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4-04 20:30
鄌郚总编

乙飞:寒食、清明节杂记

  乙飞:寒食、清明节杂记

  农历冬至到春105日后是寒食节,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已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介子推随其共患难,甚至“割股啖君”竭力尽忠。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介子推在晋文公上位后却不求名利,与老母归隐绵山。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进山求见,介子推背母避之山林。晋文公欲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仍坚藏不出、与母被火焚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在各地已有许多新内容。故事发生地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被许多地方所接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朝韩翃的这首寒食诗,却嘲讽了应是肃穆的寒食节,那些权贵之人仍无视法令,恣意妄为地寻欢作乐的现象。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的习俗也融入了清明节。
  在我家乡相传已久的关于寒食、清明节的习俗,基本是按历史源渊进行的。在百五节早上到祖坟处,整饬坟茔添加新土。传言:“冬至过后到百五,早晨坟上去添土。”寒食这天再去坟地烧香,供祭品,焚纸钱,怀念亡故的亲人。
  寒食这天应吃冷食的习俗早已没有了禁忌,所谓的寒食之品而是清明节的早上煮些鸡蛋吃,算作寒食旧俗的延续了。
  记得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家乡的节日气氛比现在浓重的多,那时人们的生活虽然贫苦,但却努力在苦中作乐,其乐淳朴有趣。一家大多都四五口人或更多,就煮十个八个放养的柴鸡的蛋,大人只吃一个或是舍不得吃而留给孩子们。小孩们多得了几个鸡蛋,也舍不得马上吃,而是撕块过年时贴门上春联的红纸,将褐红的或是白色的鸡蛋染成大红色,向小伙伴们炫耀。或是斗碰鸡蛋玩,那种褐红色的鸡蛋,皮比较厚硬结实,白色的就不经碰。
  清明时节一般都是已春暖花开,草地树枝生得鹅黄翠绿,但也有时还不见花和绿色。俗话说:二月寒食老了花,三月寒食不见花。就是指春节过后有时春浅或春深,春浅时气候早暖,有时二月逢寒食节,杏花桃花等早开过了,而有时三月逢寒食节时,因气温太低,树上还不见花开。又说:过了清明好天气,还有十八天冷天气。
  当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后,就是农田播种的季节。传有谚语:清明秫秫(高梁),谷雨谷(小米)。清明过后,种瓜点豆。
  我童年时的清明节,有许多乐趣记忆犹新。记得早上大人会准备好菠菜汤水让洗脸和眼,说是洗了脸更白净,眼更清明。然后用红颜色当胭脂在小孩两眉中间点个红痣,再在两腮用手指摁上两朵似花的红印。那时的小男孩的头都剃成只留头顶一片齐额的发,后脑一撮毛的发型。小女孩则用红丝绳扎起两条小麻花辫,头上别着漂亮的发卡。天气暖和人们便脱下棉衣,换上夹衣等上街欢聚,身心都觉得轻松舒服和愉悦。
  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柳树很多,在庄东的弥河两岸,连片成林。清明时节,柳条带着绿嫩芽,清新柔软,大人们就教小孩子们劈下柳条做成柳哨吱吱吹着。或将柳条编成圆圈戴在头上,并给狗脖上也套上柳条圈。也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或有什么寓意,只是感到挺好看也有趣。
  更有乐趣的是跑着玩那飞转的纸风车。所谓的纸风车就是用一根秫秸(高梁杆)前头插上一个用秫秸的穰和皮插接成的风车,用一根光滑的黄草小棒作转轴,用写春联余下的大红纸作叶片。这大红纸,一面是红色,一面是白色,转动起来,就成了很好看的红白花色。或有些孩子用这些秫秸原料做成眼镜模型,戴作饰品为美。有风的时候,风车自然随风转动,若无风或风太小,那就得以跑生风而带风车转动。这时头戴柳圈,脸配眼镜模型的小孩们就似神话故事中的哪吒似地神气威风。而那些项带柳圈的狗,也如影随形地和孩子们一起飞奔着撒欢闹腾。
  至于在天井踢用鸡脖毛塞满青钱眼缝绑结实做成的毽子,那是年轻妇女和女孩们脚踢嘴数的爱好。当街打瓦(小石打大石,有许多玩法。),打棒儿(用窄木板敲击拨打两头削尖的小棒儿,比远,以步量等方法累计数论输赢。),则是青年与男孩们乐此不疲的玩艺。驱石跳方,却是男孩女孩们混在一块玩的游戏……
  我们家乡离风筝之都潍坊不很远,那时,听说县城临朐一带清明时节会有人放风筝,但我们山村没人会做风筝。只是后来生活物资富余了,偶尔有人买来风筝,就在众人瞩目的欣赏中潇洒地放飞几回。
  清明节,还有一种刺激而需要勇气的游戏,那就是打秋千。
  记得邻居吴爷爷院中有棵大榆树,每年的清明节他家都在榆树下搭秋千架子。所谓的秋千架,其实就是借那大榆树的一根侧横的粗枝,把一条粗麻绳的两头拴系在上面。打秋千时,在垂下的绳中间放上一个玉米包皮或麦秸编成的蒲团般的圆坐垫,或不放坐垫,就坐在绳上。两手抓紧齐肩宽的绳子自悠荡,或有人在旁推送。抑或站在绳上前后摆动,一般都是些勇敢的孩子们在打秋千。
  那时是集体生产劳动,大人们忙于干活。只有在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大人们才有闲空打秋千。这时就把秋千绳挂在草棚或大门的过道房的檩条上,一些年轻些的媳妇,姑娘,小伙子们便变着花样的打秋千闹笑。记得我七岁时,看大人打秋千,他们让我上去,我不敢。就有一位姐姐抱我上去,让我坐在她腿上一块荡秋千。我吓得使劲抓着她,紧靠在她怀里。秋千被人推送着快速悠荡得很高,我心里总害怕会掉下去,脸涨热着心砰砰跳着大声急叫着要停下来,惹得大人们哈哈笑着安慰我......
  事物变换,有些传统的风俗如绝尘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返朴归真,总还有些美好的景象留存。正如有些没被遗忘的古诗词,还可以被借用表现现在的寒食和清明的景象: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春节特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