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15 13:18
鄌郚总编

明直隶枣强移民考略

  
  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明初大移民”虽然经历了数百年,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地传说着关于移民的故事。移民除了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之外,那么另一重要集散地则在河北枣强。然而枣强县移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人们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一直一辈一辈地在传说着,猜测着。希望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寻找一个比较可靠的说法。我们努力在时光的隧道里寻找着迁民的足迹。
  一、枣强移民的历史背景:明初洪武(1368-1398)、永乐(1403-1424)年间几十年的移民活动,不仅史实确凿,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太祖实录》迁民记载达66项(次),其中规模较大18次,枣强为其中的一部分,且是个中转站,又是历史移民的接纳地。造成枣强移民的背景主要是战争、自然灾害和瘟疫。
  三、枣强移民的史实证据
  “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
  现在民间的谱书大多数始修于明中叶以后。《青州市地名志》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派兵来山东搜杀了三遍,杀光居民后,又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洪洞县和枣强县迁来大批移民,建立了现在的座座村庄,许多族谱是这样记载。经考之信史,却找不到朱元璋搜杀山东之说……青州一带的族谱,绝大多数说其祖先于明洪武二年自洪洞或枣强县迁来。这种记载是对的”。淄川县志载“(1369年)明洪武二年七月,淄川州废,淄川、新城隶属济南府,是年起,明政府从河北枣强县、山西洪洞县向淄川、新城、临淄等县移民,官府给耕牛、种子免征三年租税”。淄川区《蒲氏族谱》记载“乡中民则迁自枣强蓟者盖十室而八九”。经考证,该区地名资料虽达不到这样高的移民比例,但却有60%的村是枣强移民建立的。又如明洪武年间,移民入昌乐,枣强县为最多,山西洪洞县次之,江南也有少量。移民户的族谱载有“奉牒”、“奉旨”、“迁发”等内容。毕都乡响水崖村《夏氏族谱序》云:“景太祖伯叔兄弟十五人,于洪武二年三月初三日卯时,自枣强迁发青州府鼓楼西常家胡同。迨至八世祖迁响水崖。”尧沟镇大杨家庄《杨氏族谱序》云:“余杨氏始祖讳殿禹,居河北枣强县,有洪武二年,奉旨迁至山东益都东尧沟镇南里许黄水东岸而居之。”临淄区单家庄《李氏族谱序》:“我始祖原籍直隶枣强县师友庄,自洪武二年军迁胥延数世……单家庄李氏宗亲学铭、春来、春美曾到枣强县王均乡大师友村寻根问祖续谱接案。2004年7月,两支核对族谱,系同一李氏殆无疑义。”另外,单家庄祖祠碑记:“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先人穷、毅二兄弟,由河北省枣强县师友庄辗转迁于此福泽之地立制建村……”更是有力的佐证。《日照袁氏》一文作者袁锡平在族人协同下,多次到莒县九里坡、沂水40里袁家庄、袁家城子等村探访。2001年初又与4名同族到枣强寻根问祖。他分别查阅了日照、莒县、沂水三县的袁氏谱书,日照傅家疃《袁氏族谱》载:“我袁氏乃直隶省冀州枣强县向义村人也,自大明洪武十二年已末(1397),始祖兄弟三人徙居山东,长居青州府日照县傅家疃,次居青州府沂水县袁家庄,三居青州府莒邑九里坡。盖三支族繁丁盛,皆我袁氏先世阴功所致也。”沂水《袁氏族谱》家传序云:“袁氏之先,直隶枣强人也。”莒县西乡(夏殿)《袁氏族谱》族谱弁言称:“考吾先祖自明初由河北枣强县迁居日照(傅家疃)后由日照分居莒县袁家疃,九里坡等村,而吾夏殿始祖系由袁家疃迁来者”。袁锡平在文中说:“世远年湮,朝代变迁,村无档案,找一个600多年前的村庄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查阅枣强《袁氏族谱》显然日照、莒县、沂水三县袁氏确属冀州枣强袁”。利津老户的居民大半都是明初移民,近年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是:南宋、北宋、店子、前刘、王庄、明集、盐窝、利津等8个乡镇中,90%的村有明洪武和永乐年间的移民户,其祖籍为枣强县,世代流传的歌谣是:“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章丘王氏2004年有人到枣强镇王洼村寻根问祖,经核对,双方族谱确系一祖。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李蒙,家在山东博兴市利城村,其家谱记载“自明洪武年间,从河北枣强县迁入利城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家庭世系的文化的重视尤为突出。山东居民到枣强来寻根问祖的不计其数。如山东淄博市高青县的刘刚,说根据地名志我们是从河北枣强县搬迁来的。只知道辈份有“云、元、希、延、俊”,但不知道以后如何续。山东邹平县刘传林其族谱记载洪武四年奉诏从枣强迁至山东之长山居住,传有数世,欲寻祖源。山东寿光市广陵村陈汉湘家谱记载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欲寻祖源……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记。
  另外,从移民琐记中也可以看到枣强移民的轶事。
  刘家夹河村,居民于明洪武年间由枣强迁来,选择的地点在两河之间,姓氏与地形相连,村子便叫刘家夹河;双合村,明初李姓一家,由枣强迁来,大清河口,选择一高地建村,取名“台子李”;船王,明初王氏一家由枣强移来建村,村址紧靠大清河,居民以养船为业,人称“船王”;买河,枣强移民初来时,住在河边,有一富户买下了旧河道开辟为良田,远近闻名,村子也被称为买河;七龙河,民间传说此地有古村,因明初从枣强移民来此,地方多水患,人们以为水中有恶龙,便把匕首缚在牛角上,刺杀河湾中心的恶龙,并立村名为“匕龙河”后讹为“七龙河”;棉花王,根据《王氏族谱》记载,始祖王起长、王起安、王起远兄弟三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各自立村为家。为使兄弟之间不失去联系,约定村名均以“花”为记;戴家店,相传明洪武年间戴姓始祖,由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戴家,后因村人靠大路开店,殷勤待客,仗义疏财,由此戴家店声誉在外,村名遂为戴家店;张乐滨,根据《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万五、张万贞,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西曾有马场,在近水湾处搭有一马棚,该村在这一马棚的入口处,故曾有“马棚口”,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村中有一名叫张乐滨的人在当地较有名望,遂更村名张乐滨。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曹树基教授在《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所说的,“天下不独有大槐树,来自山西大槐树的移民迁入济南府境,开始遇到另一支颇具规模的移民人群,来自北平枣强的移民。”在今山东齐河县,至少有75个村自称元末明初来自枣强。虽然同一时期,来自山西的建村庄更多达百个,但到山东滨县的,来自枣强的村庄多达400个,而来自山西洪洞的不足20个。阳信、沾化两县几乎是枣强移民的一统天下。”
  岁月不居,沧海变迁。明初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距今已有600多年,从移民史实的谱牒、碑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移民后裔那浓浓的思乡念祖之情,他们不论身居何地,同受到父辈的教诲和影响。虽然历经十几代、二十几代的人世变迁,但思念故土之情却依旧未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需要互相联系,这将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共同为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明初迁徒山东的移民中,有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
  曹树基教授在《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考证:
  在今天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广泛流传着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是我们的根。这一传说分布于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只不过,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鸹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族谱中。
  天下不独有大槐树!来自山西大槐树的移民迁入山东济南府境,开始遇到了另一支颇具规模的移民人群――来自北平枣强县的移民。在今山东省齐河县,至少有75个村庄自称元末明初迁自枣强,虽然,同一时期来自山西的移民建立的村庄更多,达到一百多个,但是,到了山东滨县,迁自枣强的村庄多达400个,而迁自山西洪洞的不足20个。阳信、沾化两县几乎是枣强移民的一统天下。在青州府北部的临淄和淄博,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形。
  《山东的民俗》记:
  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 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
  明初大移民时的直隶枣强,恰如同时代的山西洪洞――移民输出地与集散地的合二为一。
  .................................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洪洞大槐树”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但历史的真实是,明初移民始迁地是多源的,仅鲁南,即主要源自三支:
  山西洪洞 河北枣强 江苏东海。
  同时,亦有远至云南、四川等地的移民,还有众多随卫所设立而迁徒的军丁。
  在《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曹树基教授考证:
  (元末明初)在战乱中得以保全的山西省承担了向华北地区移民的重任。洪洞县成为山西移民最重要的集散地。北平真定府人口损失较小,枣强县对外输出人口与此有关。江南地区的人口输出地主要是江淮之间的空旷区域。只有湖北麻城例外,在战乱中损失较小,战后成为向四川移民的主要地区。
  《洪洞大槐树》一文曾这样记述:
  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省,却别有一番富庶景象。这是因为,山西的地理本来就占优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倚黄河,北靠长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十分险要。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矿藏丰富,所以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同时,山西还有一家两代盘踞的老军阀,即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为人十分精明,从来不在山西打仗,一个劲地把战火往外烧。比如,他们也镇压红巾起义军,却跑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去打仗。后来,又和另一军阀孛罗帖木儿争夺地盘,把孛罗帖木儿堵在大同一带打……客观上却使山西百姓少吃了苦头……元代人种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写到:当今普天下战火蔓延,黄河南北白骨遍野,只有山西、河东一带老百姓“仰有所事,俯有所育”……特别是晋南,始终是人口兴旺。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
  据《明史》载:
  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西、河南……太祖时徙民最多。成祖成之,自是以后,迁徙者鲜矣。
  需说明的是,迁民之举并非朱元璋首创,如汉高祖刘邦就实行过徙富民实关中的办法,宋太祖也曾“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宋史•本纪》)。但朱洪武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为后来的永乐间大规模迁民开启了先河。
  朱棣篡位登基,改元永乐。全国趋平定后,励精图治,采取诸多医治战争创伤、富国强兵的重大措施,之一就是继承和发扬乃父的迁民政策。据《明史》载,自永乐建元始连续三年,仅从山西大舰模迁民实北京就有达三次,迁山西民往山东者也曾有过相当的规模:
  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泌、汾州,令其丁多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其丁田,以实河北、山东。
  据记栽,当时移民机构设在洪洞县广济寺内,所有移民,均在此领取护照凭证、川资。不过,这些移民并非全是洪洞县人,而是以洪洞及附近地区居多,亦有集他地民于兹以分而迁之。因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移民临行前或在此相诉别恨离情,或以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故山东各地相当量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安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老鸹窝’、‘老鸦窝’迁居的记载。这也是”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谚的由来。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据粗略估计,至少有数百万。”据移民聚集地洪洞县县志办负责人讲:“当时,曾有移民的记录,具体记载着所有移民来自哪里、迁徙到哪里,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毁了。”“直隶枣强县是当时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有很多山东人就是最初由山西洪洞迁往枣强,再实行分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管理所副所长刘中平解释说。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余个县市。
  但是,向山东移民的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这是因为,当年除了直接迁民外,还有很多次间接移民。”刘中平说,“此外,因最初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和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区,土贫地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的再次迁徙的一个固有原因。山东当地的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一个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迁民时曾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为日后寻亲归祖埋下了伏笔。同时,明朝官府还曾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的迁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登州、莱州二府无地居民5635户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将青州、兖州、登州、莱州、济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无田的农民1051户、4666口迁至地广人稀的地区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