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1-04 07:10
鄌郚总编

昌邑才子投身民主革命

  昌邑才子投身民主革命
  -
  清末民初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上,潍坊虽非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却有无数志士仁人受到感召,走向革命,共同铸就了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昌邑人于恩波加入同盟会,办新式学堂,一生追随孙中山,用自己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后来者。
  -
  自幼饱读史书 被誉昌邑才子
  于恩波,字沐尘,号沐禅,清光绪十八年(1884)出生在今昌邑市围子街道于家郜村。于家是半耕半读家庭,藏书较多,于父锡恒,字公符,是省试副榜贡生。他非常喜爱聪敏的于恩波,是儿子求学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于恩波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
  光绪十六年(1890),年仅六岁的于恩波随父亲到安丘游学,父亲对他而言既是慈父,又是严师,可不幸的是父子情缘在他十岁那年骤断。父亲得疾病去世,于恩波非常悲痛,含着热泪从安丘回到于家郜村,与奶奶相依为命地生活。
  他谨记父亲的嘱咐,“未尝一日废读”,四年私塾,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后来又拜大儒为师,不到20岁时,已经饱读经史群书,品德文章名闻乡里,与同乡好友张书绅(字子佩)被称为“昌邑二才子”。刘乃贤先生撰写的《昌邑市早期同盟会员张书绅》一文中提到,日照籍学者王献唐是张书绅的好友,在张去世后应请为其撰写墓志铭,即《亡友张子佩先生墓志铭》碑文,开篇即提到了“昌邑二才子”:“清光绪间,昌邑有二才子:一为今(山东省)农矿厅长于君沐尘,一为吾友张君子佩。”这是对于恩波、张书绅才子地位的认可与肯定。
  受“康梁变法”影响,十七八岁时,于恩波在家开设教馆,1903年,19岁的他弃教继续求学,进入莱州府中学读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学校非常器重他。
  -
  誓以推翻满清为己任 加入淮泗讨虏军
  清廷腐败,国势堪危,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日本创立同盟会,倡导革命,于恩波与国内外纷起响应的志士一样,誓以推翻满清,振兴中华为己任,他景仰孙中山先生,更向往着革命。1906年,山东同盟会支部成立,刘冠三在济南创办了山左公学。1907年,昌邑县立师范传习所的王子阶、王国恩、齐东野,毕业于莱州师范的王廷俊及肄业于莱州府中学的于恩波,在刘冠三、杜佐宸等的介绍下,先后加入同盟会,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于恩波由此开始了从事民主革命的生涯。
  1908年春天,于恩波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山东省优级师范选科学堂(前身是丁宝桢创办的尚志书院),精研史地科的同时,利用课外时间从事革命活动,1910年秋天,他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并留校,第二年春天学部复试,因成绩优异,奖励他师范科举人,并任学部司务,后又被山东省提学司任命为省视学,他为推进教育革新、兴建学堂,多有建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山东独立失败后,时任山东民军统领的陈干很快到浦口编成了齐鲁敢死队,驻安徽凤阳、讨袁八将军之一的柏烈武又拨给他一个模范营,与齐鲁敢死队合编为淮泗讨虏军。昌邑县的同盟会员闻讯后,争相南下投奔陈干。据记载:“时陈干起兵淮上,兵不满千人,于恩波、于雁民、刘肇唐、陈延训、陈希孟、徐言昌等从之”,人员增加后,陈干、于恩波等人共策北伐,从凤阳起兵,沿津浦线北上与清军作战,相继攻克张勋舯的固镇、宿县,直取徐州。南北议和之后,淮泗讨虏军统编为第三十九混成旅。
  1912年4月19日,山东临时省议会成立,议长由张映竹担任,刘冠三、王讷任副议长,于恩波被选为议员。
  -
  积极奔走擒拿元凶 平定“五一八”惨案
  武昌起义后两个月,新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完成组阁,并剪掉那条象征清廷的辫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3月颁布了“剪辫令”,山东都督周自齐积极响应,与诸同僚一起剪辫,还派剪辫宣传员到各地进行宣传,只是到昌邑的一队经历惨案,一去不还。
  7月1日是农历五月十七,正逢昌邑大集,四乡八疃的老百姓都进城赶集。县衙门影壁前已经搭起宣传台,两名宣传员彭仲豪、周振声和昌邑县议事会、参事会的议员们相继进行演说,大意就是:满清皇帝业已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数月了,国家要奉行三民主义,一切由民做主,不应当再拖着满清遗留下的辫子了。“无论工、农、兵、学、商,一律都要剪去辫子,遵守民国制度。”
  演讲之后,宣传员和警佐剪了劣绅梁怀思和魏桂五的辫子。两名劣绅当时敢怒不敢言,但认为辫子被剪是奇耻大辱,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十八(7月2日),梁魏带人进行了突然袭击,主要目标是议事会和已经剪辫的人,而且残酷到见了议事会成员就杀,李长庚、肖兰池、王廷俊、刘瀛海(字镜寰)、王国恩等18人遇害,这就是昌邑“五一八”惨案。
  当时于恩波任陈干的参谋,因丁母忧回故里。惨案发生时,于恩波与同盟会员明余三乘夜赶赴潍县,向旅长马良告变,又压抑着内心的悲痛,连夜绕道赶赴省城,向都督周自齐告变,同时也将这一噩耗传递到驻防徐州的第三十九混成旅旅长陈干那里。
  在于恩波的积极奔走之下,得周都督“便宜行事”令的马良带兵到昌邑,擒拿了罪魁祸首梁怀思,处死30余人,“五一八”惨案才算基本处结。惨案发生近一年后,国民政府为遇害的烈士立碑纪念,于恩波撰写了刘瀛海、朱镜清、刘鹭翔三位烈士的碑文,“故仁人君子,生则未必同福;死则往往同祸。况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镜寰先生为邑山斗,而镜清、鹭翔两先生之性情气节,亦无往不如其师。使假以年令,各出所怀抱以饷世……又为之铭,铭曰:患难共之,生死相依。为国为民,难弟难师。死者千古已,问继起为谁!”
  -
  东西南北人 拳拳救国心
  于恩波在写给陈干的挽联中,赞陈干是“慷慨卓荤士”,同时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亦东西南北人,死虽凭棺,窆不临穴;千里酹樽酒,九原只有寸心知。”的确,他是“东西南北人”,一生追随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大旗,30余年奔波在祖国大地,护国、护法、北伐,为国共合作尽心尽力,当厅长促一方发展,一心救国,革命终生。
  -
  当选首届国会议员 刚正不阿矢志反袁
  1912年3月19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大总统,随即暴露出窃权的野心,开始向山东安插心腹,调整政界,国民党议员们与袁对抗,拒之。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应袁世凯电邀,动身准备前往北京参加国会大会时,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宋案”之后不久的4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召开,于恩波当选议员。在京的山东国民党议员利用合法的身份和手段,合力跟袁世凯展开激烈斗争,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袁世凯试图用重金收买,但他们都不为利益所动,尤其于恩波的刚正不阿令袁党不敢轻易冒犯,袁世凯对他也心生戒心。
  孙中山组织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开始为自己复辟帝制大造舆论,并在这年的11月份以“叛乱”罪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国会议员,导致国会休会。于恩波采取韬光养晦策略,在济南、青岛之间奔走,组织革命力量,准备讨袁。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于恩波的极力反对彻底惹恼了袁世凯,袁欲“密谋除之”。为避险,于恩波回到昌邑,联络革命仁人,积极响应蔡锷的讨袁运动,并在第二年亲赴上海,参与讨袁军事和恢复国会的活动。
  云南起义之后,全国响应,山东义旗同时举起,袁世凯大势已去,1916年6月病逝之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于恩波和山东省议员丁惟汾等人重返北京任职。
  -
  联合山东旅京学生 鲁案谈判期间示威
  1917年6月,张勋复辟,国会再次解散。7月,包括山东革命党人刘冠三、丁惟汾、于恩波在内的150余名议员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开始护法战争。
  1922年,驻广州湾的海军哗变,于恩波受孙中山密令,约见鱼雷队队长、同是山东人的温树德,晓以利害,劝温夺取军权。5月,温树德拥众人夺取了海圻、海琛、肇和诸舰,震慑了其它舰艇,此事之后,温树德被任命为海军司令,于恩波被任命为秘书长。
  时局动荡,陈炯明发动叛乱离职,非常国会解散。1922年9月,国会北迁恢复,于恩波入京,仍任国会议员。当时正值“鲁案”谈判期间(“鲁案”,主要是指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日之间围绕归还山东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交涉事件),山东籍国会议员刘冠三、于恩波与省议会议长王鸿一等人联合山东旅京学生,集体到鲁案督办公署示威,向政府施加压力。在后来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代表对日本的无理要求不敢让步,鲁案办理结束后,督办王正廷说:“真佩服山东代表,真正为国家民族着想,真正为社会服务,非乘机谋利禄之徒。”
  1923年初,丁惟汾、王乐平来到青岛,创建了国民党外围组织平民学会青岛分会,国民党员陈名豫、于恩波、蔡自声、孟民言等也开始在工人、学生、教师、店员及下层职员中活动,发展会员100余人,联络和团结了一批社会力量。
  1923年冬,曹锟觊觎总统一职,向国会议员行重金贿赂,给于恩波的条件是5000块银元一张选票,遭到于恩波的严辞拒绝。据史料记载,当时选举会场密布军警,严防议员出逃,而且百般折磨议员,于恩波连夜脱身,潜入广州,孙中山称赞他是“仗义疏财的好兄弟”。
  -
  担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 积极促进国共合作
  据《国民党山东地方组织的活动》记载:“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正式确立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丁惟汾、王乐平、张苇村、王尽美、孟民言、杨泰峰等6人,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丁惟汾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张苇村当选候补中央委员。会后王乐平奉派回省,负责筹建中国国民党临时山东省党部。同年4月,王乐平在济南主持召开全省党员大会,经过协商,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山东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王乐平、于洪起、陈名豫、于恩波、阎容德、范予遂、蔡自声、王尽美、赵华叔等9人为执行委员……”
  曹锟倒台后,段祺瑞临时执政,电邀孙中山北上,于恩波被任命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此时的山东督军是段系人物郑士琦,直奉大战时山东因保持中立,得以安定局面。厅长任上,于恩波认真奉行国共合作政策,教育厅所属各机关、学校、团体国共两党的公共活动,使两党党务各有发展,他为国共合作做出很大贡献。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家再次陷入动荡的紧要关头,眼瞅着国共合作刚刚出现良好势头的山东,似乎又要重回军阀统治的老路,于恩波等人忍辱负重,在北方执行部的指导下沉着执行任务。
  4月份,张宗昌窃取了山东军政大权,国民革命政策无法实施,于恩波毅然辞去教育厅厅长的职务,南下参加国民革命军
  -
  促进山东农矿业发展 自购树苗栽植泰山脚下
  1926年夏天,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造成宁汉分裂,国民政府建都南京。5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准丁惟汾提议,以革命军进迫徐兖,戡定在即,拟请派特务委员数人,设立山东政治特务委员会,经核准,特派丁惟汾、陈雪南、于恩波、何思源、陈韵轩与仲裕为特务委员,调查及筹划北伐期间山东政治事宜,于恩波后又任山东省党部改组委员会委员。
  1928年4月,北伐军进入山东,于恩波随战地党务委员会北上,就任山东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厅长,“五卅”惨案发生后,日军占据济南,省党部和省政府移至泰安,第二年迁回济南。
  张宗昌督鲁多年,民穷财尽,于恩波任职期间,北伐正在进行中,地方秩序有待恢复,农矿厅所司业务,随政治制度变革而更替,他兴利除弊,对发展山东农业、工业、矿业做出一定贡献。任期内,他对淄博一带煤矿减免税额,将泰安华宝煤矿改为官营,东阿大兴公司林产退还本县,平息了商民的怨气。
  1929年春天,他辞去农矿厅厅长职务,捐出自己平日节约下来的积蓄万余元,并用其中的5000元购买了树苗,栽植在泰山脚下,名为“纪念林”。当年,省政府迁往济南后,他复兼任农矿厅厅长,改进农具,推行新法种田;将全省划分为四区,搞造林绿化,以期逐年推广,化童山为丰林;又勘察各县的矿藏,对各矿的质量、储量进行条分缕析,编辑印布,以备从事开采。大凡是利民之事,他都全力以赴,孜孜以求。
  -
  代理教育厅长厅开创新局面
  1930年秋,于恩波任安徽省党务整理委员,1931年新任命的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李仲公向教育部提起辞呈。6月12日,行政院发布了第2769号训令称,根据李仲公的辞呈,经本院第二十五次国务会议,决议“慰留,未到任前,暂派委员于恩波代理”。于恩波代理安徽省教育厅厅长一职,当时安徽学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炽,于恩波“用人行政,一秉至公,群情翕服”,安徽教育出现勃勃生机的局面。
  1932年4月,他离职去北京休养了一段时间。说是休养,可他根本没闲着。国民党部于1933年在河北新乡设立了华北办事处,他任特派员。当时日本人诱奉鲁军的余孽袭扰沿海,对华北图谋不轨,他奉命去天津,规劝奉鲁军头目,粉碎了日本人的图谋。
  1933年,司法院第八十六号公报发布的是国民政府于8月18日的一道府令:任命于恩波、王淮琛、胡翰等9人“为行政法院评事,并以行政法院院长茅祖权评事,于恩波兼庭长。”于恩波成为茅祖权的得力助手,受到倚重。
  -
  积劳成疾病逝于重庆
  早在西安事变后,决定退出政界的丁惟汾回到了日照老家。“七七”事变爆发,于恩波积极投身到抗战中,从安徽赶赴日照,规劝老友出山,共赴国难,同时与汪精卫“亡国论”做不懈斗争。1938年12月,汪精卫叛逃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彻底沦为卖国贼,于恩波、丁惟汾等人义愤填膺,坚决要求予以严惩。
  1937年11月1日,安徽行政法院奉令西迁,经汉口、长沙、常德,于1938年5月到达重庆,丁惟汾也辗转到了重庆。6月,武汉会战开始了,于恩波和丁惟汾相约跑到河南,准备组建军队投身到抗战前线,此时,重庆来电,要他们速回重庆,接到电报的二人又去了重庆。
  于恩波先在重庆市中山路107号院舍办公,因西迁不久,公务相当繁忙,他又需要审理大量案件,长期的高强度工作,透支了健康,1938年12月,他突患高血压及心脏病,“未甚措意医治”,延误了病情,以致后来越拖越严重。翌年3月转移到近郊南温泉办公,5月又选定巴县歇马乡大石盘村何家大院为办公场所,他虽已抱病,可始终心怀孙中山的遗嘱,要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国难当头,更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全民抗战。
  1941年2月26日,于恩波“以积劳之驱,故疾猝发,诊疗莫及”,在大石盘村逝世,终年58岁。因经常捐助教育,临终没剩多少积蓄,以至于弥留之际喃喃自语:“七口之家何以为生?”同年5月12日,重庆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对于恩波生前劳绩予以表彰,同时发给遗属治丧费3000元。
  于恩波的遗世文字并不多,除了之前的碑文外,1914年2月,他和陈干、徐昌言、张书绅四人共同为肖兰池立碑,滕县陈名豫题写,碑文由陈干撰写。1934年5月,于恩波为齐东野的墓碑撰写碑文,为陈干编纂的《陈氏家乘》作序,为陈干写挽联:“君固慷慨卓荤士,志宗同甫,气迈元隆;末俗忌英才,三字竟成千古恨;我亦东西南北人,死虽凭棺,窆不临穴;千里酹樽酒,九原只有寸心知。”
  -
  办学育栋梁 源头活水来
  -
  在外筹款募捐推广宣传 千方百计扩大学校影响
  于恩波位列“民主革命先驱”,是一名坚强的民主革命战士,同时又是一位教育名人。他一生关注教育事业,为教育呕心沥血,在家乡创办育秀学校,在青岛参与筹建私立胶澳中学、国立青岛大学,担任济南正谊中学校董,还曾任山东、安徽两省教育厅厅长。
  -
  创办育秀学堂 发展同盟会员
  1905年,清政府“变法兴学”,下诏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校,允许民间办学,也是在这一年,孙中山在日本建中国同盟会,推行“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主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潍坊地区的一些有识之志或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或者加入同盟会,创办学校。
  1907年,于恩波与同盟会员张书绅、齐东野等人在于家郜村东的古庙创办了育秀学堂(又作育秀公学、育秀小学堂),五间茅庐和东廊房作为校舍,于恩波被推举为校长,聘请同盟会员王章民、王少韩、李福民为教师,开设了古文、算术和英语课。
  育秀学堂成为当时废私塾、兴学堂的榜样,名为学堂,实际“为党人秘密机关”,于恩波等同盟会员克服困难,以学校为基地积极发展同盟会员,播撒革命火种,培养了一批具备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民主思想革命骨干。同时,育秀学堂又起到了昌邑同盟会办事机关的作用,承担了联络各地同盟会活动的任务。据民国《昌邑县志·党务》载:“时环境恶劣,谣琢分兴,于(恩波)、张(书绅)以不满百元之开办费,招生上课,分任职教;所招生皆一时之俊,拔其尤者卞绍汉、王德渊、徐兰村、徐靖如等,介绍入盟,师生一体,与恶劣之环境奋斗。于是,邑中同志均以(该)学校为中心集合地,各地同志往来胶东者,亦以该校为唯一东道主。”
  在育秀学堂的影响推动下,昌邑各地同盟会员相继创办起一批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爆发时达到100多处,其中王廷俊与兄长王班侯联络同社同盟会员刘素文、徐靖如、徐肖武、王文曲等人在卜庄镇王家楼创办了小学堂,并聘请张书绅前往讲学,王子阶在都昌街道伍塔村开办学校,史庭辉在都昌街道巡堡村开学堂,王国恩在围子街道密埠店办学校,刘派海、朱文海等人在北孟设学。这些学校与育秀学堂遥相呼应,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打破了旧私塾的模式,实行民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为推动昌邑革命势力的发展、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
  昌邑北部子弟 多选育秀高小
  即便后来,于恩波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他也始终牵挂着家乡的育秀学堂,关注家乡教育建设。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他意识到学校还是要办下去,而且要发展,在他的授意和支持下,育秀学堂于1921年改为育秀高等小学。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的侄子于达泉担任校长,又聘请了两位教师。办学是需要经费的,没钱怎么办?于恩波、于达泉叔侄二人以五亩庙地为基金,派发招生广告,注明学费是十个铜元,自己带学习用具。一时间,昌邑北部各界人士的子弟不去读县立的高小,纷纷慕名来到育秀,一次招生就来了33人。
  学堂升格了,但教室还是原来的那五间茅屋和东廊房,娘娘庙成了教师办公室,佛殿当饭厅,院内搭了草棚作为伙房,非本村的孩子需要住宿,就借了于氏家庙作为宿舍,因陋就简,当年正月十八开学。育秀高小学制三年,课程设置十分丰富,有国文、英语、修身、自述、历史、地理、理科、习字、音乐、绘画、手工、体操等,于达泉最擅长算术,教师姜紫垣是平度人,精研国文,昌邑的王夷山擅长教英文、史地,三人各有所长,各显其能。
  因为经济拮据,老师们的薪水很低,一年能拿大约四百吊铜元,伙食费还得自理,但他们毫无怨言,都受革命熏陶,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
  民国时期,整体社会水平相对低下,加之战争的影响,教育经费十分短缺,经费的短缺又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育秀学校在艰难时局中的发展主要靠个人捐资。1922年时,于恩波已经离开家乡,他在外募捐了一笔款项(具体数目没有记载)给到村里,让他们利用春天建房的好时节,再建校舍。新房子接着古庙,是八间新式大厦和七间厢房,还制作了40套桌凳。此时的育秀已是一所初具规模的“现代高小”了。暑假期间,增聘了平度人于宝泉、昌邑双台邹清泉为国文教师,又新招了25名学生,这其中包括抗日英烈、卜庄大陆村的陆升勋。
  为了扩大学校影响,于恩波在北京任国会议员期间,请名人写字画,购买笔墨纸砚等作为学校的奖品,还在1923年12月组织了昌邑县首次教育观摩会,各校师生纷至沓来。这次观摩会对育秀高小是一次极好的推广,及至再招新生时,报名的人较多,一次招收了四五十人,盛况空前。
  在青岛私立胶澳中学工作期间,他又募得一笔款项,为育秀高小扩建了六间校舍,学校规模愈发壮大。任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期间,为了发展家乡一带的中学教育,他亲力亲为,回昌邑捐款,并倡导全县士绅、商号捐款,募集了一万余银元,拟将育秀高等小学扩建为育秀中学。1924年12月,于恩波批准”昌邑于家郜私立育秀中学“备案,计划1925年暑假招生。1925年4月,于恩波派省视学到育秀视察,这是育秀首次迎来省级官员,全校欢腾。经过视察员的宣传,提升了育秀的政治影响,一时间名扬济南。
  -
  育秀扩为中学 学生成才就业
  正值张宗昌督鲁,于恩波辞去厅长职务,南下广州参加革命,中学何去何从,于达泉正在犹豫着,得到了于恩波的临时指令,坚持兴办育秀中学,由他兼任名誉校长。当年7月,育秀高小扩建为育秀中学,打出了招生广告。
  1927年,于恩波在北伐军中兼任山东省党务特务委员会委员,除安置参加北伐的育秀学子外,还在10月间派于观成为特派员到昌邑推动党务,成立昌邑县党部筹备委员会,13名筹备委员中,5人是育秀的教师,他们介绍了18名育秀学生加入国民党,壮大革命力量。
  1929年至1930年间,育秀中学领导班子更迭频繁,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于达泉重新回归后,于恩波采取措施整顿校务。聘请知名人士组成校董会,请示省府主席陈调元的批准,每年由昌邑县拨2000元大洋支持办学;把高等小学暂时停课,在于达泉的主持下,集中力量建起了20间砖瓦到顶的大楼,解决了校舍问题,高小复课。学校为此欠下的千余元,全部由于恩波个人承担。
  1931年春,育秀中学三、四级搬进大楼,学校院墙也建好了,完成通讯设备,整好体育场地。5月,昌邑开县运动会,三级学生夺了多项锦标。这级学生毕业时,各地都来聘请他们当教员,其中有13人被聘为高等、初等小学教员,3人被派到教育局、教育馆工作,还有8人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育秀中学恢复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
  抗战爆发学校停办 教具图书毁于一旦
  就在育秀欲以全新姿态大力招生时,陈调元调任安徽省府主席,于恩波随调到安徽,新任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不给育秀学校备案,通知各校不能招收育秀的毕业生。于恩波收到于达泉的汇报电报后,一面到教育部给学校备案,一面联系各校长尽力接收育秀学生。在他的积极斡旋下,这些事情最终得到解决。
  全面抗战爆发,育秀中学停办。1939年11月,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司令王尚志借故日寇要在育秀中学安置据点,命令速将学校大楼破坏,并放了一把火,于家郜和附近各村的人乘机将学校门窗及全部教具、校具及图书抢掠一空。1945年春,四纵队支队长高子明企图在于家郜顽抗,为构筑碉堡,将学校残存的砖墙拆除殆尽。
  育秀中学是昌邑历史上第一所中学,十余年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无论时局如何动荡不安,其作为革命基地的功能从来没有改变过,是昌邑民主革命圣地和昌邑北部最早的共产党发源地之一。
  -
  在青岛筹办胶澳中学山东大学
  于恩波与青岛有着极深的渊源,曾经两次在青岛参与办学。1922年2月,中日两国在华盛顿签订《山东悬案解决条约》,12月中国收回青岛主权。这年春天,丁惟汾、王乐平到青岛成立平民学会青岛分会,并积极筹办私立胶澳中学,以培养革命人才。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启了国共合作的局面,1924年3月8日,私立胶澳中学开学。这年7月20日,由丁惟汾领衔,与王乐平、于恩波、于洪起递交了一份《胶澳中学校报告书》,向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申请资助校务费用。根据这份报告书,学校开办初期由国民党山东省委陈名豫任校长,刘次箫任教务主任,孟民言任训育主任,校务委员有丁惟汾、王乐平、于恩波、蔡自声、于洪起等。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网站的《从国立青岛大学到国立山东大学》一文中提到:1929年3月,山东省政府迁回济南。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南京教育部令,改称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旧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设国立青岛大学。另行函聘何思源、蔡元培等9人为委员,并推定何思源委员为筹备主任。随后又增聘陈调元、于恩波、陈名豫3人为筹备委员。
  济南正谊中学是济南艺术学校的前身,1913年9月8日正式开学,地址设在大明湖畔的阎敬铭废祠内。创始人之一的鞠思敏先生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是第一任校长,其他创始人有蒋衍升、高彭年、王祝晨等。
  1929年6月,私立正谊中学改组时,选举于恩波等13人为校董事会董事,推举鞠思敏任校长,于恩波为董事长。
  -
  于氏后人住在旧居
  为全身心投入到国立青岛大学的筹建工作,于恩波把家搬到青岛,并经当时政府审批,在校南门外蓬莱路与福山路接壤处的山坡上建造私宅一处,门牌号是蓬莱路一号。于恩波举家南迁后,旧宅闲置,为支持山大发展,借给时任校长赵太侔居住,后来才回到于家后人手中,如今于恩波的孙媳妇和曾孙女仍居住在这里。
  据昌邑市的李发宁介绍,国立青岛大学南门取消后,蓬莱路不复存在,于氏的楼房门牌更改为福山路33号。那是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德派建筑,坐落在福山路北侧,依小鱼山北麓而建,二楼与福山路持平,一楼及附房却沿山坡下探至路面以下,院内蜿蜒的石阶通向最底部的附房门口。该院落在民国时期的位置极为特殊,后面是原山大校园的南门,当时在这栋房子西侧有一条丁字路从福山路下去,沿山大南大门直通到校园里面,这条路叫蓬莱路。这栋房子当时的院落大门是在西北角位置向蓬莱路开的,门牌号是蓬莱路一号,是离校园最近的小楼。
  -
  育秀原址新建小学
  今天,昌邑市围子街道于郜小学坐落在于家郜村的东南角,崭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容纳附近8个村的1000余名学生。育秀学校停办于1937年,校舍在抗战期间被炸毁,2006年,于家郜村委投资160万,在育秀学校原址建了高标准的农村现代化学校——于郜小学,校名没有沿用“育秀”成了村民们最大的遗憾。2014年,昌邑市育秀学校在位于县城的兴昌街路南复建开课。
  于郜小学校园外,东南处,有一座育秀桥,四五米长,1米多宽,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是当年学子们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历经近百年的风雨洗礼,经过村民多次修缮,得以较好地保留了原貌。育秀桥东侧是育秀湖,西侧是农用沟渠,夏日绿树成阴,湖边、桥头成了村里老人休憩、聊天的好去处,2019年8月,于郜社区再次重修了育秀桥和沟渠。
  2017年年初,于恩波纪念馆在于郜社区综合楼建成,纪念馆百余平方米,陈列着他生前的一些图文资料,还设置了沙盘,还原了当年育秀中学的面貌。
  文/图 潍坊晚报记者 齐英华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