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1-04 07:22
鄌郚总编

冯裕是冯氏家族奠基者

  冯裕是冯氏家族奠基者
  -
  冯氏文学世家
  冯氏家族是一个文学世家,发自冯裕,以冯裕四子为崛起的标志。至四世冯琦,北海冯氏已蜚声海内,六世冯溥掌清初文柄,为这一家族的集大成者。
  -
  明清时期人才辈出 七代人有十名进士
  明清时期的冯氏是一个显赫的科举世家,也是一个文学世家。自明朝正德至清朝康熙二百余年间,青州冯氏家族文人辈出,连续七代人中有进士10人,其家族成员仕途显赫,有八人在正史中有传,是明末清初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
  冯氏发达自冯裕始。冯裕,字伯顺,号闾山,祖籍青州府临朐县盘阳村,他的先祖冯才兴是元代万户侯。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移民。“昭简山东之民三户徒一人戍辽。”三户当中选派一人到辽东戍边,冯才兴有三个儿子,思忠、思福、思孝,长子冯思忠应征赴辽东广宁(今辽宁省北宁市)屯守边关,编为军籍,任千户指挥佥事,是总管文牍的下级军官。思忠生福通,福通有子四人,长曰冯春,次曰冯俊,三曰冯旺,四曰冯兴,冯春生独子冯振,冯振生独子冯裕。至此,冯家在广宁传至五代。冯裕成名后,南北为官,有了迁归故里的愿望。于嘉靖六年(1527年)回临朐扫墓,并将户籍由辽东改为临朐。嘉靖十三年(1534年)冯裕从贵州按察司副使任上退职归乡,定居青州城。至此,冯氏家族在广宁170年后复归故籍。关于冯氏家族的籍里,可以这样概述:祖籍临朐,迁居广宁,复归故籍后,因明清时青州府下辖临朐县,冯氏一族多聚居于青州、临朐两地。所以现在论及冯氏,一般称为临朐冯氏文学世家。
  冯裕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古历七月十五日生于辽东广宁。他30岁以前主要是读书与求仕。冯裕12岁丧父,14岁丧母,由叔祖母池氏(冯旺之妻,冯裕的三奶奶)养育成人,此时,冯旺也已去世,池氏72岁,冯裕14岁,一老一少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辛。但冯裕学习刻苦,博通经史,后拜义州(今辽宁义县)贺钦为师,专攻程朱理学。他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举,正德三年(1508年),考中三甲第151名进士,这一年他30岁,正当而立之年,开始实现其施展抱负的宏图大志。
  -
  南北为官七易其职 性情耿直果断敢为
  冯裕30岁到56岁,南北为官,七易其职。他中进士后,即授官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正七品),他到任后,正值水灾,许多田地被淹没,而且朝廷原定赋税极重,受灾之家无力交纳赋税。冯裕便命上田大户未受灾者代贫困灾民缴赋,受灾贫民减缴。惹得大户不满,上告官府,诬告冯裕歉岁加赋,多亏贫民为他奔走辩驳,才使真相大白。
  华亭县有恶霸市侩张文冕,是太监刘瑾的心腹。刘瑾是正德时的宦官,掌管东厂、西厂,权倾朝野。张文冕依仗刘瑾权势,横行乡里,冯裕依法逮治。刘瑾授意冯裕,让其有所袒护。冯裕不为所动,依法对张文冕实行了制裁。刘瑾闻知,觉得有失脸面,屡次罗织其罪,加害冯裕,适逢刘瑾因图谋造反被告发,冯裕才躲过一劫。1511年初,冯裕升为晋州(今河北晋县)知州(正六品)。
  晋州境内有滹沱河,原先,河从城北流过,所以城北之田因有水利,为上赋之田,后滹沱河改道城南,城北水浇田变为旱田,城南旱田为水田,但南北田地的赋税仍按原先规定之数交纳,百姓历年投诉,皆因州官怕事,一直未改。冯裕到任后,合理调整赋税,百姓感到公平。离任后,百姓为他设生祠以祭。
  1515年,冯裕迁南京户部员外郎(从五品)。掌管出纳,他制定制度,依法行事,惹怒权贵,权贵想抓他的把柄,便暗访冯裕的短处,因他秉公执法,没有短处,未被加害。
  1527年,冯裕调为甘肃平凉知府(正四品),平凉府是明代西北地区一大府。辖宁夏南部、陕西西部、甘肃东部等十余县。这对冯裕是委以重任。受命后,冯裕转道临朐祭祖,大会乡党族人。这是冯思忠戍辽百余年后,冯氏第一次回临朐,大有衣锦还乡的荣耀。
  冯裕至平凉后,因延误了上任时间,朝廷已另任新知府,冯裕只好在官舍待命,直到1528年初,改命石矸知府。1534年,迁为贵州按察司副使,这是一省巡抚属官,掌管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属正四品官员。上任后,正遇上龙里县发生聚众械斗,双方聚集数万人,剑拔弩张。冯裕单车独身前往说服,终使双方收起兵器,各自解散。
  冯裕性耿直,遇事果断敢为,而其外貌朴实憨厚,似无能者。在贵州为官7年,难免会得罪上司。他任按察司副使不到一年,就逢朝廷大计,明清时,朝廷每三年派人对外任官员进行一次考核,谓之大计。此时冯裕已厌倦官场,又怕大计不合格,便提出辞职,得到批准后,便在他56岁时辞官归乡。
  -
  辞官归乡闲居故里 读书讲学与友唱和
  56岁以后,冯裕辞官归乡,定居郡城青州益都,主要是读书讲学与诗友唱和,这段时间需要提及的是“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
  冯裕归乡,定居青州郡城益都的第二年(1535年)便与益都人石存礼、陈经、黄卿、杨应奎,寿光人刘澄甫、刘渊甫兄弟二人,即墨人蓝田共八人结为诗社。这八人中除刘渊甫为举人,其余都是进士,他们都有为官的经历,有的是闲赋在家,有的是丁忧在家。因青州居渤海、泰山之间,为海岱间一大都会,诗社名为“海岱诗社”,按其“社约”规定,诗社每月集会一次,轮流召集,召集人负责菜蔬酒水,供大家食用。集会地点第一次在青州北郭禅林寺,后来在云门山、洋溪以及召集人的书斋等处举办。每次集会社员必拟赋题一首,古今诗十首,诗社活动持续近三年,唱和之诗由冯裕四世孙冯琦编为《海岱会集》12卷,此集后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八人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三杨台阁是永乐、弘治时期的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七子”是弘治、正德时期出现的以李梦阳、何景明等七人为代表的复古诗派,他们反对台阁体,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模拟古人,出现拟古的倾向。
  《海岱会集》收冯裕诗128首,这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全部冯裕作品。这些诗曾辑为《方伯集》,又编人《五大夫集》与《北海集》。其诗即事命题,有感而发。他的诗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农民生活,忧叹民生疾苦;二是描写山水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三是咏史怀古,寄托情志。其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反映农民生活,忧叹民生疾苦的诗作,如他的七言古诗《谷贵叹》写到灾年谷贵,春荒难度,妻儿无衣无食,只能以野菜充饥,更兼瘟疫流行,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全诗真实地反映了灾荒连年,农民贫病交加的苦况。
  冯裕晚年除与友人诗赋唱和外,主要是居家读书讲学。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67岁的冯裕病逝于青州,葬在青州城西北尧王山下。自冯裕后,冯氏祖茔始设于此。
  冯裕是明清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的始祖,他的文名政声对其后代子孙影响极大。冯裕有子8人,长子惟健,次子惟重,四子惟敏,五子惟讷,七子惟直,另有三子徐哥、六子晋哥幼年早夭。冯裕对其后代不但重视读书教育,更重身教,使冯氏家族形成勤奋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的家风。
  -
  明代散曲大家冯惟敏
  冯氏四兄弟驰名文苑,号称“四冯”,但以今日眼光看来,冯惟敏的创作成就远超诸兄弟之上,以散曲、杂剧、诗文等多方面的成绩使其在中国明、清文学史上占有一席。
  -
  得罪豪右被贬官 弃官回乡颐养天年
  冯惟敏嘉靖十六年中乡试后,累举进士不第,居家25年。曾得罪山东巡按段顾言而遭逮治,时毛鹏治山东,颇有政声。可继任的段顾言反毛鹏之道。冯惟敏对段的酷虐、聚敛贪暴不仁借散曲大令进行了讽刺和揭露。如“有钱的快送来,无钱的且莫慌,寻条出路翻供状。偷与我金银桥上砖一块,水火炉边油两缸,残柴剩炭中烧坑。若无有这般打点,脱与我一件衣裳”,嘻笑怒骂,笔锋犀利。
  惟敏后任涞水知县。县内豪富任意兼并土地,逃避赋税,惟敏逮其最恶者严惩,维护了贫民利益,却得罪富豪家族被贬官。
  隆庆五年末,冯惟敏弃官回临朐,于海浮山下老龙湾畔建“即江南”亭,因称海浮山人,致力创作,颐养以终。其散曲现存有小令五百余首,散套近五十套,在明代曲家中可谓绝无仅有。他的杂剧《僧尼共犯》,通过僧尼私通,后经官府判为夫妻的故事,向假道学公开宣战。???
  -
  广泛交游专注创作,被称明代散曲第一人
  冯惟敏归乡后交游广泛,既与隐士雪蓑、郭第相交甚笃,又与王世贞、王家士、李开先等人联系密切。嘉靖三十六年,王世贞为山东按察司副使、青州兵备,与冯惟敏、惟讷相识,诗友唱和,交情深厚。王家士为临朐县令,敬重惟敏的才华,请他任总纂编写了第一部县志——嘉靖《临朐县志》。王家士称赞冯惟敏“先后实专其任,可谓有功于朐矣”。
  李开先是明代散曲大家,又对诸艺无所不精;家中还置有万卷藏书楼,藏有天下许多秘本。冯惟敏在京中与李开先相识,待其归来,便欣然前往拜谒。曾作《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十八首。其一:“二十年不足,三百里无余,偶然又到子云居,下山来有主。文章不数三都赋,忠诚不忘千秋录,精通不但五车书,老先生自许。”李开先与临朐四冯的友谊保持了三十多年,期间互相鼓励,切磋学问。特别是冯惟敏,在李开先的影响下,专注于散曲创作,写出了大量的散曲作品,被人称为明代散曲第一人。
  冯氏家族之所以有如此久长的生命力,与他们秉承的家族传统密不可分。每个家族成员也自觉地致力于这种传承。在兄弟们一一谢世后,冯惟敏成了家族中唯一的长者,便自觉承担起对后辈的教导,他在散曲中几次提到“课耕读教子侄,戒儿孙躲是非”。如他在《黄罗歌·示侄》中写道:“高枕卧林间,众贤侄来问安,睡魔即渐都消散。早来也喜欢,晚来也喜欢,不来必定多萦绊。克家难,耕读勤干,何必远来看。各安生理,经书勉旃;及时耕耩,种豆满山,麦秋减却多一半。天犹旱,地正干,商霖何日遍人寰?田粮重,民力殚,常将辛苦济时艰。”
  冯氏子孙也确实不负惟敏之望,侄孙冯琦二十岁就登进士第,接到喜讯时,惟敏高兴万分,连夜写下小令《夜闻琦捷口占》:“文运到丙丁,发迹在早龄,越显的门风盛。神机妙出火牛阵,一战三齐定。耀后光前,连科决胜,赴琼林拼酩酊。金榜上列名,玉堂中树声,又千里传家庆。”
  -
  后人不断建亭筑庐 老龙湾成冯氏园林
  冶源春秋时为纪之郑邑;汉置临朐,属齐郡;魏晋南北朝时屡有变更;唐宋两代复称临朐,属青州;元时属益都路;明代属青州府。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来冶源,并在他的《水经注》中写道:“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矜。”并称“熏冶水已成名迹”,冯氏自辽东返籍后,冯惟健、冯惟敏将此地买下,山下的“即江南”亭为冯惟敏所建。在隐居冶源的日子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曲、杂剧。之后冯氏后人不断在此建亭筑庐,从此便成为冯氏园林。
  冯氏世家不可避免要受到好山好水好风气的影响,既承继先人的影响,又把世家的风格融入其中,丰富了乃至海岱的人文气象,“冯氏世家的诗文创作得江山之助为多,他们也像许多文人一样,履迹所至,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咏山水之风姿,如此则必然留下地域的痕迹”,于是故乡临朐,首当其冲地成为他们吟咏表达的对象。
  冯惟敏有散曲《冶源大十景》,用十首小令描绘其风景之美。其一曰:“冶官遗庙,千山环抱,铸剑池彻底澄清,飞云阁半空缥缈。柳阴中小桥,柳阴中小桥,渔樵径道,游人登眺,尽日逍遥。上到摩天岭,方知此处高。”
  冯惟健自号冶泉,即得之熏冶泉。“熏冶”一名,传说春秋末期著名铸剑师欧冶子曾以此水铸剑,后来此水便以“熏冶”为名,“冶源”亦由是得名。冯惟健写过《游冶泉记略》《冶泉记》等文。冯惟重一字芹泉,“芹泉”亦为临朐一景。《青州府志》记载:“芹泉,在府城西南五十里,中多芹菜,故名。”冯惟敏号石门、海浮山人,其作品集还命名为《石门集》,“石门”即石门坊,临朐八大景中“骈邑石门晚照残”之石门;“海浮”即海浮山,“海浮山,在县治直南二十五里,下临熏冶水,上有神祠,疏松数株,叆如碧云,下与水边密竹俯仰相映。”
  -
  冯琦文学观极为鲜明
  冯琦才华横溢,其游记散文,直追唐宋八大家风格,清新天然,不饰雕琢。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文著称,诗意敏捷奇伟,文风清新雅致。他留有《宗伯集》81卷,其中,诗300余首,记序百余篇,奏对论策百余篇。冯琦的文学观极为鲜明,他提倡文学“吟咏性情”,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弊端。
  -
  冯琦才华横溢,文学创作以诗文著称
  冯琦,字用韫,号朐南,四祖父冯惟敏观其大才,称“玉不琢,不成器”,为改号琢庵。其祖惟重,其父子履。
  冯琦才华横溢,于学无所不涉,而以实用为之,故其文章,有关世务者多;其游记散文,直追唐宋八大家风格,清新天然,不饰雕琢。时人论其风采类汉代李膺,器量类宋氏韩琦,才识类唐代陆贽,议论类宋代苏轼,先见远虑纯心体国则类宋代李沆、司马光。此论虽不免有过誉,但观其一生经历、文章、事业,亦不无相似之处。廷臣士子更称赞冯琦为振兴内翰之杰:自明代以来,“吴中四杰”首辟文坛。后来便是“七子横鹜,平凉、晋江、毗陵、新都并操蟊孤,雄据艺苑”(傅国《昌国赊艎》)。“而关中、城都仅当一队,论者谓内翰无文章”之际,冯琦“以仙才海学起中秘,与王文肃先后振之”,“自是斯文之柄,复归内翰”(于慎行《宗伯集·序》)。可见冯琦在当时文坛地位之重要。
  冯琦的文学创作以诗文著称,诗意敏捷奇伟,文风清新雅致。他留有《宗伯集》81卷,其中,诗300余首,记序百余篇,奏对论策百余篇。他的五古、七古,大有“乐府”、“建安”之风。开篇自然流利,浑厚淳朴,视野开阔,劲切有力。他的五律、七律,写得豪壮雄健,慷慨昂然,似有王龙标之气。故大学士东阿于慎行在其《宗伯集·序》里写道:“至若有韵之文,则古出建安而下,逮于唐,而旁薄于杜,又当世所不几者。”这对冯琦诗作的风格作了较为实际的品评。
  冯琦之文,博采众家之长。就山水游记而论,有清新天然之感,婆娑秀美之气。冶水出冶官祠下,注于湖(老龙湾原名薰冶湖),疏为河,以入弥水。湖曰(老)龙湾,当海浮山下,相传为欧冶子铸剑池。澄泓见底,可舟可泳。泉自湖底仰而上浮,如贯珠匀圆万颗。水烟奄霭,细如薄雾,水升降与海汐相应。其南有潭绝深,作蔚蓝色,投之以物不沉。湖可三亩,树环之。泉分道下注,非丝非竹,环珮璆然……这段写景叙述和描写,条理清晰,读之如身临其境。
  傅国在其《昌国艅艎》中评曰:“四六以欧宋之神,写徐庾之色”,“涵浴万象,贯穿千古,子瞻(苏轼)之后,无可儇者。”他的论说文,说理精深透辟,“论策尤为独步,如黄河一派,从天上来”(见《昌国艅艎》),气势凌厉。以犀利之笔,俊爽之语,言事敏锐,一气而下。如《矿税疏》,上书直陈其事,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现状和中使奸徒不顾国难、误国害民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语虽不刻,犀利倍至;话不过饰,句句着的。所以,于慎行的《宗伯集·序》中称“其指画政体,陈说机宜,密策决于一言,硕画陈于万里,名实其中,权正相资,韩也而无之也。”此说虽有溢美,却大体合宜。
  -
  提倡吟咏性情 揭露社会弊端
  冯琦的文学观极为鲜明,从他编辑《海岱会集》《五大夫集》和《北海集》等,就表明了他反对“台阁体”和“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他提倡文学“吟咏性情”,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弊端。故于慎行《宗伯集》序里说:“近世名家辈出,非先秦西京口不得谈,笔不得下,至土苴赵宋之言,目为卑浅。”这里一语透的地指出了“七子”“名家”文风日下的弊病和恶劣影响,并指出他们所宣扬的学习“汉魏”是“徒皮相尔”,同时,肯定了冯琦的创作,真正发扬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精髓。序中说:“公之为古体,渊源汉魏,而轶出于唐;其为近体沉浸盛唐,而致极于杜,兼备众美而出。”尽管这些评论亦有夸饰之处,但对他的文学观点、态度,对后人有着良好影响。冯琦博闻强记,每读书便有摘录,辑资料数多而面广。他取《册府元龟》之义例,编成《经济类编》100卷。原稿分4类,可惜未成书而琦已卒。其堂弟冯瑗及其门人周家栋、吴光仪复加整理,分类排比成书。此书分帝王、政治、储宫、宫掖、臣、谏诤、铨衡、财赋、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刑罚、工虞、天、地、人伦、人品、人事、道术、物、杂言等23类。杂史、诸子百家,无不辑录。故事、文章,均有收载。资料直采原书,颇为浩博。明万历三十年(1604年),杭州南屏山始刊本,收入《四库全书》。此书一向成为“官家经国济民之备”。
  冯琦文品如人品。已故宰相高拱,其在位时与冯琦之叔祖惟讷矛盾极深,惟讷的自请退隐,就与高拱的打击迫害有直接关系。冯琦之父冯子履在初进仕途时,高拱掌吏部铨选,对子履的任用亦处处刁难,这仍与对冯惟讷的旧怨有关。但高拱终于在1567年与徐阶等重臣的斗争中惨遭失改,罢官归乡。1569年,高拱再次入阁为首辅,后又在与大学士张居正及司礼太监冯保的斗争中惨遭失败,而丢官,于1578年病故。高拱死后多年,朝廷未予恤典。其子高务观上疏为其父请恤,皇帝批至礼部酌办。时冯琦正任礼部尚书,完全有权借机报复,但他不挟私怨,秉公办理,以高拱当年筹边有功,给予恤典;为高拱追赠太师,谥文襄。高拱之子孙知当年之事,对冯琦感激涕零,时人亦皆佩服冯琦果如“宰相肚里能撑船”。
  -
  族训规范族人立身行事
  冯惟讷是冯裕五子,一生著述颇丰,他对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的成就惊人。冯溥是冯惟讷五世孙,他是冯氏文学世家中官阶最高者。冯氏大多为官清正,以文名世,其中载入明、清史册的有五六人。冯氏文学世家的核心是“三无负”精神,精忠报国的思想,清白世家的传统。冯裕立身行事的准则,也是冯氏族人的族训,对整个冯氏世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
  冯惟讷 一生著述颇丰,古籍整理成就惊人
  冯惟讷(1513-1572)字汝言,号少洲,冯裕之五子。冯惟讷一生著述颇丰,有《光禄集》《风雅广逸》《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文献通考纂要》和《杜诗删注》等。他对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的成就是惊人的——他辑录的《古诗纪》156卷和《风雅广逸》8卷,并收入《四库全书》,被时人称为《昭明文选》的并辔之作。此二书的主要功绩,正如《四库书目提要》里所说:“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虽然该书搜诗芜杂,但却成为后人研究六朝以前诗歌最宝贵模本。
  近人丁福保所辑录的《全汉三国晋魏南北朝诗》和逯钦立编辑的《先秦晋魏南北朝诗》,皆是多从冯惟讷之作中剖璞成玉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上古至南北朝,也多参照此作。后人多推戴冯惟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名家,为传播我国古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光禄集》诗,华整可观,时有佳篇,“取法开宝”,雅致冲淡。故《王渔洋诗话》里说:“冯氏自闾山公起家进士,以诗名海岱间,四子皆有诗名。”冯惟讷之诗,亦多有感而发,因而质朴感人。
  《古诗纪》共计156卷,其中,“前10卷皆古逸诗。正集130卷,则汉魏以下,陈隋以前之诗咸在焉;外集4卷,旁采仙鬼之作;别集12卷,则前人论诗之语也”。书中大量的民歌童谣,都从《新序》《说苑》《史记》《吴越春秋》《拾遗记》等古籍中搜罗而来。《古诗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仅录出古诗,而且叙述本事,兼注地名、读音。其“凡例”云:“作者氏系历履、行谊封谥,俱查史传,书其要略,著于名氏之下,庶现者有考焉。”简言之,“诗以人系,人以代分,代以时次”是《古诗纪》编排的特点,《古诗纪》的编纂对诗歌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冯溥 继承家学诗风,“真性情”备受推崇
  冯溥,字孔博,号易斋,又号云海,士衡之次子,惟讷五世孙。冯溥是冯氏文学世家中官阶最高者,他的诗作,亦继承其家学诗风——作诗不求雕饰铺华,而有幽雅淡泊之气。尤其是其描写边塞风光之作,意境苍劲悲凉,凄惋感人。此类诗中对清统治集团兴师动众而劳民伤财,蕴含着谴责之意,不乏正义之感。清廷多兴文字狱,身为清廷重臣,敢为此诗文,尤其难能可贵。王士稹、陈维崧、方象英等十几人为冯溥的《佳山堂诗集》作序,赞扬其文风“承累家学,继文敏(冯琦)公之后,涵蓄演迄为巨儒”;又云“二百年来,海岱间推学者,当之无愧的。”
  尽管冯溥的诗文创作为上乘,主掌清初文坛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他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他也如其先祖——主张诗歌要吟咏“真性情”,受到他周围文人们的热烈赞赏和推崇。陈玉瑾在《佳山堂诗集·序》中说:“夫子之诗,求之性情,已工。”毛端士序《佳山堂诗集》说:“夫子起而振衰,式靡为狂澜砥柱。调尚正声,体从大雅,必凌宋铄元,而宏意亮节,依然汉、魏、三唐之遗响矣!”此论虽非全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冯溥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为振兴清初诗坛起了重要作用。
  -
  冯裕立身行事准则 成为冯氏族人族训
  冯氏大多为官清正,以文名世。其中著名文坛,载入明、清史册的有五六人。值得指出的是,二百年来整个冯氏家族在精神品格、文学趣尚的承传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济南大学文学院张秉国博士在其著作《临朐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中指出:“这种一致性不是偶然的,小而言之,它表现的是一种良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大而言之,它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征。
  《冯氏家传》中记载了冯裕的一句话:“希宠者负君,媚人者负己,谋身者负人。”这是冯裕立身行事的准则,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冯氏族人的族训,对整个冯氏世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氏文学世家的核心是“三无负”精神,精忠报国的思想,清白世家的传统。冯氏文学世家的良好家风,国珍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冯氏修族谱,其《冯氏族谱序》中曾自豪地说:“考省邑志乘及各家谱系,山以左独冯氏一族家世蝉联,子姓繁衍,其盛莫与伦比。自宪副公裕以进士起家,发迹于辽东,复籍于临朐,嗣是而入词林者二,成进士者八,登贤者一十有八,贡例成均者二十有八……自明正德初,四百年来人才媲比美,后先辉映,此其所谓家世蝉联也。”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积极入世是明清时期冯氏崛起的手段,也是冯氏家族延续明清两朝代代相传的家风之一,还是冯氏家族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
  文/图 冯振河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