不负众望,在70年的时间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
  新市百废待兴 亟需专业队伍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当地人常简称其为“昌大建设”,更多的人直接缩称其为“昌大”。昌大建于1949年8月10日,昌大的第一个名称是“潍坊市木瓦建筑合作社”,合作社的组建背景颇有“来头”,从酝酿到拍板,均出自中共潍坊市委所在地——小黄楼。
  小黄楼今日仍在,位于东风西街与胜利西街之间的向阳路中段西侧,2007年被公布为潍坊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街山墙上赫然刻有“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字样。此楼建于1936年,是一栋西式楼房,上下两层并带有地下室,面积380平方米,因其外墙呈米黄色,建成之后便被称作小黄楼,又称“八角楼”“元宝楼”。
  1948年4月24日,潍县战役前线司令员聂凤智发出命令,说我军已将西城敌人全部解决,要事先已组建好的特别市委务必于当夜拂晓前赶至潍县。1949年3月,中央华东局南下,特别市委改属中共山东分局。6月3日,特别市撤销,改为潍坊市,归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市委书记与市长由郭石同志一人兼任。早在郭石同志全面主持潍坊市工作之前,他作为特别市市委书记、市长早就协助前面两任书记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清理了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遗体,破获了敌特破坏案件,肃清了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收集了国民党军遗弃的枪支弹药和物资;建立基层政权,成立了财政局、税务局、经济建设局、公安局、地方法院及工会、文管会等政权组织;组织学校开学,创刊了《新潍坊报》,成立了图书馆;经济方面,发布了《城市修复和建设布告》,开通了胶济铁路坊子至谭坊段,成立了北海银行发行人民币,恢复了集市贸易,组建了运输公司、供销总社、大华贸易公司,启动了一批工业企业。到改为潍坊市时,社会局面基本稳定,市委、市府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所有这些建设,像先前那样靠群众运动、靠义务劳动显然远远不够,必须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建设队伍。
  -
  潍坊市委书记郭石与昌大
  解放前的潍县是山东名县,有规模的建筑公司在当时已经有几家,但这些建筑企业都属于私人性质,是当时明令受保护的民族企业。当时政府的政策是,“不准侵犯工厂商店利益”“加工订货,包购包销”“免征1948年营业税”,让“资方有利可图,职工增加收入”。遇有建设任务,政府不能对他们强征硬调,需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一进入协商程序,随之而来的就是工期问题、付款问题,而当时政府要的往往是短工期,需限时完成,资方则常表示难以完成;遇上预付款项问题,政府则常常是囊中羞涩,不能按时足额付出。至于社会上的泥瓦匠队伍,原被“把头”把持,即便后来同业工会组织他们进入各个分会,也是力量分散、水平有限,既难以组织协调又无能力承担重大建设任务。
  决策源自形势,组建来自需要。既有战争阅历又熟悉经济工作的郭石同志,1949年6月刚接受书记、市长任命,就迅即用惯用的军事语言决定“拉支队伍”,组建一个政府说了算、调得动、关键时刻冲得上、能干活的建筑公司。这才有了后来的昌大组建之初的样式。
  郭石把组建任务交给了市总工会的姜天洪。姜天洪是一位入党早、资格老、对党忠心耿耿的“老革命”。他找来更熟悉当地情况的城区区长张绍文,专门商量此事。
  他们选中徐熙同志担任社长,选定了50余人的队伍,沿用当时习惯,定名为“潍坊市木瓦建筑合作社”。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组建方案形成。
  1949年8月10日,潍坊市木瓦建筑合作社正式成立。
  -
  昌大首个工程:南大营粮库
  -
  南大营粮库是昌大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个工程,建设南大营粮库是当时政府为防止粮食经销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库房共规划6栋,每栋粮库长约60米,宽约15米,屋山顶高约6米,在当时属大跨度建筑。
  亚星桥先后有五次改名,昌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均参与重建。
  -
  南大营粮库 属大跨度建筑
  昌大成立后所干的第一个工程是南大营粮库。南大营粮库历经70年风雨今日仍在,沿潍坊青年路南行穿过胶济铁路大桥路西即是,只是已改称“1789文化艺术区”了。院子很大,足有200米见方;库房屹立如昔,透出浓郁的沧桑感;多数房库的暗红色外墙上藤萝攀援,似绿色挂毯,浓密的苍翠中透出盎然生机。大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并未让它衰微破败,反倒是风光依旧、老而弥坚,可看出当年工程质量堪称上乘。
  南大营因解放前历代驻军而得名。在这里建设大型粮库,是当时政府为赈粮救灾,为平抑粮价、防止粮食经销商囤集居奇哄抬粮价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库房共规划6栋,5栋由刘云呈的聚成营造厂承建,6号库交木瓦建筑合作社负责。每栋粮库长约60米,宽约15米,屋山顶高约6米,在当时属大跨度建筑。
  面对如此长度、高度与跨度的建筑,论现场组织指挥能力和工匠技艺水准,合作社都没问题,唯一犯难的是缺少大型施工装备。木工只有钵凿锯斧,瓦工只有瓦刀、泥板,运输工具只有少量的手推车,缺少的是大型脚手架、长幅模板、吊装设备和长梯,虽然自备、租用了一些,但远远不够。令人高兴的是,在同一现场施工的另一个施工队伍刘云呈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解决了这些困难。工程进展很快,质量也好,不到三个月即告完工,而且一次验收全部合格。首战告捷,市委表扬,员工高兴,同行们也作了很高评价。
  -
  若飞桥负载过大已有裂缝 昌大突击重建改名东风桥
  青龙桥—朝阳桥—若飞桥—东风桥—亚星桥,其实是同一座桥。
  白浪河是潍坊的母亲河,她南倚水库,北入渤海,自南向北流过,将城区剖为东西两城。涓涓河水,从古流到今。它承载着河流两岸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哺育着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白浪河上那些建于不同年代、形态各异、长短宽窄不一的古桥今桥,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发展。
  今日白浪河上,横亘着近20座大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故事,然而综合考量,最出彩的当数亚星桥。这是因为它位于城区主干道东风街上,起着沟通东西两城的作用,人流最多,过载量最大;同时又因为它历史悠久,屡经修葺,几经重建。
  据《潍县志稿》记载,大桥始建于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由僧人本敬化缘筹款兴建了一座石桥,称“青龙桥”。经过多次重建后于1934年定名为“朝阳桥”;朝阳桥是潍县历史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城市桥梁,也是潍县开埠后第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交通建筑,百姓习惯称之为“天桥”。1948年解放潍县时,国民党军队曾在桥上构筑防御工事,妄图负隅顽抗。潍县解放后,大桥弹痕累累。潍坊特别市组织木瓦工人进行了修补,同时将朝阳桥改名为“若飞桥”。1973年,桥面因负载过大已有裂缝,更由于东风大街已经拓宽,东端与主路错位,故由昌大突击重建命名为“东风桥”。
  -
  亚星出资买冠名权 昌大再次承建施工
  随着市区不断扩大和经贸繁荣,东风大街于1994年拓宽至50米,东风桥宽度已不相适应。为此,潍坊市政府决定再次拓宽改造,由亚星化工集团出资680万元,买断冠名权,定名“亚星桥”。工程再次由昌大公司承建施工。翻开当年亚星桥拓宽工程项目经理王厚年的《施工日志》,昌大建设者奋战大桥工地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昌大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程,定期召开工程调度会,市领导、市建委领导、公司领导深入施工现场,提出建桥的口号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开工后,先要在“围堰”内打桩。桥桩,称得起是名副其实的“被埋没”,是基础的基础,当人们看到地上矗立起的高大建筑物时,却无法看到它地下的基础。12支桩基,每一支直径1.5米、长31米,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钢筋笼采用现场制作,成孔检验合格后下钢笼入孔并固定,浇筑过程要求一次完成,防止形成断桩;桩基完成达到强度再进行预应力测试,以检验桩基质量。从第一支桩基开始到最后一桩,经潍坊市工程质量监督站逐一检测,全部达到优良等级。因为是对老桥的拓宽,需对老桥构件进行打孔置筋,然后进行“拉拔”实验。三块拱片必须进行混凝土预制后进行吊装,支撑架子必须足够牢固,不能有位移。亚星桥拓宽施工阶段,历经雨季和冬季施工,遇到重重困难。昌大建设者战风雨、斗严寒,工地上提出的口号是“团结一条心,亚星桥上拼,来年风筝会,大桥保通车”,“千难万难无所惧,各呈英豪战犹酣”。拓宽后的亚星桥长114米,桥面宽度43米,结构为三孔重力式拱形桥,每孔跨度29.6米。沥青混凝土铺设桥面,汉白玉雕刻栏杆。在大桥中央,四根不锈钢拱型方柱,将一个星球图案的不锈钢雕塑高高托起,“一桥飞架,亚星腾空”的造型为市区增添了新的景观。
  1996年4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及市建委、昌大公司的领导,为大桥落成剪彩。亚星桥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通过出让市政建设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进行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典型工程。
  -
  张文良:潍坊首位土木工程师
  -
  张文良是潍坊第一个土木工程师,他的加入,对昌大初期的发展以及昌大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士的影响是很深的。张文良的求学之路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色彩。在昌大承建的大型市政工程、公共建筑乃至一大批国防工程中,大都留有他的才智、汗水和足迹。
  -
  求学之路一波三折 肄业转攻土木工程
  建筑是一门艺术,需要优秀工匠制作,更需要知识与技术的支撑。昌大在经过了最初的合作社初创阶段,其员工技能、承建能力已有了很大提升。但随着工程品类的增加、体量的增大、工艺难度的提高,尤其是要求提供勘测、设计、建造“一条龙”的用户增多,这时候总体文化水准偏低、高端技术人才匮乏的“短板”暴露得愈加明显。山东建筑工程公司青岛分公司办事处的并入,对昌大帮助非常大。队伍中,有几名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引人注目,最突出的是6级工程师张文良,这也可称得上潍坊的第一个土木工程师。张文良对昌大初期的发展以及对后来昌大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专业人士的影响是很深的。
  张文良,原文登县人,生于1915年,出身于书香门第。因正值战乱年代,其求学之路甚为坎坷,颇有些传奇色彩。他先是在家人与族兄鼓励下,1933年考入青岛名校市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考入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
  一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张文良因无法随山大南迁而辍学,回家乡结婚生子,当小学老师,后又应聘担任小学校长。文登沦陷后,他去青岛当图书管理员谋生。然而终是书生本色,实业报国之心未泯,“山大”肄业抱憾经年,大学之念魂牵梦绕,一腔热血总思完成大学之梦,以实业技术报效家国。
  谋生之余,张文良时常浏览着报上的招生信息,得知“西北联大”招收肄业大学生,但需要省教育厅出具证明。1941年4月,时已26岁的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西北去,再圆大学梦,转学“西北联大”。此时从青岛到陕西,铁路多已断绝,公路也不通畅,只好步行。千山阻隔尚可跨越,河川密布亦可跋涉,可那时军阀混战不止,日寇沿途封锁,盗贼出没无常,张文良沿途凶险难料,很有些“壮士一去”“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悲壮。
  为拿到省教育厅出具的大学肄业证明,他约上“北大”肄业的黄县青年范迪初,两人化装成商人,先乘车到昌乐县尧沟,步行三天到驻临朐山沟的山东省政府所在地,请教育厅的人把肄业证明写在丝绢上,然后缝进大褂的托肩内。询问路线去开封已不通行,于是从尧沟改走“商路”先到河南归德,经安徽亳州抵洛阳,在洛阳秘密穿越封锁线,抵达西安。此时他已囊空如洗,只好住下来争取“同乡会”接济,得200元后再启程赴宝鸡,然后转抵汉中的城固县(“西北联大”所在地)。
  他们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粗衣粝食,途经四省历时四个多月方才抵达。同行的范迪初转入汉中医学院,张文良转入西北工学院土木系。
  -
  担任昌大总工程师直到退休
  张文良求学之路堪称艰难,靠申请贷金、校外兼职和两位弟弟接济,1946年夏完成学业,时年31岁。五年间,为节省开支未曾回家。
  毕业后,张文良先是应聘到青岛建设局、公路局任职,次年进入齐鲁公司担任科长。工作中显示出的才干,让其获得工程师资历,并加入了中国工程师协会。1949年春,齐鲁公司决定迁台。出于对新中国的向往,张文良毅然决定留下。1950年2月,原在齐鲁公司军代表办公室担任副工程师的他,经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青岛办事处介绍,进入山东建筑工程公司青岛分公司(原名为青岛建鲁营造分公司)担任工程师。
  对于张文良的到来,潍坊人表现出满腔热忱。昌大为其在老潍县太平街古城墙下租赁了一套带院子的明清建筑,与同来潍坊的技术员栾凯合住,一年后为其在叶挺街中段路南租住了杜姓人家小院,院内有方形高台,有怪石垒成的假山,假山下有小桥流水,周围花树环绕。
  自1963年起,张文良连续担任了13届市人大代表。在昌大,10多年里一直担任总工程师,直到1975年退休。在昌大承建的大型市政工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乃至一大批国防工程中,大都留有他的才智、汗水和足迹。当然,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他与很多从旧社会走来的知识分子一样,受过许多的冲击和委屈。曾在“文革”初被撤销人大代表资格,在运动中受过批判,被下放工地搬砖、扛水泥、拌灰浆。原昌大党委书记于金桴谈到张文良当年境遇时,至今为之抱屈不平,喟叹良久。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张文良依然对党忠贞不渝,对事业严谨以待,坚守着人生底线和知识分子的科学良知。
  1988年,组织上认定他享受离休待遇。是年11月1日,他走完人生历程,享年74岁。
  张文良等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昌大,获得了施展抱负才华的更大空间和更好平台。昌大在“人才饥渴期”拥有了他们,《周易?系辞上》中有言,“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而后天助之”。今日回看,诚如是。
  -
  建起潍坊第一高楼鸢飞阁
  鸢飞大酒店是潍坊的标志性建筑,一期工程鸢飞阁至今已30多年,历经风吹雨打,风采依然。当年建这么高的楼,也是一大壮举。按国家定额测算工期应是948天,研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594天即交付使用,这对昌大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昌大员工奋战了近两年,交了个满分答卷。
  -
  接待能力难适应发展 亟需打造标志性建筑
  鸢飞阁是鸢飞大酒店一期工程主体建筑的名称,坐落于潍坊胜利东街与四平路交叉口的东北端,建成开业于1987年。历经30多年的风吹雨打,今天的它风采依然,仍在伴星斗月、默无声息地服务于四海宾朋,仍在见证着潍坊的繁荣与发展。在它效力于社会的30多年间,中心城区不但在地平线上延伸扩大,而且昂首迅速向空中成长,一片片大体量现代化建筑群、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把潍坊装点成一座充满朝气的现代化城市。莫说在整个城区,即使在鸢飞大酒店周边,一座座高楼早已把鸢飞阁遮掩于视平线以下,使之显得不再那么雍容华贵、突兀挺拔。但在潍坊,任你高楼万栋,随你直指云天,尽你豪华气派,谁也撼动不了鸢飞阁是潍坊高层建筑的领军者、前导者地位。潍坊建设史早已下定这样的结论:鸢飞阁曾给潍坊带来许多荣耀,曾是众多国内外政要及八方宾朋的起居地,曾是许多国际国内重要会议的举办地,是引领潍坊长高变靓的第一楼,而它也记载着作为建设者的昌大集团功绩。
  鸢飞阁的建设,缘起风筝会。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成功举办后,来潍洽谈贸易、投资的外宾逐年增多。但潍坊的“短板”也暴露无遗:一是接待能力严重不足,既有宾馆酒店不仅数量少,而且建设标准低;二是缺少一张能浓缩潍坊形象、气质、内涵的标志性建筑名片,需要建一座接待能力强、高起点、高标准的大酒店。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后,经国家经贸部牵线搭桥,潍坊和澳门一家公司直接对话,商讨在潍坊共建一座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三星级标准的潍坊鸢飞大酒店。今天的人们对“三星级”标准早就不以为然,但在当年可是思想解放、敢闯敢试的一大壮举。1984年9月,双方在“三冬无雪,四季有花”的南方城市签订了意向书。尔后,筹建班子和潍坊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观摩百家,各取其长,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楼24层,高度72米,总投资1960万元。至于工期,按国家定额测算应是948天;研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594天干完交付使用。
  -
  昌大接下建设重任 科学施工如期交付
  时称“潍坊一建”的昌大,凭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接下这一任务。困难重重,一是建设如此高度的鸢飞阁,是潍坊第一家,是他们建筑生涯第一回;二是大型装备不足,楼层越高地基越深,鸢飞阁地基需下挖7米,掘出土方达1.1万立方米,而公司缺乏大型挖掘机和足够的大型运输车辆;三是因为上千名施工力量去了国外和西藏,钢筋工严重不足;四是脚手架扎法不同,存有很大的钢材缺口。按照传统的外墙双挑脚手架扎法,需添置100多吨钢材,不仅增加开支,而且一时难应急需……困难面前,昌大成立了一个11人的“潍坊鸢飞大酒店工程领导小组”,以解决工程所需一切资源。先确定施工单位,然后对着所有短板一个一个解决,于是在这个工程上就出现了“空中挑架子”方案、专业与民营相结合的大型挖掘和运输机械、岗位练兵竞赛上岗等等。
  鸢飞阁工程于1985年4月15日举行开工典礼。但为了完成市里要示工期大大提前的这样一项工程,昌大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强化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流水作业、倒排工期等一系列后来被广泛推广的方法,科学施工、昼夜奋战,在近两年的施工期内,鸢飞工地上昼夜灯火通明,一直是热火朝天的大干场面,综合施策,成效显著。鸢飞阁大约保持着十天一层的速度向天空延伸。许多关心大楼建设的市民都为这突兀而起的庞然大物惊叹不已,纷纷伸出大拇指说:“盖大楼,还是昌建厉害!”
  1987年3月31日,号称潍坊有史以来的“第一高楼”鸢飞阁完工并交付使用,成为潍坊地标性建筑物,成为潍坊名片。为了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市里进行了多次讨论。考虑到潍坊风筝历史文化悠久,大家一致赞同新酒店的名字要与风筝文化有关。《诗经?大雅》有“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记载,鸢本老鹰,引申义为风筝,所以最终确定酒店的名字为“鸢飞大酒店”,并邀请了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了“鸢飞大酒店”五个字,镶嵌在酒店大楼上。
  鸢飞大酒店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接待前来旅游观光、投资、洽谈贸易的外宾提供了优质服务。1989年,鸢飞大酒店被国家旅游局第一批命名为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1996年,鸢飞大酒店再次扩建达到“四星级”,总营业面积扩至50000多平方米。开业多年来,鸢飞大酒店接待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总理和国外亲王、总统、总理等大批政要,举行过众多国际国内会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潍坊鸢飞大酒店是昌大建设的第一个标志性高层建筑,首次考试就得了满分,昌大从此开启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时代先河。
  -
  潍柴同心楼再创我市新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城区居民住宅最高者不过6层。“潍柴”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计划建造一座住宅楼,几经选择,“潍柴”选定了昌大做此工程。昌大人利用鸢飞阁施工中的“挑架子”技术,进度更快,达到8天一层。
  -
  潍柴欲建设住宅楼 选定友邻昌大施工
  同心楼位于潍坊的潍州路以东、民生街以南,“潍柴”老厂东门附近。此楼规划建设时,还处在允许福利分房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的城区居民住宅,最高者也不过6层。同心楼总投资近1500万元,设计为地下两层,地上25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楼身统高83米,系城区住宅第一高楼,比鸢飞阁高10多米。它地处城区中心地段,立于贯通城区南北的潍州路边,西距白浪河不远,因而显得特别突兀、高大、挺拔,河东河西很远就能望见,故曾被“潍柴”人引以为豪。取名同心楼,是因为当时的潍坊华丰机器厂并入“潍柴”后,更名为“同心集团”。决定盖这座大楼,是“潍柴”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计划安排200户居住,同时也有树立“潍柴”形象的考量。几经选择,“潍柴”选定昌大来做此工程。
  “潍柴”找昌大建设同心楼,既是出于对昌大信誉、施工能力的充分信任,也与两家的历史渊源有关。“潍柴”与昌大,虽然分属不同行业,曾经的隶属关系也不一样,潍柴曾是部属企业,昌大曾是省建设厅的直属企业,但双方几十年间同居一方水土,同顶一片蓝天,因而公事私事间常有往来交集、过从甚密,且相似点也很多。其一,“本是同根生”,都有红色基因。其二,分别定址于白浪河东西两岸。其三,同属国营企业,同样名气很大。在潍坊早期发展中同被称几大国企,彼此间的领导干部常有相互调动,如昌大党委书记王庆恩就于1956年4月去“潍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党委书记。其四,互动甚多。“潍柴”自1953年起开始扩建,到九十年代扩建过六七次。而每次扩建,包括生产厂区和住宅小区、配套设施,昌大都是市里安排去的主要承建方,几无例外。所以,昌大人讲“潍柴”的车间、住宅、道路,比厂里人还熟,双方负责人彼此也都熟悉。双方几十年间隔行相望,甘苦相近,彼此深知根底,关系非比寻常。
  采用“挑架子”技术
  -
  进度惊人八天盖一层
  “潍柴”与昌大因同心楼再次走到一起,不单纯是出资方与承建方的关系,也是友邻单位间的互助关系。选者是出自信赖,被选者自然高度重视,不敢有丝毫怠慢。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去?事类》中曾言:“山木为良匠所设,经书为良士所择。”为加快进度、让潍柴员工早日入住,昌大人利用鸢飞阁施工中的“挑架子”技术,注意平行推进、交叉作业,使进度达到8天一层。为保证质量,运用了桩基螺旋钻孔灌浆技术,浇砼捣实,养护足时;采用陶粒砌块材料,采用大体积砼,加入掺加剂,防止开裂问题。工程最后验收时,评定为优良。
  在同心楼之后,昌大又承建了位于福寿西街的潍坊水泥厂(现为山水集团)的高层公寓楼,当时被市民称作潍坊高层住宅南北“双子星座”。正是这两座楼,开启了潍坊高层住宅的建设先河。
  -
  强强联手,迎接建筑工业化新时代
  昌大作为一家老牌建筑企业,半个多世纪中走过了不同阶段。第一代建筑,是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第二代建筑是追求高品质、高性能;第三代建筑则是突出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在国家层面大力推动下,引领潍坊当地建筑企业率先实施了工业化生产,坚持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促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措施。昌大与山东高创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成立了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启一个建筑工业化的新时代。
  建筑工业化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在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成熟于德国、日本,它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信息管理为手段,运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一体化产业链。“造房子就像汽车一样工厂化生产,搞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现装组合”的建筑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
  自古到今,房子永远是人们遮风挡雨的港湾,是世世代代追求的必需。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不仅在业态上实现了从现浇向现场拼装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名副其实的“品质建筑”,将让人们居住得更加舒适惬意,让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更绿色、科技、高效。
  “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开映日在前头。世界建筑的前景就是“昌大建科”的前途,大家都在奋斗,未来值得期待。
  ( 黎明 丘石)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