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3-06 09:05
鄌郚总编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来源:互联网整合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洁
  由网友过期大还丹提供的答案:
  我是过期大还丹,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舜篡位一说,目前的主要证据无外乎以下几点:
  1)可信度问题。《史记》里关于禅让的记载与《尚书》几乎相同,可见司马迁是以《尚书》为依据的。然而《尚书》为孔子整理而成,作为儒家经典,其中经过了大量的删减改造来维护其所标榜的仁义道德,属于二手资料。而《竹书纪年》是西晋武帝时盗墓所得,为战国时魏国史官记述的一手资料,在可信度上,《竹书》高于《尚书》。
  由网友脑洞历史观提供的答案:
  从人性的角度看,似乎竹书纪年更加真实一些,其实和平禅让这件事,在战国的时候,怀疑的很多,到了后面,怀疑的却少了。为什么,因为战国是百家争鸣,人人有看法。到了后面,是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比如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叫韩非子,他讲到这个尧舜禹的禅让时,就说到:舜*尧,禹*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是尧舜禹的禅让,不是和平进行的,而是*迫式的,是“舜*尧,禹*舜”
  那舜是怎么*迫尧的呢?
  《竹书纪年》里面写到: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就是讲,尧的年纪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关了起来。不但囚禁了尧,还阻止尧的丹朱去探望尧。
  丹朱是尧的儿子,在世袭制度里,他原本是要接过尧的首领位置。
  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却有相反的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尧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将天下交给他,所以才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但在《竹书纪年》里,却是舜阻止他们相见,最终*迫尧把部落首领的位子让给自己。
  而这场权利交接还引起了部落的大动荡。
  中国有本《尚书》,里面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当舜上位后,立刻处理了四个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赶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
  可以推测,这四个人是反对舜当部落领袖的。
  比如这其中的鲧。
  我们前面讲了禹的父亲鲧是第一任治水者,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但背后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惩罚太严苛了。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替鲧打抱不平,他在《天问》中写道: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不能胜任治水,大家为什么要推举他呢?都说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试着做呢?鲧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鸱龟或曳或衔,前来帮助他治水。鲧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尧帝为什么要对他用刑 ,把他禁闭在羽山,为什么三年还不放他?
  可见,屈原认为尧对鲧的处理是不公正的。那为什么尧要如此严厉的处理鲧呢?
  因为这后面,可能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中国另一本古书《吕氏春秋》时,就记载了这么一段: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於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这里讲, 尧准备把帝位让给舜。鲧是诸侯,他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让自己当三公。鲧还想发动叛乱,用兽角把部落围起来,还举起了大旗,准备搞割据。舜的召唤他也不来,而是在野外游荡,准备弄点事情出来。
  这样,舜才把鲧流放到羽山然后杀了他。可见,鲧的被杀,不仅仅是治水失败,而是反对舜的继位。
  对于父亲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为了舜的部下,接过了治水的任务。
  因为这时候的禹还没有实力向舜发起挑战。他只能听命于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岭,测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书中记载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满恐惧,他想起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的事,不禁劳身焦思,在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我们敬佩大禹的治水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大禹三过家门不入,不仅仅是忙于治水,不然,治水再忙,已经经过家门,进门看看妻子,看看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常推崇那些舍家为国的英雄人物。但如果达到不合常理的情况,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为没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可能舜的监视无处在,如果他在治水没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结局就跟父亲一样。
  于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当中。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的资财都投入到治水大业中。他在陆地上就乘车,碰到河流就乘船,来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带铁齿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开发九州土地,疏通许许多多的河流,整治一个又一个湖泊,测量一座又一座大山。他还安排部下益给百姓分发稻种,让后稷救济饥民。在各部落之间调度粮食,使大家都有饭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禹终于消除了水患。连舜也赐给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而通过治水,大禹已经逐渐掌握了权力。他按距离的远近将天下划分五个区域,称为五服,每个区域对首领都有不同的义务。
  这其实是舜的职权。大禹将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无事可作,离下岗的日子不久了。
  此外,大禹还拉拢了一位重要的帮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联盟里担任执法官,权力很大。
  史*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大禹当上首领后,就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人。这可能是早早就达成的协议,你帮助我成为部落首领,我就选你做下一任*人。
  而做为回报,在大禹当上首领之前,皋陶就极力维护大禹的权威: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皋陶让百姓都要听从禹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要处罚他,而这时,大禹还没有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终于,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让他成为了部落的新首领,完成了禅让。这其中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天下,所以*过程中,不像舜一样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对。
  但舜依然难逃悲剧的结局。
  《史记》中记载:(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一百岁的时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终死在了非常偏远的苍梧之野,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在的广西梧州,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偏远的区域。他死后埋葬在江南九疑。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儿子商均同样也葬在这里,说明这位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终没能回到黄河流域。另外,舜的两位妻子死在了湘江边。传说中,他的两位妻子去南方寻找舜,遍寻不获,伤心流泪,泪水将青竹染出了斑痕,这种竹子就被称为“湘妃竹”。
  可见,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们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对于部落首领家族来说是极为反常的。
  推测一下,他们这一家极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没有办法回到故乡。毕竟舜是杀害禹父亲的人。
  这就是尧舜禹禅让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当然,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否认禅让制。而是我们要理解禅让制的本质是非血缘传承,它的标准是教材里说的选取贤德之人,但方式可能是和平,也可能是血腥的斗争。
  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这就是我们历史里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并不一定就是写出来的样子。在记录过程中,写历史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关于尧舜禹的禅让,和平交接,选贤选德,这主要是一些儒家学派的人在讲。
  儒家是尊崇礼。
  因为遵崇礼,所以都把事情往礼上说,往好的方面说。比如这个尧舜禹,就是他们特别推崇的一个时代,认为这个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人人都讲礼。首领的位置都是自己主动让贤给后人。
  而前面我们说的认为是“舜*尧,禹*舜”的韩非子,他是法家学派,他们认为,人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用法来规范。就是首领也一样。如果没有法,他们是不可能交出权力的。所以他们认为,是“舜*尧,禹*舜”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呢?脑洞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尧舜禹还真是传说阶段,还只有史*载,没有考古发现,我们无法证实那一种说法更正确。
  这些内容是我在今日头条《初中历史超好玩》里的一部分,这个专栏是专门围绕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伴读文本,帮助初中生学好初中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由网友小小嬴政提供的答案:
  在古籍《竹书纪年》中,存在一些很奇怪的现象,这本书的特点是,对于历史事件,与传统史书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历史细节上,却大相径庭。
  其中差异,包括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禅让制,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淳朴和高尚,但《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幻想。
  在《竹书纪年》中记录了截然不同的历史细节,那时候,根本没有禅让,只有阴谋,那些贤君并非如此高尚。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发现,觉得非常兴奋,以为找到了历史的*。
  如果从人性本恶的角度来说,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真的一定就是所谓的历史*吗?
  从《竹书纪年》的出土来看,很多细节显得有些古怪,经不起推敲。首先史料上记载这本书,是被盗墓人挖掘出来的,这个盗墓贼,叫做不准(音foubiao)。
  而在晋书中,除了对这件事有了一些记录,来证明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盗墓贼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其他资料。
  大家都知道,盗墓和考古有着本质的区别,盗墓,冲的是墓室里面的财宝,所以,比较关注的一定是一些“明器”,必须要值钱,而对于一些土不垃圾的书简,那些盗墓贼不可能有太多兴趣。
  而且,据史料记载,这些书简是蝌蚪文写成的,盗墓贼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学问,能够读懂?或者,能够意识到这竹简的重要性。难道盗墓贼真有这样的觉悟吗?
  更奇怪的是,盗墓的多了去了,这次盗墓,居然惊动了中书令这样的朝廷大员,不过是一个战国诸侯的墓,当时可能没有文物保护这么一说,其他朝代的正史中,也极少因为盗墓而惊动朝廷的记录,让人感觉小题大做了。
  盗墓而发现的《竹书纪年》,神奇的传了下来,这种几率,简直小的可怜。偏偏这本书就传了下来。
  如果真的传了下来,这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当时的文字,这样一来,考证就会有很大难度,但事实上,这个竹书纪年的一些内容,在出土后,并没有几年,就已经被破译。这样的速度,的确令人惊奇。
  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很可能是伪造的。
  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看,西晋司马炎废了曹芳,当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这是一种谋权篡位,谋权篡位之后,对曹氏集团进行清理。
  这引起了很多不满。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横空出现一本,证明谋权篡位合理性的“古籍”,而且在短时间内流传出来,事情过于凑巧。
  而且,这些“巧合”还存在在,记录中与正史相差很大,甚至颠覆正史的记录,很多都存在在一些改朝换代的细节中,都充满了阴谋血腥,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这样的血腥,即使在后世的史书里,都会沿用孔子的春秋笔法,如何在竹书纪年里,写的如此明显呢?
  到了永嘉之乱过后,竹简遗失,后世只能靠译本进行研究整理,可见,这本奇怪的书,从出土一直到竹简遗失,不过三十年而已,这样一个昙花一现的古籍,本身就带有古怪,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都是在初释本和考证本基础上整理的,而竹简,始终没有再次出现过。
  随着考古的发现,尤其是甲骨文的研究,从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也看到了许多甲骨文中记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伊尹把太甲流放了之后,看到太甲变好,又把太甲迎接回来做了帝王,伊尹也成了当时的名相,甲骨文研究,和正史相互呼应。
  竹书纪年里写的是伊尹谋权篡位,流放了太甲,七年后太甲回来,处死了伊尹。
  种种经不起推敲的事情表明,这本书所记录的事件,存在很多疑点,即使在周朝历史,也多首选《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作为参考,而不是《竹书纪年》。
  由网友历史动车提供的答案:
  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出了一桩大案,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大墓被盗。土夫子名叫不准,他在进入墓室后由于里面一片漆黑,就点燃散落在地上的竹简来照明。事后不久,不准案发被抓。墓中的这些竹简被整理出来后发现,它是一部战国时期晋国史书,三家分晋后被魏国所得,这就是《古本竹书纪年》, 又称《汲冢纪年》。
  照理说呢,这部史书由于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以及秦末农民起义所造成的破坏,再加之年代久远,可信度应该远高于几百年后的《史记》。非常可惜,这部弥足珍贵的史书在宋代以后就彻底遗失了。
  到明万历年间,在著名藏书家范钦的藏书阁里出来一本《竹书纪年》——这个就是《今本竹书纪年》,所谓的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等耸人听闻的内容就是出自这里。
  由于记载的内容太过另类,所以有人就要忍不住和它较真了——清道光进士朱右曾,把自晋以来、明以前的诸古史典册中,凡索引过《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都收集了出来,发现并没有任何关于舜杀尧、禹杀舜的记载。朱右曾于是将收集的这些内容编撰成了一本书,叫《汲冢纪年存真》。
  《古本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例——伊尹篡位,太甲杀之。伊尹是助商灭夏的大功臣。“尹”是他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类似于现在的“李处长”、“刘秘书”的叫法。《古本》说尹总理欺商汤的孙子太甲年幼,想取而代之,却被太甲所杀。就跟《鹿鼎记》里康熙爷杀鳌拜一个样。可这些是真的吗?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证实,所有跟伊尹有关的内容都显示伊尹是个大大的忠臣,后世商王对其评价极高,而所谓的篡位自立纯属子虚乌有。
  现在有些人为了抓读者眼球,故意断章取义来迎合大众的猎奇心里。至于舜杀尧、禹杀舜可不可信,《古本》《今本》与甲骨文哪个更加真实,您说了算。
  由网友二十一世纪新搜神记提供的答案:
  新搜神记,用科学和历史打通神话的任督二脉。
  爱因斯坦说:“为什么不能既是光又是波呢?”我说:“为什么不能即是禅让制又是夺位呢?”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禅让制比夺位靠谱。
  这有两个角度,第一个,是关于记载的角度。最早记载禅让制的是《尚书》,中国最古老的书籍。虽然它被认为是儒家经典,而尧禅让舜也是追述。但儒家篡改记载的可能性不存在。那些臆想儒家改了这段历史的人其实对儒家思想缺乏基本的了解。因为儒家的核心其实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立嫡立长不立贤。如果真要儒家来改这段历史,应该写传给丹朱才对。而且从先秦到西晋这么长时间,没有第二家提出反对观点。有人说韩非子说过“舜*尧,禹*舜”,那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因为看《说疑》原文,人家其实就是模仿那些野心家的借口,即“夫奸人之爵禄重而党与弥众,又有奸邪之意,则奸臣愈反而说之”。这能当质疑禅让制的证据只能说有些人的眼睛长歪了。
  事实上韩非子是支持禅让制的,而且提出了很合理的理由。在《五蠹》中,他说:“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歃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看见没有,韩非子认为,尧受的天子待遇就像一个看门人,大禹的天子待遇和囚徒差不多。所以他们“让”才这么轻松。而这是符合社会进化论的。按照现在的观点,尧舜禹时代,中国“国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准确地说,三人都是部落首领。按照原始社会的制度,他们必须是部落中最勇敢,最聪明,最有能力的人,否则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置。他们的继承人也必须符合这一条件,否则不会得到支持。等到禹的儿子“启”,才开创了“家天下”的概念。夏朝才诞生了。
  那么,《竹书纪年》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它源自西晋时非正常程序出土的一部魏国史书,其实名字已经失落,是一大堆已经散乱的竹简,还被盗墓者破坏了一部分,经过整理才叫《竹书纪年》。古人整理竹简多不靠谱,就这部书后来还分出了《穆天子游记》这样明显神话的作品。为什么没人把《穆天子游记》当历史?就这样,《竹书纪年》后来还遗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其实是根据其他书里的一些节录还原出来的。真的可以说残得不能再残。 很多吹捧它的根本就没看过原书。这样有什么可信度?
  就算原文是这样,注意西晋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先是曹丕篡汉,后是司马氏篡位,他们都以自己的行为对禅让做出了解读。《竹书纪年》出土得正是时候,所以当时就有人怀疑了。
  好吧,就算上面写的是真的,是一段失落的历史。但这就能否认禅让?其实大部分人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认为禅让和血腥的政变并不兼容,其实这完全是一种中国思维,甚至可以说是儒家思维。禅让和政变有时完全结合得天衣无缝,特别在上古。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互不冲突的两个动作!
  英国人类学者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提到,原始社会的首领在其年老力衰时,会有一个被推举的挑战者。这个人会与他决斗,如果能够杀死他,就可以继承他的首领之位。这其实是符合生物的本能的,纵观狮群、猴群,都有类似的行为。但人类到底有智慧,这个挑战者可以是他们自己选择出来的。而当他们战胜年老的首领后,被认为是神放弃了原来的衰老的身体,换了个年轻的。
  所以禅让很可能的确是儒家的美化,但不是儒家的创造,只是儒家把里面血腥的一面掩盖了。尧让位舜,舜让位禹都是符合部落规程的。但不意味着舜和禹继位后不会立刻翻脸,把他们囚禁或者放逐。
  现在那些说禅让是假的人,其实真正目的是想彻底否定儒家吧。这是上个世纪文化的一贯作风,好在离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它的一些极端的观点还在影响现代人。
  由网友一品馋史官提供的答案: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尧舜禹并不是禅让制,但也没有竹书纪年说的那么狠。从尧到舜是从黄帝的长子玄嚣系到次子昌意系的转移;而舜到禹则是昌意系内部的权力争夺。
  一、黄帝家族
  实际上我们在看远古时候的历史,原始的权力分配和争夺,各民族早期都差不多,因此,我们可以从蒙古帝国早期的发家史看出一些端倪来。
  皇帝轩辕氏以其卓越的能力,先与炎帝联合在涿鹿之战打败南方的蚩尤,又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使有建立了许多政策和规范,使华夏族初具国家的形式。而黄帝也成为华夏民族唯一的首领。
  在这之后,轩辕氏建立了类似于铁木真黄金家族在蒙古部落中那样的地位,以后的华夏族首领必须由黄帝家族的后代接任。这是为什么尧舜禹即使是禅让,但还是在黄帝家族内部,并没有别的什么人出现成为首领。
  而这其中,两个比较大的儿子建立的权威比较大,因此三皇五帝的禅让制和夏商周都是黄帝的这两个儿子的后裔。
  所谓的禅让制,是黄帝后代在帝位传承的三次大的变动:一次在颛顼帝高阳氏死后,一次在帝尧死后,第三次是舜帝死后。
  二、玄嚣系从昌意系夺权
  黄帝死后,他的孙子帝颛顼高阳氏即位,这次应当是指定继承,黄帝应该活的年龄比较大,由孙子即位也是合情合理的。
  高阳氏是昌意的儿子,因此第一次即位属于昌意系。
  高阳氏死后,开始有点不对了。高阳氏有儿子,叫穷蝉。根据后面穷蝉的后裔舜帝的介绍时说,穷蝉以后的六代都“微为庶人”,那么至少,穷蝉没继承到太大的权力。
  那么,是谁继承了权力呢?玄嚣的孙子帝喾。
  玄嚣是昌意的哥哥,也就是说,帝喾的父亲和高阳氏是堂兄弟。帝喾应该把高阳氏叫做堂叔了,他们的亲属关系应该很疏远了,正常来说,应当不可能指定他来继承的。
  但是帝喾能够即位,说明高阳氏即位的时间估计比较短,没有能够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将权力传承下去,甚至没能够留在昌意系内,而被玄嚣系拿走了。
  但是好歹当过首领,昌意系内部还是有一些权力的。这里为后面帝舜的夺权埋下了伏笔。
  三、昌意系重新夺权
  玄嚣系拿到首领权力后,传承了比较长的时间。
  帝喾死后,两个儿子先后得以即位。帝挚即位时间比较短,以致于连帝号都没有留下。然后挚的弟弟放勋即位了,这便是帝尧。
  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帝尧的统治时间确实比较长(但98年并不科学,这里暂不做讨论),而且晚年,出现了一些衰弱的情况,同时出现了洪灾。
  但帝尧能够得到封号,说明是有政绩的,这说明很可能是帝尧前期统治比较昌盛,而到了后期衰落了。就像后世的康熙、乾隆、唐玄宗等皇帝的情况类似。
  那么,为了华夏部落的长期生存,帝尧不得不进行改革。尧提拔了舜,来进行改革(史记记载,舜将尧时期的个人进行分工,这应该算是一种*改革),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帝尧提拔舜,大概是因为舜的血统已经比较远(高阳氏的六世孙),家族衰微,很难产生什么威胁。
  但舜却特别有能力,史记记载,三年而成都,者应当是说,舜比较擅长收拢人心。在远古部落期间,人多就是力量。但即使如此,由于帝舜的血脉较远,帝舜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大约28年。这个过程中,帝舜罂告广泛团结了高阳氏的后人,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基础。
  因此,尧晚年,舜的权力已经比较膨胀了,还娶了尧的女儿,因此也有了一定的正统性。帝尧担心儿子丹朱弹压不住,有意让舜即位,免得后果更加严重。类似于后世北齐诸帝让位的事。
  而帝舜的即位标志着,昌意系重新夺取了首领的权力,这有点类似于蒙古帝国托雷系从窝阔台系继承了帝国的汗位。
  四、昌意系内部争夺
  帝舜和大禹同属于昌意系的后人。
  但很奇怪的是,大禹是昌意的重孙子,而帝舜是昌意的六世孙。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帝舜的血统比较远,在上位之前广泛团结了昌意系的后人,即位之后不得不在昌意系内部进行权力分享,同时稳固自己的权力,对抗可能复起的玄嚣系。
  因此,帝舜选择了提拔昌意系内血统比较近的鲧-大禹一系(鲧是高阳氏的儿子)。为了让昌意系尽快的掌握权力,帝舜把治水的重任交给了大禹,这是当时华夏部落最能立功的差事(同时也比较辛苦,这是为何不派自己的直系亲属的缘故)。
  但没想到的是,大禹10多年就将水患治理了,这样,大禹巨大的成功让他很快积累了大量的威望。
  这样,大禹逐渐掌握了权力,由于帝舜血脉确实太远了,30多年凭借自己的杰出的能力能够弹压得住,但是儿子商均肯定做不到。
  没办法,同样为了嫡系子孙的更好的未来(如果勉强让商均即位,那么可能付出的会更多),帝舜选择了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大禹。
  帝尧和帝舜,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提拔了后者。而禅让,都是在帝舜和大禹掌握了权力之后,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禅让。
  因此,子彧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美好,但大家*觉悟都比较高,也没有闹得十分尴尬,流血漂橹,仅此而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