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21 17:12
鄌郚总编

郄锡奎丨村戏

  村戏
  作者:郄锡奎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午饭还没吃完,锣鼓声就从窗外一阵接一阵地传来。
  “快点儿吃!吃饱了看戏去。”母亲不断地催促着。正月里第一场村戏就要开演了。一家人草草地扒拉了几口饭,碗筷都来不及刷,就急匆匆赶往村西的学校操场。
  时针回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童年时代。每到过年,我们东管村都会组织演戏,相当于老百姓自己的“春晚”。
  村戏以吕剧为主,主要唱《小姑贤》《借年》,是根据山东省吕剧团的剧本排练的。也有村里自编自演的唱段,唱腔不知道是哪种曲子,反正不是吕剧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好社会、好政策。在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仅有的那三两个曲目,却非常受欢迎。
  演员都是本村的,记得在《小姑贤》中,扮演那个令人唾骂的婆婆的,是曾在县吕剧团当过演员的郄荣堂。其他三名演员都是年轻的,郄汝端饰演儿子王登云,郄淑君饰演媳妇李氏,郄秀娟饰演小姑桂姐。导演是郄荣堂、郄锡禛,伴奏、拉坠琴的分别是郄正然、郄锡玉,拉二胡的是郄锡明,音响师是郄锡元,剧务是赵世峰。这一台戏,印象中看得最多。
  每年冬天农闲时节,戏班子就开始排练。几乎每天晚上,在我家邻居郄乐力家吹拉弹唱。饭后没事,附近的大人孩子也都去看他们排练,坐在马扎上的,挤炕沿的,蹲在墙角的,里间外间,满屋子都是人。
  正月里,要断断续续演好几场。演出一般安排在下午,地点有两处。一处是大队办公室院子里,不用扎舞台,而是直接在50拖拉机的车斗上;另一处在村办联中,也不用扎舞台,操场前边是学校校舍,有两三米高的落差,高处唱戏,低处观演。舞台布局因陋就简,没有背景,没有装点,演员着装也没有专业的演出服,根据所扮演角色不同,按照平时的穿着,稍加化妆,即可登台亮相。
  十里八乡的村民,知道哪天唱戏后,便早早地吃罢午饭到村里聚拢,扶老携幼,成群结队,黑压压地一片,人声鼎沸。靠近舞台的坐马扎、矮凳子,有的抱一捆柴禾,铺展开来,席地而坐,远的从家里扛个高凳子或者站着看,再远的,爬到墙头或树上。
  开演前,锣鼓“咚咚锵,咚咚锵”地敲个不停,叩击着观众的心房,吸引得人越来越多。演出开始,全场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随着剧情,时而为蛮横无理的婆婆而痛恨,时而为儿媳的不幸遭遇流泪,时而为小姑的机智和通情达理鼓掌。最后,更是为全家人的和好而喝彩。
  不管是哪个曲目,演员都来自观众,很多观众的生活经历,就在台上。一台小戏,是社会大戏的缩影。难怪老百姓欣赏起来津津有味,百看不厌。
  其实,我们村的戏曲演艺历史,已有一百多年。据长辈们讲,清朝末年就开始唱戏。解放前,主要唱河北梆子,曲目有《杀狗劝妻》《大登殿》,演职人员主要有郄惠然、郄生堂、郄安堂、郄镜堂、郄锡永等。解放初期,经常应邀到外村演出,最远到乔官一带。1952年,在县城东关的老戏园参加过全县汇演,并且获奖。
  后来,村戏改为了评剧,先后演过《小女婿》《夫妻观灯》《刘巧儿》《杀庙》,演职人员主要有郄乐武、郄锡永、郄锡泰、郄荣堂、郄岸然、郄汝盛等。
  1962年,村里开始排练吕剧,演职人员主要有郄锡禛、郄荣堂、郄汝新、郄桂兰、郄华香、郄凤森,1963年正月十五《小姑贤》首场演出。后来,又排练了《王汉喜借年》《两垄地》《都愿意》等,还经常到外村演出,如寿光的寨子村、南韩村,我县的水坡、牟家村以及南郝、乔官一带,深受欢迎。1964年,《两垄地》在县工人俱乐部演出后,县文化馆还想调演员郄锡禛、琴师郄汝新进县吕剧团。
  村里的土台子上,一代又一代“草班子”的演艺,曾经给老百姓带来无数快乐和教化,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是让我们回味无穷。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