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6-27 11:01
鄌郚总编

营丘城前明楼

  营丘城前明楼
  在营丘镇有一座明代古楼——明楼,该楼座落在昌乐县营丘镇城前村,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迄今已有420余年的历史。
  据朱翰高氏家谱记载:高氏原藉江南濠泗,有讳世谦者,于明永乐年间居昌乐之东南乡朱翰。六世祖高察,太学士,号西岗,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于顺天府乡试中举。在国子监深造期间,被青州明衡王招赘为仪宾(所有皇族“王女婿”皆称“仪宾”),配三女儿新淦县主(与皇帝血缘关系比较远的王的女儿称“县主”)为妻。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二日,诰封高察为亚中大夫。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高察夫妇带朝封回朱翰镇居住(县主俸禄为诸、安二县所交纳的全部银两),回乡在游览乡情时,县主选中位于金钗河边营丘城前村一风水宝地,建造了一处三间三层楼房作为她的寓所。
  城前明楼搂檐高8米许,顶高11米,长10米,宽6米,墙厚0.95米,青砖砌墙,内有木梯上下。楼顶重梁重檩,木椽,双层小瓦,起脊凹珑,檐脊走兽,楼内雕梁画栋,保持了明代宫庭建筑的一些特色。一楼室内正中设水井一口,此井除供平日饮水外,兼有防盗防火用途。公元1855(清咸丰五年)太平天国北伐败退,路经此地,曾放火烧楼,至今焚迹尚存。
  明朝灭亡以后,因朱翰高氏属明室皇亲国戚,故四处逃难。高察长子建勋率族去沂水山区避难。待荒乱过后,长子建勋、三子元勋带家眷又回到朱翰原藉,八子高冲霄携子女返回城前明楼定居。此后,明楼为世代子孙袭传定居。
  明楼年久失修,多处破损,在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九代孙庠生高培,特聘能工巧匠重修,将三层改为二层,其它仍保持原貌,之后底下一层也被平,现仅存中间一层。如今这种古代建筑已难以见到,是为数不多的古建珍品,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