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16 17:07
鄌郚总编

营丘镇王裒院村名的由来

  闻雷泣墓感天地
  ——营丘镇王裒院村名的由来

  朋友,你看过24孝图吗?24孝图,是中华孝悌文化的经典图片,幅幅精美、生动,蕴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传说。其中第16张,尤其精彩,说的是王裒“闻雷泣墓”的感人故事。这故事,就发生在1700年前的昌乐县营丘镇的桃花村。
  话说三国时代,诸侯纷争,一时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这里,开篇不说那些叱咤风云的大腕,只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人,叫王仪,字朱表,北海营陵人,从小在魏国做事,以后从军,升到了司马一职。所谓司马,就是主管军府、军务的官儿,运筹军队的调配、训练、作战、供给等方面的事儿。王仪心地善良,性格耿直,说话爽快,做事干脆利落,作战也非常忠勇,深得将士们的喜欢。有人说,大约就是这些缘故吧,魏主曹芳才提拔王仪作了司马。
  其实,王仪做司马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有一个深得魏主信赖的父亲王修。王修,字叔治,曾依附袁绍,后归曹操,任过魏郡太守,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奉常等职,是魏国的三品大夫。由于王修开国有功,治国有方,且品德高尚,曹操及其后人对他皆非常器重。当王修病故后,朝廷就提拔他的儿子王仪做了司马,以示关怀。
  王仪作司马时,只35岁,正是仕途道路上不断进取的黄金年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道很难逾越的障碍横在了他的面前。原来,王仪的顶头上司是司马昭,时任魏国的大将军。这人心地奸诈,猜疑心强,时而翻手为云,时而翻手为雨,以坑人害人为乐事。一日,皇上召王仪上殿,问他到野外爬山,是让轿夫抬着好呢还是让太监背着?心直口快的王仪说,最好自己走走,这样健身。第二天,司马昭听说皇上单独召见王仪,就板着面孔问他:怎么,听说你昨日在皇上跟前,说了我许多坏话,这可当真?王仪一听,立即惊得不知所措,赶紧向他解释了许多,方才去掉了猜疑。又一日,王仪送别自己的一些亲戚回家,在大门口碰见了司马昭。司马昭捋着胡须,阴阳怪气地对王仪说:你周围有那么多的朋友,圈子真不小呀!看来不久,你就会当我这个大将军之职了!这句话又让王仪寻思了半天,心情异常沉重。他想,这个司马昭可真够了阴险的,如果不当心,很可能遭到他的暗算。
  这日,王仪又为了一点事,与司马昭弄得心中不快,回家后一直打不起精神。这时,他的妻子龙氏问他,你到底怎么了?王仪就把心中的郁结告诉了她。龙氏说道,谁不知道司马昭的为人呀,连皇上他都敢蒙敢骗。你是他的部下,收拾你还不是随便一句话,你可要做他的“顺民”呀!王仪说道,可我这犟脾气,很难与他磨合成块!又说道,我看大不了,咱们回营陵老家种田去!龙氏叹了口气说道,是呀,兔子满山跑,早晚还要回老窝呀!
  说来也怪,自这日与妻子谈话后,身为魏国司马的王仪好似换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慢条斯理,小心翼翼,唯恐有什么闪失。在家中,他时常夜观北斗,唠叨老家营陵是个什么样子,恨不得回去看看。又看到自己的独苗苗王裒已经十六岁了,正是长身体长思想的年龄,自己却因军务繁忙,不曾对他施过什么正规的教育,就格外关注起来。这日,王仪下朝回家,看到王裒一边读书,一边打盹,就问,裒儿,你可曾知道你的爷爷是怎样读书的吗?王裒摇了摇头。王仪又问道,你可曾知道秦代洛阳人苏秦怎么读书吗?王裒答,这我知道,头悬梁、锥刺股呗!王仪说道,你的祖父即是如此。王裒甚为佩服地点了点头,立即打起了精神,开始翻书。王仪又说道,孩儿,你莫急着用功,我再问你,你娘可曾说过你的祖父是一个孝子乎?王裒说,没有。王仪说,那我跟你讲一讲。
  王裒说道,你的老祖母,也就是我的祖母,常常心口疼,抱不得你的当时只有一岁的祖父。于是,你的祖父很懂事,就自己下地玩耍,常常摔得鼻青脸肿。你老祖母去世时,你
  祖父只有七岁,因极度悲痛,昏厥了过去。次年“社日”的那天,村里人都敲锣打鼓地祭祀土神,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唯独你的祖父不去,在家中哭泣。原来,你的老祖母就是上年的“社日”死的,你祖父一直记在心里。你的祖父活了六十多岁,临去世时,一再让我把他埋葬在你老祖母的坟边。我按照他的话做了,就将他葬在你老祖母坟的西侧。你可知道吗?因为你的祖父孝敬母亲,又因为你老祖母和你祖父都葬在桃花山前,那山就被村里人叫作“慈母山”。这几日,我脑瓜里,一直在揣想那座小山呀!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王裒深受感动,不禁掩面痛哭起来。王仪又说道,你的祖父不但是个孝子,还是个仁德之人,我再给你讲一讲他的为人。王裒停止了哭泣,打岔问道,你是不是又要说他游学到好友张奉家,看到张奉一家人都生病,就在他家住下来,一直照顾到他们都痊愈了的事呀?王仪微笑道,你怎么知道?王裒答,这是我娘说的。王仪说,我要跟你讲的是你祖父从军的一个故事。你可知道袁谭吗?他是一个性格反复无常的壮士,曾任过青州刺史,对你祖父很好,曾委任他治中别驾一职,相处多年。后来,袁谭叛变了曹操,曹操大怒,用计赚杀了袁谭,又把袁谭的脑袋割去,挂在城楼上,还说道,谁敢为袁谭哭泣和收尸,就灭他的九族。当时,你祖父押运粮草回来,看到城楼上挂着他恩人的脑袋,立即下跪痛哭不止,央求曹操允许他为袁谭收尸。曹操问道,你为何对他这样一片忠心?你祖父说道,因为我是他的部下,有着厚恩,我不能在这时候退缩。曹操说道,你难道不怕毁灭九族吗?你祖父坦荡荡地说道,不怕,等我葬了袁公后,再灭我九族不迟。曹操被这种知恩图报的忠义感动了,就赦免了你的祖父,厚葬了袁谭。孩儿,我说了以上这两件事,你可曾听出弦外之音?王裒答道,爹爹,你要告诉我的意思,无非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究竟怎样做人?王仪问道,那你说说看。王裒当即回答,对爹娘要孝顺、对朋友要忠义呗!王仪高兴了,哈哈笑道,裒儿,你真聪明,做人就要做你祖父这样的人!王裒听了,点了点头。
  公元252年冬天,魏国跟东吴的关系又紧张起来,魏主曹芳命司马昭为监军,统率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尊、镇南将军毋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等四路大军7万余众,讨伐东吴,王仪随行。吴军主帅太傅诸葛恪,率领4万军队在巢湖以西迎战。他见魏兵气势汹汹,就避其锐锋,据守大堤不出。同时,发挥当地山水优势,在大堤两端各筑造一座城池,形成牛角之势,互为联动,互相策应。司马昭根本就没把诸葛恪放在眼里,先是派兵攻打两城,结果中了埋伏,消耗了不少兵力。后来,又攻击大坝,被吴军放水淹死了很多士兵。两仗下来,魏军剩了不到3万兵马,司马昭还险些被流矢打死。于是,司马昭不得不下令撤兵。
  返回途中,司马昭一路垂头丧气,快到京城时,他问部下各位将官:这次打了败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将官们都害怕司马昭,没有一个吱声的。司马昭看到没人应答,就问王仪:你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王仪回答:这,我不好说。司马昭问道,你心里有话不说,是不是留着跟皇上说?王仪听了一愣,就说道,我是想,我一说出来,您会很没面子的。司马昭说道,你尽管说,别管我有没有面子。这时,王仪便说道,是您指挥上的原因,太轻敌了!司马昭听了这话,立即脸红起来,随之恼羞成怒,说道,你王司马是把罪名加在我一个人的头上呀!来人呀,给我抓起来。这日夜间,王仪被司马昭秘密处死。
  噩耗传来,王裒哭得昏天黑地。王裒的母亲龙氏,眼睛哭得瞎了一只。王裒恨透了官府,不愿意在洛阳住了,与母亲一起,将父亲的灵柩运回了老家营陵桃花村。桃花村的人都很陌生,王裒就去找附近华安寺的主持,让他帮忙。华安寺的主持曾是王仪的朋友,在他的支持下,王仪的遗体安葬在村西的一块田地里。还在墓旁,搭起了一处茅庐,王裒就住在里面,日夜守墓。王裒守墓,情真意切,耳朵总是响起父亲生前说的那些话,格外地伤悲。一伤悲,他就扶着坟旁的一棵槐树嚎啕大哭一场。此时,他把对亡父的想念,与对司马昭的仇恨,都凝聚在了他的右手上,紧紧握住一棵鸭蛋粗的洋槐树不放。时日久了,那棵洋槐树就脱了一层皮,渐渐干枯而死。
  王裒的母亲龙氏,本来身体就弱,又遇到丈夫被害,健康状况更为糟糕,常常夜不能寐。她对王裒说,孩儿,我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一个侩子手,抡起鬼头刀,要砍你爹。王裒安慰道,娘,你不要多想,我将来一定为爹报仇。龙氏这时的心情就平静了些。桃花村一带的夏天,炎热多雨,时常打雷。龙氏一旦看到空中划过一道闪电,接着“咔嚓”一声雷响,就吓得浑身哆嗦,面如土色。这时,她总对王裒说,孩儿,我看到雷神张牙舞爪,要索取我性命一般,真是受不了了!王裒安慰道,娘,天上根本没有什么雷神。就是有,它也望着我害怕,你不必担心。说着,王裒摸起屋门后面的那根顶门棍,做了个抡棍子打天的动作。龙氏看到自小就长得极其魁伟的身体,又看到他手中的槐木棍子既粗又硬,还有几个拇指大的刺儿,就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这年的冬天,龙氏突然病重卧床不起,王裒就日夜陪伴着她,喂药喂饭,端屎端尿,无微不至。他的妻子也极孝顺,为婆婆拿药煎药,洗洗整整,一点都不嫌絮烦。腊月到了,天气更为寒冷,龙氏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历程。王裒和妻子将母亲安葬在他们父亲的坟旁。出殡那天,王裒哭了个昏天黑地。第二天,空中飘起了雪花,竟然还响起了雷声。这时,王裒就赶紧守候在墓旁,说道,娘呀!你别害怕,儿子我在这里呢!又说,娘!那雷公最怕我王裒呢,它成不了什么气候!
  伏天到了,桃花村一带阴雨连绵,雷声阵阵。这时,王裒就在母亲的坟旁盖了一个小屋,既能挡风避雨,又能在里面寝宿。每当打雷,王裒就披上蓑衣,站在龙氏的坟旁,大声说道,娘!我在这里与你作伴呢,你别怕!王裒的妻子看丈夫终日守在坟旁,于心不忍,就前来替换。王裒说道,咱娘只信得过我,你还是回去吧!
  就这样,凡是阴雨天,王裒就为母亲守墓壮胆,整整13年,几乎一日也没间断过。这天晚上,王裒在他的小屋里做了一个梦:他的母亲龙氏跟他说道,孩儿呀,这些年,你一直陪伴着我,我的胆子变大了,不再害怕打雷,你就回家去住吧!再说,朝廷的世道变了,咱家快有出头之日了!王裒刚想问出头之日是哪天,就看到母亲一转身走了。醒来后,王裒就多了个心眼,留神时局有什么变化。
  一天晌午,几个官衙来到桃花村,见到王裒就宣布皇上的一条敕令,说十三年前司马昭杀了他的司马王仪,是一桩冤案,现在平反了,王仪仍是忠臣,王裒可以回京城接替王仪的司马一职。王裒问,怎么世道就变了呢?一个官衙解释道,现在国家已不姓魏,而姓晋。皇上已不是曹芳,而是司马炎。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王裒一听新皇帝仍姓司马,又是仇人司马昭的儿子,心头就涌出一股怒火,说道,各位大人,十三年前的这桩冤案,害得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天天以泪洗面,难道这是仅凭一纸敕令就能挽回的吗?那个造成这桩冤案的始作俑者,受到惩处了吗?再说,如果我去了京城,有谁来守护俺娘的坟墓呢?俺娘害怕打雷可是司马昭害的呀!如果我爹我娘听说我又去了那是非之地,他们在九泉之下能答应吗?请你们转告皇上,我还是不去的为好。看王裒执意坚决,那几个官衙很无奈,就回朝廷复命去了。
  街坊邻居听说王裒拒绝了忽然到手的荣华富贵,都为他惋惜。有的说道,王裒真是个书呆子!这话王裒听到了,就回答道,正因为我是书呆子,我才懂仁义礼孝信,才懂人活着要有一口浩然正气,不与魑魅魍魉为伍。人们还发现,自那日官员走后,王裒就不再面西而坐。这些邻居知道,当今的司马氏政权,在桃花村的西方。后来,邻居们还发现一件怪事:王裒家的几株桃树和槐树,都分蘖了许多生机勃勃的枝条,可一根也没有向西方向的。于是,人们就说,是王裒的铮铮骨气,感动了花神树神。
  王裒是个读书人,庄户日子自然过得拮据。还是那个华安寺的主持,慷慨解囊,盖了三间瓦房,做为学堂,让王裒当教书先生,收些学费用于生计。王裒把满腔的热忱都倾注到家乡的孩童身上了,几乎每天都在学堂教书。一天,他领着学童朗诵《诗经·蓼莪》,当读到“哀哀父母,为我劬劳”一句时,就想起了被杀的父亲和早逝的母亲,不禁哽咽起来。当读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时,已是泣不成声了。学童们看到老师伤悲,也跟着流泪。后来,他的学童从中醒悟到了什么,就不再守着老师朗诵这篇文章。
  除了施教,王仪还务农种地,在家里养蚕。每到农忙季节,乡亲们和学童就热情帮忙,这时王裒总是推辞。一年麦熟,他的学童悄悄准备了镰刀,一大早就来到了地里。王裒发现后,厉言厉色地让他们回去做功课,学童们不肯,王裒就说,你们割了也是白割。事后,王裒没有收获那些割了的麦子。他认为,做为教书先生,不应该占有学童们的劳动。如果一旦占有,那就坏了学风,被世人耻笑。
  可是,对待他人,王裒又是另一种逻辑。他认为,做人就要讲仁德,对亲朋、友人,能帮则帮,能助则助,心地一定要诚。一天,他的一个安丘地界的朋友,被本县的官吏派出徭役,要去很远的地方,这人很不情愿,就找到王裒,让他给安丘的县令写封信赦免。王裒说,我的地位已经很低,恐怕只凭写信难以说服人家。再说,如果像你这样身份的人都不去服役,那治理河道的事就搁浅了。我看你要做两手准备:我先陪着你走一遭,如果不行,你还是要去,而且我陪着你一起服役。那位友人非常同意这么做。于是,王裒就备好干粮、盐巴、工具,身着粗衫,脚穿麻鞋,与朋友一道去了安丘县令那里。安丘县令一看贤人王裒来了,立即出迎,又知道王裒准备帮他的朋友出夫,就感动得免除了那位友人的徭役。
  一晃又是30年过去了。期间,晋朝朝廷先后四次派人请王裒去京城做官,可王裒一直没去,仍然在桃花村教书、种地和养蚕。公元311年,朝廷发生动乱,齐地匪盗四起,社会不得安宁。这时,一些官宦人家纷纷逃到外地躲避,以免不测。王裒心想,自己虽然住过京城,但算不得一个什么官儿,而且还是朝廷的一个受害者,日子又过得十分清贫,怕什么呢?于是,王裒就没有躲避,仍然住在桃花村,仍然雷雨天为母亲守墓。这日,一帮散兵游勇来到了桃花村,他们听说王裒的祖父、父亲都当过朝廷命官,料定家中必然藏有很多金银珠宝,就把王裒绑起来逼迫交出。王裒从容不迫地说,不用说我家世世代代清贫,就是有万贯家产,你们也休想得到一吊一文。盗匪恼怒了,就把王裒杀了。
  乡亲们听说王裒死了,都无比伤悲。出殡那天,送葬者成千上万。以后,乡亲们又为王裒树碑立传,纪念他做人处事的高尚品德。大约在王裒死后的第三年,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王裒,便把桃花村改为王裒院。
  几千年来,王裒闻雷泣墓的感人事迹,在华夏大地上广泛传承。传到京城皇帝那里,有些皇帝就将王裒树为仁孝的典范。传到大学问家那里,王裒的事迹就很快写入了史册。唐初,太宗李世民曾钦定《晋书》为王裒作传,列入孝友篇。到了开元七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将王裒的事迹收入《孝经》一书,与易、诗、书、礼、春秋、周礼、仪礼、公羊、谷梁、论语、尔雅、孟子并称为《十三经》,做为儒家的必读之书。到了元朝,文人郭居敬着《二十四孝》一书时,将王裒事迹做为一孝收入书中。到了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一书,也记载了王裒的感人事迹。到了清朝,着名宦官兼学者张之洞,将王修与王裒祖孙二人的事迹,收在自己的着作《百孝图》一书中。其中,张之洞赞王裒道: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上世纪初,近代着名画家陈少梅精选历代孝子感人事迹,绘制了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图》,其中王裒列为第16幅,取名为“闻雷泣墓”。随着《二十四孝图》的流传,以后又出现了《三十六孝》一书、《二十四孝诗图》等画册,王裒的事迹仍然入列,越来越成为我国孝悌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着名作家鲁讯在《朝花夕拾》一书中,特意叙说了“二十四孝”的内涵。从此,包括王裒在内的一批中华孝子的传说和故事,就不但在中国流传,而且传到了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乃至英、法、美等国,融入了世界先进文化的行列。
  自然,山东省昌乐县的王裒院村也闻名遐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