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1-04 07:18
鄌郚总编

古代军事与街巷道路

  古代军事与街巷道路
  射圃亭、射步亭两名曾并存
  -
  古人说有备无虞。古代地方军事设防,目的是御外安内。今潍坊城区一带,明清时期隶属于潍县。潍县地处莱州湾畔,号称“青、齐左臂”,具有一定的军事地位。我见到的当代官方记载,三条古旧街巷因为位于古代军事载体所在地及附近地带而得名,尽管有的说法存疑。综合笔者见到的相关记载,有一处古代军事载体,到了近、现代,名称和用途都发生了变化,附近地带多条解放后新形成的城市道路则都借用了该处古代军事载体变迁后的名称。
  -
  射圃亭与射步亭街 指的是同一条街道
  在民国时期的地方记载中,潍县第一区城东南镇有一条古旧街道,名为射圃亭街。而相同时期的潍县城区地图上,城里东南部有一条南北向古旧街巷则标注为射步亭街。两个地名实际上指的都是一个地方,位于今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内。解放以后,这条古旧街巷的路标和门牌等地名标志上的标注则都沿用了射步亭街的名称。其中,1967年至1981年间,射步亭街改称红阳南巷。
  将我所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一带目前的情形相对照,可以大致展现出这一带民国时期的地理实况。
  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南北走向,长约160米,宽约5米,南端为一处丁字路口。丁字路口向东为平安街。平安街向东再折向南可达一百三四十米外、潍县城南城墙下的南马道。丁字路口向西为南寺前巷。南寺前巷向西可直通一百五六十米外、南寺东墙下的预备仓街。
  由该处丁字路口沿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北行三四十米左右,路西一条无名小过道向西十几米可到达一处湾塘。枯水时节,沿湾塘东岸向西南方向、再沿湾塘南岸向西,可通往附近的南寺后巷(民国时期记载)或南寺后街(相同时期地图标注)。
  从无名过道口沿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北行八九十米左右,进入一处空场的东南角。这处空场南北略长,不到二十米,东西稍窄,十米左右的样子,也是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的组成部分。空场西北角则仍为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的主街面。沿街继续北行十多米,就到了北口。
  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北口接一处不太规则的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东面为南宫后街,东行四五十米可往南宫西街北口。十字路口西面为松园子街,西行210米左右可通预备仓街。十字路口北面略偏东处为南巷子。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北口与南巷子南口隔南宫后街松园子街结合部略斜向相望。沿南巷子北行100米左右可与郭宅街相接。
  -
  射圃亭街明初为校射场
  笔者看到的当代官方解释,射步亭街的地名来历为:“明初为校射场,有射亭三,始称射圃亭街,后演称今名。”校射场,潍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年)标注的名称为射圃亭。潍县民国时期记载的名称为射圃,曾拥有射亭三楹,位于学宫(今潍城区棋盘街北口一带的东风西街大槐树处)西南方,当时已经废弃,旧址应当位于射圃亭街。笔者见到的其他记载,楹字的本意是堂屋前部的柱子。古代作为量词使用时为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故潍县射圃可能拥有三列、也可能拥有三间射亭。
  分享一下笔者见到的对古代射圃的记载。
  射圃系古代练习射箭的场所。君子习六艺。古时,官学课程设置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明初,各级官学生必须学习射艺。各地往往在文庙(官学学宫往往与文庙是一体的)以东设有射圃,便于就近向官学生传授。当时,明都南京国子监附近的射圃,占地东西长约480米,南北宽约390米,建有射亭、库房等设施。库房专门安排老年军士值班,监生们可以登记后从库房里借用弓和箭用于学习训练,离开射圃时归还。
  明初潍县的这处射圃亭或射圃,距离本地学宫不到400米。因未见相关记载,这处射圃亭或射圃是用于守备兵士平时训练,还是县学生(秀才)学习射艺训练,或二者兼而有之,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年代的久远,这处射圃亭或射圃在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上的确切位置,则既未见文字记载,也未见有人在言谈中和著述中提及。笔者见到的清代乾隆年间的潍县城区写意地图上标注的射圃亭位置,应该位于民国时期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南段路西、南寺后巷或南寺后街路北的那处湾塘处。民国时期的那处湾塘,占地东西长约80米,南北最宽处约四五十米,应该系那处射圃亭或射圃废弃后演变而成。因为乾隆时期的潍县城区地图是写意图,这些推测只能供参考。
  -
  射步亭街原址 在松园子小区东沿一带
  按照本地当代相关著述中的描写,在射圃亭或射圃正常发挥功能作用的漫长岁月里,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一带一直是个广场,没有住户。射圃亭或射圃在清代中叶荒废后,才有居民陆续迁入。清代、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街道两旁住户中从事教师、医生、演艺、绣货、车辆维修、织布、货郎、自营小铺等行业的人员都有,家道一般都能说得过去。懒人、穷人不多。
  地方名流郭育才的宅院坐落在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南端路东。郭育才,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人,名列顺天府(今北京)第四名。五年后又考中进士,名列第二甲第四十名,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兵部主事、安徽六安直隶州知州等官职。他还是书法名家。民国时期曾在南京、上海等地以卖字维持生计。现在市面上仍能见到他的一些作品。
  古代,在翰林院任职的人雅称太史。郭育才的堂侄郭润琴是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本地著名的眼科中医。他也是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的居民。他家的大门内曾挂有《太史第》横匾,以彰显其叔的翰林身份。他在自己北院临街房中居住并行医售药四十多年,治愈过不少疑难眼病,名声远播省内外。
  距离射步亭街北口几步之遥的不规则十字路口一带,南巷子南端路西、松园子街东端路南和路北,分布着数不胜数的潍县式深宅大院,民国时期、解放初期居住着许多的地方名流。十字路口西北角、南巷子南端路西的深宅大院,曾为潍坊市重工业局的办公地点。
  近五十年前,笔者见到的射步亭街已经更名为红阳南巷,住户红底白字门牌上的标注则仍为射步亭街。后来,笔者将当时所见与民国时期的相关记载相对照,发现除了红阳南巷南端路西、可能是明代射圃亭或射圃旧址的那处湾塘,已经由当地居委会开发为铜铝组(“文革”后期潍坊本地开办的众多街居创收实体之一)所在地,这里的基本地理格局并无显著变化。
  1997年,拆除潍城区向阳路以东、南宫西街-南巷子以西、郭宅街以南、胜利西街以北范围内的街巷、建筑和民居。射步亭街位于拆迁范围内而予以拆除。相关建设活动完成后,射步亭街原址一带西面为松园子小区。东面则闲置起来。
  2008年,拆除潍城区南宫西街-南巷子以东、和平路以西、郭宅街以南、南宫前街以北范围内的街巷、建筑和民居。该区域规划为和平广场,射步亭街原址一带东面闲置数年的地块进入和平广场规划范围。目前和平广场一带仍在建设开发中。射步亭街以及南巷子原址一带形成一条无名通道,路西为松园子小区东沿,路东为建设开发中的和平广场西沿。
  文中涉及的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原址以东的相关老街巷,大致位于今潍坊中百大厦内、中百街东段、潍坊百货大楼楼院西墙外、建设开发中的和平广场西部一带。文中涉及的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原址以西的相关老街巷,大致都位于松园子小区内。
  -
  东关前所后所,本地读作前署后署
  在清代光绪年间的潍县城区地图上,东关(今属奎文区东关街道辖区)中部偏西北一带,有两条名称分别标注为前所街、后所街的古旧街道,附近民众习惯上称为前所、后所,但都读作前署、后署,是地方读音还是另有讲究,有待考证。
  -
  两街基本平行 街巷相对宽阔
  笔者将所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前所街、后所街一带目前的情形相对照,可以大致展现出这一带上溯到清末的地理实况。
  前所街、后所街都是东西走向,略呈弯弓状,基本平行,且长度、宽度也都差不多,分别都在220米、9米左右,在潍县城区一带的古旧街巷中较为宽阔。
  按照传统地名中的方位排序惯例,前所街应该位于后所街的南面。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前所街居南,后所街居北,两条古旧街道南北相距大致在160到170米左右,这一带建筑以民居院落为主。前所街两旁自东到西,除了平房,还分布着几处传统的两层青砖小楼,风格上显得错落有致。而在我的印象中,后所街两旁,基本全是平房了。
  民国时期,潍县东关与城里一样,划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镇,隶属于潍县第一区。为区别与潍县城里名称与之相同的4个镇,东关4镇名称前面都冠以“东关”二字。在地理方位上,前所街、后所街位于潍县东关中部偏西北一带。而在行政区划上,这两条古旧街道都在东关东北镇的辖区内。
  -
  谭家过道中段 南北贯通两街
  前所街东口一带为一处不太规则的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东面为红土湾街,已拆除,原址位于今奎文区苇湾小区中部一带。红土湾街西口位于前所街东口稍北处,两街口隔四平街(清代光绪及民国时期标注)或东四平街(民国时期记载,原址位于今奎文区后所街四平路口附近的四平路一带)略斜向相望。沿红土湾街可向东直通二百四五十米外的东关坞东墙下。
  十字路口南面为苟家巷(原址大致位于今奎文区通济门街四平路口以北的四平路一带)。沿苟家巷向南略偏东再向正南,可到达二百四五十米外的关帝阁外。关帝阁系东关八阁之一、明代东关圩的东偏北门。
  十字路口北面为四平街或东四平街,可沿街向北通往二百七八十米外的镇武阁下。镇武阁系明代东关圩的北门,也是东关八阁之一,就坐落在四平街或东四平街上。
  由该处不太规则的十字路口沿前所街西行近百米左右,路北有一条宽度在1米左右的小过道,清代光绪年间的标注名称是谭家过道,民国时期以及民国以后公布的正式街巷名称中则无谭家过道的记载。这条过道从前所街向北、折向西、再向北可与后所街相通。民国及以后之所以没能在正式街巷中列名,大抵是因为这条过道两旁仅分布着十多处大门,居住着十几户人家,不足以成为正式街巷,因而一直排在前所街门牌序列中。
  自前所街谭家过道口再西行100多米,就到达前所街西口,与固堤街(清末地图标注)或李家街(民国时期地图标注)相接,形成一个丁字路口。丁字路口向南可沿固堤街、李家街或李家街直通三百六七十米外的东关大街(今奎文区东风东街),丁字路口向北可沿固堤街、西四平街(民国时期记载)或李家街(民国时期地图标注)直通三百四五十米外的北大街(今奎文区福寿东街)。
  -
  后所街与大过道、新过道
  后所街一带的地理实况与前所街略有不同。
  后所街东口与四平街或东四平街相接,形成一个丁字路口。
  从后所街东口西行百米左右,路南为谭家过道北口,很不起眼,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再向西数米,路北出现一条宽度在4米左右的巷子。这条巷子,清代光绪年间的标注名称是大过道,民国时期的标注、记载以及民国以后公布的正式街巷名称则都称新过道。谭家过道北口与大过道、新过道南口隔后所街略斜向相望。从后所街沿大过道或新过道向北、折向西、再向北可与直线距离约一百八九十米外的北大街相通。
  大过道在民国时期更名为新过道,是否为避免地名重复,不得而知。因为潍县东北关也有一条古旧街巷,清末标注名称、民国时期标注名称和记载、民国以后的正式街巷名称都是大过道。而东关与东北关的这两条古旧街巷的最短直线距离相隔五百五六十米。当代官方对东关新过道地名名称来历的解释为:“因清末开始形成街道,形成时期较晚而得名。”而另有记载则表明新过道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已经存在,且标注名称是大过道。莫非东北关的大过道形成街道的时间要早于东关大过道,为避免地名重复,东关大过道在民国时期才改称新过道?这也有待考证。
  自后所街大过道、新过道口再西行一百一二十米左右,就到达后所街西口,与固堤街(清末地图标注)或固堤街、西四平街(民国时期记载)或李家街(民国时期地图标注)相接而形成的丁字路口了。
  -
  明代军队有卫所编制 潍县未发现“所”级军事载体
  关于东关前所街、后所街地名的来历,笔者看到的当代官方解释为:“明代军队有卫所编制,潍县东关前所街、后所街都曾驻有守备部队,分别地处所前、所后而得名。”
  在相关记载中,我国明代军队卫、所制的基本情况显示,明初在京师(首都)及要害地方,都设立卫、所,屯驻军队。各地卫、所分属于各最高地方政区(类似于现在的省级地方政区)的都指挥使司,并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地方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
  每卫规模为5600名军士。卫以下依序有千户所,每所规模为1120名军士。百户所,每所规模为112名军士。各级正职军官,卫称指挥使,千户所称正千户,百户所称百户。自卫指挥使以下各级军官职务都是世袭的,军士身份也都是世袭的。
  在明代,军队卫、所的基本运作方式为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因而,明代军队的卫、所制,实为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军事制度。卫、所都有固定的驻防地,由朝廷根据各地的防卫、战略需要而设置,或数府一卫,或一府数卫,或一府、一州一个千户所。天津卫(今天津)、威海卫(今威海)、浮山所(今属青岛)、海阳所(今属乳山)、宁津所(今属荣成)、石臼所(今属日照)等地名或曾用地名历史上都是曾为军队卫、所驻防地而得名。
  在相关记载中,明代潍县的军事驻防概况大致为,听征有马民兵12名,听征步队民兵24名,有马快手巡察海道团操七名,巡察海道步队民壮57名,守城民壮80名。固堤店(今属寒亭区)巡检司弓兵20名。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为寇匪警情,设立参将一员,统领全军。又在县城内设立潍县营,包括游击一名,中军守备一名,把总五名,哨官22名,军士3000名,以防御来自海上的军事威胁,但不久后即予以裁撤。
  除了上述军事驻防情况,笔者没有发现潍县在明代设立千户所或百户所进行驻防屯田的记载,潍县全境内也未发现像浮山所、石臼所那样带有“所”字样的专有地名或曾用专有地名。
  如果“明代军队有卫所编制,潍县东关前所街、后所街都曾驻有守备部队,分别地处所前、所后而得名”的解释符合历史事实,这两条街道要是分别称为“所前街、所后街”,似乎更符合潍县传统地名的形成惯例。但由于潍县东关一带未见明代建有千户所、百户所,住有守备部队的记载,上述说法只能存疑。
  -
  云南乌撒卫与前所街、后所街地名由来假说
  有人经过考证后认为,潍县东关的兴起,始于明初的大移民。东关五大姓氏家族,韩、谭、李、杜、王,大部分是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迁转来的军户,最早就在后来的前所、后所一带居住。
  叙述一下笔者见到的相关记载。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设立乌撒路。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克乌撒,修筑乌撒城,设立乌撒府(土司府),隶属于云南布政司。设立乌撒卫,隶属于云南都指挥使司。乌撒卫的治所设在今贵州省威宁县城址一带。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军九万多人奉诏在乌撒卫一带的各地屯田。局势稳定后,云南乌撒卫所辖千户所、百户所的一些官兵及其家属加入明初全国大移民行列。他们从乌撒卫一带步行到长江,沿江而下到扬州,沿运河北上迁移到山东定居。有李姓军户由乌撒卫分别迁至潍县韩尔庄李家(今属坊子区凤凰街道)、李家庄(今称辛李家社区,属坊子区凤凰街道)、东关、贾庄(即今西贾庄,属潍坊经济区北城街道)等地。也有谭姓军户由乌撒卫分别迁至潍县东关、大虞河头(今属奎文区大虞街道)、城里布政司街(今潍城区布政司街)等地。还有韩姓军户由乌撒卫迁来潍县东关。这些军户人家经过世代瓜瓞蔓延,都成为本地具有一定规模的姓氏家族。
  再回到前所街、后所街地名来源上来。由于未见更具体的记载,不妨对相关考证进行分析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原来隶属于云南乌撒卫所辖相关千户所、百户所的韩、谭、李等不同姓氏的军户,迁来潍县东关并在相关地域内(假定为后来的前所、后所一带)集中世居,逐渐各自形成一定规模的姓氏家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先的来处,他们集中世居的地域,仍然遵循其始祖原来所在的乌撒卫千户所、百户所的习惯而简称“所”。后来,他们集中世居的地域逐渐形成前、后两条街道,两条街道两旁逐渐形成前、后街区。这两条街道也顺理成章地称为前所街、后所街。至于“所”读作“署”,是乌撒卫还是潍县的习惯,就更难说清了。
  -
  前所街东口十字路口 一处一言难尽的地方
  综合我知道的相关记载和民间采风所得情况,前所街东口的十字路口一带,不但有传统庙宇和较早的新式学校分布,也是潍县最早出现公开的畸形服务业实体的地方。
  十字路口西面的前所街东端,有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关侯庙,还有供奉道教神灵文昌帝君的魁星庙。关侯庙的情况未见更多记载。魁星庙除了在清代对文昌帝君进行祀典活动,也未见更多记载。附近民众则记得前所街东端路北仅有一处庙宇,东靠四平街或东四平街,南邻前所街,解放后曾为潍坊市蔬菜公司的一处门市部。由此看来,前所街魁星庙、关侯庙应该是在一处地方分别供奉着一文一武两位神灵。
  十字路口东面、紧靠十字路口的红土湾街西端路北,在清代光绪末年废科举兴新学时期,就坐落着一处名为“自力第二小学”的新式学堂。自力第二小学校西靠四平街或东四平街,南邻红土湾街。但未见该校的其他记载。1924年,开明人士谭炳玉在红土湾街兴办育德小学并自任校长。该校在四年后停办。因未见该校的其他记载,该校与清末的自力第二小学是否在同一校址,不得而知。
  1930年前后,爱玲书寓在该处十字路口南面的苟家巷北端路西开业。书寓,很雅致的名字,往往让人联想到书房、书屋、书店等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但实际上,爱玲书寓是潍县首家公开挂牌的娼妓业场所,由济南的一家娼妓班子开办。该实体门旁贴有“爱玲书寓”招牌,门上的对联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五六名从业人员,都是年轻漂亮、穿戴时髦的未婚青年女子。
  后来,相继又有数家外地娼妓班子来潍。十字路口附近的前所街等街巷里,也相继开设起几处娼妓业场所,门前都挂有“某某书寓”的招牌。
  没过几年,本地商人谭敷九牵头在东关东魏家巷(今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东部偏南一带)建成平康里后,地方当局马上安排散居在各街巷的挂牌书寓限期迁入。商人得到了不菲的租金收入,这类娼妓业场所也不再与普通民众杂处。
  1953年,昌潍专署建筑公司迁入前所街40号院内办公,1958年又从前所街迁至工农路(今奎文区潍州路)。前所街路北的一处两层小楼所在的院落,解放后曾为宏伟路(“文革”期间李家街、固堤街、西四平街共用名称)小学、李家街小学的一处分校。
  前所街、后所街一带 变迁轨迹及原址现状
  大致在1974年,笔者的一位小学同学举家由城里迁至前所街。几位同学一起去他的新家探望时,前所街、后所街已经取“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之意改称援越南街、援越北街,但两旁住户红底白字的门牌上,仍明确标注着“前所街某某号”“后所街某某号”字样。后来,笔者将当时所见与清末、民国时期的相关记载相对照,发现当时这两条街道除了1967年变更为政治含义明确的地名以外,基本地理面貌并无多大变化。1981年,援越南街、援越北街复称前所街、后所街,土路改修为柏油路面。
  1988年起,拆除潍城区南观音堂巷-谭家场院-四平街两侧及以东、北巷子-东魏家巷-东关东马道-棘子沟东街-棘子沟街两侧及以西、北大街以南、东风大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和建筑。此范围内的拆迁是自本年度起,分地域逐步实施的。前所街、后所街的东口一带都在拆迁范围内。拆迁完成后,前所街、后所街向西缩进,长度都缩短近一半。
  1998年,四平路由东风东街向北延伸至北宫东街,建成后该延伸段为宽30米的一块板式路面。奎文区原苟家巷、四平街或东四平街、前所街及后所街的东口一带都成为四平路该延伸段的组成部分。
  2001年起,拆除奎文区东关坞西墙以东、四平路以西、福寿东街以南、恒泰电子街(今通济门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此范围内的拆迁也是自本年度起,分地域逐步实施的。前所街、后所街剩余部分全部拆除。
  目前,前所街原址位于今奎文区通济门街以北的四平路以及菲森时尚广场、瑞龙湾星公馆小区一带。后所街原址位于今奎文区后所街以北的四平路以及世纪花苑小区内。今奎文区后所街系该区域内相关拆迁、建设活动完成后在世纪花苑小区南邻形成的一条新的东西向道路,命名为后所街,位于原前所街、后所街之间的地带。
  -
  古演武场先改苗圃,后为城市职工宿舍
  在今潍城区西关街道的辖区内,有一处占地面积大致在0.25平方千米的地域,居民楼院集中,直接关联市民生活的服务业实体星罗棋布。本地民众简洁地称该地域为苗圃,为城市地理含义,与目前街道社区的行政划分并不一致。该地域内四条城市道路也因此而得名。笔者见到的相关记载,苗圃地名的由来至少可以上溯到清代乾隆年间,与一处军事设施有关联。
  -
  苗圃为新建城市居民区 一条柏油马路直通房前
  今潍城区苗圃地域,作为潍坊主城区组成部分的历史并不算长,1970年以前还是潍坊市西郊一带的林地和田野。地理面貌上与潍坊市区周边的农村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大致在1973年,潍坊市苗圃宿舍区建成后不久,东风大街西端(今潍城区东风西街月河路口以东的东风西街,本地人时称西门里)一带开始修路。当时,东风大街宽度只有六七米,为柏油路面。沿东风大街行至西门里西端,就到了潍坊市区的西沿。与一座传统小桥相接。当时,那座小桥为土质桥面,就已经算是出了市区了。这座小桥是潍县城西门(迎恩门)外跨月河(护城河)的老桥,也叫西门桥。
  修路工程起自东风大街西端,穿越西门桥,包括西关大街(今潍城区东风西街的月河路至永安路段),再向西直通苗圃宿舍区,新建一条铺设简易柏油路面的马路。
  与目前的地理情形相对照,这条新建马路总长约920米,宽度与当时的东风大街差不多。自东风大街西端沿这条马路西行约630米,折向正北方,过一座跨越宽度不足五米河沟的便桥,进入苗圃宿舍区南端的大门洞,直通苗圃宿舍区的北端。那条河沟在便桥以东的走向为西南东北向,接近便桥东沿便在这条新建马路的北面拐了个弯,改为东西走向。
  为宿舍区专门修马路在当时十分少见。据说,苗圃为新建的城市居民区,因为孤悬郊外,新修这条马路是为了让迁入苗圃宿舍区的市民们感觉上仍然生活在城市里。柏油马路修到自家住房前,的确很超前,也很让人羡慕。因为当时的潍坊市区内,大多数古旧背街小巷还都是土质路面。
  1977年,延伸和拓宽东风大街至潍德路(今潍城区安顺路)时,这条马路以及那条河沟的东西走向部分都成了东风大街的主路面。
  1998年,西苗圃宿舍区进行了拆迁改造。改造完成后,这条马路南北走向段的大部分原址尚存。
  -
  古代演武场或演武厅 民国时期改建为苗圃
  苗圃地名是怎么来的?
  古代,在潍县城西门外五六百米处,建有一处演武场。演武场内坐落着建筑规模为三楹的大厅,还曾矗立着一座纛(dào)台。纛台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倒塌废弃了。这是乾隆时期潍县相关记载中展示的情况,而相同时期的潍县疆域图上,该处演武场则标注为演武厅。
  因未见具体记载,与记载中的潍县射圃相同,该处演武场或演武厅处的大厅,建筑规模可能是三列、也可能是三间。古代,纛的含义为军队中的大旗。笔者见到的相关记载,明代各地军事守备官署的后面,都要筑纛台、建旗纛庙,用于祭祀旗纛。潍县建有旗纛坛,清代时,每年的惊蛰和霜降,由驻潍军事官员主持祭祀。但潍县的旗纛坛位置未见记载。
  民国初年,由潍县实业局主持,这处古代演武场或演武厅的原址改建为苗圃。习惯上,人们把初生林木、花草的繁育基地称为苗圃。这处苗圃内种植着数不胜数的白杨、梧桐、刺槐,西北角还种有大片桑树。因环境幽静,林木茂盛,苗圃当时为民众郊游远足之处。
  解放后,潍坊市政府建设科在潍县苗圃原址设立了潍坊苗圃。1972年,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潍坊苗圃改建为职工宿舍,并沿用苗圃的名称将此处命名为苗圃宿舍区,民众则简称这一带为苗圃。因为当时潍坊市东郊一带建有另外一处初生林木、花草的繁育基地,正式名称是潍坊市园艺场(原址位于今奎文区虞河路-健康东街-鸢飞路-广文街-虞河路地域内),俗称东苗圃。潍县、潍坊的这处最早的苗圃,当时则俗称西苗圃。为了规范地名,1981年,苗圃宿舍区改称西苗圃宿舍区。1991年潍城区公布所辖道路、街巷的标准地名时,这里仍称西苗圃宿舍区。
  -
  苗圃宿舍区以院落式平房为主
  笔者最早接触苗圃宿舍区,是在1976年秋天升学进入潍坊七中就读初中以后,苗圃一带是笔者上学的必经之处。
  与目前的地理情形相对照,那时笔者所见到的苗圃居民区,南北长约190米,南沿东西宽约50米,北沿东西宽约130米,总体略呈直角梯形状。
  苗圃宿舍区东沿为西南东北走向,长约200米,与宿舍区外的那条河沟平行。我们上学或放学,有时候就沿着那条河沟的东岸,从宿舍区门前斜向穿越到230米外的一条东西向农村生产路(原址今为潍城区西园街)上去,以图少走几步,也是图个乐趣。宿舍区西沿则为正南正北走向,约190米,与那条新建马路在宿舍区内的部分等长。一道高度不足两米、石灰和砂子混合物罩面的院墙,与宿舍区西沿每栋房屋的西山墙相连接。这样,孤悬郊外的苗圃宿舍区就封闭起来,以确保安全。
  宿舍区南沿坐落着一列坐北向南的尖顶楼房,只有两层。楼房长度与宿舍区南沿东西宽度相同,约50米,红砖红瓦,楼上住户的公用走廊设在楼房北面。走廊南侧分布着楼上住户的一个个门口。宿舍区唯一的出入口是个没有安装大门的门洞,就在楼房的底层,大约有两个或三个房间的宽度,高度与楼房底层一样,有两三米的样子。门洞路面是那条马路的路面组成部分。进入门洞左拐,不远处是去楼上住户公用走廊的露天公共楼梯。门洞右面是否有公共楼梯,笔者则记不清了。
  自门洞起沿那条马路行至宿舍区北沿,马路两旁各建有一栋红砖到顶的楼房,我印象中不是三层就是四层,楼上住户的公共走廊设在楼房的南面。两栋楼房隔马路整齐相对。东楼东端到西楼西端的长度与宿舍区北沿的东西宽度大致相同,约130米。
  南端和北端的这两列楼房大致相距160米,在两列楼房之间的地带,沿马路两边建有一排排隔马路整齐相对、带有院落的尖顶平房。每排平房的北墙外都是后排平房院落门前的过道,宽度大致在一米半左右,也是隔马路一条条整齐相对。这样的平房院落,从南到北不下十五六排。苗圃宿舍区内的建筑物就是以这样的院落式平房为主。
  -
  苗圃地域的变迁有迹可循
  笔者的印象中,苗圃宿舍区或西苗圃宿舍区是今潍城区苗圃地域内最早的城市建成区。苗圃地域的形成轨迹则主要是在苗圃宿舍区或西苗圃宿舍区的西面、北面和西北方逐渐兴建住宅建筑、城市道路和商业店铺用房。
  1976年,从潍坊七中教学楼三楼的公共走廊上远眺,映入眼帘的除了正南方三四百米处潍坊钢厂高大的炼钢车间、正东方三百米多处苗圃宿舍区院落外,全是绿油油的农田。大致自1978年起,潍坊七中东面和东北方的的农田里,新的建筑物就以肉眼能够看得见的速度不断拔地而起。到了1986年,苗圃地域就大致拥有目前的占地规模了。
  这一时期,苗圃宿舍区或西苗圃宿舍区以外的附近地域内,新建居民楼院以单元式四层楼房为主,也建有与苗圃宿舍区或西苗圃宿舍区院内结构相似的院落式尖顶平房。商业店铺用房以小型平顶平房为主;原有的一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农村生产路,原址改建后变身为两条城市道路。该地域内还新开辟三条南北向城市道路;新建的居民楼院不少是单楼独院式,也有不少是开放式,有的楼房甚至四周都是公共通道。院落式尖顶平房更是以排为单位,四周基本都是公共通道。故苗圃地域内,新建的一条东西向道路两边、四条南北向城市道路之间,都有数不胜数的无名通道与这些道路互相连通着。这些无名通道,有的可供汽车通行,有的可以骑自行车,有的则只能步行通过。
  2000年前后,苗圃地域内新落成的住宅小区就以单元式六层楼房为主了。这类小区为数不多。该地域内至今无高层、小高层住宅小区。
  -
  四条道路因苗圃而得名
  苗圃地域内最早拥有正式名称的城市道路是七中路,标注在1978年印行的潍坊城区地图上。当时,七中路还只是潍坊七中东墙外的一条南北向农村生产路,出了七中范围,两边全是农田。就连潍坊七中校门都是坐北向南开在新建的东风大街路北。七中路并无实质地名意义。
  到了1981年,七中路更名为黄家庄路,系因位于潍坊七中北面四百来多处、七中路路西的潍坊市西郊公社黄家庄大队而得名。黄家庄路基本上仍为农村生产路的地理面貌,但南端路东已有潍坊市路灯管理所入住,向北也新建起一些居民楼院。
  1981年,位于潍坊七中与黄家庄之间的一条东西向农村生产路命名为西园街。西园街命名的当代官方解释为:“街西端有西郊公园而得名。”实际上,当年命名西园街时,潍坊市西郊公园还在规划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西郊公园建成后,借用清代嘉庆年间(1796至1820年)潍县一处私人花园的名字命名为“自怡园”。
  1991年,潍城区公布所辖道路、街巷的标准地名时,黄家庄路更名为西黄家庄路,系因避免与潍城区梨园镇黄家庄(原址位于今奎文区健康东街道口东路口一带)重名,该处黄家庄以所处方位改称西黄家庄,城市道路也相应更名。当时的西黄家庄路,南起东风大街,北到北宫大街(今北宫西街),其东风大街至西园街段早已经是城市道路面貌,但其西园街至北宫大街段,则仍然是农村生产路的样子;西园街也已经变身为城市道路;西苗圃宿舍区东面新建一条、西面新建两条南北向城市道路,但都没有命名。1996年,潍城区印行城市地图、公布城市建设相关情况时,这三条城市道路沿用苗圃的名称、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依次命名为苗圃一路、苗圃二路、苗圃三路。加上西黄家庄路,这四条同向道路依次东西间隔都在110来米。
  大致在2006年,东风西街西黄家庄路口以北、西园街西黄家庄路口以南设置了新的立柱式路标。新设路标展示着西黄家庄路的东风西街至西园街段也已更名为苗圃四路。2012年,怡园路的西园街至北宫西街段建成通车,与之重合的原西黄家庄路相关路段并入怡园路。怡园路也以该路南端向西250米左右、西园街路南的自怡园而得名。
  近年来,苗圃地域内的道路和小区环境,经过数次综合改造和整治,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视觉美感度不断提升。目前,苗圃一路、苗圃四路南起东风西街,北到西园街,长约310米,宽约10米;苗圃二路、苗圃三路南起东风西街,北到福寿西街,中间与西园街交叉,长约750米,宽约10米。宽约15米的西园街横贯苗圃地域,其苗圃一路至苗圃四路段长约330米,为苗圃地域内最繁华的路段,餐饮、农副产品、百货小超市、杂货、服装、浴池等直接服务于市民的小型商铺在两侧密集分布。这类服务业实体在苗圃一路到苗圃四路的各条道路两旁也有零星分布。这些都让苗圃地域成为潍坊市区内发育成熟、生活方便的城市地域。
  -
  文/图 王瑞甫
  资料来源:清乾隆《潍县志》、清光绪《潍县乡土志》、民国《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地名志》《潍城区志》《潍坊年鉴》《潍城年鉴》《潍邑琐忆》《辞海》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