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8-07 16:52
鄌郚总编

为什么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为什么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杨昊鸥
  我本科入学是在2001年,专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中文系。在入学的第一天,系领导讲话时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们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我当时听了心里有些抵触,毕竟我是怀着作家梦才报考中文系的,我原以为这是本校的特色,后来在和其他学校同专业的朋友交流时,惊奇地发现,原来很多知名院校的中文系领导或者教师都对学生说过类似的话,看来这是一件在专业内部有共识的事情。
  近二十年过去了,我在中文系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了一名高校中文系的教师。但是,关于中文系为什么不培养作家这个疑问,在很多年里我也没有搞得很清楚。一直到工作以后,从故纸堆里走出来,进入了真实的社会,随着对本专业运转机制了解的加深,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成型。
  首先要搞清楚作家这个职业的定位。在我读高中,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我观念中的作家是市场化的作家,也就是靠写作赚稿费和版税的作家。这个观念可能大家现在觉得习以为常,比如说专栏文章作家、网络小说作家,都是高度市场化的作家。但是把时间调回到九十年代,却不能不说作为高中生的我理解过于狭隘。因为在那个时候,真正依靠市场能够生存下来的作家其实是极少数,像郑渊洁、王朔,等等。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时候多数作家是领作协工资的作家,俗称体制内作家,也就是后来我在大学现当代文学史里学的,写《青春万岁》《李自成》……这些作品的作家。
  后来我才慢慢搞明白,中国当代文学火热的八九十年代,很多人卯足了劲写作品,除了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以外,还有一个很强烈的动机就是挤进体制成为领工资的职业作家,比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等,以及还有很多名气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作家。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对这些当代作家不敬的意思。这无所谓俗气不俗气,有点像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的那批画家,他们固然有真诚而旺盛的艺术追求,但另一方面也要拼命挤进主流艺术沙龙去占领自己的位置,两者并不矛盾。
  韩寒读高中的时间和我差不多,比我大两年。他读高中的时候想当作家,他的中学老师告诉他,这很难实现。如果我们把这位老师的观点放到九十年代末去考察,就会发现,实际上九十年代末的时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内作家的空间越来越小,简单来说就是财政开始养不起那么多人了;但同时写作的市场化道路还不清晰,市场化作家的空间也还没有被完全打开。所以“作家”这个笼而统之的职业看起来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实现。韩寒在2000年前后成名之初曾有过扫灭一切当代作家的豪言壮语,他这个说法,用今天网络流行语来说叫做跨服聊天。他自己要做的是市场化作家,被他攻击的作家是体制内作家,相当于打篮球的对踢足球的隔空喊话。
  那么,中文系所宣称的“不培养作家”是不培养哪一种类型的作家呢?实际上,两种作家都培养不了。这就必须要谈到第二个问题,中文系的学生毕业以后究竟在社会上干什么。
  我父亲是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学的也是中文。他曾对我说,他刚上大学的时候惊奇地发现,那时候很多成绩很好的高中生都报考了中文系,另外,还有很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比如说医生、工程师,也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来转行报考中文系。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有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学了中文毕业出来可以进政府部门给领导做秘书、写文件,进而有可能在体制内向上发展。这条通道比成为作家要宽广得多,也容易实现得多。所以在恢复高考以后的七八十年代,中文专业里面汇集了很多成绩优异的聪明学生,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为人处事水平都相当高。我见过一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文系出身的政府领导的文章,不带任何谄媚地说,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远胜许多专业作家。我父亲只是一名中学老师,他的字写得比我好,他能够随口成诵的古代诗文比我这个古代文学博士数量还要多,让我常感惭愧。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文系毕业生去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仍然很多,同时另一个行业开始兴起,那就是纸媒和电视媒体。九十年代传统媒体蓬勃发展的时候,吸纳了大量中文系的毕业生就业。当时流传一个说法,相比起新闻系,说媒体单位更喜欢招中文系的学生,因为中文系的学生阅读面更大,文笔更好,所谓新闻系能干的事中文系都能干,中文系能干的事新闻系干不了——我必须要申明,我只是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听说过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系的人自己往脸上贴金。我考大学时报中文系想当作家,我父亲一开始是反对的,理由和韩寒的中学老师差不多,后来拗不过我,又觉得哪怕当不了作家,去媒体找个工作也还是可以过日子的,最后才同意了我的想法。
  综合八九十年代的情况来看,这二十年可以说是中文系的黄金时代。接下来到我考进大学开始,整体的情况就开始直线下滑了。2000年以后,政府部门对纯文案写作型的文秘需求量越来越低,政治行政管理、法学等技术型专业在政府部门的需求相应提升;同时,传统媒体也完全没有预想到会遭遇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冲击。在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同学们有不少进入了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工作,到我博士毕业的时候,之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很多转去了企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同学很多投入互联网,而新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变得艰难。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又有一个有趣的说法,说中文系的毕业生不愁就业,因为中文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毕业出来干什么都行。有过真实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得之于纸面上的语言文学知识并不一定能对等转化为知人行事的能力,所以这是一个听起来嘻嘻哈哈,实际上是颇为辛酸的自我调侃。
  最近,我又听说了一个新奇的说法,据说中文系的培养目标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培养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学者。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透露出这个专业已经开始试图回避面对高速发展的真实社会,开始进入到自产自销的内循环状态当中。而今天真实的情况是,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已经形成惨烈的红海市场,以博士为代表高等知识群体已经呈现出大量的饱和溢出状态。中文专业目前在各大高校目前仍然有相当大的招生数量,中文专业未来普遍的毕业生究竟何去何从,这不是把脑袋插到沙土堆里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击鼓传花,最后一棒传到谁手里谁就倒霉的游戏。
  说回到我们一开始讲到的话题:中文系为什么不培养作家?
  根据以往的经验,不论是体制内作家,还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化作家,都是挑战极大、成功概率极小的社会小众行业。中文专业最近四十多年的学科设置,始终在试图贴近稳妥的、覆盖面大的社会行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上满足过社会需求。这是两条线索上的事情,发生交集的空间非常小,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用力的方向和目标。
  我是一个被朋友们戏称为“学文科的工业党”,我不喜欢用那些似是而非、温情脉脉的“诗意”的话语去做空洞的展望和抒情。我想讲一个互联网上老生常谈的故事,在十九世纪末,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英国的伦敦被一件事情深深地困扰,那就是由于街道上往来的马车太多,搞到大街上到处都是马粪。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以及臭气熏天,当时甚至有人预言说,几十年后伦敦城会淹没在九英尺高的汪洋粪海之中。于是当时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来治理马粪,结果都收效甚微。可是最后,伦敦的马粪问题竟然神奇地被解决了,解决之道不在于用什么方法治理马粪,而是——汽车被发明和普及运用了。
  这是一个在今天这个技术变革时代,金融行业特别喜欢讲的故事,但是它背后的道理显然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解决问题之道,很多时候要想清楚毛和皮之间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换而言之,旧皮上长不出新毛,很大可能是换一张新皮就能长出来了。中文系以往对口的行业在不断紧缩,而新兴的行业却在蓬勃兴起。比如说,文创产业,就是眼见得到的、未来中国的朝阳行业。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靠的不是跟别人讲《荷马史诗》、《神曲》和莎士比亚,而是靠适应工业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文学和文化创造,靠《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和漫威电影征服了全世界。我们的中国文化,未来也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寻求广阔的世界市场。而无论是电影、动漫、游戏,无论它外在包裹的是怎样的外壳,它的内核里一定是被文学创作所驱动——哦,对了,我们这个专业叫什么来着?好像有“文学”两个字?
  为什么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是一个反问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学课堂
回复 引用 顶端